课程论教学论教材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深入探讨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术路径一、引言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其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其中,教育学原理和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两大基石,对于理解教育的本质、设计教学策略以及提升教育质量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这两门课程的核心参考书目为切入点,展开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二、教育学原理1. 主要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修订版),叶澜著。
这是北师大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官方教材,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功能、教育目的、教育过程等。
- 《教育哲学教程》,杨国荣著。
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教育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 《教育社会学》,周兢著。
教育的社会学视角,探讨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为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内容解读:- 叶澜的《教育学原理》以其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的规律和实践意义。
- 杨国荣的《教育哲学教程》则让学生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具备更深层次的哲学思维。
- 周兢的《教育社会学》则强调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三、课程与教学论1. 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修订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这是一本经典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 《教学理论与实践》,杜威著。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学论有重大影响,他的著作在此处尤为重要。
-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策略》,张文质著。
针对新课程改革,张文质的著作提供了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
2. 内容解析:- 王道俊、郭文安的《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科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杜威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则展示了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
- 张文质的《新课程标准与教学策略》则关注教学的变革,为教师应对课程改革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指导。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理论。
(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1949年前后,学习苏联的教育学,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论学科才逐步恢复起来,有些人就把课程论纳入教学论之中。
这种理论又称“大教学论”。
(2)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改革开放以来,吸收西方的课程论思想,又产生了课程论包含教学论的理论。
认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课程问题,教学问题只是课程论的延伸,应该附属于课程论。
这种理论又称作“大课程论”。
(3)相互独立论:另一些学者提出,课程研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课程论是独立于教学论的一门教育学的下位分支学科。
在教育学这门应用知识领域中,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同属其下位的平行理论。
(4)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的主张,在促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在教学研究实践中加剧了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互相割裂的倾向。
于是,人们冷静分析和探讨后,提出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新主张。
现代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正通过整合,达到统一。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标志,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课程论-第八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
三、一体化的观点
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孤立 地存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分离的原因,是工业社 会“科技理性”支配下教育“科层化”和 “制度化”的结果。
应当以“解放理性”取代“工具理性”, 将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置于研究的中心。 这样,才有可能打破课程与教学的界限, 使课程与教学的界限再一次模糊和融合起 来。
(二)“课程教学”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
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与创造 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己的意义,这正是课程与 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
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 内容,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 对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都对给定内容 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其关于特定内容 的自己的理论。
(二) 理论基础不同
从理论基础上讲, 课程的内容与方向在相当程度上受哲学及相 关学科,诸如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一 级学科的直接统摄;
教学论则与此类学科的关系较为间接,它与 学习理论、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二级 学科关系紧密。
(三)内容不属同一范畴
从内容来源上讲, 课程论内容直接从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中
二、大课程论观
课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教学是不能分离的, 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 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不仅包含了各 类课程,而且也包含各类教学,包括课堂教 学、课外教学、模仿教学、陶冶教学等等。
大课程论超越了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扩大 为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 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 料、课程包(多媒体课件)等。
400年间, 课程是指实践中的科目或形态,课程是以教 学内容或学习经验身份作为教学论的研究范 畴之一的,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二、任课教师:钟启泉三、课程性质:必修课四、学时安排:36学时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将来的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材:1. 主教材:《教学论》主编:杨锡佑2. 辅助教材:《教育原理与教学导论》主编:黄雅琳七、教学内容:1. 课程设计概述2.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3. 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4. 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5. 教学方法与技巧6. 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7. 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8. 教学案例剖析八、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讲授+互动讨论2. 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九、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后作业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3. 期末考核:开卷考试十、教学要求:1. 学生要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作业。
2. 学生要按时听课,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做到课前准备,课后复习。
3. 学生要尊重教师和同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十一、教学重点难点:1. 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2. 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4. 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解决十二、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课程设计概述第3-4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第5-6周: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第7-8周: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第9-10周:教学方法与技巧第11-12周: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第13-14周: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第15-16周:教学案例剖析十三、教学安排:1. 课堂授课时间:每周一、周三下午2-4节2. 实践教学时间:每周五下午2-4节3. 教师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2-3节十四、其他:1. 本教学大纲系列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学生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教师交流。
在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之上,我将继续扩写新的内容。
十五、教学资源准备:1. 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将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视瓶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比较-文档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比较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出版了许多课程与教学论的专著。
它们是施良方著的《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年);张华著的的《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王本陆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钟启泉、汪霞、王文静编著的《课程与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饶玲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罗东成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年);黄甫泉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陈旭远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等等。
而这些课程与教学论的专著不下 30 本。
下面我们就以钟启泉、张华、饶玲和夏瑞庆、王本陆著的“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为例,对它们的结构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教材结构的内涵结构一般指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结构不只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只是事物简单的排列相加,它还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
而我们怎么理解教材的结构呢?第一种观点认为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的表层结构,以王道俊和王汉澜为代表。
在他们所编著的《教育学》中的观点认为:“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课文是主要部分。
” 这种观点只看到了教材的表层结构,缺乏对教材深层结构的挖掘。
第二种观点把教材的结构看做教材的知识结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忽视了其他要素和教材的层次性。
我们认为,教材结构是指按照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内在规律,“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事实、方法等合理组织起来,形成条理清晰的结构体系” 。
它不仅包括教材的表层结构,也包括教材的深层结构。
清晰有序的教材结构体系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比较根据对教材结构含义的分析,我们在比较教材的结构的时候,不仅要比较它所显示的外在的结构,还要分析其内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比如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等。
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中的重要学科,它探讨的是关于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教育领域,课程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建着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因此,了解和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对于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核心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过程。
它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有效。
课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政策、教材选用、评估方式等因素,确保教学能够符合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还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技巧和策略,它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引导、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
教学过程则是指教学活动发生的过程,包括教学的组织、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参与等。
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我们旨在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课程与教学论也关注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估。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各种评估数据,评判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为课程改进提供反馈和依据。
教学评估则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监控的过程。
通过教学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关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我们可以改进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育。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导语: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育学中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
本文将从定义、内涵、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定义与内涵1. 课程论:课程论是研究课程的学科,主要关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它研究课程的理论基础、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问题,旨在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学论: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学科,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它研究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技巧等问题,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关系的内在联系1. 目标导向:课程论和教学论都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学科。
课程论关注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论关注教学的目标实现。
两者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 相互依存:课程论和教学论是相互依存的学科。
一个优秀的课程需要教学论的支持和指导,而教学论的研究也需要以课程为基础。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教育教学体系。
3. 互补关系:课程论和教学论相互补充,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教学论研究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为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反馈和建议。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交叉点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的交叉点之一。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教学论研究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技巧。
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既要符合课程的要求,又要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
2.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另一个交叉点。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教学论研究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
教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成果等因素,为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应用1.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课程编码:16A04051 学分: 1.0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计划学时:16 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刘欣,孙泽文,严权主编,《课程与教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参考书目: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让师范类专业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和基本策略,正确认识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具备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掌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为从事教学工作奠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教学目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及课程开发等内容。
2、通过课堂讲授与观看优质课视频要求掌握说课的方法、掌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
3、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能形成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
要求学生完成说课的视频录制和作业,完成期末考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位,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素,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进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研究对象;要素;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授课内容]一、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述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与任务三、课程与教学论基本要素四、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五、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六、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含义,了解课程的不同形态,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涵义及其不同取向,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的依据及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文献书单
课程与教学论文献书单《教学原理》参考文献:一、教材和通用类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李秉德、李定仁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田慧生、李如密主编:《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5、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6、[美]加涅著:《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日]佐藤正夫著:《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三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台湾]单文经著《教学引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Cruickshank,D.R.等著,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TheAct of Teaching),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15、Gary D.Borich (2000),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4th edition, Prentice-Hall,Inc . [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Richard I.Arends (2007), Learning to teach, 7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panies.17、Donald C.Orlich, etc (2007), Teaching Strategies:A Guide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 8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8、William Wilen, etc (2004), Effective secondary teaching, 5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19、W.R.Miller & /doc/961795220.html,ler (2002), Instructors and their jobs, 3rd edition, American Technical Publishers,Inc.20、Harvey Daniels & Marilyn Bizar (2005), Teaching the best practice way: methods that matter, K-12. Stenhouse Publishers.二、各部分对应类Ⅰ、教学引论见“教材和通用类”文献。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2)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y课程编码:16A11090学分:3.0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适用专业: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推荐教材: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5.佐藤学,《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3003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运用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评价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以及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与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打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专业基础。
(包括1次期末考试)。
要求学生参加小组发言、进行课程讨论等,以锻炼他们的能力。
通过相关研究活动、评论文章等活动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要求学生在作业、课程论文等方遵守学术诚信。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识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关键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关系;形成有效地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练习,使学生养成课程审美与教学艺术的意向和追求。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初步养成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并训练和提高从事课程与教学工作的思维技能。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框架,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时代特征,明确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价值,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论。
课程与教学论推荐书目
推荐延伸阅读书目《课程论》延伸阅读书目1.(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瞿葆奎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推荐版本2:(美)Ralph W. 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版。
泰勒在书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本书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是迄今为止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它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起,在1981年被美国的《卡潘》(Phi Delta Kappan)杂志评为1906年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之一。
2.(美)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本书论述了美国课程理论近170年的发展(1828—1994),是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巨著。
它重点论述了美国课程领域经过“概念重建”之后的发展,对“政治课程理论”、“种族课程理论"、“性别课程理论”、“现象学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自传性课程理论”、“美学课程理论"、“神学课程理论”、“制度课程理论"、“国际课程理论”作了剖析。
关于课程开发实践的诸多问题,如“课程政策”、“课程规划、设计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与教师”、“课程与学生”等等,本书亦作了别开生面的、前沿性的研究.3.(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著,崔允漷等译:《学校课程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史是一种实用的过去。
本书以美国学校教育从欧洲教育的母体中分娩作为开始,到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展示了200多年来在双轨与单轨、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学科中心与学生中心、传统与进步、保守与激进、理论与实践等二元论之间的种种角逐与努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书目1.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正中书局,1936年版2.黎锦熙:《新国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5. 张鸿苓、吴亨淑、张锐、孙炳铨:《语文教学方法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6.尤.克.巴班斯基(苏):《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7.沈衡仲:《语文教学散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8.叶仓岑:《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9.苏霍姆林斯基(苏):《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0.《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11.万恒德:《中学语文教学概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2.黄振中、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13.谭惟翰:《语文教学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14.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5.张隆华、杨成章、满云龙:《语文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16.朱绍禹(东北师大):《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7.陈毛美:《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8.陈学法:《语文教育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9.于满川、杨履武、顾黄初:《语文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0.杨德如、沈长春:《实用语文教育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1.约翰.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2.黄麟生、倪文锦:《先进教育思想高超教育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3.杨德如、杨光、石经纶:《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4.杨德如:《语文教育学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5.王光龙:《语文学习方法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2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7.王家政、潘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8.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9.《张志公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0.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32.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3.佟士凡:《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4.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5.谢象贤:《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6.程达:《语文学科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7.庄静肃:《语文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8.韦志诚:《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9.曹明海:《语文学习心理论》,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0.曹明海:《语文审美教育论》,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1.《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2.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43.毓明笠:《中学语文学习心里及学习方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 99年版44.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5.王显槐:《现代语文教学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46.池方浩:《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7.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8.陈黎明:《高师语文教学论》,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9.唐作藩:《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0.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53.黄岳州:《语言文学与教学新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4.于亚中:《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于年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6.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57.黎泽渝:《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8.复旦大学语言室编:《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9.陈光磊:《陈望道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0.唐作藩:《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2.张志公:《张志公汉语语法教学论著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3.靳健:《现代语文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5.王尚文、吴克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科社2001年67.王丽《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华东师大199868.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教社2005年69.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教版社70.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教社1996年71.《初中、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同上03、047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电大出版社0573.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7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莫雷、吴庆龄等)75.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苏教社0776.《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王道俊、南师大等)7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00年《语文教学论》参考书目1.郑之钢:《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黎明书局,1935年再版2.李伯棠:《师范生实习指导》,正中书局,1935年版3.波良斯基(苏):《教育实习》,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4.孟庆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5.陈震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7.游正轮:《班主任工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8.王禹:《中学生写作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9.索里.特尔福德(美):《教育心理学》,高觉敷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10.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11.陈必祥:《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展现杂志社,1984年版12.张隆华:《教育实习》,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13.燕国材:《心理与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14.张殿国:《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5.黄永信:《中等师范教育实习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6.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17.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 87年版18.关峺霞:《教学论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董杰锋、朱若真:《教师语言艺术》,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0.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1.伽达默尔(美):《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2.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4.王松泉:《中学语文基本篇目导读图示全集》,大连出版社,1989年版25.谭传才、崔远培:《教育实习问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6.顾天祯、高德建:《教育科学研究入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7.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28.郝德元、周谦:《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29.廖哲勋:《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0.张维平:《比较教育基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2.张中原:《语文教育实习》,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3.孙培清:《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4.温寒江:《现代教学论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35.吴定初:《教育科学研究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36.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7.刘向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8.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9.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0.张中原:《语文教育实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1.张隆华:《中国古代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2.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3.裴丽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4.方展画:《教育科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5.张连起:《清末新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46.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7.施良方:《课程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48.饶杰滕、王问渔主编:《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9.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2.冯克诚、田晓娜:《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53.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4.周学海:《学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5.皇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6.韦志诚:《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57.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8.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9.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60.王鹏伟:《高中语文教材重点、难点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1.王鹏伟:《中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2.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3.霍华德.加德纳(美):《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64.张文泰:《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版65.黄文硕:《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6.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7.张隆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8.李杏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9.李田若:《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0.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1.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2.刘国正:《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4.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5.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6.曹明海:《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7.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8.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9.曹明海:《追问与发展:语文学习心理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0.曹明海:《整体与圆识:语文教学系统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1.曹明海:《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4.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5.吴发衍:《当代语文教法学法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6.许其举:《中语指要》,中国矿业出版社,2000年版87.李廷扬:《语文新论:美辞论》,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8.全国中学语文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9.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0.白金声:《语文德育渗透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91.张定元:《中学著名特级教师思想精粹》,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92.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3.顾之川:《语文论稿》,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4.张隆华:《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5.王力:《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中学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6.李行建:《语文学习新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7.毛雨先:《语文学习面面观》,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98.张建华:《中学语文教学法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9.王松泉:《语文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0.韩雪屏:《语文教学技术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1.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0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0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教育研究探索》,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04.左兵著:《语文考试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105.吴桐祯:《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06.周德藩:《中学语文教学优秀个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7.彭观仞:《中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08.李庆平:《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精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9.赵贤州:《对外汉语教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0.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112.王相文:《语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4.王相文:《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5.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6.王柏勋:《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117.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18.顾黄初:《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9.郑国民:《从文言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师大出版,200012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21.本书编委:《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2.傅永安:《中学语文比较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23.庄文中:《中学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24.陈帼雄:《中学语文实用语法》,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125.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126.许嘉璐:《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27.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28.李家树:《香港语文教学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9.田小琳:《香港中文教学和普通话教学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30.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1.王松泉:《阅读教材》,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小威廉姆.E.多尔(美):《后现代课程观》,王汉字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3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区别
目前从科学视角看,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科学。
因为二者研究对象及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不相同。
前者研究各种形式的课业及进程,后者研究教与学;前者涉及课程研制、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核心概念。
而后者涉及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等核心概念。
也就是说,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是指学校的实践;课程是为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教学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
相应地,课程理论主要探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理论主要关注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
研究对象不同说明研究内容不尽相同,而概念是理论生命的细胞与构筑理论的平台,概念不同,理论肯定不同。
这一“目的—手段”论是基于学校教育实践的视角做的阐释。
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处于分化期,而作为有关联的两门独立学科而存在,则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许多重要问题便有可能被进一步研究,科学基础便有可能进一步拓展,进而有利于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理论科学,课程论的任务就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课程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进而达到对课程活动规律的把握。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确定了编制课程的四个程序: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构。
这构成了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框架。
但这仅仅局限与课程编制的范畴,大大缩小了课程论研究对象的范围,因而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
古德莱德是试图全面把握课程论研究对象的又一重要人物。
他指出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应关注实质性的、政治和社会性的、技术和专业性的三类课程现象。
他所确定的课程范畴已超越了课程编制范畴的局限,试图把事实性研究和价值研究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课程研究体系。
第一章 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一章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一、“大教学论”的传统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通过办学实践,升华出了有代表性的“泛智教育理论”,包括世俗的教育目的论、百科全书课程论和艺术性教学论。
他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整理成系统的文字著作,于1632年出版了标志着教育学诞生的《大教学论》。
在该书中,夸美纽斯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目的,学校性质和结构,教育原则和方法,课程教材内容与组织等问题,建立起了“大教学论”体系。
这样的体系流播于世,形成了作为历史渊源的“教学包含课程、教学论包括课程论”的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
二、国外的四种模式1.包含模式: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模式图1.1C表征了包含模式,它有两个变式,一是课程包含了教学,课程论包含了教学论,二是教学包含了课程,教学论包含了课程论。
相互依赖,是这一模式揭示的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根本特征。
其次,它们之间还有相互归属的关系。
模式C—a表示,课程与课程论是教学与教学论的一个子系统;模式C—b则相反,表示教学与教学论是课程与课程论的一个子系统。
2.二元独立模式图1.1A表征了二元独立模式。
课程和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与教学论也一样,两者没有“接触”,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
这样的话,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里发生的事与人们计划好的课堂里应该发生的事之间毫无关系。
课程规划者,忽视了教师,反过来也被教师所忽视。
课程研究与它们在学校中的教学实际应用分离开了,两者就会独自变化而互不影响。
3.相互交叉模式图1.1B表征了相互交叉模式,即教学包含课程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地课程也包含了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了教学论的一部分。
当站在教育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时,它们就是平等而相互交叉的了。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图1.1D表征二元循环联系模式,突出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比较
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 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 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 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 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 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 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 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 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 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 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 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革
程改革的发展
趋势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课程与教学研究 的趋势
第八章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发
展趋势
第九章当代课程 与教学研究透视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
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
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
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
织
课程与教学的实 施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
学过程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的实
施
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
第四章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
择
第八章 教学方法 第九章 教学手段
第六章第四节 教学方法
课程与教学的评 价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
价
第十一章
第八章
教学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管理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管理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对比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对比
在对比《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编者:不同的教材可能由不同的学者或团队编写,因此编者的学术背景和声誉也是评估教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内容:比较教材的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是否全面、系统,是否符合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
3. 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是否有助于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案例:教材中是否包含丰富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是否有助于学习者理解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5. 习题:比较教材中的习题或练习题,看是否有助于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资源:教材是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如教师手册、学生练习册、教学视频等,这些资源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7. 评价:查看其他使用者或专家对教材的评价,以了解教材的优缺点和使用效果。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中介。
因此,在教学论的视野里,课程与教材问题也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课程与教材的一般意义一、课程与教材的概念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涉及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课程”是指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之前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经验。
但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进一步说,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课程”一词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早已有所反映。
唐代孔颖达在注疏《诗经·小雅》时有“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之句,其中的“课程”主要指礼仪活动程式之类,与我们现今教育学意义上使用的课程一词的含义尚有较大的差异。
至宋代,课程一词得到较广使用。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以及“小立课程,大做功夫”等。
此处所用的“课程”一词含义与今天的课程概念已相当接近,它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在英文文献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从希腊文演变而来的,原意是“跑马道”(racecourse),意为如同骑手赛马需沿着一定的跑道才能到达目标一样,学生也必须沿着“课程”这条学习的跑道前进才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英国著名教育家H·斯宾塞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中最早使用了“课程”这一术语。
在这之后,特别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课程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这一概念已逐渐成为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教育术语。
学校课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般来说,学校课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这类知识是学校课程的核心和主体内容,它们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一般能力,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技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叫智力技能,一类叫操作技能。
这两类技能是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
只有吸取前人积累的形成这些技能的知识经验,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学生才可能将自己学到的基础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也才具有继承社会文化和进一步创造文化的能力。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这类知识经验主要是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产生影响。
这类经验连同知识和能力,综合成为形成人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的基本条件。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我们有时也把课程与教材并列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更侧重于指宏观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而教材则指教科书或具体的课程内容,本章中的“课程与教材”即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二、课程与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课程与教材是教学的中介这里所说的中介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课程与教材是联系教与学双方的中介。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过程,而这个统一的活动过程正是以教材为中介实现的。
教材既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又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因素。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
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教授,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双方在共同的活动中完成着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无非是实施课程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无非是教材内容的传递和转化的关系。
因此,课程与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没有课程与教材,也就没有教学。
另一方面是指,课程与教材是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是社会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经验的中介。
课程与教材是为培养新一代专门设计和选择出来的,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千百万年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精华,凝聚着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积累的基本的认识成果。
学生借助课程这一媒介,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用最经济的时间、最有效的途径去认识外部世界,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种种奥秘。
因此我们可以说,课程就犹如一座通向外部大千世界的桥梁,通过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走向成熟。
此外,学校课程与教材不是一般的知识堆积体,课程与教材的编制是建立在全面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的,它是以一种最适合于学生学习掌握和应用的形式固定下来的。
因此,学校课程与教材作为学生知识经验转化的一个中介,可以最大限度地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社会经验向个体经验的转化。
(二)课程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处于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如电视、电影、书报杂志等众多的大众传播媒介。
然而,真正能给学生身心发展以全面影响的主要知识来源仍是学校课程与教材。
诚如前面所说,学校课程和教材汇集了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知识精华和基本经验,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因而在学校中具有其他任何知识来源不可取代的牢固地位。
课程与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既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予着重要影响,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1.课程与教材是学生知识水平增长的基础。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实践证明,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般来说,中小学课程大体上提供了青少年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设置了比较齐全的基础知识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
这些基础学科一般都包含以下一些知识要素:①(1)基本事实。
这是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的客观情况以及前人在这些领域进行科学实验的典型实例。
基本事实是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及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基础,是各学科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本概念。
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反映。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组成理论的基础。
因此,它在中小学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形成概念,就谈不上科学认识,更谈不上知识水平的增长。
(3)规则、规律及原理。
中小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核心是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这些知识所占分量最重,难度最大,是理论基础知识的精髓。
上述三方面的知识要素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组成了中小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就是要掌握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这些知识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必须具备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及提高自身整体知识水平的基础。
2.课程与教材是学生智力、体力和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学生智力的发展,主要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或者说,是在学习学校课程与教材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学实践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系统的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学校课程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给学生提供了最为全面、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学校课程和教材所包含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和整理的结果,又是人类智慧和智力的结晶,它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类认识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就具体的教材设计来说,各门教材的编排往往都既要考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问题,也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
因此,各门教材中一般不仅包括本科目基本知识体系,也包括对于合理的认识方法和智力活动方式的指导等内容。
例如对某些学习内容的概括、分类、判断、比较、归纳、综合等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获取这些知识的认识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认识方法进一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际中去。
这样,学生的智力就会在掌握学习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
当然,知识不等于智力,课程与教材提供的知识经验仅为学生智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必要条件或基础,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一点值得注意。
发展学生的体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与学校课程有直接关系。
首先,学校课程中的体育课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发展的重要渠道。
我们知道,体育课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中学,各年级都毫无例外地开设了占一定课时比例的体育课。
体育课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以及进行人体科学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它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体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校课程的具体设置和安排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在考虑学校课程设置时要合理安排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总量,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比例关系,防止课业负担过重,以使学生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和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否则,如果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并进学习科目过多,课时总量过大,或者只有课内学习,没有课外活动,等等,都会给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同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一样,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与学校课程有着直接关系。
能力是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一定水平的创造能力等,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和交往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这些能力都是在完成学校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学习内容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学校课程在学生能力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供了学生能力赖以发展的各种知识经验,缺少这些凝聚着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发展不可想象。
另一方面,它还全面规划着学生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各学科教材中均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专门的训练材料,安排了一系列课内动手操作机会及课外实践活动,如各种实验、观察、参观、文艺表演、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等,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随着21 世纪的临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改目标。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就是,不少国家都将发展学生能力确定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课程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
3.课程与教材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形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