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山居秋暝》导学案粤教版必修3
语文:4.14《山居秋暝》教案(1)(粤教版必修3)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山居秋暝》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诗中景物清新,民风淳厚,意境淡远,诗中有画,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作者厌弃官场之意、远离尘俗之心和隐居山林的闲适之情蕴藏其中,全诗以情驭景,情景一体.对于这样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学习时要重点把握“物”与“我”的完美交融和统一.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高一第一学期的学生,他们的语文水平属于中等,之前学习过诗歌,对诗歌的鉴赏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学生的情感、心智资源是个无穷宝藏,挖掘学生的潜质,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激活探讨兴趣,给学生自由空间,让他们主动走进诗歌,用自己的心去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以促动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三、教学设想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诗的意境,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
而这首诗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法,就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学习本诗,引导学生品味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能力目标:感受诗歌意境,学习鉴赏诗歌,提高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五、教学重点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1、王维诗“清”、“空”的特点。
2、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方法设想:读—品读诗歌语言赏—欣赏优美景物品—品味清幽意境悟—体悟诗人情感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七、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学生活动】以前我们学过他的《鸟鸣涧》、《使至塞上》、《送无二使安西》,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试着背诵。
【讲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山居秋暝教案2
《山居秋暝》教案山居秋暝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王维田园诗歌的诗情画意。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景中含情,言外有意的特点。
教学时间:2007年3月29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王维,走进唐朝田园诗: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唐朝诗人王维和唐朝田园诗。
1、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
蒲州人。
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后来成为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而且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京师,得到皇族诸王的敬重,宁王、薛王待他就象师友一样。
王维开元九年春天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到张九龄罢相之后,他倍感沮丧,有归隐之心。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思想日趋消极遁世,日益信奉佛教。
“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后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作为一代才子,王维少年得志,名传遐迩,但终其一生,仍然多遇坎坷,极不顺利,竟至险遭杀头之祸。
作为一个诗人,王维以自己的优秀诗篇,为盛唐诗坛大增光辉,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的重要诗人。
王维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前期诗歌,富于进取精神,讥刺贵戚宦官,谴责纨挎子弟,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游侠意气,情调慷慨激昂,充满浪漫主义豪情。
后期诗歌,因世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
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2、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介绍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王孟山水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从大处落墨,格调雄浑,气势磅礴,洞庭湖壮丽雄伟的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表现.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二、多形式朗读诗歌三、品读诗歌1、作者在诗歌中写到了哪些景?(山、雨、秋风、明月、松林、清泉、石、竹林、浣女、莲花、渔舟)2、根据诗歌,请用一句话分别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这些景?明确:空寂的山,初霁的雨,略带寒意的秋风,皎洁的月光星星点点洒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淙淙流动;听见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
《山居秋暝》(粤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山居秋暝》(粤教版)《山居秋暝》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
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
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是心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BENKE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 / 9【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多媒体课件一、导入课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从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的《诗经》,到被尊为百世之师的楚辞的代表作《离骚》,从刚健清新的汉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唐代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通俗晓畅的白居易的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4【教学课件】《山居秋暝》
粤教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3
诗歌的知识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粤教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3
走近作者
• 王维(701--761),字摩诘,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 右丞。唐朝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田园诗人。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 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 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 其思想以四十岁为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 用诗笔写爱情,写亲情;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他在长安 东南置下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 中的一个篇章。
粤教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3
拓展延伸
• 思考:《山居秋暝》一诗的颔联和颈联中讲求炼字、炼句,给整篇诗 作起到提神运气的作用,从而更能使人真切地进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一起波动。试作具体赏析。 • 提示:“照、流、归、下”四个动词,这些动词或长或短,或动或静 ,或写景或写人,交织在一起,使我们观赏到一幅别开生面的秋韵图 。
•
粤教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3
山居秋暝
• “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
• “山居”,点明了地点,并表明所描绘的是山村的生活情景。
粤教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3
把握节奏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山居秋暝》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山居秋暝一、导入请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
二、旧体诗歌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三、诗歌赏析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发挥想象,联想意境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例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例如: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黄昏,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假设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芒映之下,宛假设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第四幅“竹喧归浣女〞。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3 第4单元 山居秋瞑
四言古诗 如《诗经》
古 诗 五言古诗 如《古诗 十九首》
古体 诗 辞和赋 如《楚辞》、《鵩鸟赋》 (古 诗、 古风)
乐府诗
标题有“歌、行、谣、引、 曲、吟等字。如《短歌 行》、《琵琶行》
排律:五、七言律诗的延长
近 体 诗 【 今 体 诗
律诗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律诗:《锦瑟》、《书 愤》、《登高》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 雀楼》、《静夜思》 七言绝句:《早发白 帝城》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欣赏书法
四、王 维 诗 歌 特 点
王
维 早 期 诗 歌 情 调 昂 扬,气 概 豪 迈,对 于 权 贵 专 权、政 治 昏 暗 有 所 抨 击;后 期 由 于 “长斋 奉 佛”,消 极 出 世 思 想 占 主导 地 位,虽 有 对 封 建 官 场 不满 的 诗 篇,但 多 是 寄 情 山 水、描 绘田 园 风 光 和 宣 扬 禅 理 以及 应 制 之 作。
五、背 景 介 绍
盛 唐 时 期,经 济 繁 荣,统 治 阶 级 提 倡 佛 老,既 为 王 维 等 一 批诗人提供了悠闲生活的物 质 条 件,又 为 他 们 隐 逸 思 想 的形成创造了特殊的政治氛 围。王 维 本 人 仕 途 坎 坷,四 十 岁 以 后 就 过 上 “晚 年 惟 好 静, 万 事 不 关 心” 的 亦 官 亦 隐 的 生活。
颔联 颈联 尾联
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仄(平)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仄(平)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仄(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渔舟。仄(平)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仄(平)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平。
三、作者简介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4【教学设计】《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
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
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是心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知识与能力目标】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多媒体课件一、导入课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从“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的《诗经》,到被尊为百世之师的“楚辞”的代表作《离骚》,从刚健清新的汉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唐代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通俗晓畅的白居易的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他笔下那种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牧歌式的田园隐居生活。
二、复习诗歌的知识1.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广东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四单元《山居秋瞑》全套教案
二、解题:
1、作者:王维(701—761),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结晶。
2、题目:《山居秋暝》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属山水田园诗。
三、诵读指导
1、范读,明确节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学生活动】以前我们学过他的《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试着背诵。
【讲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代、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感受诗人高洁情怀。
教学难点
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把握答题规律。
教学方法
本课通过诵读品味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并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7、总结(难点突破):
以动衬静,是指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它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它以静为主,动为次,“动”是衬托“静”的,其目的是为了让“静”更突出。
动静结合,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映成趣,“动”与“静”地位平等,不存在什么先后,主次之别。例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山居秋暝》的作者和写作背景;2. 理解《山居秋暝》的主题和表达方式;3. 掌握《山居秋暝》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和意象;4. 分析《山居秋暝》的诗意和寓意。
二、课前导学大家好,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是《山居秋暝》。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
《山居秋暝》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至南朝梁初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咏史抒怀、山水田园为主要写作题材,以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怀享有盛誉。
三、课堂学习1. 阅读《山居秋暝》请大家默读《山居秋暝》。
2. 分析《山居秋暝》《山居秋暝》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请大家仔细阅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通过何种手法表达了秋天的景象和氛围?- 诗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从诗中你能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四、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我们了解了《山居秋暝》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并且分析了诗中的一些重要元素。
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山居秋暝》的读后感,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你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秋天景象和诗人的心境的?- 你能从诗中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或触动?七、延伸拓展如果你对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感兴趣,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进行阅读和分析。
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乐趣和启迪。
以上是《山居秋暝》的导学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期待你们的精彩作业!。
高中语文 《山居秋暝》课件 粤教版必修3
第十一页,共13页。
我来总 结
山水田园诗
•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田园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第十二页,共13页。
谢谢大家
2023/5/15
和远离世俗,追求淡泊宁静的人 生态度。
第十页,共13页。
实战演练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幽篁:幽深的竹林。长啸:类似打口哨。
1.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融入了作者什 么情感?
答:描绘了月夜竹林图景,营造幽静清新意境,抒发 诗人孤寂超然的态度。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做具体分析。
生产计划部
第十三页,共13页。
鉴赏诗歌
展开想象 再现画面
问题一:颔联颈联每句诗都是一幅 画,请展开想象描绘这四幅画面。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
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第六页,共13页。
暮色苍茫,皎洁的月光升上了天空,银色 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的洒落 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的流泻在山石上,在月 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随风飘荡,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问题二:诗人用哪些手法表 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
第八页,共13页。
问题三:如何理解尾联?春芳已歇, 为何还愿意在这流连?能看出诗人 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第九页,共13页。
这首诗借助明月、松、清泉、 石、竹林、归浣女、莲、渔舟等 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村晚景图,
营造了一种幽静清新的意境,表 达了诗人希望寄情山水的理想
惠中语文山居秋暝导学案粤教必修
《唐诗五首》之《山居秋暝》【学习目标】1、学会读懂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学法指导】1、自主赏析法2、意境分析法3、自主诵读法【课文助读】2、走近作者——诗佛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 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3、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王维的这类诗的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成就。
4、写作背景《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他在终南山下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预习自测】1、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有哪些意象?美在哪里?4、请你提出一两个预习遇到的问题。
发挥想象,联想意境,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以下诗句,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以体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当堂训练】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不空,山中有人,有树,有水,为什么诗人写此山为“空山”?3、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高中语文《山居秋暝》教学课件 粤教版必修3
石上清泉的声音 浣衣村女的笑声 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清新秀丽的 山村晚景图
重点探讨:
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 下笔说是“空山”呢? 2.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 “归浣 女”“下渔舟”?
问题1: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秋 天的傍晚,人迹罕至。“空山”二字表 现 了雨后山野的静谧,是作者着意渲染的 一种意境。
问题2: A.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露痕 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 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 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 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B.变动词序,使诗句的节奏有所变化,造 成一种错落美。
展开联想,再创意象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 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 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展开联想,再创意象
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 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 若世外桃源。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 松间明月的清光
近体诗知识: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 简称五绝、七绝。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 (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 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 闲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前 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 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 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 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 集》。
山居秋暝导学案粤教版
《山居秋暝》导教案【学习目标】、认识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状况及格律。
、领会每首诗独到的艺术风格。
、剖析光景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点】、认识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成效。
、掌握诗歌的景与情,感觉品尝诗歌的境界。
二、如何读懂诗歌:. 理解表层意思能翻译出粗心:时间、地址、人物、事情、光景. 领悟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境界(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情绪、心境)反应了什么思想(态度、看法)【如何理解浅层意思?】、填补内容: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概翻译为意思相对完好的句子。
【如何领悟深层意思?】.联系信息,推测语言题目、说明、诗人平生、典故;意象语言、感情语言、首尾句.再现情境,设身体验经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觉其感情和境界。
.挑选词语,确立内容联系境界、感情、思想态度等有关主题辞,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鉴赏一读诗调——整体感悟,经过朗诵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读诗情——窥斑见豹,抓住反应诗人思想感情和看法态度的词句三读诗境——披文入情,剖析诗歌的意象(物象描绘词语→光景特色→氛围)四读诗意——()知人论世,联系作者平生、思想、时代和写作背景——()身其境,想象五趣——光景描绘的角度字句情形关系修辞手法表手法立意构想等。
【有关主】境界主:宏:凉、雄、、高、壮、深⋯⋯:空寂、、清静、宁、婉、朦⋯⋯:烈、繁、朴实、喧、快⋯⋯冷清:凄清、零散、条、荒芜、冷寂⋯⋯感情主:悲:愁、凄凉、凄凉、悲、感、惆、沉痛、低沉、怨、孤独、孤单、、思念、惜、迷恋、迷恋⋯⋯喜:、欢乐、欢乐、淡泊、适、悠、豪迈、美、、敬慕思想(度)主:极取、自信豪、立功国、达、公民、批评、刺悲观、低沉、、退⋯⋯⋯⋯⋯⋯、《山居秋暝》二、整体感知:、价王的:“味摩之,中有画,摩之画,画中有。
2015—2016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案:山居秋暝
教学主题
《山居秋暝》
一、教材分析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极富诗歌的美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中,蕴含着极为美妙的画面,同时又向我们传达出自然、风物、人情的和谐之美,使人读后爱不释手。而这些都比较抽象,为了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美妙意境,我尝试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我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把相关视频、书画、音乐直接在班级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官刺激,便于学生理解诗歌。
(2)过程与手段:采用音、视频、校园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平淡的文字转化成音、色、意巨美的画卷,展现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文教材,实现助学助教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感受生活升华为思考生活,实现对审美情趣和心灵的塑造。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小组讨论法)畅所欲言:残荷营造了秋之萧索的意境;缀满果实的枝条,营造了秋之丰硕的意境;湛蓝的天空营造了秋之高远的意境……
通过教学广播系统讨论组可以实现全班同学同时点评作品,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限丰富延展。
拓展迁移
请学生思考2个问题,将学生从诗中带回生活。
1.我们为什么在公园里漫步,而不在菜市场里?
2.如果你在专业课上被要求以“秋韵”为主题设计居室,你打算如何表现情境呢?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课前:摄像机、照相机等信息技术教具的使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资源库的丰富资源支撑下,以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了解秋天。利用视频、书画、音乐进入诗歌意境
2.通过教学广播系统讨论组。
二、学生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五首》之《山居秋暝》
【学习目标】
1、学会读懂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学法指导】
1、自主赏析法
2、意境分析法
3、自主诵读法
【课文助读】
2、走近作者——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 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3、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王维的这类诗的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成就。
4、写作背景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他在终南山下建造了别墅,
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预习自测】
1、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有哪些意象?美在哪里?
4、请你提出一两个预习遇到的问题。
发挥想象,联想意境,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以下诗句,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以体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当堂训练】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不空,山中有人,有树,有水,为什么诗人写此山为“空山”?
3、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空无一人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没有运用动静相称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子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山居秋暝》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
1、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
整首诗所写的是山间秋意图。
2、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3、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
【课堂探究】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2、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3、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乡村生活图景。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当堂训练】
1、“空”实为静,人静,树静,水静,山静,让人心也静,这种静中透出的是一种心的空明与纯静。
所以空山不是空空的山,而是宁静的山,纯明的山。
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心境:空明
(提示: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诗句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2、诗歌主要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3、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4、崇尚恬静、淡泊生活
【课后拓展】1、A“空无一人”错了。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