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合集下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查房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查房

护理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改 善神经功能、保持呼吸道 通畅、促进营养摄入等。
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不同问题,制 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定 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提供营养支持等。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 育,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护 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 自我护理能力。
03
专科护理措施实施
晕、恶心等症状。
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构音障碍、交叉性瘫痪等 。
诊断结果
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 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基 底动脉尖综合征。
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估
治疗措施
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 环等药物治疗,同时控制血压、血糖 、血脂等危险因素。
发风险。
给予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 水平,稳定斑块,减少血管炎
症。
给予降压药物
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 等,用于控制血压,降低血管
压力。
观察药物疗效
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症 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出血倾向
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瘀点 、瘀斑、牙龈出血等出血表现。
协助医生进行诊疗操作
协助完成检查
协助医生完成CT、MRI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执行医嘱
准确执行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及时沟通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4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倾听患者主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由Caplan[1]发觉并命名,要紧为大脑后循环血流障碍,以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不同程度损害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易被误诊,预后较差。

1 病因及危险因素TOBS要紧病因是栓塞。

栓子来源:(1)心源性栓塞;(2)动脉性栓塞,即栓子来源于心脏和基底动脉近心端的硬化斑块[2-3]。

其他病因还有脑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患(心房纤颤、冠心病、风心病等),亦可由动脉炎、动脉瘤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引发,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TIA)史。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动脉狭小闭塞是要紧病因,椎-基底动脉狭小是高危因素,动脉畸形也可致TOBS[4]。

另外,抽烟、酗酒有促发作用;长期服用避孕药和围产期血液粘度增高、凝血功能亢进等易致血栓形成,故也是其危险因素。

2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解剖特点TOBS是指病变累及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的5条动脉,即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其分支别离供给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等。

由于供给中脑、丘脑的深穿支远细于供给大脑、小脑的动脉,且侧支循环成立慢,故多以中脑、丘脑缺血病症为主。

其中丘脑要紧有4条动脉供血:丘脑结节动脉、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后脉络膜动脉。

丘脑穿通动脉起源变异大,有3种形式:一种为左右基底交通动脉对称各发出一支丘脑穿通动脉;一种为都起源于一侧基底交通动脉;一种为左右基底交通动脉形成动脉弓,在弓上分出左右丘脑穿通动脉。

故丘脑穿通动脉发生闭塞,可致使双侧丘脑梗死,因此双侧血管受累是TOBS 的一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当中脑及丘脑(板内核)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受损时可显现意识障碍,一过性或持续数天或反复发作,表现为嗜睡、昏迷、睡眠倒错,乃至显现去大脑强直状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34
第34页
“后循环动脉闭塞造成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 脉溶栓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单 位进行动脉溶栓,虽当前有在发病24 h内 使用经验,但也应尽早进行,防止时间延误 (Ⅲ级推荐,C级证据)”;《中国指南》
详细治疗时间窗还未定论。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能够外展但有水平 眼震);
瞳孔异常(形状不规则、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动眼神经核受累)。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12
第12页
四、临床表现
3、眩晕常为首发症状 因早期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经典,加之
头颅CT还未显示病灶,所以极易误诊而 延误治疗时机…
“隆德概念”中蕴含着“Bayliss效 应”观点。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30
第30页
“隆德概念”也强调脑血管自动调整功效
A 脑血流量
Constant state
A1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A2
脑灌注压
31
第31页
(1)对于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180/100 mmHg。
(2)对不适合溶栓患者血压升高应慎重处理!对血 压过高或伴有严重心功效不全、高血压脑病等患 者,可予降压治疗。可选取拉贝洛尔、尼卡地平 等静脉药品,防止使用引发血压急剧下降药品。
(3)血压过低,应主动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 采取扩容升压办法…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意见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治工作中,或则办法不妥,或则针对性不强,以致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瞳孔异常 当导水管腹侧中脑被盖内侧缺血,瞳孔 反射弧传入纤维在视束至E-W核段受损,常出现瞳孔 异常,如瞳孔不圆。E-W核包含上下两组细胞,每组细 胞支配同侧瞳孔虹膜,当两组细胞病损不等时,即表 现瞳孔异常。 整组E-W核受累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若同 时伴意识障碍,易误诊为脑疝,需注意鉴别。鉴别要 点: 1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但程度相对轻;2脱水治疗 后,意识及瞳孔改变无改善;3脑CT检查大脑半球无病 灶,中线无错位;4其他生命体征平稳;5轻度的肢体障 碍。
治 疗
因 TOBS的病因与缺血性脑卒中一致 ,故治疗 以积极争取6h内溶栓 ,辅以抗纤、抗凝、脑细 胞保护剂、抗自由基、阻止钙超载、腹水等 多种治疗 。导管介入下局部动脉溶栓 ,效果 最佳 ,后遗症少 。而静脉溶栓效果次之 ,后遗 症多;未溶栓者预后不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 )是由Caplan 1980年提出。国外 报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占脑梗死的7.6%,国内报道 为 4.3%~5.0% 。TOBS是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 病 ,系基底动脉尖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 碍 ,以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容 易被误诊 ,而且发病极其凶险 ,病情危重、预后极差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分 型
Caplan 将 TOBS分为首端型和枕叶型。Martin 将 TOBS分为4型: a双侧背侧丘脑型 b意识障碍和眼肌麻痹 、枕叶颞叶型 c视野缺损 、脑干上部型 d小脑型 临床上常常几型并存 ,或先后出现。不同的血管受 累 ,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当出现以中脑和丘脑症 状为核心表现时即应想到 TOBS。Mehler 根据预后 不同而将 TOBS分为可逆型和传统型。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I与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I与临床分析
尽早 溶 栓 、 容 、 扩 改 善 脑 灌 注 、 自由 基 、 咀小 板 聚 集 、 制 抗 抗 控
及到对侧视 中枢 、 外展神经核 、 内侧纵柬时
也可 引起 眼球运 动 障碍 。
危险 因素等 方 法综 合 治疗 。其 中死 亡 7
例 , 物 状 态 4例 , 植 留有 严 重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1 , 转 1 。 l例 好 3例
t n[ ] R vN uo,9 9,5 6 8 i tJ . e e r 19 2 :9 . e l
果 的因素 很 多 , 分 析前 阶段 的 质 量保 对
化学 分析 和免 疫学检查 , 3管作 一般性 第
状及 微镜检 查。3管顺 序不宜 颠倒 , 雨 则可 }现前 后几 次脑 脊液 常规 结果 的较 } j 大偏差 , 这也是临床, 常 出现 的错 误原 因 I 之一 。 标本采集较难 , 故送检 和检测 的 过程应注 意安 全。
根据具体检验项 目而 定 , 临床 医师在
开 申请 单前 , 同检验科相关部 门联 系并 应 询 问详 细后 , 明检查 要求 , 采样 并 及 注 再 时送检 。 总之 , 向临床提 供 准确 、 可靠 的检 验 结 果是 检验科 的最 终 目的。影 响检 验 结
证, 只有通过科 室 之间 互相 学 习与沟 通 ,
左 中 脑 +左 枕 叶 + 小 脑 3例 , 中丘 脑 左 其
梗死 l , 7例 中脑 梗死 l 5例 , 脑梗 死 6 桥
外的刺激不易上传到大脑皮层 , 导致大脑皮 层兴奋性下降所致 。而眼球运动障碍和瞳 孔异常变化是 中脑被盖部内侧及 中脑 导水 管周围缺血 , 瞳孔反射弧传人纤维在视束至
TB O S是 指 以 基 底 动 脉 顶 端 为 中 心 , 直 径 2 m 范 围 内 的 5条 血 管 交 叉 部 , 由 c 即 双 侧 大 脑 后 动 脉 、 小 脑 J 动 脉 和 基 底 动 双 - 脉 顶 端 组 成 的 “ ” 型 区域 , 于 各 种 干 字 由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有丘脑、中脑、小 脑、枕颞叶的症状,有特征性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如头颅CT或 MRI 证实以上部位2个或2个以上梗 死灶即可确诊。
• Caplan依病灶部位不同将TOBS分为 脑干首端型、枕叶颞叶型和小脑型,便于 显示分支血管梗塞发生率的高低 • Mehler根据预后不同将TOBS分为传 统型和可逆型 • Martin将TOBS分为双侧背侧丘脑型、 枕叶颞叶型、脑干上部型和小脑型。
TOBS多引起不同程度、不同性质 的意识障碍,文献记载其发生率为77%~ 100%,一般多持续6h~3d。 包括深昏迷、去脑强直、无动缄默、 意欲低下和嗜睡。其特征是睡眠过度和 动眼神经瘫,睡眠异常表现为夜间失眠 而白天睡眠过度。
• 意识恢复后,肢体运动感觉大多恢复正常 或基本正常。Facon等认为基底动脉尖 梗死的病人,最突出症状为睡眠过长与动 眼神经麻痹。
高危因素: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TIA)动脉起于基底动脉尖端,沿小脑幕腹侧向 外,分布于小脑的上面、小脑髓质深部和齿状核 等中央核团,以及脑桥首端被盖部、脑桥中脚、 中脑尾端被盖外侧部。 • 大脑后动脉在脚间池内行向外侧,环绕大脑脚转 向被侧面,越过海马旁回沟,沿海马沟向后,直到 胼胝体压部的后方进入距状沟始段分为两终末 支: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大脑后动脉皮质支 分布于颞叶底面和枕叶内侧面,包括海马旁回及 海马旁回沟、枕颞内侧面、舌回、扣带回峡、 楔叶、楔前叶后1/3和顶上小叶后部。
• 假性Parinaud 综合征, 是核性损害最 具特征的表现, 病灶侧完全性动眼神经 麻痹伴对侧上视障碍。对侧上视受限是 由于病灶侧上直肌核破坏所致。
• 两上睑下垂伴垂直注视障碍, 为核性损 害, 病灶累及了动眼神经核群的上直肌 核、下直肌核及提上睑肌核, 内直肌核 和下斜肌核相对不受影响, 此由于上直 肌核和下直肌核位于动眼神经核上端, 首先受累, 提上睑肌核为单个, 因此部 分损伤也会造成两上睑下垂。

TOBS基底动脉尖

TOBS基底动脉尖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 TOBS)最早由Caplan于1980年提出,主要是指以基底动脉尖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呈“干”字形分布)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症候群,常引起中脑、丘脑、丘脑下部、脑桥上部、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的多发梗死。

Caplan 将其分为2组:以中脑和丘脑受损为主的脑干首端型和以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

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65.9%)、糖尿病(23%)、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肌梗死,12.5%)、动脉炎、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血管畸形等主要病因:脑栓塞(有病因描述的126例中,76例为脑栓塞,占60.3%,国外文献报道61.5%),栓子主要是心源性的,其次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脱落所致(由于基底动脉近端较远端宽,栓子移行常在端分叉处受阻),其次为脑血栓形成。

主要临床表现:1.眼球运动&瞳孔异常;2. 单&双侧动眼神经部分&完全麻痹;3. 一个半综合征\眼球上视不能(上丘受累);4.光反应迟钝\调节反应存在(顶盖前区病损);5 一过性&持续数日的意识障碍(中脑&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受累);6.对侧偏盲&皮质盲(枕叶受累);7.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

影像学:中脑、丘脑下部、脑桥上部、小脑、颞叶内侧面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缺血性梗死的体征和影像可诊断为TOBS。

以中脑和丘脑梗死多见,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分布的“蝶形”影像为该病的特征表现。

脑血管造影显示85%的患者在基底动脉尖部2cm的直径范围内有狭窄或闭塞,并且有动脉硬化存在,还可发现基底动脉尖部的巨长动脉瘤、血管变异、单侧椎动脉异常等血管病变。

DSA是公认的TOBS 诊断金标。

局部解剖:1.小脑上动脉起于基底动脉尖端,分布于小脑的上面、小脑髓质深部和齿状核等中央核团,以及脑桥首端被盖部、脑桥中脚、中脑尾端被盖外侧部。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

任何原因造成该区循环障碍,即构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病变累及的供血部位包括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内侧以及丘脑下部等,其病死率、致残率高,发病迅速,治疗效果差,发病率约占脑梗死的4-10%,其中以丘脑及中脑缺血最为常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以栓塞居多,其次为解剖变异,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痛和动脉尖等起。

危险因素与一般缺血性卒中相似,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

211 眼部特征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最常见特征。

顶盖区和后连合梗死引起上视麻痹,红核的内侧和背侧梗死引起下视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伴对侧上视障碍引起假性Parinand 综合征,是核性损坏最具特征的表现。

中脑导水管下方中线处受累导致眼睑下垂,上睑抬高或退缩,内侧受损可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及眼震。

若导水管腹侧中腹背盖内侧缺血,瞳孔及射弧传入纤维,在视束E-W核段受损,出现瞳孔不圆或偏离中心。

若为间脑病灶切断了瞳孔及反射弧的传入纤维及双侧交感神经纤维功能障碍,可出现小瞳孔及会聚障碍或假性外展神经麻痹。

212 意识障碍病变累及中脑或大脑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不能将外界的刺激上传入大脑皮质, 发生率为77%~100%,一般持续6h~3d。

还有睡眠障碍、大脑幻觉等,主要表现为幻听、幻视。

213 肢体活动障碍大脑的动脉近端深穿支闭塞或发生缺血,可能引发大脑脚梗死而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侧病变可致四肢瘫。

214 视觉障碍表现为同向性象限者,偏音或皮质音,少数为闪光幻觉、视物变形,在临床上占一定比例,有的报告可出现嗅觉功能下降,主要是丘脑内侧核受损。

215 影像学特点对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MRI对发现后窗病变更具优势,显示双侧丘脑、小脑、枕叶、颞叶内侧面及中脑等部位,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部位病灶,即提示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以丘脑和中脑梗死为主,如出现双侧丘脑“蝶形”病灶,则更具有特征性,CT 检查仅供参考,脑血管造影可直接显示闭塞的动脉,同时能为寻找病因提供依据,对急性期患者还可以同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名词解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名词解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名词解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名词解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又称基底动脉远端狭窄型心肌梗死,是一种
罕见的心脏疾病。

其特点是主要影响心脏后壁性质量的心肌梗死,表
现为心电图上的ST段高度抬高和宽波复合波改变。

基底动脉为心脏主要的供血动脉之一,如果动脉受到狭窄或闭塞
的影响,将导致心肌的缺血甚至坏死。

而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则是因为
在基底动脉末端的远端区域出现了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脏后壁的
心肌灌注受到影响。

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为胸痛、气促、心慌等症状,但由于其罕见性,容易被误诊。

此外,该疾病还会对心室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左
心室功能不全等。

目前,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法,一般采用保守治疗,
如引导心肌缺血部位的血流、改善心肌代谢状况、降低心肌负荷、对
相关症状进行治疗等方法。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一旦患上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应及早就医,接受专业医生
的治疗。

同时,该疾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正常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减少患病风险。

总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虽然罕见,但对心脏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尽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分析
刺 激征( ) 一 。
视 物 模 糊 , 有 左 侧 上 、 肢 体 力 弱 , 送 到 我 院 . 诊 行 头 伴 下 遂 门 部 C 检查 示右侧 基底 节 区见 小片状 低 密度影 , 度均 匀 , T 密 边 缘 清 楚 。 断 “ 梗 死 ”并 收 入 院 。 者 既 往 有 高 血 压 病 1 诊 脑 , 患 6 年 , 认 糖 尿 病 史 。 院 查 体 : p 7 / 0mmHg P 6 分 。 否 人 B 1010 , 5 次/ 昏睡 , 体 不 合 作 , 侧 上 睑 下 垂 , 眼 向 外 上 斜 视 , 侧 瞳 查 左 左 双 孔不等大 , 侧 直径40 左 .mm , 右侧 直 径 15 .mm, 孔 对 光 反 射 瞳 迟 钝 , 侧 B b s i ( ) 入 院 半 小 时后 。 双 ai k 征 + 。 n 患者 清 醒 , 视 , 复 双侧瞳孔等大 同圆 , 径 30 直 . mm, 孔 对 光 反 射 灵 敏 , 瞳 四肢 肌 力 5 , 感 觉 障 碍 , 侧 B bnk 征 ( ) 人 院 5 mi 级 无 双 a isi + 。 0 n后 , 患 者 再 次 进 入 昏 睡 , 眼 向 外 上 斜 视 , 侧 瞳 孔 不 等 大 , 侧 直 左 双 左 径40 . mm 。 侧 直 径 1 5 右 . mm, 孔 对 光 反 射 迟 钝 , 侧 B bn 瞳 双 a i— si ( ) 辅 助 检 查 : 糖 5 4 k征 + 。 血 . mmo/ 。 电 图 示 窦 性 心 动 lL 心 过 缓 , 率 5 次 / 。 部 MRI 描 示 左 侧 中 脑 、 侧 丘 脑 及 心 5 分 头 扫 左 双 侧 颞 叶 均 可 见 长 T 、 T 信 号 , 侧 基 底 节 区 见 小 片状 长 。长 : 右 T。长 T 信 号 。 院 诊 断 : 底 动 脉 尖 综 合 征 , 血 压 病 。 、 入 基 高 经 住 院 治 疗 , 患 者 意 识 恢 复 正 常 , 视 减 轻 , 侧 仍 上 睑 下 该 复 左 垂, 眼球 向 上 、 及 内 运 动 受 限 。 下 例 2 患 者 , 性 ,9 , 民 。 眩 晕 、 眼 困 难 、 物 不 , 男 5岁 农 因 睁 视 清 1h入 院 。 者 于 1 h前 在 看 护 小 孩 时 突 然 出 现 眩 晕 , 物 2 患 2 视 旋 转 , 心 , 吐 , 有 视 物 不 清 、 眼 困 难 , 外 县 医 院 检 查 恶 呕 伴 睁 在 头 部 C 未 见 异 常 , 断 “ 干 梗 死 ” 给 予 2 甘 露 醇 、 曲 T 诊 脑 , O 巴 酶等药物静 点后转 送来 我 院。 者 既往 有高 血压病 2年 , 患 O 冠 心 病 、 房 纤 颤 5 。 体 : p 6/ 0 mmH , 睡 , 言 流 心 年 查 B l810 g嗜 语 利, 眼睑下垂 , 侧瞳孑 等 大同 圆, 径 45 双 双 L 直 . mm, 光 反 射 对 消 失 , 眼球 内 收 及 上 、 视 均 不 能 , 侧 额 纹 、 唇 沟 对 称 , 双 下 双 鼻 示齿 口角 无 偏 斜 , 舌 居 中 , 伸 四肢 肌 力 5 , 感 觉 障 碍 , 侧 级 无 双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A 手术目的:解除血管压迫,恢复脑部供血
康复治疗
01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 热疗、冷疗等
02
言语治疗:针对言语障碍 进行训练和矫正
03
认知治疗:针对认知障碍 进行训练和矫正
04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问题 进行疏导和治疗
05
生活技能训练:针对日常 生活技能进行训练和矫正
06
社会参与:鼓励患者参与 社会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基底动脉尖综 合征
演讲人
目录
0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概述 02. 治疗方法 03. 预后和预防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病因和病理
病因:动脉 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血管痉挛等
病理:基底 动脉尖部狭 窄或闭塞, 导致脑干缺
05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 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心态
02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 超等心脏检查
04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脑部病变情况
06
定期进行康复治疗,提高 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
谢谢
0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脑 脊液检查等
04 鉴别诊断:与其他引起类似 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前 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2
治疗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 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02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中枢神经系统1、名词解释末梢型感觉障碍正确答案: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形分布,可伴有相应区内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神经病2、名词解释E-W核正确答案:(江南博哥)司瞳孔缩小及晶体变厚而视近物,参与缩瞳和调节反射。

3、名词解释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正确答案: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闭塞后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及艟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4、问答题程控室控制设备启停共有几种方式?分别为哪几种?正确答案:3种,程控、联锁手动、解锁手动。

5、名词解释眼型Grave病正确答案: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眼肌麻痹,而甲状腺功能正常。

双眼受累及,CT见眼外肌肥大。

6、名词解释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TGA)正确答案:发作时出现短时问记忆丧失,病人对此有自知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保持;是大脑后动脉瓢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预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7、名词解释昏睡(sopor)正确答案: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需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可不完全答话,后很快入睡。

8、填空题对于高频输出信号,如其阻抗与两端连接的电源所用负载的阻抗不匹配时,()正确答案:容易产生反射,功率不能被负载全部吸收9、名词解释Jackson发作正确答案:部分性运动发作癫痫的一型,即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大脑皮质运动区移动,临床表现为抽搐从手指-腕部-肘-肩-口部-面部逐渐发展。

10、名词解释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正确答案: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11、名词解释瑞内(Rinne)试验正确答案:正常时气导>骨导,传导性耳聋时气导<骨导,神经性耳聋时气导>骨导(均缩短)。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 大脑后动脉(PCA ) 大脑后动脉为基底动脉的终末 支发出中央动脉、脉络丛动脉及皮质动脉, 供给枕 叶(局部枕叶外侧面除外)、颞叶下面和外下缘(颞极 除外) 以及局部海马、间脑、中脑、第三脑室和侧 脑室的脉络丛。
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相关解剖结构
• 基底动脉尖部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 cm 直径范围内5 条血管交叉的部位, 分别由2 条大脑 后动脉、2 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的 一个“干〞字结构。
• 不同血管分支血循环障碍组合, 导致临床及影 像学梗死形式多种多样, 涉及幕上幕下多部位 分布和多样组合、对称或不对称、梗死灶可位 于丘脑、中脑、枕叶、颞叶、小脑等。
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第八页,共三十三页。
基底动脉尖的结构如同“干〞字,上面一横是大脑后动脉,下面一横是小 脑上动脉,中间一竖是基底动脉干,这个“干〞字结构称为基底动脉尖,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病情观察
•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眼球运动、瞳孔、肢体运动。
• 波动性意识障碍即发病过程中突然出现短暂的严重的意识障碍 ,清醒后可答复以下的问题及配合查体,然后出现嗜睡。密切 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准备好急救药品器材,以便及时抢 救。
• 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是T0BS的主要表现。瞳孔散大 、不等大,在观察时要及时判断是由脑疝引起还是TOBS 引起,因为处理方法不同,后果也不一样。
髓, 易形成脑疝而威胁生命。 • 积极防治并发症: TOBS 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其中最常见的
是顽固性呃逆、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等, 对症治疗利于疾 病的预后。 • 其他: 脑细胞保护剂、抗自由基、活血化瘀、促醒、康复治疗等综合治
疗方案也十分重要。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的下面以及扁桃体。 行程与延髓和小脑扁桃体有关。 绕过延髓,分为前、外侧、后段。
小脑后下动脉(PICA)
完全闭塞时在临床上出现典型Wallenberg 综合征。
分支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存在着 广泛的软膜吻合。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时,可代偿逆行充盈小 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PICA分支—侧位图
表现分为两组:脑干首端梗死和大脑后 动脉区梗死。由于供应脑干首端的血管多 为深穿支或终末支,并直接从大血管发出,易 造成血管的损伤,故脑干首端梗死多见。
脑干首端梗死
眼球运动障碍 瞳孔异常 意识障碍和幻内脏行为异常觉 内脏行为异常
眼球运动障碍
这是TOBS主要特征之一, 中脑被盖内侧汇聚了眼球水平 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下行纤维以 及动眼神经核簇,损害部位不同, 可出现不同的复合眼征:
髓前段
椎动脉
脑膜后动脉
半球支和蚓支 扁桃体上段(头攀) 髓后段
扁桃体支
外侧髓段(尾攀)
小脑前下动脉(AICA)
起源于BA下1/3,少数起于中1/3. 供应桥脑、小脑中脚以及下蚓等部位。
基底动脉(BA)
由双侧椎动脉在桥脑下缘汇合而成。 长度:平均:33.3mm 直径:平均:4.1mm BA有很多小分支向脑干供血 发育过程中有时可形成双干和开窗
Finocchi等报道一组TOBS病人均有心房 纤颤病史,经Doppler对颅内外动脉检查未见 有意义改变。其次为脑血栓形成。部分病 人病因不明
危险因素
与脑卒中相似,以原发性高血 压最常见,其次为心脏病(心房纤颤、 心肌梗死等)、糖尿病、动脉炎、 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等。
临床特点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 病,由于TOB区局部解剖的特点,此区血循环 障碍常出现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且临床表 现多样。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意见
2020/6/13
32
3、呼吸系统处理
意识水平下降(Glasgow评分<8分),应考虑机械 通气。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镇静和麻醉药以避免影响 神经功能的评价。
2020/6/13
33
八、治 疗
4、溶栓治疗 动脉内溶栓治疗
目前还缺乏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的资 料;从近期一些报道看,总体病死率从 46%-75%降至26%-60%。
2
基底动脉尖位于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 2cm范围内5条血管开口的部位。
5条血管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
和基底动脉形成的一个“干”字型结构

2020/6/13
3
2020/6/13
4
2020/6/13
5
二、血管
该部位血管阻塞会出现其供血区域内的多 发梗死,包括丘脑、中脑、小脑、枕叶、 颞叶、脑桥上部和丘脑下部,往往呈双侧 对称分布。丘脑及中脑的缺血症状最为常 见。
2020/6/13
43
脑保护的关键环节为: 改善CBF; 降低脑代谢率; 矫正乳酸的蓄集; 抑制及清除自由基; 稳定Ca2+内环境; 控制脑水肿; 改善脑的微循环…
2020/6/13
44
神经保护药物:
神经保护药物药物数以百计,兴奋性氨基酸调控药 物、谷氨酸受体调节药物、谷氨酸释放抑制剂、 GABA受体激动剂 5-HT受体激动剂;神经生长因 子、氧自由基清除剂、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 、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抗白细胞药 物、抗凋亡药物…但几乎都是动物实验有效,临床无 效。
治工作中,或则措施不当,或则针对性不强,以致
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工维持有效的呼吸、循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ny syndrome TOB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方法:对1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TOBS 的主要病因仍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精神行为异常及智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过治疗情况好转。

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病情发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标签: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学特征;临床特点;护理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basilar apex syndrom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 case of TOBS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causes of TOBS still for hypertension,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with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abnormal pupil mental behavior and mental retardation 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after treatment conditions improve。

Conclusion TOBS is a special typ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llness development is rapid,early diagnosis、early treatment,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and quality of lip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障碍 偏身痛温觉减退 一侧面部麻木感,深感觉减退,持 续时间长,临床不易恢复(与丘脑腹后外侧核、中脑被盖 背侧及其附近内囊缺血受损有关)

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运动障碍不突出(与小脑侧支循环丰富有 关); 感觉性共济失调(与丘脑腹外侧核受损有关); 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丘脑外侧核和红核上极受累 引起)Fra bibliotek临床表现
视觉障碍
一侧枕叶缺血出现对侧同向象限盲 、偏盲,双侧受 累出现皮质盲,少数为闪光幻觉、视物变形、视觉失认 等 。 由于枕颞叶血供皮层支较粗,故视觉障碍较少见
幻视(大脑脚幻觉)
常于黄昏多次、重复出现,可持续1-2h,内容生动 具体,如看见动物 、奇怪颜色等, --与大脑脚、间脑、小脑上脚、黑质、红核及 中脑导水管旁灰质结构损害有关
Martin PJ.Vertebrobasilar ischaemia.QJM,1998,91(12):799-811
临床分型
Mehler根据预后不同将TOBS分为传统型和可逆型:
Mehler MF.The rostral basilar artery syndrome:diagnosis,etiology,prognosis[J].Neurology,1989,39(1):9-16

治法以熄风开窍,祛痰通络为法。方药选羚羊钩藤 汤加减。
风 痹

风痹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证候学特征 以卒发偏身肢体肌肉关节剧烈疼 痛,甚则如刀割针刺,肌肤麻木不仁,痛处无红肿,触 碰、寒热刺激、针刺可诱发或加剧疼痛。 如丘脑卒中过程中出现的丘脑痛 治疗以平肝熄风、通达脉络为法。方药用天麻钩 藤饮合身痛逐瘀汤加减。

诊 断

影像学检查:
MRI或CT表现 病灶位于单侧或双侧丘脑、脑干、小脑、枕叶内侧、颞叶,符 合基底动脉尖部5条血管中2条以上血管供血区梗死征象,尤其是 双侧丘脑 “蝶形” 病灶, 临床诊断可基本确立



脑血管造影,DSA 最为可靠,为诊断和溶栓治疗提 供直接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代谢性脑病、颅内感染等

其他:
脑细胞保护剂 抗自由基剂 活血化瘀药 促醒药 钙拮抗剂 康复治疗
治疗

积极防治并发症:
TOBS
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最常见: 顽固性呃逆 上消化道出血 中枢性高热等。
中医治疗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 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伴发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特征。
传统型 占 TOBS 中的 63% 发病年龄平均76.7岁 (宣武医院61.9岁) 严重的双侧视觉、眼动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



以严重高血压病和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发作史为 突出的危险因素 常有前驱症状:如一过性黑矇、视物模糊,闪 光幻觉,单侧耳鸣,肢体麻木和发作性眩晕 EEG 86%病人有广泛慢波, 预后极差

王永炎院士提出“类中风”概念

病人突然眩晕、视物不清、走路不稳,言语含糊, 影像学检查发现后循环梗死。
类中风的主要症状、病变部位与病理改变都与中 风不同,不能纳入中风病范畴,但它又类似于中 风,危害巨大的脑血管病变,提出这一新概念并 加以研究,对防止漏诊、误诊以及更加深入有效 地治疗中风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分型

Caplan根据梗死部位将TOBS分为2型:

中脑和丘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 颞叶内侧面枕叶梗死
Caplan LR.“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Neurology,1980,30(1):72-79
Martin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将TOBS分为 双侧背侧丘脑型(意识障碍和眼肌麻痹) 枕叶颞叶型(视野缺损) 脑干上部型 小脑型
DSA----诊断血管性疾病的 “金标准 ”, 急性期行DSA的患者可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诊 断

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特别是合并有房颤的患者)、糖尿病等

突发起病

临床表现:
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等TOBS 特征 性表现, 伴有运动及感觉异常、行为异常及记忆障碍等
临床表现

内脏行为异常 单侧丘脑背内侧核损害导 致的同侧嗅觉功能下降。 双侧丘脑背内侧核和板内 核损害造成的持久的嗅觉和味 觉功能缺陷,并伴体质量下降。
由于意识障碍引起患者合 作程度下降, 此类症状常被忽 略

行为异常
Balint综合征(皮层性注视麻痹) 记忆减退 人格改变 激越性谵妄等


风 癔(懿)

风癔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 逊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又称为风懿。
证候学特征 以卒发不识事物、熟悉的文字及亲 人等为主要证候。 ①风痰阻络者,治法宜祛风除痰,宣窍活络,佐以益 气健脾。方药用解语丹加减。 ②肾虚精亏者治法宜滋阴益髓,补肾利窍。方选用 左归饮加减。



按梗死发生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
丘脑(75%) 中脑(60.5%) 枕叶(39.4%) 小脑(32.6%) 颞叶(25%)
桥脑
( 8%)
影像学表现

TOBS 涉及幕上幕下多部位分布和多样组合, 对 称或不对称。

MRI 呈 T1 低信号 T2 高信号

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分布的“蝶形” 影像 ---------特征性表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快速识别与处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1990 年我国眼科医师杨玉华报道了国内第1 例 TOBS

我国发病率在1.8~5.0%之间 ,国外报道为 7.6%左右
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

病因&危险因素
1.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因
■心源性栓塞: 国内(60.3%)国外(61.5%) ■动脉源性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和桥脑出血后继发 2.年轻及儿童患者常见病因 ■外伤 ■动脉炎 ■动脉瘤



这类中风虽与传统的中风有所不同,却同属西 医的中风范畴。 制订较为确切可行的诊断标准,不仅对减少漏 诊、误诊有利,而且对最讲辨证论治的中医来 说,意义尤为重大。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者---------类中风眩; 以身体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者---------类中风痹; 以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者---------类中头痛; 以视物异常为主要表现者---------类中视歧或视惑; 以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者---------类中风痱; 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者---------类中风癫或风痴 等; 以癫痫样发作为主要表现者---------类中风痫; 以失认、失读、失写为主要表现者---------类中风 癔(懿)
临床表现

“一个半综合征”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及眼震--内侧纵束缺血 瞳孔不等大,不规则,偏离中心,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瞳孔反射弧传入纤维在视束至动眼神经副核段 ( E-W核) 受损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若同时伴意识障碍--整组E-W核受累, 易误诊为脑疝
小瞳孔,很弱的一过性光反射,会聚障碍及假性外展神经麻痹 --间脑病灶损伤瞳孔反射弧的传入纤维及双侧交感纤维
治疗
一般性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衰竭: TOBS易出现意识障碍、球麻痹, 导致呼吸道 不畅, 加重脑部缺氧。 患者保持侧卧位, 防止舌后坠; 湿化呼吸道、及时吸痰; 严重者放臵口咽管或及时气管切开。

适当脱水:
TOBS的中脑、小脑、枕叶病灶均在后颅凹, 紧邻延髓, 易形成脑疝而威胁生命,适当脱水降 颅压极其重要。

预后与预防
其预后与下列因素有关
脑卒中发生机制、 脑梗死部位与体积、 侧支循环建立速度的快慢、 血流动力学、 自身血液状态
治疗时间窗等。
• 本病预后不良, 死亡率约25% , 致残率高,甚至 长期植物状态生存。
• 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或心肺合并症。
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是 核心表现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77%~100%) 间断性发作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低下 、无情感 、对周围缺乏注意力 、无 动缄默、严重时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甚至 去大脑强直。 昏迷(42%)或嗜睡(26%),历时短暂 (数分钟~数小时)的占35%,一般多持续 6h~3d,多数持续数日,个别长达1月余。意 识清醒后,可出现睡眠时间过长或睡眠倒错
病因&危险因素
3.其它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黏度增高 ■血管畸形 ■心律紊乱 ■应激
部分病人病因不明
病因&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依次为 ■高血压 (65.9%) ■心脏疾患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动脉炎 ■吸烟 ■酗酒
房颤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粘液瘤
病因&危险因素

频发TIA(椎基底动脉系统) 长期服用避孕药 围产期血液粘度增高 凝血功能亢进
--常由于双侧梗死所致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

意识障碍(34.8%) 眩晕(30.3%) 头痛 频繁呕吐 言语障碍 视物不清 复视 猝倒 偏侧肢体无力
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


TOB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中脑和丘脑损害的症状是核心部分,如意识障 碍(70.4%)、眼动障碍(79%)和瞳孔改变 (69%) 大脑后动脉区梗死该区梗死主要表现为视觉障 碍及行为异常
临床表现


眼球运动障碍 、眼震及瞳孔异常 ----最突出的临床特征: 眼睑下垂、复视 、眼球分离及眼球运动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