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课教学方法论析

合集下载

小学作文课评课

小学作文课评课

小学作文课评课在小学教育中,作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将从教材使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小学作文课进行评课。

一、教材使用在小学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作为教学资源。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与成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材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简单明了的题材和语言形式。

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

其次,教材要具备一定的分类和层次。

小学作文涉及到叙事、描写、议论等多种文体和写作技巧,教材可以根据这些要素进行分类编排,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最后,教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修养。

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作文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因此,教材中可以穿插一些优秀作文的欣赏和学习,通过阅读、分析和模仿,提高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小学作文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展现自己思维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作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有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识。

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文学欣赏、文化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内容小学作文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学生掌握作文基本技能的前提,包括字词的认读、句法结构的掌握、段落的构建等。

初中生个性化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生个性化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生个性化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母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写作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用听、说、读、写、评来展现知识视野、认知水平、审美品位、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最能集中体现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和开拓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把自己最童真的心声倾吐出来,让他们在写作中贴近生活,在写作中自由创造生活,开拓生活,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圣神职责和义务,也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人的目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形式总是沿袭着一种固定不变、循环往复的不变流程:“教师命题—讲授写作方法—学生写作—教师精批细改”。

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尴尬局面。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在作文教学的领域里,逐渐出现了想象作文、情景作文、素描作文、快速作文、创新作文等等,但收效甚微。

从应试教育的中考中作文不难看出,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连篇,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使文章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灵性和个性魅力。

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要求就明确了训练目标:对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学生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真正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这个课题研究,就是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弊端,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优化方式,努力改变当前学生作文的被动局面,扬起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风帆,放飞童心,让学生的写作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还学生作文的本来面目,让学生从丰富的自然生活中寻求真实而自主表达的需要。

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2)

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2)

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因此,如何进行好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的策略,并配以具体事例,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习作教学中,首先应该是教学目标的明确。

教师应该清楚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知道自己要带领学生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也应该知道老师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任务。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维技能类目标。

例如,学习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展开思维,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训练写作思维和个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其次是知识类目标。

学习一些通用的文学知识,例如,文种、文章布局、用词技巧、修辞手法等;最后是心理素质类目标。

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压力、自卑、失落等情绪管理,以及困难的思维和情感表达需要培养。

具体教学例子:以小学五年级为例,讲解“写好篇文章的三个要素:主题突出、结构严谨、章节分明”。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笔写一篇关于“我的家”的作文并有选择地练习这些落笔技巧。

一次次的练习中,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修辞和句型,还学会了文本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在写作中开始展现独立思考能力和讲述能力。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习作的教学流程对习作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性、缩短学习周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分阶段教学模式。

首先,学生应该了解本系统的样例,同时注重解释和指导样例中涉及到的语言元素、修辞特征和表达技巧。

其次是学生的集体? 练习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指导课和讲评课(教案)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指导课和讲评课(教案)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指导课和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指导课和讲评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回顾与总结: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说明性文章,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及表达方法。
2.主题导入: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细致、全面地观察事物,深入思考事物的特点与内涵。
2.提升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通过运用说明方法,清晰、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事物,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介绍事物时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展现个性化表达。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介绍一种事物”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描述事物时语言非常生动,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特点;而有些学生在比较和分类方面做得很好,能够让听众很快理解他们要介绍的事物。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有些学生在运用说明方法时还不够熟练,有时候会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说明方法应用的练习和指导。我要思考如何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
-比较:将事物与其他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分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使介绍更加清晰。
-举例: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事物的某一特点,增强说服力。
-写作结构:指导学生构建合理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2.教学难点
-观察与思考: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容易忽视细节,难以全面、深入地思考事物的特点。

习作指导课评课

习作指导课评课

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作文指导课评课稿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

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

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

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

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

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规范了语言。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

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

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

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

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

语文九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刘伟一次又一次遭遇意外,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应证了他的名言:“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坚持是一盏灯,让他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回观中国近代史,无论是汶川地震、温州动车、舟曲泥石流、新冠疫情……这些灾难都打不倒中国,这些灾难我们中华儿女都坚持下来了,面对这些灾难,中华民族制取挺直脊梁坚持对抗,最终战胜,坚持是一盏灯,让民族更具凝聚力。
对学生习作进行点评。
作业设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全体学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重点提问学生
上节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
不足: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演练法
教学准备
PPT
第一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
直接导入,回顾议论文三要素,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环节一:寻一把量尺(学习选择论据的方法)
1.出示学习任务:
回顾《敬业与乐业》,分别找出文章中的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坚持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梅兰芳前进的路,正因为坚持,梅兰芳练出了明亮的双眼,最终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
坚持是一盏灯,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无臂钢琴师刘伟在幼时因意外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放弃生命,他坚持活下来,他开始练习游泳,他每天坚持游泳,几年后,他准备参加残疾人游泳,可又一次意外让他不能再剧烈运动,他仍然没有放弃生活下去,他坚持下来了,他用脚弹钢琴,日复一日的苦练,最终他用脚弹琴的水平达到了正常人用手弹琴七级的水平,他的琴声回荡在维也纳金色舞台……

“化”教无形,步步精心——评吴勇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动

“化”教无形,步步精心——评吴勇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动

本版编辑/冯浩_I评课I“化”教无形,步步精心•评吴勇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动物朋友◎李燕(梅村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教的起点,立足于儿童切实的需要。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过很多次写小动物的经教什么?吴勇老师的做法是教事例的甄选和写作的范式,X寸于他们而言,新鲜并且有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阶段的写作刚需。

教的内容,匹配于儿童当前的程度。

“受虐记”怎 么写?“训练记”呢?同样是故事,如何体现二者的不同?吴勇的做法是提炼“公式”:受虐记=亲近+历险+挫败,训练记=困难+尝试失败+尝试失败+成功……粗线条的框架结构,可以辅助他们整理已有的故事情节;简明扼要的表述,易于他们的理解和表现。

教的过程,符合儿童真实的兴趣。

整堂课欢笑声不断,学生们在课堂上放松、自如。

吴勇老师跟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聊起天来,完全地融入他们其中,毫无隔阂。

“动物虐我一百遍,我待动物如初恋”“你 的小自尊真是伤不起呀!”……这样接地气的话语比比皆是。

课堂氛围和谐融洽,自始至终,学生情绪饱满,兴致盎然。

因此,听吴老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都会自始至终被那种童真、童趣、童心所吸引、打动。

但,仔细推敲,吴老师“童化作文”的提法中,另外一个字却更加不容忽视。

无独有偶。

周一贯先生发现了这一点,他说:“(童化作文)其学理和指导价值全在一个‘化’字上…… 就是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如果说,“儿童立场”是吴老师坚持的方向,那么,这个“化”字,就是到达这一方向不为人察觉的小路。

如果说,“儿童立场”是一种登峰造极的武功,那么,这个“化”字,就应该是支撑所有招式的内功心法。

结合这堂课,我们不妨来做一点剖析。

_、化"教学”为"交流”从整个教学框架来看,吴老师的整堂课,与其说是一堂“课' 不如说是一次“聊天'是老师和学生以“动物”为话题的一次愉快交流。

从老师聊聊,到学生聊聊,从口头聊聊,到文字聊聊。

作文辅导教案5篇

作文辅导教案5篇

作文辅导教案5篇作文辅导教案篇(1):学校作文指导课教案一、写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校中班级作文指导。

无论学校生活还是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布满了很多好玩而又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春游,秋游活动。

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课间活动。

比如,砸沙包,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踢毽子,跳绳等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

再如,家庭里的过生日,家庭联欢会,家庭卡啦ok竞赛,家庭故事会,家庭趣味活动等等都可以变成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写进文章里会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二、写自己的亲身经受。

习作是学校生真情实感的反映。

生活中同学会经受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一次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判?学习中表现好被老师表扬?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事后感到懊悔;自己不经意间关心了别人而感到心里特殊拘束,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动肯定会回味悠长。

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亲戚等等,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由于作文的选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既真实,又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何乐而不为呢?三、写自己的熟识的动植物,学校生都喜爱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

动物的形状,毛色,神态,动作以及生活习性就会渐渐地为小伴侣们所熟识。

还有的常常去动物园看动物,对动物既有了了解和熟悉,还有的产生了感情。

因而,我们写这些动物应当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养的动物,由于常常接触,有的甚至常常和动物在一起玩,因而,对这类动物比较熟识,也情愿写进作文中去。

植物也是这样,比如,家里养的花草,院子里种的树木,小区的树木,也可以是森林公园里的树木,都可以写进习作中来。

如,学校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就是特别好的例子,值得借鉴。

四、写常吃的水果。

水果和我们的联系非常亲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比如,跟着家长去体验摘果子—买果子—吃果子的乐趣,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习作素材。

对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质地、口感等也很有写头。

语文七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获得成功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坚持就会成功,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柳条无精打采地低着头,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为了通过即将到来的舞蹈过级考试,我正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

手握着发烫的把杆,我开始了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一会儿,我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

我觉得自己如同囚禁在蒸笼中,浑身酸痛,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起来了。

“放弃吗?”我悄悄地问自己。

抬起头,我无意中看到了正在旁边看书的妈妈。

她为了通过业务考试,连续几个月苦读。

就连陪我练舞蹈的空儿,都变成了她读书的时间。

此时,刺眼的阳光穿透玻璃,照在妈妈的后背上,妈妈坐在坚硬矮小的椅子上,她的头发因汗水的浸润变得微湿,但她仍然坐在在那里专注地读着,手中的笔还在不停的画着,时而双眉紧锁,时而微微点头……妈妈这么大年龄,为了获得成功,都还在不懈坚持,难道我就这么轻言放弃?不!我要和妈妈比一比!我的心又重新回到了训练场上,手握把杆,将自己的腰板挺直到最完美的极限。

一踢腿,一抬臂,一转身,一收腹,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

一遍,两遍,重复,再重复,任晶莹的汗珠缓缓从额上滑落,流过眉骨,有的站在睫毛上,有的顺着脸颊淌入嘴中,咸咸的涩涩的……一分钟,十分钟……时钟的每一次滴答声都清脆而响亮地敲在我的心上。

虽然身体的疼痛不间断的侵袭着我,但我始终如一的努力向上伸展着,伸展着……旋转……再旋转……再踢腿,再抬臂,再转身,再收腹,绷直的脚尖和地板摩擦出好听的声音,手臂努力向上,身体在空中旋转划出美丽的弧度,我好象穿上了带有魔力的红舞鞋,与音乐完全的融合在一起。

我忘情地跳着,任凭汗水滴落在地板上……一个月后,我收到了考级通过的成绩单,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因为坚持,我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因为坚持,我发现了艺术之美;因为坚持,我领悟到坚毅的品格是不可或缺的人生财富。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
作为小学教师,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成为了每个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注重写作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授学生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包括文字的排版、段落的组织、语言的表达等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够进行正确的写作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往往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主动参与到写作中来。

要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写作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要注重写作作业的指导与评价。

在习作教学中,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评价。

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地改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024年小学“习作课”课型研讨总结(2篇)

2024年小学“习作课”课型研讨总结(2篇)

2024年小学“习作课”课型研讨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于2024年开展了“习作课”课型的研讨和实践。

在这次研讨中,我们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结合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了作文教学模式。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针对学生在作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习作课”课型的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文学的欣赏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修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融入了一些文学欣赏和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使作文教学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1. 写作技巧的讲解与练习:我们以不同的写作题材为切入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描写、议论等。

通过提供大量的写作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

2. 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我们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读和讲述的方式,带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并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的结构、主题、人物形象等。

3. 课堂合作写作:在课堂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写作。

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分享和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合作写作的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4. 课外写作和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写作实践,如写日记、写读后感等。

学生可以在课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三、教学策略的运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1. 启发式教学:我们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知识,通过提出问题、研究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落实三个环节,提高习作指导课课堂效益论文

落实三个环节,提高习作指导课课堂效益论文

落实三个环节,提高习作指导课的课堂效益建立和追求有效的习作指导课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的起点和归宿。

其间途径多种多样,也众说纷纭。

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到一点:提高习作指导课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坚持课堂这一主阵地,认真落实好三个环节。

一、立足积累,让学生“锅”中有“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提高小学习作指导课教学效益,让小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首先一条,教师必须要引导小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去收集素材,在生活中增加习作材料的积累,让学生的“锅”中有“米”。

1、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和品味生活,在“亲历”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是绚丽多姿的课外活动,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向为学生展示了生活的真实。

作为教师,就是要借助和运用这种真实,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己之眼观察生活、以己之心思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平时,我们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持续某项力所能力的劳动或活动。

这些劳动可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教师则从旁坚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坚持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事物人(人、动植物或景物)目标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有意观察来发现其具体表现及显著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这样,学生经常沉浸在接触生活、体味生活的情景中,不断用心来实践、来体会、来感悟,对其中精彩的过程,有趣的场景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就有了“为需而作”的可能。

2、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语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鼓励与监督。

所以,作为教师,要坚持开展“经典美文”阅读活动等,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经典阅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积累,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学生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蓄。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指导课和讲评课习作(教案)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指导课和讲评课习作(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讨论和写作实践让学生们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选择论据时仍然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如何选取合适论据的技巧讲解。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的参与度很高,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一写作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基本概念。这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明确一个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个中心选取合适的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论据进行论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作,以及这样写作如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在素材选取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论据。
-针对思维定势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写作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写作思路。
-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评价一篇作文的优劣,并能够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指导课和讲评课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的身影。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
指导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的重要途径。

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
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写作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
通过讲解优秀作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展主题写作等方式,激
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动手动脑地进行写作。

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关注
社会热点,不断拓展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其次,指导学生写作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
通过讲解写作方法、分析范文特点、进行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
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批改作文、讲解修改意见、进行写作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的
不足,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指导学生写作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优秀作文、鼓励学生表达、给予肯定和支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让他们在写作中敢于表达、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指导学生写作文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技巧和写作自信,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中不断进步,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方法第一篇范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指导方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喜欢写作,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有趣的作文题目、组织丰富的写作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作文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通过观察来积累写作素材。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加强思维训练。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思维导图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来提高思维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作文的载体,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说,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纠正其中的错误,使其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准确、生动。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与反馈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写作成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就感;其次,要客观、公正地指出学生的写作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及时给予反馈,使其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六、总结总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

小学高段习作指导方法及实践概述论文

小学高段习作指导方法及实践概述论文

小学高段习作指导方法的探究及实践概述摘要: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指导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语文习作练习,进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素养。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高段习作的指导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习作指导方法探究及实践当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习作水平创新性不高,这不仅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也与学生的习作习惯有关。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高段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树立学生对习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创新教学方法,以科学、适宜、合理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有效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语文习作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树立习作练习的意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习作练习即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语文习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习作练习的重要性,并传授学生有效的写作练习技巧与方法,促使学生树立习作练习的意识,同时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与语文写作能力奠定思想基础。

二、结合所学语文课文,指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习作练习小学高段学生语文习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长期练习才能达到的。

由此,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的分析教学,来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遣词造句、写作技巧、构思立意以及文章布局等,使学生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的水平。

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表达方法,其次指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课文的构思立意,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习作的主要步骤,并结合实践练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习作水平。

_粗_线条与_细_功夫_浅谈习作指导与讲评

_粗_线条与_细_功夫_浅谈习作指导与讲评

2012.06总第260期求教师能够利用生产、生活和最新科技中的具体例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能力目标意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能力和知识同时提升的过程。

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并发散思维,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广泛提出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3.注重强化实验与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明显加大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化学课程中的实验与实践活动给予特别的重视。

具体而言,可以给学生多提供进行自主探究化学问题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勤于动手,教师还需及时思考分析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全国不同命题省市结合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考试说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

这也要求化学教师要紧紧跟踪化学命题的趋势,分析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考生积极备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考试。

参考文献:[1]郑若玲.论高考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2005,(1).[2]陆震.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41.[3]郑若玲.高考的社会功能[J].现代大学教育,2007,(3).[4]周春荔.考试研究刍议[J].中学教与学,1993,(2).长期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习作指导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习作教学中的重头戏。

两节习作训练课,往往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节课,从审题到确定中心,再到选材,然后提供范文,最后列出提纲,教师给予学生精心的指导,惟恐说得不够,讲得不明,四十分钟一晃而过。

“粗”线条与“细”功夫——浅谈习作指导与讲评

“粗”线条与“细”功夫——浅谈习作指导与讲评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在 指 导 时 要 精 讲 , 对 于 习 作 教 学 的 指 导 要 进行粗 线条式 的 略处理 。 首 先 。要 控 制 习 作 指 导 的 时 间 。 在 20 0 5年 全 国首 届 青 年 教 师 作 文 教 学 观 摩 研 讨 会 上 . 全 国 小 语 会 和 青 研 中
使 学生 在问题 探究 的过 程中掌握 和应 用化 学知识 。 3注 重 强 化 实 验 与 实 践 活 动 。 新 课 程 改 革 下 的 高 考 . 化 学 试 题 中 明 显 加 大 了对 考 生 实 验 与 探 究 能 力 的 考 查 .
在 新课 程改 革下 的高 考化 学试 题命 题 中 ,全 国不 同 命 题 省市 结合 各 自的高考 改革 方 案 和学生 实 际 情况 ,制 定 了新 的考试 说 明 ,进行 了一 定程 度 上 的创 新 ,体 现 了
新 课 程 改 革 对 化 学 教 学 的 要 求 ,进 一 步 深 入 推 进 了 课 程 改 革 的 实 施 。 这 也 要 求 化 学 教 师 要 紧 紧 跟 踪 化 学 命 题 的
趋势 ,分 析 规律 ,不 断完 善教 学 方法 ,从 而引 导考 生 积 极备 战新课 程改 革下 的高考化 学考试 。
三 、 结 束 语
求 教师 能 够 利 用生 产 、生 活和 最 新科 技 中 的具 体 例 子 .
从 而 进 一 步 引 导 学 生 掌 握 生 产 、生 活 中 的 化 学 知 识 ,这
样 一来 可 以极 大地 激发 其 学 习化学 知识 的兴趣 。除此 之 外 ,在 日常教 学 中 ,教 师 应 有能 力 目标 意识 ,根 据新 课 程 的要求 .使化 学教 学 过程 成 为一个 能 力 和知 识 同 时 提 升 的过 程 。要积 极 鼓励 学生 从 不 同角度 、不 同层 次思 考 问题 ,并 发 散思 维 ,以创造 性地 解 决 问题 。教 师 还 可 以广泛 提 出具 有真 实情境 的综 合性 、开放性 的化 学 问题 ,

《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课评析

《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课评析

《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课评析《<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课评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指导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期,有幸聆听了一节《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习作指导课,感触颇深。

这节课犹如一盏明灯,为学生在习作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了我诸多启示和思考。

这节课的导入环节设计巧妙,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图片,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些图片有的展现了欢乐的场景,有的描绘了悲伤的瞬间,还有的体现了紧张的气氛。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说说自己从图片中感受到的主要情绪。

在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顺势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围绕中心意思写。

这种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导入主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授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了以往学过的课文,让学生思考这些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展开叙述的。

学生们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说《狼牙山五壮士》通过描写五壮士英勇杀敌、壮烈跳崖的事迹,突出了他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有的说《桥》通过描写老支书在洪水面前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行为,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总结出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一是要确定中心意思,可以从题目、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中提炼;二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支撑中心意思,可以通过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来体现;三是要注意安排好材料的详略,重点部分要详细描写,次要部分则简略交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方法,教师接着进行了写作指导。

她以“乐”这个字为例,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理解的“乐”有哪些含义,然后让学生围绕“乐”这个中心意思,构思一篇习作。

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写自己在游乐场玩耍的快乐时光,有的说可以写自己帮助别人后内心的喜悦,还有的说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快乐。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在学生完成构思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片段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指导课教学方法论析
作者:燕居丽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年第08期
摘 ; 要:书面语言素养的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心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习作教学。

近两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习作指导课的优质课、公开课教学研讨,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引领、带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分析了目前习作指导课喜忧参半的现状,结合平时的思考,提出几点意见,以期能给学生上好习作指导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素养;习作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燕居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阅读教学、习作教学。

(山东 ;东营 ;257300)
中图分类号:G623.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109-02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已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教师注重习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文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

一、“写什么”——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在习作课上,笔者常常看到学生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搜肠刮肚,迟迟不能动笔。

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因此,写作素材很重要。

在写作素材上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为学生“深挖洞、广积粮”。

1. 课内创设多种情境,寻找素材之“最”,激发表达欲望。

在每一节习作指导课上,笔者会精心创设多种情境,开启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找寻最想表达的“点”。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事情,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通过板书“田园生活”,笔者向学生提问:看到“田园生活”這四个字,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画面?90%的孩子说的是乡村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这就是孩子们最想表达的事情。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要求写特点鲜明的人。

课始,笔者跟学生聊天:在你们家,你觉得谁最有特点?在咱们班里,你觉得哪位同学最有特点?你的邻居呢?刚才我们交流的是身边的
人,那么陌生人之中呢?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你却记住了他,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层层交流,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写作对象的范围。

2. 课外用心捕捉生活点滴,寻找素材之“源”,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这清泉就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

除了课堂上开启学生思路,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现素材,有“米”下锅。

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两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学生及家长在习作教学上留下了这样的足迹: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分两步走:第一步,写身边的景物,要求学生星期天带着纸笔参观西苑植物园,写秋天的植物园。

由于学生亲身体验过,可以在课堂上写下很多精彩的句段。

第二步,写曾经旅游过的一处美景,这一作文命题曾在第一单元质量检测中出现过,学生由于有了感性的认识和方法的指导,写起来毫不费力。

第二单元写观察日记时,笔者要求让学生回家种几粒小豆,从泡豆子开始观察跟踪到种进盆里到怎样破土而出。

种豆子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素材的积累,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让其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懂得了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正是有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悟,学生提笔时才如行云流水,而且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怎么写”——解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
在习作指导课上,有东西可写只是第一步。

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才是写作的关键。

在习作指导课上,笔者认为可以做好三个对接:
1. 对接教材——精准目标,学以致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为教师清晰地列出了一份关于小学各年段写作教学内容清单,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但是在实际中,许多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未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具体教学任务结合起来。

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要求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写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有的教师将其解读为写人物的优秀品质。

但是仔细研读单元导读会发现,实际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如果教师对教材有整体把握和细心研读,就不会错误解读课程标准。

教师可以从单元统整的角度备课,把所捕捉到的教材中的精准知识拓展、延伸到习作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2. 对接下水文——换位思考,便于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

”在教学中,下水文在起示范作用的同时,又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教师下
水文能够让教师在写作中体验学生习作的甘苦,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指导,换位思考,把握难点,突出重点。

在习作研讨课上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下水文,但笔者认为下水文在指导课上出现的时机则要因表达需要而异。

如在进行《父母之爱》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对接课文迁移表达方法,学生尝试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自由表达,约十五分钟,写出一件完整的事例。

接着展示下水文,学生再感受表达方法。

这样,教师的下水文就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学生对照修改时就有文可依。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当笔者以下水文教给学生命题的方法后,像《妈妈的味道》《蛋挞里的爱》《指尖上的父爱》等很有灵气又富有诗意的题目便大量涌现。

3. 对接评价——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

于漪老师指出,充分重视习作讲评这个环节,抓牢、抓实、抓活,能激励学生写作的上进心,调动他们练笔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

笔者特别看重习作讲评课,学生更是盼望上这样的课,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也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习作指导课上,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个片段后,笔者随后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价。

一般是用实物投影仪投出两名学生的习作,笔者朗读完成后,请其他同学对照习作要求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发言,笔者用红笔修改,然后,学生再自行修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习作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任重而道远。

因此,教师重视习作教学,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创新习作指导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文章例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 吴忠豪.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义乌会议上的报告,2017.
责任编辑钱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