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有理数与无理数

合集下载

七级数学教案有理数

七级数学教案有理数

七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1.1 学习目标了解有理数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及相互关系1.2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定义与特点有理数的分类: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正负数和零。

2. 讲解有理数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讲解有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表示理解不同类型的有理数。

4. 练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规则。

1.4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 学习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2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法: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正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负数有理数的除法:整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2.3 教学步骤1. 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

2. 讲解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4. 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5. 练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规则。

2.4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第三章:有理数的应用3.1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计算距离、温度转换等有理数的估算:整数与分数的估算方法3.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理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讲解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讲解有理数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

3.4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理数和无理数教案

有理数和无理数教案

有理数和无理数教案教案标题: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引入与比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并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2. 学生能够将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3. 学生能够应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投影仪、教学PPT、数轴模板、绘图工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轴图,引发学生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思考。

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了解?有什么区别?二、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PPT详细解释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并给出相应的示例。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示例,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几个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分类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三、数轴表示与比较(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数轴模板,并解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和无理数。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有理数和无理数,将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进行比较。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几个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比较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四、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应用场景。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归纳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2.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概念讲解、数轴表示与比较、实际问题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将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有理数教案 初中

有理数教案 初中

有理数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2.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有理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理数的定义、分类、运算及应用。

2. 难点: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有理数的重要性。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举例说明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4.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运算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思考: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有理数的整体掌握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运算及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004)22有理数和无理数教案

(004)22有理数和无理数教案

课 题2.2 有理数和无理数课 时1 课时课 新授课 型知识与技能:教1.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学3.经历数的扩充,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逼近思想,体会“无限”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目经历数的扩充,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逼近思想.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无限”的过程重点与难点:教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学分教学难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无限”的过程。

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正数、负数、0、整数、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教 讲练结合,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 法教学案 教 电子白板 具 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 P15-17,完成下列问题: 1.(1)把下列整数化成分数:52=(2)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0.3= (3)把下列循环小数化成分数:;-2=;0=。

,2.6=,-4.7=0.666…=,0.2777…=。

,-0.208 =教 (4)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的形式。

归纳小结:学1、能够写成分数形式 m (m,n 是整数,n 不为 0)的数叫做。

n过2、有理数的分类:(1)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 (2)按正数、负数与 0 的关系分类:程 ____________有理数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整数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正__分__数_负整数_________负分数2.面积为 4 的正方形的边长是有理数吗?面积为 2 的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整数吗?是分数吗?是有理数吗?为什么?边长大约是多少?1归纳小结: 无理数的概念: 无理数的几种形式: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 (1)____________小数或_________________小数是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小数 是无理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___________的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2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 (7)【精品】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2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 (7)【精品】
有理数与无理数
教学内容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复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 义;知道无理数是客观 存在的,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 理数。经历数的扩充,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 的逼近思想,体会“无 限”的过程,发展数感。
复习重点
区分有理数与无理数,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探索:a的小数部分是多少?
6.定义
有理数总可 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反之,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7.更多无理数
(1)圆周率型
(2)构造型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 数?
3.14 , -4/3, 0.57, 0.101000100 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
复习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体会“无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情景引入:
小数是否可以与分数互化?
探究学习:
1.回顾整数与分数的概念:
整数有正整数、0、负整数,如1,2,3,0,-1,-2,-3等。
分数有正分数、负分数,分数的形式为(m、n是整数,n≠0)
2.整数也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边长a
面积S
1 <a<2
1<S<4
1.4<a<1.5
1.96<S<2.25
1.41<a<1.42
1.9881<S<2.0164
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
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 49

2024年数学初一教案人教版初一数学教学教案

2024年数学初一教案人教版初一数学教学教案

2024年数学初一教案人教版初一数学教学教案教案主题:第一章《有理数》第一节《有理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进行简单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正负数的理解。

2.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水位、身高、体重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出现的数。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自然数、整数有什么不同?二、新课讲解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3.正负数的理解:以温度为例,零上温度为正数,零下温度为负数;以水位为例,水位高于标准水位为正数,低于标准水位为负数。

4.有理数的运算规则:a)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b)正负号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c)0乘任何数都等于0。

三、案例分析1.出示几个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并说明原因。

a)3.14b)√2c)5/2d)-√32.让学生举例说明有理数的分类。

四、课堂练习b)将下列有理数按照正负分类:5,-2,0,1/2,-3/4。

c)计算:3+(-2),-5+1,-12,0×(-3)。

2.老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规则。

2.强调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b)将下列有理数按照正负分类:4,-1/2,0,3/4,-5。

c)计算:-3+2,2(-1),-1×(-2),0×5。

2.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1.在讲解有理数的分类时,可能过于简化,未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紧张或理解不深,未能完成练习题。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与无理数》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2.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2.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分类。

例如,问学生:“你们知道吗,有些数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而有些数却不能。

你们能找出这样的数吗?”让学生列举一些例子,从而引出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比的数,无理数则不能。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例如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或者将一个无理数近似为有理数。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题,例如加减乘除等。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本说课稿针对教材中的2.2单元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涉及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内容是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掌握有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了解无理数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用处的认识,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学习无理数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

•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概念2.有理数的表示方法3.无理数的概念4.无理数的表示方法5.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关系2.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引入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数的分类问题,引发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有理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等。

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有理数与实际生活及数学实践的联系。

Step 3: 有理数的表示方法介绍有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表示方法。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案本文根据题目要求,将以教学案的形式呈现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教学案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2. 能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进行基本的比较和运算。

3. 能够应用有理数和无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板书内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及性质。

2. 教学工具:数轴、纸张、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出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程度。

Step 2: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或分数形式的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有理数的位置,并指出有理数的性质:有理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Step 3: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向学生介绍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的比或分数形式的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无理数的位置,并指出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可以是无限不循环不重复的小数。

Step 4: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比较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无理数近似为小数形式,以便进行比较。

Step 5: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教师向学生讲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通过一些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教师可以适当提供计算器辅助学生进行计算。

Step 6:应用问题解决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知识进行解答。

问题可以涉及到日常生活、几何图形等方面,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Step 7:总结与提高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重要概念和性质,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融投资、测量等领域。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一些数学竞赛来提高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认识无理数教案

认识无理数教案

认识无理数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无理数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3. 掌握无理数的表示形式和性质。

4. 培养学生对无理数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 无理数的表示形式。

3.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教学难点:1. 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2. 无理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无理数的示例、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学习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无理数吗?有哪些无理数的例子?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简要介绍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示例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三、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10分钟)1. 教师通过比较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和表示形式,引导学生区分二者。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四、性质和运算规律(20分钟)1. 教师讲解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包括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规律等。

2. 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巩固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五、实际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无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无理数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学生进行课后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无理数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无理数的拓展研究,例如黄金分割、无理数的几何意义等。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无理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教案一:有理数的引入与比较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掌握有理数的比较方法;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投影仪,教学课件学生:草稿纸,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纸上有一堆点,问学生这些点是否有规律?2.提问学生,对于这些点的位置,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二、探究(15分钟)1.教师出示“2/3”和“3/4”两张纸条,分别折叠,让学生讨论折叠后哪个更长。

引导学生发现“3/4”>“2/3”。

2.教师出示轨道图,让学生利用轨道图上刻度的位置比较“5”和“-3”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5”>“-3”。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理数可以进行比较?三、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有理数的定义,并对有理数的大小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有理数的比较方法。

四、练习(15分钟)1.学生个别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拓展(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较有理数的知识求解。

2.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问题,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六、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有理数的比较方法。

2.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教师导入和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和比较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课堂上通过具体示例的比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概念和方法。

通过训练和练习,学生对有理数的比较掌握的更加熟练。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5篇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5篇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5篇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能力目标: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意义.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础分均为0分.两个队答题情况见书上第23页.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分组讨论扣的分怎样表示?用前面学的数能表示吗?数怎么不够用了?引出课题.讲授正数、负数、有理数的定义.用负数表示比“0”低的数,如:-10,读作负10,表示比0低10分的数.启发学生再从生活中例举出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三、巩固练习1、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1)如果火车向东开出400千米记作+400千米,那么火车向西开出4000千米,记作______;(2)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______;(3)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______;(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______.分析:用正、负数可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用负数表示;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定为用正数表示,则另一个方向用负数表示;如运进与运出,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买进与卖出,胜与负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东5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b.如果汽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c.如果气温下降6℃记作-6℃,那么+8℃的意义就是零上8℃;d.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高1.20米记作+0.20米,那么-0.05米所表示的高是0.95米.三、小结回顾、纳入体系学生交流回顾、讨论总结,教师补充如下:概念:正数、负数、有理数.分类:有理数的分类:两种分法.应用: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篇2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能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综合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为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2、难点: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3、关键:理解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正确理解省略加号的有理数加法形式、教具准备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2、计算、(1)(—8)+(—6);(2)(—8)—(—6);(3)8—(—6);(4)(—8)—6;(5)5—14、五、新授我们已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六、巩固练习1、课本第24页练习、(1)题是已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可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原式=1+3—4—0。

有理数无理数第一课时教案

有理数无理数第一课时教案

有理数无理数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3)能够进行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和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2)通过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和无理数,认识数学的美和深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2)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教学难点。

1)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性质;2)教师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数都可以表示为有理数?为什么?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讲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2)教师讲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

3. 梳理知识。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梳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

4. 练习与讨论。

1)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2)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练习题,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5. 巩固与拓展。

1)教师布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练习题;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拓展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规律。

6. 课堂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课堂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思考,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引导;另外,部分学生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出现了错误,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并能够运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对有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会感到陌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逐步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建立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实践操作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设备:准备好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物体长度时遇到无法精确测量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情况下如何表示长度。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教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教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 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1.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2.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3. 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2. 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数学世界》/其他初中数学教材;3. 媒体资源: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步骤:【导入】1. 导入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例如,正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展示】2. 通过教材的引导,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可以通过实例、图形等形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有理数有更直观的认识。

【讲解】3. 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之间的运算规律和特点。

【练习】4.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题,巩固他们对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掌握。

【拓展】5. 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通过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计算并给出答案。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

【总结】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给予肯定。

【作业】7.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相关知识。

【拓展活动】8. 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活动,例如有理数游戏、竞赛等,增加学生对有理数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写在黑板/白板上,例如: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的表示形式-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有理数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且让他们明白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

有理数与无理数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教材名称: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标题: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目标:1. 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2. 能够辨别并将数分类为有理数或无理数。

3. 能够进行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4. 能够运用有理数和无理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材和课件。

2. 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3. 笔和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并以此引入有理数。

2. 老师解释有理数的定义: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

3. 老师解释无理数的定义: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如根号2、π等。

步骤二:分类讨论(10分钟)1. 老师给出几个数字,要求学生将其分类为有理数或无理数,并解释理由。

2. 学生根据定义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并将自己的答案和理由与同学分享。

步骤三:对比大小(15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有理数和无理数,要求学生根据大小比较符号将其从小到大排列。

2. 学生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和排列,并将自己的答案和思路与同学分享。

步骤四:运算练习(20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有理数或无理数的运算题,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 学生根据给出的计算题目进行计算,并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与同学分享。

步骤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综合运算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判断。

2. 学生根据给出的练习题进行计算和判断,并将自己的答案和思路与同学分享。

步骤六:总结归纳(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参与讨论,一起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对大小比较和运算的掌握程度。

2.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有理数与无理数 优秀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 优秀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经历数的扩充,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逼近思想,体会“无限”的过程,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有理数与无理数,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

感受夹逼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体会“无限”的过程。

【教学过程】1.回顾整数与分数的概念、整数可表示为分母为1的分数。

如155=,144-=-,100=。

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叫有理数。

2.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形式:53=____________;31=______________;100311-=____________;154=________。

事实上,分数化成小数后要么是有限小数,要么是无限的且________的小数,反过来一个有限小数或一个无限的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一个分数,因此有限小数或无限的循环小数都是_________数。

与之相对应,我们把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叫做_____________数。

3.典型例题将下列小数分类: 5.1,-3.14,π,0,0.222…,1.696696669,1.696696669…,-0.210, 有限小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小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循环小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不循环小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巩固练习: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括号内:169.36--,,,42,0,-0.33,0.333,1.414 213 56,- 2π,3.303 003 000 3,-3.141 592 6负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5.能力提升(1)如下图,将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别沿着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是整数吗?如果不是,用小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大约是多少?(2)你会将0.33333......化为分数吗?如何将0.2525252525......化为分数?【作业布置】负数集合:{ }有理数数集合:{ } 无理数数集合:{ }。

初中无理数概念教案

初中无理数概念教案

初中无理数概念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

3. 能够运用无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无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PPT。

2.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包括整数、分数、正数、负数等。

2. 提问:有理数是否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是否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解释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

2. 通过示例讲解无理数的特点,如√2、√3等,并引导学生理解无理数的实际意义。

3. 讲解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判断。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无理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一些无理数的近似值,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无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和总结与拓展等环节,旨在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判断,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和意义。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教案教案标题: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认识与比较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 帮助学生学会将数进行分类,并能够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3. 培养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进行比较和运算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数的分类概念,让学生回顾一下整数和分数的概念;2. 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整数和分数来表示?引导学生思考。

探究(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一些数的例子,如根号2、根号3、π等,并提问这些数是否可以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无法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进而引入无理数的概念;3. 介绍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有理数可以表示为整数或分数的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

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一些数,让他们判断这些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并给出理由;2. 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比较,让他们发现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判断和比较一些数。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规则,如有理数与有理数相加、有理数与无理数相乘等;2. 给学生一些运算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算;3. 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几何等领域。

总结(5分钟):1. 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 强调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比较和运算规则;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知识。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或教学课件;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3. 练习题和答案。

评估方法: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2. 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判断和比较能力;3. 设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无理数的性质和证明方法;2. 可以进行拓展性的活动,如让学生自行寻找一些无理数的例子并进行展示;3.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实际应用探究,如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把能写成分数形式 (m、n是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
想一想:
小学里学过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吗?
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可以进行如下的分类:

无理数
议一议: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是有理数呢?
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图中红线剪开,重新拼为a,那么a2=2.a是有理数吗?
事实上,a不能写成分数形式(m、n是整数,n≠0),a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1.414 213 562 373….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小学学过的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 592 653 589…,π是无理数.
此外,像0.101 001 000 1…、-0.101 001 000 1…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无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即 ,或
课堂练习:
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括号内: , , , ,-2π, ,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体会整数可化成分母为1的分数形式.
, , , .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结合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体会分类思想.
独立完成,课堂交流.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板书设计:
教后感:1、
2、
年月日
课题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课型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2.了解无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意义和分类;
2.无理数的意义.
3.有理数的分类,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教法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及时间
学生活动内容及时间
有理数
我们学过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实际上,所有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的形式.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