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可以使Br2水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Fe与I2反应生成FeI3D.可以用铝制的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钝化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B.Na和投入氯化镁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铁氧化为高价铁,碘的氧化性较氯气弱,能将铁氧化为低价态;D.常温下,铝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解答:解:A.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A错误;B.Na和投入氯化镁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和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以得不到Mg,应该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Mg,故B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铁氧化为高价铁,碘的氧化性较氯气弱,能将铁氧化为低价态,所以铁和碘反应生成碘化亚铁,故C错误;D.常温下,铝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二氧化硫、钠、氯气、碘及浓硝酸的性质,明确元素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金属冶炼方法、钝化现象,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和还原性排布,易错选项是C.2.(2分)在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气体R,且吸收多余的R,则R是()A.CH4B.NH3C.HCl D. O2考点:实验装置综合.分析:该装置的收集装置是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尾气处理装置中用水吸收气体,说明该气体极易溶于水,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HCl以及O2的密度都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甲烷不能用水吸收,不适用于题中装置收集,而NH3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选择,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解答本题时既要考虑物质的水溶性,又要考虑气体是否能和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题目难度不大.3.(2分)一定量的Cu粉与浓H2SO4共热产生SO2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加入Cu的质量为6.4gB.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gC.加入浓H2SO4中含溶质为0.2molD.加入浓H2SO4中含溶质大于0.2mol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分析:铜粉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n(SO2)==0.1mol,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Cu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但稀硫酸和Cu不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铜粉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n(SO2)==0.1mol,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Cu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但稀硫酸和Cu不反应,A.由反应可知,n(Cu)=n(SO2)=0.1mol,则Cu的质量为0.1mol×64g/mol=6.4g,故A 不选;B.随反应的进行,稀硫酸与Cu不反应,加入Cu的质量可以大于6.4g,故B不选;C.由反应可知,n(H2SO4)=0.2mol,随反应的进行,稀硫酸与Cu不反应,则加入浓硫酸中溶质应大于0.2mol,故C选;D.根据C知,加入浓硫酸中溶质应该大于0.2mol,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侧重考查基本计算,明确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4.(2分)下列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Cl﹣、SO、Al3+B.Fe2+、NO、Na+、Cl﹣C.S2﹣、Na+、NH、NO D.SO、K+、NO、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硫离子;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K+、Cl﹣、SO42﹣、Al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共存的条件,本题中特别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如:Fe2+、SO32﹣、S2﹣,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5.(2分)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D2O和H2O B.235U和238U C.红磷和白磷D. SO2和SO3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解答:解:A、D2O与H2O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不同水分子,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故A错误.B、两者都是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两者均为P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两者均为S元素和O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化合物,不是同位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同位素为载体,考查化学“五同”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概念的理解,水和重水是不同水分子,但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6.(2分)如下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A.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B.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C.CsOH、KOH、LiOH的碱性依次增强D.Na+、Mg2+、Al3+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解答:解:A.非金属性Cl>S>P,则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故A正确;B.非金属性Cl>S>P>Si,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故B正确;C.金属性Cs>K>Li,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CsOH、KOH、LiOH的碱性依次减弱,故C错误;D.原子序数Na>Mg>Al,则Na+、Mg2+、Al3+的半径依次减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方法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7.(2分)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A.HCl比H2S稳定B.常温下Cl2为气体,S单质为固体C.单质S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D.溶于水时HCl是强酸而H2S是弱酸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利用非金属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HCl比H2S稳定,则Cl 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A正确;B.物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根据物质的状态判断非金属性,所以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B错误;C.单质S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C错误D.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要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非金属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归纳非金属性比较的常见方法即可解答,注重规律性知识的应用来解答.8.(2分)下列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为()A.KCl B.Na2O2C.H2O2D. CH4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以非极性键相结合,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以极性键相结合,据此解答.解答:解:A.为离子化合物,不含非极性键,故A错误;B.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CH4含有极性键,为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9.(2分)依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KOH比NaOH碱性强B.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C.HCl、H2S、H3P的还原性性逐渐减弱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M+>R2﹣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D、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解答:解:A、由于金属性K>Na,那么碱性KOH>NaOH,故A正确;B、由于非金属性C>B,故酸性:H3BO3<H2CO3,故B错误;C、由于非金属性Cl>S>P,故还原性HCl<H2S<H3P,故C错误;D、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M>R,那么离子半径M+<R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学生熟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2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一部分,有关元素X、Y、Z、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Y单质的氧化性比M单质的氧化性强B.X原子最外层可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C.原子半径:Z>M>YD.M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Z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由短周期元素,结合图可知,X为He,Y为F,M为Cl,Z为S.A、F2和Cl2同为第VIIA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B、X为He,核外共有2个电子;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解答:解:由短周期元素,结合图可知,X为He,Y为F,M为Cl,Z为S.A、F2和Cl2同为第VIIA族的元素,非金属性:F>Cl,而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氧化性:F2>Cl2,故A正确;B、X为He,核外共有2个电子,故X的最外层不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错误;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为M>Y;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Z>M,则原子半径为Z>M>Y,故C正确;D、Z和M处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M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Z,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熟悉元素在短周期的位置及短周期的结构来推断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11.(2分)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A.B.C.D.考点:电子式.分析:A、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B、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2个氢硫共用电子对,硫原子最外层一个为8个电子;C、氢氧化钡为离子化合物;D、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应该存在3对共用电子对.解答:解:A、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阳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的电荷,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H2S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中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H﹣S键,电子式为:,故B错误;C、Ba(OH)2是离子化合物,由Ba2+离子和OH﹣离子构成,Ba(OH)2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D、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的判断,该题是2015届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注意掌握电子式的概念及正确的表示方法.12.(2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加热条件下H2与CuO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2与Cu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解答:解:A、铝片与稀H2SO4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H2与CuO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3.(2分)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解答:解:因反应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所以SO2和O2的能量和一定高于SO3的能量.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而断键过程需要吸收能量,故放热反应有些也需要一定条件.该反应是放热的,但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能量和反应热的关系.解此类题要明确反应物能量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能量是指所有生成物能量和,而不是某一个反应物和某一个生成物能量进行对比.14.(2分)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图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浓硫酸是稀释放热,但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D.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15.(2分)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B.C.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判断;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两电极的活泼性相同,故A错误;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B正确;C、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构成原电池.16.(2分)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选项M N PA 锌铜稀硫酸B 铜铁稀盐酸C 银锌硝酸银溶液D 锌铁硝酸铁溶液A. A B.B C.C D. 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先判断该装置属于什么装置,再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反应的现象判断N电极,从而判断选项.解答:解: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是原电池.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比正极材料活泼,且负极材料是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或放出气泡.根据题意知,N极是负极,M是正极,且N极材料比M极活泼.A、M极材料比N极活泼,故A错误.B、M极上质量不增加,故B错误.C、N极材料比M极活泼,且M极上有银析出,所以质量增加,符合题意,故C正确.D、M极材料比N极活泼,故D错误.故选C.点评: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判断负极:活泼性相对强的一极正极:活泼性相对弱的一极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的流向判断负极: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一极正极:电子流入或电流流出的一极3、根据溶液中离子移动的方向判断负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正极:阳离子移向的一极4、根据两极的反应类型判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5、根据电极反应的现象判断负极:溶解或减轻的一极正极:增重或放出气泡的一极17.(2分)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C.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及利用原电池原理都增大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无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都增大反应速率,故A不选;B.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Fe置换出Cu,Fe、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B不选;C.浓硫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且生成二氧化硫,故C选;D.不用铁片使用铁粉,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都改变反应速率,易错选项是C,注意浓硫酸和铁的钝化现象,题易错点.18.(2分)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B.负极反应为Zn﹣2e﹣═Zn2+C.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可以是酸或碱溶液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作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锌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负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空气进入正极进行反应,故A错误;B.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得到Zn2+,负极反应为:Zn﹣2e﹣=Zn2+,故B正确;C.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氧化锌能溶于酸,所以电解质溶液一定不是强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电池反应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反应.19.(2分)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H+的浓度B.镁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 Cl﹣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可知,产生H2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利用反应实质为Mg+2H+═Mg2++H2↑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产生H2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为Mg+2H+═Mg2++H2↑A、开始盐酸的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快,但随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B、由反应可知Mg参加反应,开始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但随反应的进行,接触面积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C、反应开始H+离子浓度最大,随着反应进行浓度会逐渐减小,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则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D、因Cl﹣不参加反应,Cl﹣的浓度增大或减小都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且该反应中Cl﹣的浓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生明确图象中的反应速率变化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可生成2mol NH3B.改变条件不能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C.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解答: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故A错误;B、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被破坏,平衡移动,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故B 错误;C、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故C 正确;D、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注意以下几点:1、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限度;2、任何可逆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可逆反应的限度不同罢了;3、温度、浓度、气体的压强等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的限度可用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二、综合填空题(每空2分,方程式每空3分,共40分)21.(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②③④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用元素符号表示)(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H2SiO3(3)③④分别与①形成10个电子微粒A、B、C、D,其中A和B为分子,C为阳离子,D 为阴离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则A的电子式,B的化学式NH3,C NH4+(4)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H2O (5)由④⑤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将该盐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H2O=Cl﹣+I2+2OH﹣.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⑧分别是H、C、N、O、Na、Al、Si、Cl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3)③④分别与①形成10个电子微粒A、B、C、D,其中A和B为分子,C为阳离子,D 为阴离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则A是水、B是氨气、C是铵根离子、D是氢氧根离子;(4)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二者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5)由④⑤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将该盐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和NaCl、KOH.解答: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⑧分别是H、C、N、O、Na、Al、Si、Cl 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C>N>O,故答案为:C>N>O;。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K 39 Ca 40 Zn 65 Fe 56 Cu 6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2.第Ⅰ卷第Ⅱ卷答案用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卷正确位置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l-的结构示意图: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SiI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D.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位素34.下列操作中,不会发生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5. 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①②③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A.③>②>①B.①>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①6.关于NaHCO3与Na2CO3说法正确的是:① 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② NaHCO 3粉末中混有Na 2CO 3,可配置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 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③ Ca(HCO 3)2溶解度都比其正盐的溶解度大,因此NaHCO 3的溶解度也比Na 2CO 3大 ④Na 2CO 3固体中混有NaHCO 3,高温灼烧即可⑤区别NaHCO 3与Na 2CO 3溶液,Ca(OH)2溶液和CaCl 2溶液均可用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 ②⑤ 7.下列关于Na 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钠投入FeSO 4溶液中,可以得到单质铁B .足量Cl 2、S 分别和二份等质量的Na 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C .Na 2O 与Na 2O 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D .在2Na 2O 2+2H 2O=4NaOH+O 2反应中,每生成1molO 2,消耗2mol 氧化剂 8. 下列常见金属单质的工业冶炼方法正确的是:A .冶炼钠: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同时得到副产品Cl 2、H 2B .冶炼镁:电解熔融MgCl 2.6H 2O ,同时得到副产品Cl 2,H 2OC .冶炼铝:电解熔融冰晶石(Na 3AlF 6),同时得到副产品Al 2O 3D .冶炼铁:高炉中生成CO ,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同时得到副产品CaSiO 3 9.设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MgCl 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B .标准状况下,11.2L H 2O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5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氦气与22.4L 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D .常温下,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 A 10.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NaOH 溶液反应的是①Al 2O 3;②Mg(OH)2;③Al(OH)3;④(NH 4)2CO 3;⑤NaHCO 3;⑥AlCl 3 A .①③⑤⑥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③④⑤ 11.等质量的两根镁条,第一根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燃烧,第二根在足量CO 2气体中加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根镁条失去电子一样多 ②第一镁根条失去电子多 ③第二根镁失去电子多 ④两根镁的产物质量一样大 ⑤第一根镁的产物质量大 ⑥第二根镁的产物质量大A .①④B . ①⑥C .③⑥D .②⑤12. Fe 和Fe 2O 3 、Fe 3O 4的混合物,加入200mL 5mol·L -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KSCN 溶液,未见血红色,则所得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200mL) A 、2.5mol·L -1 B 、lmol·L -1 C 、2mol·L -1 D 、5mol·L -1 13.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存放液溴B .量取9.50 mL 水C .称量8.55g 氯化钠固体D .配制240 mL0.1mol/L的NaCl溶液14.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FeSO4 (CuSO4):加足量铁粉后,过滤B.CO (CO2):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C.MnO2 (KCl):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D.CO2 (HCl):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15.下列化学反应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氧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OH-+Al2O3=2AlO2-+H2B.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C.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Al3+ + SO42— + Ba2+ + 4OH—=BaSO4↓+AlO2—+H2O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16.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就能产生Cl2。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7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分类中正确的是( )A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B .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硫单质,分别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C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广泛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Na +、AlO -2、S 2-、SO 2-3B .常温下c (H +)c (OH -)=1012的溶液:Fe 2+、I -、NO -3、Cl - C .含有大量Al 3+的溶液:Na +、Cl -、AlO -2、OH -D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 +、SO 2-4、S 2-、SO 2-39.Cu 2S 与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Cu(NO 3)2、CuSO 4、NO 2、NO 和H 2O 。
当产物中n (NO 2)∶n (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物中n [Cu(NO 3)2]∶n (CuSO 4)=1∶1B .参加反应的n (Cu 2S)∶n (HNO 3)=1∶5C .反应中Cu 2S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 .1 mol Cu 2S 参加反应时有8 mol 电子转移10.在C 6H 10O 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产生CO 2气体的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不考虑顺反等立体异构)A .8种B .13种C .17种D .21种11.已知A 、B 、C 、D 为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且D 为强电解质(其他相关物质可能省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A、2mol/L
B、1.5mol/L
C、1mol/L
D、0.5mol/L
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100 ml 0.5 mol/L MgCl2 溶液200 ml 0.25 mol/L HCl溶液50 ml 1 mol/L NaCl溶液200 ml
,
沉淀3
;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2H2O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氧化产物;当6.4gCu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总数
为______mol。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6、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17.92901.26能跟水、酒精以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理科化学试卷
出题人:周艳杰 审题人:杨春娜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
,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两种物质混合、静置后,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碘和汽油 C、水和四氯化碳 D、食盐和水
2、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取液体试剂 ⑤取固体试剂。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吉林省吉林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级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各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i-28 Cl—35.5 Cu—64 Fe—56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 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过滤B. 蒸馏C. 分液D. 丁达尔效应3.在常温常压下的各组气体中,不能共存的是A.O2与N2 B.NH3与O2C.SO2与O2D.HCl与NH34.0.2L 1mol/LFeCl3与0.3L 1mol/LMgCl2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 B.1∶1 C.2∶3 D.1∶3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B.明矾和氯化铁都可作净水剂C.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D.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6.不能..用于区别FeCl3与AlCl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A. 氨水B. KSCN溶液C. 还原Fe粉D. AgNO3溶液7.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A.NH3B.SO2C.CuCl2D.FeCl28.按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胶体微粒大小为:A.0.01nm~1nm B.0.1nm~10nm C.1nm~100nm D.10nm~1000nm9. 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A. 水玻璃B. 苏打C. Na2O2D. 漂白液10.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SiO2( Al2O3):加NaOH溶液后过滤B.Br2(CCl4):蒸馏C.FeCl2(FeCl3):加铁屑后过滤D.CO(CO2):用NaOH溶液洗气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试题(含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K—39 Mn—55 Fe—56Cu—64 Al—2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试验原理D.CO2不助燃,所以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冰作灭火剂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B.通过过滤操作,不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C.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以用Ca(OH)2溶液D.新制氯水在强光照射下有气体产生,是因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而逸出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4.48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0.2N AB.等质量的N2和CO所含原子数目均为2N AC.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D.0.2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 A4.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结合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该流程中产生的CO2可以循环利用222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IO-3:IO-3+5I-+6H+===3I2+3H2OC.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NO-3===Fe3++NO↑+2H2OD.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6.部分常见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1.15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为气态混合物,(NH4)2CO3===2NH3↑+CO2↑+H2O↑,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A.8倍B.10倍C.12倍D.14倍2.阿佛加德罗定律能够成立的本质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A.气体体积的大小只随分子数的多少而变化B.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几乎相等C.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与分子本身的大小成正比3.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O2 B.N2C.Cl2D.SO2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H4+、Cl-、SO42-B.Na+、K+、HCO3-、NO3-C.Na+、Cu2+、Cl-、NO3-D.Mg2+、Na+、H2PO4-、SO42--5.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a2CO3==2Na++CO32-B.H2SO4==2H++SO42-C.MgCl2==Mg2++Cl2-D.Ba(OH)2==Ba2++2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HCO3+OH-===CaCO3↓+H2OB.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CO32-+2H+ ===CO2↑ +H2OC.Fe粉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7.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A.Na2CO3+2HCl=2NaCl +CO2↑+H2OB.NaHCO3+HCl=NaCl +CO2↑+H2OC.K2CO3+H2SO4=K2SO4+CO2↑+H2OD.K2CO3+2HNO3=2KNO3+CO2↑+H2O8.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9.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 2F2+2H2O===4HF+O2B. AgNO3+NaCl===AgCl↓ +NaNO3C. 3CO+Fe2O3高温2Fe+3CO2D. MgCl2(熔融)Mg+Cl2↑10.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B.SO2是氧化产物,FeS是还原产物C.每生成1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11.(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
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理科化学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 3 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洁净的燃料及多种化工原料。
下列不属于煤的综合利用的是()A.煤干馏B.煤液化C.煤气化D.煤燃烧2.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⑤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如果实行海水淡化来供给居民饮用水,下列方法中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升温,通过蒸馏而使其淡化C.将海水缓慢降温凝固以获取淡水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各种离子4.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下列中的哪些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5.最近,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A .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 .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C .在化工厂及周围种草、种树、种花,使工厂成为花园式工厂D .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化学6.构成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及毛发、蹄脚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淀粉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乙酸乙酯是密度比水小的、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8.将CH 3COOH 和H 18O-C 2H 5混合发生酯化反应,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 存在于所有物质里B.18O 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里C.18O 存在于乙醇和水里D.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 .焓变的符号是ΔH ,单位是kJ·mol -1,反应热的单位是kJ10.对放热反应:A +B===C +D ,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 A 、E B 、E C 、E D 分别表示物质A 、B 、C 、D 所具有的能量) ( )A .E A >EB B .E A >E B +E CC .E A +E B >E C +ED D .E A +E B <E C +E D11.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1表示(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 能量B .1 mol 碳和1 mol 水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和1 mol 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 .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 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12.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4b kJ·mol -1B .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2b kJ·mol -1 C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2b kJ·mol -1D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b kJ·mol -113.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对下列反应: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l) ΔH =-Q 1kJ·mol -112H 2SO 4(浓)+NaOH(aq)===12Na 2SO 4(aq)+H 2O(l) ΔH =-Q 2 kJ·mol -1HNO 3(aq)+NaOH(aq)===NaNO 3(aq)+H 2O(l) ΔH =-Q 3 kJ·mol -1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 1、Q 2、Q 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Q 2>Q 3>Q 1B .Q 2>Q 1>Q 3C .Q 1=Q 2=Q 3D .Q 2=Q 3>Q 114.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有关物质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C(s)+12O 2(g)===CO(g) ΔH =+110.5 kJ·mol -1B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D .H 2(g)+12O 2(g)===H 2O(g) ΔH =-241.8 kJ·mol -1 15.在298 K 、100 kPa 时,已知:2H 2O(g)===O 2(g)+2H 2(g) ΔH 1Cl 2(g)+H 2(g)===2HCl(g) ΔH 22Cl 2(g)+2H 2O(g)===4HCl(g)+O 2(g) ΔH 3则ΔH 3与ΔH 1和Δ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 3=ΔH 1+2ΔH 2 B .ΔH 3=ΔH 1+ΔH 2 C .ΔH 3=ΔH 1-2ΔH 2D .ΔH 3=ΔH 1-ΔH 2 1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 B、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7.对于化学反应3W (g )+2X (g )=4Y (g )+3Z (g ),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v (W )=3v (Z )B .2v (X )=3v (Z )C .2v (X )=v (Y )D .3v (W )=2v (X ) 18.在反应:2A (g)+B (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化学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u —64 S —32第I 卷 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所述的关系正确的是A .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观表现B .一种物质被氧化,必然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C .被氧化的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被还原的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D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2、已知有反应BrO -3+5Br -+6H +===3Br 2+3H 2O 。
下列反应中从反应原理来看与该反应最相似的是 A .2KNO 3=====△2KNO 2+O 2↑ B .NH 4HCO 3=====△NH 3↑+CO 2↑+H 2O C .3NO 2+H 2O===2HNO 3+NO D .SO 2+2H 2S===3S↓+2H 2O3、实验室制Cl 2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B 、每生成1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 、每消耗1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4mol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 2的体积为11.2L4、在反应3S + 6KOH === 2K 2S + K 2SO 3 + 3H 2O 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物质的量的比是A 、2:1B 、1:2C 、3:1D 、1:3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 2++Br 2===2Fe 3++2Br -,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B、反应②中当有1mol Cl2被还原时,有2mol Br-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6、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B、只有气体产生C、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D、只有沉淀产生7、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B、H2SO4稀溶液C、蔗糖溶液D、NaCl溶液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9、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成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1mol/LB、1.5 mol/LC、2 mol/LD、3 mol/L10、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刺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A、小于1.12LB、1.12LC、在1.12L和4.48L之间D、大于4.48L11、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将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12、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以性质错误的是A、溶液显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D、受热易分解13、2.3g纯净物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只有Na2O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1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可能还会有K+15、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淀淀消失;若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B、BaCl2C、NaOHD、FeSO41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在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A、Na+、NO-3、AlO-2、SO2-4B、Na+、Al3+、NO-3、SO2-4C、K+、Cl-、AlO-2、CO2-3D、Na+、Mg2+、Cl-、HCO-317、将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BaCl2NaOH NaHCO3B、AlCl3NH3·H2O NaOHC、Ba(OH)2CaCl2Na2SO4D、Na2CO3MgCl2H2SO418、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Mg2+、Al3+、Fe2+B、H+、Mg2+、Al3+C、H+、Ba2+、Al3+D、只有Mg2+、Al3+19、相同物质的量的Fe、Mg、Al、Na各0.1 mol投入到含HCl 0.01 mol的稀盐酸中,置换出H2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Al>Mg=Fe>NaB、Al=Mg=Fe=NaC 、Na>Al>Mg>FeD 、Al =Mg =Fe<Na20、有镁铝混合粉末10.2 g ,将它溶于500mL 4mol·L -1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的质量最大,则需加入2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A 、1000mLB 、500 mLC 、100 mLD 、1500 mL 第II 卷 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A 、B 、C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常温下甲、乙两种化合物分别是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 .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B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A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得到的无色溶液B .向碘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FeCl 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得到的分散系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与OH -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 ++OH -==H 2O 表示D .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B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C .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5.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铁片放入CuSO 4溶液中B .盐酸和氧化镁C .BaCl 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D .氢气还原氧化铜6.离子方程式2322BaCO 2H Ba CO H O +++=+↑+中的H +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 ② 24H SO ③ 3HNO ④ 4NaHSO ⑤3CH COOH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⑤7.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NH、Cl-B.Mg2+、Ba2+、Br-C.Mg2+、Cl-、HCO D.Al3+、CO、Cl-8.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轮船底部生锈9.下列变化过程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A.KClO3→KCl B.KCl→AgClC.H+→H2D.C→CO210.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硬度B.钠的密度C.钠的熔点D.钠的还原性11.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C.铝表面有致密氧化膜D.铝与氧气不反应12.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A.A B.B C.C D.D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BaSO4↓+H2OB.Na2CO3溶液中通入CO2:CO+CO2+H2O===2HCOC.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Ca(HCO3)2溶液:Ca2++HCO+OH-===CaCO3↓+H2O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1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的是( )A.3S+6NaOH= 2Na2S+Na2SO3+3H2OB.2 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D.4HCl(浓)+MnO2ΔMnCl2+Cl2↑+2H2O15.Fe3+、SO24-、Al3+和X四种离子以个数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 可能是()A.Na+B.OH-C.CO23-D.Cl-16.M2O72-与S2-在酸性溶液部反应:M2O72-+3S2-+14H+=2M3++3S↓+7H2O,则M2O72-中M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二、填空题17.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 B.Mg2+的结构示意图:C.硫化钠的电子式:D.甲烷的比例模型: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Z与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W、Z、Y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WC.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D.X与Y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K2O2B.NaOH C.MgCl2D.H2O24.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A.金刚石转化为石墨B.氯化钠晶体溶于水C.HCl溶于水D.碘升华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常温下是气体,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B.甲烷和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乙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苯可做有机溶剂6.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图),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在强光照射下完成B.甲烷和Cl2反应后试管内壁的油状液滴物包括CH3Cl 、CH2Cl2、CHCl3、CCl4 C.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底部会有少量晶体析出D.CH4和Cl2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分异构体B.15g甲基(﹣CH3)含有的电子数是9N AC.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的原子总数为0.5N A8.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它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C.1mol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以消耗5mol氢气D.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4H17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B.气态烃CH4、C2H4、C2H2互为同系物C.一氯丁烷(C4H9Cl)有4和同分异构体D.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10.硅与碳属于同族元素,有一类由Si和H形成的有机硅化合物称“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理)试题(wd无答案)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理)试题一、单选题(★★★) 1. 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醋酸和氨水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 2. 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2Na+Cu2+=Cu+2Na+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Cu2++2OH-=Cu(OH)2C.NaHCO 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CO+OH-=H2O+COD.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ClO)2+CO2+H2O=CaCO3+2H++2ClO-(★★★)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Cl-、SCN-B.含有大量的溶液:、Ca2+、Mg2+、I-C.加入铝粉能产生H 2的溶液:、Fe2+、、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 4. 某飞船以N 2H 4和N 2O 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 2H 4+N 2O 4=3N 2+4H 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2H4是氧化剂C.N2O4发生氧化反应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5. 下列“实验方案”不宜用于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确认Fe(OH)3胶体是否制备成功用可见光束照射B确认金属活泼性:Na>Cu将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C确认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滴加酚酞D确认Cl2无漂白作用将有色纸条放入干燥Cl2中A.A B.B C.C D.D(★★★) 6. 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 3的分子。
质量均为3 g的H 3和H 2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B.原子总数C.物质的量D.体积(★★★)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C.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8.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g的H 2、CH 4、CO 2、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球④中装的是CO2B.气球②和气球③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分子数相等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4(★★★) 9. 体积相同的NaCl、MgCl 2、AlCl 3溶液,沉淀其中的Cl -消耗等物质的量的AgNO 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1B.1:2:3C.6:3:2D.2:3:6(★★★) 10. 把200 mL含有BaCl 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对1 mol/L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Na2SO4 C.1 mol Na2SO4溶于1 L水D.从1 L该溶液中取出500 mL以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在100 mL的溶液中溶有0.1 mol NaCl和0.1 mol 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 mol/L B.2 mol/LC.0.3 mol/L D.0.2 mol/L H+ + OH-=H2O B.氨水与醋酸溶液反应:CH3COOH + NH3·H2O=CH3COO- + NH4+ + H2O C.Fe与FeCl3溶液反应:Fe + Fe3+=2Fe2+ D.BaCO3与盐酸的反应:BaCO3 + 2H+=Ba2+ + CO2↑+ H2O 6、取金属Na、Mg、Al各0.1 mol,分别投入到均盛有100 mL 0.5 mol/L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放出H2的体积 A.一样多 B.Na最多C.Mg最多 D.无法判断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为 B.1.8g的N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C.常温常压下,48 g。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9、把等量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D A.把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B.把钠放入足量水中 C.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放入水中 10、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CO2,丙不变,然后分别向甲、乙、丙三瓶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11、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了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1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NaOHB.Na 2O2C.无水CaCl2D.Na2CO3·10H2O 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Al3+、Mg2+等阳离子,逐渐加入NaOH溶液,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14、NaHCO3和Na2CO3·10H2O晶体的混合物10g,溶于水制成200mL溶液,其中c(Na+)=0.50mol/L。
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12 N: 14 S: 32 Al: 27Al:27 Mg:24 Na: 23 Mn: 55 Cl: 35.5 Fe:56 Cu:64 Zn:65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B 用SO2漂白食品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 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2、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3、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Cl-→Cl2B.FeCl2→FeCl3 C.C→CO2D.KMnO4→MnO24、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6.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 .Mg 2+、Al 3+、Fe 2+B .H +、Mg 2+、Al 3+C .H +、Ba 2+、Al 3+D .只有Mg 2+、Al 3+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Cl ClO H Cl O H 222B. 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2222H AlO OH Al C.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23Cu Fe FeCu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2224422O OH Na O H O Na8、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 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甲=丁<乙=丙 D .丁<甲<乙<丙9、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 2O 、Na 2O 2、Na 2CO 3、NaHCO 3、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项所述的关系正确的是()A.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观表现B.一种物质被氧化,必然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C.被氧化的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被还原的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2.已知有反应BrO+5Br﹣+6H+═3Br2+3H2O.下列反应中从反应原理来看与该反应最相似的是()A.2KNO3═2KNO2+O2↑ B.NH4HCO3═NH3↑+CO2↑+H2OC.3NO2+H2O═2HNO3+NO D.SO2+2H2S═3S↓+2H2O3.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每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每消耗1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L4.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A.2:1 B.1:2 C.3:1 D.1:3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B.反应②中当有1mol Cl2被还原时,有2mol Br﹣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6.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B.只产生气体C.只有沉淀产生D.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7.等质量铝镁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的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B.H2SO4溶液C.蔗糖溶液D.NaCl溶液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3++H2↑9.在500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成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1mol/L B. 1.5 mol/L C. 2 mol/L D.3 mol/L10.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刺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A.小于1.12L B. 1.12LC.在1.12L和4.48L之间D.大于4.48L11.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12.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13.2.3g纯净物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1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可能还会有K+15.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A.Al2(SO4)3B.NaOH C.BaCl2D.FeSO41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在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A.Na+、NO、AlO、SOB.Na+、Al3+、NO、SOC.K+、Cl﹣、AlO、COD.Na+、Mg2+、Cl﹣、HCO17.将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BaCl2NaOH NaHCO3B.AlCl3NH3•H2O NaOHC.Ba(OH)2CaCl2Na2SO4D.Na2CO3MgCl2H2SO418.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Mg2+、Al3+、Fe2+B.H+、Mg2+、Al3+C.H+、Ba2+、Al3+D.只有Mg2+、Al3+19.相同物质的量的Fe、Mg、Al、Na各0.1mol投入到含HCl 0.01mol的稀盐酸中,置换出H2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Al>Mg=Fe>Na B.Al=Mg=Fe=NaC.Na>Al>Mg>Fe D.Al=Mg=Fe<Na20.有镁铝混合物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mL4mol•L﹣1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10分)(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常温下甲、乙两种化合物分别是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据此判断:(1)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则单质A是,化合物甲是.(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22.“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如要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1)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2)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L氨气生成,则转移的电子为mol.(3)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4)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23.(12分)(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W X+H2O+CO2↑②Z+CO2→X+O2③Z+H2O→Y+O2↑④X+Ca(OH)2→Y+CaCO3↓回答下列问题:(1)W、Y、Z的化学式分别是:W:、Y:、Z:.(2)以上4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写化学式)(3)若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离子方程式.24.(10分)(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中含有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为什么?.(3)溶液a中存在的阴离子有;在溶液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盐酸的量,为什么为此,改进的方法是将盐酸改成通入气体.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25.(10分)(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1)A中的试剂为.(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质量分数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26.(10分)(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4)Ⅲ中加热碳酸氢钠时,澄清石灰水会变浑,石灰水变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物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表现为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反应物作氧化剂,被还原,失电子的反应物作还原剂,被氧化.解答:解: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为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A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可发生在同一种元素之间,如反应2H2S+SO2═3S↓+2H2O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B错误;C.失电子的反应物作还原剂,被氧化,得电子的反应物作氧化剂,被还原,故C错误;D.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常见的化学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性质,并能利用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明问题即可解答,难度不大.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反应BrO+5Br﹣+6H+═3Br2+3H2O,化合价变化都发生在Br元素之间,属于归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A、2KNO3═2KNO2+O2↑属于分解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并且化合价发生在N 和O两种元素之间,故A不符合;B、NH4HCO3═NH3↑+CO2↑+H2O,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C、3NO2+H2O═2HNO3+NO化合价只发生在N元素之间,但属于歧化反应,故C不符合;D、SO2+2H2S═3S↓+2H2O化合价只发生在S元素之间,并且属于归中反应,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关键分析BrO+5Br﹣+6H+═3Br2+3H2O,化合价变化都发生在Br元素之间,属于归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难度中等.3.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2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该反应转移2e﹣,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故A正确;B.每生成1 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1﹣0)=2 mol,故B正确;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HCl一半起酸性作用,一半作还原剂,则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2 mol,故C错误;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时,生成氯气为0.5mol,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L,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计算,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转移电子数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S→K2S,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K2SO3,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根据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计算.解答:解: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剂和氧化剂都是S,反应中S→K2S,S化合价降低,则S被还原,S为氧化剂,S→K2SO3,S化合价升高,则S被氧化,S为还原剂,由生成物可知,被还原与被氧化的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质量之比也为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根据化学计量数直接判断出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5.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根据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B、根据氯气和溴离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被氧化的溴离子.C、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氧化性强弱.D、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氧化性强弱.解答:解:A、①2Fe2++Br2=2Fe3++2Br﹣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③2Fe3++2I ﹣=2Fe2++I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故A错误.2B、②2Br﹣+Cl2=Br2+2Cl﹣中氯气和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所以该反应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 mol Br﹣被氧化,故B正确.C、①2Fe2++Br2=2 Fe3++2Br﹣中Br2的氧化性大于Fe3+,②2Br﹣+Cl2=Br2+2Cl﹣中Cl2的氧化性大于Br2,③2Fe3++2I﹣=2Fe2++I2中Fe3+的氧化性大于I2,所以氧化性大小顺序为:Cl2>Br2>Fe3+>I2,故C正确.D、①2Fe2++Br2=2 Fe3++2Br﹣中还原性Fe2+>Br﹣,②2Br﹣+Cl2=Br2+2Cl﹣中的还原性Br﹣>Cl﹣,③2Fe3++2I﹣=2Fe2++I2中的还原性I﹣>Fe2+,所以还原性大小顺序为:I﹣>Fe2+>Br﹣>Cl﹣,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可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