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1、“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越危险,人类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

”你认为是这样吗?请论述之。

2、中国在古代很发达,但是近现代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你认为是那些原因造成这种结果的?请论述之。

1、我认为不会这样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和推动力在人类的始祖掌握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前,猿还是那只猿,石头还是那石头。

当他们用朦胧的科学技术在偶然间制造了第一批工具,从此跨越了被马克思等划定的人与猿的分水岭,人类随之也划时代地诞生了。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首先,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昌盛。

纵观近3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使物质生产力大大地向前推进;特别是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根植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而近2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已高达60%-8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生产方面已经充分体现了其优势。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人类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条件,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包括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与人类社会推入到虚无然而,科学作为人类准确把握外界事物的工具,却永远无法关注人的内心和存在意义。

科学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外界,人们能够依靠科学技术走到太空,能够依靠科学技术看清原子的结构,满足了人类追求真理、追求客观必然性的需要,更为人类改造外部世界创造人工世界提供了客观的尺度和前提,是人类从外部自然界求得解放、获得自由的重要方式和武器。

但科学不是万能的,单纯的自然科学不可能昭示人生存的意义,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承诺、保证和根基,难以满足人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科学不涉及人的价值领域,因而不会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走向解放人性的最终胜利。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1:简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2:分析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内容和范围,论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3:简述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论自然观和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姓名:×××学号:×××××××日期:×××1、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方法论。

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客观自然界的一种重要理论思维形式,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因此,自然辩证法可以成为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一种有效思想武器。

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部是自觉或不自觉遵循唯物论利辩证法的结果。

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当他从事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时总是受某种哲学思想支配的。

问题只在于是受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支配,较快地达到日的,取得成果。

还是受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支配,缓慢地做出成绩。

任何一个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时候,首先必须以客观世界为对象。

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如果不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则一切研究就失去了立足点。

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科学工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意识。

自然辩证法文理交叉,蕴涵着科学文化职能。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增强科技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力。

《自然辩证法》(高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高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答: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

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的作业

自然辩证法的作业

1、简述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答: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

2、简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答: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细胞是动、植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样,就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细胞把生物界的所有物种都联系起来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个巨大的支持。

细胞学说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

能量守恒的意义首要的是建立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

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分析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与范围,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辩证法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4年12月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研究生的课程,这门课由三个老师对四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第一章主要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二章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并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小测试,通过这次小测试我了解到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四个小节。

第四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该章包括三个小节,分别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并通过一次小测试了解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以及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由于体制目标的不同而有区别,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共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立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而技术的社会规范则是所有者性、局部性、权威性、定向性、和专门性。

在本学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中,虽然我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的发言,但是我学习的非常认真,平时上课也从不迟到和早退,因为我认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具有尤为重要和有着深远的意义。

工科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

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

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

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

在一个大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附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附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考试试卷专业年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成绩一、请根据自然观相关知识,通过事例或现象分别说明古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并结合对自然观演变的学习,简单阐述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满分25分)答:古代自然观(以老子学说为例):古代自然观立足于对自然的观察,总体上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统一的,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

其基本特征如下:一、以对自然的整体考察为基础——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老子的学说中的“道”便是此种规律,万物因“道”而生,循“道”发展,万物通过“道”普遍联系;二、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古人无法对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更多的是进行思考与总结,即“道可道,非常道”;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基于“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近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大变革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是机械自然观。

其基本特征如下: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都是机械运动所产生的,试图用经典力学理论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现象——简单粗暴的解释并改造自然,其部分逆自然规律的行为最终会被自然所报复,如《摩登时代》中人性的泯灭,雾霾、水污染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但它也弥补了古代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开始尝试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规律。

现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用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思维看待自然;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便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故二者需统一看待,人类活动需遵循自然规律;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诸多学科的发展(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到自然的发展中去;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能动性和生动性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应用自然规律,这对人类本身及自然界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自然辩证法作业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学习《自然辩证法》心得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由此可见,技术具有以下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等特性。

关于技术负荷问题,自然辩证法观点认为,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

中立性认为,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在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价值性认为,任何技术都蕴藏着一定的恶善、对错甚至是好坏的价值取向。

而两者的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

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自身具有的属性及其产生某种效应的可能性,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作用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应,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

技术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的价值。

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的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说不定我们现在还象老祖先一样呆在哪棵树上呢!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

但同样,技术的负面价值也不容忽视。

核技术的应用把我们置入了核战争的危机中;冰箱(氟立昂)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塑料袋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全球“白色污染”……但技术具有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完全取决主体的需要。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作业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作业

课后习题: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具有什么关系(p5--6)答;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正式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的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构成问题。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19)答: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和内容又有了新的大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自然观方面,和技术方法论方面,在科学技3.)答:系。

建国初期:题。

工业化时期:自然辩证法是指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研究科学第一章—第五章手写在练习薄上第三章(留题)答:2.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p144)答:灵感在心理学中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表达出来的心理现象,它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直觉是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

从上述课件,灵感、直觉与顿悟是很难分开的,因为灵感、直觉都是顿悟的心理现象。

都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深刻性的特征,突然产生于某一随机过程,是对事物规律的掌握。

而科学的思维中的灵感和直觉,不同于宗教的地方在于,尽管他们也带有许多幻想的成分,然而,它的全部内容都是涉及对事实的理解问题。

,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把握。

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科学家通过思想模型方法猜想出理论假说,因为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看不见、感觉不到,因为对欲求的因果机制知之甚少,所以猜想只能从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相似物出发,在思想中摹写或描述研究对象的性质、结构、功能或运行规律,这样猜想出来的摹本,蓝图就是思想模型,虽然是参照物相似物猜想出来的,却是对相关经验定律背后的因果机制的表述;既是已知的相似物的“模型”,又是研究对象的模型。

自然辨证法 课程作业

自然辨证法 课程作业

我与自然辩证法时光消逝,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为期三个月的自然辩证法即将结尾,在这三个月中,通过管老师的生动讲解,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下面就是我的一点理解。

自然辩证法对于我来说,是一门关于历史、哲学的综合性科学,它既具有人文的气息和先哲的思辨,也显现出历代王朝的更替和思想的演变。

时代在改变,而其中充斥着的偶然性和其历史必然性着实是令人着迷。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研究生是要在科研领域有更深一层的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践上,自然辩证法主要解释了科学,技术,人的认识等在哲学上的矛盾关系,发展特点,实现条件,进步规律等。

哲学是研究科学的科学,对科学有大方向上的指导作用。

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上,我认识到作为研究生,恋爱问题,职业选择,身心健康等方面会更实际些,哲学的确不能直观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有学哲学入迷的人更是眼高手低,好像一切事物不过是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条件达到了,甚至有些事不过是对立统一里面不值一提的特例,研究生学习哲学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学术上眼高手低只能让我们一事无成,蹉跎时间。

自然辩证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和中心线索。

在这对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科学技术就成了位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

因此,自然辩证法所考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其主要研究内容,即研究客体(构成了自然界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研究主体(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研究中介(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由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三大块构建起来的自然辩证法体系,具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但是,任何事情和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辩证法也应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上来看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 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2 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P23)3 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 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 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 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P39)3 6*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 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 2,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P49)3,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P52) 4,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P70)3,生态危机的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作业

A2.对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如何评价,你认为应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

它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经历了“和谐—不和谐—新的和谐”的十分曲折的过程。

在不断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大量排放,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日益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大量物种濒临灭绝……这些灾难性后果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到“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自私狭隘地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于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也是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和价值追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彻底转变“人是自然主宰”的自然观,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坚持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努力建设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三、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B2.如何认识科学的社会规范及越轨行为?近年来,随着一些学术抄袭、造假事件的出现,科学越轨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科学越轨行为一般是指在科研立项,方案实施报道或评议研究结果等过程中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科研程序,数据分析,剽窃或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歪曲报道科研结果,一稿多投,以及其他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不端行为。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整理1、自然辨证法创立的科学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自然辨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答:(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学基础是自然科学。

近代后期的科学家们冲破了传统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束缚,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划时代的发现,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包括:天文学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地质学的赖尔地质渐变论,生物学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化学的道尔顿原子论、维勒人工合成尿素、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等等,从各个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辨证的发展过程。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因为自然辩证法具有独特的学科功能,对于丰富和字眼辩发展马克思注意哲学和指导科学技术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自然辨证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着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迎接新挑战和新机遇,研究新现象和新问题,自然辨证法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从而也表明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又是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换言之,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不仅有其悠久的科学技术历史渊源,而且它的创立和发展,都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界各种自然物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答:自然界在其存在方式上具有物质性亦即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又具有系统性。

也就是说,相信自然界在其空间结构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物都是以系统和层次的方式存在着的,各类自然系统又都具有整体性、有序性、相对性、层次性等基本形式,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概莫能外。

这种崭新自然观无疑也是当代一切科学技术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基本形式:系统和层次。

(1)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或基于要素的原因,或基于结构的原因,或基于环境的原因,或同时基于这三者。

①被改造了的要素的素质,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

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

数学中的自然辨证思想摘要:数学从其本质来说它是来源于实践,但数学依照其自身发展规律,有其相对独立发展的特征。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数学经历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发展过程。

数学发展到今天,即使研究初等数数学也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问题,用辨证的思想来指导数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仅从对立与统一、部分与整体、特殊到一般三个方面谈数学中的自然辨证思想。

关键词:对立统一部分与整体特殊到一般微积分辨证思想自然辩证法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对科学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的介绍。

19世纪的实证主义和20世纪的逻辑经验主义,对整个哲学和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绝大部分学科理论基础的数学,更是与自然辨证思想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

数学中从满了矛盾,也蕴含了丰富的辨证思想。

1对立与统一。

我们知道微分是由整体来研究局部,将连续的整体无限切割为微小的部分,相反积分则是将这每个微小的部分组合起来,由局部研究整体,这是两个相逆的过程,同时又是对立统一的。

微积分本身从满了矛盾,这就是蕴含了丰富的辨证思想。

而将这两者完美融合起来的是牛顿-莱布尼茨定理,它体现了这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每一条微分学原理或公式在原则行都有一条与之相对应的积分学原理或公式。

于是我们看到积分表与微分表示一一对应的。

当我们将微积分拓展到多远,我们仍可发现类似的结论。

一方面,多远的微分学将导数推广成了偏导数,方向导数以及全微分;另一方面,多元的积分学则将积分推广成重积分,线积分以及面积分等。

尽管多元问积分的基本定理需要通过格林公式、高斯公式等来体现,其目标却仍是揭示微分与积分的辨证统一关系。

2部分与整体。

部分与整体有着区别与联系,部分是事物全体中的局部,在有限数学中,“整体大于部分”,这是一条公理,而对于无限的情况下这一命题却发生了质的变化。

就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说,无限数的部分可以等于全体。

奇数集合明明是自然数的一部分,是它的真子集,但已证明,奇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一样大。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绪论:1.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性质和研究领域。

答: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哲学。

地位: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总体哲学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性质: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研究领域: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的建构关系、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性关系答: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具体统一,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所在。

A哲学和科学是内在融合的,这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具有多重复杂性。

B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C、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一章:l.试评价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和三个不同性级质的理论。

答:哲学本质: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哲学分类: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

三个不同性级:一级间接存在质、多级间接存在质、主观约定质。

2.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答:信息与物质是紧密联系的。

信息是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

物质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痕迹”,就是对作用物信息的接收和储存。

任何物质都已经将自身演化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状态的凝结着种种信息的信息体了。

正是物质的这种信息体性,规定着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3.本章阐释的四个世界理论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有何异同?答:波普尔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根据共存方式划分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

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是知识世界。

“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承认了物质与意识以及意识现象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但他把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视为同等的,实际上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势必陷入唯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结课考试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结课考试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1、简要说明自然辩证法包括哪些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论科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界,社会与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的本质及其规律,它所研究的只是自然界的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哲学与科学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哲学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任何哲学思想和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中产生,概括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2、自然科学也要接受哲学的指导:(1)当自然科学的研究由经验阶段上升到理论阶段时,它必然要使用一系列哲学提供概念;(2)不管自然科学家愿意不愿意,总要受到哲学的影响,问题在于受什么样哲学影响。

综上所述,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辩证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能够促进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又能够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一、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2)追求逻辑的完满。

(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三、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代朴素辨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

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工程班级:硕2012班姓名:陈衡学号:3112009064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低碳经济发展陈衡(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我国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社会的目标。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发展低碳能源。

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1. 前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新型经济社会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清洁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 的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们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和发展的方向。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建设“低碳社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目标。

然而在发展低碳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理论为知道,在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作者认为,在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应以马克思哲学生态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稳步实现低碳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理论指导和支持。

首先低碳经济是应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来的,气候变暖本质上是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从而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和处理生态危机上的创新理论,这些理论值得我们批判性地吸收,并用于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再次,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支点,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趋势等理论基础。

自然辨证法结课作业

自然辨证法结课作业

浅谈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影响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

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根本动力,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科技发展新趋势影响一、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表现为知识爆炸。

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

人们用指数函数来描绘当前的知识增长趋势,也就是媒体经常提到的知识爆炸现象。

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 世纪是每50 年增加一倍,20 世纪中叶是每10 年增加一倍,而当前则是每3 年至5 年增加一倍。

伴随着知识爆炸现象的出现,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也呈现出指数函数增长的趋势。

2.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并且不断突破人类的传统认识极限。

与近代历史上数次技术革命相比,当代新科技革命不是表现为单一技术、单一产业的发展,而是表现为群体突的态势,表现为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的蓬勃发展,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除了信息技术之外,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环保科技也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

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壮大,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

最近几十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组织更深层次的根本统一,特别是科学的交叉融合正在开创科技时代。

一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一方面,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不断为技术的进步开辟新的方向,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许多大科学工程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装备的突破。

二是数学和定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

量子力学的突破促进了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应运而生,化学、生物学进入了定量化阶段,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认识。

数学和统计力学的发展,结合大规模计算和仿真技术的应用,深化了人类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促进了地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向定量化的演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
结课论文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工程
班级:硕2012班
姓名:陈衡

号:3112009064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低碳经济发展
陈衡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我国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社会的目标。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发展低碳能源。

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1. 前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新型经济社会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清洁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 的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们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和发展的方向。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建设“低碳社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目标。

然而在发展低碳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理论为知道,在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作者认为,在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应以马克思哲学生态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稳步实现低碳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理论指导和支持。

首先低碳经济是应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来的,气候变暖本质上是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从而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和处理生态危机上的创新理论,这些理论值得我们批判性地吸收,并用于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再次,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支点,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趋势等理论基础。

3.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生态学思想,也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征服自然,因此是“反自然”的经济学。

其实,恰恰相反,马克思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学、生态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马克思很早就指出要对自然进行人道主义关怀。

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

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包括自然界的性质、存在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等内容,自然观作为世界观的一部分,属于哲学范畴。

人类对世界的看法是从自然观开始的。

马克思生态哲学,即自然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关于“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论述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时,明确地提出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1],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优先地位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是物质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世界
(二) 人与自然辨证关系人类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本原的关系表现在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对人类的生产发展具有制约性。

(三)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和自然相统一自然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受古希腊二元思维方式的影响。

西方的自然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人和自然割裂和对立起来,或者把自然界看做是精神的创造物,或者视为与人类无关的独立存在。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和自然的统一。

实践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表现在,一是自然成了“人化自然”;二是人被“物化”了,人类社会也成为了物质世界的一部分[2]。

在这一过程中,人和自然互为中介。

4. 总结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应作为理论指导。

首先,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坚持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即实践自然观。

其次,在自然和社会关系上,认为资本主义和私人所有制的存在,造成了自然和社会以及社会内部新陈代谢的断裂,破坏了自然和社会组成了生态系统。

在次,在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关系上,反对将生态灾难归因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坚持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共产主义制度是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第3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
【3】张倩. 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行业发展及创新思考[J]. 产业观察. 201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