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等量代换
钢筋等量代换.docx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等量代换完整版
钢筋等量代换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 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等量代换修订稿
钢筋等量代换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 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2. 4 Ⅱ级钢3. 4 Ⅲ级钢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 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5.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计算公式钢筋代换分两种情况,一是钢筋设计强度相同,采用不同直径的其他钢筋进行代换(等截面代换),二是钢筋设计强度不同,采用不同直径或不同间距的其他钢筋代换(等强度代换)。
钢筋代换过程中,直接使用到的参数为钢筋间距(或根数)和强度。
但通过简化,可将以上的强度参数转化为钢筋理论重量和强度系数的乘积。
因此列出两者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值如下:进行钢筋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2.4Ⅱ级钢3.4Ⅲ级钢3.8情况一: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1)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间距: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情况二: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不同,但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时的代换(1)按强度代换钢筋间距,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2)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代换公式
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2.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钢筋代换公式一览表
钢筋代换公式一览表钢筋代换,也称为钢筋换算,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将不同规格的钢筋等效为相应的其他规格的钢筋。
这是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加工、减少储存和运输成本等原因,常常需要将某种规格的钢筋替换为另一种规格的钢筋。
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钢筋代换需要精确计算和严格依据相关公式。
以下是钢筋代换公式的一览表,以供参考:1. 钢筋面积代换公式:A = π * (d/2)^2其中,A为钢筋截面面积,d为钢筋直径。
2. 钢筋直径代换公式:d1 = √(A1 / π) * 2d2 = √(A2 / π) * 2其中,d1为原有钢筋的直径,d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直径,A1为原有钢筋的面积,A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面积。
3. 钢筋数量代换公式:N1 = (A1 * L) / (A * L2)N2 = (A2 * L) / (A * L1)其中,N1为原有钢筋的数量,N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数量,A1为原有钢筋的面积,A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面积,L为构件长度,A为代换钢筋的面积,L1和L2为代换钢筋的长度。
4. 钢筋质量代换公式:M1 = V1 * ρ1M2 = V2 * ρ2其中,M1为原有钢筋的质量,M2为代换钢筋的质量,V1为原有钢筋的体积,V2为代换钢筋的体积,ρ1为原有钢筋的密度,ρ2为代换钢筋的密度。
5. 钢筋不同直径之间的代换关系:d2 = k * d1其中,d1为原有钢筋的直径,d2为需要代换钢筋的直径,k为代换系数,根据具体规格的代换情况来确定。
通过以上一览表中的公式,可以实现钢筋的准确代换,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仔细计算和选择代换钢筋的规格,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监督,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某些具有特殊要求和限制的工程,不能简单地依据公式进行钢筋代换,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计算和专业评估。
此外,在进行钢筋代换时,也需要考虑钢筋的可替代性和工程经济性,以实现最佳的替换效果。
钢筋等强度、等截面代换公式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等量代换公式
钢筋等量代换公式钢筋等量代换是建筑工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钢筋等量代换。
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当某种规格的钢筋缺货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使用时,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就需要用其他规格的钢筋来代替,但是得保证替代后的钢筋在力学性能和承载能力等方面与原来的钢筋相当。
这就引出了咱们要说的钢筋等量代换公式。
钢筋等量代换公式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钢筋的强度、面积等。
比如说,假设原来设计使用的是直径为 10 毫米的钢筋,其强度为 X,现在要用直径为12 毫米的钢筋来替代,那就要通过计算两者的面积和强度关系,来确定需要多少根直径为 12 毫米的钢筋才能达到与原来直径为 10 毫米的钢筋相同的效果。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建筑工地视察,当时工人们正面临着钢筋等量代换的问题。
原本计划使用的一批特定规格的钢筋由于运输途中出了意外,不能及时到达工地。
这可把项目经理急坏了,工期不等人啊!于是大家赶紧坐在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工程师们拿着图纸和计算器,根据钢筋等量代换公式,认真地计算着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
当时现场气氛很紧张,每个人都神情专注。
有个年轻的施工员,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一边擦汗一边还在不停地核对着数据。
经过一番紧张的计算和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又没有耽误工期。
咱们再回到钢筋等量代换公式本身。
在实际运用中,可不能马虎大意。
要准确地测量和计算钢筋的各项参数,稍有差错,可能就会给整个建筑结构带来隐患。
比如说,如果代换后的钢筋强度不够,那建筑物在承受压力时就可能出现裂缝甚至垮塌;如果代换后的钢筋数量过多,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而且,钢筋等量代换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计算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
比如,新选用的钢筋在安装时是否方便,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是否顺畅等等。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一、钢筋等截面代换基本原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当施工现场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规格时,可按等截面代换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其基本原理是保证代换前后钢筋的总截面面积相等,以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等要求。
二、等截面代换公式。
1. 同级别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
- 当钢筋为同级别(例如都是HRB400级钢筋)时,代换公式为:
n_2=frac{n_1d_1^2}{d_2^2}
- 其中:
- n_1为原设计钢筋根数;
- d_1为原设计钢筋直径;
- n_2为代换后钢筋根数;
- d_2为代换后钢筋直径。
2. 不同级别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需考虑强度换算)
- 首先要知道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例如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_y1,HRB335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_y2等。
- 代换公式为:n_2=frac{n_1d_1^2f_y1}{d_2^2f_y2}
- 这里:
- n_1、d_1含义同前;
- n_2、d_2含义同前;
- f_y1为原设计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 f_y2为代换后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在进行钢筋等截面代换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配筋率等构造要求。
2. 对于重要的结构构件,钢筋代换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钢筋等面积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等面积代换计算公式钢筋等面积代换在建筑工程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
咱先来说说这钢筋等面积代换到底是咋回事儿。
简单来讲,钢筋等面积代换就是在保证结构安全和受力性能不变的前提下,用一种钢筋替换另一种钢筋,但是替换前后钢筋的总面积要相等。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水果,原来打算买 5 个苹果,每个苹果 100 克,后来发现苹果卖完了,那就换成 10 个橘子,每个橘子 50 克,只要总重量一样就行。
那这钢筋等面积代换的计算公式是啥呢?其实也不难,公式就是:$n_1 \times d_1^2 = n_2 \times d_2^2$ 。
这里的 $n_1$ 和 $d_1$ 分别表示原钢筋的根数和直径,$n_2$ 和 $d_2$ 则表示代换后钢筋的根数和直径。
比如说,原来有 10 根直径为 20 毫米的钢筋,现在要换成直径为 16 毫米的钢筋,那代换后的钢筋根数 $n_2$ 就可以这样算:\[\begin{align*}10 \times 20^2 &= n_2 \times 16^2\\10 \times 400 &= n_2 \times 256\\4000 &= 256n_2\\n_2 &= 4000÷256\\n_2 &= 15.625\end{align*}\]因为钢筋的根数必须是整数,所以我们就向上取整,也就是需要 16 根直径为 16 毫米的钢筋。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工地上,当时正在进行一个梁柱节点的钢筋施工。
原本设计用的是直径 22 毫米的钢筋,可现场材料不够了,只能用直径18 毫米的钢筋进行代换。
施工师傅们拿着图纸和计算器,按照等面积代换的公式认真计算着。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也跟着紧张,生怕算错了影响工程质量。
好在最后计算准确,顺利完成了钢筋的代换和安装。
这钢筋等面积代换可不能马虎,要是算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增加成本。
钢筋代换公式
钢筋代换公式钢筋代换在建筑工程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咱先来说说啥是钢筋代换。
简单讲,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原来设计用的那种钢筋没办法用了,得找另一种钢筋来代替,这就涉及到钢筋代换公式啦。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之前我参与过一个学校教学楼的建设项目。
当时施工到一半,原来预定的一批钢筋因为运输出了问题,不能及时到位。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工期紧任务重啊。
没办法,我们就得考虑钢筋代换。
那钢筋代换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换的,得严格按照公式来。
钢筋代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等强度代换,另一种是等面积代换。
先说等强度代换公式,那就是:$n_2 \times d_2^2 \times f_y_2 \geqn_1 \times d_1^2 \times f_y_1$ 这里面,$n_1$和$n_2$分别是原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根数;$d_1$和$d_2$是它们的直径;$f_y_1$和$f_y_2$是它们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举个具体的数字例子,假设原来用的钢筋是直径 20mm 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是300MPa,一共用了10 根。
现在要换成直径25mm 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是 360MPa。
那我们就可以代入公式算算,先算出原来钢筋能承受的力:$10 \times 20^2 \times 300 = 1200000$ 。
再算代换钢筋能承受的力:$n_2 \times 25^2 \times 360$ ,让这个值大于等于1200000,就能算出需要的根数$n_2$ 。
等面积代换就简单点啦,公式是:$n_2 \times d_2^2 = n_1 \timesd_1^2$ 。
比如说原来用 10 根直径 16mm 的钢筋,现在要换成直径20mm 的,那就可以这么算:$10 \times 16^2 = n_2 \times 20^2$ ,算出$n_2$ 就行。
在我们那个教学楼项目里,经过仔细计算和对比,最终找到了合适的钢筋代换方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钢筋等量代换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 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2. 4 Ⅱ级钢3. 4 Ⅲ级钢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 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5.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要掌握)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除以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乘以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大全 2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钢筋代换编辑本段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 Ⅱ级钢 3.4 Ⅲ级钢 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2010-03-31 19:51:56)转载分类:文章标签:杂谈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一、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M≤Mu=fyAs(ho-fyAs/2a1fcb)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 fcb)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b---构件截面宽度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计算公式钢筋代换分两种情况,一是钢筋设计强度相同,采用不同直径的其他钢筋进行代换(等截面代换),二是钢筋设计强度不同,采用不同直径或不同间距的其他钢筋代换(等强度代换)。
钢筋代换过程中,直接使用到的参数为钢筋间距(或根数)和强度。
但通过简化,可将以上的强度参数转化为钢筋理论重量和强度系数的乘积。
因此列出两者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值如下:进行钢筋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2.4Ⅱ级钢3.4Ⅲ级钢3.8情况一: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1)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间距: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情况二: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不同,但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时的代换(1)按强度代换钢筋间距,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2)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0.00617*d^2(kg/m)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Ⅰ级钢 2.4
Ⅱ级钢 3.4
Ⅲ级钢 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
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
(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质量验收要求】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相关规范要求】
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2.2 结构构件中的普通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335级
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RB400、HPB235级钢筋。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
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施工工艺与技术】
(一)钢筋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二)钢筋代换方法
钢筋代换的方法有以下3种:
(三)代换注意事项
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圆钢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2)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
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粱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如框架柱、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
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柱子受力筋代换后截面不足
1.现象
绑扎柱子钢筋骨架时,发现受力面钢筋不足。
钢筋代换
【质量验收要求】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相关规范要求】
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2.2 结构构件中的普通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335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RB400、HPB235级钢筋。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施工工艺与技术】
(一)钢筋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二)钢筋代换方法
钢筋代换的方法有以下3种:
1、当结构构件是按强度控制时,采用等强度代换原则;
A2×f2≥A1×f1
其中,A、f分别代表钢筋的面积和设计强度
角标1、2代表原钢筋设计和代换后的状态
2、当结构构件采用最小配筋率控制时,采用等面积代换原则;
A2=A1
其中,A代表钢筋的面积
角标1、2代表原钢筋设计和代换后的状态
3、当结构构件按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的代换采需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三)代换注意事项
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圆钢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2)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粱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如框架柱、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
[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
[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