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新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登飞来峰 6
登飞来峰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登飞来峰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法学家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表现了诗人活力充沛,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又有深刻的哲理。
以下是整理的登飞来峰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先进经验与参考!《登飞来峰》教案篇一: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之后飞来峰塔的感想。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的能力。
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态度、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料准备:关于群峰的影像资料、苏轼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课时安排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一处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之后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活埋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
唐僧乡亲们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
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子的人家,背起正在剔拜堂的新娘子就跳。
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赶了出来。
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于,压没了整个村庄。
这时,人们老百姓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叫作“飞来峰”。
)(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首诗,叫《登飞来峰》。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引言:学习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
出示自学目标:出示自学提示:2、小组汇报自学状况: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不畏/浮云/遮望眼,(2)走进作者文学家,为唐宋八观众们之一。
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鼓励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登飞来峰》教案(通用7篇)
《登飞来峰》教案《登飞来峰》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飞来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飞来峰》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和鹅》后,你收获了什么?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问题,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看景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篇——《登飞来峰》(板书)二、初读感悟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将诗句读准确,读流利,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律美更好。
2、(一读:读准确,自由读,提问2个人读)大家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愿意代替王安石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准确,真了不起!)谁还想尝试?(读两个人即可。
你读得真投入,真像一个小小的王安石!)三、通过朗读指导,理解诗意。
1、孩子们,如果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讨,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
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用笔轻轻在它旁边打上问号。
(学生提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板书。
要点:寻、闻(听说什么?)、畏、缘以及第三句等。
)2、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解决部分词语,查字典弄清楚“寻”的意思,句子理解放在整首诗学习中解决。
3、理解字词的意思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二读:思考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读流畅,提问一人说诗意,一人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句意。
提问诗意,再读。
(读得更流利了。
)4、结合刚才学习的收获,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张画板,结合你获得的信息,你想给上面填充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日、云、峰、塔)再结合书上的插图,看看作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他可能会看到什么?(脚踩白云,头顶蓝天,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什么时候?(结合生活实际,鸡鸣五更时漆黑一片,为什么会看到?)出示图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脚下,又会看到什么?(站在山腰,看到白云缭绕在山腰,站在山底,会看见潺潺溪流,绿树红花)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呢?站在哪里眼界更开阔,看得更远一些?(原来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异呀!)你想起了哪些与之意味相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不禁想起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佳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第一单元(亲近文学)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2、繁星(巴金)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写作有感而发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6、往事依依(于漪)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9、伟人细胞(秦文君)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写作说真话,抒真情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单元(民俗风情)10、社戏(鲁迅)11、端午日(沈从文)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王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孟浩然)游山西村(陆游)一剪梅&S226;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对联六副写作从生活中找“米”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4、春(朱自清)15、三峡(郦道元)17、夏(梁衡)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秋词(刘禹锡)文笔精华(一)充满活力的春天(高晓声)夏夜(钱钟书)晚秋的原野(叶以群)草原之冬(玛拉沁夫)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第五单元(关注科学)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专题: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写作想像口语交际婉转拒绝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附录三字词表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七年级下册(2004 年12 月第 4 版)第一单元(人物风采)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2、一面(阿累)3、我的老师(魏巍)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5、赵普(《宋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第二单元(童年趣事)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7、月迹(贾平凹)8、三颗枸杞豆(程海)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10、柳叶儿(宋学孟)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黄纱巾(薛涛)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口语交际劝告第三单元(建筑艺术)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12、巍巍中山陵(刘叙杰)13、凡尔塞宫(吉祖英)14、短文两篇黄鹤楼(阎伯理)于园(张岱)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二)天坛(秦牧)古罗马斗鸡场(乔万尼奥里)昆明花街(李广田)苏州小巷(陆文夫)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第四单元(动物世界)15、松鼠(布丰)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18、黔之驴(柳宗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虞世南)孤雁(杜甫)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鹧鸪(郑谷)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19、三个太阳(黄传会)20、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22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被屏蔽词语])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诵读欣赏七子之歌(闻一多)写作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句子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专题:荷附录二 语法简表(词的分类) 附录三词语表(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4版)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1、 七律•长征(***被屏蔽词语])2、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萧华)3、 老山界(陆定一)4、草(王愿坚)5、《长征》节选(王朝柱)诵读欣赏诗人领袖(任先青)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口语交际 当一次主持人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6、枣核(萧乾)7、最后一课储E 德) &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23、[***被屏蔽词语]词二首 沁园春&S226;雪24、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乐府诗集》) 25、现代诗二首回延安(贺敬之) 26、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黄霑)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使至塞上(王维) 黄鹤楼(崔颢)写作自由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卜算子•咏梅观刈麦(白居易) 破阵子(辛弃疾) 再别康桥(徐志摩)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春望(杜甫) 过零丁洋(文天祥) 泊秦淮(杜牧) 10、 晏子使楚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何敬平)花(白深富)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专题:长城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11、 背影(朱自清)12、甜甜的泥土(黄飞)13、人琴俱亡(刘义庆)14、我的母亲(邹韬奋)15、父母的心(川端康成)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己亥杂诗(龚自珍)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小石潭记(柳宗元)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 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望岳(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登飞来峰(王安石)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22、都市精灵(舒乙)23、幽径悲剧(季羡林)9、古诗四首 卜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21、苏州园林(叶圣陶)24、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 25、治水必躬亲(钱泳)(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咏物抒怀) 1、海燕(高尔基)3、石榴(郭沫若)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 八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第3版)2、白杨礼赞(茅盾)4、马说(韩愈)杨柳(丰子恺)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 写作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修改文章专题训练一一标点符号的修改 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26、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 28、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写作自由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 专题“汉字”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大地上的事情(苇岸)27、在太空中理家(杰瑞• M •利宁杰)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30、(师生自荐课文)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完淳)师生自行设计应用文示例(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 名家书法欣赏(米芾、赵孟兆页) 修辞简表 字词表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专题:鸟第二单元(道德修养)6、纪念白求恩([***被屏蔽词语])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8、多一些宽容(郭安凤)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第三单元(事理说明)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13、短文两篇活板(沈括)14、叫三声夸克诵读欣赏山市(蒲松龄)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第四单元(小说之林)16、孔乙己(鲁迅)18、口技(林嗣环)20、窗(泰格特)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核舟记(魏学洢)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17、范进中举(吴敬梓)19、变色龙(契诃夫)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巴金)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第五单元(人生体验)21 、错过(刘心武)22 、散步(莫怀戚)2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4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25 、有的人(臧克家)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专题“叶”第六单元(精彩演讲)26、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28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29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郭沫若)30、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克努特•汉姆生)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口语交际(师生自行设计)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附录二语法简表(短语结构简表)附录三词语表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目录 九年级上册 (2005 年 6 月第 3 版)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1、鼎湖山听泉(谢大光)3、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六) 专题“气象物候”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感悟•欣赏) 13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晓雪 附:白鹭——郭沫若14 、小说家谈小说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茅盾 附:百合花——茹志鹃15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 附:一个深夜的记忆——鲁 综合学习与探究2、林中小溪(普里什文)4、画山绣水(杨朔)温泉》(碧野)(节选自《山泉水暖》 ) 5、故乡(鲁迅)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诗经》二首名著推荐与阅读 《格列佛游记》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学学牛吃草) 9、成功(季羡林)11 、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6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8 、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关雎》 《蒹葭》10 、创造学思想录(罗曼 &S226; 罗兰)12 、论美(培根)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结构的调整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16、陈涉世家(司马迁)17、桃花源记(陶渊明)18 、与朱元思书(吴均)19、捕蛇者说(柳宗元)20 、岳阳楼记(范仲淹)21 、醉翁亭记(欧阳修)诵读欣赏词二首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22 、绿(朱自清)23 、囚绿记(陆蠡)25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宋淑运)25 、一双手(姜孟之)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绿(艾青)古代诗词三首龟虽寿(曹操)使至塞上(王维)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专题:广告多棱镜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附录三修辞简表附录四词语表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目录九年级下册(2004 年12 月第 2 版)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综合学习与探究2、江村小景(田汉)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4、一厘米(毕淑敏)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七)莎剧独白两则《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古诗二首《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5、藤野先生(鲁迅) 6 、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7、热爱生命(杰克•伦敦)8、享受生活(海伦•凯勒)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八)《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专题“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疑为学之始)9、送行(比尔博姆)11、台阶(李森祥)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九)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13 、曹刿论战(《左传》)15、《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愚公移山(《列子》)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0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往事》之七(冰心)14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鱼我所欲也17、出师表(诸葛亮)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文章的综合修改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一:横看成岭侧成峰)19、雪(鲁迅)20、《雪》四人谈读《雪》需要联想(王蒙)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黄禧佳)简洁精纯的《雪》(斯妤)《雪》的独特之处(李允经)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十)《延安纺车抒怀》(吴伯箫)专题我心中的语文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附录二语法简表附录三词语表(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阅读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3生命生命杏林子4紫藤萝瀑布宗璞5童趣沈复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第二单元阅读6理想流沙河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10《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阅读11 春朱自清12济南的冬天老舍13关山中访友李汉荣14并秋天何其芳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第四单元阅读16 化石吟张锋17 看云识天气16 化石吟张锋18绿色蝈蝈法布尔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关山市蒲松龄综台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阅读21风筝鲁迅22羚羊木雕张之路23散步莫怀戚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寄母亲2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我爱我家第六单元阅读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女娲造人袁珂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附录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单元阅读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丑小鸭安徒生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5 伤仲永王安石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阅读6 黄河颂光未然7最后一课都德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阅读11邓稼先杨振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26 珍珠鸟 冯骥才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四单元阅读16 社戏 鲁迅17 安塞腰鼓 刘成章18 竹影 丰子恺19 观舞记 冰心20 口技 林嗣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五单元 阅读我也追“星” 戏曲大舞台 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22 荒岛余生 笛福23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24 真正的英雄 里根25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山海经》两小儿辩日 《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六单元阅读漫话探险 27 斑羚飞渡 沈石溪28 华南虎牛汉29 马布封30 狼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阅读1新闻两则2芦花荡孙犁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阅读6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9老王杨绛10信客余秋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阅读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2 桥之美吴冠中13 苏州园林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具体篇目的课件,教案,试卷等资源请访问链接中的文章,并选择备课中心的相应页面第四单元阅读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帧17奇妙的克隆谈家帧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9生物入侵者梅涛20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阅读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刘禹锡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阅读26 三峡郦道元27 短文两篇陶弘景苏轼28 观潮周密29 湖心亭看雪张岱30 诗四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附录欣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2我的母亲3我的第一本书4列夫•托尔斯泰5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9 海燕10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4 大雁归来15 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 春酒20 俗世奇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村居29 满井游记名著导读《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 雨说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 故乡10 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 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 短文两篇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9 范进中举20 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 陈涉世家22 唐雎不辱使命17 智取生辰纲23 隆中对24 出师表25 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名著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 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 孔乙己6蒲柳人家(节选)7 变色龙8 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10 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12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4 变脸15 枣儿16 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 公输18 《孟子》两章19 鱼我所欲也20 《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13 威尼斯商人可编辑21 曹刿论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3 愚公移山24 《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文背诵《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剌《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可编辑。
《登飞来峰》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登飞来峰》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浙江绍兴城外有个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故有“飞来峰”之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还特意为这座飞来之峰写了一首诗——《登飞来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二、目标1.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本诗。
三、原文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四、注释《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故有“飞来峰”之名。
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闻说:听说。
不畏:害怕。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五、诗意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人说地面晨鸡初鸣时,在塔上便可看到红日高升。
登上去就不用担心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身在塔的最高层。
六、赏析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世人称“王荆公”“王文公”,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又称临川先生。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生平王安石,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也就是嘉佑三年(1058)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
他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登飞来峰》教案(3)
6、探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预习
朗读诗歌
小组合作学习
理解诗歌意思
思考问题
交流
三、达标训练当堂反馈
1、《登 飞来峰》中表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的远的是:
2、诗中透着哲理,看问题要全面的诗句是:
齐读教学目标
2、 设疑探究精讲点拨
(1)检测预习 :
1、朗 读诗歌。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诗歌、划分诗歌节奏,注意感情。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3、表现山峰陡是诗句是:
4、背诵课文。
练习、巩 固
四、小结提升、拓展延伸
1.小结提升: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登飞来峰》教案(3)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时
主备教师:
《登飞来峰》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背诵并理解诗歌。
2、学会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 眼前的小事 所羁绊。
教学
重难
初中古诗词曲阅读篇目逐一梳理登飞来峰
1.写作背景《登飞来峰》是王安石的重要作品。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于临川。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
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他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作《元日》。
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
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作《泊船瓜洲》。
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
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世,新法被全面废除。
元祐元年 (1086)四月,王安石病逝。
王安石任鄞县知县任满回临川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作此诗。
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实行变法。
此诗可算王安石的战斗宣言。
2.意象文化【浮云】“浮云”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浮云”是遮蔽实质或事实的表象,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用“浮云”借代奸佞小人,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以“浮云”喻天下战乱的局面,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浮云”比喻游子,抒发离情别绪表达思念之情,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梦李白》)用“浮云”自况,感叹身世飘零,如:“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屈原《九章》)“浮云”变“苍狗”,比喻变化之快,如:“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杜甫《可叹》)3. 素养提升(对比群文阅读)捉摸不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韦应物用“浮云”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比喻奸邪小人,“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
诗人把历史的典故、眼前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抒写了忧国伤时的怀抱。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比邻
无为共沾巾
己亥 杂 诗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以“落红”自喻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予爱国情怀
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 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
授后小记: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题,感受诗人的感情,鉴赏诗歌的角度把握不够好。
授课日期:10月24日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尝试背诵
回顾律诗的知识
读出诗歌的韵味,把握诗歌的节奏
赏析诗歌
分析其他三联
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学习《己亥杂诗》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教学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0月22日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苏教版)全面版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实主义诗人,“诗圣”“诗史”。
岱宗∕夫如何?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 齐鲁∕青未了。(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看不尽它的青色。 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阴阳∕割昏晓。 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望岳(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登飞来峰(王安石)
学习目标 1.讲评阅读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讲解《望岳》,培养学生学习古诗
的能力。
请同学们猜想
下面的诗句是在写谁的呢?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
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 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 阳,生于河南巩县。2 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 上的壮游,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 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
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
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
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
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泰山 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 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 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造
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 ,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 秀美景色的喜爱;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 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 2、合作探究尾联,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 (提示: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 重点词语;抒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
首 孤山寺北贾亭西 联 水面初平云脚低
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联 谁家新燕啄春泥。
颈 乱花渐欲迷人眼, 联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6、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 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政 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 单易懂。现存诗歌近三千首,数量当 推唐代诗人之冠。代表作有长篇叙事 诗《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他 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二、准确分析诗歌艺术手法
象征和比喻手法是本首诗的主要 艺术手法,请分析下列句中红色 字词的象征意义。 例句: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 日升的灿烂图景,是诗人美好前 程的象征。
不畏浮云遮望眼—— 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自缘身在最高层——字暗面喻上政指治千上寻的塔最的高最决高策层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包含了什么哲理?
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三吏”、“三别”(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 老别、无家别)
背景
•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 (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 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 气。
诗人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征?从所写的 景物来看,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水
初平
登飞来峰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诗歌鉴赏《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作品原文版本一登飞来峰⑴飞来山上千寻塔⑵,闻说鸡鸣见日升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⑷,只缘身在最高层⑸。
版本二登飞来峰⑴飞来峰上千寻塔⑵,闻说鸡鸣见日升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⑷,自缘身在最高层⑸。
版本三登飞来峰⑴飞来山上千寻塔⑵,闻说鸡鸣见日升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⑷,自缘身在最高层⑸。
注释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⑸自缘:一作“只缘”,自然是因为。
缘:因为。
白话译文韵译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3] [6] 作品鉴赏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教学设计诵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通过多读来领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来理解诗歌感情。
教学时:三时教学过程第一时《望岳》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板书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屏幕展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品读诗歌(一)朗读诗歌、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古筝曲)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二)解题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三)逐句理解诗歌“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造化”两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钱塘湖行》教学课件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律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tí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 人。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太和 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 十五岁。
白居易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潋滟(liàn yàn):水光闪动的样子。空 濛:形容雨中烟雾迷漫。西子:即西施,春秋时 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写杭州西湖的山光水色,这首诗堪称绝 唱。诗人以古代美女之美来比喻西湖的奇丽景色, 西湖不 论是晴天或是雨景,就如淡妆浓抹的西施 一样,总是展示出她美的魅力。这种奇巧的比喻, 写出西施的 形象之美,令人向往。
苏堤春晓
平 湖 秋 月
曲 院 风 荷
曲苑风荷
曲苑风荷
断 桥 残 雪
柳 浪 闻 莺
柳浪闻莺
花 港 观 鱼
花港观鱼
雷峰塔
雷峰塔与《白蛇传》这一美丽的 民间传说有关:法海和尚破坏了 白娘子和许仙的美好婚姻,并将白娘子禁锢在雷峰塔下.许多年后,修 炼成功的小青蛇战败了法海 ,白娘子终于被救了出来.现遗址仍在 南 屏山上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指怎样的
(花品?种繁多的花。 )
早 为什,时间长 了,便有眼花缭乱之感。)
象 “渐欲”说明了什么?
说明眼花缭乱的感觉是因为时间长了渐渐地才产 生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诵读经典《古诗三首》课件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首古诗的背景、 作者及内容。
学会分析古诗中的意 象和意境,提高审美 鉴赏能力。
理解古诗中运用的修 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默写、翻译等环节, 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讨论法
总结词
组织学生对诗歌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详细描述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总结词:回顾关联
详细描述:通过播放与古诗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 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详细描述
总结词: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 自己被贬黄州后的孤独、苦闷和 无奈。
诗中通过描绘定慧院的夜景和月 色,烘托出苏轼的孤独和苦闷。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表达了苏轼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和感慨。
诗的最后两句“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怀逸兴壮思,与长天之行 ”则表达了苏轼对未来的期许和 壮志未酬的感慨。
部分学生缺乏关注
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 没有积极参与,教师在课 堂上未能充分关注到每一 个学生。
互动环节较少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 互动环节偏少,未能充分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改进措施
优化课堂时间分配
增加互动环节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精准地把握 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 时间进行。
设计更多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高课堂的 教学效果。
03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苏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目第一单元(亲近文学)1. 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2. 繁星(巴金)3.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5.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写作:有感而发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6 .往事依依(于漪)7 .幼时记趣(沈复)8 .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9 .伟人细胞(秦文君)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写作:说真话,抒真情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单元(民俗风情)10 .社戏(鲁迅)11 .端午日(沈从文)12 .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13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王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孟浩然)游山西村(陆游)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对联六副写作:从生活中找“米”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4 .春(朱自清)15 .三峡(郦道元)16 .济南的冬天(老舍)17 .夏(梁衡)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秋词(刘禹锡)文笔精华(一)充满活力的春天(高晓声)夏夜(钱钟书)晚秋的原野(叶以群)草原之冬(玛拉沁夫)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第五单元(关注科学)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专题: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22 .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23 . 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24 . 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25 .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写作:想像口语交际: 婉转拒绝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附录三字词表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目第一单元(长征组歌)1 .七律·长征(毛泽东)2 .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3 .老山界(陆定一)4 .草(王愿坚)5 . 《长征》节选(王朝柱)诵读欣赏:诗人领袖(任先青)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第二单元(爱国情怀)6 . 枣核(萧乾)7 .最后一课(都德)8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刘敬智)9 .古诗四首春望(杜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泊秦淮(杜牧)10、晏子使楚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何敬平)花(白深富)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综合实践活动: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题“长城”第三单元(至爱亲情)11 .背影(朱自清)12 .甜甜的泥土(黄飞)13 .人琴俱亡(刘义庆)14 .我的母亲(邹韬奋)15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诵读欣赏: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夜雨寄北(李商隐)己亥杂诗(龚自珍)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 .小石潭记(柳宗元)17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8 .阿里山纪行(吴功正)19 .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20 .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五单元(人与环境)21 .苏州园林(叶圣陶)22 .都市精灵(舒乙)23 .幽径悲剧(季羡林)24 .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25 .治水必躬亲(钱泳)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二)大地上的事情(苇岸)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第六单元(高新科技)26 . 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27 . 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28 . 奇妙的克隆(谈家桢)29 .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30 . (师生自荐课文)诵读欣赏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完淳)论诗(赵翼)写作:自由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师生自行设计专题“汉字”附录一应用文示例(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米芾、赵孟兆页)附录三修辞简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登飞来峰教案新版苏教版
登飞来峰课题登飞来峰第_____课时总第________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诗歌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目标达成情况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诗歌。
2、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二、朗读《登飞来峰》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
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
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
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
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
飞来峰最经典十首诗
1.《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留题灵隐寺方丈》宋·苏轼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3.《送唐林夫》宋·苏轼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4.《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飞来峰》宋·李处权何年此峰独飞来,群山让秀中崔嵬。
神刓天画不可状,仰视孤高摩斗魁。
蕴灵产此万珍木,隆霜几度森不摧。
异僧一见乃能识,击洞果有猿声哀。
灵隐之南天竺北,筑亭结屋初谁媒。
直疑朱夏落冰雪,亦恐白昼藏风雷。
槛泉清可数毛发,白石齿齿如琼瑰。
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颸回。
恍然若欲学蝉蜕,洗眼绿净无纤埃。
已将缨尘付流水,更以屐齿留苍苔。
南丰家世有人物,幅巾藜杖同徘徊。
剧谈抵掌共相对,惜无玉酒倾金罍。
5.题宝林寺禅者壁(山名飞来峰)唐代:方干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6.游飞来峰明代:史鉴久图山泽游,苦为风雨款。
惊雷破重阴,及晨光已显。
逶迤入幽深,厉揭度清浅。
灵山传飞来,合涧互回转。
萝垂手可扪,松高盖惟偃。
阳厓丹霞凝,阴洞苍雪满。
秀色如可揽,绝巘竟谁栈。
众窍因风号,群芳迟春衍。
追念平生欢,历历犹在眼。
匪无新相知,已少旧游伴。
老僧久见招,相携集閒馆。
解衣任盘礴,览物适萧散。
形忘虑则消,情至心莫展。
寄言同怀人,对酒歌勿缓。
7.华发天随子,清波到处家飞来峰明代:钱月龄此峰西竺有,何代远飞来。
空洞玲珑窍,天香紫翠台。
金鳌涌地出,灵鹫倚天开。
奇胜复奇过,跻攀得几回。
8.龙门飞来峰明代:高启风吹峨眉云,东依此山住。
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
9.清湘城西飞来峰三首宋代:曾丰解后南鹏怒辄翔,乘风附翼过清湘。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案
(1)古代诗歌的意象理解和解读:学生对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象征等手法理解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举例;
(2)诗歌情感与哲理的挖掘: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哲理,教师需要通过对比、联系实际等方法帮助学生挖掘;
(3)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式掌握: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式知识掌握不足,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代诗歌的意象运用和情感哲理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诗歌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诗歌。
在实践活动方面,诗歌创作练习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不少有趣的诗歌。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古代诗歌的格式、韵律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古代诗歌格式、韵律等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4)诗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
(1)在《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学生需要理解“凌绝顶”和“众山小”的象征意义;
(2)《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学生需要领悟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首古代诗歌:
1.《登飞来峰》王安石
2.《望岳》杜甫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苏教版
古诗三首《望岳》【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2、全体学生齐读.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
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荡胸"两句:“细望”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
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
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
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
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 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 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 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 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 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 安石正好三十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眼睛,
只 因为我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借景抒情 闻说鸡鸣见日升。 (铺垫)
只有站得高 } } 才能看得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 借情喻理 }(目的) (远大理想和抱负)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阐释的哲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谢谢光临! 再见!
• 王 安 石 塑 像
• 王 安 石 手 迹
请你来理解
寻: 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闻说:听说。
畏:怕。
遮:遮挡。
浮云:比喻奸佞小人或其它消极事物。
缘: 因为、由于。
《登飞来峰》
理解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源自释义:“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
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就可以看见 太阳升起。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资料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 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 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 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 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 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 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 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