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

合集下载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专题检测(五)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专题检测(五)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图是15世纪海洋上远航的帆船,据此我们可以推论()①该船的使命可能是探索新航路②该船反映出当时西方造船技术得到很大的进步③这艘船很可能是在做环球航行④这次远航的精神动力是基督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刚果真象》一书中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

”材料主要揭示了()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西方工业化的消极影响C.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D.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3.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后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4.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④推动商品输出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5.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其主人翁肯定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7.下面漫画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是()①通途变天堑②财富流西葡③英国成海盗④意大利晾一边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美洲在16~18世纪出产了大约13.3万吨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85%,这部分白银先后流入欧洲和亚洲。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二)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二)

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推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的条件中不包括() A.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B.航海技术的改进和知识的增长C.银行业、信贷业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D.政府的支持和军事技术的进步答案A解析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只是地理大发现的条件,不属于早期殖民扩张条件。

B、C、D三项属于两者共同条件。

2.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的是海上航行路线,从欧洲到非洲、到亚洲、到美洲。

①④属于陆上航线,②③属于海上航行路线。

3.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

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答案D解析A项依据与史实相符,但不一定说明麦哲伦到过;B项依据也是符合史实,但麦哲伦并没有完成整个航行,也就说依据不充分,结论不科学;C 项依据也与史实相符,但不充分说明麦哲伦没有到过;A、B、C项三则材料都不能充分说明麦哲伦到过印度,故应是待考证,D项最匹配。

4.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节日是纪念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属于文明交流的成果。

D正确。

5.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从曲线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5.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2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5.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2
者?
哥伦布在瓜纳阿尼岛登陆(1492年10月12日)
新航路的开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亚、 非、拉地区人民血与泪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 的感受。
材料一 美洲在16—18世纪出产了大约13.3万吨白银,占世界白 银产量的85%。美洲的白银大约有一半直接流入欧洲,还有一 半被欧洲人用于亚洲的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葡萄牙 人在15世纪就开始把西非沿岸的黑人卖给欧洲贵族。1502年, 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材料三 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 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 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 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腮腺炎等。
2、表现 : • ①工商业领域中,商人与工匠之间形成了 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②生产组织形式上,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 场,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还出现了一种重 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 3、影响 : • ①促使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 渐趋瓦解; • ②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的链接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这是一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当时,在欧洲人看来,世 界就是欧洲、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他们不知道太平洋,不知 道美洲,不知道大洋洲,更不清楚南极大陆。
《坤舆万国全图》(17世纪初)以地球为一圆球,把东、西方 两个已知世界汇编在同一幅地图上,引进了南极洲、南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导致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 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 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人民版教材 材料二:“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 金,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 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 布

【高中历史】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结

【高中历史】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结

单元学习总结一、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1.15~16世纪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②随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2)表现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4)影响①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②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

二、两次工业革命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2)消极影响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 在坚持公有制前 产承包 的前提下,决定实 提下,实行分户 责任制 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营,自负盈亏
知识·总结区
学案17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 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方法·探究区
答案 D
数据图表类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学案17
[ 方法总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数据信息是解题的主要依据:分析数据图表可以先分析其 表层信息,然后分析其深层信息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 象的本质。(2)文字材料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数据信息一般 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是解题的重要信息源。要从 文字说明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3)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是解题 的关键:要着重分析数据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 相关信息。(4)联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根据之前对图表的分 析并联系所学知识对备选项进行逐一的筛选和排查,得出答 案。
知识·总结区
学案17
一、比较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 年“文革” 事件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特征 多快好省
影响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 高速度
教训 ①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②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
社会主义 建设总路 线 “大跃 进”
片 面 追 求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 心,把发展生产力放 经 济 建 设 调,生态环境遭到严 在首位。③经济建设 的高速度 公” 争为纲 重破坏 性遭到严重挫伤 响 要遵循客观规律,不 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群众路线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5.4 走向整体的世界 2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5.4 走向整体的世界 2

D A
)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9、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10、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 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 的日益复杂
2. 过 程
特点
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 影 响
垄断组织的产生 社会关系 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 经济命脉
殖民扩张 ——瓜分世界的狂潮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二、 了帝国主义阶段 2、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 瓜 原因 的差距增大。 分 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 和扩大投资场所 世 1、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 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一战 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
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实质 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影响 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 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三、
世 界 连 接 为 一 体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 原因 广泛、安全、便捷
3、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 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八)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八)

单元检测(八)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

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B.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答案C解析注意理解“转移”的含义。

1929年经济危机对整个美国经济带来严重打击,并不是财政中心转移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传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美元取代。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贸易体系,对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没有必然关系。

2.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曾扬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美元制造麻烦始于()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倡导关贸总协定答案C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故选C项。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军事政治性质,马歇尔计划即欧洲援助计划,关贸总协定属于世界贸易领域,故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3.1995年,美国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永久的更为正式的组织。

……WTO被授权制订并监督实行,执行贸易规则。

下列关于该组织“贸易规则”实施的认识,正确的是()A.保障了美国单极世界的建立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C.标志着全球有序贸易的开始D.使非歧视性贸易渐趋消弭答案B解析WTO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因此,对美国单极世界应该是冲击,所以A项不选。

C项应该说是标志着全球有序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开始。

D项的非歧视性贸易仍然存在。

所以只有B项正确。

4.1948年至196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总量中美国所占的份额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则从15%上升到44%。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 单元小结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 单元小结

单元学习小结一、“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形成了美国独霸世界的经济格局。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2.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0年代,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世界经济格局从两极格局转变为美、苏、欧共体、日四极格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深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加快。

中国发展迅速,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西欧争夺势力范围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增强,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了。

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政治形势走向缓和。

(2)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

(3)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

(5)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内在动力。

2.评价(1)积极影响: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及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了成员国对外贸易发展,缩小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实力的增长有利于集团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题:—— 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姓名: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
一、交通工具的发展
1.铁路运输
(1)晚清时期
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到前夕,陆续修建了许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A、广州B、天津C、上海D、福州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他家计划从西北地区乘火车到达江苏,这主要得益于
A、宝成铁路B、兰新铁路C、成昆铁路D、京九铁路
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D、20世纪30年代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电话的生活,你家应该搬到
(2)新中国成立后,建起了,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形成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包括在内的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上了汽车。
3.水运与航空
(1)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业。
(2)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此后涌现出的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A、上海B、南京C、北京D、天津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6、小明准备写一篇关于“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小论文,他写出了下列写作提纲,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是
(2)民国时期:民国时期铁路修建进展缓慢。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陈晓卿《百年中国》
1、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③交通运输阻塞;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 ④企业管理混乱;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 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 2、 1973、1975年经济复苏: 字相当于建国 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 原因:周、邓主持工作 过了建国 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3、“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李先念
1958年《人民日报》经常出现的一句话: 千斤重的大南瓜 “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
【感悟历史】
“大跃进”时期农业 “高产卫星”宣传 画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感悟历史】 什么是人民公社的特点? 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 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 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 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 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 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这些实际上都是 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 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并严重挫伤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特点:改造与建设并举 实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 设同步进行 (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发展同步进行) (3)两者关系: 工业化是主体(核心),三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服务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3--1956年)
①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1)表现: 1958 1957 年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 泽东也提出中国用 15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 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指导思想) (2) 特点: 产量赶上英国 ,但1958年先改为7年,后改为3年 (标志) ②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赶上英国。 图 (3)实质:“左”倾冒进错误 (4)影响: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极大破坏 ②导致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方法·探究区
[审题思路]
学案10
(1)审题干材料: 题干材料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曼彻斯 特地区棉纺厂的快速增加。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审题意要求: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辨别选项: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棉纺厂的快速增加反映了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这与 1785 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 用相关,B 项正确;珍妮机与工厂大量建立无直接联系,A 项 错误;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 C 项;这 一时期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 销,D 项错误。
知识·总结区
学案10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自由资本 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ຫໍສະໝຸດ 工业 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工业 资本 垄断 资本
凭工业优势 输出商品, 扩大市场
武力与不平 基本 等贸易结合 形成 最终 形成
凭借资本在 武力与资本 经济上控制 输出相结合 世界市场 瓜分世界
知识·总结区
学案10
知识·总结区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0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 气时代)
科技 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 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 作用 经验,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端 动力 机械 工业 动力 首先在英国 蒸汽机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内燃机、电动机 电力、内燃机动力
一、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条件:①15~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的 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②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商路从 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2)表现:①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 北美建立殖民地。②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 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 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 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2.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2.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自主·学习区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表现
学案7
(1) 西 欧国家通过建立殖民地 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 接的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贸易联系 。 ___________ 殖民贸易 与扩张。 (2)西欧国家在美洲、非洲、印度进行__________
2.手段:殖民掠夺、海外贸易、抢掠、欺诈等。 3.罪恶 (1)抢夺财富。 (2)屠杀土著居民。
新阿姆斯特丹 为中心的殖民地。 ③在美洲,建立以_____________
4.结果: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区
学案7
自学帮助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海上马车夫”:是对 17 世纪荷兰航海贸易的最贴切的评 价。当时的荷兰造船工业发达,拥有商船的数量和吨位最 多,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称霸海洋,在整个 17 世纪,荷兰 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因此,被称为 “ 海上马车 夫”。
互动·探究区
[归纳总结]
学案7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海盗掠夺、商业战争、在殖 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等。 本 [ 重点精讲] 学 1.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案
栏 目 开 关
(1)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 义的发展。 (2)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的落后。 (3)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引起殖民国家之间 的战争。 (4)对外殖民扩张是世界连成一体的手段之一。
(3)殖民扩张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给亚非 拉等被掠夺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全球逐渐形成了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互动·探究区
学案7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二)课时作业Module 2 Period 1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二)课时作业Module 2 Period 1

Module 2 No Drugs Period One Reading Comprehension Ⅰ.用适当的介、副词填空1.I bought cannabis from a man ________ the street. 2.Users who inject the drug are also ________ more danger if they share needles ________ other users. 3.Crack cocaine is the most addictive form ________ cocaine. 4.Users become addicted ________ crack cocaine much more easily if they smoke it. 5.When I went ________ to the man again,I wanted more crack cocaine. 6.But he asked me ________ a lot of money. 7.I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________ he didn’t give me any drugs. 8.I was ________ terrible pain. 9.The next day,I broke ________ a house and stole a television and a video recorder. 10.________ a result,cocaine users sometimes have heart attacks. Ⅱ.佳句翻译与仿写1.I’m 19 years old and I used to be a drug addict.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仿写:他现在是一名作家,曾经是一名工人。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每课一练:1.4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每课一练:1.4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答案

训练4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确立新的土地制度2.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 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国家授田D.土地私有3.“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

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的虚伪4.(清朝前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5.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6.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群与明清徽商关系密切。

中国社科院吕政认为徽商衰落原因是“官商勾结”“买田置地”“买官”。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这些最能说明()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B.封建社会政治腐败C.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实效D.商人从政是当时首选7.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B.使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C.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D.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四)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四)

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54年毛泽东曾讲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B.重点发展农业C.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D.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现状。

为此在“一五”计划中党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从而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时至今日我们也未能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使浮夸风盛行,66%的增长率是虚假的,因此1958年增长率也不能说是增长率最低的1955年的12倍。

表中没有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一五”计划期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是可信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3.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②时期现象的因素是()A.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答案C解析观察图片的曲线和时间,可知②是1956年。

这时曲线有一个峰点,表明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B)]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B)]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B)(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GH交于一点P,则()A.P一定在直线BD上B.P一定在直线AC上C.P一定在直线AC或BD上D.P既不在直线AC上,也不在直线BD上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B.圆锥的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圆台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3.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上面,则这个正方体的下面是()A.0 B.9 C.快D.乐4.如图,△O′A′B′是水平放置的△OAB的直观图,则△AOB的面积是()A.6 B.3 2 C.6 2 D.12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C.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直线也与此平面平行D.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的直线,必平行于这两个平面6.如果OA∥O1A1,OB∥O1B1,那么∠AOB与∠A1O1B1()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以上均不对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AD1垂直的平面是()A.平面DD1C1C B.平面A1DB1C.平面A1B1C1D1D.平面A1DB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 .4B .6C .8D .129.若圆台两底面周长的比是1∶4,过高的中点作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则圆台被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是( )A .12B .14C .1D .3912910.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l ⊥α,α⊥β,则l β B .若l ∥α,α∥β,则l β C .若l ⊥α,α∥β,则l ⊥β D .若l ∥α,α⊥β,则l ⊥β11.已知从球的一内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 .25πB .50πC .125πD .均不正确1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H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F 、G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CF CB =CG CD =23,若BD =6 cm ,梯形EFGH 的面积为28 cm 2,则平行线EH 、FG间的距离为( )A .8 cmB .6 cmC .4 cmD .9 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SD =________.14.已知用斜二测画法,画得正方形的直观图的面积为182,则原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15.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①若AC =BD ,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______; ②若AC ⊥BD ,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______.16.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是SA 上一点,当点E 满足条件:____________时,SC ∥平面EB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 画出如图所示的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要求用斜二测画法,并写出画法)18.(12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G 是PB 的中点.(1)根据三视图,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 (2)在直观图中,①证明:PD ∥面AGC ; ②证明:面PBD ⊥面AGC .19.(12分)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圆锥型容器,当顶点在上面时,放置于锥体内的水面高度为h 1,且水面高是锥体高的13,即h 1=13h ,若将锥顶倒置,底面向上时,水面高为h 2,求h 2的大小.20.(12分)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菱形,∠BCD =120°,平面PCD⊥平面ABCD,PC=a,PD=2a,E为P A的中点.求证:平面EDB⊥平面ABCD.21.(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 AD⊥底面ABCD,侧棱P A⊥P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其中BC∥AD,∠BAD=90°,AD=3BC,O是AD上一点.(1)若CD∥平面PBO,试指出点O的位置;(2)求证:平面P AB⊥平面PCD.22.(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AP=AB,BP=BC=2,E,F分别是PB,P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P AD;(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V.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B ) 答案1.B[如图, ∵P ∈HG ,面ACD ,∴P ∈面ACD ,同理P ∈面BAC , 面BAC ∩面ACD =AC ; ∴P ∈AC ,选B .] 2.C 3.B4.D [△OAB 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4和6,S =12.] 5.C [可以以正方体为载体作出判断.] 6.C7.B [因为AD 1⊥A 1D ,且AD 1⊥A 1B 1, 所以AD 1垂直于平面A 1DB 1.] 8.A[由三视图得几何体为四棱锥,如图记作S -ABCD ,其中SA ⊥面ABCD ,SA =2, AB =2,AD =2,CD =4,且ABCD 为直角梯形.∠DAB =90°,∴V =13SA ×12(AB +CD)×AD =13×2×12×(2+4)×2=4,故选A .]9.D [设上,下底半径分别为r 1,r 2, 过高中点的圆面半径为r 0,由题意得r 2=4r 1,r 0=52r 1,∴V 上V 下=r 21+r 1r 0+r 20r 22+r 2r 0+r 20=39129.] 10.C [当l ⊥α,α⊥β时不一定有l β,还有可能l ∥β,故A 不对,当l ∥α,α∥β时,l β或l ∥β,故B 不对,若α∥β,α内必有两条相交直线m ,n 与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m′,n′平行,又l ⊥α,则l ⊥m ,l ⊥n ,即l ⊥m′,l ⊥n′,故l ⊥β,因此C 正确,若l ∥α,α⊥β,则l 与β相交或l ∥β或l β,故D 不对.]11.B [由题意知,球的直径为 2R =32+42+52=52,∴S 球=4×π·⎝⎛⎭⎫5222=50π.故选B .] 12.A [由题知,EH =12BD =3 cm ,FG =23BD =4 cm .设平行线EH 、FG 之间距离为d ,则28=12×(3+4)×d ,∴d =8 cm ,故选A .]13.9解析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AC ∥BD ,AS BS =CSSD,解得SD =9. 14.72解析 设原正方形边长为x ,则直观图中平行四边形底为x ,高为h ′=12x·22=24x ,面积为S ′=x·24x =24x 2,即24x 2=182,∴x 2=72, ∴原正方形面积为72. 15.菱形 矩形 16.E 是SA 的中点解析 连接AC 交BD 于O , 则O 为AC 中点,∴EO ∥SCEO 面EBD ,SC ⊆面EBD , ∴SC ∥面EBD .17.解 直观图如下图所示.(1)画轴:在直观图中画出x ′轴,y ′轴,使∠x ′O ′y ′=45°.(2)确定A ′,B ′,C ′三点,在x ′轴上取B ′使O ′B ′=4.过(2,0),(4,0)两点作y ′轴的平行线,过(0,2),(0,-1)两点作x ′轴的平行线,得交点A ′,C ′.(3)顺次连接O ′A ′,A ′B ′,B ′C ′,C ′O ′并擦去辅助线,就得到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O ′A ′B ′C ′.18.(1)解 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证明 ①连接AC ,BD 交于点O ,连接OG ,因为G 为PB 的中点,O 为BD 的中点, 所以OG ∥PD .又OG 面AGC ,PD ⊆面AGC , 所以PD ∥面AGC .②连接PO ,由三视图,PO ⊥面ABCD ,所以AO ⊥PO .又AO ⊥BO ,所以AO ⊥面PBD . 因为AO 面AGC , 所以面PBD ⊥面AGC .19.解 当锥顶向上时,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水的体积为:V =13πr 2h -13π⎝⎛⎭⎫23r 2·23h =1981πr 2h . 当锥顶向下时,设水面圆半径为r ′,则V =13π·r ′2·h 2.又r ′=h 2r h,此时V =13π·h 22r 2h 2·h 2=πh 32r23h 2,∴πh 32r23h 2=1981πr 2h ,∴h 2=3193h , 即所求h 2的值为3193h . 20.证明 设AC ∩BD =O , 连接EO ,则EO ∥PC .∵PC =CD =a ,PD =2a ,∴PC 2+CD 2=PD 2, ∴PC ⊥CD .∵平面PCD ⊥平面ABCD ,CD 为交线, ∴PC ⊥平面ABCD , ∴EO ⊥平面ABCD . 又平面EDB ,∴平面EDB ⊥平面ABCD .21.(1)解 ∵CD ∥平面PBO ,CD 平面ABCD , 且平面ABCD ∩平面PBO =BO , ∴BO ∥CD .又BC ∥AD ,∴四边形BCDO 为平行四边形. 则BC =DO ,而AD =3BC ,∴AD =3OD ,即点O 是靠近点D 的线段AD 的一个三等分点.(2)证明 ∵侧面PAD ⊥底面ABCD ,面PAD ∩面ABCD =AD ,AB 底面ABCD ,且AB ⊥AD ,∴AB ⊥平面PAD .又PD 平面PAD , ∴AB ⊥PD .又PA ⊥PD ,且AB ∩PA =A , ∴PD ⊥平面PAB . 又PD 平面PCD ,∴平面PAB ⊥平面PCD .22.(1)证明 在△PBC 中,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EF ∥BC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BC ∥AD ,∴EF ∥AD .又∵AD 平面PAD ,EF 平面PAD , ∴EF ∥平面PAD .(2)解 连接AE ,AC ,EC ,过E 作EG ∥PA 交AB 于点G , 则EG ⊥平面ABCD ,且EG =12PA .在△PAB 中,AP =AB ,∠PAB =90°,BP =2,∴AP =AB =2,EG =22.∴S △ABC =12AB·BC =12×2×2=2,∴V E -ABC =13S △ABC ·EG =13×2×22=13.。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4.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课件:4.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5
社会主义运动 遭遇挫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_____________
折。 2.过程 (1)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 主义的市场经济。 (2) 中 共 十 四 大 提 出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是 建 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区
学案15
自学帮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义制度的前提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 础作用的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就是资源配臵方式的转变, 也就是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臵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臵 资源为主的转变。
互动·探究区
学案15
情境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
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 年 5 月 31 日) 探究思考 材料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 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互动·探究区
学案15
[易混易错]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之一,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
互动·探究区
学案15
[重点精讲] 新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变化?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第一次(建国初至 1956 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 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 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从计划 经济体制转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3) 第三次 ( 中共十四大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 变。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三、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半坡出土人面鱼纹盆
唐代白瓷
唐 青瓷 上海博物院藏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清代粉彩瓷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三、先进的冶金技术
冶铜业
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夏商周大发展时期
冶铁业
春秋末期出现
战国时期: 从块炼铁到生铁 炼钢和淬火工艺
技术的发展: 燃料:煤 焦碳 工具:水排
四、陶瓷业的成就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从商朝到东汉 由陶向瓷过渡
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 邢白、釉下彩绘。
玻 璃 胎 画 珐 琅 彩 花 卉 纹 瓶
想一想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一、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 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 萎缩状态;民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 日益兴盛起来;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比重。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产品 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且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 欧亚地区,广受赞誉。
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几大名窑
清代 发明珐琅瓷和粉彩瓷器工艺。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近日, 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 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 东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
清代珐琅瓷
(景德紫镇红窑地珐珐琅琅彩彩缠-梅枝榭莲纹月瓶影)
3、影响: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弊: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工官”制度的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社会主义改造条件的具备:大规模的__________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①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______________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②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过程(1)工业化建设:到______年,“一五”计划的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新建一批重要的工业部门。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2)三大改造到______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1)初期的正确探索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______成果。

(2)探索建设道路上的失误①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______________运动。

②严重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起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党对“左”倾错误的纠正①举措: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______”的八字方针。

②结果:到______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十年建设的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______、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方面:新修铁路8 000多公里,除______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方面:______已经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经济混乱局面的出现:在“__________”狂潮影响下,全国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2)周恩来的调整: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3)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开始了复苏和发展。

2.动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文革”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2)受“文革”的影响,中国拉大了与______国家已有的差距。

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中国与美国、印度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人均)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完成了土地改革2.右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3.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

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

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

”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C.提高了生产效率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4.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看到这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

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知识点二曲折发展的十年5.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之所以说中共“八大”关于国内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主要因为这一论断()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B.反映了阶级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的客观实际C.强调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指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6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7.下边是《1957年~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8.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

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①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②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知识点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9.“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10.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趋势的是()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出现材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思考“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何重大意义?(2)材料二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上有何成功之处?(3)材料三反映出在1958年后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4)针对上述问题,中共在60年代上半期是如何纠正的?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 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超过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总和。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出现材料二、三反映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教训?【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土地改革(2)①社会主义建设②重工业2.(1)1957(2)1956二、1.(1)②初步(2)①人民公社化②共产风(3)①提高②19652.(1)武汉(2)西藏(3)石油三、1.(1)全面夺权2.(2)发达对点训练1.B[为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为B。

]2.A3.A[从“给东家干活”到“给自己干活”的变化,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了公私合营导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故A项符合题意;B、D 两项均与公私合营的基本内涵不符,C项与题干材料中“工人们干劲十足”等信息没有关系。

]4.D[A项错,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于一五计划完成;B项错,人民当家作主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C项错,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经济不再是新民主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 5.B[1956年秋三大改造基本结束,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八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与当时的客观实际相适应的。

]6.C[从数据中农轻重的关系,尤其是增长率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7.D[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的迅速增加和农业总产值的下降,结合时间为1957~1960年可以判断该图反映的是工农业产值的比例失调现象。

]8.A[本题考查十年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9.A[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和整顿,从而使国民经济有了起色,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并没有结束“左”倾错误,不可能对经济复苏产生重大影响;D项属于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不可能直接发挥作用。

]10.C[“文革”期间,由于长期的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3年和1975年周恩来和邓小平分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经济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出现了好转,但由于“四人帮”的破坏阻挠,刚刚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又遭到破坏,符合这一史实的只有C项。

] 综合运用11.(1)原因:1953年党和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成就:①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②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成功:①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正确地制定了党的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3)问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八大正确路线未能被坚持下来。

原因:①党和人民政府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②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左”倾冒进思想的影响。

影响: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4)纠正: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和发展。

12.(1)现象:1966~196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持续下降。

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工厂停产。

(2)材料二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

材料三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3)问题:“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损失巨大,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教训:国家工作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解答过渡时期总路线又被称为“一化三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