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小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认识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开展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开展策略发布时间:2022-08-28T01:40:09.54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4月8期作者:王宗兰[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王宗兰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教育体育局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各种相关的活动,带领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中进行观察、反思和分享,最终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获得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逐渐摒弃“填鸭式”教学模式,结合体验式教学的交互性、体验性特点将“知行”完美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对小学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综合能力也随之提升,契合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开展策略引言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经历与实践出发,在尊重学生认知与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中师生动作与语言的交互,在轻松、愉快的实际环境中,逐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自主性理解,从而在教学环节中师生达成“我与你”的关系,而非“教授与接受”的关系。
以此导向而达成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不仅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且在高度的开放性课堂体验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上参与程度,在塑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兼顾了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促进,使学生进一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感受建立多元思考,以思考促进成长。
一、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是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让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理论变成实际的转换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点。
体验式教学注重的不止思维转向图像,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对情境式教学产生自主的观察与思考,提高自主思辨能力,产生对小学数学思考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更好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
浅谈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策略发表时间:2020-10-28T07:51:58.30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13期作者:陈忠国[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培养青少年具备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
要求教师要秉持严格的教学标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仁里镇三增小学245100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培养青少年具备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
要求教师要秉持严格的教学标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展现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
而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探究式学习的策略,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形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探究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当学生去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时,探究性的学习习惯也要进行相应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策略,培养小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小学生的潜在能力,同时小学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会大大增强。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1.坚持师生平等、和谐互动的原则。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承平等的教学理念,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授业者,学生是学习者,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单向关系,而是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中所存在的相互关系。
师生之间要建立相互平等的原则,教师才能体会到学生的实际想法,而学生也能从教师身上获得更多的知识。
2.坚持鼓励学生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专属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解答,不使用谴责性质的语言,以免挫伤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走近新课标,关注探究式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薯 毫蜂霉强积 啦 t。 誊%秀 糍搿 讳 g 善旺蠢{ *。 “ 。 ‘ 一
强
走迎 新 课 掠 , 注探 琵 式教 关
— —
新课 程 背景 下小学数 学探 究式教 学实施 策略
一 冯 燕
随着新 课程改革 的不 断深入 , 以探究教 学为基础 的数学课 堂教 学改革 逐渐 成为 当前教 育改 革 的突 出 热 点。 新课程标准之所 以把探究 式教学作为一种主要 的教学方式 , 目的就是要 冲破那 些传统 陈旧观念 的束 缚 ,使我们教师 正确认识小学课 堂教学 的全新 理念 : “ 小学教育应该 为学生获得 持续发展 、继续 学习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 , 。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 极为重要 的数学学 习方式 。那 么 , 探究式教 学究竟 如 何在小学数学课堂 中运用 呢?
时引导 , 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 。 1 . 要选择直观性 强的数学知识 。如 简单 的统计及
年 、 、 还 有几何 图形 的认 识等 内容 , 月 日, 和我 们学生
的实际生活联 系相对紧密 , 学生也有 丰富的生活经验
连平 时最顽 皮 的那 陈昊扬 也写得很仔 细 , 不放过一个 岔路 口, 生怕我找不 到他 家。 批改 中 , 我写 了这样一 句 话 :你写得真仔细 , “ 老师 相信 准能找到你 的家 。 第 二 ” 天傍 晚 , 我就去 了他 家 , 一进 门就说 :昊扬 , “ 你作文 中 写得很对 嘛 !老师今 天可是按你写 的找来 的……” 他 听了, 开心地笑 了。 后来在作文讲评 中 , 我又一 次提到 了他 的作 文 , 当我 问他感 受时 , 他说 :汤老师 , “ 这是 我 最认真写 的一次作 文 ! 你看 , ” 这位学生 的写作 动机是 想让 老师看 了作文后 能找到他 的家 , 而这一动机在 老 师 的评语 中已得到充 分肯定 , 他心 里也满足 了。从 这 以后 , 他每 次作文 都认 真完成 , 习成绩也有 了提 高。 学 二、 从学 生 的写作兴趣 入手 , 找到 与学 生心 灵互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摘要:有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主要来源于高效教学。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思考学生需要学什么和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和算理支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轻松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自主学习最终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快乐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教学高效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从课前、课堂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前做好准备,立足课本深入研究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拟定也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以下这些情况:学生数学基础怎么样?薄弱环节在哪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出发制定教学计划。
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前对学生实施摸底调查,把前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做一个基本的回顾,也能够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前节课的内容,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章节时,可以拿一点时间出来,让同学们回顾一下平面图形,三角形的特征?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请三个同学回答,这样可以调整课前氛围,让同学们提前为课前做好准备。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具有稳定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施
改 变 学学生 的学 习方 式 ,是 实施 有 效探 究活 动的 关键 ;改进教 学 的评价 方 法 ,是 实施有 效的探 究 活动 的保证 几个 新观 念 。 【 键 词 】 小 学 数 学教 学 ;探 究 学 习 活动 ;探 究素 材 ; 学 习方 式 ;教 学 评 价 关
其次 ,要尊 重学生 的人格 。教学 活动 中,要真情 关爱每一个 学生,正确对待他们在知 识方面的错误 ,使他们树 立起数学学 习的 自 信心 ,从而 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实现情商促进智商 的 目标 。 2给足探 究 活动 的 时间 空 间 . 挖掘教材 的探究 素材 ,是实施有效探究学 习活 数学探究活动往往 部以探究性较强的素材作为活动内容 , 动 的基 础 基础是建 筑物 的根脚 ,喻 事物发 展的根 本或起点 。挖掘 因此 ,活动 中必 须给 学生 留足 独立思考 的时间和空间 ,使之 教材 的探究素材 ,是实施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 ,凶而教师必须 通 过对 问题 的思 考 和探 索 , 自主地 构建 知 识 ,获得 数学 体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材观 ,正确审视教材的功能 ,从 “ 教教 验 。同时 ,要拓展 数学探究活 动的空间 ,尽可能地为学生开 材”向 “ 用教材 ”转变 , ̄ . g- R材建设的参与者 、教学 资源的开 辟探索 的渠道 ,使 各个环节都 能渗透过程 与方 法 、情感 与态 发者 、 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教学实践 中,要依据教学 目 和要 度。在数学探究活动中 , 要坚决杜绝教师本 ^ 标 或少数同等 俎 g 求 ,结合教学实际和 自身的实践经验 ,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 ,积 代庖。要使全体学生部有不同程度地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个性 极主动选择和开发现实的 、 有意义的 、 富有挑 战性的活动素材 , 特 长 的发 展 。 3 强探 究 活动 的合 作 学 习 . 增 当然 ,选 择活动素材时一 定要 克服盲 目性 ,一般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花气力 :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被普遍地引进到数 1 究素材要 联 系学 生 生活 实 际 . 探 学教 学活动 当中。探究活 动是否有效 ,一定程度取 决于小组 小学生思维 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 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 合作 探 究 的有效 性 。 因而 ,教 师要 认 真研 究合 作学 习 的要 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 意 义 ,防止形式的 、低效 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 中滋长和蔓 义的活动 ,引发学生兴趣 ,为学生认知搭建 桥梁 。这样 ,符合 延 。 在进行 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 中,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 引 儿童认知规律 ,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 周 导者 、促进者 ,教师不能等待和观望 ,要指导各小组进行任务 围的事物 ,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并在教师创造的环境中构筑 分工 ,使小组每个成 员都能明确各自的责任 ,并 引导学生积极 配合 ,进行有效互动与沟通;同时 , 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 中去 , 知识 ,发现 知识并生 成新知识 ,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 2 究素材应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 . 探 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 ,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要特别注意关 小学数学教学 中探究素材 的选择应遵循从具体 到抽象的认 注小组成员中的被动参与者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探 究活动中 知规律 ,给学生经历观察 、实验 、猜测 、验证 、推理与 交流等 去 ,增 强 合 作 的 意 识 。 数学活动过程提供充分的机会 ,有利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理 三 、改进教学 的评价 方法 ,是实施有效探究学习活 解并初步掌握探 究数学问题 的一般方法。事实上 ,此类活动素 动 的保 证 材 也是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探 究提供 了良好的借鉴 。 保证是指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评价 的目的是 3 究素材要关注学生的探 究意识的培养 . 探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 数学探 究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 活动 ,它 的集 中表现是发 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科学 、有 现问题 ,提 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 。因此 ,在教学 中应适 当设汁一 效 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 数学探究活动 的有效开展。 些开放性问题。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 的意 识,形 对学生在数学探 究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 ,教师既要关注学 成 良好的意 志品质和思维品质 。 生知识和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形成与 二、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 ,是 实施有效 探究学 习活 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 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参 与数学 动 的关键 活动的程度 、自信心 、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 关键是指 事物最关 紧的部分 ,是对 问题起决 作用的凶素。 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同时 ,对学生实施评 转变学习方式 ,是实施 有效探究活动的关键 ,要把学生从他主 价 ,要特别关注学生 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 性、 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中解放出来 , 把学 )变成学生的主体性 、 励性语言 ,发挥 评价的激励作 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增强 J 能动性和独立性。新 课程所倡导的 自主学习 、合作学爿 、探究 学 习数学的 自信心 ,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活 学习的学习方式 ,为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起到了极 大的促进作 动 中 。 用。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行为变化 为前提的 ,因此 在开展数学探究活活动中 ,教师 要善于捕捉数学探 究的信 教师必须认真地反思 自身的教学 ,逐步使教学行 为符合新新课 息 ,认真反思 自身的教学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相 程 的理 念 。 信学生的潜能 ,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 自主探究合 1 设探 究 活动 的和谐 氛 围 . 创 作中得到充分的发鼹 ,从而获得新知识 ,真正体现 以学生发展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的核心要求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 为本 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 ,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和探 生关系 ,是开展有效数 学探究活动的关键 。因此 ,教师首先要 究水平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I承认并保护每个学生特定的权利 '把学 爿 自主权 交还给学生 。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策略研究
体地位与参与热情 , 使小学生在观察 、 讨论 、 分析 、 交流与 总结过 程中, 理清数学 知识 的提 出思路 、 数学概 念的形成标准 、 数学结 论 的达成要求 、 数学知识 的应用框架等 , 从而培养学生 的质疑能 力、 探究 意识 、 创新思维 和外化实践能力等 。小学数学 的探究式 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数学 问题 的观察 、 分析 、 类 比和归纳能力 的一种新型教学模 式 ,使学 生能够从复杂的数学逻辑 中发现其 般规律 , 探究数学 问题 的思维特征与实践过程 。 小学数学 的探 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 自主、 独立 、 创造性地 参与数学学 习 , 有助于
。 镊 屡 嚼 。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性思考与第三 中学 , 新疆
摘
喀什
8 4 3 8 1 1 )
要 探究式教 学是“ 新课 改” 的重要 内容。 本研 究论述 了小学数学探 究式教 学的相 关概念 , 从 内在原 因和外在原 因两个维度对
行 了理 性 思 考 。 第一 , 外在原因。由于 国情 的客观制约 , 小学班级人数普遍
1 4 8
第一 , 更新数学教学观念 。 为了推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 有序 、 高效 、 持续 开展 , 教育要认真学 习、 贯彻落实 “ 新课标” 的内 容, 积极转变传统的数 学教学观念 , 构建学生在数学教学 中的主 体地位 , 形成教师 一学生双主体 的 良性教学模式 , 培育 学生 自主 学习 、 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 。 第二 , 开展差异化 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 教师要充分考 虑学生个体差异 , 关注学生 的个性发展 ; 要根 据教 学内容的难易 差异 , 设置不 同的教学方法 , 充分挖 掘学生 的学 习能力 和思 考潜 力, 引导学生能动地开展数学探究与知识交流。 第三 , 建立科 学的评价体 系。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中, 评 价体系不仅要关 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 还要对学生的探究意识 、 思 维意识 、 思考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 ; 形成定量评价 与定 量评 价相 结合 ,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共 同参与的科学评价体系。
浅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
创新课堂1212016年 第7期创造。
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
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综上所述,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除了上述几点外,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和挫折忍耐力,它们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因子。
我们只要根据心理学原理,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性、相关性及主要特征等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得到显著发展的。
参考文献:[1]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学习方式。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一直存在着传授性教育和体验性教育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
接受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教育者系统的传授接受已有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亲身实践感受,通过质疑分析探讨,发现问题并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全面性。
然而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当前基础教育在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结合上仍有很多欠缺存在很大不足。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所提倡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下,很多老师出现一种偏见认为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相对立的,接受性学习是落后的、过时的,探究性学习是先进的、唯一的,致使教学走上了形式化道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探究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一)教学情境多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与数学世界接触的第一扇门,更是学生对于数学世界最初的窥视,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有效设计,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可以使教学情境变得更加多样和生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调动起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愿望,还能使学生通过情境化小学数学学习,了解小学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摆正学习心态和进一步深化自主记忆水平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注重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完成独创性学习的过程,这里的独创性学习并不是指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学生不满足于获得现有的学习进程,而是愿意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了解如何分析某一数学概念或定理,并且能够探索新的知识。
这样做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达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学生利用旧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和其他同学共同配合解决问题,这对于解答数学难题来说将有很好的引导意义,而且学生也会有更加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发展小学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铺垫,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育界得到格外的注重。
但是由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是进行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们的成绩,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自身发展情况而制定相对应的授课模式。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法初探
过 程 , 能 充 分 提 高 学 生 的探 索 能 力 , 能 达 到 对 知 识 的深 才 才
层 体 验 : 有 坚 持 让 每 名 学 生 根据 自 己 的体 验 , 自 己 的思 只 用
维方式生动地 、 自由地 、 开放 地 去 探 索 , 能 培 养 学 生 勇 于创 才
学 习 情 境 . 指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密 切 联 系 的 、 学 生 的原 是 与
让 的 过 程 . 生 在 开 放 的 情 境 中多 角度 地 主 动 探 索 , 示 了 学 揭
多样 化 的推 导 方 法 : 拼— — 把 两 个 相 同 三角 形 拼 成 已学 过 的 罔形 : 剪— — 把 正 方 形 、 方 形 、 行 四 边 形 沿 对 角 线 剪 开 , 长 平 得 到 三 角形 :折 — — 把 三 角 形 折 成 学 过 的 图形 等. 生 亲 历 学 了 整个 数 学 化 过 程 后 . 二 角形 面 积 计 算 方 法 的体 验 就 很 丰 对 三 满 . 于 动 作 思 维 占优 势 的 小 学 生 来 说 ,听 过 了 ,可 能 就 忘 对 记 ; 过 了 , 能会 明 白 ; 有 做 过 了 , 会 真 正 理 解 . 师 要 看 可 只 才 教
一Hale Waihona Puke 善 于 处 理 教 材 , 求 把 教 学 内容 设 计 成 物 质 化 活 动 , 学 生 力 让
亲历 数 学 化 的 过 程 , 而 获 得对 知 识 的 深层 体验 . 从
3 设置问题 情境 . . 让生活 当中 的问题成 为数学 探究 的对 象
‘,
・
之8一 一 4≥ …
・
教 学 方 荡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教育领域,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提问、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学生面临的学习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深入了解该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分析其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探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学习氛围,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研究旨在总结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为未来推广和应用该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我们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了解目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趋势。
小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形成创新意识
浅谈小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形成创新意识【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能单纯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独立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
学生不仅“学会”数学,更要“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激活学生思维,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探究;形成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这一教学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教学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
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
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性教学过程。
因此,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形成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力求使数学活动课成为问题解决的“汇报课”,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学习动力的“激励课”,知识用于实践的“指导课”。
一、努力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
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例如,教学四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四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四边形。
而应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四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又如:教学“体和体积”的概念,教师在一个盛有水的正方体缸里放入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学生观察到水面上升了,这样学生就直观地理解了物体具有占据空间这一特征。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目前关于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仍然有限。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原理上,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效果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研究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探究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体验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经历,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深度。
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体验式学习也有助于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和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研究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参考以下内容: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数感是指对数量、度量、空间和形状等数学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数感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
随着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重视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本文将从实践和研究的角度探讨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实践篇1.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数感培养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认识和理解数学。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感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注重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数感培养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运用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户外探究、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数感能力。
4.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数感培养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述、课外拓展、数学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数感能力。
二、研究篇1.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数学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数字化时代更是无处不在。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感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和学习数学,良好的数感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在 问题 的探 究 上 , 学 生 的 个体 独立 探 究 很 重 要 , 但 学 生 之 间 的 合 作 交 流 同 样 重 要 。通 过 相 互 间 的讨 论 与 分
当前 , 在课堂教学 中, 绝 大 部 分知 识 的获 得 和运 用 方 式都是通 过精练文字 、 图形 和表 格 等 “ 书面材料” 而 得 到 的, 并 不直 接接 触 客 观实 际 , 这 当 然也 就缺 少 了直 接 经 验
的过 程 和 真 正 的 体 验 。 探 究 性 学 习 是 个 实践 性 很 强 的学
动, 让 活 动 尽 量 惠 及 每个 学 生 。让 学 生 亲 身 参 与 , 来 体验
知 识 的形 成 过 程 , 进 而 构 筑 自己 的 知识 体 系 。
四、 合作交流 。 总结 反 思
题 的 指 向性 不 强 , 缺 乏 活 动 的实 效 性 和 数 学 味 。 在 探 究
学 习 上进 行 问 题情 境 的创 设 要 以学 生 所 探 究 的 数 学 知 识 为主题 , 以数 学 问题 为 主 线 , 充 分 考 虑 学 生 的生 活 经 验 和
三、 动 手 实践 。 开 展 活 动
阶段 , “ 动手实践 、 开展活动” 阶段, “ 合作交流 、 总结反思”
阶段 。这 四个 阶 段 , 相互衔接 , 缺一 不 可 。
一
、
创设 情 境 。 确 定 问 题
创 设 情 境 是 探 究 性 学 习 活 动 的 第 一 个 阶 段 。 所 谓 “ 创 设情 境 、 确定问题” , 是 指 将 相 关 数 学 问题 放入 特 定 的 情境 ( 一般 指具体的社会文化 环境或实践活 动) 中, 并 在 这 一 特 定 情 境 下 说 明 这 些 问 题 的缘 由 , 最 后 对 于 情 境 下 的相 关 数 学 知 识 加 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炼 、 总结 和有 针 对 性 的 探 究 , 进 而 最大 限度地激发学 生对数学探究 的兴趣和信心 , 让 他 们 获 得 积 极 的情 感 体 验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已 经 掌 握 的 知识 与 经验 , 努 力 解 决 数 学 的抽 象 性 与 小 学 生 具 有 较 强 的形 象 性 之间的矛盾 。另外 , 要 让 小 学 生 产 生 自愿 进 行 数 学 探 究 的 渴望 和需 要 , 并 让 他 们 进一 步 明 确探 究 的方 向 , 这 也 有助于探究活 动的广泛开展 。然而 , 当 前 小 学 数 学探 究 教 学 实践 中 , 出现 为 了 情 境 而 情 境 的 现象 , 导 致 情 境 中问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作者:柯丽芳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07期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针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①精选素材;②开放课堂;③互动交流;④课外实践。
关键词:数学探究;兴趣;环境;评价;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5“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传统的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考分的高低读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
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学习呢?为了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商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几年来,本人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现在此谈点滴体会。
一、精选素材,激发探究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精选鲜活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自己喜欢数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和创造数学。
1.以趣激趣生动有趣的东西总能抓住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同形状的车轮: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车轮,通过播放小猴乘坐这三种车子行驶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为什么圆形车轮做成的车子比较舒服?我们一起来研究认识圆。
谈谈小学数学的探究学习
离于数 学问题之外 , 探 究课 自然上 不完 。因此 , 教师 必须用 务 素, 让学 生 的探究活 动更 加有 的放矢 , 突 出主题 , 较好 地提 升
探 究的实效 性 。
2 探 究 内容 “ 精” 些好
目标 。
大” 些 好 实 的眼光 审视教学情 境 ,削枝 留干 ,简化情 境 中的非数学 因 4 探 究空间“
识 点都要探 究到位 , 势必会 因探究费 时而 造成课 上不 完 , 自然 示范 。 要让 学生 自己提 出问题 , 讨论如何解 决问题 。多让学生
达 不到预期 的效果 。也 有些教师 片面追求 完成任 务 ,蜻蜓点 动手 画一 画 、 摆 一摆 、 剪 一剪 、 拼 一拼 等 , 通过观 察 、 比较 、 分 水, 面面 俱到 , 其探 究效 果可想而 知。 因此 , 笔者认 为探 究的 内 析 、 概括, 寻找解决 问题 的好方法 。 容 还是 “ 精” 些好 。这要 求教师 要立 足于 课本 , 但 不局 限于课 5 探 究 方 式 “ 活” 些好 本, 精 心选择一些适 合学生探 究的 内容 。 小学生的数 学学习方式不 同于成人 。 在探究学 习中 , 许多 首先 , 处 理探 究 内容 较 多的教 材时 , 不能 被人 为的 、 既定 教师 往往 只注 意探究 的内容 ,而忽 略了数学探 究方式 的选择 的教 材或教 案 的课 时划分给 “ 框” 住 了 。例如在教 学 “ 粉刷 墙 和优 化 , 简单地采用 成人的抽象说 教或复杂演 绎方式 , 造 成学 壁” 时, 有“ 粉刷总 面积 ” 、 “ 需要 涂料 总千克数 ” 、 “ 如 何购买 省 生的探究活动 或徘徊不前 , 束缚 了探究学 习的开展 。
一
定 的学习技能是 很有帮助 的。 因此 , 自主探 究倍受广 大教 师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探究与思考[001]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探究与思考一、核心素养作为当代教育中的热门话题,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量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构建学生量感的重要阶段,更需要我们重视。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究和思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量感的概念和意义1. 量感的概念量感是指通过感性认识和具体体验,发展数学判断力和推理能力,获得感知数学物体数量的能力。
可以说,量感是人们感知物质世界量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量感就是在帮助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数学问题体验的积累,使学生逐渐形成对数学问题数量的感知能力。
2. 量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量感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度。
其次,量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后,培养学生的量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三、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和方法1. 引导学生多体验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身体感觉非常敏感,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知数学物体的属性和数量。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可以让学生用小球模拟乘法的过程,通过手动体验乘法的过程,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多感性认识小学生往往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数学文字和符号的含义。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和符号的实际含义。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多感性认识图形,理解几何概念。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
探究式学习范文(精选7篇)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范文(精选7篇)探究式教学又称“做中学”、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探究式学习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式学习篇11、探究式学习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图景。
而这一切必然对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仅以文化知识教育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教育内容与有限教学时间之间难以协调增长的矛盾;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因此,需要重新认识教育过程,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放射成功,美国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震动,引起了他们对教育意义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开始了对以“纯知识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育的改革运动。
1959年9月,美国全国科学院在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召开了专门研究改革中小学理科教育的伍兹霍尔会议。
大会主席,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著名报告,提出了应重视科学的知识结构,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新教育观,并率先倡导“发现法”,锐意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发现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与此同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在1961年哈佛大学举行的纪念演讲会上作了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的报告,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对小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认识.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
浅谈我对小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认识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报告主要对小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调查分析,强调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体验”与“探索”,从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主要从探究的意义、策略、方法、措施等作以论述。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自主创新;合作交流;综合实践;
探究式教学问题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在教学问题情境中从不同角度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得了解小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情况故对唐里学校随机抽取的50名小学生,进行了的一次问卷调查。
经过调查后,从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小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情况统计表
从整体看,学生的探究意识不是很强。
我想主要原因有:学习抓得不紧,学生学习轻松,玩的时间多于上课时间;进行小组学习的机会不多,52%的学生只是偶尔有;学校是乡镇学校,学生的家长都是农民,很多时间都是干农活,教育孩子的机会比较少,只有仅仅晚上那么一点时间;还有就是教师本身。
大多数教师都为年轻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探究学习大多是领导检查时,才被迫采用,平时教学较多采用讲授法,学生反映不积极。
诸多原因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也失去学习兴趣。
更何来探究学习方法呢?不过可幸的事,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有探究意识的,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校数学探究式学习还需进步。
课堂教学还得更加活跃,学生和教师需提高探究意识。
一、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数学的学习应用过程充满探究与创造、观察、实践、猜测等推理模式,已成为人们发展数学、应用数学的主要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是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他是学习自主的内在动力。
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之中。
2.积极探索、体验探究过程
⑴质疑问题、激活思维
⑵独立探究、讨论交流
⑶实践应用,注重评价
3.探究与创新相结合
积极培养小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例1:四年级口算中有这么一题;
有3、6、7、8四个数,请利用四则运算,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最终计算结果为24(至少两种方法)
此题带有很强的探究性,首先复习了四则运算的知识,其次又让学生探究创新,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二、探究的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探究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小学生,教师需要运用许多的探究方式进行教学。
其方法主要有:
⒈在操作中探究
⒉在实验中探究
⒊在游戏中探究
⒋在猜想中探究
三、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及措施
1.优化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探究式学习很重要。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是学生探究的前提。
2.组织探究活动,选择探究方法
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探究方法,找出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其中可分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以及最近普遍使用的网络探究。
例2: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找规律中第115页做一做有
这样一题;
找一找规律,然后画出括号里的图形。
找规律本质就是一种探究。
教师可以借这题开展活动,让学生找出最适合的方法积极主动进行探究
3.合作交流,分享成功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创新方法表达出学习的结果。
运用读、写、画、算等方法表达出来。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及时评价。
例3: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5cm,面积增加125cm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设长为x,宽为y
那么,(x+5)×(y+5)-xy= xy+5x+5y+25-xy=5(x+y)+25=125
所以,x+y=20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2×(x+y)=40cm
此题的解法不止一种,故教师应激励学生合作探究,寻找多种方法进行解题,提倡学生用个
性化的创新方法表达出学习的结果。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求出周长时,教师要积极评价及时给予肯定。
4.积极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乐趣,而且还需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这样,学生一点点地进步,慢慢也就习惯探索,最终喜欢上探索。
例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35页的问题;四边形有哪些特点?
此题采用自主探究法。
自己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出来。
教师需鼓励表扬,让学生产生兴趣,对于错的也不要批评,给予鼓励让他再找找看。
长期下来,数学课堂将会丰富多彩,老师不再是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5.丰富实践,综合运用
学的知识是死的,最重要的是实践。
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探索过的问题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实践,并能很好地将其知识点综合运用起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5:动物园售票处规定,1人券每张2元,团体券(共10人使用)每张15元。
三年级一班共38人去参观。
问如何买票最省钱。
(三年级数学题)
此题为一个如何买票的问题,也是最贴近生活的问题,解决买票问题,不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此题需要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探究。
小组成员每人想一种方法,最终收集方法,筛选和总结。
一般的学生只会想到前5种,其实也不足为奇,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本身有限。
然后继续探索,就会发现第四种方法最省钱,这也不为是一个正确答案。
可是作为教师,你得继续让学生们思考。
这时可自由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引导提醒,最终得出第⑥种比较完美的方法,也可称之为补足法,把人数补齐,然后再买4张团体券。
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1.抓紧需求,亲身经历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特别是小学生。
这种需求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强烈。
例6:用13根火柴棒摆成四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
此题为探究性问题。
淡化了学科的界限,是内容摆脱了文本限制。
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活动方式。
可买一些火柴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效果会更好。
2.提供平台,增强实践意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等特点,创设一定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器材和动手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探究意识。
例7: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83页的问题
用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8cm,宽15cm,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变化吗?
此题实为考查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求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纸条和图钉,先钉出一个长方形,再动手拉一拉,变成平行四边形,也得出如果把长方形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尺量一量木框的周长和计算面积。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课后补充,内化理念
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仅靠课堂那点时间是不够的。
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大量信息转化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数学实践,将课堂探究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2.周时明:《小学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0年第9期
3.顾建军主编《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4.熊宗萍、何训光:《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9期
5.虞锋雷:《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