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和____等,可以____,学习____的方法并获得____。

2.蜡烛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是____色,____味,____体(填“液”或“固”),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

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____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_和____。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1~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姓名____合作者____________班级____日期____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用品(如仪器、药品等)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探究步骤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1-11实验熄灭时:观察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结论问题和建议【交流与思考】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河南专版)2018-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河南专版)2018-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01 知识管理1.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化学科学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______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是通过______得出的。

化学实验: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蜡烛是白色固体,______溶于水,且密度______水。

燃烧时: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层,其中______温度最高;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______生成;用一个用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还有__________生成。

熄灭后:白烟从烛芯冒出,若点燃白烟,能被点燃。

302 基础题1.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小亮提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2.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

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3.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5.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6.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的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含量比空
气中的多。
探究新知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
现象 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有水凝结
二氧化碳
氧气

结论 吸入空气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呼出气体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探究新知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思考】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哪几点?
01 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等。
02 关注物质的变化。
0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 前、变化时、变化后等)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知识储备
素养目标
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2.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1. 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观察蜡烛的 颜色、状态、 形状、硬度
点燃 前仔细ຫໍສະໝຸດ 察燃着 的蜡烛燃烧 时观察蜡烛熄灭 的时候有什么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
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
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
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教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教版)

二、实验与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背景知识:
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想一想:1、蜡烛燃烧可能发生那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 了?如何验证? 3、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点燃前 燃烧过程 空气中燃烧 圆柱形 黄白色光亮火焰 白色固体 火焰分三层 轻微气味 外焰最明亮 质地软 温度最高 不溶于水 内焰温度较低 密度比水小 焰心最暗 温度最低 熄灭后
含量较 多
含量较 少
含量较 少
含量较 多
进行实验:
排水法收集 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
步骤2: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石灰水浑浊多 二氧化碳含量高 步骤3: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氧气含量低 带火星木条熄灭快 步骤4: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测定 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
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 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点燃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现象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 含有的水蒸气多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业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业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总分:22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学习小组准备对秀洲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卵的孵化率”,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2.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B.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假设C.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D.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3.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4.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小静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操作实验D.得出结论5.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控制变量D.归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6.(12分)下面是一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3)“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5)“这个实验既操作简单,又现象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2课时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2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复习回顾: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4、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鉴别方法:方法1:二氧化碳(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方法2: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3: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1. 排水法——适用于或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的收集。

2.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并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的收集。

3.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并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的收集。

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收集气体:如图①,取4个空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两瓶为空气(将盛有空气的集气瓶记为A瓶,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记为B瓶)。

O2的含量:如图②,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A、B瓶中,木条在A 瓶中继续燃烧,在B瓶中立即熄灭。

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 __。

CO2的含量:如图③,向另外的A、B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A瓶内石灰水____ ,B瓶内石灰水__ __。

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 __。

H2O的含量:如图④,取两块干燥的冷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并与另一块对比,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 __ __,另一玻璃片上__ __。

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__ __。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__ _,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_ __。

易错易淆: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Array验。

对比实验法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实验现象的比较分析,探究一个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进而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科学
第1页
化学是:研究 物质组成、结 构、性质以及 改变规律自然 科学。
1、化学与社会发展有亲密关系,能使人 类生活得愈加美好。
2、学习化学对促进学生本身科学素养提 升含有主要意义。
化学试验基本操作
化学是以 试验为基 础科学
化学试验探究(设计试 验内容、准备试验药品 和仪器、试验操作、观 察试验现象、试验过程 统计、推断试验结论
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第8页
2、酒精灯使用--加热
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中上部(夹在距 试管口约1/3处),放在外焰上
第9页
(三、试管洗涤)
标准:内壁均匀附着水,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 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洁净。
第10页
第2页
二、试验安全注意事项
1、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
2、割
伤: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马上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
处理。
第3页
三、化学试验室药品一些图标
第4页
四、部分基本试验操作 (一、药品取用)
1、固体药品取用(可用药匙)
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第5页
2、液体药品取用(或量取)
滴加
倾倒
第6页
2、液体药品取用(或量取)
量取液体时, 假如视线没有与量 筒内液体凹液面最 低处保持水平,而 是采取仰视方法, 将会对读数产生什 么影响?

量取
第7页
(二、物质加热)
1、酒精灯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绝对禁止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d、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三、教学难点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圆柱形、乳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

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芯;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③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其次,焰芯温度最低。

如何用实验确定?④燃烧后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来检验?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熄灭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仪别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1、试管。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
观察到蜡烛浮于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
水_小__。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 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 s后 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结论: 蜡烛火焰的__外__焰____层温度最高。
硬度___小_____。
(来自《点拨》)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 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 s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a___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外__焰____温度最高。
知2-讲
知2-讲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_ _烧__杯__内__壁__有__水__雾__产__生_____,说明__蜡__烛__燃__烧__有__水__生__成____;再
分别插入空气与呼 2.呼出的气体火焰 氧气比呼出的
出的气体的集气瓶 变小甚至熄灭
气体中的氧气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 片,对着其中一块呼 气,观察水蒸气的情 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知3-导
结论
1.空气中玻璃片 说明空气中的
无明显现象 水蒸气比呼出
2.呼出的玻璃片 的气体中的水
有水珠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课堂讲解 科学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提供资料一激发兴趣一活动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提高认识等。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投影仪或相关的录像资料。

2.学生用具第一课时:白色蜡烛、水、小刀、水槽、小试管、火柴、小烧杯、石灰水。

第二课时: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木条、胶头滴管、水、石灰水。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投影或放录像、图片等]有关炸药的发明。

1.硝化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是一种炸药。

如果点火,它就燃烧。

如系上雷管,它便爆炸。

硝化棉用来制爆破筒、供矿井爆破(通常与硝化甘油混用)、深水爆破及制作无烟火药。

克里斯琴、舍恩拜因偶然发现了硝化棉!舍恩拜因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

1846年的某一天,他正在妻子的厨房里做化学实验,当时打破了一个烧瓶。

烧瓶里装了硝酸和硫酸,这些化学品洒了一地。

当时舍恩拜因找不着拖把,于是一把抓起妻子的棉围裙就去擦污迹,之后将围裙挂在热炉子前烤干。

当围裙干燥到一定程度时,着火了,烧得一点不剩。

舍恩拜因就这样发明了硝化棉。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实验设计: 步骤1:收集两瓶空气 步骤2: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步骤3: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步骤4: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步骤5:比较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进行实验: 1、收集两瓶空气
方法: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 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 品就收集好了
2、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1、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石蜡熔点低,受热会熔化,不完全燃烧时形成炭黑。 2、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分为几层? 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 焰心。其中外焰最亮,焰心最暗。
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钟,取出火 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平放入火焰中的火柴两端变黑, 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4、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杯壁上有什么现 象产生? 现象:烧杯内壁上有水雾生成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现象 结论
在呼出气体中的木条很快熄灭, 在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一会儿。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多
4、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方法:象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 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
空气
现象 结论
在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空气中的石灰水不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化学学习的特点:
1、 关注物质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沸点、熔点以 及可燃性和其它性质 2、 关注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如变化中物质形态、外观的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伴随的能量 的改变。 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 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如从蜡烛形态到其燃烧中的现象到产物的检验全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点燃蜡烛时,发现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最亮。

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2.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多,氧气少。

3.化学探究学习的特点: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可燃性和其他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4.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知识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水、澄清石灰水。

实验原理: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分析论证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蜡烛是白色固体,有轻微的气味,质地较软;把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浮在水面上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2)点燃时: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三层,最石蜡具有可燃性,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焦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的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分别在火焰上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小烧杯,仔细观察烧杯的内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3)熄灭后:熄灭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继续燃烧蜡烛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再次点燃蜡烛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因此蜡烛能够被重新点燃实验点拨 1.点燃蜡烛时,从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三个方面去观察,观察时要关注蜡烛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导学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导学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教育课件
4
小组讨论
1.点燃时,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当你发 现罩在火焰上方时,发现烧杯内壁有黑色物质,黑 色的物质是什么?
2.点燃的蜡烛熄E灭va时l,ua冒t白io烟n,o白n烟ly是. 什么? 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教育课件
11
• 1.各小组相互之间说一说如何收集一瓶教室气体?
• 2.每两个同学一组,相互之间说一下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这个实验的操作方法, 现象和结论。直到熟练为止。
• 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从外到内依次是外焰、内焰、焰心,同时生成了 两种物质;而酒精灯的燃烧时同蜡烛非常相似,根据蜡烛的燃烧,试推测酒精 燃烧生成的物质应该是( )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Evaluation only. 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教育课件
1
学习指导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 对E人v体a吸l入u的a空ti气o和n呼出o气n体ly的.探究 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
Co现p象y结r论i在g语h言t表2达0方0面4更-合2理0。11 Aspose Pty Ltd.
K12教育课件
10
教师点拨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实验准备:1、澄清石灰水,水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回顾旧识: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思维联想: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指导: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探究参考: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的表述探究所能得到的结论。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实验、分析、归纳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白烟1、检验物质燃烧后有水生成: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证明有水生成。

2、检验物质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3、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4、黑烟:是没有完全燃烧的碳(炭黑);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却后形成的石蜡固体。

5、烟:是固体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小液滴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七、教学反思正确引导学生,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及时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明确问题和探究目的,关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最后认真填写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2.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蒸气
C.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控制变量D.归纳
5.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6.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
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设计实验D.反思评价
7.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
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8.同学们知道烧碱、纯碱都显碱性,但是哪种物质的碱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方案C.获得结论D.收集证据
9.某同学发现实验室里的一个久置的酒精灯不易点燃,有同学认为因为酒精蒸发后灯芯上有水,于是他们提出:“我们可以先上网查阅一下资料。

”“上网查阅一下”这一过程属于
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假设和猜想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10.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为实验B.②为猜想假设C.①为观察D.③为设计实验
1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功能材料研究④生命过程探索()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下列用品的发现和发明与化学的发展不相关的是()A.古代陶瓷B.青铜大鼎
C.橡胶制品D.古代石斧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科学探究活动,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6)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填上述数字序号)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4.科学探究是同学们进行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主要包含下面这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请阅读下面内容,针对金属镁进行有关探究.
镁和铁、铜、铝一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金属镁可用于制造航天材料、各式各样的合金等,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也含有镁粉.
(1)提出你想探究的有关镁的问题.(至少2个).
(2)假设镁有什么性质(至少2个)?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3)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一个假设.要求写出实验方法、预期的现象、结论.
你的假设实验方法预期的现象与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C 2.D 3.C 4.D 5.D 6.C 7.C 8.B 9.C 10.A 11.D 12.D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1)提出问题;
(2)得出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进行实验;
(5)反思与评价;
(6)(1)(3)(4)(2)(5).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4.(1)纯镁的颜色,镁带能否导电传热,镁带能否燃烧等.
(2)镁带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铁和铝都具有银白色光泽)、镁带能导电(铁和铝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镁带可能具有可燃性(因为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也含有镁粉)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

①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打磨表面,观察镁带表面呈银白色镁具有银
白色光泽②用小电珠、干电池、导线、电极连接成导电小电珠发亮镁具有导
装置,将两个电极分别与镁带的两端连接电性
③用坩埚钳夹取一小段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镁具有可
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