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

合集下载

大一建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建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建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建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与空间设计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等。

在大一的建筑学概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知识,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一、建筑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是指通过设计和建造来满足人类居住、办公、学习、娱乐等活动需求的艺术和科学。

根据用途和功能,建筑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等不同类型。

此外,建筑还可以按照风格和形式进行分类,如古代建筑、现代建筑等。

二、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是建筑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特点。

从古代文明的金字塔到现代的摩天大楼,每一个建筑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三、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多个原理和概念。

首先是空间规划原理,即根据功能需求和人类活动特点来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

其次是结构原理,它研究建筑的力学特性和结构形式,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采光、通风、隔声等原理,用于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四、建筑材料和技术建筑材料和技术是建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如砖、混凝土、玻璃等。

在建筑施工和装修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和工艺来实现设计的目标,如建筑模型制作、墙面装饰、屋顶防水等。

五、建筑的环境影响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建筑的能耗、排放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同时,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六、建筑与社会建筑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也是社会和文化的象征。

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社会需求和价值观,以满足人们对室内外环境的期望和要求。

综上所述,大一建筑学概论涉及到建筑定义和分类、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和技术、建筑的环境影响以及建筑与社会等知识点。

建筑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建筑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建筑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建筑概论基本概念1.建筑的定义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建筑是指人类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根据社会需求和使用功能,构筑的各种用于人类活动的建筑物。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与其他艺术形式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2.建筑的性质和特点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如功能性、稳定性、美学性、社会性等。

3.建筑的分类及其特点建筑按其用途和形式可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宗教建筑、公共建筑等,每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

二、建筑的历史演变1.建筑的史前时代古代人类从最初的洞穴居住发展到木质建筑、土质建筑和石制建筑,逐渐形成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建筑的古代时期古代建筑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代表,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3.建筑的中世纪时期中世纪建筑以教堂和城堡为主要形式,表现出宗教和封建主义的特点。

4.建筑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5.建筑的近现代时期近现代建筑以工业革命为背景,充分利用新材料和技术,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三、建筑的形式和风格1.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包括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和空间形式,这些要素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态。

2.建筑的主要风格建筑的主要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克、文艺复兴、现代主义等,每种风格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筑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四、建筑的功能和结构1.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性特点建筑的功能包括人类活动的各种需求,如居住、工作、娱乐、教育、宗教、文化等,不同的功能要求建筑在结构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2.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原理建筑的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索塔结构等,这些类型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不同。

建筑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建筑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建筑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建筑的概念和分类1.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具有空间功能的构筑物,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水平。

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等多种类型。

2. 建筑的分类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不同,可以将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工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等多种类型。

而从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设计原理出发,可以将建筑分为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两大类。

二、建筑的历史和发展1. 史前建筑史前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早起源,它包括早期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建筑形式。

史前建筑主要以石头、木头和泥土为材料,形成了原始的居住洞穴和石屋。

2.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包括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多利克斯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等著名建筑物。

古代建筑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和技术水平。

3. 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括哥特式建筑、罗曼式建筑和拜占庭式建筑等多种风格。

中世纪建筑以宗教、城堡和市政建筑为主,展现了基督教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4. 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它代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新。

现代建筑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形成了摩天大楼、现代别墅、室内设计等多种类型。

三、建筑的设计原理1. 建筑的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建筑的整体结构、承重墙体、框架结构、悬挑结构、索结构等多种形式。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外力作用条件,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建筑的功能建筑的功能设计是建筑规划和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建筑的功能定位、使用功能、空间布局、配套设施、采光通风等多个方面。

功能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要求和用户需求,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

3. 建筑的形态建筑的形态设计是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美感的表现,它包括建筑的外观造型、内部空间组织、立面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1.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空间要素2.建筑技术,就是以合理、有效、满足人居住舒适为原则,通过对建筑的限定,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3.建筑,是由墙体、楼地层、屋顶、门窗、电梯和基础6部分构成的。

遵循一种逻辑、法则和模式,构成了各种体系;建筑构成的体系有:结构体系、墙体系、设备电气体系、环境体系、能源体系、智能网络体系4.建筑功能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化5.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是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6.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功能要求都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方法来提供与功能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例如,为适应蜂房式的空间组合形式,可以采用内隔墙承重的梁板式结构;为适应空间灵活划分的要求,可以采用框架承重的结构;为求得巨大的室内空间,则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7.建筑材料的特性包括以下五种: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化学特性、使用特性、加工特性8.建筑材料的功能包括结构功能、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室内环境调节功能9.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建筑工程三大材料10.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是研究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11.钢筋混凝土是现代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的基本结构材料12.建筑空间,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构成的,但一经构成之后,这种空间就改变了性质——由原来的自然空间变为人造空间13.构成建筑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是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14.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要素和建筑空间要素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造型15.建筑技术构成的条件必须满足: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功能条件、建筑的用途和规范法规16.建筑室内气候指的是由空气湿度、气流以及壁面的辐射热等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它是建筑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17.微气候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18.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原因有:(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在室内接触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比以往明显增多;(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19.空调系统导致不良建筑综合症(SBS)的主要途径:(1)新鲜空气量不足;(2)空调系统新风采集口受到污染;(3)过滤器失效;(4)气流组织不合理;(5)水致空气污染;20.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包括建筑热工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以人的视、听、触觉为基础,利用建筑的墙体、顶棚、地面,进行建筑保温、隔热、防潮、建筑节能、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2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建筑与自然共生;(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使建筑融入历史或地域的人文环境22.建筑绿化,是指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进行绿化配置,由此来改善和美化建筑环境23.建筑绿化分为人工绿化和天然绿化24.建筑绿化的功能与作用:(1)改善建筑是内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2)满足人们的使用及观赏功能;(3)丰富建筑的表现力25.图纸是工程师们进行交流的语言,也是承载着设计思想的媒介第二章1.建筑的设计媒介是建筑作品的表达途径2.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3.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技术,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说明文字是设计说明4.从内容上,图纸可以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5.用模型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6.清代的“工部营缮所”设“样房”和“算房”,其中“样房”负责拟草图、绘制按比例的施工图和制作模型7.宋代的“界画”就是当时的建筑图8.室内外表现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度在1:500~1:50之间9.陶土、木材、纸这些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材料外,玻璃、塑料等工业产品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模型制作上10.设计总说明的内容:(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场地红线图及有关规范和文件;(2)工程设计的规模、范围和概况11.AutoCAD是成熟的专业绘图软件12.3dMax是功能强大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13.Photoshop是图片编辑处理软件第三章建筑材料1.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它所包含的门类和品种极多,一般将水泥、钢材、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2.按照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建筑技术概论复习提纲

建筑技术概论复习提纲

建筑技术概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绪论和第一章建筑技术科学是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与建筑师工作有关的,与建筑及其学科发展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一方面为了掌握将来作为建筑师工作时必需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对建筑的认识和修养。

1.理解建筑设计的技术内涵部分;2.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功能功能、物质技术因素、建筑空间要素;建筑功能要求的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的形象载体的结合。

由人工建造的具有能“容纳”人类在其间生活所需空间的围蔽物。

建筑的构成因素:·满足人类在其间活动的空间几何特征:形状、尺寸、方位、位置及相互关系等;·形成人类审美感觉的空间艺术特性;·建筑的社会经济属性:国民经济、投资、人口、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城市、产业、交通、政策、法规、管理、文物保护、文化传统等。

·“围蔽”建筑空间的物质实体:组成物质实体的建筑材料;保持建筑空间,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建筑结构———建筑的“骨骼”;“贴附”在“骨骼”上的建筑围护层和装修、装饰:建筑结构的保护层;建筑空间的防护层(防水、防潮、保温、隔热、隔声、采光);满足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的饰面层(地面、墙面、顶棚);用以建筑室内外空间之间“沟通”的门和窗。

3.建筑技术科学的范畴包含:建筑设计媒介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构造和工艺;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设备系统;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安全和防护、建筑卫生和防疫技术。

第二章建筑设计媒介技术1.建筑设计媒介的定义和分类: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模型(包括实物)、技艺传承。

2.古代:设计媒介表达的粗糙性和传递的局限性,共同的知识背景是“对象”,建筑师的“完人”特性和“匠人”特性,建筑体型的简单性和形式的模式化和持续性。

3.近代:投影几何和透视画法,制图标准和工程图纸,图纸复制(蓝图)技术。

设计信息表达的精确性和传递的方便性,共同的知识背景是“规则”。

多种专业人员的合作和配合,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分工,设计和施工的分工。

建筑概论知识点

建筑概论知识点

建筑概论知识点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居住或工作的场所,更是一门艺术。

建筑概论是对建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涉及建筑的历史、类型、结构、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建筑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建筑的历史发展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早期的建筑以石头、土坯等天然材料为主,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建筑开始使用更多的材料,如砖、石、木材和玻璃等。

不同文明和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呈现出多样性,如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等。

二、建筑的类型建筑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文化建筑等多个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住宅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场所,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安全的结构;商业建筑要考虑商业活动的需求,如商店、办公楼等;教育建筑要满足学习和教学的需求,如学校、图书馆等。

每个类型的建筑都要兼顾功能和美学,体现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需求。

三、建筑的结构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

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由柱、梁、墙和屋顶等构件组成,承受和传递楼层和屋面的荷载。

非承重结构则包括门窗、楼梯和装饰等,不承担荷载。

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荷载分配、抗震性、空间组织和美学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和美观。

四、建筑的设计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将建筑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建筑方案。

建筑设计的过程包括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监理等多个阶段。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形式、材料、造价、施工和环境等因素,以实现与需求和目标相符的建筑作品。

五、建筑的创新建筑创新是指在传统建筑基础上通过思想和技术的进步,创造出新的建筑形态和解决方案。

建筑创新可以体现在建筑材料、结构、节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建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建筑学概论》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建筑学概论》适用专业:2017级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函授)辅导教材:《建筑概论》沈福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复习要点:绪论:1.1建筑的定义1.2建筑的空间性、时间性、功能性、工程技术性、艺术性等第一章:建筑的意义1.1什么是建筑1.2人与建筑1.3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基本属性:时空性、工程技术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地域性重点及难点:建筑的定义、建筑的基本属性第二章:建筑的物质技术性2.1概说2.2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包括三层含义:建筑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建筑是以物质的手段构成的,建筑的使用方式是物质的。

2.3建筑与人的物质活动需求2.4建筑与人的精神活动需求重点及难点: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因素第三章: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3.2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3.3建筑的文化艺术性建筑艺术语言法则,即建筑形式美法则,可以分为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虚实与层次等。

重点及难点: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构成因素第四章:中国建筑的沿革4.1中国古代建筑(上)4.2中国古代建筑(下)屋顶,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基本形式:庑殿重檐、歇山重檐、四角攒尖、卷棚;古代木构架形式:梁架式、穿斗式及井干式等。

4.3中国近现代建筑重点及难点:中国古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及特点第五章:外国建筑的沿革5.1外国古代建筑(上)古希腊建筑柱式:多立克、爱奥尼、柯林斯5.2外国古代建筑(下)5.3外国近现代建筑重点及难点:外国古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及特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

建筑技术概论——建筑设计媒介技术

建筑技术概论——建筑设计媒介技术

建筑设计媒介技术第一节设计媒介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

一、语言,文字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它们是对建筑进行介绍、分析、说明的工具,最常见的是设计说明。

在内容上,设计说明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说明可以对建筑的功能、特性及设计依据进行相应的阐述,是对设计方案的整体概括。

二、图形,符号建筑设计图纸实质上是一种“工程语言”。

从内容上,图纸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

设计图与施工结合得相对密切。

在建筑学中,还有一种透视图称“鸟瞰图”或“俯视图”,所使用的渲染手段是多样的,其中包括计算机绘制的效果图。

三、模型,技艺在建筑历史上,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建筑模型。

用模型来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的方法,尤其对于建筑外行来说就更加重要了。

模型能对建筑最终的造型和体量有具象的认识第二节古代设计媒介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两类不同身份的建筑师:其一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匠师,其二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计划主持者,,建筑部门的官员。

他们通过模型、文字和图样表达设计。

一、模型我国古代利用模型来进行结构或者构造的设计和研究是一种已经有很长历史的方式。

近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出土了一座唐代的“阙(que)楼”(木结构模型),可能用作结构设计和研究之用。

到了清代,最著名的“雷氏家族”共七代都成为清代“宫廷建筑师”,主管工部营缮所的设计机构“样房”,称之为“样式雷”或“样房雷”。

二、文字和图样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师或城市规划家,他们所担任的是计划、布局和形式等决策工作,而且同时是一位行政官员。

这类建筑师除了有建筑技术知识外,还兼通文学艺术、政治历史等学问,否则就无法主持城市规划或建筑群计划工作,被称作“将作大匠”,在性质上,他们和现代的建筑师较为接近。

这类建筑师善于以文字和图样来表达自己的构思,一些画家和工艺设计师也曾被吸收加入建筑设计的工作,他们在建筑制图和建筑艺术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概到了宋代,建筑制图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它们的表现形式已和现代的设计图样差不了多少了。

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

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

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建筑学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历史、建筑美学、建筑景观、建筑经济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建筑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领域之一,包括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平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等。

建筑设计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对空间形式、结构、材料、色彩、光线、环境等进行有机的设计与组织,旨在创造一个具有美学、合理性和实用性的建筑空间。

2.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形式、结构材料等。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支撑系统,承受着外部荷载,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存在和发挥其功能。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大小和作用形式,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3.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建筑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包括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安装技术、建筑维护技术等。

建筑技术对建筑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质量等进行研究,旨在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保障。

4.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学的基础,包括建筑结构材料、装饰材料、隔热材料、隔音材料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物的质量、造价、使用寿命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筑师需要对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施工方法等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够做出合理的材料选择。

5. 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是建筑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近现代建筑等。

建筑历史的研究可以帮助建筑师了解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结构形式、材料应用等,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

6. 建筑美学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美的学科,包括建筑形式美学、建筑色彩美学、建筑结构美学等。

建筑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建筑师了解建筑美的内涵和特点,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7. 建筑景观建筑景观是研究城市、园林、街区、建筑群等建筑环境的学科,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街区规划、建筑群规划等。

建筑技术概论简介

建筑技术概论简介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 阐施 述工 过观程点中。控 制 : 对 施 工 过 程 进 行 监 督 和 检 查 , 确 保 施 工 符 合 设 计
要求和规范标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 阐施 工述后观检点查。: 对 施 工 完 成 后 的 建 筑 进 行 检 查 和 验 收 , 确 保 符 合 设 计
建筑施工技术: 是指按照设计 要求,采用各 种施工方法, 完成建筑物的 建造过程,包 括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装 饰工程等。
建筑设备技术: 是指为了满足 建筑物的使用 功能,在建筑 物内安装的各 种设备,如给 排水设备、供 暖设备、通风 设备、电气照 明设备等。
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建筑技术: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结构与艺术的结合
YOUR LOGO
20XX.XX.XX
建筑技术概论简介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建 筑 技 术 概 述 03 建 筑 结 构 技 术 04 建 筑 设 备 技 术 05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06 建 筑 节 能 技 术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建筑技术概述
建筑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技术的定 义:建筑技术 是研究建筑物 的设计、施工、 维护等过程中 的技术问题的 学科。
建筑技术的分 类:建筑技术 包括建筑设计 技术、建筑施 工技术和建筑 设备技术三大 部分。
建筑设计技术: 是指按照建设 任务的要求, 对拟建建筑物 进行合理的空 间布局和结构 设计,以满足 使用功能和美 观要求。

建筑概论复习资料

建筑概论复习资料

22、空间就是容积,它是和实体相对存在的。
23、建筑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
24、建筑的空间功能和空间艺术:1、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实际是根据其功能关系的不同,对内部各空间的形状、大小、数量、彼此关系等所进行的一系列全面的组织和安排。而墙体、地面、顶棚等则是获得这些空间的手段。因而可以说,建筑的空间组织乃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2、在建筑艺术表现方面,古典建筑更倾向于把建筑视为一种造型艺术。3、近代建筑则更加强调建筑空间意义,认为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是由空间中的长、宽、高向度与人活动与其中的时间向度所共同构成的时空艺术。
建筑概论复习资料
1、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骨架券和飞券结构的建筑技术。
2、实用、坚固、美观为构成建筑的三要素。
3、建筑的功能(1、人体活动尺度的要素2、人的生理要求3、使用过程和特点要求)
4、人的生理要求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的朝向、保温、防潮、隔热、隔声、通风、采光、照明灯方面的要求。
38、P48。
39、建筑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及规划乃至区域规划等各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的学科体系。
40、建筑物的安全坚固以及通风、采光、保温、隔热等要求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构成建筑物理环境的基本内容。
41、建筑环境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地域内的气候状况、材料资源、地形地貌等对建筑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影响尤为明显,从而为不同的建筑环境带来了强烈的地区特色。
46、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佛教广为传播,这时期寺庙、塔和石窟建筑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灿烂的佛教建筑和艺术。(河北赵县安济桥、北魏时期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

建筑概论复习重点

建筑概论复习重点

建筑概论复习重点建筑概论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介绍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学习建筑概论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复习重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概论知识。

本文将介绍建筑概论的复习重点,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建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包括了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建筑学的定义和其基本概念,例如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等。

二、建筑物的构成和结构建筑物通常由基础、结构和装饰等部分组成。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了解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此外,对于建筑物的结构,我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

三、建筑风格与建筑历史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装饰上所体现出的特点和风格,它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例如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建筑风格,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建筑流派。

四、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建筑设计方法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理论,例如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设计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步骤。

五、城市规划与建筑环境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它与建筑环境密切相关。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问题,例如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公共空间设计等。

六、建筑材料与技术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材料,例如混凝土、砖石、木材和玻璃等。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特性和用途,以及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和技术。

七、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

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
1100mm。
19
第七~九讲知识点回顾
第九讲 1. 平屋顶多分为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
_____、隔汽层、承重层和顶棚层; 2. 平屋顶常用的坡度为( )~( ),上人屋面为( )
~( ); 3. 屋面上使用冷底子油的作用 4. “二毡三油” 是指防水层由两层油毡和三层___构
成; 5. 平屋面有组织外排水将屋面划分若干排水区,一般按
B.1.9
C.2
D.2.1
扶手安全高度规定:室内楼梯为900mm,室外楼梯为( )mm。
A.900
B.1000
C. 1100
D. 1200
14
知识点回顾
平屋顶常用的坡度为2%~5%,上人屋面为1%~( )。
A. 2% B.3%
C.4%
D.5%
气密性最好的外窗开启方式是( )。
A.平开 B.立转
在砖混结构住宅建筑中,既是围护构件,又是承重 构件的是( )。
A.楼板、基础 B.屋顶、墙 C.门窗、楼梯 D.柱、墙
9
知识点回顾
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 )mmX115mmX53mm(长X宽X厚)
A.120
B.180
C.240
D.360
屋面泛水是指屋顶上所有防水层的铺设沿突出屋面部分


A.沿口 B.女儿墙 C.变形缝 D.垂直面
度的()~(),梁宽为梁高的1/3~1/2; 3. 框架建筑次梁的经济跨度是()~()米,梁高为其跨
度的()~(),梁宽为梁高的1/3~1/2; 4. 楼板层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5. 首层地面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16
第七~九讲知识点回顾

建筑技术概论

建筑技术概论

建筑技术概论1)建筑的科学与理性科学与技术科学——科学是揭示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界的各类知识活动,关于自然界各类运动形式的知识体系技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与利用规律在改造与操纵自然的时间中所制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与技能体系得总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建筑的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建筑工程技术;第二层次是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第三层次是建筑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是建筑进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但作为社会进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建筑进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与建筑的进展现代建筑时期,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从技术、功能、艺术三个层面影响了建筑,未来的建筑将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极大的丰富:1.3.1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将为未来建筑的进展提供坚实基础。

1.3.2 建筑技术的进展不仅将再次改变建筑的功能,而且将更加注重建筑的效益。

1.3.3 建筑科学的进展将要求建筑有新的艺术表现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1.4高技术建筑——建筑中的科学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两种不一致的思维方式。

2 高技术建筑的产生与进展2.1 高技术建筑的定义2.1.1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一次起源于美国,通常指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

高技术是指那些基本原理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并能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增值作用,能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新技术。

2.1.2高技术建筑的定义高技术建筑是指那些使用与表现了高技术的建筑。

广义上讲,高技术包含战后现代建筑在设计中所有重理的方面。

2.1.3具体表现1)从本质上讲,指的是建筑中理性与科学的代表。

2)从形式上讲,高技术建筑热衷于运用与表现高新技术。

3)从时间上讲,特指工业革命以后建筑技术革命带来的建筑变革所产生的流派。

2.1.4高技术建筑的特征1)主张使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与各类化纤制品来制造重量轻、用料少,能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

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planning)与参数设(parametric planning)。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

2 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点:造价较低,材料来源丰富,可浇注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 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可节省钢材,承载能力较高,经过合 理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缺点:构件断面大,占据面间大,自重大


广州广东国际大厦(63层,200.18m) 底层柱尺寸已达1.8*2.2m
预应力的定义: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 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 改善结构使用性能的这种结构形式称之为预应 力。

1-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方案 (二)纵墙承重方案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 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 横墙:承重 纵墙:维护、分隔、维持横 墙的整体作用、承担自身 重量 2.优点: (1)横墙较密,房屋横向 刚度大,整体刚度好 (2)外纵墙立面处理方便, 可设较大洞口 3.缺点:横墙较密,房间 布臵不灵活 4.使用范围:宿舍、住宅
我国的6个地震活动区 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地震区 2。喜马拉雅山脉地震活动区 3。南北地震带(北起贺兰山,向南延伸至六盘山, 穿越秦岭,沿川西至云南省,地质构造复杂,有一系 列大断裂带、断陷盆地。) 4。天山地震活动区 5。华北地震活动区 6。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
4-2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部位。不是一个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臵。附近地面运动最强烈,极震 区。 震源深度(h):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 h <70km 浅源地震 h=70-300km 中源地震 h>300km 深源地震 地震波:由震源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叫地 震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面波:只在地表面传播的波。是体波经多次反射、折射后在地表 形成的次生波。

建筑概论重点

建筑概论重点

建筑概论重点第一章一、1、建筑: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条件,按照科学和美学规律而人为创造的空间环境,它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2、建筑的三大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三者之间的关系:(1)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2)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它对建筑功能和形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表现,但也不是完全服从于建筑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它有很大的灵活性。

(4)建筑三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二、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等。

2、建筑形象包括:建筑物的体型、内部空间的组合、立面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细部装饰等。

三、建筑的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3、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4、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砌体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剪力墙结构建筑、空间结构建筑。

四、建筑的分级1、按耐久年限分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2、按耐火性能分级:高层建筑分一、二级,其他建筑分一、二、三、四级五、1、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2、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六、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2、在建筑模数协调中把尺寸可分为: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

建筑概论复习资料

建筑概论复习资料

建筑概论复习资料建筑概论复习资料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社会的象征。

在建筑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建筑的起源、发展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概论的知识。

一、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居住行为。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最初的建筑是简单的自然材料搭建而成的临时住所,如草屋、木屋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石头、砖块等更坚固的材料建造房屋,这标志着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圆形竞技场等,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杰作。

二、建筑风格的分类建筑风格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表达方式。

建筑风格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如时间、地域、功能等。

1. 时间分类:建筑风格可以按照历史时期进行分类,如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现代建筑等。

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地域分类:建筑风格还可以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如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亚洲建筑等。

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受到当地文化、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

3. 功能分类:建筑风格还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如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宗教建筑等。

不同功能的建筑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表达方式。

三、建筑的设计原则建筑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功能需求、结构安全、美学表达等。

在建筑设计中,有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需要遵循。

1. 功能性:建筑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如舒适的居住环境、合理的空间布局等。

功能性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建筑存在的根本目的。

2. 结构安全:建筑的结构安全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课件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课件
玻璃
不仅是透明的材料,还有保温、隔热、隔音等功 能。
3
碳纤维
轻质、高强度,用于增强复合材料和特殊结构。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环保可持续
如使用回收材料、发展绿色建 材。
智能化
如自适应调节温度、光线的建 筑材料。
多功能集成
如同时具备保温、装饰、结构 功能的材料。
3D打印
个性化定制、减少废料、提高 生产效率。
技术、建筑设备技术等。
详细描述
建筑技术是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它涉及到建 筑物的结构、外观、功能和性能等多个方面,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应用领域 和特点,建筑技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如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设备技术等。
这些类别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技术的完整体系。
建筑技术与建筑业的关系
总结词
建筑技术与建筑业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建筑技术的 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进步,而建筑业的需求也促进了 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详细描述
建筑技术与建筑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建 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可以 提高建筑的性能和寿命,降低成本和能耗,从而推动建 筑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建筑业的需求也促进了 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促使建筑技术不断更新 换代,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建筑技术与建筑业是相 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 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完善。从 传统的木结构和石结构到现代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组 合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进 步。

大一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一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一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建筑是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了解建筑概论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建筑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一、建筑的定义与分类建筑是人类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的一种人造环境,用于居住、工作和生活活动。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建筑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二、建筑的基本构件与结构1. 基础:建筑物支撑和传递载荷的基础结构,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2. 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筒结构、壳体结构等,用于支撑和固定建筑物的载荷。

3. 外墙:建筑物的外部包围结构,通常起到隔热、防水和美观的作用。

4. 屋顶:覆盖在建筑物上方,起到防水和保护的作用,主要有平顶、坡顶和穹顶等形式。

5. 立面:建筑物的正面视觉表现,通常包括门窗、幕墙和装饰等。

三、建筑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建筑: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古罗马的斗兽场等典型代表。

2. 中世纪建筑:以哥特式建筑为主,具有高耸的尖顶、纤细的尖拱和花窗等特点。

3. 文艺复兴建筑: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代表,回归到古典风格,强调对称和比例。

4. 现代建筑:包括现代派、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等风格,强调功能和创新。

四、建筑的材料与技术1. 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常用于建筑的柱子、墙面和装饰等。

2. 木材:如松木、橡木等,常用于建筑的梁、柱和地板等。

3. 砖瓦:如砖块、瓦片等,常用于建筑的墙体和屋顶等。

4. 钢材:如钢筋、钢板等,常用于建筑的框架和支撑结构等。

5.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混合制成,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和结构等。

五、建筑规划与设计1. 建筑规划:确定建筑物的位置、用途和布局等,合理规划建筑发展。

2. 建筑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建筑的具体设计。

3. 绿色建筑:注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能源节约、环保材料和生态设计等。

六、建筑与城市1. 城市设计:将建筑物与城市环境相结合,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空间要素2.建筑技术,就是以合理、有效、满足人居住舒适为原则,通过对建筑的限定,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3.建筑,是由墙体、楼地层、屋顶、门窗、电梯和基础6部分构成的。

遵循一种逻辑、法则和模式,构成了各种体系;建筑构成的体系有:结构体系、墙体系、设备电气体系、环境体系、能源体系、智能网络体系4.建筑功能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化5.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是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6.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功能要求都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方法来提供与功能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例如,为适应蜂房式的空间组合形式,可以采用内隔墙承重的梁板式结构;为适应空间灵活划分的要求,可以采用框架承重的结构;为求得巨大的室内空间,则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7.建筑材料的特性包括以下五种: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化学特性、使用特性、加工特性8.建筑材料的功能包括结构功能、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室内环境调节功能9.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建筑工程三大材料10.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是研究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11.钢筋混凝土是现代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的基本结构材料12.建筑空间,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构成的,但一经构成之后,这种空间就改变了性质——由原来的自然空间变为人造空间13.构成建筑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是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14.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要素和建筑空间要素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造型15.建筑技术构成的条件必须满足: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功能条件、建筑的用途和规范法规16.建筑室内气候指的是由空气湿度、气流以及壁面的辐射热等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它是建筑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17.微气候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18.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原因有:(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在室内接触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比以往明显增多;(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19.空调系统导致不良建筑综合症(SBS)的主要途径:(1)新鲜空气量不足;(2)空调系统新风采集口受到污染;(3)过滤器失效;(4)气流组织不合理;(5)水致空气污染;20.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包括建筑热工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以人的视、听、触觉为基础,利用建筑的墙体、顶棚、地面,进行建筑保温、隔热、防潮、建筑节能、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2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建筑与自然共生;(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使建筑融入历史或地域的人文环境22.建筑绿化,是指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进行绿化配置,由此来改善和美化建筑环境23.建筑绿化分为人工绿化和天然绿化24.建筑绿化的功能与作用:(1)改善建筑是内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2)满足人们的使用及观赏功能;(3)丰富建筑的表现力25.图纸是工程师们进行交流的语言,也是承载着设计思想的媒介第二章1.建筑的设计媒介是建筑作品的表达途径2.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3.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技术,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说明文字是设计说明4.从内容上,图纸可以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5.用模型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6.清代的“工部营缮所”设“样房”和“算房”,其中“样房”负责拟草图、绘制按比例的施工图和制作模型7.宋代的“界画”就是当时的建筑图8.室内外表现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度在1:500~1:50之间9.陶土、木材、纸这些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材料外,玻璃、塑料等工业产品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模型制作上10.设计总说明的内容:(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场地红线图及有关规范和文件;(2)工程设计的规模、范围和概况11.AutoCAD是成熟的专业绘图软件12.3dMax是功能强大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13.Photoshop是图片编辑处理软件第三章建筑材料1.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它所包含的门类和品种极多,一般将水泥、钢材、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2.按照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1)无机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烧土制品、玻璃及熔融制品、凝胶材料、砂浆及混凝土、硅酸盐制品)、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2)有机材料,包括植物质材料(木材、竹材)、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胶粘剂、有机涂料);(3)复合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金属、金属-有机金属3.按照材料的使用功能,建筑材料可以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及建筑器材4.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5.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空隙在内的体积,在测定有孔材料的实体积时,须将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排液置换法)测定6.表观密度,原称容重,也称为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7.材料的表观密度的大小,与其含水情况有关,应予以注明,通常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8.堆积密度,仅适用于散粒材料(粉状或粒状材料)的一个指标,为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9.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10.材料中固体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称为密实度,材料的密实度+孔隙率=111.对于同一种材质的材料,如其孔隙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则这种材料的强度与孔隙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孔隙率越大,则强度越低12.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13.空隙率的大小反应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在混凝土中,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沙石级配及计算混凝土砂率的依据14.建筑材料大多为亲水性材料,如砖、混凝土、木材;少数材料如沥青、石蜡等为憎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有较好的防水效果15.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16.吸水率是指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或材料体积的百分率。

工程建筑材料吸水性的衡量一般均采用质量吸水率17.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亲水、憎水性有关,还与材料的孔隙率的大小、孔隙特征有关18.对于细微连通孔隙,孔隙率越大,则吸水率越大;封闭孔隙,水分不能进入,粗大开口孔隙,分水不能留存,吸水率均较小。

因此,具有很多微小开口孔隙的亲水性材料,其吸水性特别强19.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常用含水率表示20.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平衡含水率21.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22.对于经常处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85;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23.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材料的抗渗性常用渗透系数表示24.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来确定,以符号Pn表示,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25.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无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抗冻性26.影响建筑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2)孔隙率;(3)孔隙特征;(4)含水情况27.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28.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29.比强度,为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它描述了单位重量材料的强度,其值越大,表示该材料具有越好的轻质高强属性30.变形性质是指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状、体积变化的有关性质,主要有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徐变和松弛等31.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当外力除去后可以完全自行消失的,称为弹性变形32.材料的变形在外力除去后,不能自行恢复到原有的形状,而是保留残余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33.材料在破坏前有显著塑性变化者,称为塑性材料,如低碳钢、塑料及沥青34.材料在破坏前无显著塑性变化者,称为脆性材料,如石料、烧土制品、混凝土及生铁35.固体材料在长期不变的外力下,变形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36.产生徐变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中某些非晶体物质,具有类似液体的黏性流动而造成的,而晶体材料的徐变则是由于在剪切力作用下,出现晶格错动或滑动而造成37.徐变的发展与材料所受的应力大小有关,此外还与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关38.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如总的变形不变,而其中的塑性变形部分逐渐增加,弹性变形部分逐渐减少,因而引起弹性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39.产生松弛的原因,与产生徐变的原因相似,一般材料的徐变越大,应力松弛也越大40.材料的静力强度,是指材料在静荷载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它是以材料在静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值来表示的41.材料在持久载荷作用下的强度,称为持久强度。

结构物中材料所承受的荷载,一般都是持久荷载42.材料抵抗冲击或振动等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冲击韧性或冲击强度。

冲击韧性的大小,以材料试件破坏时消耗于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功来表示43.材料在受到随时间而交替变化的荷载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也会随时间作交替变化,这种交变应力超过某一限度而且长期反复作用即会导致材料的破坏,这个极限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疲劳极限是通过实验确定的44.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质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材料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材料的耐磨性和加工的难易程度45.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一般可以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46.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各种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下,仅就不易破坏也不易失去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