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知觉、判断讲解

合集下载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分析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分析

黄蓝
绿


绿


• 蓝色颜料
黄色颜料



图3--18 颜料混合示意图
( 黄+蓝) 绿色颜料
• 色光混合三定律
• 互补律:每种光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 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如红 与青、绿与紫、蓝与黄等。
• 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产生界于两者之间的 颜色。如红+绿=黄;红+黄=橙;红+蓝=紫;蓝+绿 =青。
•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Barou,1989) • 视觉:晴朗夜可见30英里外的烛光; • 听觉:静室可听20英尺外表的的答声; • 味觉:分辨两加仑水加一汤匙糖的甜味; • 嗅觉:一滴香水三个房间可闻; • 温冷觉:摄氏1度之差
人的感官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叫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色光混合(加法过程)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 混合在一起,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的 混合。例如,将700毫微米的光与570毫微米的光 混合得到橙色光线。
颜料的混合(减法过程)--95P图3—18
如蓝颜料(反射蓝、绿,吸收红、橙、黄)与黄 颜料(反射黄、绿,吸收红、蓝)相减后只有绿 色颜料。
• 蓝 黄橙红 •绿
如何计算差别阈限呢? 韦伯定律(Weber Law)
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公式:
K=ΔI/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差别感觉 阈限。K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叫韦 伯定律。
知道原刺激量和差别原刺激量,计算K 知道韦伯分数,原刺激量,可以计算ΔI。
• 四、感受性的变化
若干个外侧膝状体细胞共同会聚到一个皮层细胞上,因而皮 层细胞的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个更大的区域,形状是狭长形 的。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章知觉学习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章知觉学习理论
第三章知觉学习理论
当一个新的运动技能形成,一个新的可知度也就被发现,当儿童在学走路时,他学会知觉地 面是否对他的行走提供三维的支持,发现了这个新的可知度,而这个可知度对一个尚不会走动 的新生儿童说是无关的、未知的。 吉布森与她的同事们曾于1987年做过一个实验,在水床旁铺上一条高出地板4英寸的木板小路, 上面用硬胶合板拼出图案类结构,让被试婴儿的母亲面带笑容地站在6英尺远的另一头。实验 表明,会走路的婴儿会花较多时间注视水床,然后沿木板小路走向母亲,而只会爬行不会走动 的婴儿则不太注意是木板还是水床,一往无前地爬了过去。这个实验证明,可知度的发现与儿 童的运动水平有关。不同的可知度可以分化出环境中的不同信息。
第三章知觉学习理论
吉布森理论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这一点也是吉布森与其他知觉研究者的不同之 处。正如前面所说,吉布森把人的知觉看作是适应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 中的对象、空间位置(布局)、各种偶发的事件。为此,人们会围绕对象走上一圈,扫视或注 视对象,用手、脚去摆弄它们,甚至把它们拆开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吉布森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可知度”(affordance)上。这个概念是J. J.吉布森的贡献,意思是指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知觉某一对象的可知度,就是学习它的意义以及了解下一步知觉行动的可能性。吉布森声称, 可知度是由环境直接提供的。 “我们不是知觉一个刺激或一个静止的图像,不是知觉感觉的复合或一件东西,我们知觉的是 我们可以吃、可以写、可以坐在上面或可以与之交谈的对象。”
第三章知觉学习理论
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
分化 细致
知觉特异性增加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3.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4.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2)适应现象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觉特别好)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第二节、知觉
一、 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的反映。用
直接作用
三、知觉的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同时作用于我们的感 官,但我们不可能同时知觉所有作用于我们的 刺激物,而只能对其中少数刺激物作出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人的身心要 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 获得新的刺激。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 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感受性 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甜、酸、苦、咸等 味道
嗅觉 肤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鼻腔粘膜的嗅细胞
气味
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 皮肤的和粘膜上的冷点、 冷、温、痛、压、
用或伤害性刺激
温点、痛觉、触觉

肌肉收缩、身体各部分 肌肉、肌腱、韧带、关 身体运动状况
位置变化
节中的神经末梢
位置变化
身体位置方面的变化 内耳、前庭和半规管的 身体位置变化 毛细胞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 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
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严格控制被 试的感觉输入,如上图所示。
感觉剥夺实验
装置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
为了营造出极端的感觉剥夺状态,实验者将被 测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带 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 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 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 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同时用空气调节器 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除了进餐和排 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测学生躺 在床上。可以说,这就等于是一个所有感觉都 被剥夺的状态。

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如果知觉刺激是由数个部分刺激组合而成, 我们能超越部分刺激相加之和而产生一种整 体的知觉经验,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因素: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空间时间上接近, 相似、连续) 个体的知识经验。 某部分或某属性的强度。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源自知觉恒常性含义: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 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 性。 影响因素:


自我知觉——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 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 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


3、错觉——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研究错觉的意义 理论意义:产生错觉不仅有客观的原因, 也有主观的原因。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 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的规律。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概述
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理解: ①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 ②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 ③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多少张人脸?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三、感觉的特点 1、后像
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
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 时间,这种现象叫做“后像(afterimage)”。 后像的残留时间大约为1/10秒。 各种感觉中,痛觉的后效特别明显,视觉 的后效也很明显。
视觉后像: 注视左图30秒以上, 然后看白色背景, 会看到一个发亮的 灯泡。

第三章_感知觉

第三章_感知觉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 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
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二)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 1)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并非 感觉的简单相加。 2)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依赖于 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一般引 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 性和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 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黑白对比、月朗星稀 先后对比:先吃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是酸的
明 度 对 比
颜色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 刺激而发生变化.
如:
● 食物的色、香能够高味觉的感受性. ● 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引起平衡觉的破坏. ● 联觉——"温暖的色彩";"尖锐的声音"等。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形状 颜色 大小 滋味 气味 质地
感官



肤觉

嗅觉 味觉
视觉
重量
温度
皮肤
整体属性
知觉
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
红色、红花、声音、歌声、火车、柔软、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21.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 (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 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 对人、社会事件和人际关系的知觉。 (识记)
22.社会知觉的特性:认知对象具有独特性; 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加工 过程具有特殊性。 (识记)
23.社会认知的过程: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信息整合。 (领会)
19.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 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识记)
-17-
几个人?
身体的紫罗兰:你能在叶子中间找到三个隐藏 的侧面人像吗?
两个老人?两个少年?还?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on the hill?
雪山和马
20.知觉的主要类型和机制(影响产生的因素):(领会)
强度一致,频率相差大 强度一致,频率相近 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强音
混合音 拍音 声音掩蔽
-13-
16. 听觉的机制: (领会)
(1)耳及其组成。 (2)位置学说(又称行波学说,贝克西)和频率匹 配学说。
17.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识记)
18.知觉的形成(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简单应用)
(了解)
6.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即为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用以 表示绝对感受性。 50% (识记)
7.差别感觉阈限:指为引起感觉差异 需要出现的刺激量变化。表示人们对两个 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即差别感受 性。在心理量上体现为最小可觉差(jnd)。 (领会)
(3)遮挡;
(2)双眼视差
(4)线性透视;
(5)纹理变化;
(6)光照与阴影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
精品课件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 的、互相依存的。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 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例如:图4一3中的点子图。我们的知觉系 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的整 体结构。
精品课件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对个别 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人的兴趣和情绪。
精品课件
二、运动知觉
▪ 内涵
►概念:人们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认知,就 是~。它对于有机体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 意义。
►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真正运动的知觉
精品课件
▪ 似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知觉的理解性: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识过 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 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 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 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 的意义。
知觉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某些隐匿图 形来说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们给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 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有重要的 意义。(P138,139,图4-9,图4-10)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 常性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 了大小和距离、形状与观察角度、明度与物体 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 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这种联系,就能保持 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
精品课件
根据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说,如果有两个 物体,它们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而环境中的距离 线索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知觉距离大于另一个物 体的知觉距离。那么,距离大的物体看去显大,而 距离小的看去显小。如果两个物体的知觉距离相等, 而网膜投影一大、一小,那么,投影大的物体看去 大,投影小的物体看去小。总之,人们在进行大小 知觉时,同时考虑了网膜投影的大小和知觉距离。 环境中的距离线索和网膜投影的大小,都给人们提 供了物体大小的信息。人们能保持大小恒常性,原 因也在这里。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PPT课件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PPT课件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12
时间知觉的依据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人的兴趣和情绪。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13
空间知觉
指人对客观世界 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 识。
形式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等
在众知觉中,视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突 出,主要体现为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 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37
视知觉恒常性种类 颜色恒常性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38
形状恒常性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39
大 小 恒 常 性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40
亮度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可以用隐匿图形和不合 理图形来说明。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34
从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 不合理图形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35
隐 匿 图 形 : 狗
从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36
(四) 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 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 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的情况下,物体的相对明 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 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去都是黑的。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41
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知觉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知觉
——《结构语义学》A•J•格雷马斯
2014-10-22
第三章 个体知觉与决策
2014-10-22
第一节 管理活动中的 知觉
2014-10-22
主要内容
1,什么是知觉
2,影响知觉的因素
3,对他人作出判断
2014-10-22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与感觉。 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 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 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2014-10-22
二、最优决策模型


最优化决策模型的步骤
1.弄清决策需要 2.确定决策标准 3.给标准分配权重 4.开发备选方案 5.评估备选方案 6.选择最佳方案


2014-10-22
选择大学的标准及权重







标准 1. 财政资助的可能性 2. 学校的名气 3. 每年的花费 4. 课程设置 5. 地理位置 6. 入学要求 7. 社会生活质量 8. 学校规模 9. 男女生比例 10.校园的自然条件
2014-10-22




知觉这一术语指理解环境中客体和事件的总 的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 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 知觉的三阶段: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 认与识别客体。 知觉是记忆与现状、希望与现实交互作用 的结果,它是主观与客观结合。 特别需要注意:个人的知觉相当程度上又 都是“社会化”的成果——文化的作用隐藏在其 中(任何社会,所有的教育过程都是“共同知觉” 的“锻造”过程)。
——培根《新工具》
2014-10-22

我们感知差异,借助 感知,世界在我们面前 “成形”。这“形”仅仅 为我们而在。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知觉、判断和归因(刘毅)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知觉、判断和归因(刘毅)

第三节 归因与管理
一、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理解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1)理解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影响因果 关系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关系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评价归因后果和造成事件结果的责任, (2)评价归因后果和造成事件结果的责任, 并根据人的行为表现对此作出推论; 并根据人的行为表现对此作出推论; 评价人的特征, (3)评价人的特征,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态度 与行为的预测。 与行为的预测。
3. 决策的类型 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一个完美理性的决策者是完全客观和符 合逻辑的,从而选择那些最可能实现目标最大化的 合逻辑的, 决策方案。(最优决策) 。(最优决策 决策方案。(最优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由于管理者不可能分析所有决策方 案的所有信息,因此他们只是制定满意的、 案的所有信息,因此他们只是制定满意的、而不是 使目标最大化的决策。(满意决策) 。(满意决策 使目标最大化的决策。(满意决策) 直觉决策:是一种潜意识的决策过程, 直觉决策:是一种潜意识的决策过程,基于决策者 的经验和判断, 的经验和判断,而不依靠系统性的和详尽的问题分 析。
张红今天管理心理学课迟到了, 张红今天管理心理学课迟到了,你如 何归因? 何归因?
独特性高、普遍性高、一致性高 归因刺 独特性高、普遍性高、一致性高—归因刺 激客体—外因 激客体 外因 独特性低、普遍性低、一致性高—归因行 独特性低、普遍性低、一致性高 归因行 为主体—内因 为主体 内因 独特性低、普遍性低、一致性低—归因背 独特性低、普遍性低、一致性低 归因背 景—外因 外因
(1)忽视结果的先验概率 ) 赌徒为何相信自己可以预测赌局的结果? 赌徒为何相信自己可以预测赌局的结果? 2) (2)忽视样本大小 彩民根据最近一月的摇奖情况做出预测 (3)对机遇的误解 ) 对员工绩效的随机抽查是否可以确定其绩效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信息获取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 的主要途径,通过感觉和知觉, 人们能够感知外界事物的存在和
变化。
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通 过感觉和知觉,人们能够对外界事 物进行识别、记忆、思人类的行为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 知,人们能够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反 应。
知觉系统将多个感官通道的信 息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基本特征进 行编码和识别。
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神经元联合 起来对刺激进行加工和解释。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感觉刺 激开始的加工过程,强调刺激 本身的特点;自上而下的加工 是指从大脑的预期和知识开始 的加工过程,强调大脑对刺激 的解释和组织。
0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整体的认 识。
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感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知觉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而知觉的组织和解释也会影响感觉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比较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方法 上有相似之处,如控制变量、
观察和测量等。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 究对象上有差异,前者关注 刺激的物理属性,后者关注
刺激的意义和结构。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究 目的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 生理机制的研究,后者更注重
认知过程的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个体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和方 位等空间属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
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知觉。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2、知觉习惯
倒立的柴契尔夫人 把图倒过来看,就知道其中暗藏玄 机喔!我们习惯了人们正立的脸,当脸正立的时候,我 们可以很轻易的察觉细微的差异,例如表情等变化。但 当脸倒立时,变化就不太容易被发现,看柴契尔夫人的 眼睛和嘴巴都倒过来了,在倒立的图形中我们却没有发 现,这是由于先前经验会影响我们的知觉。
2、感觉的意义
(1)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剥夺实验)
(3)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 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①运动觉:运动觉也叫动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 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2)对象与背景不仅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可以互相依赖
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 所处空间背景和时间背景的影响。
(三)恒常性
1、定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
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种类
(1)形状恒常性 (2)大小恒常性 (3)明度恒常性 (4)颜色恒常性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1、韦伯定律: K=△I/I 2、费希纳定律:S=KlgR
(也称:对数定律 )
第三节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1、视觉适应:视觉器官长时间受到光的刺激作用后, 其敏感性降低的现象。眼睛对光和暗的适应分别称为明适应 和暗适应。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差别感觉阈限(又称差别阈限):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
知觉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某些隐匿图形 来说明。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 力。例如,用速示器快速呈现一个 熟悉的汉字或组成这个汉字的个别笔划,那么 辨认整体汉字的时间几乎和辨认个别笔划的时 间相同。
另方面,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 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这就是由于整体知 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 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 和距离。
时间知觉反映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反映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 知觉还有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实用文档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 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为知觉的对象,而 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景。
实用文档
三、知觉的生理机制
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 特征觉察器,它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 性或属性作出反应。在进行特征觉察的同时, 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实 现着对刺激性质的整合和综合。
实用文档
四、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 可以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大小知觉
我们是如何知觉物体的大小,或者说有哪些因素 影响着大小知觉呢? (一)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道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 而与距离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a=A/D a指网象的大小,A指物体的大小,D指对象与眼 睛的距离。

第3章感知觉

第3章感知觉

积极主动的知觉理论,体现人的主动性和智慧性。
10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相同刺激引起不同知觉
11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不同刺激引起相同知觉
12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起相 不同 同刺 知激 觉引
13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启动效应:受先前加工的刺激的影响,后来 加工同样的刺激或有关联的刺激变得更容易 的心理现象。
当小字母达到视角8度时,比大字母更易识 别。因此,在着最佳大小的对象被首先加 工。
35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视觉拓朴理论
陈霖,1982 视觉处理早期阶段,检测的是图形大范围的、 整体的拓朴性质,然后才处理图形有局部特 征。 拓朴性质是指在拓朴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 性质和关系。如连通性、闭合性、洞等。
46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眼睛的位置 应用
原型存在的证据(Reed 1972)
额头的高低 鼻子的长短 鼻子的位置
47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原型存在的证据(Reed 1972)
程序:同时呈现10个,告诉被试上一行属于一个范畴,下 一行属于另一个范围,但对范畴的区别不作说明。再随机 呈现其他面部简图,要求按照对上两范畴的理解分类。 48 结果:58%的被试采用原型策略完成作业。
匹配:刺激信息 vs. 记忆信



模式识别的意义
适应环境 改造环境
38
理论 加工 识别 优势 应用
模式识别的理论

(一)模板说 (二)原型说 (三)特征说 (四)部件识别理论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知觉、判断和归因(社会认知)
第一节 知觉与学习
一 、知觉信息加工理论
知觉:即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储

存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通常是在感觉信息的基础上,由于知 识经验的作用,经过人脑的加工,对客观 对象做出直接解释的认知过程。


知觉加工是激励、群体作业、领导和组织管理
的重要前提。
原型:是指用以组合各种个人特征的图式。 图式:即指用以组织琐碎信息的认知结构。
包括: 知识图式 过程图式 印象图式
例“优秀经理”?

“合格员工”?

“领导人”?

(3)组织阶段的偏差
1) 定型(stereo-typing) :是指在知觉中存 在关于某一类人的概化形象。[知觉定势]
例,按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特性人 进行归类,以此作为知觉判断的依据。 年轻人 老年人 中国人 河南人 。。。。。。
1、注意阶段:人脑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即知觉的选择性:(无意注意的选择性规律) 对象的强度(差别律) 刺激物的频次(活动律) 刺激物的对比(对比律) 刺激物的新异性 期望效应(符合人的需要等)
(2)知觉注意的偏差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知觉不够准确[图形或时间错觉]
[信息的加工]可以分为:
直接加工:是有控制、有意识地感知与接收信息。

例如,在面试中通过主动询问专门的问题,了

解求职者的心理特征;
间接加工:则是自动地、无意识地感知和吸取信

息,

例如,面试中从求职者的非言语行为臂、姿势
等)获得有关的信息。
知觉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把知觉看成一个过程,包括注意、组织: 解释和判断等阶段。
(3)企业形象塑造
三、管理学习
管理学习:即人们在工作中学得知识、获 取才能、完善信念,进而影响工作行为。
[四种学习理论]认
1.经典条件反射论:
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行为的联想而实现 的. 这里所说的刺激,指可能引发行动的 外部客体或条件。通过条件反射,可以把 原先中性的刺激(灯光)与影响行为的另一 个刺激(食物)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学习。 这时,中性刺激就成为“条件刺激”,并 能作出“条件反应”。
4.判断阶段
*即在知觉的判断阶段,知觉者对所解释的 信息给予“加权” 调合,从而作出整体判 断。
(1)[认知判断的差误] 1)“损失反转偏差”(10ss-aversiIbias)、 2) “可取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3)“基准率偏差”(baserate bias)、 4)“承诺升级偏差”(escalation of
2)解释阶段的偏差
(1)投射效应:即在知觉时,知觉者把且己的想 法与情感“投射”到对他人特征的解释之 中,造成知觉偏差.[定势影响]
(2)归因效应:即知觉者对他人的行为原因作因 果关系归因而影响知觉.[内归因\外归因]
3) 方 法
⑴[知觉训练]:[发散性思维]
⑵[正确归因 ]“归因风格训练”[运用多 种信息源加强正确归因 ]
即由于对评估对象最初的不良印象,即便以 后工作成效斐然,仍在总体评价中降低对他 的评价
2.社会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三个领域] (1)员工绩效评估: (2)印象管理:即人们在生活中都会不
同程度地给他人造成一种良好的印象,在 录用面试中,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我们把 这种社会知觉过程称为“印象管理”。
(2)组合律: 常见的社会信息加工图式:剧本(scripts)和原型
(prototypes)。
1) 剧 本
*剧本:是指包含行动顺序的加工图式。 工作程序为线索组织各种信息 作业时间为框架表述工作任务信息
认知剧本差异: [第一印象效应] [近因效应]
2) 原 型(即图式)
印象管理的方法:
a.自我提升:正面描述自己(100%); b.个人故事:用过去的故事塑造形象(96%); c.意见顺从:表达顺应面试者的意见(54%);
d.承担责任:表示对过去的成功事件负责(50%); e.自我增强:适度夸大或强化正面用语(45%); f.克服障碍:描述如何克服障碍赢得成功(33%)。
2)信息的代表性低[时间和方式影响 ]
3)忽视非期望信息 [期望的不一致性或价值取向相 矛盾 ]
2.组织阶段[知觉的整体性]
(1)知觉的整体性
即人们在知觉的组织阶段把多种琐碎的信息加 以组块,使之成为较高水平的、较为抽象的概念。
“组块”(chunking)[数码记忆 ] “图式” (schema) 用以组织琐碎信息的认知结构
2) 晕轮差误(halo error) :是指对于个 人观察和评价,受到评价者对这个人总体 知觉或印象的影响,从而泛衍到对这个人 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即说,突出的特 征或品质会起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评 价者看不清其他品质特征。[光环效应] [原因]:
(4)组织阶段常见的问题(原因)
于对他人的总体印象而影响对其具体特征的 客观评价,把原先互不相关的特征知觉为高 度关联,从而造成评价的偏差。[保持知觉 一致性的偏差] (2)似我效应 (similar-to。me effect): 即在工作中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比不相似的人 以更为赞同的倾向作出知觉而产生的偏差。
(3)第一印象:是指倾向于根据最初的印象作 出对他人后继行为的判断。
commitment bias)
(2)克服方法
1)[追忆及其条件]
2) [方法]
①[利用联想[四种联想]
接近ຫໍສະໝຸດ 相似对比
关系
②依靠再认
二、社会知觉及其在管理中的意义
*[社会知觉]:是人们对有关他人的信息加 以综合和解释的过程.
1.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1)晕轮效应:在社会知觉中,人们会由
信息的有限性 信息过分简化 知觉者的加功能力
(5)克服方法
[自知之明]-认识自我 [克服定势]-具体化 即使原型或定型精细化 [变式比较]矫正现有原型或剧本, [验证检索]主动搜索验证性信息等
3.解释阶段[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理解性]:即在知觉的解释阶段, 人们给经过组织的抽象概念加以解释, 赋予完整的意义。[经验律][提示律] 如何解读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