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论略

合集下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超全的概括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超全的概括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 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搞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问题而形成的智慧结晶。

学习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和条件(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历史条件第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引进,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精髓,是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所谓的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
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作者:亓静来源:《理论导刊》2013年第09期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性质,即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统一、领袖主体与人民群众主体的统一所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史观所决定的,这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所证明。

为人民群众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9-0069-04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89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种工作方法突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实践——认识——实践”这样一种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群众中来,就是要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对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推进发展这一事业需要从根本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的具体现实和国情和历史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方法深入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和解決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对提高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1.坚持实事求是方法实事求是唯物主乂认识论和辩证法,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机械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简单相加,更不是从“本本”出发在实际中套用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深入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中,研究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列宁称之为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毛泽东概括为实事求是。

正是在实事求是方法指引下,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出发,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本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与时俱考本科的途径进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2.矛盾分析方法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辩证地统一起来。

因此,矛盾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就是要首先把握时代脉搏,对世界形势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清醒和正确的判断,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并且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点,找到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道路和方法。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

究竟什么是“实事求是”呢?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

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他的强大功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对待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根植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土壤,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道路。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并初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

在《实践论》、《矛盾论》中,他又从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道理。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的哲学意蕴与思想方法。

《实践论》、《矛盾论》的这种哲学论证,也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基本的哲学论证。

1938年,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口号,以此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1941年,毛泽东又以“实事求是”这一中国特色的范畴概括表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的要求、方向和道路。

他指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概括地说,实事求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第二,由这一认识路线所决定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学风。

这种科学态度和学风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公式,要学习和掌握它的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它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和照抄照搬照套它的具体的、个别的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作出合乎中国实际、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形成关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中国发展的科学结论,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以此作为行动的向导;坚持“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的认识原则、实践原则,把独立自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原理–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实践与意识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化原理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和阶级矛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战略布局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特征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和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过程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三、共产主义理论1.共产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条件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3.共产主义实现过程的基本阶段–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本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阶段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路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布局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2.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性3.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构成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上是关于毛概知识点的章节整理,希望能为大家对毛概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即“ 任何 实践 活动 的进 行 都有赖 于一定 的 方法 …… 正确 而科学 的方 法 能够 保 证 实 践 活动 顺利 地进行 … … 因此 , 我们 有必 要对科 学而 先进 的方法论
门马克思 主义 理论 一 级 学科 所 属 的二 级学 科 。无
论 是作 为一 种实践 活动还 是作 为一 门研究 学科 , 马克
哲学方法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方法论研 究的一个 重要 内容 。近年 来 , 学术 界展 开 了对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哲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 , 形成了以下几种 理论观点 : 第一种观点认为 ,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的哲 学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 的哲学方法论 , 因为“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 益于 马克思 主义哲 学方法 论 的正 确 得
安徽广 播 电视大 学学 报 2 1 年 第 2 01 期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方 法论 的研 究 现 状 及述 评
王 浩 斌
( 南大学 马克 思主 义研 究院 , 南 开封 河 河

4 50 ) 70 1
要: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 的方法论 指 的是推进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实践进 程或深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研究 的一般方 法的总称 。近年来 , 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方法 论的研究价值 以及马克思 主义中 国化研究 的哲 学方法论 、 思想方法 论 、 实践 方法论 、 学科方 法论等问题展开研究 , 取得 了较大 的成就 , 深化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研究 , 拓展 了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研 究的学科 内涵。但 学术界 的研究 也存在较大 的局限性 , 需要 我们在今后 的研究 中不 断加 以克 服和创新 。
体系 ,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进行研究 。_也就 ”] 1

马原主观题汇总(略)

马原主观题汇总(略)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1610绪论第4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0-P45 1207答:(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0-P46/P551210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大学大一思政知识点总结

大学大一思政知识点总结

大学大一思政知识点总结一、思政课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程。

思政课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时代发展、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一门必修课程。

思政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思政课,掌握思政理论,借助思政课程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全部的、集中的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具有统一性、唯一性、真理性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它是深刻的对于自然和社会、静态和动态、可识别和不可识别的统一观。

3.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以消灭剥削和压迫,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利益纷争,实现自由、平等、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的。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根本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路径。

它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本质的结合。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涂,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性理论体系的总称。

1. 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五、新时期的高教大学思政教育方式和方法1、思政课程的新时期理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来说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跟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答: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最求的发展是群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续性,连续性。

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zhen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性理论,它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历史背景、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有助于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作为一种科学社会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其次,这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思想相结合,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最后,这有助于推动中国我的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加强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提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面临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同志在我国革命斗争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形成了思想。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丰富发展,并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首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模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模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摘要: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体系。

二者由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构成,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构建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两大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概括,这非常好,比以往的说法更科学。

原来说法的毛病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有了新的全局性的理论创造,就要添加在已有的理论表述之后。

那样就麻烦了,一说一大串。

用理论体系来概括,确是高招,以后再有新的创造,加进去就是了。

既然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理论称为体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民主革命时期的指导理论,也应该称为体系。

事实上,这方面早就有概括,那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体系,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

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少阶级、政党、群体及个人都提出了各自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念、思想和看法,但对这些观点、思想和看法的命名则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把自己的理论成果命名为主义、思想、理论,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那么主义、思想、理论和理论体系究竟有什么不同?构成理论体系的标准有哪些?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理论体系就是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理论、观点、思想、概念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理论体系的标准有以下几点:(1)由一系列子系统构成;(2)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3)构成子系统的要素是一系列成熟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观点;(4)有理论主题统领各个子系统;(5)有世界观、方法论作基础;(6)涵盖面广泛。

明确了理论体系的概念和标准,就可以把主义、思想和理论与理论体系区别开来。

理论体系包括主义、思想和理论,是对它们的统一概括和整合,主义、理论和思想是理论体系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

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姓名:徐振霞学号:201010201217(学校: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班级:2010级英语五班)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文: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真正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从而做到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谁何时最先提出的?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是什么?中国革命实践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①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②发展: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③形式: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发生的时期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至今)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之间的关系?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是什么?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①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②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③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④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科学内涵: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活的灵魂: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1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写进党章的时间和会议?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邓小平理论: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12.群众路线的含义是什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战胜种种困难,创造种种奇迹,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 出发 , 了解 客 观事物 的本来 面 目, 理论联 系实 际
路, 还是开 拓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新 境界 , 都有 其深
刻 的思 想根 源 , 即都 离 不 开 坚 持 解 放 思 想 和 实 事求 是 的有机统 一 , 是 以坚 持 解 放 思 想 和 实 事 求是 的 都 有机统 一 为根本 前 提 , 是 坚 持 解 放 思 想 和 实事 求 也
二 、 持 解 放 思 想 与 实 事 求 是 的有 机 坚 统 一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中国 化 提 供 思
维 路 径
解 放 思 想 就 是 要 求 人 们 在 认 识 和 改 造 主 观 世
宜 的传统 的陈 旧观 念 , 立 新 思 想 。尽 管 它们 二 者 树
强 调的侧 重点 有 所不 同 , 从 逻辑上 说 , 一个 紧密 但 是 联 系 、 可分 割 、 证 统一 的整 体 。一旦离 开 了坚 持 不 辩

起来 , 在解 放思 想 的前 提 下坚 持 实事 求是 , 在坚 持
实事 求 是的基 础上 不 断解 放 思 想 , 能提 高 认 识 马 才
克思 主义 中国化 和实 现 马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 能 力 , 使思 想认 识跟 上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不 断 变 化 、 展 发 的事 实 。
办 事 , 先要解 放 思 想 , 破 原 有 的固定 思 维 , 重 首 打 尊
客观 规律 , 这也 是 以 解放 思 想 与 实 事 求是 的 内在 的 有机 统一 为前 提 的 。 坚持 解放 思想 和实 事求 是 的有机 统一是 马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前 提 条 件 , 坚 持 解 放 思想 和 实 事求 不
去 遗 留的 问题 , 决新 出现 的一 系列 问题 , 解 正确 地改 革 同生 产力迅 速发 展 不相 适应 的生 产关 系和上 层建
供 了思维 路径 。
筑, 根据 我 国的实 际情 况 , 确定 实现 四个现代 化 的具 体道 路 、 针 、 法 和 措施 。能 否 坚 持 实事 求 是 , 方 方 是
界 、 观世 界 的实践 过程 中 , 断地 批判 和变 革那 些 客 不 不符合 客 观实 际 的陈 腐 观 念 和 落 后 思 想 , 保 主 观 确 认 识与 客观 实 际 的一 致 性 。只 有 思 想解 放 了 , 我们 才 能正 确地 以马 列 主义 、 毛泽 东思 想 为指 导 , 决过 解
坚 持解 放思 想 与实事 求 是 的有机 统 一是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化得 以实现 并不 断 发展 的前 提 条件 。马克 思 主义 指 出 , 在思 想领 域 和在 科 学 的一切 领域 中 , 都
收 稿 日期 :0 1 5 1 2 1 —0 ~3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20 教 0 8规 划 基 金 项 目 ( 8A70 1 ) 广 东 省 2 1 0J 100 ; 0 0年 高 等 学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一 般 资 助 课 题
新 事物 、 适应 新形 势 、 完成 新 任 务 的 根本 思 想武 器 。
解 放思 想不是 胡 思乱 想 , 是 以实 事 求 是 为 内在 依 而 据, 按照 客观 事 物 的发 展 规 律 办 事 。根 据 马 克思 主
义认 识论 , 们 的社会 生 活从本 质 上说 是 实践 的 , 人 实 践 向前发 展 了 , 时代 向前迈 进 了 , 就 需要 人们 通过 这
中 图 分 类 号 : 1 B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O ( O 1O 一O 3 ~ 0 1 0 — 7 22 l) 4 0 6 4
马克 思主义 中 国化 的过 程 , 是 坚 持 解 放 思想 就 与实 事求是 的有 机 统 一 的过 程 。离 开解 放 思 想 , 马 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就会 受 到主 观偏 见和பைடு நூலகம்落后 思想 观念 的干扰 和 阻碍 ; 开 实事求 是 , 离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就 会 带 上主 观随意 性而 走上 脱 离实 际和 偏离 事物 发展 规律 的歧途 。无 论是 开创 马 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新道
( 01 Z 1 ) 2 0 Y0 7
作者简介 : 仇小敏 ( 9O , 湖 南邵 东人 。 东商 学院政 治与教育 学院副教授 , 1 7 一) 男, 广 哲学博士 , 从事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 究。
第4 期
仇小 敏 : 马克 思主 义 中国化 的根 本 方法 论略
3 7
是 的有 机统 一 , 没 有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化 。马克 就
解放 思 想与实 事 求 是 的有 机 统 一 ,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 化 就失 去 了实 现 的 根 本 方 法 。 中 国革命 、 建设 和 改 革 的历史 进程 也 证 明 , 持 解 放 思想 与 实 事求 是 的 坚 有机 统一 为马 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实 现和理论 创新 提
应该解 放 思想 , 不要 以为我们 的认 识 是一成不 变 的。 而要 去分 析马 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怎 样从 不 知 到 知 , 怎
样 从不 完全 的 、 确 切 的知 到 比较 完全 、 不 比较 确切 的
知, 必须 坚 决打破 原 有 的固定 思维 模式 的束缚 , 才能 达到科 学 的认识 , 就 必 然 要 求 我 们不 断 坚 持解 放 这
是 的有 机统 一 的必然 结果 。只有 做 到坚持 解放 思想 与实事 求是 的有 机 统 一 , 能 实 现 马 克 思 主 义 中国 才 化 。所 以马克思 主 义 中国化 的根 本 方法 就是要 坚 持 解放 思想 和实事 求是 的有机 统一 。

的过 程 , 以坚 持 解 放思 想 与实 事 求 是 的 内在 的 有 是
克 思主 义 的基 本 立 场 、 点 和 方 法 与 中 国现 实具 体 观 实践 相 结合 , 创造 性 地 解 决 中 国社会 发 展 所 面临 的 重 大问题 , 而推 进 马克 思 主义 的不断创新 与发 展 。 从 它要 求人 们必 须破 除对 马 克 思 主义 的 迷信 观 念 、 教 条态 度 和僵化 思 维 , 求 人 们 必 须解 放 思 想 。迷 信 要 教条 , 思维 僵化 , 马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思 想 障碍 。 是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化 是 以解 放 思 想 为前 提 的 , 不 能 能
思想 与实事 求 是的有 机统 一 。
坚 持解 放 思想 与实事 求 是 的有机 统一是 马克思 主义形 成 与发展 的 前 提 条 件 , 是 马 克思 主 义 中 国 也 化首要 的 、 根本 的 前 提 条件 , 既 坚持 了唯 物 主义 , 它 又坚持 了辩 证法 。马克思 主 义 中国化 的基本 前提就 是要坚 持 一切从 实 际 出发 、 论联 系 实际 、 客观规 理 按 律办 事 。一切从 实 际 出发 , 是 一 切 从客 观 存 在 的 就
与时俱 进 , 就必 须坚 持 解 放 思 想 与实 事 求 是 的有 机 统 一 。解放 思想 、 事求 是是 马 克思 主义 活 的灵魂 , 实 也 是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活 的灵 魂 。这是 我们 认识
论 对实 践 的巨大 指 导 作用 , 现 了马 克思 主 义 的实 体 践 性和 革命性 本 质 。马 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 就是 把 马
( 东 商 学 院 政 治 与教 育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2 ) 广 广 13 0
摘 要 : 马克思主 义中 国化的过程就是不 断坚持解放 思想与 实事 求是 的有机 统一 的过程。 坚持解放 思想与 实 事 求是的有机统一为马克 思主 义 中国化提 供 前提条 件和 思维路 径, 为马 克思 主 义 中国化提供 根本保 证。毛泽 也
解 放 思想 就 是 为 了做 到实 事 求是 , 想 不解 放 思
也 就不 能切实 做 到实 事求 是 。解放 思想是 实事求 是 的前 提 , 要做 到实 事求 是 , 从纷 繁复 杂 的客 观事物 中 找 出规律 性 的东 西 , 照规 律 办事 , 了具 备必要 的 按 除 知识 和 深入实 践 活 动 之外 , 必 须破 除 各 种不 合 时 还
关 系到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事业 成败 的关 键 。不坚 持
三、 坚持解放思想与 实事求是 的有机 统 一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提 供 根
本 保 证
“ 放 思想 , 是 指 在 马 克 思 主义 指 导 下 , 破 解 就 打 习惯势 力和 主观 偏见 的束 缚 , 研究 新情 况 , 解决 新 问 题 。Ez 解 放 思想 侧 重 于对 马克 思 主义辩 证唯 物主  ̄2? ]9 义 主体 性和认 识 论 的 新 概 括 , 调 了人 的主 体和 理 强
正如江 泽 民指 出 ,这 二 十多 年 中国改革 和发展 的历 “ 程 , 是在 邓小平 理 论 的指 导下 , 党 同志总结 以往 就 全
思主义 中国化 的生命 力就 在 于它 始终 坚持 解放 思想
与实事 求是 的有 机 统 一 , 持 与 发 展 着 的 实 践相 结 坚
的历史 经验 和 教 训 , 持 一 切 从 实 际 出 发 , 放 思 坚 解 想, 实事 求是 , 断 探 索创 新 , 而 不 断推 进建 设 有 不 从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 业 的伟 大历程 。如果 没有全 党 的解放 思想 、 实事 求 是 , 不 可能有 改革 开放 和现代 就 化 建设 一 系列 的新 政 策 , 就 不 可 能有 今 天这 样 党 也 和 国家 事业 发展 的大 好局 面 。 [4  ̄14 13
机统 一为前 提 的 ; 论 联 系实 际 就 是 把 马克 思 主义 理

坚 持解 放 思 想 与 实事 求 是 的 有 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