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黄冈中学高考复习教案(内部)——第四课时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圆的定义。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分类。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和圆的定义,让学生回顾相关概念。
2. 提问:直线和圆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相交、相切还是相离?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
练习题目:a) 直线x=2与圆x^2+y^2=4b) 直线y=3与圆x^2+y^2=9c) 直线x+y=4与圆x^2+y^2=8第二章:直线与圆的相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交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圆相交的定义。
2. 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圆相交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相交的含义。
2. 提问:直线与圆相交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性质?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练习题目:a) 直线y=2x+3与圆x^2+y^2=16b) 直线x-y+4=0与圆x^2+y^2=16c) 直线x+y-6=0与圆x^2+y^2=36第三章:直线与圆的相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切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圆相切的定义。
2. 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圆相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相切的含义。
2. 提问:直线与圆相切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性质?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练习题目:a) 直线y=3x+2与圆x^2+y^2=16b) 直线x-y+4=0与圆x^2+y^2=16c) 直线x+y-6=0与圆x^2+y^2=36第四章:直线与圆的相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离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相离的性质。
名师教学设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完整教学教案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本环节采用填写表格,师生协作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师生协作的方式
作业布置试图通过阅读、练习和思考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作业:
(1)阅读:教材第78-80页;
(2)练习:教材第80页A组1题。
(3)思考:教材第80页B组2题。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题与练习是掌握、应用知识和技能所必需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例题与练习。
1.例题分析
例1判断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
例2是教材上的例题。作为对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初步应用,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2x-3y+1=0,圆 ;
学生动手画时,教师进行巡视,当所有学生都把三种位置关系画出来时,我用计算机给同学们作演示,给定直线圆在动,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去研究问题。
学生动手画时,我进行巡视,当所有学生都把三种位置关系画出来时,我用计算机给同学们作演示,给定直线圆在动,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去研究问题。
通过观察,我们已经知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引导学生从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完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
练习1:主要反馈学生对定义本身的掌握程度,由学生抢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判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圆的直径为10cm,直线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
3
5
练习2我设计了一个小型对抗赛: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出题另一组回答,答题组再出题,对方回答,依次类推。看哪个组答题既准又快,对优胜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
3、掌握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范文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并能够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类和化归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概念。
2.难点: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复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目的:让学生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类比,以便更好的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由日出升起过程中的三个特殊位置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目的:让学生感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二.定义、性质和判定1.结合关于日出的三幅图形,通过学生讨论,给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
(1)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
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
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如果⊙O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1)线l与⊙O相交 d<r(2)直线l与⊙O相切d=r(3)直线l与⊙O相离d>r三.例题分析:例(1)在Rt△ABC中,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
①当r= 时,圆与AB相切。
②当r=2cm时,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③当r=3cm时,圆与AB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④思考: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圆与斜边AB有一个交点?四.小结(学生完成)五、随堂练习:(1)直线和圆有种位置关系,是用直线和圆的个数来定义的;这也是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方法。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完整教案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种类;(2)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3)会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几何法、代数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难点:用坐标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演示法2、教学手段:多媒体、几何画板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情境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问题:问题1: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小岛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40km处。
如果轮船沿直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触礁危险?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暗礁这个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突出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意义。
师生活动: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由图形获取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直观认知,引入新课.师:你怎么判断轮船会不会触礁?利用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下。
生:暗礁所在的圆与轮船航线所在直线是否相交。
师:(板书标题)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回顾旧知、揭示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2: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
设计意图: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义务教育阶段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想过程,可以展示下面的表格,使问题直观形象。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教学目标:根据学过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组织学生对编出的有关题目进行讨论.讨论中引导学生体会(1)如何从解决过的问题中生发出新问题.(2)新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原有旧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编解题的过程,使学生基本了解、把握有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可解决的基本问题,并初步体验数学问题变化、发展的过程,探索其解法.重点及难点:从学生所编出的具体问题出发,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发展及解决的一般策略.教学过程一、引入: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1)圆心到直线的距离(2)判别式法2、回顾予留问题:要求学生由学过知识编出有关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新题目,并考虑下面问题:(1)为何这样编题.(2)能否解决自编题目.(3)分析解题方法及步骤与已学过的基本方法、步骤的联系与区别.二、探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要注重的几个基本问题:1、位置关系判定方法与求曲线方程问题的结合.2、位置关系判定方法与函数或不等式的结合.3、将圆变为相关曲线.备选题1、求过点P(-3,-2)且与圆x2+y2+2x-4y+1=0相切的直线方程.备选题2、已知P(x, y)为圆(x+2)2+y2=1上任意一点,求(1)=m的最大、最小值.(2)2x+3y=b的取值范围.备选题3、实数k取何值时,直线L:y=kx+2k-1与曲线: y=有一个公共点;两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三、小结:1、问题变化、发展的一些常见方法,如:(1)变常数为常数,改系数.(2)变曲线整体为部分.(3)变定曲线为动曲线.2、理解与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重视“新”与“旧”的联系与区别,并注意哪些可化归为“旧”的方法去解决.自编题目:下面是四中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编的题目,这些题目由学生自己亲自编的或是自学中从课外书上找来的题目,这些题目都与本节课内容有关.①已知圆方程为(x-a)2+(y-b)2=r2,P(x0, y0)是圆外一点,求过P点的圆的两切线的夹角如何计算?②P(x0, y0)是圆x2+(y-1)2=1上一点,求x0+y0+c≥0中c的范围.③圆过A点(4,1),且与y=x相切,求切线方程.④直线x+2y-3=0与x2+y2+x-2ay+a=0相交于A、B两点,且OA⊥OB,求圆方程?⑤P是x2+y2=25上一点,A(5,5),B(2,4),求|AP|2+|BP|2最小值.⑥圆方程x2+y2=4,直线过点(-3,-1),且与圆相交分得弦长为3∶1,求直线方程.⑦圆方程x2+y2=9,x-y+m=0,弦长为2,求m.⑧圆O (x-a)2+(y-b)2=r2,P(x0, y0)圆一点,求过P点弦长最短的直线方程?⑨求y=的最值.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教学内容]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课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及应用,尤其是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转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二、教材分析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知识,解题及几何证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尤其是辅助线的做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相关类题演练――归纳概括总结――综合知识应用”,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对同类的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形成比较系统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中考命题分析1.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以及切线的判定;2.值得关注的是圆与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的综合以及开放探究题。
知识要点再现相关练习例1.已知⊿ABC中,∠B=90°,若AB=BC=4 ,以B为圆心的⊙B的半径为r,请回答:(1)当r=2.5时,⊙B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如何?(2)当⊙B与直线AC相切时,求⊙B的半径为r的值。
(3)若⊙B与直线AC相交所截的线段MN长为2,求⊙B的半径r 。
例2.已知:垂直⊿ABC为⊙O内接三角形,直线EF与⊙O相切与点A, 求证:∠ABC=∠CAF.例3.如图,⊙O的直径等于8,OA⊥OB,,OA=45,OB=25.求证:AB与⊙O相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第44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考纲要求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其位置关系,能够根据所给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 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够根据两圆的方程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3 会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简单的综合问题,领悟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本质, 二、知识梳理 回顾要求1. 阅读教材第112页~116页,理解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怎么判断直线和圆的关系?2. 理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否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判断直线和圆的关系? 3. 当知道了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能否写出直线与圆相交形成的弦AB 的长度? 4. 两圆的关系有哪些,怎么来判定他们的关系 5. 阅读教材113页的例2后思考,切线的长度怎么求 要点解析1、 直线与圆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关系,可以用直线和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y ,后观察二次方程的∆即可,0>∆,相交;0=∆,相切;0<∆,相离。
2、 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以写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比较d 与半径r 的关系。
r d >,直线和圆相离,r d <,直线与圆相交;r d =,直线与圆相切。
3、 把半径r 和d 以及弦长的一半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222d r AB -=。
4、 根据两圆圆心21O O 之间距离和两半径之间关系可以分成: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五种情况。
5、 切线的长度由点到圆心距离PO ,半径r 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求得,以后再碰到切线的问题,转化为圆心的直线的距离PO 的问题。
三、诊断练习1、教学处理: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4小题,在学习笔记栏写出基本方法,课前抽查部分同学的解答,了解学生的思路及主要错误,点评时要简洁,要点击要害2、诊断练习点评题1.0y m -+=与圆22220x y x +--=相切,则实数m 等于 .【分析与点评】方法一:直线与圆相切从形转:化到数,d r =方法二: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y ,令0=∆【变式】0y m -+=与圆2220x y +-=相交,则实数m 范围 .题2. 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被圆2240x y y +-=所截得的弦长为 . 【分析与点评】重点巩固半径,圆心距,半径构成的特征三角形的关系【变式】过原点的直线被圆2240x y y +-=所截得的弦长为1的有______条,弦长为4的有___________条.题3. 圆22:4210A x y x y ++++=与圆22:2610B 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分析与点评】外切将圆A 的方程标准化可得()()22214x y +++=,可得()2,1,2A R --=,圆B 的方程标准化()()22139x y -+-=可得()1,3,3B r =,所以5AB ==,所以AB R r =+,所以圆,A B 外切。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学习目标】1、能熟练的解决对称、切线、最值问题;2、深刻的理解 数形结合的思想;3、能解决圆与直线的综合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及信心.【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堂.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1、对称问题(关于圆的线对称、点对称问题) 例1:求与圆0222=+-+y x y x C :关于直线01:=+-y x l 对称的圆的方程. 结论:方法1:先求出圆C 的圆心关于直线对称的的坐标,因为对称圆的大小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有了对称圆的圆心,问题就解决了.具体步骤:把圆C 化成标准形式,得4/5)1()2/1(22=++-y x ,圆心C 的坐标是)1,2/1(-,设与点C 关于直线l 对称的点),(001y x C ,则有1)2/1/()1(00-=-+x y ,且012/)1(2/)2/1(00=+--+y x .解此方程组得2/3,200=-=y x ,所以圆心)2/3,2(1-C ,所以我们要求的对称圆的方程为4/5)2/3()2(22=-++y x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是我们解决圆的对称问题的特殊的方法,他只能运用于关于圆的对称问题中,而不适合所有的对称问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方法2,这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作解决对称问题的万能法则. 方法2:具体步骤:点),(y x 为圆C 上的点,设),(y x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00y x D ,则我们很容易列出方程组1/()(00-=--)x x y y ,且 012/)(2/)(00=+---y y x x ,我们可以解出方程组,得到下面的数据:1,100-=+=y x x y ,因为),(y x 在圆C 上,所以我们可以把数据代入,得4/5)11()2/11(2020=+++--x y ,根据习惯,得到我们所求的对称圆的方程为4/5)2/3()2(22=-++y x值得我们每位学生和老师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这是难点,也是重点. 引申:若此题改为求与圆0222=+-+y x y x C :关于点A (0,-1)对称的圆的方程.应该怎么求?【教学效果】:对称问题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和考点.2、圆的切线问题(过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例2:求过圆222)()(r b y a x C =-+-:上一点),(00y x M 的圆的切线方程. 结论:设b y a x ≠≠00,,所求切线的斜率为k ,则由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得:)/()(/100b y a x k k CM ---=-=,所以所求方程为))](/()[(0000x x b y a x y y ----=-,则我们通过化简整理可以得到下式2000)())(())((a x a x a x b y b y -=--+--,又点),(00y x M 在圆上,所以有200))(())((r a x a x b y b y =--+--,当b y a x ==00,时仍然成立,所以过圆222)()(r b y a x C =-+-:上一点),(00y x M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r a x a x b y b y =--+-- 练习:已知圆的方程是222r y x =+,那么我们试着求一下经过圆上一点),(00y x M 的方程. 例3:从点)5,4(P 向圆4)2(22=+-y x 引切线,求切线方程.结论:把点)5,4(P 代入4)2(22=+-y x ,得29>4,所以点在圆外.设切线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4(5-=-x k y ,即045=-+-k y kx ,又圆心坐标为(2,0),r=2,因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21/|4502|2=+-+-k k k ,得到k=21/20,所以切线方程为21x-20y+16=0.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还有一条切线是x=4.思考:通过对例3的学习,你从中有什么收获?你对解决此类题目的步骤,有所了解吗?能自己总结归纳一下吗?【教学效果】:求切线也是一个考点,要求学生能熟练的解决此类问题.3、与直线、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4:已知实数y x ,满足方程01422=+-+x y x .<1>求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x y -的最小值. 结论:<1>方程01422=+-+x y x 表示以点(2,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设x y /=k ,即y=kx ,则根据数形结合,由圆心(2,0)到y=kx 的距离为半径时,表示直线与圆相切,此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由331/|02|2±=⇒=+-k k k ,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3.<2>设y-x=b,则y=x+b ,由数形结合,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2/|02|=+-b ,即62±-=b .当且仅当直线y=x+b 与圆切于第四象限时,纵截距b 取得最小值.所以y-x 的最小值为62--. 引申:例4中已知条件不变,求22y x +的最大值、最小值.【教学效果】:最值问题也是容易在创新性题目中出现,是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常用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三、【作业】1、必做题:完成练习、引申题目;2、选做题: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把所讲的例题在草纸上演算一遍.四、【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圆的对称问题、切线问题、和最值问题,学习完这节课之后要完成能熟练的解决这三种问题的学习目标以及初步具备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反思】这节课讲了三个重要的类型题,主要以学生的自学理解为主,老师的讲解为辅,老师要注意。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够准确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2.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重难点: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解决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几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关系,来引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师可在黑板上绘制几个形状,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画一个圆和一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什么?2.如果直线与圆相交,交点有几个?3.如果直线与圆相切,它们的位置关系又是什么?4.如果直线与圆没有交点或相切,它们的位置关系呢?通过学生的回答,介绍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二、讲解(10分钟)1.直线与圆相交的位置关系: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直线与圆相交的不同情况,并讲解每种情况下的名称和特点。
-直线穿过圆的两个交点,这种情况称为“直线与圆相交”。
-直线经过圆的中心,这种情况称为“直线与圆相交于两个点”,交点分别为A、B。
-直线切圆,这种情况称为“直线与圆相切”。
2.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关系: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并讲解。
-直线与圆相切于一个点,这种情况称为“直线与圆外切”。
-直线经过圆的中心,这种情况称为“直线与圆相切”。
-直线穿过圆,并且在圆的内部,这种情况称为“直线与圆内切”。
三、练习(3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进行个别练习。
学生可以用纸和笔列式解答,并标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归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与方程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已学过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在前面几节学习了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基础上,从代数角度,运用坐标法进一步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初步形成代数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基本素质,为以后学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知识打下基础.本节课内容共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用坐标法去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体验有关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教学目标设置由于本节课在初中已有涉及,教师准备“学案”先让学生提前思考,归纳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代数与几何的两种判定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促使学生把解析几何中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思想与初中已掌握的圆的几何性质相结合,从而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学生学情分析在经历直线、圆的方程学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用方程研究几何对象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提供的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便于观察和思考的情境,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而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同时为他们施展创造才华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使他们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知识的欲望和热情,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2)掌握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比较,以及通过方程组解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强化学生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认识,从而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体验探索中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通过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体现教师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五、课前准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附后)例如图,已知直线直线与圆已知过点,求直线的方程.(课件)六、教学评价设计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在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合作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学习的兴趣等.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找到要学的与以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串的设置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判断方法的形成与应用的探究中,师生的相互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团队精神;知识的生成和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查缺补漏,以便调控教学.。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2.通过解答涉及直线与圆的有关问题,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了解、认识常规证明的分析方法和一些常规辅助线的添法;了解开放探究性、运动型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的运用.教学难点:运用直线和圆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的解题技巧.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导学案题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互查反馈题组,回忆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然后由“题组训练——构建知识框架——基础训练——错题警示—考题再现——拓展应用—检测达标”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小题组练习、考题再现、拓展应用层层推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脑、动手、动口,展开小组合作和互动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前准备:老师:导学案、多媒体课件学生:导学案、练习本、课本(九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 明确考试要求师:同学们,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和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扇形阴影面积等内容相联系,我们今天就来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首先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中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1.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概念.2.掌握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并能综合运用解决有关证明计算.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预计2013年会在选择题中考查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试题,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解答题中仍以证明切线及求线段的长为重点.设计意图:直接导入,了解中考要求及题型,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作好准备。
师:拿出导学案,完成题组一,并说明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题组一:自主完成 互查反馈2.已知Rt △ABC 的斜边AB =6cm ,直角边AC =3cm ,以点C 为圆心,半径分别为2cm 和4cm 画两个圆,这两个圆与AB 位置关系是 ;当半径为 cm 时,AB 与⊙C 相切。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 学会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2. 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性质。
难点: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推理论证。
2. 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具:1. 直尺、圆规、铅笔。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片或模型。
学具:1. 直尺、圆规、铅笔。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一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探究:2.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 讲解:3.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3.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4.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与地面的关系、篮球筐与投篮线的关系等。
七、课堂小结八、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能够用定义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能够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切线长的概念和定理,能够应用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切线长定理。
教学难点: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应用。
2、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3、应用切线长定理。
教学过程:一、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复导入、回顾旧知回顾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判断方法。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唐诗和观察太阳升起的过程,引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探究发现,建构知识练一:在纸上画圆,利用直尺移动直线,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得出相离、相切、相交的定义和判别依据。
练二:利用所学知识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进行数量分析。
练三:复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线段的概念。
二、圆的切线1、复导入、回顾旧知回顾圆的性质和定理。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实例引出圆的切线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3、探究发现,建构知识练一: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定理。
练二: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练三:介绍切线长的概念和定理,并应用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三、课堂练和作业练一: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练二: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作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以及切线长的概念和定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例1如图24-43,Rt△ABC的斜边AB=10cm,∠A=30°。
求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少时,AB与⊙C相切。
另外,以点C为圆心、半径分别为4cm和5cm作两个圆,这两个圆与斜边AB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解:(1)过点C作边AB上的高CD。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投影仪。
2.教学素材:教材课件、教案、实例、练习题。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直线与圆的照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直线和圆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圆的关系,并给出提示:“直线和圆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关系。
”3.教师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步骤二: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
2.教师通过示意图展示直线与圆的四种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交;(2)直线与圆内切;(3)直线与圆外切;(4)直线与圆相离。
3.教师通过实例分别讲解以上四种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步骤三:示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示例题,引导学生按照判断方法,分析并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示例题的解答,并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3.教师在讨论中强调判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步骤四:解释与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解释和总结,强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20分钟)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六、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概括性总结,强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㈠知识教学点⒈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⒉初步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定理及其运用。
㈡能力训练点⒈通过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直观演示,培养学生能从直观演示中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⒉在7.1节我们曾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⑴点P在⊙O上OP=r⑵点P在⊙O内OP<r⑶点P在⊙O外OP>r初步培养学生能将这个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互相对应的理论迁移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上来。
㈢德育渗透点在用运动的观点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着的,并且在变化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⒈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直线和圆相切的关系,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关系。
⒉难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关径大小关系的对应,它既可做为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可作为性质,学生不太容易理解。
⒊疑点:为什么能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九圆的关径大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解决这一疑点,必须通过图形的演示,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必转化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关径的大小关系来实现的。
三、教学过程㈠情境感知⒈欣赏网页flash动画,《海上日出》提问:动画给你形成了怎样的几何图形的印象?⒉演示z+z超级画板制作《日出》的简易动画,给学生形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印象,像这样平面上给定一条定直线和一个运动着的圆,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果从数学角度,它的若干位置关系能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画一画互相研究一下。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5篇范例]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课题: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巩固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明确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归纳和类比。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意识。
重点和难点:1.巩固相应位置关系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理解它们的对应。
2.能够明确图形中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情境导入:近期,中国航天科技有了重大突破,神八顺利升空,并且和先期升空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分离之后,神八按照原计划回顾地球。
欣赏以下图片,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明确我们以后的学习目标,观察圆在航天科技的广泛应用。
2、出示学习目标,限时阅读理解,明确学习的方向。
二、讲解:1、回忆、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
(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填空,结合图形,理解、记忆相关位置关系的名称,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规律。
)2、例题解析:例题一:已知:P是非⊙O上的一点,P点到⊙O的最大距离是d,最小距离是a. 求⊙O的半径r.解析:点P可能的位置有几种?作出正确的图形,通过图形解决这个问题。
(限时4分钟,解决这个问题。
完成后,教师检查,并且展示一个同学的解题过程,指出出现的问题。
)例题二:已知⊙A的直径为6,点A的坐标为(-3,-4),则⊙A 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A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解析:通过直径,求出半径;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圆心的正确位置,作出正确的图形,问题即可以得到正确的解决。
(限时3分钟)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同学们纠正失误。
例题三:两个圆的半径的比为2 : 3 ,内切时圆心距等于 8cm,那么这两圆相交时,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利用方程的思想,合理设未知数,正确列出方程,先解决半径的问题。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相离、相切、相交。
2.掌握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3.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教学重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2.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相交,并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可能的情况?二、讲授(15分钟)1.老师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并给出三种可能的情况:相离、相切、相交。
2.介绍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a.直线与圆相离的情况下,直线与圆的最短距离大于圆的半径。
b.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下,直线与圆的最短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c.直线与圆相交的情况下,直线与圆的最短距离小于圆的半径。
3.通过示例讲解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三、练习(20分钟)1.团队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出不同的直线与圆的示例,让学生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判断结果。
2.小组讨论与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讲解和展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3.整体讨论与总结:老师引导学生就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判断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给出示例并指导解决问题:通过求直线与圆的方程,将问题转化成代数方程求解。
五、讲评(10分钟)1.对学生在练习环节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点评。
2.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六、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合理复习巩固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讲解相关概念、示例分析和练习等环节,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
3.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性质。
(二)过程目标:1.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让学生发现与探究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三)感情目标:1.通过图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观能力。
2.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有无进入暗礁区这题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有一定难度,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日出是怎么样的?屏幕上出现动态地模拟日出的情形。
(把太阳看做圆,把海平线看做直线。
)师:你发现了什么?(希望学生说出直线与圆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这里,我可以直接问学生,你觉得直线与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直线与圆三种不同的位置图。
(如图)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希望学生回答出有第一个图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第二个图有一个公共点,而第三个有两个公共点,如果没有学生没有发现到这里,我可以引导学生做答)二、讨论知识,得出性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已知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是相离、相切、相交时,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有什么关系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让学生讨论之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时,dr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时,d=r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时,d知识梳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图形公共点d与r的大小关系相离没有r相切一个d=r相交两个d三、做做练习,巩固知识抢答,我能行活动:1、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1)d=4.5cm(2)d=6.5cm(3)d=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让个别学生答题)师:第一题是已知d与r问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下面这题是已知d与位置关系求r,那又该如何做呢?请大家思考后作答:2、已知圆心和直线的距离为4cm,如果圆和直线的关系分别为以下情况,那么圆的半径应分别取怎样的值?(1)相交;(2)相切;(3)相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2)、根据定义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根据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画出已知圆的切线。
(3)、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2)水平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图、填表、分析、对比,能找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关系。
3)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素材入手,像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表示出来。
再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有的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便于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图形中的两个数量d和r并加以比较。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引入1、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2、怎样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1)点到圆心的距离____半径时,点在圆外。
(2)点到圆心的距离____半径时,点在圆上。
(3)点到圆心的距离____半径时,点在圆内。
活动二:情境创设,定义探究:1、观察日出图和钥匙环移动图,通过实物演示,体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定义归纳: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这时我们说直线和圆相离.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
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3、定义使用:a、如何根据基本概念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b、判断下列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活动三:性质探究、知识小结观察讨论:当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有何关系?直线与圆 O相交 <=> d<r直线l与圆 O相切 <=> d=r直线l与圆 O相离 <=> d>r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两种:1)根据定义,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判断;2)根据性质,由圆心距d与半径r的关系来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圆的方程,
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考纲要求】
圆方程为C级要求
【自主学习】
1.若直线ax+by=1与圆x2+y2=1相交,则P(a,b)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2.若直线4x-3y-2=0与圆x2+y2-2ax+4y+a2-12=0总有两个不同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3两圆x2+y2-6x+16y-48=0与x2+y2+4x-8y-44=0的公切线条数为 .
4.若直线y=k(x-2)+4与曲线y=1+2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
4x
是 .
5.直线l与圆x2+y2+2x-4y+a=0 (a<3)相交于两点A,B,弦AB的中点为(0,1),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典型例析]
例1已知圆x2+y2-6mx-2(m-1)y+10m2-2m-24=0(m∈R).
(1)求证:不论m为何值,圆心在同一直线l上;
(2)与l平行的直线中,哪些与圆相交、相切、相离;
(3)求证:任何一条平行于l且与圆相交的直线被各圆截得的弦长相等.
例2从点A(-3,3)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
1
所在直线与圆x2+y2-4x-4y+7=0相切,求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
例3已知圆C1:x2+y2-2mx+4y+m2-5=0,圆C2:x2+y2+2x-2my+m2-3=0,m为何值时,(1)圆C1与圆C2相外切;
(2)圆C1与圆C2内含?
例4 已知点P(0,5)及圆C:x2+y2+4x-12y+24=0.
2
(1)若直线l过P且被圆C截得的线段长为43,求l的方程;
(2)求过P点的圆C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当堂检测
]
3
4 1、若圆x 2+y 2=1与直线y =kx +2没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2、圆O 1:x 2+y 2-2x =0和圆O 2:x 2+y 2-4y =0的位置关系是 .
3.已知圆C :(x -a )2+(y -2)2=4 (a >0)及直线l :x -y +3=0,当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
3时,则a = .
4、若直线1=+b y a x 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则221
1b a +与1的大小关系是 .
5能够使得圆x 2+y 2-2x +4y +1=0上恰有两个点到直线2x +y +c =0距离等于1的c 的取值范围为 .
6过点A (11,2)作圆x 2+y 2+2x -4y -164=0的弦,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 有 条.
[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