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鲁科版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关键技能点 解答Ⅱ卷中的化学计算题的方法【2020】

合集下载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_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_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重点、难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一.走进化学科学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2.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

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物性。

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通过对Na、Na2O、Na2O2、Cl2等具体物质的研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

可归纳为:观其色态,闻其气味;类比迁移,预测性质;设计实验,察其变化;分析归纳,究其原因;书写报告,反思提高。

1.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钠是活泼金属,其原子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成为Na+。

它可以与水、酸、非金属单质、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2223. 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氯是活泼非金属,其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成为Cl-。

氯气能与水、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

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

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与第二节知识点总结鲁科版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与第二节知识点总结鲁科版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化学定义】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原子核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化学的特点】实用性和创造性。

【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化学的发展简史】远古时代,从人们开始知道了如何取火和保存火种时,就可以说人类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

长期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探索空间】能源方面,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疾病治疗。

第二节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基本程序】第一步:观察物质的外观;第二步:预测物质的性质;第三步:观察和实验;第四步:解释和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钠Na: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0.97g·cm-3)、硬度小、延展性好。

【钠与空气反应】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₂=2Na ₂O 现象:银白色金属表面迅速变暗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 ₂O ₂现象:熔成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故钠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注意:氧化钠Na ₂O :白色固体;过氧化钠Na ₂O ₂:淡黄的固体(高中所学淡黄色固体只有Na ₂O ₂和单质S )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思考: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很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₂O ₂+2H ₂O = 4NaOH+O ₂↑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₂O ₂+2CO ₂= 2 Na ₂CO ₃+O ₂钠的用途(1)K —Na 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

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知识清单一、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1.化学科学。

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研究层次:原子、分子水平。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别是什么?答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学科特征。

(1)创造性的体现:制造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基本能够按照人类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备,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创造一个新的物质世界。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实用性的体现:合成氨技术、新药物的研制、材料的开发、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年代科学家重大发现或成就作用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续上表)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3.辉煌的现代化学时代。

(1)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2)出现了各种分析技术,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和红外光谱、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3)带动了生命科学等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解读必修1第1章全章概览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解读必修1第1章全章概览
1 全章概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识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以及化学对 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促进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作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增强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本章内容直接对应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主题1 化学科学与实验 探究”,并与 “主题5 化学与社会发展”相关联。
认识化学科学
主题1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科学探究过程 •化学实验 •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
主题5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 •化学在材料科学、人类健康、资 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化学应用的安全与规则意识
认识化学科学
走进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二、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三、物质的量浓度
微项目:探秘膨松剂
项目活动1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
的作用原理
项目活动2 设计并使用复合膨松剂
感谢倾听! 敬请指正!

鲁科版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鲁科版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含氧酸↓↓盐盐3、氧化物的酸碱性: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④2Na+S==== Na 2S(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教案全册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教案全册

全册教案鲁科版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师生交流与讨论] 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doc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1 走进化学科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2.1g 平均分子质量为7.2的CO 与H 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 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 g B .3.6 g C .7.2 g D .无法确定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①2CO +O 2=====点燃2CO 2②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③2H 2+O 2=====点燃2H 2O④2Na 2O 2+2H 2O===4NaOH +O 2↑将①②叠加得:⑤Na 2O 2+CO===Na 2CO 3将③④叠加得:⑥Na 2O 2+H 2===2NaOH综合分析知,增加的质量为CO 和H 2的质量和。

答案:A2. 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某同学在学习了这一反应后提出了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Na 2O 2是氧化剂,H 2O 是还原剂B .Na 2O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D .在2Na 2O 2+2H 2O===4NaOH +O 2↑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e -解析:在Na 2O 2与H 2O 反应中,Na 2O 2中O 为-1价,其中有一部分升高到0价,有一部分降低到-2价,H 2O 中元素化合价未变。

1 mol Na 2O 2在反应中转移电子为1 mol 。

答案:BC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可用水来确定某Na 2O 粉末中是否含有Na 2O 2B .可用CO 2来确定某Na 2O 粉末中是否含有Na 2O 2C .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 2O 中的Na 2O 2D .将足量的Na 2O 2、Na 2O 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解析:CO 2、H 2O 与Na 2O 2、Na 2O 均能反应,但与Na 2O 2反应时能产生气体,不过因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O 2也是气体,故CO 2和Na 2O 2的反应无明显的现象产生,水与Na 2O 2反应则会产生气泡而有明显的现象,故A 项正确而B 项错误;在空气中加热Na 2O 2与Na 2O 的混合物,后者会转化为前者,故C 项错误;D 项中两种氧化物加到酚酞试液中后,均先与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而使试液先变为红色,但因Na 2O 2具有漂白性,最后又会将变成红色的溶液漂白,故D 项错误。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与第二节知识点总结鲁科版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与第二节知识点总结鲁科版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化学定义】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原子核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化学的特点】实用性和创造性。

【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化学的发展简史】远古时代,从人们开始知道了如何取火和保存火种时,就可以说人类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

长期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探索空间】能源方面,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疾病治疗。

第二节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基本程序】第一步:观察物质的外观;第二步:预测物质的性质;第三步:观察和实验;第四步:解释和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钠Na: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0.97g·cm-3)、硬度小、延展性好。

【钠与空气反应】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₂=2Na ₂O 现象:银白色金属表面迅速变暗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 ₂O ₂现象:熔成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故钠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注意:氧化钠Na ₂O :白色固体;过氧化钠Na ₂O ₂:淡黄的固体(高中所学淡黄色固体只有Na ₂O ₂和单质S )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思考: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很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₂O ₂+2H ₂O = 4NaOH+O ₂↑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₂O ₂+2CO ₂= 2 Na ₂CO ₃+O ₂钠的用途(1)K —Na 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科学》复习讲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科学》复习讲解
(V)和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存在如 下关系:
n= V Vm
• 5、适用范围:所有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 6、条件: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
注意哦!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即STP,指温度为 0℃,压强为 101kPa的状况
[注意]
★ 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带有单位的物理量。
点燃
H2 +Cl2 ==== 2HCl
2P
+3Cl2
点燃
====
2PCl3
安静燃烧,产生苍白色火 焰,瓶口有白雾
点燃
2P +5Cl2 ==== 2PCl5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Cl2溶于水:
• Cl2 + H2O = HCl + HClO
• 新制氯水: 三分子:Cl2 , H2O, HClO 四离子: H+, Cl- , ClO- , OH-(极少量)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例2: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2)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
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 (3)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 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C 3. B(离子)= B(溶质)× 离子个数
特别注意:
1.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够与水反应生成
新物质。这时,溶质一般指新物质。 eg:Na,Na2O,Na2O2, 溶于水均能得到NaOH, 溶质是NaOH。
2.含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其溶质不是
指含结晶水的物质。 eg: 将1mol 胆矾(CuSO4 • 5H2O)溶于水形 成1L溶液,其浓度为1mol/L,溶质为CuSO4 。

鲁科版第一章复习提纲

鲁科版第一章复习提纲

D. 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H2
18、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 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 )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2O2和CO2 D.木炭和O2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小粒钠投入冷水中:Na+2H2O= Na++2OH-+ H2↑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第十五页,共18页。
12. 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氯气能用来制取漂白粉
B. Cl2与H2O反应生成(shēnɡ chénɡ)的HClO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 所以Cl2常 用来消毒生活用水 C. 点燃是使Cl2跟H2化合的惟一条件 D.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5、存在:只以化合态存在
Na的化合物
Cl2的性质
练习
1、下列(xiàliè)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 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第三页,共18页。
2、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试验现象正确的是( )
D. 10%
9、(2003天津)在盛有5mL澄清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钠,不可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钠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
B. 浮在液面快速游动
C. 液体底部出现银白色固体
D. 溶液变浑浊
第十页,共18页。
二、 Cl2
1、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1..0《认识化学科学》教案(1)(鲁科版必修1)

化学:1..0《认识化学科学》教案(1)(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学习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重点、难点:钠、氯气地性质,物质地量地有关计算.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地地自然科学.2、研究物质地基本程序,其主要步骤为3、研究物质地基本方法,,,.4、钠地物理性质5、钠地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方程式<常温,加热)、.与水反应现象;说明钠具有地性质反应方程式.6、钠地保存方法:.7、氯气地物理性质8、氯气地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方程式;氯水地主要成份,其中具有漂白性地物质是<2)与金属反应:与铁,铜、<3)与非金属反应:氢气<4)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原理),漂白粉地主要成份,有效成分.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10、物质地量11、一定物质地量浓度溶液地配制[实验步骤]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地固体药品地质量或液体药品地体积.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地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地体积.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地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地1/2).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4.冷——将烧杯中地溶液冷却至室温.5.移——将烧杯中地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地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9.转——将配制好地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1.选用与欲配溶液地体积相同地容量瓶.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加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擦拭干净,一手按住瓶塞,另一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把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转动180°后,将瓶倒立,重复一次.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4.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配好地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 [误差分析]1.称量:若称量物错放在托盘天平地右盘上,配出地溶液浓度偏低.因为称量物地质量=砝码地质量-游码地质量;2.未洗涤溶解用地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液未转入容量瓶,配出溶液地浓度偏低,因为溶质少了.3.量筒量取计算浓溶液体积时仰视刻度,浓度偏大,因为实际值比仰视读数偏大.4.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筒<或移液管),则浓度偏大.因为量筒<或移液管)在刻度时,没有把附在器壁上地残留液计算在内,用水洗涤反而使所需溶质地物质地量偏大,造成浓度偏大. 5.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浓度偏大;因为配出地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实际体积偏小.6.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小.因为溶液凹面最点高于标线,滴水过多,溶液体积偏大<若俯视定容则相反).7.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滴水至标线,浓度偏小,因为刻度容量瓶标线时,对溶液体积变化作了考虑,补滴水,反而使体积增大.8.配NaOH溶液,称量NaOH固体时在托盘上垫纸或直接称量,会使浓度偏小,因NaOH会潮解,称取地NaOH质量少于所需质量. 9.定容时滴水超过了刻度线,后用滴管吸出至刻度线,浓度偏小,因溶质减少了.1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2)推论一,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气体地质量之比等于它们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推论二,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比等于它们地物质地量之比,即推论三,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地任何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它们地物质地量之比,即推论四,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地密度之比等于它们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推论五,恒温,恒容下,气体地压强比等于它们地物质地量之比,即13、混合气体平均式量地计算公式14、物质地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地关系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备课精选】2012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学案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备课精选】2012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学案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学案[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体会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历程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了解金属钠和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有关化学计量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例,认识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学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实用价值的介绍,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通过学习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识并欣赏化学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思考“化学与职业”等问题,顺利地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问题与思考]1.化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2.化学的特征是什么?3.举例说明化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哪三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5.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一谈化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点拨与交流]例1.从近代化学具有代表性的四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近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解析: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涌现了许多化学家,其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有四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化学发展过程中从宏观(物质、元素)到微观(原子)、从感性(物质性质)到理性(元素周期律)这一近代化学的基本特征,为以后的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近代化学具有代表性的四位科学家主要研究成果分别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提升❹解答Ⅱ卷中的化学计算题的方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方法1 解答连续反应类型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

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典例1】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的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

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现为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漂白粉样品2.00 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后,取出25.0 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

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Na2S4O6+2NaI,滴定时用去Na2S2O3溶液20.0 mL,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

解析题目要求的X%是氯气的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而题目已给出了漂白粉样品的质量,因此,只要求出2.00 g样品所能放出的氯气的质量即可。

根据题意:生成的氯气全部与KI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I2又与25.0 mL 0.100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完全反应。

不过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实验时漂白1粉与水混合后配成的溶液体积为250 mL,而滴定时只取用25.0 mL。

因此可根据各反应中相关物质Cl2、I2、Na2S2O3之间的关系,通过I2的“桥梁”作用直接建立起Cl2与Na2S2O3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有关反应如下: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2KI+Cl2===2KCl+I22Na2S2O3+I2===Na2S4O6+2NaI根据三反应中相关物质Cl2、I2、Na2S2O3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建立如下关系式:Cl2~I2~2Na2S2O31 mol2 molx20.0×0.10×10-3molx=1.0×10-3molX%=(1.0×10-3mol×250 mL×71 g/mol)÷(25.0 mL×2.00 g)=35.5%【名师总结】关系式法解题步骤2考虑关系式法。

在多步连续进行的化学反应中――→在进行多步反应的计算时,一般的解题步骤为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作为中介的物质,并确定已知物质、中介物质、所求物质之间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或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的关系⇩确定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根据所确定的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对点训练】1.[2018·课标全国Ⅱ,28(3)]测定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1)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4(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加稀H 2SO 4酸化,用c mol·L -1 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 4溶液V mL 。

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解析 (1)KMnO 4能将样品溶液中Fe 2+氧化成Fe 3+,将C 2O 2-4氧化成CO 2,达到滴定终点时,KMnO 4稍过量,溶液中出现紫红色。

(2)加入过量锌粉能将溶液中Fe 3+还原为Fe 2+,酸化后Fe 2+与KMnO 4溶液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可找出关系式为5Fe 2+~MnO -4,根据消耗KMnO 4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知溶液中n (Fe 2+)=c mol·L -1×V ×10-3 L ×5=5×10-3cV mol ,则该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10-3×cV mol ×56 g·mol -1m g ×100%或5cV ×56m ×1 000×100%。

答案 (1)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 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为紫红色,且30 s 内不变色 (2)5cV ×56m ×1 000×100% 方法2 简化过程 妙用守恒——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典例2】(2017·江苏化学,18)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

(1)碱式氯化铜有多种制备方法①方法1:45~50 ℃时,向CuCl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Cu2(OH)2Cl2·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方法2:先制得CuCl2,再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

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M′的化学式为。

(2)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 a(OH)b Cl c·x H2O。

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称取样品1.116 0 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②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172 2 g;③另取25.00 mL溶液A,调节pH 4~5,用浓度为0.080 00 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离子方程式为Cu2++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30.00 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师生互动]56守恒1: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4CuCl +O 2+8H 2O =====45~50 ℃2[Cu 2(OH)2Cl·3H 2O]守恒2:由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可得:n (Cl -)=n (AgCl)=4.800×10-3moln (Cu 2+)=9.600×10-3moln (OH -)=2n (Cu 2+)-n (Cl -)=1.440×10-2mol守恒3:由质量守恒可得:n (H 2O)=m 总-m (Cl -)-m (Cu 2+)-m (OH -)18 g/mol =4.800×10-3mol解析 (1)①反应物为CuCl 、O 2和H 2O ,生成物为Cu 2(OH)2Cl 2·3H 2O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

②由图示Cu +M →Cu 2++M′,说明Cu 被M 氧化;M′+O 2+H +→M +H 2O ,说明M′被氧化为M ,说明M 价态高,由题给信息“Fe 3+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M 为Fe 3+,M′为Fe 2+。

答案 (1)①4CuCl +O 2+8H 2O =====45~50 ℃2Cu 2(OH)2Cl 2·3H 2O ②Fe 2+(2)n (Cl -)=n (AgCl)×100.00 mL 25.00 mL =0.172 2 g 143.5 g·mol -1×100.00 mL 25.00 mL =4.800×10-3mol7n (Cu 2+)=n (EDTA)×100.00 mL 25.00 mL=0.080 00 mol·L -1×30.00 mL ×10-3 L·mL -1×100.00 mL 25.00 mL=9.600×10-3mol n (OH -)=2n (Cu 2+)-n (Cl -)=2×9.600×10-3mol -4.800×10-3mol =1.440×10-2molm (Cl -)=4.800×10-3mol ×35.5 g·mol -1=0.170 4 gm (Cu 2+)=9.600×10-3mol ×64 g·mol -1=0.614 4 gm (OH -)=1.440×10-2mol ×17 g·mol -1=0.244 8 gn (H 2O)=1.116 0 g -0.170 4 g -0.614 4 g -0.244 8 g 18 g·mol-1=4.800×10-3mol a ∶b ∶c ∶x =n (Cu 2+)∶n (OH -)∶n (Cl -)∶n (H 2O)=2∶3∶1∶1化学式为Cu 2(OH)3Cl·H 2O【对点训练】2.(得失电子守恒)[2016·全国课标Ⅰ,28(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 2的氧化能力。

NaClO 2的有效氯含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 氯气、亚氯酸钠的最终还原产物为氯离子。

根据:8NaClO 2――→得4e -Cl -,Cl 2――→得2e -2Cl -,得电子数相等时,存在:NaClO 2~2Cl 2,故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71×290.5≈1.57。

答案 1.573.(原子守恒)[2017·课标全国Ⅲ,27(5)]某工厂用m 1kg 铬铁矿粉(含Cr 2O 340%)制备K 2Cr 2O 7,最终得到产品m 2 kg ,产率为 。

解析 由Cr 元素守恒可知:Cr 2O 3~K 2Cr 2O 7,则理论产生K 2Cr 2O 7的质量为(m 1×1 000×40%152×294) g ,而实际产量为1 000m 2 g ,则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190m 2147m 1×100%。

答案 190m 2147m 1×100% 方法3 物质的量在化学综合计算中的应用化学综合计算在理科综合里往往与工艺流程题、原理综合题以及化学实验融为一题。

具有数据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的特点。

构建“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的基本思维模式,认真审题、规范答题显得特别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