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黄亚钧版)复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2. IS LM 模型 答:IS LM 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 或“希克斯—汉森图形”。 IS LM 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 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 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 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 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 M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 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把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 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 IS LM 模型。
4.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 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 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如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 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 等。它是衡量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水平。经济在长期中将处于自然失业率水 平。 短期内,一旦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通货膨胀就会加速。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 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 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 受其影响。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圣才出品】

3.垄断 答: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 三点:①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
1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的替代品;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曲线就是商品的边际成本曲线。( ) 【答案】F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 线是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而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 是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8.垄断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决定者,因此它可以对产品任意定价。( ) 【答案】F 【解析】垄断厂商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根据 MR MC 的原则来定价,尽管其是价 格决定者,但却不能也不会随意定价。
MR1
MR2

MR1
P1
1
1 e1

MR2
P2
1
1 e2
,把有关参数代入,可得
p1 p2
1 1 e2
1 1

e1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 e1 e2 ,则 P1 P2 ;如果 e1 e2 ,则 P1 P2 ;如果 e1 e2 ,则
P1 P2 。
在三级价格歧视下,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4.高额的固定成本可能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是厂商停业的原因。( ) 【答案】T 【解析】高额的固定成本可能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厂商停业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价格 与平均可变成本大小的比较。
5.如果一个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它不会在亏损状态维持运营。( ) 【答案】F 【解析】当市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最小值而小于平均成本最小值时,维持运营对 厂商来说虽然会导致亏损,但它在弥补可变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因而 厂商会继续维持运营。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

《宏观经济学》课后重要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3、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答: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五章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不同速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极度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等。

2.通货膨胀税(inflation tax)答:通货膨胀税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一种隐蔽性的税收。

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

同时物价水平上涨,货币实际贬值,实际货币收入下降。

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通货膨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政府,政府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的收益:①扩大货币供应量能直接增加其收入;②通过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而减少未偿还国家债务的实际价值;③直接增加税收收入,因为通货膨胀会使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名义上增加,纳税等级自动上升,政府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3.鞋底成本(Shoe leather Costs)答:鞋底成本也称“皮鞋成本”,是形象地衡量发生通货膨胀时减少货币持有量的成本。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而名义利率增加又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人们为了降低实际货币余额减少所带来的损失,必然更频繁地跑到银行去取款,这样为了减少货币持有量必须牺牲的便利与时间就是通货膨胀的鞋底成本。

4.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答:费雪效应指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费雪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用来阐述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奥肯定理答: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y y a u u**-=--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

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

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

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2.IS LM-模型答:IS LM-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或“希克斯—汉森图形”。

-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IS LM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 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亚钧第三版)(黄亚钧的好难找好么!!!都特么是高鸿业!!!!)作者:朱博涛Charlie《宏观经济学》课后重要习题答案(1-3)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3、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答: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计算题

黄亚均《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计算题解答第三章复习思考题9.有A 、B 两个国家。

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y=k 1/2 (y ,k 分别为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和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

A 国的储蓄率s A =28%,人口增长率n A =1%,B 国的储蓄率s B =10%,人口增长率n B =4%。

两国有相同的技术进步率g =2%,折旧率δ=4%。

求:稳态时,(1)A 国和B 国的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和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分别是多少?(2)A 国和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分别是多少?(3)A 国和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ΔY/Y )和资本增长率(ΔK/K )分别是多少?(4)两国的资本积累是否达到了黄金律水平?为什么?(5)对两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B 国为提高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解答:(1)根据稳态条件:s ·y=(δ+ n+ g)k ,把得y=k 1/2带入:s ·k 0.5=(δ+ n+ g)k ,k 0.5=s/(δ+ n+ g)。

稳态时,A 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A =16,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A =4;B 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B =1,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B =1。

(2)A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Δ(Y/N)=Δ(K/N)=g=2%;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Δ(Y/N)=Δ(K/N)=g=2%。

(3)A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 )=(ΔK/K )=n+g=3%;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 )=(ΔK/K )=n+g=6%。

(4)黄金律水平的条件为:MP k =(δ+ n+ g),A 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 =7%,而A 国稳态时的MP k =dy/dk=0.5k -0.5=0.5×16-0.5=1/8=12.5%;B 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 =10%,而B国稳态时的MP k =dy/dk=0.5k -0.5=0.5×1-0.5=1/2=50%。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 第四章~第六章【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 第四章~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失业一、名词解释1.充分就业答: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

充分就业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

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奥肯定律答: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y-y*=-a(u-u*)。

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

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

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

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3.非自愿失业答:非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而仍得不到工作。

这一概念是由凯恩斯提出的。

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是,当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较之货币工资发生了轻微上涨,而此时愿意按现行的货币工资提供劳动的劳动力总供给仍然大于现在实际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从另一个方面讲,指有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所消除的那种失业。

因为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导致较高的物价和较低的实际工资。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和(二)【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和(二)【圣才出品】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越性体现在:主动性强,买卖总能成交;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变化随 时调节买卖的数量和方向;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对商业银行、公众、证 券市场都会产生影响。其局限性是:要求中央银行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有一个发达、完 善的金融市场;还必须有其他金融工具的配合。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如果经济运行处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则总需求的增加( )。 A.会使物价水平上升,但不提高实际的国民收入 B.会提高实际的国民收入,但不使物价水平上升 C.使实际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都不上升 D.使实际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都上升 【答案】D 【解析】如图 1 所示。总需求增加是均衡点从 A 点移动到 B 点,价格上升,国民收入 增加。
3.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不包含( )。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B.政府支出对政府收入的敏感程度 C.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答案】B 【解析】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①支出乘数的大小;②货币需求对利率变 动的敏感程度;③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④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其 中,③④是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3.凯恩斯陷阱(Keynesian trap) 答: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性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 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债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债券价格跌落而遭受 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 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 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凯恩斯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 凯恩斯陷阱的存在,而且凯恩斯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圣才出品】
M CD BCR 用第 2 个等式去除第 1 个等式,得到: M CD B CR 再用 D 去除右边各项,得: M C / D 1 B C/DR/D 令 C / D 为 cr , R / D 为 rr,上式成为: M cr 1 B cr rr 令货币乘数 m cr 1 ,货币供应量的简化形式为: cr rr
4.货币中性(Monetary neutrality) 答:货币中性指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实际变量的观点。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 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认为货币只会对名义变量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货 币中性从狭义的角度看,意味着从长远来说货币政策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无关。从广义看, 它意味着金融工具、金融体制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不相关。 实际上,在长期,货币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货币非中性,即货币对实际经济变 量会产生影响。不同学派对货币非中性的解释不同,凯恩斯认为是由于短期价格刚性,而弗 里德曼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是由于人们预期的错误或政府的干预,使得短期货币非中性。
图 15-1 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 如果这一过程不停地继续下去,则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即为:
100 1001 20% 1001 20%2 1001 20%3 100 / 1 1 20% 500 (元)
由此可见,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最初的 100 元存款最后变成了 500 元。如果在上例 中存款准备金率为 e ,则最终的存款额为100 / e 。上述过程即为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3.法定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s) 答:法定准备金指国家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律形式规定,要求商业银行 必须保留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当中央银行提高法 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 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 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章 导 言【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章 导 言【圣才出品】

第一章 导 言1.请解释下列概念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答:(1)稀缺性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

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 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MPS=1 2、什么是LM 曲线的三大曲线的三大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答: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也成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3、简述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 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

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则挤出效应小。

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S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所以营销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4、为什么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总供给理论)【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总供给理论)【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九章总供给理论一、名词解释1.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答: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换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通货膨胀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如图9-1所示。

图9-1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答: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e n u u ππε=--其中,e 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e n u u ππε-=--。

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二、简答题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如果总需求冲击造成总需求曲线持续右移,使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就会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如果总供给冲击造成短期总供给曲线持续左移,使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就会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六章宏观经济学流派一、名词解释1.适应性预期答:适应性预期是运用某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和修订,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

在经济学中,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的经验。

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在通货膨胀理论中,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是短期的冲击造成的。

但是,一系列的冲击会引导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持久性的特征,特别在冲击较大的时候。

这样,他们就会基于将来高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修正他们的经济行为。

譬如,他们会开始寻求更大的工资提升,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推高价格,如果企业自身也有类似的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将会激起另一轮的支付提升。

因此,“物价与工资螺旋”一起作用直接制造了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适应性预期的存在不利于经济的稳定,会造成通货膨胀的持续。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了。

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2.理性预期答: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

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1)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2)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九章 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九章 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第九章 资本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投资项目净现值标准,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净现值是指按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把投资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期的现值之和B.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应采纳该项目C.净现值大于零意味着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刚好补偿了初始投资,并提供了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D.净现值小于零,应拒绝该项目【答案】B【解析】采纳某项目不仅要考虑净现值,还需考虑资本成本。

采用净现值标准时,只有当一个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大于投资成本,该投资项目才是有价值的。

2.假设一个项目需要投资8800元,并承诺第一年回报5500元,第二年回报4840元,那么确保该项目有利可图的最高利率水平为()。

A.15%B.13%C.11%D.7%【答案】C【解析】当所有投资的收入现值不小于所有投资的现值,那么投资就是可行的。

当期投资8800,当所有各期收入流带来的现值大于等于8800,那么投资就是可行的。

设利率为r ,当两年的收入现值()255004840880011rr +≥++时,投资才是可行的。

当现值正好是8800时,可计算出确保该项目有利的最高利率约为11%。

3.一个投资者进行房地产投资,投资者预计该房地产第六年的价格将为50000元。

市场当前利率为15%,那么该投资者目前对房地产愿意支付的价格为( )元。

A .20617B .21617C .22617D .23617【答案】B【解析】该投资类似一个6年期的无息债券。

将第六年的收入根据市场利率进行折现()650000115%+,即得到答案为B 项。

二、简答题1.什么是投资决策中的净现值标准?如何计算?答:(1)净现值是指按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把投资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期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标准意味着如果一项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大于投资成本,该投资项目是有价值的。

(2)令i Y 表示每期的收益或成本(0i Y >是收入,0i Y <是开支),i r 表示利息率或者贴现率(折现率),T 表示投资延续的时期数。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圣才出品】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1.请解释下列概念效用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预算约束线 消费者均衡 恩格尔曲线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价格效应 正常商品吉芬商品 消费者剩余答:(1)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2)总效用总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 f Q =,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TU Q MU Q ∆=∆。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设消费者的总效用为()U q ,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公式可表示为:()d /d 0MU q q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

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是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或者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将第二单位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因此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宏观经济学(黄亚钧版)复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黄亚钧版)复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黄亚钧版)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 解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GDP、GNP、名义GDP、实际GDP、现实GDP、潜在GDP、失业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DP 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

A. 斯密B. 李嘉图C. 凯恩斯D. 萨缪尔森 3.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 价格决定理论B. 工资决定理论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 汇率决定理论 4. 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 高失业 B. 滞胀C. 通货膨胀D. 价格稳定5. 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 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 实际GDP等于( )。

A. 价格水平÷名义GDPB. (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 名义GDP×价格水平D. 价格水平×潜在GDP 8.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民债务C. 现有住房数量D. 失业人数 9. 存量是( )。

A. 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 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 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 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1.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

1A. 储蓄大于投资B. 储蓄等于投资C. 储蓄小于投资D. 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12.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

黄亚钧版宏观 3章经济增长练习题

黄亚钧版宏观 3章经济增长练习题

黄亚钧版宏观3章经济增长练习题经济增长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2.索洛模型3.稳态二、单项选择1.索罗模型的函数形式是() A.Y=F(K,L) B.Y=F(k,l)=f(k) C.I=sy D.以上都对2.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是() A.△K=0B.Y=F(k,l)=f(k)C.I(投资)=syD. △I(新增投资)=03.黄金稳态的基本条件是()。

A.MPk(资本边际产出)- σ(折旧率)=0 B. MPk(资本边际产出)>σ(折旧率) C. MPk(资本边际产出)<σ(折旧率) D.S (储蓄率)=I(投资)=σ(折旧率)三、辨析题1.资本存量的改变主要由储蓄和投资两方面力量决定。

()2.当一个经济初始资本水平大于稳定水平时,投资大于折旧,资本存量水平会不断下降,知道稳态水平为止。

()3.在索罗模型中,较高的储蓄率导致较快的在制作用是永久性的。

()四、简答1.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2.经济稳态的意义五、图示并解释1.投资、折旧与稳态。

2.通过储蓄率选择的黄金律稳态。

六、计算一国总量生产函数是y=√k,其中y和k分别是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其储蓄率为28%,折旧率为4%,技术进步率为2%,该国稳态产出量多少?其储蓄率下降到10%,人口增长率上升到¥,其他不变,新稳定产出水平为多少?七、论述1.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稳态状态。

2. 解释投资、折旧与稳态并阐明其关系。

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与提供劳务能力的扩大,以及人均福利的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2.索洛模型:是以资本积累和新古典生产函数为核心,对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对产出、增长和消费的作用,以及储蓄率变化、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的经济模型。

3.稳态:满足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相同的点,在该点资本存量会保持稳定不变。

二、单项选择D A A三、辨析题×××四、简答题:1.新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古典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和资本两要素之间可以平滑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1. 解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GDP、GNP、名义GDP、实际GDP、现实GDP、潜在GDP、失业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

A. 斯密B. 李嘉图C. 凯恩斯D. 萨缪尔森3.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 价格决定理论B. 工资决定理论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 汇率决定理论4. 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 高失业B. 滞胀C. 通货膨胀D. 价格稳定5. 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 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7. 实际GDP等于( )。

A. 价格水平÷名义GDPB. (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 名义GDP×价格水平D. 价格水平×潜在GDP8.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民债务C. 现有住房数量D. 失业人数9. 存量是( )。

A. 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 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 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 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11.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

A. 储蓄大于投资B. 储蓄等于投资C. 储蓄小于投资D. 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12.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

A. 政府管制B. 名义工资刚性C. 名义工资灵活性D. 货币供给适度13. 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

A. 产出B. 就业C. 名义工资D. 实际工资14. 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 有效需求不足B. 资源短缺C. 技术落后D. 微观效率低下15.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哪些问题?16.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各有何区别?17.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侧重于流量分析?18. 什么是萨伊定律?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怎样实现充分就业?19. 什么是“凯恩斯革命”?20.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有何特点?(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 (略)2. A3. C4. D5. A6. B7. B8. A9. A 10. C 11. B 12. C 13. C 14. A15. 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量的考察,特别是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水平、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样使一国的总产出水平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总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上下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原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

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16. (1)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者的数量关系是:GDP等于GNP减去本国居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再加上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2)名义GDP是指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均以现行价格计算所得的生产总值。

实际GDP是指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以某一基准年份的价格计算所得的生产总值。

名义GDP可通过以下公式换算成实际GDP: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17. 在宏观经济学中,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都是必要的,但更侧重于流量分析。

其原因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学最初的研究重点是经济萧条问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是一种短期现象,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即这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流量概念,对它们的研究属于流量分析。

侧重于流量分析的作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认识,即认为经济萧条与该经济体系在长时期积累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存量并不具有重要的联系。

问题只是出在短期总需求不足。

这种认识当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可以使分析变得相对简单。

因此,从认识论上说,这种分析上的侧重是可取的。

当然,更进一步的研究还必须考虑存量因素。

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存量的分析。

显然,对这些长期问题的研究不能撇开存量因素。

18. 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创造自身的需求,有多大的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

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认为,健全的价格机制能导致充分就业。

具体来说:①总产出等于总供给,总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

②工资的灵活变动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使总产出达到最大。

③利息率的灵活变动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

④货币数量决定总需求,并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19.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创立了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从稀缺资源的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

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

③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

20. 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区别,基本上是统一的。

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体包括:①宏观经济学把所有的市场划分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

②宏观经济学把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划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

③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1. 解释下列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企业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投资恒等式。

2.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流量指标?( )。

A. 消费支出B. PDIC. GDPD. 个人财富3. 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 )外均计人投资需求。

A. 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B. 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C. 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D. 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4. 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计人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5. 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

A. NDP=8.7亿元B. GNP=7.7亿元C. GNP=8.7亿元D. NDP=5亿元6. 所谓净出口是指( )。

A. 出口减进121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121D. GNP减出口7. 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净出口8. 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GDP的有( )。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 出售股票的收入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9.NNP与GNP之间的差别是( )。

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10. 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NDP 的方法是( )。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价值法11. 用收入法计算的NDP等于( )。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 厂商收入一中间产品成本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 销售税B. 公司所得税C. 货物税D. 公司财产税13.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有影响。

A. GDPB. NDPC. NID. P114. N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15. 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16. 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17.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出口是被看作支出还是收入?18.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19.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20. 你认为为什么家庭购买新住房包括在GDP的投资部分中,而不包括在消费这一部分中?你能否想出一个理由说明家庭购买新汽车应该包括在投资中而不包括在消费中?21. 如果价格上升,人们从出售物品中得到的收入增加了。

但是,实际GDP 增长不考虑这种好处。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家喜欢把实际GDP作为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22. 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吗?23. 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NP与GDP。

24. 假设在表2.3中给出的是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要求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 (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

表 2.3(二)自测题参考答案1. (略)2. D3. D4. B5. C6. A7. B8. D9. B 10. A 11. B 12. B 13. D14. 没有。

GDP口径统计最终产品的产值、而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的产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实际上,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中间产品的价值。

更具体地看,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所有中间产品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

在新创造的价值这个意义上,中间产品的生产全部计人了GDP。

15.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是对总产出的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当年生产了多少,国内生产净值是衡量当年生产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这就需要在当年的产出中减去当年生产的资本折旧部分。

国民收入是衡量当年生产总共投入了多少生产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