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让学生初步接触负数,了解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负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负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举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负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能够正确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性质,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负数的实际例子,如气温、高度等。
2.准备一些负数的图片,如温度计、海拔计等。
3.准备一些负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初步接触负数,让学生感知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
如气温下降3摄氏度,可以表示为-3℃。
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书写、读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写出-5℃、-2℃等,读出这些负数。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定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的内容主要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读写、负数的比较、负数的运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负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用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例如高度、温度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读写、负数的比较、负数的运算。
2.难点:负数的意义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负数卡片、计数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例如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负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负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负数的读写和运算练习,巩固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掌握。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负数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负数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是整个小学阶段负数学习的开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生活中,学生对负数的概念接触较少,对其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负数的实际应用,体会负数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实物模型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温度计、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巩固对负数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并分享给大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它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学会用负数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感受负数的产生,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并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产生,从而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感受负数的产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用负数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3.让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并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产生和意义。
2.负数的读写和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产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负数的读写和比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负数的读写和比较的练习题。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为什么会有负数?负数表示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的负数实例,如存款利息、海拔高度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产生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负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读写和比较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负数知识解决问题。
如:小明从家出发,向东走了5公里,然后又向西走了3公里,他现在离家多少公里?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负数还有哪些应用场景?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负数时,由于负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反,学生可能会产生困惑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理解负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景,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活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性质。
3.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贷款等,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例和活动,探究负数的意义和性质。
3.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负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规则。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负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5.拓展应用: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负数的核心概念和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负数这一新的概念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加减法运算等内容的演示文稿。
2.教学素材:包括正负数的小卡片、计算器等。
3.教学视频:关于负数的实际应用的短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明确负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正负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填写统计表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负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负数概念的初步接触,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负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正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学生能比较负数的大小。
3.学生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存在,理解负数的意义。
2.数形结合法:通过数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大小。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负数的概念、负数的意义、负数的大小比较等。
2.数轴:用于直观地展示负数的大小。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温度计显示-5℃,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负数?负数表示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同时,展示负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轴,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比较给定的负数大小,并说出理由。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写出负数的表示方法、比较负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等。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
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
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
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的大小比较,从而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负数的学习上,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难点:1. 负数的直观理解;2. 负数的大小比较;3. 负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突破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负数,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师引入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数,比0还要小,我们该怎么表示它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发现负数的特点,并总结出负数的读写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第一单元 负数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负数一、教学内容1.负数的初步认识2.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三、编排特点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四、具体编排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题内容例1引出负数的必要性例2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例3认识数轴例4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运用大量实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2、注意正确地理解正号和负号的含义数学符号是一种高度抽象化、概括化和形式化的数学语言而小学生由于仍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在首次接触新的数学符号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实质从而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3、把握好教学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正数、负数、数轴都只是描述性定义小学段的负数大小比较不能抽象比较需借助数轴进行。
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
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练习一的第1~6题配合第一部分的教学,第7~10题配合第二部分的教学。
“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
本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回忆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培养转化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三个图形的面积打下扎实的基础。
1.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它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如上升与下降的距离、收入与支出的金额、盈余与亏损的数量……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清楚、简便地表示并区分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于是人类发明了负数。
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
本单元教学的第一部分,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和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学生首次感知负数。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是一本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材。
本单元是数学课程的第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负数的概念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内容1. 引言本单元的引言部分将以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通过引入一个温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度可以是正数、零或负数,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负数的概念在这一部分,教材将详细介绍负数的概念。
通过辅助图表和实际的生活例子,学生将学习负数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负数。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负数的运算本部分涵盖了负数的运算。
首先,教材将介绍如何使用正数和负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然后,教材将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和除法中的负数运算规则。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负数的运算。
4. 负数的实际应用在这一部分,教材将介绍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例如,教材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银行账户中处理负数金额、如何在温度计中理解负数温度等等。
通过生动的示例,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材特点1. 渗透性教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的教学方式旨在渗透数学知识。
教材中的各个部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简洁明了教材的内容简洁明了,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表,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3. 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按照递进的顺序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四、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负数。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地点的温度,并对正数、零和负数进行分类和比较,帮助他们理解负数的概念。
2. 加强练习负数的概念和运算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海拔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感知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感。
但在生活中,负数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直观,学生可能对负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意义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感知负数的意识,提高数感。
3.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负数的意义和应用。
2.难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感知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感知负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体会负数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负数相关的课件,包括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负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温度、海拔等。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计数器、卡片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海拔等,引导学生关注负数。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负数,从而引出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解释正数表示一种意义,负数表示相反的意义。
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运算练习,如正数与负数的加减法。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一.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负数的基础知识,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性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同时,学生对负数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了解负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际应用,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了解负数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2.探索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索负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例子和实际应用的问题。
3.教学板书:准备相关的板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负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应用的问题,如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引入负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在数轴上表示负数,以及负数的符号“-”。
《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评析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初步认识负数》是在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
例 1 以温度计显示3 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引入负数,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气温、温度计并不陌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据可以直观地显示,零上4℃比0℃高,零下4℃比0℃低。
例2 呈现了珠穆朗玛峰和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虽然对“海拔”比较陌生,但借助直观的示意图,学生能认识到海拔高度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的,海拔8844.43 米和海拔-155 米分别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
这些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符号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
二、教学片段(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教师借助课件出示水果市场进货、出货的场景和进货、出货的记录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记录货物的进出情况更方便快捷。
学生有用文字记录的,有用箭头表示的,有用“+”、“—”表示的,教师分别给予点评和引导。
师: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运进2 吨、运出2 吨这样意义相反的生活事例吗?(学生交流。
) 师:我们把它们叫做相反意义的量。
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课件展示历史上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2”、“-2”的表示方法。
) [波利亚指出:“要让孩子们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步子……而且仅仅是关键步子。
”货物进出仓库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情境,教师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记录单的表达方式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进而探索能清晰地表示出相反意义的量的表达方法。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4)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数轴上的两个相反的数,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负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于正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负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数轴上的两个相反的数。
2.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巩固负数的知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温度计、银行存取款等,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温度计、银行存取款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规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负数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负数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负数的更多应用,如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负数的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负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运用负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读写和运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负数这个概念,学生是初次接触,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2.负数的读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和游戏,如天气预报、温度计等。
2.准备负数的读写材料,如负数的卡片、练习题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分配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天气预报,引出负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气温下降时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读写方法。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负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如温度计、海拔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读写练习,如填空、连线等。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负数的读写方法。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组内互相提问,用负数表示彼此之间的距离、体重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找零、存折等。
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巩固负数的读写方法和实际意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认识负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够准确地读写负数,并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正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负数的概念接触较少,对负数的理解和接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能够准确地读写负数,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意义和概念的建立。
2.负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负数,建立负数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掌握负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负数相关的日常生活实例,如温度计、银行存折等。
2.准备一些负数的卡片,用于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大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实例,如温度计显示零下的温度,银行存折上的负数金额等,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存在,引出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解释负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负数的读写方法,如“-5”读作“负五”,“-20”读作“负二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写负数,并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负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负数》说课稿(校内大组)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负数》说课稿(校内大组)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负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零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概念,感受负数的大小,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负数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但同时,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会读写负数,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含义、读写方法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负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负数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负数。
3.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温度下降、欠款等,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2.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读写负数,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负数的性质。
3.课堂讲解:讲解负数的含义、读写方法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负数知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说课稿(;定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说课稿(;定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学知识,了解和认识负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感知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可能有所了解,但如何将生活中的实例转化为数学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用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相反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
2.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的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运算规律。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负数知识,加深对负数概念的理解。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负数知识的记忆。
5.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
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练习一的第1~6题配合第一部分的教学,第7~10题配合第二部分的教学。
“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
本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回忆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培养转化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三个图形的面积打下扎实的基础。
1.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它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如上升与下降的距离、收入与支出的金额、盈余与亏损的数量……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清楚、简便地表示并区分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于是人类发明了负数。
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
本单元教学的第一部分,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和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学生首次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负数。
教材分三个环节编写:第一是营造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第二是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和读、写;第三是通过“试一试”巩固例题教学的知识。
教材通过精心选择的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
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这就是教学负数的氛围。
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例题让学生联系各个城市图片右边的温度计说说“能知道些什么”,鼓励他们广泛地交流,包括看到的各个城市的具体气温以及由此想到的上海气温比0摄氏度高,北京气温比0摄氏度低等内容。
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
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写出香港、哈尔滨、西宁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气温,其中两个城市的气温用负数表示,一个城市的气温用正数表示。
通过写出这些正数和负数,再次体会负数的意义,巩固在例题中教学的知识。
在教学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温度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看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如温度计上同时表示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摄氏温度,它的标记是“℃”。
又如温度计上的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每小格表示1度,每大格表示10度;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也是每小格表示1度,每大格表示10度。
第7页第6题在温度计上表示某市2004年四个季度的平均气温,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而设计的。
(2)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
通过用+8844米表示海拔8844米,用-155米表示海拔负155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这道例题里没有讲+8844、-155的读法,这是考虑到学生在前一道例题中已经初步学习了正数与负数的读法,这里把读数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3)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通过两道例题以及“试一试”的教学,已经认识了+4、-4、19、-11、-7、+8844、-155等数。
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那么可以把+4、19、+8844分在同一类,把-4、-11、-7、-155分在另一类。
教材告诉学生像前一类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后一类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初步揭示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要注意的是,教材没有给正数、负数下定义,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并联系零上温度、比海平面高的高度都可以写成正数,零下温度、比海平面低的高度都可以写成负数,支持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形成。
第3页“练一练”第1题,先读一读题中的6个数,再把这些数分别填入正数或负数的集合圈里。
可以在填写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两道例题里正数分别表示了什么样的数量,负数分别表示了什么样的数量,以加强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
第6页第3题在写出5个正数与5个负数之后,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类似的要求。
教材中的“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些知识不需要我们告诉学生,他们只要联系例题学习的体会完全能够自己得出,教学只要引一引就可以了。
这些知识也不需要机械记忆,学生自己得出的知识能够记住,并通过这些知识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的第二部分以生活中常见的负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从而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1)两道例题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3呈现了一张反映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盈亏情况的统计表,在“盈亏金额”栏里有正数,也有负数。
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在这道例题中分别表示的具体意义,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逐一分析各个月是盈利还是亏损,具体的钱数各是多少。
还可以分析这半年盈亏的整体状况,包括有几个月是盈余的,有几个月是亏损的……这道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教材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作出具体的解释。
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盈与亏这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例4呈现的是一幅平面图,学校在平面图的中心,它的东、西两个方向2100米处分别是邮局和公园,南、北两个方向1240米处分别是少年宫和超市。
这道例题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在相背运动时,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用负数表示。
“开放”是这道例题的特点,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情境与问题有开放性。
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即小华如果向东走,则到达邮局;如果向西走,则到达公园。
同样,小华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到达的地点也有超市或少年宫两种可能。
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开放性。
在前面的几道例题中,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盈余金额,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亏损金额,这些几乎都是人们已经约定了的,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遵循这些表示的规则。
在本例中,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一般没有约定,而是在解决问题时临时规定的。
如果把向东行走的米数记作正数,那么向西行走的米数就记作负数;也可以把向西行走的米数记作正数,那么向东行走的米数就记作负数。
教材充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首先是通过开放的问题情境:小华沿东西方向大街走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沿南北方向大街走1240“可以到哪里”,在学生中引发争议,使他们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其次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表示规则。
在小华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行走时,“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
”为学生“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留出了空间。
在小华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问题中,要求学生“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赋予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确定表示规则的机会与条件。
这样,学生对正数与负数能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会有更深切的体验。
(2)两次“试一试”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
第4页的“试一试”里,告诉学生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每个月的盈利或亏损的金额,让他们在盈亏的情境中应用负数知识,加强“盈利通常用正数表示,亏损通常记作负数”的印象。
与例题相比,这次“试一试”在认知水平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仅是变换了思维的方向。
例题是根据“表示规则”体会统计表里各个正数与负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是应用规则把具体现象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在统计表里。
预计学生完成这次“试一试”一般不会有困难。
第5页的“试一试”对学生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写出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其中有正数,也有负数。
通过写数与读数,尤其是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位置,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巩固负数的知识。
二是看一看并想一想,-2接近0还是接近2,在数轴上初步感受数序。
和例题相比,在认知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道例题教学的知识与思想方法适度地概括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