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word教案1-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将数的大小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数学工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从而为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依赖较大。

在《数轴》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模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及其特点。

2.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3.如何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和应用。

2.数形结合法:借助数轴模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数轴。

2.准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解决。

3.准备PPT,展示数轴的相关图片和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实际问题,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3公里,然后向正西方向走了5公里,此时他离家多少公里?”让学生思考,引出数轴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示例:在数轴上表示整数0、1、2、3、4、5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如正数、负数、分数等。

【 七年级数学 上册】1.2.2《数轴》教案1

【 七年级数学 上册】1.2.2《数轴》教案1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

通过学习数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数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轴的应用场景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2.数轴上实数的大小比较。

3.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轴的实际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数轴,加深对数轴的理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数轴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数轴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轴模型、实数卡片、黑板。

2.教学素材:与数轴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3.教学课件:数轴的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火车站在数轴上的位置,引出数轴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这个实例?2.呈现(10分钟)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同时,介绍数轴上的基本操作,如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画出数轴,并比较实数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与数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数轴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2 数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2 数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2 数轴》一. 教材分析《1.2.2 数轴》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数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数运算、不等式等问题。

本节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方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对实数的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2.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3.运用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概念和特点。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数轴的作用。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不等式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

2.准备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数轴吗?数轴是什么样子的小棒?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数轴。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实数,如2、-3、0等,并判断这些实数的大小关系。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

每组选一个不等式,如3x-7>2,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并解释理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数轴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轴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数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实数,运用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 课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  课程教学设计1
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说课稿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说课稿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数轴是实数的一种几何表示,它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既直观又便于理解。

数轴不仅可以表示正数和负数,还可以表示零和正负数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大小、距离等。

它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对数轴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理解,尤其是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数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各种实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数轴上点与实数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数轴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出数轴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数轴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

2.讲解数轴:讲解数轴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不同的实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2.教学难点
-理解数轴上的对称性,尤其是关于原点的对称。
-掌握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理解数轴上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
-解决与数轴相关的复杂问题。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轴上对称性的概念,如-3和3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同时,解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如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5,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7个单位长度。此外,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绝对值表示的几何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有理数,它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数轴来表示,零上温度在原点右侧,零下温度在原点左侧,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的升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在教室内创建一个数轴,并标出不同的有理数位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各种有趣的见解。但我也意识到,我需要更好地引导他们,将讨论聚焦于数轴的核心概念和应用上,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让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和解决方程等问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轴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和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对数轴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数轴的概念和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的基本操作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模仿和拓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数轴练习题和应用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实数和方程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数轴吗?请问数轴是什么?c.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数轴的特点。

2.呈现(15分钟)a.讲解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个直线,上面有一个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

b.讲解数轴的特点: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规定。

c.演示数轴的基本操作: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如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等。

3.操练(10分钟)a.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数,并判断大小关系。

b.让学生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家的位置在学校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距离学校2公里,请问学校的位置在哪里?”4.巩固(10分钟)a.让学生完成数轴练习题,巩固数轴的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数轴这一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坐标系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上的表示方法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操作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轴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3.问题解决: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教学实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进行解决。

3.教学工具:准备数轴的模型或者图片,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5公里,然后向正西方向走了3公里,请问小明现在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引发学生对数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数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数轴上表示不同的数,或者根据数轴上的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等。

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加熟悉数轴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这一课时学习的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与学习中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章后面的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互为相反数两数的几何意义。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里已经学习过在“射线”上用点来表示数和读出或写出“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对数与点的这种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上一节又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为数轴概念的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积累的必要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表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教学目标:①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②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名师整理)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2数轴》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2数轴》优秀教案

1.2.2 数轴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的意义和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画出数轴,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3.掌握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能够用数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三)学习难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用数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一)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入手、引入新课数学起源于生活,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开始,数便诞生了,并且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记录着也刻画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比如:一只小小的温度计,就是用数字刻画温度的……50-10℃℃℃问题:1 刻度是否均匀?2 数字排列有什么规律?3 要具体标注一些什么样的数?当温度计横过来时,三个问题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1 刻度是否依然均匀?2 数字排列规律有何变化 ?(从左到右,由小变大)3 要具体标注的数是否有变化 ?(没有,依然是正数,负数,还有0)想一想:1)0不是正数吗?是负数吗?2)比0大的数是_____,比0小的数是_____,有最大的正数吗?有最小的负数吗?3)有理数的数量是_______。

能否发明一种工具像温度计一样,把我们学过的数有序的呈现出来?设计思想:通过生活实例,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水到渠成的过渡到数轴这一中心课题。

学生易于接受。

二学画数轴1) 取原点(表示数字0)2) 规定正方向 (通常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3)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当堂检测:1至3题,见导学案。

针对数轴画法通过不同题型着重从三要素上强化训练。

四例题讲解例:画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3 2, -3.5,0,5,-4,32设计意图:通过对分数,整数,正数,负数的表示,让学生既学会了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又能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2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2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七年级数学上册1.2.2的内容,数轴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基础知识。

通过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的大小、距离、相反数等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为数轴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正负数、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数轴这个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数轴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的例子。

2.数轴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3公里,然后又向正西方向走了2公里,请问小明现在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PPT和教具,解释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轴的操作,包括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数,计算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讨论。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数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和解决不等式、方程等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基本性质,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轴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数轴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轴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轴上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上的基本运算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数轴的性质和运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数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数轴相关的PPT,展示数轴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数轴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温度计、尺子等,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大小关系。

进而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数轴。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数轴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数轴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给定的实数。

同时,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解不等式等。

4.巩固(10分钟)针对数轴上的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等,让学生进行练习。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_数轴1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_数轴1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1.2.2 数轴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重点)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难点) 3.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难点)4.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情境导入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提出问题:医生为什么通过体温计就可以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中秋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电脑分别显示嘉峪关、长白山、颐和园三个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3℃,0℃,20℃)嘉峪关-3℃长白山0℃颐和园20℃提出问题: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轴的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 )A. B.C. D.解析:A中的没有单位长度,错误;B中没有正方向,错误;C中满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正确;D中没有原点,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探究点二: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类型一】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指出如C、D、E、F各点所表示的数.解析: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可利用以下方法:(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解:由图可知,A点表示:-4.5;B点表示:4;C点表示:-2;D点表示:5.5;E点表示:0.5;F点表示7.方法总结:在确定数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点是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对于A、D这种情况,要注意它们所表示的数是在哪两个数之间.【类型二】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画出数-5,2.5,3,-52,0,-3,312.解析:(1)画数轴必须具备“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单位长度必须一致,不能长短不一;正方向向右;(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注意数的符号和该数到原点的距离.解:如图:方法总结: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类型三】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数轴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5 B.±5C.7 D.7或-3解析: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7或-3,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即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另外,点在数轴上移动时也要分向左、向右两种情况.三、板书设计1.数轴(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1)原点表示零(2)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学时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轴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数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数轴时,可能会受到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数轴表象,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性质,学会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理解数轴在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数轴在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数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轴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3.教学素材:与数轴相关的案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出租车行驶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数轴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数轴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数轴模型、图片等教学素材,呈现数轴的性质,如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数轴,发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数轴表示实数,以及如何通过数轴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轴的定义、特点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实数、有理数等。

但他们对数轴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数轴的本质,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数轴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定义、特点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2.难点: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数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数轴的图片、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数轴模型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数轴有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地图上的距离、温度计等,引导学生思考数轴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数轴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条直线,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用来表示实数。

–展示数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轴的特点。

–讲解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点的位置表示数的大小,点与原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2 数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2 数轴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2 数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2 数轴教案1

1.2.2数轴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重点)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难点)3.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难点)4.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情境导入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提出问题:医生为什么通过体温计就可以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中秋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电脑分别显示嘉峪关、长白山、颐和园三个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3℃,0℃,20℃)嘉峪关-3℃长白山0℃颐和园20℃提出问题: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轴的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 )A. B.C. D.解析:A中的没有单位长度,错误;B中没有正方向,错误;C中满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正确;D中没有原点,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探究点二: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类型一】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指出如图中所表示的数轴上的A、B、C、D、E、F各点所表示的数.解析: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可利用以下方法:(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解:由图可知,A点表示:-4.5;B点表示:4;C点表示:-2;D点表示:5.5;E点表示:0.5;F点表示7.方法总结:在确定数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点是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对于A、D这种情况,要注意它们所表示的数是在哪两个数之间.【类型二】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5,2.5,3,-52,0,-3,312.解析:(1)画数轴必须具备“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单位长度必须一致,不能长短不一;正方向向右;(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注意数的符号和该数到原点的距离.解:如图:方法总结: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类型三】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2,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5 B.±5C.7 D.7或-3解析: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7或-3,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即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另外,点在数轴上移动时也要分向左、向右两种情况.三、板书设计1.数轴(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1)原点表示零(2)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学时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数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阅读新课第7―8页,思考并讨论:
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

0℃用数____表示;零下10℃用负数_____表示。

②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
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
2
2.数轴的画法:
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画法步骤:
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

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示1,0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

(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的长度。


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

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

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动态演示各种类型的数轴。

认识和掌握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依据。

4.例题;
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分析: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答:都不正确,(1)缺少单位长度;(2)缺少正方向;(3)缺少原点;(4)单位长度不一致。

例2: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2)有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如果有,把它标出来。

解答:观察数轴易知:
(1)有最小的正整数,它是1,没有最大的正整数;
(2)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最大的负整数,它是-1。

5.五分钟测试:
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
23 ,+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分析:要在数轴上表示数,首先要正确画出数轴,标明原点、正方向(一般从左到右为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要素,然后再表示数,第(1)题,数不大,单位长度取1cm 代表1,第(2)、
(3)题数轴较大,可取1cm 分别代表5和500。

数轴上原点的位置要根据需要来定,不一定要居中,如第(1)题的原点可居中,(2)的原点可偏左,(3)的原点可偏右,单位长度也应根据需要来确
定,但在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不能变。

表示某个数的点,在图形上一定要用较大的“.”突出来,并且在数轴上写出该点表示的数。

这样画出的图形较合理、美观。


三、课堂小结:
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
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

四、课堂作业:
课本:P9:1,2,3。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