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积累和传承的过程。
2.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发明或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份PPT,展示该发明或发现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传播情况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每组10分钟汇报时间。
"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你们更深入地挖掘古代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价值。"
3.完成课后习题第1、2、3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论证能力。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原因、条件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些重要发明吗?这些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起来探索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发明的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其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及传播情况。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中历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1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1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2〕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4〕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1〕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2〕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二、《九章算术》和珠算;三、《石氏星表》和浑仪;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这些成就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和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振兴民族。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应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的价值和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此外,我还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2.掌握古代中国在天文、数学、医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成就。
3.学会分析古代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4.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古代科技成果,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提高课堂趣味性。
3.创设情境,让学生“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课堂参与度。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科技成果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1.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
2.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四大发明的背景、发明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让学生探讨四大发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通过对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认识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四大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3.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发明进行讨论。
2.讨论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所选择的发明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时间、背景、发明者以及发明过程。
2.掌握每项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3.能够分析四大发明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认识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4.通过对四大发明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古代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成就?
2.这些科技成就对古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认为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有哪些启示?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将依据教材,向学生详细介绍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首先,教师对四大发明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它们的起源、发展过程、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随后,教师拓展讲解古代中国在天文、数学、医药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如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孙思邈的《千金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5.总结提升,内化知识: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重要性。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升自己的历史解读和分析能力。
6.课后拓展,巩固提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关于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短文,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合作交流等方面,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重要发明和发现,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强调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传播和影响。
2.讲述其他重要科技成果,如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成就。
3.分析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探讨其特点和不足。
4.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以及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问题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5.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传播和影响,以及其他重要科技成果,如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成就。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 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课前导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些发明和发现1.请列举出你知道的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

2.你认为这些发明和发现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和贡献?课堂探究知识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1. 印刷术古代印刷术分为两大体系,分别是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其中,木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方式。

它有着独特的制版方法、印刷技术和材料使用。

而活字印刷则是中国古代后期的一种印刷方式,在宋元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课堂讨论:1.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区别是什么?2.你觉得印刷术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有何影响?2. 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发明,它是人类历史上指导航海最主要的工具。

在我国东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关于指南针的记载。

时至今日,指南针仍是航海和探险的必备工具。

课堂讨论:1.你知道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吗?2.指南针对于古代的航海和探险有什么重要作用?3. 火药“火药”或称“火铳”,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项技术可以追溯到唐代。

火药的发明,对于武器的发展、卫国戍边、火炮制造,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课堂讨论:1.你知道火药的成分和制作方法吗?2.火药的发明对于古代中国有哪些影响?课后作业1.请思考,古代中国有哪些其他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为什么它们能够在古代中国出现?2.请回答,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发现,这些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巨大,也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精神,积极探寻科技创新,为推动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基础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会带来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让学生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思想,得出缺乏理论概括的结论,并深思近代中国的落后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难点:分析科技发展的影响3、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手段三、【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导入』:师:中国曾经在科学技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成就是四大发明。

『新授』:师: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通过课件,以展览的形式一一展出。

师:首先来学习造纸术,提问我国古代在没有纸之前,用什么来记录事件?生:龟甲、兽骨、竹木简、布帛(向学生出示图片)师:问学生这些文字载体的缺点分别是什么?生:价格昂贵;不宜携带师:所以纸的发明就提上了日程,在西汉前期,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向学生出示图片)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造纸术的国家,但明显有缺陷,问有什么缺陷?生:纸质粗糙,不便于书写。

师: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非常细腻。

这样的问题直到东汉才得以解决(向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两汉纸的区别)。

生:东汉纸要细腻一些,有利于书写。

师:回答正确,东汉纸就是我们熟知的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向学生展示史料和制作过程),引出后人将之称为“蔡侯纸”,到魏晋南北朝时纸质提高,并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师:中国既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那么西方改变牛皮这样书写材料的历史又是什么时候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造纸术的传播,让学生总结,其传播过程。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地位及其贡献;3.分析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二、课前准备1.课本《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八章;2.视频资料《大国之殇》;3.课堂活动准备:制作古代科技发明卡片、制作电子板报等。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铁器、瓷器、中国结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的智慧和技能为何能够造出这样的优秀的文化和科技产品?导出本课主题。

2. 学习(40分钟)(1)造纸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造纸术的发明对于古代中国技术、文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2)指南针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指南针的发明对于古代航海事业、军事、国际贸易的影响。

(3)火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火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火药的发明对于古代军事、文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4)印刷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印刷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对于古代文化发展和传播以及世界文明的影响。

3. 活动(30分钟)1.学生分组,制作古代科技发明卡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发明;2.学生分组,制作电子板报,了解中外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4. 练习(15分钟)做相关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视频资料、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各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科技产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课还让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和电子板报等活动方式,从中深入展开对古代科技发明与报告制作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扩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年高中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能力培养:通过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二、学习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三、学习难点: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七、教学后记:第八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蔡伦 ○2军事 ○3司南 ○4北宋 ○5阿拉伯人 ○6文艺复兴 ○7十进位制 ○8算筹 ○9天象观测 ○10简仪 ○11 授时历 ○12汜胜之书 ○13农书 ○14万世宝典 ○15东方药物巨典【知识拓展与探究】拓展一 (1)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拓展二(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2)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拓展三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达标检测】1-5ACDAA 6-9DDDD【高考链接】1.A2.C。

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历史史实:阅读理解概念:蔡伦与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徐光启与《农政全书》、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理解记忆:农、医、天、算领域的典型科技成就。

历史解释:理解中国独特的科技体系:农、医、天、算四大核心领域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探讨其与国计民生的关系。

以四大发明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知识,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发展性选择: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特点,分别探讨其中、前期高度发达,后期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文字发明以后,人们尝试过多种书写材料。

例如,1、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牛骨,2、其次是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和玉石器上。

3、春秋时竹木简牍盛行并开始使用丝帛书写。

墨子曾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

”直到汉朝,竹木简牍和丝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

西汉刘向校定皇家图书时,都是先写在竹简上,以便于改动,整理完毕的定本才誉写在丝帛上。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十万多字的珍贵文献,文字都写在帛上,称为“帛书”。

但简牍太笨重,丝帛价值昂贵,远不能适应汉代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

4、为满足社会对书写材料的需求,汉朝人发明了纸。

一、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造纸术1、发明: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2、意义:⑴特点:原料易得;纸张细腻、便于书写;容易携带保存。

⑵贡献:使人类文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与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⑶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历史纵横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

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的产量大增,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配套K12】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配套K12】高中历史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教学主题】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目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四大发明1.表现(1)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了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发明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唐末,火药用于,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

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和,促进了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战胜骑士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推动了时代的到来。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和,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知识点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1)约成书于。

(2)内容:采用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①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算筹(1)早期采用的是,后来演变成为。

(2)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3)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

知识点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原因(1)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

(2)尧设有、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2.成就(1)中国古代历朝设有专门的机构。

(2)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月食、太阳黑子及的记录。

(3)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用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整体设计本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包括四大发明及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封建社会后期,中国自然科学渐趋落伍。

本课分五目内容,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做了重点介绍。

第一目“四大发明”,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图片,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传入欧洲,重点阐述了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世界发生巨变的深远影响。

第二目“《九章算术》和珠算”,重点介绍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两个突出成就,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第三目“《石氏星表》和浑仪”,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

第四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农学方面的两个方向的突出成果。

第五目“《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在传统中医学方面的成就。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原始资料,对以上五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各项成就的了解和掌握。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了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

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设计导入设计视频导入→上课前,首先播放古代中国科技成果的相关资料片,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阅读导入→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从导言提供的信息——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引出造纸术的发明,提问:中国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推进新课第一课时(板书)一、四大发明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36~37,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请学生简单介绍四大发明。

自主学习1:(展示图片:西汉的纸)这是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历史见证,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纸。

这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时代的绘有地图的纸。

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

西汉的纸汉代的司南(模型)自主学习2:[展示图片:汉代的司南(模型)]这是汉代的司南。

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

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自主学习3:(展示图片:突火枪、火箭)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代末年战争频仍,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等。

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毕升泥活字版(模型)自主学习4:[展示图片:毕升泥活字版(模型)]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问题情境1:刚才四位同学准确地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展演变过程,那么四大发明在中国和世界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作用不一样?请大家阅读教材,然后讨论回答。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了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的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自主学习1:材料一反映造纸术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普及。

自主学习2:材料二反映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近代化所起的进步作用。

过程评价:两位同学对材料的解读很到位,分析非常详细,材料一、二的确说明了我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是两位同学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在中国发挥了什么作用?两者为什么作用不一样?哪位同学能就这点做分析?自主学习3:四大发明在中国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成分超稳定的强大,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不断得到高度强大,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的先进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而当四大发明传入西方不久,正好赶上西方国家开始发生社会转型性的演变,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撕裂原本就不稳定的欧洲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因素正在不断萌生滋长。

中国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进程的演进,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此,西方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则相应地逐渐衰落下去。

小结:回答得很对。

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大家学会了用对比的方法来学历史,通过比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勤勉、聪明的古代中国人民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些发明对推动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但是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造纸术传入欧洲,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先进的西方火药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总之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过渡: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古代中国还有很多科技发明可以与之相媲美,下面我们来学习古代中国同样辉煌的数学成就。

(板书)二、《九章算术》和珠算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37,了解《九章算术》的概况。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数学专著,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流,进入汉朝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才最后成书,这大约是公元1世纪的下半叶。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

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

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

分别是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

《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指导阅读历史纵横,了解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十进,就是以十为基数,逢十进一位。

数字符号因其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值。

古代中国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把它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7个基本符号,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

古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

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远不如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

中国古代数学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取得许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符合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

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算筹记数摆法算筹是古代中国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

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

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

古代中国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是受惠于算筹的。

珠算是古代中国数学在计算方法方面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

早在汉代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曾记载了14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

珠算的普及并最终彻底淘汰筹算,这一过程是在明代完成的。

当时,由于实用数学和商业数学的发展,迫切要求计算简捷,速度加快,这就给珠算盘这一计算工具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另外,传统的筹算方法从唐宋以来已经逐渐简化,并且形成了一套运算口诀。

这些口诀用字极少而意义完整,用算筹演算时,往往一念口诀就心算出了结果,而手中的算筹却还在慢慢排列,这样便产生了得心不能应手的矛盾。

比较起来,在珠算盘上用手拨动算珠的速度要比筹算的排列移动快得多,珠算具有“随手拨珠便成答案”的优点。

因此,一时间珠算风靡海内,很快就在各个方面取代了算筹,并最终把算筹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从15世纪开始,中国的珠算盘逐渐传入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对这些国家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现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一致公认,珠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

不仅如此,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的今天,珠算盘仍然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

过渡:教材中仅列举了古代中国数学方面的两个成就,其实还有许多,如圆周率的计算等,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相关资料。

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大家看下面一段材料,回忆和学习我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板书)三、《石氏星表》和浑仪多媒体展示材料:1976年11月12日晚,在美国科学院大厅里,为款待中国天文学代表团,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说:“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我们美国人很难想象,拿天文科学来说吧,中国有全世界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日月食、彗星、太阳黑子……的记录,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中国大陆上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问题情境2:弗里德曼所说的天文学成就主要是指哪些?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是什么?自主学习1:弗里德曼所说的最系统、最完整的日食记录要属《春秋》中记录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