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大公共关系传播学超详细经验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理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如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过程。

其目的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增强公众对该组织的认知和信任度,并最终实现共赢的目标。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关系传播要以公众为中心。

公众是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们对组织的认知和态度决定了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

因此,公共关系传播应该注重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倾听他们的声音,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回应他们的关注,使公众与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其次,公共关系传播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公众对组织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公共关系传播要坚持真实的原则,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不隐瞒不回避,不发布虚假信息,不刻意掩盖问题,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质疑,及时公开组织的工作、形象和决策过程,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度。

再次,公共关系传播要注重建立和维护关系。

公共关系传播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双向的互动和沟通的关系。

组织应该与公众互相理解和尊重,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公共关系传播应该重视与公众的互动,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待,回应公众的关注和疑虑,及时解决公众的问题,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此外,公共关系传播要注重策略和计划的设计。

公共关系传播不仅是一种技巧和手段,更是一种策略和计划。

组织在实施公共关系传播时,应该根据组织的目标、情境和资源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公关策略和计划,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施和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的策略和计划要紧紧围绕组织的形象和声誉进行,注重营造和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最后,公共关系传播要注重创新和学习。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组织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学习,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

组织应该关注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变化,抓住传播的新机遇,灵活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与公众进行多元化的互动和沟通。

2011公共关系自考完整复习资料

2011公共关系自考完整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基本质属性一、公共关系的定义1.管理说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Rex L.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Scott M .cutlip﹠Ailen H .Center)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说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James E .Grunig,Ph .D)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5.关系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蔡尔兹(H .L .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其社会意义。

”6.协调说“协调说“(或“平衡说”)是“关系说“的深化,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企业的营利性和社会性平衡就是公共关系。

”7.形象说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传播管理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二、公共关系的五个基本要素(简答)第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第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第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第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第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第二节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一、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往往可以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它可以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又可以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公共关系活动”;还可以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即“公共关系观念”。

公共关系学__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学__公共关系传播
二、公共关系传播的模式
(二)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elements)
公共关系传播的各种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共关系的整个过程,也 就构成了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模式。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对 传播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缺少一个要素,就无法构成传 播。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就不能不对这些要素 的特点、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1)信源——可靠性、权威性、接近性。 (2)编码。(3)符号。(4)载体。 (5)信宿——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选择 性接受。 (6)译码。(7)干扰。(8)反馈。(于人际传播,表现形 式基本上是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信息反馈迅速,形式灵活多样, 感情色彩强烈,传播效果明显。缺点是范围小,影响面不大。
还有一种秘密的随便的语言传播,这种语言传播我们称之 为“小道消息传播”。“小道消息”这种非正式的语言传播, 其信息内容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有时谣言惑众、混淆视听; 有时则是公众某种情绪的反映。“小道消息”一般是大众传播 不充分、政治不民主的产物。“小道消息”的特点是传播速度 快、个人感情色彩浓厚,最大的缺点是反复传述、多级传播、 极易失真。有时公共关系人员也可以利用“小道消息”传播媒 介。
2.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沟 通方式。这种传播,双方参与度高,传播符号 多样、手段丰富,信息反馈灵便,感情色彩强 烈,但是,这种传播范围小、速度慢。例如, 男女之间感情的交流就属于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成功的基本条件
参加传播的双方或多方须使用相互能理解的,共同的语言 或非语言符号 参加传播的双方或多方须具有共同的经验范围




人际传播中的吸引要素
态度的类似性 品性的互补性 外貌的吸引力 距离的接近性


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2011年1月自考考试—公共关系学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传播沟通2、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1955年3、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与设计服务,它属于:专项业务服务公司4、在高层领导直属性中,公关机构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第三层次5、全员公关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全体人员6、公共关系机构中财务人员属于:专门技术人员7、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集体称为:非公众8、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公众特指:积极受众9、由于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产生了知觉的偏见,这被称为:首因效应10、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知觉11、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12、五四运动、大生产运动、学先进活动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社会运动13、属于交际型公关的是:电子邮件14、制作组织形象要求调查表的常用方法是:语言差别分析法15、企业赞助属于:社会活动型公关16、下列对公共信息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有:公关是信息的公布、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相对真实的信息17、把关人的作用有:对信息进行整理、将信息划分重点和优先顺序、为公众选出值得关心和关注的事件18、传播者麦库姆斯提出了:议题设置论19、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民意测验20、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关系管理整合21、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社会关系状态、社会舆论状态22、公共关系的代表性定义有:管理说、传播说、咨询说、关系说、协调说23、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有:广告、危机处理、游说、交际24、根据对注重的态度,公众可以划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25、一般而言,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主要包括:疏导、抑制26、组织行为不当引发的危机有:严重的内部事件、工作失误、决策失误、纠纷事件27、符合一般握手礼节的有:长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主人先伸手28、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形象广告、公益广告、观念广告、响应广告29、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表现在:促进公众的认知、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社会效益30、6P’s包括:产品、价格、渠道、政治权利与公共关系31、组织: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011版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_历年简答论述重点

2011版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_历年简答论述重点

2011版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_历年简答论述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41 (4)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基本职责。

1-57/60(6)1、收集信息2、辅助决策3、传播推广4、沟通协调5、提供服务——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简述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2-70/71 (2)1、形象意识2、服务意识3、互惠意识4、沟通意识5、长远意识6、创新意识简述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有那些?(1)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良好的组织能力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4、敏锐的观察能力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7、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简述公关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2-76 (2)1、公正。

2、正派。

3、对社会负责。

4、真实。

5、保密。

简述公共关系一般人员的构成类型(1)1、调查分析人员2、计划人员3、传播人员4、文秘人员5、专门技术人员简述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原则。

(1)1、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4、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相结合简述公关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

2-69 (2)1、联络会员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3、专业培训4、普及知识5、编辑出版刊物简述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

(3)1、较为客观公正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3、较灵活,适应性强4、关系较疏远5、运作成本较高简述公共关系公司的经营范围。

(2)1、咨询诊断2、联络沟通3、收集信息4、新闻代理5、广告代理6、推介产品7、会议服务8、策划活动9、礼宾服务10、印刷制作11、音像制作12、培训服务简述组织内设公关部门的基本模式。

2011年传播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2011年传播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现代管理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2011级传播学专业教学计划(本科)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文化程度,思想进步、品质优秀遵纪守法、立志成才者。

学制:全日制四年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传播学专业知识,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传播业务流程和媒介管理操作技能和新媒体应用技术,懂得国际传播的运作规则、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在现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类传媒企业或集团以及其他社会传播领域从事采编制作工作或从事传媒商务策划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1.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

2.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

3.熟悉现代管理学基本知识。

4.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中国新闻及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6.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现状、理论前沿,以及技术发展的动态(二)能力结构1.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2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掌握网络媒体及新媒体的基本发展态势与走向3.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4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5具备一定的外语读、说、听、写能力。

6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精神,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创新的意识,有民主法制观念;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够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有较强的实用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与专业有关的管理知识;具有认知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2011公共关系学网上测试题

2011公共关系学网上测试题

判断题:10道,每道5分,总分501.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以其杰出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使公共关系进入了科学化阶段。

正确2.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提出“向公众说真话”的根本原则。

正确3.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正确4.人际关系学以个体的人为主体,公共关系学则是以组织为主体的。

正确5.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和阿伦·森特,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

正确6.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是国有企业中最早设立公关部的。

正确7.专家认为,“投公众所好”原则宣言的提出,标志着公共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现代公共关系真正的开端。

正确8.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主要道德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正确9.美国学者艾维•李于1925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之形成》一书,这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因而被视为公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错误10.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

正确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2.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公共关系状态3.公共关系也可直接称为()公众关系4.公共关系的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5.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沟通传播1.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

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可以将公众()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4.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5.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包括()。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判断题:10道,每道5分,总分501.公共关系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沟通,向公众传达或对公众舆论进行调查、监控,它是主体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系统。

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讲义公众心理分析

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讲义公众心理分析

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讲义:第六章公众心理分析要点•难点解析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与公众行为关系比较密切的若干社会心理现象,包括知觉、需要、态度、流行、流言、舆论、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等,把握一般的公众心理和行为特征。

第一节知觉与公众行为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二、知觉的选择性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我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被动地”或“主动地”选择知觉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这种知觉的选择性,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一)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二)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3.性格;4.气质;5.经验知识。

三、知觉的偏见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的印象。

引起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定型作用。

第二节需要与公众行为一、需要理论的要点(一)需要的定义需要是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需要是有层次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

二、需要的五个层级(一)生理的需要;(二)安全的需要;(三)社交的需要;(四)尊重的需要;(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阶梯。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为中间层次,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

四、优势需要决定行为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第三节态度与公众行为一、态度及其与结构(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等等,这些倾向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

廖为建2011版00182公共关系学自考《根据考试大纲重点整理》

廖为建2011版00182公共关系学自考《根据考试大纲重点整理》

廖为建2011版00182公共关系学自考《根据考试大纲重点整理》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含义关系的定义分为: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关系的基本要素:※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关系的工作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服务观念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者众——公共关系的对象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舆论、形象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公开表达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和评价:①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是重视组织信誉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③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④公共关系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态度而形成的关系与人群关系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是个人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而人际关系则包括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众对组织服务素质的评价决策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价决策效果推广造舆论,告知公众化舆论,扩大影响舆论,控制形象沟通内部关系,增加组织凝聚力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服务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门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行为主体,是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门隶属型——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门并列型——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排列,处于同一层次层领导直属型——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共关系委员会——由组织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同组织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关系——处理员工关系、部门关系、股东关系等等关系——指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媒介关系、顾客关系等技术制作——文字写作、平面设计。

传播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传播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传播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导论: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有幸选修了【传播学】专业导论这门课程。

传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传媒、社交媒体、公共关系、广告等。

在这门课程中,我深入了解了传播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我将分享我在这门课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一、传播学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传播学的学习,我了解到媒体和技术的发展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观、认知和行为。

传播学使我认识到媒体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塑造社会和文化的力量。

了解传播学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背后的机制,还能够提高我的媒体素养,使我成为一个更加理性、独立和负责任的传媒使用者。

二、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在课程中,我接触到了传播学的各种理论模型,例如传播过程模型、媒介依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这些理论模型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媒介依赖理论揭示了媒体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使我认识到个人在接收信息时的心理过程,从而更加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理论基础的学习让我明白传播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涉及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传播学也涉及到研究方法的学习。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传播学研究的多样性,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调查问卷,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这些研究方法的学习使我更加客观和科学地看待传播现象,也为我未来进行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传播学的现实应用传播学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传播学在广告、公关、政治宣传等领域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了解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广告传播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增加产品销量。

在公共关系领域,传播学的知识帮助建立并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传播学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

传播学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

传播学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公共关系管理对于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各类主体来说都至关重要。

有效的公共关系管理能够帮助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声誉,促进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而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效果的学科,为公共关系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在公共关系管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

这一理论指出,大众传媒能够通过对某些议题的强调和突出,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认知。

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组织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理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和引导舆论,将自身希望公众关注的议题推到公众视野的前列,从而影响公众的关注点和态度。

例如,一家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将产品的创新特点和优势作为重点议题进行传播,使公众更加关注产品的价值和优势,而非仅仅关注价格。

“沉默的螺旋”理论也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启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派,他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而占优势的观点则会因为更多人的表达而愈发强大。

在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组织需要密切关注舆论的走向。

如果负面舆论开始占据主导,组织必须及时、有力地发声,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合理的解释,避免沉默导致负面声音不断扩大。

相反,如果组织能够在舆论中占据积极的主导地位,就应当继续巩固和强化这一优势,引导公众形成更有利于组织的观点和态度。

传播的“把关人”理论对于公共关系管理中的信息传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把关人”,他们决定着哪些信息能够被传播,哪些信息被过滤或屏蔽。

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组织自身就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组织需要对即将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宜性。

同时,组织也需要关注外部的“把关人”,如媒体编辑、社交媒体管理员等,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组织想要传播的重要信息能够顺利通过“把关”,到达目标受众。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如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公共关系学的知识。

1.理论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学习是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理论学习包括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发展历程等。

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建立起对公共关系学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操作公共关系学的实践操作是理论学习的延伸和实践应用,也是公共关系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实践操作包括实地调研、策划执行、危机处理等。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3.交流学习公共关系学的交流学习是通过与同行业人员、专家学者等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思考,互相学习和提高。

交流学习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形式进行。

通过交流学习,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公共关系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和同行。

4.自我学习公共关系学的自我学习是指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自我学习包括阅读相关书籍、期刊、博客等文献资料,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社区等。

通过自我学习,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交流学习和自我学习。

通过这些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公共关系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拓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精髓。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记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延伸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记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延伸发展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

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校训为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

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1997年,中山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序列;2001年1月,进入国家“985工程”序列;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

10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发布,中山大学位列中国第八。

中山大学公共关系专业的历史沿革广东是大陆公共关系发源地之一,由于廖为建老师在哲学系,1986年9月,广州中山大学在哲学系正式设置夜大公共关系专科专业。

1986年12月,王乐夫、廖为建老师的公共关系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问世。

1987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开设了政治思想教育双学位班,在公共关系学课程就是最深受学生的课程。

学生潘大庆 至今还保存着廖为建老师当时在上《公共关系学》课程时的笔记。

1988年王乐夫教授以从哲学系带过来的10多位教师为基础,联合学校的其他学术资源,成立了政治与行政学系。

当时系里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政治学专业,后来,又有了行政管理专业。

成立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是廖老师的最大愿望,他团结了一批教学骨干,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干出了令人折服的成绩。

1994年,中山大学在政治与行政学系正式设置公共关系本科专业,成为大陆首家有权授予该专业学士学位的高校。

1994年,中山大学在设置公关本科专业的同时,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招收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中山大学的政务公关研究生的培养获得成功,其毕业生在各自领域表现不俗,不少人已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新锐。

规范的公共关系学方向硕士的培养计划的推行,揭开大陆高层次公共关系教育的序幕。

2004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建立公共关系学硕士点;公共关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建立,将会促进公共关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方式

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方式
3.信息/讯息——指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通道/媒介——信息的载体 5.干扰——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扰动和影响,
可能由主观和客观的复杂因素所致。
6.反馈——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
三、传播的基本过程
传播者
信息
媒介
反馈
信息
干 扰
受传者
反 应
产生新 的信息
软件要素
1、时空环境 (传播时机) 时——时间、时机 空——空间
– 便于保存信息。 – 可以适应受传者的特殊需要。报纸可以变换自身的内
容以适应不同受传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而且它可以 办成各种专门报纸。如《计算机报》满足不同层次计 算机爱好者的需要,《足球报》可适应不同层次足球 爱好者的兴趣。
• 情感的传播
– 如员工生日,公关人员送上一张写满祝福语言的贺卡; – 逢年过节,公关人员打电话送去节日的问候; – 春暖花开时,公关部门组织一次郊游踏青; – 工作之余,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舞会。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
➢ 社会组织 ➢ 组织信息 ➢ 公众(目标公众) ➢ 媒介 ➢ 反馈(双向)
公共关系传播的过程
–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传播包括: • 职能传播:一般为下行和上行的垂直传播 • 非职能传播:一般为平行的横向传播
–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是组织与外部 公众间的沟通交流。 (1)业务来往关系 (2)与权力制约部门的关系 (3)各种非业务性的社会关系 (如媒介关系、名流关系)
组织传播的功能
——激励、导向、应变
1、要求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2、要求人们互为角色、双向沟通 沟通障碍: (1)语言障碍 (2)观念障碍,如消极观念、封闭观念、极端观念 (3)习俗障碍 “翻身”、“老板”、“顺风”、“付钱”、“请吃

公共关系传播浅谈

公共关系传播浅谈

公共关系传播浅谈发表时间:2012-04-18T10:30:26.327Z 来源:《数学大世界(教育导向)》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付杰[导读] 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

吉林省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教学管理科付杰无论是在源远流长的人类文化长河中流淌的公共关系思想,还是成熟于20 世纪初的古代公共关系学,在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创造极大财富的同时,更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新的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竞争与合作成为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际交往的主题。

作为一种社会生存工具,公共关系的思想和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

在中国,由于对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人们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了对公共关系学的无限渴望。

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

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

如果我们把社会组织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把公众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客体,传播就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组织与公众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

因此,一个社会组织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充分利用传播手段开展公关活动,赢得公众的好感和舆论的支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公共关系传播界说传播(communication)指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由于人们早期的传播思想和传播研究方法的影响,也由于中国人传统的对传播这一词的理解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传播只理解为一种单向的、大量的、大范围的散文、扩散某种信息的行为。

这与我们现代所说的传播,在概念上有较大的差距,现代“传播”一词其含义至少应包括:(1)信息传递。

即某一信息源将信息传递给某一目的地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大公共关系|传播学超详细经验
2011年中大公共关系|传播学超详细经验谈
1、自我介绍
先自我介绍下,我是11年的考研生,二本学校,本科是商务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的是中山大学公共关系方向。

我初试的分数为英语70,政治71,传播学107,公共管理学100总分348。

初试排名第5
4、考研书目
中山大学今年开始已经不指定参考书目了。

参考2010年的:
公共管理学(B):①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传播学:①《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②《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常宁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理解电视》,(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④《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⑥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⑦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这些书我开始考研时过了一遍,重要书目看了超过5遍,后来研究真题发现有些书基本可以不看,主要还是看公共管理学的两本(夏书章的最重要),还有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十分重要。

另外一定要多多向外拓展,我两科专业课分数不高是因为我跨专业本来基础就薄弱,复习时补充学习的内容不够,导致试卷上竟出现完全没有见过的名词解释和简答,结果只能在试卷上放空,杯具啊。

推荐网站:中华传媒网,千龙传媒,新华网,南方周末(注册个账号,最好手机上网,在教室看书累了就可以看看),传播学论坛
推荐期刊;平时要注意翻阅一些专业期刊,比如传播理论方面的《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广告方面的《现代广告》、《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等,
4、公共课复习
历来英语的复习就是以真题为主,在考前真题至少要研究三遍以上。

研究是指真题中的每篇文章没有不认识的单词,没有读不懂的句子,还要分析选项设置,每道题出在哪儿,为什么这样出,等你真正做过三遍以后,你就会明白哪里是出题点,哪里应该重点翻译。

推荐参考书:
1.张剑、曾鸣合编的黄宝书
2.星火按考频排列的单词书
政治建议报个班吧,跟着进度按部就班来,这个绝不成问题。

6复习计划
事实上,7月份复习完全来得及,甚至很多人9月份10月份复习都会成功。

但是如果你想有把握你一定要早些复习,而且必须做好准备,开始了就不要停下来。

没退路,往前冲!我是7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复习状态,这个时候各个学校招生简章基本出来了,这个时候的重点是专业课和英语,专业课先走马观花的看一遍,然后着手开始整理自己的要点笔记。

英语开始做真题,背单词。

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以后,开始复习政治,这个时候,政治每天用3个小时就可以了,重点还是英语和专业课,你可以上午看专业课,下午英语,晚上看政治。

进入11月份开始,英语可以适当的减少时间,但是每天还要做一定量的阅读,每天保持在1。

2个小时就可以了要将大量的时间放到专业课和政治上。

xiseme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