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对联幼儿园教案

对联幼儿园教案

对联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创造力。

3.提升幼儿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创意搭配和押韵推理能力来创造对联。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2.如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幼儿熟悉的儿歌《捉泥鳅》引入对联的概念。

在唱完歌后,提问:“大家有没有听到歌词中的对句呢?是什么呢?”引导幼儿开始对对联有个大概了解。

2.讲解对联的特点通过幼儿熟悉的诗句《静夜思》中的对句来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引导幼儿熟悉对联的基本结构和押韵规律。

3.进行大量的练习进行对联的创意搭配,例如:“小蝴蝶,飞过花丛;小朋友,笑声喧闹。

”,引导幼儿通过联想和押韵来创造一些简单的对联,然后用这些对联来贴在横幅上。

4.进行评价通过幼儿自己创造的对联进行交流和评价,引导幼儿听取别人的观点,自我评价和改进。

5.结束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对对联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做个总结。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对联概念的兴趣程度和理解能力;通过幼儿创造的对联和交流的过程,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程度。

六、教学反思对联这种文化形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在讲解基本概念的时候,最好能够用一些熟悉的诗句来进行讲解,这会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触类旁通。

在练习环节中,需要注意幼儿对联的创意质量和搭配合理性,过于简单和无逻辑的对联不应当得到鼓励和赞扬。

对联专题教案《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专题教案《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专题教案《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1.提问法。

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

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竞赛法。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幻灯片1)课题《对联》一.导入:(幻灯片2)花絮:对联与高考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

“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

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

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

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

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

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

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

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

“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幻灯片3)第一副对联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2.(幻灯片4)对联欣赏:(幻灯片5)①岂无志者能成事,惟有福人能读书。

(居士提供)(幻灯片6)②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居士提供)(幻灯片7)③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

(幻灯片8)④楼观沧海日,月映清淮流。

二、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幼儿园对联作品教案

幼儿园对联作品教案

幼儿园对联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联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对联的例子、成品等。

2.简单的对联教材和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由一对相对的词句组成,一般左对右,或上对下,用以表达祝福、赞美等心情。

请幼儿简短地表达对对联的认识和了解。

2.讲授(10分钟):向幼儿介绍对联的基本结构和要素:1)结构:对联由上下联或左右联组成。

2)要素:对联有韵律、对仗和对意的要求。

3.示范(10分钟):给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对联例子,并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对仗、韵律和对意。

然后,请他们跟读这些对联,并指导他们注意韵律、对仗和对意的匹配。

4.练习(30分钟):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练习:1)给出齐头式的第一句,让幼儿自由创作第二句,要求他们注意韵律和对仗的匹配。

2)给出下句,让幼儿自由创作上句,同样要求他们注意韵律和对仗的匹配。

5.制作(30分钟):将练习好的对联制作成小对联,比如用彩纸剪成横幅的形式,将上下联分别黏贴在两条横幅上。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创新,可以添加一些简单的装饰和画画。

6.汇报展示(10分钟):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对联,可以邀请幼儿上台念对联。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每个幼儿表达自己对同伴作品的欣赏之情,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7.总结(5分钟):请幼儿回忆本节课学到的对联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以及创作对联的一些技巧。

并请幼儿讨论对联的乐趣和意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对联,并鼓励他们将做的对联带到学校与同伴分享。

2.拓展活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邀请家长提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对联材料,并在家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对联游戏和比赛。

五、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制作对联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展示,了解他们对对联的理解和对联作品的质量。

对联教案幼儿园

对联教案幼儿园

对联教案幼儿园【篇一: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能够仿写对联,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1、拟写对联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安排】 1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古老的文明,有唐诗宋词,有诗经离骚,我们作为一个龙的传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我们更要好好的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就是奇妙的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1、出示几幅有名气的对联,并分析对联的特点(1)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2)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5)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6)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7)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2、教师和学生根据以上给出的对联来共同探讨对联的特点(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总结出对联特点:①、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②、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③、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识对联,对对联

识对联,对对联

(二)补充对联
(1)填写缺字联: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 根据课文内容, 充完整。 充完整。 醉翁亭中 欧阳修 与民同乐 ;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
(3)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
对联口诀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 云对雨,雪对风, 晴空;春对夏,秋对冬, 晴空;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楼对阁, 暮鼓对晨钟;楼对阁,户 对窗,巨海对长江。 对窗,巨海对长江。
雨 风
暴雨 狂风
下暴雨 刮狂风
窗外下暴雨 山上刮狂风 烟尘滚滚起 树叶纷纷飞
窗外下暴雨 山上刮狂风
返回
对联考题的命题展望
改改高考卷 中的下联 词性相同 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香 同字” 忌“同字”。 2.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为 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仄起平收 内容相关 3.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词性相同,内容相关 词性相同 内容相关 4.上: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平安少平安老少 老少平安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字数相等,结构相对 字数相等 结构相对 内 5.上: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一)评改对联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 1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 五更就忙着起床; 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改为: 上联改为: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初中对联教案

初中对联教案

初中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撰写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形式美观。

2. 对联的种类:春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

3.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的诗、词、赋、散文等文学形式中汲取营养,逐步发展成为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4. 如何撰写对联:选定主题、构思内容、注重对仗、遵循平仄、反复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学会撰写对联。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对仗和平仄方面做到恰到好处,提高对联的艺术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形式美观。

3. 欣赏经典对联:分析名联的寓意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4. 学习对联的种类:春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

5.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如何撰写对联,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教师示范:撰写一副对联,讲解撰写过程和技巧。

7. 练习撰写对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撰写对联。

8. 展示成果,互相评价:将学生写的对联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9. 总结课程:强调对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副自己喜欢的对联,分析其结构和寓意。

2. 尝试撰写一副对联,可以是春联、寿联、挽联等,注重对仗和平仄。

3. 调查身边的对联使用情况,了解对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教案(优秀10篇)

课程教案(优秀10篇)

课程教案(优秀10篇)教学设计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积累一些课外名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对春联的诵读,了解春联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工整的特点,感受其音律的美,学习春联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3、在贴春联、对对子、区分上下联、填补缺对等联系过程中加深对春联的认识,使语文学习指导学生生活。

4、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回忆年俗导入激趣1、(课件:锣鼓声声)回忆春节习俗2、过渡: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感受那浓浓的春的气息。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文中出现了那些春联?读一读2、在读课文:关于春联,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描绘春光展现景象歌颂生活表达祝愿小结:这富有特色的内容使得准连有别与挂在风景区的风景名胜联,贴在寺庙、园林、纪念馆等楹柱上的楹联:比如顾宪成纪念馆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有别与结婚时使用的婚联,祝寿时使用的寿联,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形式:对仗声律美(三)品读春联,了解内容1、新春佳节,喧闹的锣鼓敲起来了,震天的鞭炮响起来了,大红的春联贴起来了,(请一学生张贴春联,指点:春联一般有上下两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让我们一起去春联的百花园一一浏览——2、自由读第1自然段,完成春联和相应内容的连线3、你读懂了哪一幅春联呢?(交流)(用括号内的语句点评学生的发言,并以此指导学生读好春联,表达情感。

)(1)描绘美丽的春光——请描绘你读这幅春联时眼前所看到的美丽春光——朗读——推荐阅读《春》的片段,感受一下朱自清描绘的和这幅春联相似的美丽春光——再读(指导读好尾字的声调)(芳草绿得生机勃勃,杏花红得热情洋溢!一年芳草、十里杏花——春光无限美好!)(2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请你描绘你读这幅春联时眼前所展现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朗读(千岩竞秀,百业兴旺,神州大地欣欣向荣!)追问:是什么犹如春天一样,使祖国大地(神州)欣欣向荣呢?(推荐欣赏《春天的故事》)——再读(指导读好尾字的声调)(3)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勤劳创造财富,和睦共生和谐,劳动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追问:你能读懂“门第”吗?(对仗指导:门第——人家)你是否还从中悟出了一些朴素的生活道理呢?(勤劳、和睦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对联》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2004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

学会对联的写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画,说出门上贴有什么?二、对联的起源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

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

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画上这两位门神的像为符。

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

说明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起来去喂虎,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描写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歌剧中喜儿唱道:“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可见,这种风俗流传久远。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

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

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像,悬挂宫门左右。

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甚至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例如解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引用来给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初中部编版语文对联教案

初中部编版语文对联教案

初中部编版语文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对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对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对联的创意和新颖性。

2. 对联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对联作品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定义和起源,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示例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对联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学课本中关于对联的介绍和示例,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对联主题。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创作一个具有创意和新颖性的对联。

3. 各小组展示对联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投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创作一个对联,要求结构合理,语言表达准确,修辞手法得当。

2. 学生互相交换对联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以及写作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对联,欣赏对联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了对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由于对联的创意和新颖性较高,部分学生在对联创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对联 欣赏教案

初中对联 欣赏教案

初中对联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对联的美感,能够创作简单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它由上下两句话组成,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节奏相合。

2. 对联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对联可分为春联、挽联、寿联、书画联等;根据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联、议论联、描写联等。

3. 对联的欣赏:从字数、词性、意义、节奏、平仄、意境等方面,学会欣赏对联的美感。

4. 对联的创作:掌握对联的基本技巧,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有趣的对联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艺术魅力。

3. 示范:教师展示一些经典对联,分析其优点,让学生感受对联的美感。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欣赏对联,相互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鼓励创新,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了解对联的分类和欣赏方法。

2. 学生能够欣赏经典对联,体会对联的美感。

3. 学生能够创作简单的对联,表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所增强,民族自豪感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配合教材中有关对联的内容。

2. 对联作品:收集一些经典对联,用于教学示范和欣赏。

3. 创作工具:提供纸笔等工具,方便学生创作对联。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对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联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幼儿园对联教案

幼儿园对联教案

幼儿园对联教案背景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联成为很多人在春节时装点门面的重要方式。

家长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了解和喜欢对联,因此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时也会把对联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教育目标通过对联这一活动,希望能够达成以下几个目标:1.增强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2.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爱好和兴趣,培养幼儿对对联及其相关文化艺术形式的喜爱。

教育内容1.对联起源和特点的讲解–对联起源的讲解: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人们在乡村门前用竹枝或木条写对联来祈求神灵保佑。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演变成为文人雅士们的艺术形式;–对联的特点:对联是以四句诗句为一组,前后呼应、意义相对的句子。

对联有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对联的基础教学–给孩子介绍对联的基本定义和组成方法;–给孩子简单示范,让孩子了解对联应该呈现怎样的内容;–引导孩子自己创作对联,巩固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3.对联示范和对联艺术–提供幼儿喜欢的诗句作为示范;–鼓励孩子在课堂上表演对联,比较不同的对联,鼓励孩子多写对联,体验创作乐趣;–带领幼儿欣赏和了解不同类型对联的创作风格、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育方法1.群体教学:集体讨论、合作创作、展示比赛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2.个性化教学:根据幼儿的差异化特点,针对性地施教,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育效果通过对联教学,可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帮助幼儿掌握对联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并强化其创新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对联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对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联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对联的审美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对联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特点和用途。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对联的定义: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瑰宝,是两句相呼应的诗句,具有对仗、押韵和平仄等特点。

(2)对联的构成要素: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

(3)对联的基本结构: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3. 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呈现几组对联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美感和创作技巧。

4. 创作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自由创作对联。

教师提供一些主题,如新年祝福、友谊、家庭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5. 对联欣赏(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如楹联、春联等,让学生欣赏并评论,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审美能力。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联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联的魅力和传承价值。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继续创作对联,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对联: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对联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且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实践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对联的魅力。

同时,也通过对对联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对联微课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微课教案

高中语文对联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起源、发展、结构和种类。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对联,理解其深层含义,感受对联的韵律美、意境美。

3. 教授学生基本的对联创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对联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对联的历史与发展- 对联的结构特点- 对联的种类与风格- 对联的创作技巧- 对联的鉴赏方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教师可以展示几副著名的对联,引导学生感受对联的韵律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知1. 对联的历史与发展:介绍对联的起源,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如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2. 对联的结构特点:详细讲解对联的结构,包括上下联、横批等部分,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3. 对联的种类与风格:分类介绍不同种类的对联,如春联、庙联、名胜联等,以及它们的不同风格特点。

4. 对联的创作技巧:教授学生如何选取题材,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把握平仄声调,以及如何做到意蕴深远。

5. 对联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如何从字词选择、句式结构、意境创造等方面去欣赏一副好的对联。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对联,可以是关于校园生活、节日祝福或者自然景观等主题。

教师提供指导和修改建议。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对联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对联作品来评价他们对本次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联创作能力的提升。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对联,进行鉴赏分析,并尝试创作一至两副对联,作为课后练习。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难点: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10 分钟)
- 介绍对联的定义、组成部分(上联、下联、横批)和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相承等)。

- 通过一些典型的对联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联的特点。

3. 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15 分钟)
- 讲解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等。

- 提供一些对联创作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学生分组创作对联(15 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对联。

-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解释其意义和创作思路。

-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6.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总结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以及创作对联的方法。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对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创作对联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对联创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形式和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示范新课: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4. 实践新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联的形式和创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对联常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对联常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对联常识教学设计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对仗规则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对联的基本特点3. 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方法4. 对联的鉴赏和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对联?能举个例子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

2. 讲解对仗规则,如平仄、词性、意义相对等。

3. 教授对联的创作方法,如积累素材、注意对仗、简洁明了等。

四、实践演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创作一副对联。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出建议。

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对联,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创作一副对联,注意对仗和意义相对。

2. 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对联作品,评价其对仗、意义和创意。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对联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对联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初识对联

初识对联

• • •
4、寂寞寒窗空守寡;惆怅忧怀怕忆情。 上联全用宝盖头体字,下联全以竖心旁字对,十分工整,且内容也紧密相关。 5、鸟在笼中欲张飞,望孔明,无奈关羽; 此联镶嵌三国三位名人之名,竟十分妥帖,难倒众多对家,堪称绝对。 6、烟沿檐烟燕眼; 此联全用同音字,只在声调上有变化,描绘的景象生动有趣,烟雾沿着房檐飘 散,迷了燕子的眼睛。此联至今无佳对相应。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对仗极其工整,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 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写读书不忘救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 心壮志,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特别是连用叠字,使人如闻琅琅书声。
2.欣赏、品味下面与文学家相关的名联 。
填成语完成对联
1、世本无先觉之验
2、忍一时风平浪静 3、良言入耳三冬暖 4、光阴似箭催人老
人贵有( 自知之明 )
退一步( 海阔天空 ) ( 恶语伤人 )六月寒 ( 日月如梭 )躜少年 向阳花木早逢春
5、( 近水楼台 )先得月 6、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 )又一村 行成于思毁于随
7、( 业精于勤 )荒于嬉
• 1、 奉献 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 立志 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 2、喜盈大地燕舞莺歌。 烛之武能言善辩退秦师。 3、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 •
八、课外练习
• 用对联概括学过的课文
例如:
• 三寸巧舌 力挽狂澜纾国难, 一番善辩 情荡衷肠罢干戈。
学生活动三:妙联拾趣
• 1、一次乾隆和和珅、纪晓岚在一起,乾隆一高兴便出了上联:四方台台四方 四方四方四四方;和珅非常聪明,也特别能拍乾隆马屁,随即对出下联:万 岁爷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

高三级备课组肖文靖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欣赏一些古今妙联。

3、能够仿写对联。

二)能力目标1、能够仿写对联2、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能够仿写对联。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拟写对联。

四、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上课前播放古筝曲,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导语(大约 1 分钟)讲述苏东坡与佛印的一个小故事。

(相关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
三)、复习对联的知识
A 、感悟经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B 、走近名人: a 、于右任赠蒋经国联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b 、徐特立勉励青年联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C 、史学家范文澜书斋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2、小组讨论(大约 3 分钟)
3、小结: (大约 2 分钟)
A 、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B 、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

C 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

D 、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

E 、内容关联
余)
1、品味经典: 诵读古今妙联,试总结对联的特点。

大约 3 分钟)
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故居在重 杨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文采有后 李清照纪 念 馆楹 联,郭沫若题 )
F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四)链接高考(5——10 分钟)
1、学生试做2004 年广东卷的对联题:
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2、老师展示考生的各种答案(从0 分到满分)并作分析。

五)活动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大约 3 分钟)
发愤识遍天下字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风送花香红满地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约 5 分钟)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3、方法点拨(口诀)(大约 2 分钟)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杨柳对梅花,红日对春风。

绿对红,新对旧。

青山对绿树。

烟楼对雪洞,佳丽对英雄。

晨对午,西对东。

大江对小苑。

下晌对高舂,古柏对苍松。

千对万,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4、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大约5 分钟)
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六)知识迁移、本课的总结(大约5分钟)
1、观看视频:2007年春晚的节目片断。

2、由中国年、中国风归结
(七)作业:拟写对联
请根据上联试为学校大门拟写下联。

上联: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园丁辛勤结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