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归类【会写字】德蝉鹊【重点词】词语理解﹝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见﹞同“现”。
﹝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重点句】1.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意:乌云上涌,犹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赏析:把乌云比作翻墨,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天气变化之快和雨势之大。
2.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
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赏析:“忽”字十分轻巧地写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这两句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境界大开。
3.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赏析:先写羁旅夜泊,再写日暮添愁,此句点题,为下文的借景抒情做了准备。
4.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
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句意: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赏析:视野从长空转向田野,词人由稻花香联想到丰收的景象。
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句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赏析:这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清风”“半夜”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7.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意: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忽见”二字,既写出了词人忽然看见客舍时的惊喜,又表现出了词人沉浸在稻花香中忘了路途的入迷程度。
8.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句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练习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è yèmào shèng zī rùn nì shuǐbēi cǎnměng shòu nì ài fèn nùhuǎn màn pèi fú二、用“√”画出词语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稻穗.(suìshuì)青苔.(tāi tái)敏锐.(ruǐruì)潜.入(qián qiǎn)血.液(xiěxuè)混.乱(hùn hǔn)三、辨字组词。
副(_________)谈(_________)蹲(_________)风(_________)蝠(_________)淡(_________)遵(_________)凤(_________)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_______若现水天_______ _______浪吼银光_______锣鼓_______ _______欲坠 _______私语震耳_______ 1.ABAC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AABC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的风浪特别大的词语是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
3.带人体器官的词语是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依然果然忽然安然1.可是它不能(______)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2.(______)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3.像大家预料的那样,他(______)获得了冠军。
4.我们(______)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描写儿童在花丛中捕捉蝴蝶的欢乐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三首》。
2.通过分析诗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三首》。
2.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美。
2.学习《古诗词三首》第一首:《登鹳雀楼》教师朗读诗词,学生跟随朗读。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师播放古诗词朗读音频,学生聆听并跟随朗读。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首:《题临安邸》教师朗读诗词,学生跟随朗读。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三首诗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赏古诗词?4.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学生在朗读、自读、分享和讨论中,逐步理解了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阅读。
2.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训练。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语速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思路,需要调整语速和教学方式。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内容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内容泊船瓜洲[1]
[宋]
王安石
京口[2]瓜洲一水间,钟山[3]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京口:今江苏镇江。
[3]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1]。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2]临发又开封[3]。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1]那畔[2]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3]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榆关:山海关。
[2]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3]聒:声音嘈杂。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1 古诗词三首一、课前解析关注诗词:本课为两首七言绝句、一首词。
《四时田园杂兴》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初夏时节,以“黄、白”的色彩、“肥、稀”的形态组合,让人感受到万物蓬勃、色彩明丽的田园画面。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笔调清新明快,由远景到近景,由静景到人物活动,动静相宜,使整首诗画面生动。
《清平乐·村居》清新质朴,浅显易懂。
“卧”字最为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整首词将五个人物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关注作者: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组诗。
作者在早年游历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这些诗歌都是范成大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创作的,情感真实。
其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自然的风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仿佛自己也在江南乡村生活了很久一样。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杨万里迷恋新市的酒楼,痛饮大醉,因留住新市徐公店。
第二天醒来,诗性大发,写下了这首诗。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他的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其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其中,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本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六年级《古诗词三首》课文笔记
六年级《古诗词三首》课文笔记一、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字词解析。
1. 宿:住宿,过夜。
2.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3. 移舟:划动小船。
4. 泊:停船靠岸。
5.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渚”就是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6. 客:指作者自己。
7. 愁新:新添的忧愁。
8.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9.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三、解析与赏析。
诗人孟浩然啊,坐着小船在江上晃悠,然后把船停靠在一个烟雾缭绕的小沙洲边。
你想啊,天都快黑了,这时候他一个人在外面,离家又远,心里就开始发愁了。
这个“新”字用得很妙呢,就好像他之前可能也有点愁,但到了日暮这个时候,又添了新的愁绪。
再看后面两句,那原野空旷得很,天空看起来都比树还低呢。
江水清澈得很,月亮倒映在水里,感觉离人特别近。
这画面感是不是很强?诗人通过这种描写,把那种孤独寂寞又有点淡淡的哀愁都给带出来了。
他看着这么空旷的原野,觉得自己特别渺小,特别孤单,只有天上的月亮好像还能陪陪自己,离自己近一点,这月亮就像是他唯一的朋友了。
一、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字词解析。
1. 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2.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 遮:遮盖,遮挡。
4. 白雨跳珠: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
5.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6.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样开阔平静。
三、解析与赏析。
苏轼这个大诗人可太厉害了。
你看他写这云啊,像打翻的墨汁一样黑,还没来得及把山都遮住呢,这雨就噼里啪啦地下来了。
这雨下得就像白色的珠子在乱蹦,都蹦到船里来了。
这两句把夏天那种暴雨来得又快又猛的感觉写得活灵活现的。
然后呢,突然一阵狂风卷地而来,一下子就把这雨啊云啊都吹散了。
再看那望湖楼下的湖水,平静得就像天空一样。
这变化也太快了吧,前一秒还暴雨倾盆呢,后一秒就天晴了,湖水还那么平静。
部编语文四下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春天来了,田野里处处是春光明媚的景象: 金黄的油菜花,采蜜的小蜜蜂……诗人杨万里 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 了《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
斋。南宋诗人。 著有《诚斋集》等。他
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识字方法
加一加: 虫+青=蜻 虫+廷=蜓
反义词识字: 稀
稠
密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zá
杂
注意竖钩要出头
巧记:“九”下一条绳, “小”字冒出头。
tíng
蜓
第五笔是提。 巧记:“虫”落宫“廷”旁。
词语解释 篱落:篱笆。
蛱蝶:蝴蝶的一种。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解读“词”
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 阙,后一部分,词中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 的停顿要长一点。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 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chú
锄豆
bō
剥莲蓬
多音字
bō
溪头卧剥莲蓬
剥
bāo
弟弟吃馒头还要剥皮,真是浪费。
我会写
máo yán wēng lài bō
课堂演练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A.久,时间长;
B.程度高的;C.(颜色)重;D.从上到下或从外面
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深·秋 ( A ) 篱落疏疏一径深·
情谊很深( B) 颜色太深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如下:
1.《静夜思》: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寂静、思念故乡的诗。
诗人李白以明亮的月光和寂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四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2.《登鹳雀楼》:这是王之涣的一首名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黄河景色的情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春晓》:这是孟浩然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风雨、鸟鸣、花开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重要知识点归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学习中,第一单元第 3 课《古诗词三首》带领我们走进了古典诗词的美妙世界。
让我们一同品味这些诗词的韵味,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
一、课文信息1.主题: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2.文学体裁:古诗词。
3.作者信息:●《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淡自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其诗词题材广泛,风格豪放洒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
他的词多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4.主要内容:●《宿建德江》描写了诗人夜宿建德江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江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急雨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了夏夜乡村的宁静优美景色,表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中心思想:这三首古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心境和人生感悟。
二、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与写法:●“德”(dé),左右结构。
词义:道德,品行。
●“鹊”(què),左右结构。
词义:喜鹊。
2.多音字:●“宿”:sù(住宿)、xiǔ(一宿)、xiù(星宿)。
3.近义词:●泊——停。
●望——看。
4.反义词:●动——静。
●明——暗。
三、修辞手法1.比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把黑云比作翻倒的墨汁,把白雨比作跳动的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大。
2.拟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赋予明月和清风人的动作,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四、经典语句和段落1.《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四下1.古诗词三首(精心备课有练习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
•
“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 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 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 当然,我们浙江也属于江南。下 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 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 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 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 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 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 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 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 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 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 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 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在白银 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望 洞 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
光和皎洁的月色互为映衬,显得多 么和谐!平静的潭水无风,如一面
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 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 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独 坐 敬 亭 山
独坐:单独地坐。
敬亭山:在今安 徽省宜州市郊。
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 1.古诗词三首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 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 子的淘气、可爱和天真。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 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 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 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 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 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 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 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
后退
回首页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里写大儿子和中儿子的勤 劳,是为了为下一句,小儿子的天真、 活泼的形象埋下伏笔。)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锄豆:把豆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除掉。
译义: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赏析: 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大词 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 省济南市)人。出生于金人占领区。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 词和田园词最为突出。其爱国词多抒 发报国的壮志,揭露投降派的可耻行 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意境 深远,气势宏伟,风格豪放悲壮。其 描绘田园风光的词,咏赞祖国河山, 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来排遣自己 的精神苦闷,情景如画,笔调轻灵, 风格清俊淡泊。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 到牧童的快活?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 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 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三首古诗词翻译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的月光照得明亮。
似乎地上落了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
低头思念故乡。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翻译:白天山势尽头。
黄河水源汇入海洋。
欲要看遍千里景。
就要再登高一层楼。
3.《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翻译:你没有看到黄河的水是从天而降。
奔流到海洋就再也回不来了。
你没有看到那高大的宅院里明镜前悲叹白发。
早晨还如黑发,到了晚上变成雪花色。
快乐的时光要好好享受。
不要让酒杯空空对着月亮。
人生的天赋总有用处。
即便千万财富打水漂,也会再次回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 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 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以下是无忧考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 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 蓬。
1.古诗词三首
江南好,
江南真好,
风景旧曾谙。
我对江南的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 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 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碧绿。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忆江南》通过诗人回忆 曾经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时所留 下的印象,赞美了江南的美丽 景色。
江南春
[唐 ]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 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鄂两省, 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 “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 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 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 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 ...面 积约3900平方公里。
首联 湖光与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颔联 水面波平浪静如一面没有经打磨的 铜镜。
颈联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 远处看,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 的一枚田螺。
尾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看到
湖面 君山
联想到
镜未磨 白银盘
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湖面比作铜镜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白银盘
青 螺
把君山比作青螺
《望洞庭》这首诗的诗人以 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 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 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 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
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
《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白居易成精当过杭州刺 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 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纵情诗酒,以诗著称 于世。与诗人杜甫合 称“李杜”,后人言 其书得自张旭,飘然 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 有《李太白集》。
敬 亭 山 远 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首联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颔联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颈联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尾联 恰似白银盘子放着一枚青色的田螺
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想一想,
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 么?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 候的洞庭湖的景色?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小组合作交流:
1.读一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组员交流。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1、2句: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 直到看不到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 闲地飘向远方; 3、4句: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 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3)不分胜负 例 和棋
(2)协调 例 和谐 (4)连词 例 我和你
(2)依照别人诗词题材来写诗
例 和诗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洛阳(今河南洛 阳市)人。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他与柳宗元、 白居易交游、唱和,并 称为“刘柳”与“刘 白”。白居易称他为 “诗豪”,清人王夫之 称他为“小诗之圣”。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 继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 个。在中国文学史上颇负 盛名。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 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熟悉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 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1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众鸟 高飞(动) 孤云 独去(静) 相看 不厌 (山人相依) 只有 敬亭
日出江花红胜火,
太阳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天来了,江水像蓝草那么绿。
蓝草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 能不让人回忆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曾 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 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12年后,他对江南依 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 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忆 江南》。
【孤独寂寞】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月 相和 (和谐宁静) 潭面 如镜 山水 青翠 (山水相称) 君山 青螺
【喜爱赞美】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日出 花红胜火 春意浓 孤云 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赞美风光】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领略过了 很多描写祖国风光的诗歌,如李 白的《望天门山》和《 望庐山 瀑布》,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 雨》 ,杜甫的《绝句》等等。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再次去领略 江南的秀丽风光,让我们和着诗 歌的韵律,轻轻地上路吧!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 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 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 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 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 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 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 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 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 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 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 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 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 帆”、“平沙落雁”、“渔村 夕照”、“江天暮雪”等,都 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服相逢。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寒山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天门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白帝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你知道这首诗表达什么感情吗?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通过描写 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因怀 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我见青山多妩媚, 相看两不厌, 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只有敬亭山。 ——辛弃疾诗
2、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
和
hè(1)声音相应 例 一唱一和 hé (1)温和 例 和风细雨
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
他的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收获的
自然是甜甜的慰藉和温馨。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看到 湖面
君山
联想 镜未磨 银盘 青螺
比喻 湖面 比作 铜镜 湖面 比作 银盘 君山 比作 青螺
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
忆 江 南
白居易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幻灯片 2
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词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 “忆江南”、“渔歌子” ,还有“江城 子” 、 “菩萨蛮”等。《忆江南》就是 词牌。宋朝时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因而有 “唐诗宋词”之说。
白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 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他带 领老百姓治理西湖,修筑湖堤,蓄水灌溉农 田,并疏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后来,他 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 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 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 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