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压力:中国孩子的另一种危机
给家长的建议
给家长的建议给家长的十条建议给家长的十条建议1一、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缺课请假。
二、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
多问为。
三、定好家庭规矩,并至始至终执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
四、尽量不要在孩子跟前议论老师,更不能贬低老师。
当孩子对老师有意见时,家长要正面引导。
五、帮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袜子,整理床铺、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
六、家长做好表率,做一个关心家人,懂得感恩、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好人。
七、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抓住中的一切机会让孩子练习。
八、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多问孩子今天学习了什么,学习的怎们样。
九、尽量表扬孩子,给孩子制定小目标,让孩子每天有收获。
十、每天陪孩子聊聊学校生活,让孩子的满腹牢骚发泄出来,同时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学会礼让、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让孩子发现身边美好的东西,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
给家长的十条建议2父母们似乎每天都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实际上,孩子们在成长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意念,心理学家把他们这种没有用语言表达的心里话归纳为“摇头的心意”。
(1)请不要听见我哭泣而不理睬我。
在孩子哭的时候,大人往往觉得很烦,如果只是拿个玩具或食物给他,并不能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
年幼的孩子需要成人在身旁陪他玩,和他说话,成人了解孩子,就得付出观察的时间,,你不妨在呵斥孩子“不许哭”、“老实点”之前,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他的伤心情绪。
(2)请不要只在我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时,才注意到我的存在。
当孩子处在安静的状态中,成人经常不闻不问;而当孩子表现出顽皮或多动时,却会马上引起父母的注意。
由此孩子发现:“只有在我调皮的尝试中,父母亲才注意到自己。
”这会引起孩子层出不穷的负面行为,令成人觉得如今的孩子更加调皮。
(3)请不要指责我“笨蛋”,“愚蠢”,而不告诉我应该做。
“真笨!”是一些父母指责孩子的口头禅,即使心中并非真的那样想,却经常随口而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显现出的自我评价是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建构出来的,如果他常听到“差劲”、“笨拙”等字眼,使得他对自身的价值不够乐观,而在尝试新能力的表现上大打折扣。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3篇.doc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3篇幼儿教育小学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
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欢迎阅读!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篇1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
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情形的产生?它会带来哪些危害?幼教"小学化"的表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
"相关教育专家讲解了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十种表现形式。
学前教育"小学化"首先表现为,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有调查显示,部分小学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小学课程。
幼儿园这种"超前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努力。
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均普遍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学前专业班"、"特长班"等,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常态。
家长的两种极端心理有害儿童
有行为心理问题的儿童大多都生活在具有极端环境的家庭氛围。
这种极端氛围是家庭成员释放的,一种是轻视忽视;一种是期望过高。
轻视忽视儿童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每个孩子都渴望存在感,因为被他人需要,被他人关怀而重视自己,珍爱自己。
父母或家庭成员忽视孩子,无论是忽视孩子的需求还是心理,都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被不被重视的感觉让他们时刻处于焦虑、急躁、孤独中,长期以往性格很容易走极端,更容易造成性格缺陷。
很多被忽视的孩子的家庭处于“混乱”状态,要么父母工作极为繁忙,无暇细致入微地照顾孩子生活起居;要么父母感情破裂,各自专注于自己挫败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孩子成了名义上的“孤儿”,无人看管,任其自生自灭……无论什么原因,既然当初选择将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作为父母就必须肩负起养育的责任,养活一个孩子很容易,一口饭就能长大,但要教育好孩子不可能是一次投入,万事无忧的事情。
给孩子应有的父爱母爱,关注他们显在和隐性需求,多腾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交流看法,在交谈过程中就能从孩子的言语中察觉他们的心理状态。
孩子虽然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但他们也绝不无关紧要,长期被亲人忽视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没人喜欢,没人关爱,有深深的被遗弃感,这将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拥有自卑心理,怕与同学交往,心事多不能专注学习,缺乏存在感容易轻生等等,因此,家长无论再忙,再有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让孩子在情商上缺位,使他们有个不完美的人生。
另一种极端心理就是对孩子期望过高,期望似乎是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的。
对子女抱有美好畅想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个畅想过于美好,抛弃了子女个人自身条件的无限遐想,并且要求孩子达到,这就是期望过高。
比如,有的家长期望孩子有某方面天赋、智商情商高于同龄孩子、年年考试第一,这些都是几乎不切实际的,对孩子来说具有极大的心理负担。
另外还有家长的期望与自身相关,当年阴差阳错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便要求自己的子女替自己实现夙愿;自己没有运动细胞,却要求孩子成为长跑健将;自己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偏偏苛求孩子成为诗词歌赋如数家珍的大家闺秀。
学生隐性心理问题隐性心理问题解决
学生隐性心理问题_隐性心理问题解决*导读:校方一定要重视学生隐性心理问题。
隐性心理问题是可能造成血案发生的。
学校针对学生隐性心理问题需要做出完善的引导措施。
*砍人事件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某砍死教授事件震惊全国,这起校园悲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热议。
议论焦点是,一个平时看上去极为正常普通的学生为何会突然犯罪?对于这样的学生,一般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为何难起作用?在中国政法大学贴吧,一个自称是付成励同学的网友证实:他平时性格开朗,还在学校社团担任干部,能力很强,一点不像杀人犯。
上海某高校BBS上有学生认为:现在学校里有些这样的同学,平日里没什么知心朋友,很孤独。
我想,付成励可能一样吧。
长期的忧郁积压在心里,总有一天爆发,最终导致的结果有两种,一是自杀,另一种是玉石俱焚学校、老师又该做些什么呢?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小谢告诉记者:那些曾经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从平时的神情举止就能看出来,我们只要躲远点就能避免危险的发生;可是现在不同了,一些平时很正常的学生,也可能属于心理问题人群。
要是他们做出伤人举动,当真是无法防范。
对于表面上看不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如何发现并进行干预?这起事件表明,对于大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所谓隐性心理问题,就是指表面正常,实际却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长期积累后有可能爆发的现象。
严宏承认,因为这些人平时与普通人无异,想要发现他们并非易事。
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对他们进行前期干预更为重要。
实际上,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关键是它如何释放出来。
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我们都应该鼓励与他人交流。
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让每个人感觉被重视;同时,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
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应该及早发现,尽快解决。
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缺失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缺失中国教育缺什么?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普通教师开始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知名学者朱永新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里,肯定了中国教育缺“钱、人才、教育公平”,并着力分析了几个隐性要素(特色、理想、人文关怀和教育理念)的缺乏。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缺太多了,但是“中国教育根本缺什么,为什么缺?”却罕有人论及。
“牵牛要牵牛鼻子”,正像国人对无缘诺贝尔奖耿耿于怀却难觅良策一样,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在大力高呼素质教育的时代,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旧存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治教育,人文情怀教育愈发重要。
作为一名在校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感、进取精神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强优秀学生群体健全人格教育势在必行。
中国教育一直从秉承着继承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育人方针,提倡在教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育人.然而细观如今社会的一些教育现象,各大高校出现的一些教育缺失事件如“马家爵杀害同学、刘海洋伤熊,北大学生菜式卖猪肉,应沉迷网络多次被北大,清华退学的张非等事件“无不招显出目前中国教育还存在缺失。
问题一:教育目的的模糊化,教育逐渐只剩下分数化,健全人格教育不完善。
当今大学生普遍的缺点表现在:1眼高手低,还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2. 没有自己的观点3遇到批评的时候首先会辩解,不肯承认错误4沉迷游戏。
浮躁,缺少深入思考的习惯。
这样培育出来的学子将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治国先齐身。
一个人的学习动机摆对了才会有进一步的思想高度。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格教育健全化?。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3至1993年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从8.34%上升到10%,其中很多与人格问题相关。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心里健康与当代教育的联系颇为紧密。
接受教育的动机也与心里健康有内在关联。
对当代中学生的缺失理想和信念的思考.doc
对当代中学生的缺失理想和信念的思考一、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理想是中学生腾飞的翅膀。
我们当代中学生的理想,你可能有多种定位,但根本的一条不能丢,那就是要把个人的成长与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
一名胸怀远大理想的中学生,他一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他的生活一定非常充实。
他会按照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一个小女子叫曹南薇。
1968年夏天,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
这一年,曹南薇17岁。
她患小儿麻痹,按政策不下乡,但是留城也找不到工作。
那时还没有个体户。
她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曹南薇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能物理”的报道。
17岁的她竟然心潮起伏。
她把报纸剪下来,日思夜想。
她想,高能物理这么重要,我能不能做点什么? 就这样,她不经意地定下了自己的理想。
她开始学习。
她关在家里,一年又一年,初中、高中、大学、专业课程,她都学完了。
十年后,到1978年,她27岁时,她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很大震动。
随即,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接纳了她,让她的理想找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她的成功,全在于她17岁那年看到报纸后,为自己定下目标。
多少像她这样的人,因为没有目标,到27岁,甚至37岁的时候仍然一事无成呢?人生要有理想,这太重要了。
二、我们要树立怎样的理想?——志存高远。
才、权、貌、财成为中学生四大追求。
调查显示,92.9%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有才华的人,有64.3%和78.6%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有钱和有权,有貌和英俊也分别有71.4%和39.3%的学生选择。
明略市场策划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才华是人生内在价值的综合体现,它意味着知识、创造、灵感等等。
才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同样也可以被转化为物质财富。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有才华的人总能体现出他最大的价值,纵横古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在学子们的心中都是崇拜和羡慕的对象。
中国少年儿童面临四大成长危机
中国少年儿童面临四大成长危机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5期编者按当前,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4亿。
孩子们能否快乐、健康、自由地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中国梦想的可持续实现。
受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出现了人格及心理上的危机。
过重的学业压力,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完善的家,缺失的爱,使孩子过早地与孤独相伴;上网成瘾、网络色情、校园暴力等“毒素”侵蚀着孩子,使他们成为“问题小孩”;物欲横流、奢侈享受的过度消费风气,使孩子攀比骄奢、丢弃勤俭……叶圣陶先生关于“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警示至今发人深省。
孩子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社会环境。
谁来为孩子们撑起遮风挡雨的伞?谁来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这是对全社会的考问,也是对每一个成人的考验。
我们必须全面剖析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认知行为等,深层次分析把脉、寻求破解之策,使孩子们顺利“破茧”,自由飞翔。
00后独生一代的成长烦恼“一只幼蝶正在裂开一条缝的茧中痛苦地挣扎,有人于心不忍,拿剪刀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
可是,这只早产的蝴蝶却身体软弱,翅膀干瘪,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
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使自己脱茧后能够飞翔,恰恰是那颗‘爱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形象描述,反映出我国不少家庭独生一代所面临的成长之痛。
在3亿多的未成年人中,00后独生子女占据多数。
压力过大、孤独无助、挫败感强、生存力差……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诸多烦恼,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学校不能无所作为,社会不能漠然置之。
考试长链上奔跑的孩子,不堪承受之重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小雷,每个周末都非常忙碌。
父母给他报了4个课外班:奥数、英语、作文和跆拳道,周六、周日各上两节,而且几个课外班地点相距甚远,妈妈和他经常在外面简单吃一点就要坐地铁“赶”下一堂课。
信仰危机
郑永年黄彦杰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当下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并是一个当代独有的问题。
还是在18世纪,当时中国对于绝大部分西方人而言都还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但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就从商人和传教士的一些作品中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缺乏“诚信”的一个国度。
早在现代汉学兴起之前,孟德斯鸠、康德、黑格尔,一直到韦伯和罗素,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非现代的社会”的标本,一个缺少信任和信用体系的大国。
例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就认为,虽然中华帝国一直在形式化的儒家礼制和帝国法律控制下,但中国人对道德律令的不尊重却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金钱和利益追逐更是要远远超过对礼法的尊崇。
实际上,直到当代,儒家社会一般被认为是缺乏社会信任的社会。
对社会信任的缺失,中国人自己当然也处处感受到了。
当时人们对中国社会上的欺诈和信用缺失等问题了解得相当深刻。
晚明的张应俞甚至还写了一本传世名作叫《骗经》,专门列出了晚明常见的24种骗术,详解其运作手段和防范策略。
把“骗”列为经典,并且在当时和数百年后的社会上颇有市场,这一颇具灰色幽默的出版史奇闻,全世界并不多见。
其实,任何对明清以降的社会小说或者近代江湖小说略有了解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信任问题也能有相当的了解。
如果我们愿意再度重温这些熟悉的经典,那就一定会惊叹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不论这种不信任是存在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各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主要是商品提供者和消费者),还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
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任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以前并不存在。
公平地说,社会信任在传统中国和改革前的中国社会没有被“问题化”,并不是因为那些时代有比现在更成熟的信任机制,而是因为在那种社会结构下“信任”还没有被充分资本化和“社会化”。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变局不可能没有延续的一面,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继承了传统社会的许多机制,其中也包括“信任”生成的机制,而这些机制明显是和时代发展脱节了。
当代儿童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发展为了孩子国际论坛综述
当代儿童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发展——“为了孩子”国际论坛综述◎曾燕波21世纪是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纪,也是儿童发展的新世纪。
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既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然而,应该看到,世纪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在为儿童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关注。
在11月20日世纪儿童日到来之际,上海市妇联、上海社会科学院、《现代家庭》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儿童发展与社会责任”2003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旨在倡导舆论、整合社会力量,共同为儿童的发展作推助器。
此次论坛,有来自芬兰、西班牙、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九个国家以及中国北京、上海、香港、杭州、哈尔滨、厦门、广州等全国各地的儿童研究专家、学者和少年儿童工作者120余人出席。
特邀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严隽琪、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主席盂燕堇、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尹继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伍德琛、国际社会学学会34分会主席海伦娜-赫尔芙等。
人民日报、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今日美国、韩日新闻社、解放日报、电台、电视台等26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
本次论坛收到论文52篇.就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社区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干预、权利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从理论到实践的阐述与探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对策建议。
论坛发言与讨论热烈,不少观点可以为未来儿童工作和政府儿童政笫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论坛所涉具体内容如下:一、儿童保障与儿童安全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全世界有包括中国在内约192个国家的政府签署参加这个公约,承诺执行公约的责任。
公约所要保护的儿童权利概括起来看,主要有生命权、学习权、发展权、休闲与娱乐权、民主参与权、儿童人身和人格不受侵犯或污辱。
那么儿童权利与安全状况如何?如何保障?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段镇认为当前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奇重.呈现变本加厉的趋势。
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徐安琪摘要: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中国男孩“陷入全面危机”、需要被“拯救”的专家观点和传媒误导,本文对“高考状元女生多是‘男孩学业危机’的主要标志”、“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最凶猛的杀手”、“‘父亲榜样缺失’导致‘男孩阳衰’”以及“‘因性施教’、‘限招女性’是‘拯救男孩’的妙方”等观点提出质疑,并以相关的研究结果和统计资料论证了“男孩危机”并非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言,而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关键词:男孩危机因性施教双性化教育教育公平性别平等近日,由两位青少年教育专家撰写的“‘男孩危机’:一个亟须关注的教育现象”(《光明日报》2008年12月9日)被广泛复制和传播,各地报刊和网站为此引起热议,与此同时,《拯救男孩》(孙云晓等,2010)的畅销书在热卖。
一时间,“‘男孩危机’正向大学蔓延”、“中国男孩大衰退”、“男孩已处于‘全面落后状态’”、“男孩女性化日趋严重”、“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最为凶猛的杀手”、“父教缺失造就‘娘娘腔’”等报道和文章连续发表。
专家所得出“中国0至18岁的男孩正面临着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力等各种危机”等研究结果,是他们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晶,孙云晓研究员也是我所尊敬的在该领域业绩卓著的权威学者,更何况,学界的不同见解见仁见智。
但中国男孩陷入“全面衰退、危机”、需要被“拯救”的最新成果使不少家长疑信参半甚至引起很大的焦虑,一些专家以“教育公平”为由提出降低男孩入学标准以及班干部选拔和中小学教师招聘应限制女性等对策更令人担忧。
笔者觉得有必要对一些被过度渲染的事实加以澄清,并对某些所谓的“阴盛阳衰”现象背后的原因谈些个人的看法。
高考状元女生多是“男孩学业危机”的主要指示器?“全国高考状元中的女生比例持续上升,甚至通常是男生‘优势领域’的理科状元也逐渐被女生占领”以及“女生获得奖学金的比重超过男生”,被一些传媒反复强调为专家所认定的男孩学业危机的主要测量指标。
中国教育发展史..
2、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 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 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 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 制也崩溃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 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 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 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 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 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目录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 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 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 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 治国安邦之本,、隋唐的教育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 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 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 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 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公元606年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 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门第,面向全社会 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而且通过严格的考 试,实行优胜劣汰。 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 响是十分重大的。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保障总体目标确定后,缺乏具体目标及长期规划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逃避形成制度性缺陷统筹层次过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大势观察?冯冰社会保障总体目标确定后,缺乏具体目标及长期规划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适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届三中全会还提出“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但到目前,具体目标还是不明确。
一是缺少对不同保障层次的目标设定。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保障与保险混在一起。
作为公民究竟有哪些权利,社会保障到底保障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基本上是混乱的。
哪些方面是应该由政府保障的,哪些方面应该由个人保障,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样就导致应该被保障部分的权利没有被保障,不该由社会保障的却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来保障。
二是缺少不同阶段的目标设定。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水平与什么样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相适应,以及如何适应,有关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更没有长期规划和总体部署。
这样,经济社会出现什么问题,就赶紧出台相关政策,难免形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临时性政策多,长期性政策少,制度设计越来越复杂,执行成本越来越高,而政策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不满。
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是以减轻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责任为起点的。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界定依然模糊不清。
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98年的5(5,增长到2005年的11(2,,年均增长29(8,。
仅中央财政用于“两个确保”和“低保”的资金投入就从1998年的9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04亿元,年均增长35(5,。
危机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
危机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曾帝带(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广东·惠州516003)摘要现在的学生因缺少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导致了诸多不良的心理问题。
本文章从改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出发,综合危机教育措施,呼吁从小就应注重对幼儿进行危机教育,并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对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危机教育危机意识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案例1: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前,一个小女孩在海滩玩着沙子,她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海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气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
她突然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的海啸知识。
一旦遇上这种迹象,说明要有海啸发生。
她立即告诉了母亲。
小女孩的母亲聪慧而理性,当她听完孩子的叙述之后,立即和海滩的工作人员,火速让海滩上的一百多名游客撤离到安全地带。
就在游客离开海滩不到几分钟,十几米高的海浪突然朝岸边袭来。
万幸的是因为有了小女孩,这个海滩成为这场海啸少数几个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海滩之一。
案例2:重庆一位小学生在游了綦江彩虹桥后,写了一篇作文,作文中说:“桥上都是裂痕,车子经过的时候,整座桥在摇晃,我觉得这座桥马上要倒塌了……”孩子的妈妈看后批评了孩子:“这大桥是城市的骄傲,怎么能这样写呢?”但时过不久,彩虹桥整体倒塌,40人遇难……外国的妈妈相信孩子所看见的,使一百多人避免了灾难;中国的妈妈却轻易地否定了孩子,而灾难却证实了孩子所说是对的。
两国之间为何会有这么悬殊的教育差距呢?关键是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育理念也不同。
那么目前我国学校危机教育开展的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窥见一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和想像力的四项测试中,冒险性得分最低。
而另一项调查发现,胆小已成为当今小学生最突出的缺点,大约有31.2%的小学生承认这一点。
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上大学成本分析(唐洪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衡量东西的机会成本时,必须要记住的经济学原理之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上大学,你就无法参加工作得到相应的收入,而且还要缴纳各种大学费用。
当然,上完大学后,可能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收入噢!比较:假如不上大学:18~60岁工作,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1万元,共42万元;假如上大学:22~60岁工作,共38年,平均每年收入2万元,共76万元。
扣除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如4+4=8万元?),剩下68万元,比不上大学多得到26万元。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上大学的成本分析摘要:选择上大学与否这一普通的社会现象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本文从上大学机会成本的视角出发,分别评述了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笔者对这一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最后根据上大学决策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案例分析;机会成本;经济学原理0 引言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即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
中国高等院校从2003年开始逐年扩招,每年增幅达到22%,而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约3%,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远远大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
即使找到了工作,获得的相对收益也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与扩招的增长速度不对等,因此伴随着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至2010年高等院校不再扩招,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能达到预期收益,教育投资同时面临着机会成本问题,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上大学无用论”,因此很多勉强供得起大学生或者供不起大学生的家庭就选择让孩子放弃上学而直接就业。
这就是中国第66集观后感
这就是中国第66集观后感美国新冠疫情的应对非常失败,现在又因为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而引发大规模抗议,重创了美国的软硬实力。
不少西方媒体和有关人士也开始反思,为什么美国今天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困境、危机。
这里和大家梳理一下他们的一些分析和反思,同时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今天主要想讲三点:第一,最近有很多基于数据和民调,对美国多重危机的分析。
比方说6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抗疫效果比中国差100多倍》为题发文,指出美国每百万人口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40人,而中国只有3.2人,所以美国比中国高出100多倍。
文章认为美国正面临着控制疫情和重建社会的双重挑战,它还预测:如果美国还不能积极地从其它国家借鉴成功经验、积极防控的话,美国的死亡率可能会上升到中国的200多倍。
前几天,我通过视频参加了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芒克辩论,我和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一对一辩论这个题目,就是中国战“疫”模式和中国模式,我专门提到,今天如果你在中国生活,免于感染新冠肺炎的安全感,或者免于死于新冠肺炎的安全感,高于美国至少100倍,背后当然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6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全国广播公司(NBC)发布了一项联合民调,8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事情正在失控”,相比之下只有15%的人认为没有失控。
这份民调调查对象,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已经登记的选民,换言之是非常关心政治的人。
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许多问题上针锋相对,但民调发现两党多数人都认为美国的“事情正在失控”。
民主党持这一观点的占92%,共和党占66%,无党派占78%。
如果这份民调确实能反映实际情况的话,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近年来罕见的多数共识。
相较于今年3月初,美国还没有采取“封城”等紧急措施,大约70%的共和党人认为对国家发展的方向感到乐观。
所以,路透社发表一个评论说,对国家的方向,共和党人现在几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悲观。
至少有17%的共和党支持者说,如果现在就举行大选的话,他们会把选票投给民主党候选人拜登。
隐性压力——中国孩子的身心杀手
隐性压力——中国孩子的身心杀手
佚名
【期刊名称】《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卷),期】2003(000)003
【总页数】1页(P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把爱写在孩子心里——做孩子们"身心成长的导师" [J], 李宏春
2.还孩子一片心灵的净土——浅谈缺失爱的家庭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 [J], 郑道晓
3.给孩子们一个身心和谐成长的空间--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爱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 [J], 张廉
4.“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评估标准体系”正式启动告诉你孩子发育得好不好? [J], ;
5.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给予孩子金色未来警惕!多动症、抽动症扼杀了孩子的前程[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10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
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学校和家长却远远没有文| 陈默01独套公寓里的独子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
在我看来,9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基本特征首先是,他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
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呢?你可以去试试,到春天的时候,买一只刚刚生出来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你看看是不是两个礼拜以后小鸡就死掉了,因为小鸡也会孤独。
现在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
那么孤独会有哪些麻烦?一,人一孤独,无端伤感,莫名其妙流眼泪;二,人一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所以麻烦就来了,既不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问题,最高哲学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孩子,连四岁的孩子就会在那里发呆了,你不知道他小脑袋里想什么。
一旦人有这种问题,痛苦就伴随着他了。
所以我们教育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么人,才可以有方向。
02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大部分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
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
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
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的学生来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
你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
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压力:中国孩子的另一种危机就在山西临汾钢铁集团子弟小学的5年级学生恬恬留下“压力太大了”的绝笔自缢身亡不久,南京一名初二的男生坠楼身亡,这位14岁少年没有留下任何的遗书,有的仅是裤口袋中尚未做完的试卷。
当地公安部门经过现场侦查已排除他杀的因素。
显性的死亡好分析、易判断,究竟是什么样的压力竟让我们的孩子如此坚定地结束自己如此稚嫩的生命?
孩子肩膀扛不起父母过重的“爱”
天津市曾对22名13—15岁自杀儿童行为进行分析,导致儿童自杀主要原因,学习压力过重和青春期问题两项占68%。
从表面上看是学习压力、感情问题,仔细分析起来,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活动,总是随着身体生理的成长和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各种影响而形成。
不过,今天孩子成长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由于父母的无知,使得大批孩子心理成长与智力发展严重失衡;来自教育及社会环境中日趋功利思想支配下的重智轻德倾向。
由此建构起的价值评价体系,逐渐形成为一种隐形的压力左右着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临近了,南京一重点中学的学生硬被母亲拽着去看心理医生,检查是否患有“高考焦虑症”,这位学生愤然对母亲说:“求求你们了,别再整天念叨‘高考焦虑症’了。
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一直都挺自信的,从来没想过会跟‘焦虑症’沾边,你和爸爸整天把‘焦虑症’挂在嘴上,真让人受不了。
”
对于家长们如此这般的爱心,孩子怎么看、怎么想?记者曾为此寻问过许多考生,他们的回答就三个字——“烦死了”。
一位叫李宁的考生说,父母亲把我们想像的太低能了,如果我们的神经脆弱到连考场外的飞机声都不能接受,将来走向社会还能干什么?李宁的同学陈萍告诉记者,临考前家长用不着讲什么道理,就他们那种过于紧张的心态和乞盼的眼神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我觉得现在的父母挺功利的,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已的面子和尊严。
”
父母最普遍的错误,或许在于盲目而坚定地相信自己所作的都是出于爱。
父母的形象似乎总是牵着儿女的手,到了实在不得不松手了,就用心牵着,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实际上,许许多多的父母把生命的赌注押在孩子身上,并从中找到了这种自我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于是,襁褓之中的孩子,就成了“开发智力”的对象,从“神童教育”、“零岁方案”、“天才儿童培养”、一直到“哈佛女孩”、“北大男孩”,都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
尽管科学已证明,人群中只有千分之三超常,但固执的父母认定,只要孩子努力就可成为天才。
“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奥林匹克数学热,逐步扩张到了物理、化学以及英语,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里,中小学生上过各类奥校班的达到54%以上,许多人还同时上二、三个班。
南京市小学生的一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都在课余参加了家教或辅导班,其中语数外占57·3%,艺术类占10·1%,体能训练占4·85%,棋类占3·85%。
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语数外辅导班的比例明显增加,三四年级参加的占47·9%,到五六年级则高达66·8%;三年级参加艺术类的还有11·3%,到六年级参加艺术类的只占到3·9%,参加棋类的只有0·7%。
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90%以上的课余时间用于文体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游戏。
父母有许多不合逻辑的期望,他们认为有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侵占
属于孩子自己任意遐想的自由。
有两句话在孩子们中流传很广:“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厕所里最温暖。
”
发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的一则惨烈故事耐人寻味:仅因友人说弹钢琴对开发孩子智力有好处,他们就倾其所有并负债为女儿买来钢琴。
不料女儿视学琴为苦役,而父母亲却强逼她每天练4小时,练不够时间不许吃饭、睡觉,还效法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女儿疲倦时将其头、手吊起,并伴以经常的打骂。
终于有一天,女儿抄起剪刀,铰断自己的手筋。
抢救的大夫十分震惊:“你不怕疼?”女孩说:“铰断手筋只疼一时;不断手筋,我的痛苦一辈子也解除不了。
”
在天津,一个12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怎么“玩命”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每次走出学校的考场,回家就进了“刑场”,她感觉自己要受如此漫长的罪,还不如死了好。
于是她吃下了十几片安眠药。
在南京,一个中学生实在受不了母亲层层加压的考试成绩要求,选择了离家出走。
孩子们在痛苦煎熬中选择了用残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作为反抗。
社会学者指出,作父母的难以想象孩子力不从心却又不得不去竞争的困境。
可以看见的结果是,因失败逐渐产生的压抑,慑于父母威严而撒谎后的负疚,对于前程的恐惧……种种不断的心态扭曲,最终由伤害自我来表达根本就肩负不起父母设定的近期及未来目标的责任。
“老师多导师少”现象令人担忧
“孩子交给您了。
”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学校教师都这么说,表明他们对教师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尊师重教”,是人类文明的共通德行。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是学问的代表,是道德的示范,正所谓“师之所存,道之所存”。
但调查发现,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已任的导师越来越少,不少教师对自己职责的理解只是一种职业。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已堂而皇之地把知识的传授与商品的价格放置一起,进行等价交换的交易。
“导”与“师”在社会变迁中疏离、走样,突出表现为:
--补课成风。
一些教师抓住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为学生补课作为生财之道,热衷于搞课外家教。
教育界人士说,有些教师仅家教一项月收入高达三四千元。
--接受学生馈赠成为时尚。
每逢教师节和一些传统节日,学生家长便拎着大包小包上门送礼,礼品大到几百元,小到鲜花、挂历等。
一些教师受之坦然,收不到还要在课堂上训斥学生。
由于教师这些行为不回避学生,使学生小小心灵上已经感受到只有“钱”和“物质”的重要。
社会学者指出,学校千万不能为追求收入而淡化了它最根本的职责,那些上课留一手,课余搞家教的做法,那些以交钱抵分数来换取入学资格的方式,值得大家警觉。
有的学校,老师动辄就把学生叫到讲台前罚站。
考试错一道,罚抄50到100遍。
有的学校老师当众讽刺挖苦学生,比如某一个问题学生没搞懂,老师会说:“牛教三遍都会转弯,你咋还不懂?”有同学提问时答不来,老师又会说:“你怎么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呢?”还有的学校,学生是按照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坐位顺序。
如此做法足以在某一个错误的时间摧毁一颗稚嫩的心灵。
警惕“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
当前,许多学校的教育是在一种使学生害怕的气氛中进行的,大多数学生害怕嘲笑、失败和被惩罚。
这种恐惧使得顺从的学生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却并不能使他们对学校和学习感到兴奋和快乐。
而一些“问题”学生表现出一种自我保护的“态度”,甚至采取一些能欺骗成人的行为方式。
社会各界衡量青少年优良的价值体系,同样存在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
一位中学校长介绍说,江苏某县去年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县长在发言中有些难过地说,我们县
今年有两大灾难:一是旱灾,影响了农业产量,农民收入明显下降;二是我们县高中高考成绩全市排在倒数第一。
南京一所薄弱学校的校长感叹说,有一家老牌名校,每学年择校费收入上百万元,其硬件投入已达到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但政府又拨款一千多万元,帮助其再建一个新校区。
名校既能择到优秀的学生,又能收到可观的择校费,还能得到来自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可谓名利双收。
而我们这样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非常求上进,可就是没人重视我们。
社会学家指出,我们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制度,尽管接受了西方文化的薰陶而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本质上还有许多落后的东西,一些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如“读书作官”、“光耀门楣”的思想,改头换面成了“求学可以做白领、当老板,赚钱发财”;一些教育方式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