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艺术
如果说,当老师是一门艺术,那么,当班主任则是一门更深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说过:“世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同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各自特点。
因此,对于班级工作也就不能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方法,应讲求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是教师主题活动对客体学生实现教育而达到某种教育目的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师以付出最少的代价取得最佳效果的一种尝试与探索。
在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采取命令式,喜欢独断,“非此即彼”过分刻求教育的清晰性,认为只有给学生灌输一种确切的答案,让学生记住了,才算达到教育目的。
其实在某此特定的场合,对那些具有模糊性、随意性特征的实际问题,则不能简单地给学生以明晰的评判,而是要用“亦此亦彼”不确定的“糊涂”理论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自行解决,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教育艺术中的一种----“糊涂”教育。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糊涂”艺术,不仅可以使班主任避免陷入繁杂琐碎的事务堆中,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种“糊涂”理论,不少优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作了探索和实践,其经验和做法有经下几个方面:
一、当学生偶尔犯错时“糊涂”
古人云:“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优秀的学生也难免会犯错,学生一旦犯错,最怕的是班主任板起面孔训斥,尤其是对偶尔犯错的学生,班主任更不能“黄瓜茄子”一一数落,把他们所犯的“罪行”的危害性讲深讲透,分析得头头是道,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装着不断,让他们去反省、去思考,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启发他们自我教育,激励他们自觉地改正错误。
一位姓刘的学生,平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观念很强,从不迟到,然而,一天早上不知怎么迟到了。
按照惯例,班主任肯定会在全班例会上点名批评,但班主任却没有批评。
此时,同学们议论纷纷,说班主任不公正。
第二天,这个同学主动来到班主任办公室,很内疚地说:“老师,我……你忘记点名批评我了。
”此时,班主任很有礼貌地说:“哦,我忘了,因为在我记忆中,你是从不迟到的。
”这件事班主任故意装着自己忘了,让学生去议论,去自我教育,去自我改正,打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这种“自责”往往变成学生改正错误、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产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良好的班集体永保旺盛的活力。
二、在征求学生建议时“糊涂’
在某校要开展环保评比活动,要求各个班级都要准备建一个“绿色墙角”。
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先给学生宣布了学校的要求,然后装出一副江郎才尽的模样,耸了耸肩说:“唉!我知道同学们很想在这次全校环保评比活动中取得好名次,但是我对建这个‘绿色墙角’却是个‘外行人’,不知道怎样去做才能拿第一。
这项工作嘛……”此时,全班同学顿时喧哗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献计献策,最终得出一个最佳方案。
由此可见,从表面上看,班主任老师由“江郎才尽”到“外行人”都显得他自己对建“绿色墙角”十分的“糊涂”,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而真正的用意是让学生的睿智代替班主任的“糊涂”,给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又给集体活动增添色彩,使活动更有吸引力,进一步促进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学生也在共同商
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这样,突出培养了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胜过了多少的空洞说教。
三、在处理预料之外事件时“糊涂”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有的意想不到的、突发的,令人左右为难,处理不当会陷入尴尬的状态。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教生物的乡村女教师,领到了一台盼望已久的显微镜,她把显微镜放到教师的角柜里,一个星期六早晨,学生们发现显微镜不见了。
跑去问老师,老师说不知道。
于是班长组成一个“侦察小组”,经过“侦察”,他们发现彼佳疑点最大。
于是决定星期天午后去彼佳家侦察。
他们一进栅栏便从窗口看到了彼佳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显微镜,他们不由分说就把彼佳和显微镜以及彼佳准备好的小甲虫、草叶、胡萝卜等一起带走找老师。
一进老师的家门就吵嚷起来。
这位女老师见这一架势,吃了一惊,于是便明白了什么事。
她冷静一下,像是忽然想起来似地说:“哎呀,这显微镜是我借给彼佳的,我全忘了!”彼佳愣愣地说不出话来。
老师表扬了这几个侦察分子,又嘱咐他们以后不要鲁莽地对待同学。
这就是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在回忆他童年的老师时所写的一件事。
这个彼佳就是他。
他说:“由于老师以糊涂方法处理了这件事,使他没能陷入抬不起头的窘境,也使他更加痛恨自己的失误”。
这无形中化解了潜在的冲突因素,有助于形成较为宽松的人际氛围,正是“糊涂艺术”起到“风帆只扬五分船便安”的教育效果。
四、在后进生奖励时“糊涂”
奖励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常用方法。
在实施奖励中,大多数班主任习惯于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这是必要的。
但相对来说,对后进生则视而不顾,得到奖励微乎其微,惩罚的多,使得这些后进生越来越后进。
盖杰和伯令纳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评论是多么很重要。
我们看到一些老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因此,班主任对后进生的缺点不要时时刻刻都斤斤计较,看得清清楚楚,而是要模糊一点,要在每一时刻、每个地方、每件事上英爱清楚地看到后进生的进步和闪光点,改变过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定势,使人越看越觉得喜欢,优点也就越来越多,后进生哪怕有点滴的进步就要予以奖励,奖励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这样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由“帮助成功”到“尝试成功”乃至“自主成功”的转变,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效果。
五、在处理师生人际关系时“糊涂”
班主任要取得班级管理的成功,不仅要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保证班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在师生人际交往中,班主任有时也可以运用“糊涂艺术”。
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在谈及自己管理班级成功“诀窍”时说过:“做班主任的,有时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糊涂艺术”。
班主任不能认为只有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才能驾驭学生,管住学生。
其实,现实生活中常常不是这样的。
班主任与学生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做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就能形成一种温和协调的人际关系,情感氛围,学生一定会听从班主任的指挥。
因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自己的威信,影响力和凝聚力,靠班主任与学生协商、沟通来进行的。
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过于强调自己是老师,把教师和
学生划分得一清二楚,那么,正如古人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势必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反感,严重者将会产生对峙感。
因此,班主任与学生交往中对一些无妨大节的个人癖好、生活琐事,则不妨“闭一只眼”,淡化教师身份。
这样更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倍感教师可近、可亲、可敬,“亲其师而信其道”。
由于掌握教育艺术既不同于板起脸孔大声训斥,有区别于毫无原则的纵容、迁就,而是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尊重关心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者,教育分寸的运用要体现教育艺术的科学性,要充分体现尊重学生要求学生自尊、自理、自立原则,它的实施是通过教育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学生思考而起作用。
所以,教育艺术的运用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对学生施以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动态,准确地选择自己行动的环境,善于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其次,教育过程必须使学生时刻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是关心尊重和理解的,同时对他们自己改正错误又是充满信任和期望。
再者教育过程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班级学生具有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高低因素,分类指导。
天下不负有心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班主任只要树立信心,善于掌握教育艺术,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教育,才能让学生找到新的起点,扬起前进的风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