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 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 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 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 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 今。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 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 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 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 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 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 具一格。
谢谢观看
SUCCESS
THANK YOU
2019/5/5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常唐 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
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钟 磬音
但余
常建:唐代大诗人。开 元十五年(公元72年) 进士,仕途坎坷,直到 天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 后辞职还乡。今存诗五 十七首。他的诗歌往往 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 善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 的境界。
的诗句是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 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 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山光悦鸟 性, 潭影空人心。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7、《题破山寺后禅院》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 诗句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被 誉为千古名联。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景的句子是(竹径通幽处, 禅 房花木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写花名句(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4、 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题破山寺后禅院
今江苏常熟虞山
寺院。
北麓兴福寺。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曲径幽通静幽的处处所,。状禅元成才路 房花指禅木房深深。藏在花木丛中。
状元成才路
弯曲的小路。
僧侣的住房。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 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 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指初日照射下山 上美丽的景色。
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 里的清澈淡秀的影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使……怡然自得。
人的世俗之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各种声响。 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演示课件
直到他完成高考所有的课程,在一次闲聊中,他告诉,说曾经在另一个监狱里,听一位火爆脾气的老犯人聊起过,说他此生最得意的 事情是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与情人杀死在床上,因为一次他去她情人家偷东西,他醒过来了,让他没偷成心里很不爽,找机会干掉他 ,那天正好杀死一对在床上,听说她丈夫还是个银行家,最后还因此替他背了黑锅,终身进了监狱。天哪,这 人是世界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最高存在,人类存在的价值是多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求真至善达美是人类发展 的最高追求,永无止境,与此相比,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或者特定阶段的某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能留下痕迹,能激起浪花,那一 定是很了不起的,读了赵玉平老师著的《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 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才 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 整部片子比较压抑,可能因为是讲述在监狱里发生的事情吧,但看完后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样的荡气回肠,那样的震憾人心!一
曲径幽通静幽的处处所,。禅房花指禅木房深深。藏在花木丛中。 状元成才路
由的内心!这件事对安迪和阿瑞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憾!失去身体的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这样的体制,让心也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欲 望,到最后就会彻底的绝望!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监狱中,安迪还带了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从不识字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他, 直到他完成高考所有的课程,在一次闲聊中,他告诉,说曾经在另一个监狱里,听一位火爆脾气的老犯人聊起过,说他此生最得意的 事情是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与情人杀死在床上,因为一次他去她情人家偷东西,他醒过来了,让他没偷成心里很不爽,找机会干掉他 ,那天正好杀死一对在床上,听说她丈夫还是个银状元行成才家路 ,最后还因此替他背了黑锅,终身进了监狱。天哪,这 一、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现离不开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工作的环境不同于诸 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而战的千军万马嘶杀的疆场,但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从教 的第一天起就坚定要站稳讲台,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快速地迈进教育门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面
《题破山寺后禅院》优秀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优秀课件汇报人:日期:contents •作品介绍•作品分析•词语解释与赏析•段落的梳理与赏析•作品主旨与感悟•课堂互动设计•课后作业与拓展目录作品介绍常建的诗以构思精巧见长,善于把心灵瞬间的感受用美丽的意象表现出来,尤其擅长写山水诗,创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艺术境界。
诗人介绍创作特点诗人介绍时代背景个人背景写作背景创作年代:唐代作品风格:构思精巧、空灵幽静作品名称:《题破山寺后禅院》作品主题:山水田园诗010203040506作品概述作品分析背景介绍该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述作者游览破山寺后禅院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远离尘世的情怀,以及归隐林泉、遁迹山野、参禅悟道的决心。
作者介绍常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表现禅意为主题,风格清新淡远,意境深远。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特色结构特点结构特点01段落划分02句子组成03词语解释与赏析后禅院曲径禅房山光幽潭影tán yǐng潭影空人心形容潭水清澈,倒映着周围的山光,使人心境变得宁静。
悦耳动听形容声音优美,听了让人感到愉快。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目是“题破山寺后禅院”,点明了诗人参观的地点是破山曲径通幽形容景色幽静,路径曲折。
重点词语解释精彩语句赏析段落的梳理与赏析第一段:点明时间地点,交待人物活动总结词开篇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
详细描述首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描绘了清晨阳光照射在寺庙高高的树林上的画面,为下文描写禅院的美景做铺垫。
同时,通过“入”字和“照”字,表达了作者对禅院的向往和欣喜之情。
第二段:描述景物,表达感受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详细描述第三段:进一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作品主旨与感悟0102作品主旨概括感悟与启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启示人们在生活中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
分组讨论:对禅意文化理解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 人,组内讨论对禅意文化的理解
,选代表发言。
讨论引导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或问题 ,如“禅意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运用禅 意文化?”等,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
分享交流
每组代表发言后,其他小组可以 进行补充或提问,促进全班范围
情感抒发
常建的诗歌情感真挚,抒 发自然,以景生情,情景 交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常建与《题破山寺后禅院》背景
创作背景
常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任太常博士,后因故辞官隐居。《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在隐居期间游览破山寺时有感而发创 作的。
诗意表达
该诗以描绘破山寺后禅院幽静、清幽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 诗人对佛教禅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细腻的笔 触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神秘的禅境世 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人通过曲折的小径、幽静的禅房和茂盛的花木,进一步渲染了山寺后禅院的 深邃与宁静。
诗歌艺术手法
以动衬静
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通过描写 鸟儿的欢叫和潭水的清澈,反衬出山 寺后禅院的静谧。
情景交融
诗人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 ,通过对山寺后禅院的描绘,抒发出 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其他经典名句分享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 林”
此句通过描绘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古寺和高林 ,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使读者感受到 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氛围。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 音”
此句通过描绘寺庙中万籁俱寂的场景,以及 钟磬声音的回荡,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
所追求的内心宁静状态的向往和感慨。
05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推荐
《题破山寺后禅院》上课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来到古寺,初升的太子时照着高高的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折的小径直通幽静的后院,僧人的禅房掩映于花木扶疏之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美丽的山光使鸟儿们鸣啭欢腾,清澈的潭影澄净了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消然寂静,只能听到寺院里的钟磬声。
诗歌赏析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 声。 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 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 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中心:
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 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 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
“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 写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 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 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 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 颔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 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 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悦”、“空”,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欢悦”、“使……空明
富安中学刘瑛
感悟诗意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花木
山水
诗歌 赏析
富安中学刘瑛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 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 寺”,可见他对这块佛 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出 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 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 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 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 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 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 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 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 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 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题破山寺后禅院(简单明了)PPT教学课件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
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 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 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 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 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 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 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 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 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 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 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 “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 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 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 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问题:
1、本诗描写了什么析的景致,表现了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倾向?
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颇为 浓厚的禅隐倾向。
2、诗中交待出游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3、描写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 幽静迷人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诗中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来到古寺,初升的太子时照着高高的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折的小径直通幽静的后院,僧人的禅房掩映于花木扶疏之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美丽的山光使鸟儿们鸣啭欢腾,清澈的潭影澄净了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完美版ppt课件
感悟诗意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花木
山水
6
诗歌 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 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 寺”,可见他对这块 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 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宁静。
7
诗歌赏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7
“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 写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 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 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 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 颔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 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 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悦”、“空”,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欢悦”、“使……空18 明
成语“竹(曲)径通幽”源于此 诗,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 幽深的地方。
16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 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 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 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 诗人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翠竹 幽林沐浴在阳光灿烂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 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 慕。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 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 之感。
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成语“万籁俱寂”源于此诗, 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19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50页)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 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 不如意,无论怎样,我们应该 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 ,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保持积 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社会 与生活。
以静写静 以动衬静 情景交融(融情 于景)
小结
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 高林、曲径、花木、山水 等景物,运用了以静写静, 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营 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 和平、自然高远的意境。
中心思想:
表达了作者游览名胜的 愉悦心情,表现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 门清静生活的向往。抒 发了作者淡泊名利、忘 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 逸胸怀。
写作背景:
由于诗人的仕 途失意,所以寄 情山水,游览名 山古刹,云游四 海,寻幽探胜。
学前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 描写了古寺______ 的环境氛围。这样的 氛围与诗人的心情有 什么关系?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怀?
二读诗歌,读准节奏
2/1/2 2/2/1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 高 林。
感悟诗意
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 阳照耀着高高的丛林。一条曲折的 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被花木浓荫 覆盖着的禅房更显得幽深。山光明 净,使飞鸟更加欢悦,深潭倒影, 使人的心境得到净化。各种声音都 消失了,只能听到寺院里撞击钟磬 发出悠扬的声音。
首联: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1.首联描写了哪些内容? 2.破山寺的环境怎么样? 3.诗人为何一大早“入古寺”? 4.从哪些字词可以体现?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 “清晨”和“。古寺”分别点明
出游的时间和地点。另外,诗人一大 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 圣地的向往之切。
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
目录
• 破山寺与后禅院概述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建筑风格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宗教文化与信仰活动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意义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建议
01
破山寺与后禅院概述
破山寺的历史背景
建于南朝梁代
破山寺最初建于南朝梁代,距今 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
古建筑群
题破山寺后禅院内保存完好的古 建筑群,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 、钟楼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碑刻题词
题破山寺后禅院内有许多碑刻题 词,记录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 人物,为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
资料。
历史遗迹
题破山寺后禅院周围还有许多历 史遗迹,如古代寺庙、碑刻等,
展示了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文化内涵
禅宗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禅宗文化的重要载体,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禅 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山水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所处的山水环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游 客可以在这里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历史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当地的 历史文化传承。
04
传承方式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传承方式包括文字传承、口头传承、实物 传承等多种方式,需要加强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 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06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开发与保 护建议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旅游资源类型
题破山寺后禅院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山水景观、 古建筑、宗教文化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宗教文化与信 仰活动
《题破山寺后禅院》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1、诗中交待出游旳时间和地点旳诗句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2、描写通向后禅院波折幽深旳小路和后禅院景色 旳幽静迷人旳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诗中被后世广为传诵旳名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全诗旳主旨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诗中将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奏出了 一曲友好而完美旳交响乐旳诗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
宁静、古朴、隐逸
高僧、高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沉寂、清新、闲适
温暖、明朗
幽静、佳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惊叹、陶醉、愉悦
清净、空灵、物我合一
以动写静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幽深、清澈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旳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 教圣地旳向往之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此联是上一联旳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 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 旳宁静气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旳多种声响。 “俱”,都,全部。“寂”,沉寂,没有 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中心
抓住山寺中独特旳景物, 利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 静旳体现手法,塑造了一 种幽深静寂、安祥和平、 自然高远旳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自然界旳一切声响都消然沉寂,只能听到寺院里旳钟磬声。
•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旳 太阳照耀着高耸旳丛林。一条波折旳小 路通向幽静旳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 覆盖着旳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 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旳空 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 钟旳回声。
《题破山寺后禅院》优质课PPT课件
2021/7/23
21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2021/7/23
16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 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古 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宁静。
2021/7/23
17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 景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 的景色 。
古/23
12
课文景物欣赏二 禅房 花木
山水
2021/7/23
13
2021/7/23
14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讨论:诗句各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进
行描写?
首联 清晨 古寺
幽
颔联 曲 幽 深
雅
颈联 悦 空
寂
尾联 寂 音
静
2021/7/23
15
自主学习探究
请问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最 能体现本诗的氛围?
2
作者介绍
常建之像
2021/7/23
常建:唐代大诗人。 开元十五年(公元72年) 进士,仕途坎坷,直到天 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后 辞职还乡。今存诗五十七 首。他的诗歌往往以山林 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 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
3
课文学习目标
1 能揣摩有关诗句的含义。
2 反复诵读,能体会诗中 蕴含的情感。
2021/7/23
18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 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 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 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 作动词,“使……空”。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
知背景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古老的寺庙
清晨入。古寺,
初升的太阳。
初日照高林。
今译: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 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简析: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写出古 寺清新幽静的环境。
明诗意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弯曲的小 幽静的深
路曲径通幽处处,
僧 房人舍禅居。房住花的木深。
今译: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 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指各种声响
万籁此都寂,
但只余。指磬钟寺停磬院歇音诵。。经,敲钟开始,敲
今译: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 钟磬的回声。
简析:尾联以有声衬无声,是上联哲理 思考的
延伸和深化,营造出诗人内心的“静 境”,表
现出诗人淡泊的情怀。
明诗意
新知讲解
1、主题归纳: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描绘出 了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 水的淡薄情怀。 2、赏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院四周的环境。 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 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的勃勃生机刻画得 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精彩赏析
课堂练习
理解运用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 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 生的启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有两 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 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 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 动而漂荡起落 —— 一派壮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 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 的宁静气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 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中心:
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 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 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 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 的境界。
背诵全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富安中学刘瑛
一、解释词语
1、禅房
2、空
3、万籁
4、磬
二、内容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代诗人。这是一首五言
2、这首诗以 的、、
为线索,描写了古寺
和 ,抒发了诗人
和
。
3、首联“清晨入古寺”点明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 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 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 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 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 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 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 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 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主要突出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的 环境特点。(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竹花繁 茂的景象( )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 净。( )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无声衬有声,突出禅院的安静。
(
)
5、全文生动地写出了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 ()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
禅房、花木、山水
清晨入古寺
首联
初日照高林
颔联
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
颈联
尾联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 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宁静。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10、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6、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地的喜爱和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感情。(√ )
7、颈联写出诗人穿过竹影婆娑的曲折小径,走进古寺的幽静后院,花木的深 处隐蔽僧人诵经的禅房。(ⅹ颈联改成颔联)
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展现的环境特点是( )
A、凄清 B、清幽 C、神秘 D、荒僻
9、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偶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登岳阳楼
(唐)杜甫
知人论世
杜甫,字 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少做陵过野工老部侍郎,又称
杜工,是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是 、“三吏,真“实三反别映”了唐朝 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
被称为“ ”,他与诗李史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李“杜 ”。
诗圣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6、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地的喜爱和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感情。 ()
7、颈联写出诗人穿过竹影婆娑的曲折小径,走进古寺的幽静后院, 花木的深处隐蔽僧人诵经的禅房。( )
1、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悲伤情怀。(ⅹ 寄情山水的悲伤情怀改成游览名胜的喜悦)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主要突出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的环境特点。 (ⅹ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 改成美妙幽寂)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 “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 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8、( B)9、( B )10(D
7.诗中的“万籁”是 8.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 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 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 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 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 自悼。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 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 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tìsì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读诗
1、听读:字音和节奏
2、单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
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5、背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 “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
“昔”与“今”之间,未简单 的以 “喜”“悲”之词加以填 充,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回味。
寞。 B.“钟磬音”是以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安静。 C.这首诗描写了古寺肃静、幽深的环境氛围和美好
的山水。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答案:律诗、A)
7.诗中的“万籁”是 8.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
4、颔联作者采用
的手法写出禅房的
5、颈联写
;尾联以钟磬音映衬山寺的
6、诗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成语是
、
1、常建、唐、律诗2、游诗后禅院;肃穆、幽深、脱俗、纯 净;游览名胜的喜悦、对高远境界的追求3、出游的时间 和地点4、移步换景、幽景5、诗人在后禅院所见;万籁寂 静6、曲径通幽、万籁俱寂
1、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悲伤情 怀。(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 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左臂偏枯,右耳已 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
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
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 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 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 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 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 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 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的意境。
引题 写景 个人景况 国事艰难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 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 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 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 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 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 可谓百感交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竹花繁茂的景 象(ⅹ竹花繁茂 改成优雅宁静 )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 (√ )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无声衬有声,突出禅院的安静。(ⅹ无声 衬有声改成有声衬无声 )
5、全诗生动地写出了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 )
鸟语花香。 B.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
得荒凉冷僻。 C.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
由、超脱之感。 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发现,流连忘返的
愉悦兴奋之情。
(答案:自然界的一切声音;C)
7.诗中的“万籁”是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日照高林”一句中初升的太阳令整个画面显得活泼而
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
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
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
望。
(答案:自然界一切声音、B)
7.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 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通幽处”写出环境的凄清,表现诗人心情的落
(答案:幽、寂;B)
7.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
”
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