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两步连乘实际问题
振兴区四小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第5课时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苏教版9
第5课时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有条理地说明思考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学会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师:你们平时都喜欢参加什么体育项目?生:足球、篮球、跳绳、乒乓球等。
师:同学们的爱好还真是广泛,非常棒!尤其是乒乓球,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国球。
这不,星星小学有一个班级准备为班上购置乒乓球,我们来一起去帮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6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图中一共有几袋乒乓球,每袋有几个,每个乒乓球的价格是几元。
生:一共有6袋,每袋有5个,每个乒乓球2元。
师:根据以上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有5个”,想到可以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联系“每个乒乓球2元”和“每袋有5个乒乓球”,想到可以求“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等等。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
那你们能解决“买6袋乒乓球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吗?大家先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交流。
师:大家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师:方法一是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师:方法二是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出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笔算乘法(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笔算乘法(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能够运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运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 2.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提问: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尝试。
3.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交流: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 3. 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题目:计算23 × 45。
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交流: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 4. 运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10分钟)1. 出示题目:小明买了 3 个苹果,每个苹果 4 元,又买了 2 个香蕉,每个香蕉 3 元。
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学生尝试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交流: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 5. 课堂小结(5分钟)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实际问题详案
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刘村联校沙桥学校张双叶【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中的《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例题教学。
1、谜语导入有个小娃娃,两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乒乓球)。
2、多媒体呈现例题场景图师: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3、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相互议议,指名口答4、提出问题: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师: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述题意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组织探究。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
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解法一:5×2=10(元)10×6=60(元)问:你是怎样想的?教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图理解: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联系吗?根据这2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的价钱,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再算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为什么要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因为问题求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所以先算出一袋的价钱,就可以求出6袋价钱)解法二:5×6=30(个)30×2=60(元)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多媒体辅助。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8081第13题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明白得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进展数学摸索,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感受、体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觉问题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2、收集信息。
3、提出问题:依照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4、出示完整的例题。
你能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组织探究:你预备如何样解决那个问题?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问:你是如何样想的?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看图明白得,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截了当联系吗?依照这两个信息能够求出什么?明白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能够求出什么?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连续引导明白得方法二的思路: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截了当联系吗?依照这两个信息能够求出什么?明白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能够求出什么?问:这种方法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归纳反思⑴问: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讲述:尽管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能够互相检验。
⑵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揭示课题。
解决如此的实际问题时要如何样观看和摸索?(要找到有直截了当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1、想想做做1⑴收集信息,问:从图中你明白了哪些信息?⑵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截了当联系的?依照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出什么?⑶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并重点问一问步同方法的运算依据。
2、想想做做2、3先指导学生看明白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议。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黄冈杯”一等奖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11页的例6和第12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信息出发进行分析思考,明白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能找到相关信息之间的关系,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复杂的数学信息中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从解决问题开始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我们学校体育老师打算购买一些乒乓球。
我们一起到体育用品商店看一看。
(出示例6,增加信息:每个乒乓球6克)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你们能帮老师算算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吗(出示问题)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3.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交流。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板书:2×5=10(元) 10×6=60(元)4.提问:2×5先求的什么是选择哪两个信息得到的师:10×6又是用来计算什么的根据哪两个信息得到的(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树形图)5.师:看着图,谁再来完整说说,根据什么先算什么,再根据什么算什么6.还有不同算法吗板书:6×5=30(个) 30×2=60(元)师:这种方法每一步是选择哪两个信息,求出了什么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请学生上台连一连。
7.师:“每个乒乓球重3克”这个信息为什么你们都不用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选择与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
8.比较:比较一下,看看这两种方法各是先求的什么师:“一袋乒乓球多少元”“一共有30个乒乓球”这两个信息,图中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是根据什么得来的(是根据题目中已知的两个信息算来的。
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修改案及教学法反思
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5×6=30(个)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这个算式的意义。)
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30×2=60(元)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30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这个算式的意义。)
2、质疑:
6×2=12(元)
12×5=60(元)
这种做法有没有道理?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2=12(元)求出来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是学习本单元乘法的重要基础。
(2)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往往会个位向十位、十位向百位连续进位,这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第七单元(章)教学设计(试用)
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单元(章)
乘法
总课时数
共11课时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教材中,首先安排了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乘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掌握计算的顺序和方法;在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安排了一节关于0的乘法,使学生明确任何数乘0都得0,在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简便的方法计算;最后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连乘的计算。在练习题中,教材还设计了乘法和估算,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体验思维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1教学设计
再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钱? 12×5=60(元)
3.小结:这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来解决,解决之前要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分层作业,巩固内化。(预设18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解决一共运苹果多少千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图,让学生经历探索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运算的实际价值。
3.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308×6的积是三位数。()
4.127×3×2的积与127×6的积相等。()
5.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教 学 过 程
导 航 策 略
一、开门见山,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学生回答,选择班级里一些问题意识不强的孩子回答。注意表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晰、严谨。
2.学生认定目标。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3分钟)
教学资源
课前思考: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反思,自己解决问题,形成解题思路。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体会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习设计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400×5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2.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两位数。()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①要算出学校教学楼教室里一共有多少盏灯,要收集哪些信息?
三年级下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年级下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连乘应用题。
1. 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放25本书,学校有4个这样的书架,一共放多少本书?解析:先算出每个书架放书的数量,即3×25 = 75(本),再算4个书架放书的总数,75×4=300(本)。
列式为:3×25×4 = 75×4 = 300(本)2. 一盒钢笔有10支,每支钢笔8元,买5盒这样的钢笔一共要多少钱?解析:先求出一盒钢笔的价钱,10×8 = 80(元),再求5盒钢笔的总价,80×5 = 400(元)。
列式为:10×8×5=80×5 = 400(元)3.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行3小时,从乙地到丙地要行2小时。
甲地到丙地有多远?解析:先算出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60×3 = 180(千米),乙地到丙地的距离为60×2 = 120(千米),然后把两段距离相加,180 + 120=300(千米)。
列式为:60×3+60×2 = 180+120 = 300(千米)二、连除应用题。
4. 学校有12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又平均分成5个小队,每个小队有多少名学生?解析:先算出每个小组的学生数,120÷4 = 30(名),再算每个小队的学生数,30÷5 = 6(名)。
列式为:120÷4÷5 = 30÷5 = 6(名)5. 有360个苹果,每箱装9个,这些苹果可以装成4大箱,每大箱里有几小箱?解析: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小箱,360÷9 = 40(箱),再算每大箱里小箱的数量,40÷4 = 10(箱)。
列式为:360÷9÷4 = 40÷4 = 10(箱)6. 商店里有810千克大米,要平均分装在3个大袋中,每个大袋又平均分装成9个小袋,每个小袋能装多少千克大米?解析:先算出每个大袋装多少千克大米,810÷3 = 270(千克),再算每个小袋装多少千克大米,270÷9 = 30(千克)。
《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
《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上)数学第P80~81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
三维目标
1、借助实物图,让学生经历探索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运算的实际价值。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一、开门见山,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学生回答,选择班级里一些问题意识不强的孩子回答。
注意表达的清晰、严谨。
2、学生认定目标。
1、师:出示例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揭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3分钟)
自学提纲;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解决一共运苹果多少千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①要算出学校教学楼教室里一共有多少盏灯,要收集哪些信息?
②假设要要算出学校教学楼一共有多少盏灯,还要收集哪些信息?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求出苹果树有多少棵?
组织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5题。
1、独立解决“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2、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1、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0分钟)
1、集体交流:
①先算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6×5=30(个)
再算6袋乒乓球一共要花多少钱?2×30=60(元)
②先算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钱。5×2=10(元)
3、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及解题方法。
2. 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解题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际问题案例。
3. 分组讨论的道具或材料。
4.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两步连乘的问题。
2. 讲解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解题方法:以具体的案例为例,讲解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并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自主完成一些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检验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同学之间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八、拓展延伸:1. 让学生思考: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将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应用到其他领域?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大全5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大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篇一《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而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相比,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全面搜集信息,找到直接相关联的两个量,能较完整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即通过之前找到的直接相关联的两个量,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学习该部分时,学生不仅需要去搜集信息更需要去选择分析有用的或者是有关联的信息,使得掌握不同的解题策略。
本节课开始我先出示几道例题,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
之后出示例题:每个方阵有8排,每排10人,共有3个方阵,首先我没有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要学生先找一找能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叫他们从中选择两个条件进行组合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孩子都能提出问题。
通过提一步计算的问题不仅唤起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为下面学习两步连乘做好铺垫。
因为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的解决这样的题目,所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怎么解决,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解题思路上,说出用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通过指名交流和同桌互说之后,让学生感悟解决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找出两个直接相关联的条件,再计算。
之后,再出示小动物运水果和摆水果两题,让学生加深对找出解决两个直接相关联的`条件的重要性。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出示例题,每天跑2圈,没圈400米,一个星期跑多少米?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时,有学生将400和7两个无关的量组合在一起,这时候需要让孩子去说出算式的意义,当孩子说不出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两个有关系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重视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整体学习氛围较好。
“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
教材及学情分析:这节课主要教学两步连除或乘除混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例题及习题大多以图文结合为主的呈现形式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利用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经验是用连乘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就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寻找条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构建数量关系模型,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深化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价值,能用两步连除或乘除混合正确解决问题。
2.运用几何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建模意识。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激活经验1.观察分析。
师:同学们爱看书吗?(出示主题图)今天跟老师一起去图书馆参观一下吧。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收集信息: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师:管理员要将这些书放到两个书架上,每层都要放,而且要放得一样多,应该怎样放?你能帮助管理员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该环节的教学对教材中的主题图进行了一番修改,这样使应用题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利于学生理解。
“应该怎样放”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比教材中“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的问题更有探究性。
】2.交流思路。
(师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方法(1):224÷2=112(本)方法(2):2×4=8(层)112÷4=28(本)224÷8=28(本)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信息求的?师:为什么用除法或乘法?(课件动态演示每种方法平均分的过程)方法(1):把224本书用一个大长方形表示,先平均分成2份,再用除法求出每个书架有112本书,最后求出每层放多少本书。
6.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本节课将教学生们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将通过数学游戏来引入和学习这个方法。
学生们将通过这些游戏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个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如何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利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游戏和课堂演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连乘2.学习如何将两步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引入课堂本课时将通过数学游戏来引入课堂。
教师将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学生们今天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他们需要花费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将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帮助学习生们解决这个问题。
2.学习连乘方法教师将引导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连乘,然后学习如何将两步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课堂教师将演示并提出几个类似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使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4.数学游戏教师将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应用所学的方法。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将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1.观察与思考法:引导学生们观察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2.演示与练习法:教师演示和提出类似于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游戏法:教师将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应用所学的方法。
教学后记教师需要在教学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如果发现学生不熟悉这个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练习题目,并且在课后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微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微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两步连乘的实际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步连乘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对于两步连乘的应用,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步连乘的概念,能够独立进行两步连乘的计算。
2.能够通过两步连乘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步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将两步连乘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例素材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两步连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两步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的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他们对两步连乘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步连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巩固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整个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两步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8.板书(5分钟)PPT呈现板书内容,让学生对两步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两步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不太会运用。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6
买6袋乒乓球要多少元?
先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 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 袋5个”,可以先算一共有多 少个 乒乓球。
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 每袋5个”,可以先算每袋乒 乓球多少元。
6
买6袋乒乓球要多少元?
60×6= 360(箱) 360×3= 1080(箱)
3×6=
18(辆)
60×18=
1080(箱)
答:6辆这样的卡车3次一共运走1080箱。
谢谢!
1. 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1)3个班的同学去植树,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8棵。
(2)一盒钢笔有10支,每支4元,买5盒这样的钢笔。
2.
2×4= 8(筐) 2×80= 160(千克) 答:4只小动物一共运走160千克。
每筐苹果20千克,4只小动物 一共运走多少千克?
2×20= 40(千克) 40×4= 160(千克)
3. 每层有5个教室。
5×4= 20(个) 20×6= 120(盆) 答: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120盆。
每个教室放 6盆花。
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 少盆花?
6×5=
30(盆)
30×4= 120(盆)
4. 少先队员割草,每个小队割3筐,每筐15千克。4个小队一共割了多少千克?
15×3= 45(千克) 45×4= 180(千克)
答:4个小队一共割了180千克。
3×4= 12(筐) 15×12= 180(千克)
5. 平均每人每天组装7台电脑,他们5天一 共能组装多少台?
4×7= 28(台) 28×5= 140(台)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钱利萍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理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出示例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头解答(课件出示)(1)4个小朋友折星星,平均每人折了20个,她们一共折了多少个?20×4=80(个)答:她们一共折了80个。
追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水果店运来的香梨每筐重30千克,,这些香梨一共重多少千克?生:运来了n筐。
30×5=150(千克)答:这些香梨一共重150千克。
(3)略(4)略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谈话;同学们,2004年我们颜港中心小学搬迁到这儿,从此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楼,(课件),宽敞明亮的教室。
1、收集信息,分层解答。
我们的教学楼共有几层?每层有多少个教室?(配简意图同步出示)出示: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6个教室,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生:学校教学楼一共有多少个教室?师:对,谁能解答?生:4×6=24(个)答:学校教学楼一共24个教室。
师:我们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条件,我们每个教室有几扇门?(配简意图同示出示)出示:学校教学楼共有24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扇门,?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生:教学楼的教室共有多少扇门?师,说得真好?会算吗?生:24×2=48(个)答:教学楼的教室共有48扇门。
2、完整出示例题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你能把它们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吗?(提示;学校教学楼共有24个教室,这个条件可以不直接给出,换成第一题中的两个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说我听
• “想想做做”
小组合作:1号说给3号听,2号说 给4号听。
3个班的同学 每班分成6组, 每组植8棵。 去植树, 一共有多少组?
一共能植树多少棵?
算式: 3×6=18(组)
先根据( 再根据( )求出( )求出(
18×8=144(棵) ), )。
3个班的同学 每班分成6组, 每组植8棵。 去植树, 一组能植树多少棵?
一盒钢笔有10 支,
每支4元 , 买5盒这样的钢 笔式: 10×5=50(盒)
先根据( 再根据( )求出( )求出(
50×4=200(元) ), )。
一展身手
• “想想做做” 阅读图文信息,整理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一展身手
• “想想做做” 2.阅读图文信息,整理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 第一种方法: 5×6=30(个) • 30×2=60(元 ) • 答:买6袋乒乓球要60元。 • 第二种方法:2×5=10(元) • 10×6=60(元) • 答:买6袋乒乓球要60元。
2×5×6 5×6×2 = 30×2 = 10×6 = 60(元) = 60(元) 答:买6袋乒乓球要 答:买6袋乒乓球要 60元。 60元。
一共能植树多少棵?
算式: 6×8=48(棵)
先根据( 再根据( )求出( )求出(
48×3=144(棵) ), )。
一盒钢笔有10 支,
每支4元 , 买5盒这样的钢 笔。
一盒要花多少元钱?
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算式: 10×4=40(元)
先根据( 再根据( )求出( )求出(
40×5=200(元) ),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连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每袋都有6个兵乓球;兵乓球每个 2元;需要买6袋。
小组交流 说打算: 先根据( 再根据(
)和( )和( ),求出( ),求出( ); )。
我先算一共有多 少个乒乓球。
我先算每袋乒 乓球多少元。
5×6=30(个) 30×2=60(元)
2×5=10(元) 10×6=60(元)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一展身手
• “想想做做” 阅读图文信息,整理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熟能生巧
一辆卡车一次运走60箱葡萄,6辆这样的卡 车3次一共运走多少箱葡萄?
谢谢指导!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组合作: 1)独立思考回顾结局问题的过程。 2)小组按4、3、2、1的顺序发言。1号总 结汇报。
• 要弄清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弄清条件的含义,看清要 求的问题。 • 要找到有联系的条件, 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 •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算算得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