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文文注释“通”“同”使用辨析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辨析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辨析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辨析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很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篇目,注释曾经过千锤百炼;就是一些新选入的课文,编者在注释时也尽量吸收了学术界新的科研成果,颇费了一番苦心。
因此,就总体而言,课本的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对教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出于有些是校对上的原因,新编中学文言文课本的注释有着少许疏漏和失误,是需要加以补正的;还有一些原注并无大的错讹,但似乎未能尽善尽美,是可以进行补充的。
总之,指出不足之处,就一些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课本日趋完善,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共同的义务。
正是本着这一想法,笔者曾撰《对新编中学文言文课文若干注释的商榷》的系列论文,分别发表在《贵阳师专学报》、《北京师大学报》、《浙江师大学报》、《山东师大学报》、《云南师大学报》、《河北师院学报》、《古汉语研究》等刊物上,其中有的注释已在新版课本中得以更正。
这里积多年教学所得,再对中学单册文言文课本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供编者和同仁参考。
一、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新编高一册《赤壁之战》)其中如其,课本未注释。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高中第一册》译为如果这件事能圆满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刘兄声等《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也是这样翻译的。
显然,其译文都将如其看成如加上其。
如,如果;其,这件事。
实际上,如其乃同义并列,表示假设条件,义即假若、假使、如果等。
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战争卷》译为如果能够成功,就可以平定天下。
改革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上册译为:如果能达到目的,就能平定天下。
江夏、肖毅等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第32页译为:如果能够成功,天下的形势就可以确定了。
以上三家所译极是,课本当从。
二、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新编高三册《柳敬亭传》)其中进乎技矣,课本注为:到了精妙的程度。
“同”与“通”在中学文言注释中的规范使用
|语I语文教学与&'•下半月刊2019年05月075“同#与“通#在中学文言注释中的规范使用◎韩起银在阅读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时,常会看到注释中对一些词用“同”或“通”来解释。
例如:(!)旦'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鸿门宴》)①(2)而自知其益富〔知,同"智"7(《韩非子•说林上》)(3)锄L棘矜,非O于钩长ST〔L,同“擾”7(《过秦论》)这些用“通”或“同”注释的字,有的是通假字,如例⑴;有的是古今字,如例(2);有的是异体字,如例(3)@教材这样注释,对古汉语教学和学生了解汉字的历时和共时的复杂现象很有帮助。
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用“同”和“通”这两个术语交叉注释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岀现了注释上的混乱或错误:不同的注释术语反映了对同一个词不同的理解,或对同一词的同一理解用了不同的注释术语。
一、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概述古今字来源有二:一是同源分化而成,一是同音假借而成。
见下表:古字原由今字知(表本义)同源分化(引申)智(为引申义另造的字)益(表引申义)同源分化(引申)溢(为本义另造的字)莫(表假借义)同音假借暮(为本义另造的字)辟(表本义)同音假借闢(为假借义另造的字)通假字是单一音同的借用字,它是“本有其字,同音相代”,如例(1)中的“蚤”与“早”;而古今字中的同音假借是“本无其字,”的用字方法,如例(2)中的“知”与“智”,因而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异体字是形体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记录同一义的一组字,如例(3)中的“擾”与“擾”。
二、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的混注在古代,对通假注释一般采用的是“读为、读曰”。
现行中学教材在注解的时候,为区分三者,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注释方法:通假字只是同音代替,意义上没有关系,故常用“通”来注解;古今字中的古字和今字在个意上是同的,所以通常用“同”来注解;异体字虽形体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用“同”来注解。
中学语文教材注释辨误
中学语文教材注释辨误下面就中学语文课本中注释的一些失误提出个人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课文《白马篇》注解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献身奔赴国难,视死如归。
忽,轻忽、不在意。
”作注者把“忽如”看成了两个词,将“忽”解释为“轻忽、不在意”,看似讲得通,但实际上是欠妥的。
还有,由于人们大都把“忽如”理解成两个词,因此就有不少人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忽如”解释为“忽然像”,这无疑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我们来看“视死忽如归”的真正含义。
诗中的少年英雄为解救国难,“视死如归”,含有用战死沙场来实现人生价值之意,这种杀身成仁的思想境界与看轻生命、不在乎生死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
譬如谭嗣同,变法失败,本可不死,但他却毅然选择了死,这并不是他轻生、不在乎死,而是要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自己的鲜血来唤起国人的觉醒!我们都不会忘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只有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才能无愧无悔,这表明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仅珍爱生命,尤其看重生命的价值。
而那些轻死之人,不是经不起人生的挫折或不幸的严峻考验而轻生的弱者,就是荀子《荣辱》中指出“轻死”之人。
荀子说,“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曾狗彘之不如也”。
荀子认为,只有“重死、持义而不挠”(意思是虽然看重死,但是为了坚持正义不可屈服),才是“君子之勇”。
而《白马篇》中的少年英雄认为,为解救国难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甘之如饴,如同回到家里一般,所以此处的“忽”不应解释成“轻忽、不在意”。
其次,我们再来看“忽如”的语义结构。
“忽如”其实是一个同义复词,不能分开解释,与“忽若”义同,为汉魏六朝时代诗人常用词语。
“忽如”就是“如同”、“仿佛”、“好像”的意思,这个意思从以下文例中可以测定。
例如,《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显 然 是 动词 ,注 释 中 也将 “ 涉 ”解 释 为 “ 渡 ”。 既然 这 更 ,改变 。在句 子 的翻 译 时将 “ 更 ”解释 为 “ 再 ”,按此 样, “ 北 ”就 应当 是方 位名 词作状 语 ,应解释 为 “ 向北 , 就应 读 “ 更 ( g b n g )虑之 ”;在 对 “ 更 ”的单 独注释 时 ,
的 ,只是 没 有 明理 攻击 ”,将 “ 整 ”解释 为 “ 整 齐 ,这里指 秦晋和 ,步调 一
了。那 么两者对 字义 的解释 谁更合 理呢 ?王力主 编 的 《 古 致 ” 。 两 者 观 点 是 一 致 的 。据 此 , 也 可 解 释 晋 文 公 说 此 话
至此,我们 认为课文 的注释应改成这样 :趣 ( q Ⅱ ),趋
向 。趣 舍 ,进 取 或 退 止 。而 这 样解 释 是 非常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 商榷二:
问题是 由 “ 更 ”的读 音引起 的 。是 读 “ g e n g ”呢 ,还
是读 “ g 各 n g ”?王力 主编 的 《 古汉 语常用 字字 典》 ( 中华
人 教版 课标教 材将 “ 趣 ”注 为q ,趋 向,取 向。显然 两个 来 理 解 ,也 还 是 让人 看 不 明 白。这 是 因为 教 材对 “ 乱”
版 本教 材对该 字的注 音和解 释是有 差别 的 。孰 为合理 ?我
“ 整 ”的解 释 不 妥 。朱 东润 主 编 的 《 中 国历 代文 学 作 品
们 认为 ,如果将 “ 趣 ”解释 为 “ 通 ‘ 趋 ’,往 、取 ”,根 选 》 (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将 “ 乱 ”解 释为 “自相冲 突 ”, 据通 假字读 音 习惯 ,读 q n 是 对 的;新课标 教材将 其解释 为 将 “ 整 ”解 释 为 “ 步 调 一 致 ” 。杨 金 鼎 主 编 的 《 古 文 观 止 “ 趋 向,取 向 ”,显 然 还 是 把 “ 趣 ”作 为通 假 字来 注 释 全译 》 ( 安徽 教育 出版 社 )将 “ 乱 ”解释 为 “ 指 秦晋 自相
中学文言文课文注释商榷
中学文言文课文注释商榷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名校长陆波人选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对于语文教师从事教学起到了很好作用,是教师备课、教学必须参考的重要材料。
应该肯定,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文言文注释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多数注释是可靠的。
但是,毋庸讳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尽管不断修订,远未臻致完善的程度。
只要备课用心钻研,时时可以发现一些败笔、疏漏。
对此,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予以纠正、补充,切不可盲目依从,尽信其注,甚至奉之为金科玉律,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五种类型。
由于受篇幅限制,本文每种类型但举一例说明之。
第一,由于人选课文疏于版本的捃择、考辨而引起词语注释的失误。
如:《过秦论》:“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课文注:“叩关:攻打函谷关。
叩,击。
”①《过秦论》版本出处甚多,其中较好的有《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项籍传》和梁萧统《文选》。
而课文“选自贾谊《新书》,个别字句依《史记》和萧统《文选》改”。
贾谊《新书》早已失传,今本是后世好事者从《史记》《汉书》辑录而成,“所载之文割裂其章段,颠倒其次序,而加以标题,殊瞀乱无条理”。
⑦而今存最早者是明刻本,又经“明人追改”,已非其旧观。
③所以,《过秦论》选用《新书》版本,则是疏于捃择。
查《新书》“叩关”作“仰关”,课文编纂者盖据《史记·秦皇始本纪》、《文选》李善注本改为“叩关”的。
但是,李善注引或说:“叩,或作仰,言秦地高,故曰仰攻之。
”其两存之,采取谨慎的态度。
《文选》六臣本作“仰关”,刘良注:“言诸侯与兵于秦什倍,百万仰函谷关。
关高,故云‘仰攻’也。
”《汉书·项籍传》也作“仰关”,颜师古注:“秦之地形高,而诸侯之兵欲取关中者皆仰向,故云‘仰关’也。
今流俗书本仰字作叩,非也。
”说明“叩”是错别字。
仰的古字作“印”,讹为“叩”。
仰,是向的意思。
课文依据《史记》是误改。
浅谈文言文注释中“通”、”同”等的教学
浅谈文言文注释中“通”、”同”等的教学作者:郝丽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01期【摘要】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
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
第三,要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文字现象及词语意思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解出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8-01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是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
但每一个术语没有定指,比如“通”有时候指假借,有时候指通假:这无疑给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字既比较准确又能照顾到初中生的特点讲解出来,做到“深入而浅出”,这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
通假字指古人临时写的同音别字。
古今字一般指出现有先后、在形体上有相承关系、意义上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
异体字指形体结构不同而意义和读音都相同的字。
通用字指在同一个时代里,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
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
因为“通”“同”等注释术语并不定指某种文字现象,所以有必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查找文献用例,重新分清这些文字的性质,进而对文义予以确解。
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辨析五则
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辨析五则作者:何炅灿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19期内容摘要: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部分条目不够具体明确,甚至存在错误,不利于读者科学使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注者或径直参引古注而未作相应考辨,或未准确判断注释对象所涉及的字际、字词关系。
文章择取其中的五则字词注释进行具体辨析,试图得出新的、更为可靠的结论,旨在为该教材的有效利用和再版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字际字词关系辨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高中《语文》课本(下简称“人教本”)[1],分必修5册,选修10册,该套书整体上实现了经典性、前瞻性、针对性、引导性和奠基性的有机结合,加之内容丰富,信息全面,体例完善,编排科学,出版以来受到使用者的广泛欢迎和普遍好评。
此书必修内容包括“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等4个部分。
“阅读鉴赏”为该教材的主要板块,其篇章选择兼顾古今中外和人文内涵,多名家名篇。
其中,每册必修书均选收了一定篇目的古代诗词和散文,页下对较难理解的字、词、句进行了细致注释,这既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古代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助于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使用状况,提升其语文修养。
但我们细致研读发现,注者对一些字际、字词关系的判断有可商榷之处,下面择取五则进行具体辨析,试图得出新的、更为可靠的结论,为该教材的科学使用和再版修订提供参考。
为便于分析,下文将先酌引课文原文及相关注释,并于其后标明出处,以利查验。
1.《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注释(25):共,通“供”,供给。
(必修1,P16)按:共,甲骨文作“”,象双手捧器形,金文承之,字形会以手供奉之意。
小篆作,上部表器形的构件略有讹变,《说文·共部》据以分析为:“共,同也。
从廿,从廾。
”所释实为“共”的引申义。
字形隶变而书作“共”。
调查古代典籍,学者对“共”“供”关系有如下认识:其一,两者为古今字。
毕业论文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某通(同)某”质疑语言文学论文.doc
毕业论文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某通(同)某”质疑语言文学论文摘要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是人们在阅读古文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由于某些字的义界不清,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常常穿插重叠。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某通(同)某”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同1个字,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教材或注为通假字,或注为古今字,或注为异体字,让师生们莫衷1是。
对于同1个字,相同的意思,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注释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注释竟然不同。
此外,即使是同1教材编写组,对同1个字相同义项的注释也存在分歧。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所编选的文言文注释中没有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进展严格的区分,或许是考虑中学生初接触古文,不宜增加其学习上的难度。
但将3个不同的概念混为1谈的做法,可谓是后患无穷。
而且同1套教材所编选的文言文注释“某通(同)某”中,就同1个字相同义项的注释有必要做到统1,否那么很容易造成中学生学习上的误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ABSTRACT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variants is a question that people can meet frequently when they read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Because the righteousness of some characters is unclear,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variants overlap frequently.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about “Mou Tong (Tong) Mou” in the annotation of classicalstyle of writing in teaching material of middle school. The identical character in the different grade and different text of teaching material is noted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or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or variants. That mak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able to agree or decide which is right.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annotations betwee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s teaching material of Chinese and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s. In additi on, even if the identical teaching material pilation group, also has the difference about an identical character synonymous annotation. The editors of middle school’s teaching material of Chinese who didn’t make a strict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variants, maybe consider the students who contact with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firstly, not suitably to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their studies. But the way of confusing the three different concepts, it may be said is no end of the trouble for the future. Moreover, it is necessary that an identical character and the same meaning of the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s annotation in " Mou Tong (Tong) Mou " beunited , otherwise it is easily to make the students confused.Key words: middle school’s teaching material of Chinese;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annotation;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variants。
关于高中文言文中“通”“同”术语的使用和辨析
关于高中文言文中“通”“同”术语的使用和辨析一、引言在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解中,“通”与“同”术语的使用极为混杂,由此导致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术语的乱用乱解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更是搞不清楚。
本文从高中文言文的实际教学和学习情况出发,考虑到高中文言文注解术语“通”“同”的理论来源,首先在《辞源》《汉语大字典》等相关辞书中找到一些关于术语“通”“同”的理论介绍和使用情况,为以后术语使用的规范、高中教材注解找到理论依据,也便于教师能够的更好的教学和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相关辞书对“通”“同”术语的解释在相关的辞书中,都对“通”“同”术语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以《辞源》为例。
在《辞源》的凡例中写道,“多义词的解释一般以本义、引申、通假为先后”,下面我们可以从《辞源》中的例子看出这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
例如,“嗽,漱口,通‘漱’。
史记一0五仓公传:‘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
’”在这里,“嗽”和“漱”是通假字,因此用术语“通”,可见术语“通”用来解释通假字。
三、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对“通”“同”术语的使用情况在不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谈到了“通”“同”术语的使用情况,以现在的苏教版教材为例。
在20XX年新审定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4﹚中,文言文的篇数有所减少,也没有谈到有关的用字情况,但是其中有关的用字现象都用了术语“同”。
在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中写道:“‘通’‘同’都是通用的意思。
文字学上所说的“通用”,指不同的字在某种或某些用法上可以相互代替现象。
文字学讲通用,往往着眼于汉字从古到今的全部使用情况。
所以他们所说的通用字并不限于现在可以通用的字。
过去曾经相通用过的字,以至虽然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用法,但并未同时使用过的字,也都可以称为通用字。
”按照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中提出的观点和相关辞书的解释,“同”指的是通用的意思,课本中的字都可以解释为通用字,指不同的字在某种或某些用法上可以相互代替现象,即不管字之间的用字原理,统一术语,都用“同”表示。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前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人教版教材也进行了更新。
新版教材中,文言文的注释较之旧版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文言注释的问题,需要商榷一下。
下面就我发现的几处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1:【庖丁解牛】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庖丁解牛是优秀的文言文篇目之一。
在人教版教材中,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注释,包括了繁体字的注音、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虽然这些注释的内容比较详细,但是在一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奚仲與使者窺牖。
與,似同之意。
对于这样的注释,我认为是不必要的。
因为似同的意思在上下文中已经可以推断出来,完全可以省略掉这一条注释。
问题2:【离骚】作为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离骚成为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必修课。
人教版教材对离骚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包括了每个字的注音、词语的解释等等。
但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名词的注释却让我觉得不太合适:五岳,即华山、衡山、恒山、太山、嵩山。
在离骚中,“五岳”并没有特别的涵义,只是一个地名而已。
所以把“五岳”解释成“即华山、衡山、恒山、太山、嵩山”我认为是有些多余的,还容易让人在阅读时分心。
问题3:【孟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新版中,孟子是一个必读的篇目。
在教材中,对于孟子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包括了句子成分、词语解释等等。
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名词的注释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燕丹,即红色颜料。
孟子这篇文章中出现了“燕丹”。
但是,在文言文中,很多词语并不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词义来用的。
在这里,燕丹也不是真的红色颜料,而是指“鸟名”。
所以这条注释注释有些误导读者了。
总结在使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上三处文言注释有问题。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文言注释都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但也需要注意注释的准确性和必要性。
如果注释过多或错误,很容易引起读者阅读时的困惑。
因此,在编写文言注释的时候,教材作者需要更加慎重地考虑每一条注释的必要性和准确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辨析篇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辨析篇目1. 辨析篇的定义和特点辨析篇属于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体,旨在通过对一些容易引发混淆的词语、短语、句子的辨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其特点包括:- 以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词语或表达方式的差异- 关注词义、用法、语境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重视实际运用,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上进行解释和说明- 常通过例句和语境提供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辅助理解2. 辨析篇目的选取原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辨析篇目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研究需求,选择与他们的研究内容和生活经验相关的辨析题材- 突出常见易混淆的词语、短语和表达方式,如近义词、同音词、同义词等-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实际应用场景的辨析问题- 通过多样化的语言材料,如篇章、短文、对话等,提供丰富的辨析例句和语境3. 辨析篇目的教学目标和意义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辨析篇目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对词语、短语的辨析能力-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逻辑的能力,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辨析篇的研究意义在于:- 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觉察力,提高语文素养- 帮助学生从语言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选择和掌握能力,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惯,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4. 辨析篇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 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强调辨析问题的归纳总结和反复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辨析内容-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和情境讲解辨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培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以上是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辨析篇目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参考和帮助。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某通(同)某”质疑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某通(同)某”质疑“某通某”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表述方式,它表示两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经常联系。
例如,“某通州之士,某独有斯才也。
”此处的“某通州之士”就是说,这个人通晓州中的情况,与州中的人经常来往,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
然而,在现代中,这种表述方式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质疑。
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注重实名制和信息公开,这种“某通某”的表述方式容易让人产生模糊和不确定的感觉,而且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比如说,在一个企业中,某A同某B关系密切,常常联络。
这种表述方式不但不清楚A和B的身份和职务,也不表述A和B联络的事项和目的。
这样的表述方式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和不信任,而且也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沟通。
另外,“某通某”的表述方式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和曲解。
在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表述方式,例如“某客,其地云南,某自云南来”,这种表述方式引导读者关注“客”和“云南”两个词,忽视了“某”这个不确定的变量。
这样的表述方式容易引发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曲解和误解,不利于正确认识历史和文化。
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某通某”的表述方式。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注重实名制和信息公开,遵循规范和规则,确保信息的准确和传递效果。
当然,在文言文中,这种表述方式是很常见的,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理解,把握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含义。
“某通某”这种表述方式在文言文中常见,它起源于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和职务等信息并不容易获取,因此采用“某”这个变量来表示不确定的身份和职务,并结合“通”这个词,表示与某人之间有密切关系或联系。
这种表述方式符合当时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也方便当时的信息传递与沟通。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名制和信息公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人们注重身份和职务的确认,更注重信息的准确和清晰。
因此,“某通某”这种表述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适用,容易产生误解和曲解,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中师语文教材注释术语“同”、“通”使用刍议
中师语文教材注释术语“同”、“通”使用刍议
马贤伟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中师语文教材对注释术语“同”、“通”的使用颇为混乱,模糊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联绵字的界限。
应以通行的某一权威辞书为主要依据处理。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马贤伟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校贵州贵阳 5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
【相关文献】
1.“同”与“通”——文言文注释术语的使用与文言教学 [J], 温志权
2.语文教育术语体系构建刍议--以“语文”及其类群术语为例 [J], 刘飞
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刍议——以文言文注释为例 [J], 张玉英
4.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不可通约”的术语吗? [J], 李醒民
5.三年制中师使用四年制中师语文教材的处理意见简介 [J], 温大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同×”辨正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同×”辨正
曹秉权;关会民
【期刊名称】《唐都学刊》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会逐渐发现,每一种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性质,即事物的特有属性。
概念就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中,不同的概念反映不同的现象,在理论上是分辨得一清二楚的。
术语是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明确的术语是表达科学概念的重要途径。
术语是科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理论的必要条件。
术语不仅仅是消极地记载概念,而且反过来影响概念,使它明确,并把它从邻近的概念中区别出来。
因此,术语必须有明确的定义来确定它的内涵、外延。
同时,术语还应当是统一的、固定的、意义单一的。
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释,虽然大多数十分正确,但仍存在一些错误,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曹秉权;关会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0
【相关文献】
1.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注释辨正 [J], 徐强
2.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摘瑕 [J], 高其良
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的几个问题 [J], 胡广文
4.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的问题思考 [J], 孙青
5.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标点的商榷 [J], 蓝锡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辨证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辨证
1.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转换
在新编中学语文中,经常会出现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和转换,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汉语。
2. 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
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在新编中学语文中非常重要,这些注释往往给出了语言、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同时也说明了作品的主题、风格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3. 文化内涵的解释
文化内涵是指一个词语、成语或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
在新编中学语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
4.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说明
比喻和拟人是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或者将一个非人物赋予人性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在新编中学语文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经常会给出这些修辞手法的注释和说明。
5. 经典诗词的注释
经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新编中学语文中,对于经典诗词的注释往往涉及到语言、文化、历
史和哲学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
部编版与人教版《小石潭记》注释比较
部编版与人教版《小石潭记》注释比较《小石潭记》是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以其精湛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而广为人知。
这篇文章一直被广大中学生所学习,成为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之一。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主要有部编版和人教版两种版本,它们在对《小石潭记》的注释上会有怎样的差异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比较分析。
首先来看部编版对《小石潭记》的注释。
部编版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一国家教材,一直以其严谨的科学性和教学实用性而广受好评。
在对《小石潭记》的注释中,部编版主要是从语言文字解读、历史文化介绍和作者背景等方面进行注释。
部编版会对文中的一些古词古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部编版还会介绍《小石潭记》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文中所描述的故事与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部编版还会对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创作。
而人教版对《小石潭记》的注释也有其独特之处。
人教版作为国内中小学最大的教材供应商之一,其教材一直以其思想性、启发性和知识性而著称。
在对《小石潭记》的注释中,人教版主要是重点突出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对文章的逐句解读和精彩段落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层次的意义和作者的文学手法。
人教版注释也会对一些生僻词语进行解释,但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更加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人教版还会对文章的主题和思想进行阐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部编版和人教版在对《小石潭记》的注释上各有侧重,但都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作者的背景和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解释。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两种版本的比较来深入理解《小石潭记》这篇经典名篇。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通假字、古今字注释刍议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通假字、古今字注释刍议作者:陆宗成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2年第06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5册。
这套教材相对于其他教材而言,编写水平高,十分利于教学。
但是正如白璧微瑕一样,这套教材也有美中不足之處。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该教材的编者在处理通假字、古今字时,存在“不作注”“只作注,但未指明通假字或古今字”“不明通假字,造成注释错误”三种不足。
此外,注释术语“通”“同”使用混乱。
现不揣浅陋,特择数例试作分析,望广大同仁和编者不吝指正。
一、对某些通假字、古今字漏注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自叙》中说:“不知假借,不可与读古书。
”清代训诂名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读经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通假字、古今字所在之处,字不一定生僻,往往一看即知,但如果照字面解释,很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错误。
所以,为避免产生望文生义的错误,教材的编者一般都会将教材中的通假字、古今字指出来,并作相应解释。
让人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的编者,对教材中的个别通假字、古今字仍然漏注。
(一)对通假字漏注。
例如:1.以精铁铸成,员径八尺。
(必修4《张衡传》对“员”无注)教材对通假字“员”漏注,结果造成理解困难。
《说文解字》:“员,物数也。
”徐锴注曰:“古以贝为货,故数之。
”《说文解字注》:“员,物数也。
本为物数,引伸为人数。
”不管是将“员”注为“物数”,还是“人数”,在“员径八尺”此语境中,都生硬谬误,殊不可解。
其实,“员”是“圆”的通假字。
“员”和“圆”都属云母,仙韵,同音通假。
“员”通“圆”,见于古籍。
如《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员之至也。
”又如《徐霞客游记》:“其穴竖而起,亦员如井。
”所以,宜将“员”注作:通“圆”。
(二)对古今字漏注。
例如:1.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必修1《鸿门宴》对“奉”无注)《说文解字》:“奉,承也。
”《说文解字注》:“奉,承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材文文注释“通”“同”使用辨析————————————————————————————————作者:————————————————————————————————日期: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通”“同”使用辨析-中学语文论文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通”“同”使用辨析聂志军1,别少璞1,黄颂梅2,邓素英3(1.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湘潭市第四中学,湖南湘潭411100;3.琴海学校,江西修水332400)摘要: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通”“同” 的混用、乱用现象进行统计与分析,辨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使广大学生了解和区分这两个术语的异同,提出区分“通”和“同”术语的建议,有助于今后的教材对“通”与“同”这两个术语的使用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通”与“同”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2-0136-04 收稿日期:2013-10-1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XJK011QGD008);湖南科技大学SRIP项目(SYS2012081);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聂志军(1979- ),男,湖南隆回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教学与研究。
对于注释中“通”“同”这两个术语进行辨析由来已久,不少学者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唐作藩在《“通”与“同”——文言文注释中两个术语的运用》中提出:异体字注释用“某同某”,通假字注释用“某通某”,而古今字注释既不用“同”,也不用“通”,而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某”的方式。
周何在《通、同训诂用语之别》中指出:“云‘某与某同’者,必二者本为一字而音义并同,形体有殊,于文字学六书中所谓转注者是也;云‘某与某通’者,必二者绝非一字,音同而义异,而以同音而通用,其于文字学六书中所谓假借者是也。
故通、同之混,实即转注与假借观念之模糊不清也。
其所以模糊不清者,盖源于转注之字与假借之字皆具音同之条件,训者见其音同,乃或谓之同,又或谓之通,而无暇细别之故也。
”[1]282周文阐述了“通”、“通”与“六书”中转注与假借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同”与“通”之间的差异。
另有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涉及过这个问题,如柳方宏[2]、陈涛[3]、彭校田[4]、冯其庸[5],但大多只是从学术层面上论证“通”“同”的区别与联系,并未针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作具体讨论,或者只是举例性质,讨论并不全面,导致学术研究与实践教学脱钩。
对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通”、“同”进行研究,重点指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通”“同”使用的不当之处,以期引起教材编辑者的重视,正确使用好“通”“同”这两个术语,使教材注释更加科学和规范。
1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同”注释的使用情况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共六册,收录古文48篇,诗词58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共6册,收录古文40篇,诗词31首,戏剧4部。
据统计,初中语文教材中共出现47组“通”、24组“同”的注释,其中四组“通”的注释重复;高中语文教材共出现107组“通”、31组“同”的注释,其中11组“通”、两组“同”的注释重复(详见表1、2)。
表1“通”的注释格式是“A”通“B”,给人感觉A和B构成一组通假字,但事实上许多以“通”注释的两个字根本不构成通假字。
例如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论语〉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材注释为:“说”通“悦”,愉快。
但是,“说”和“悦”不是一组通假字,而是一组古今字。
因此,教材中用“通”注释的字不一定就是通假字。
那么,是否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今字都是以“通”注释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教材注释为:“莫”同“暮”。
但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石钟山记》有相同例子: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教材注释为“莫”通“暮”。
同样一组字,在不同篇目中用不同的术语进行注释,导致教师难以解释,学生无所适从。
教材注释中这种混用现象,不仅有违教材编写者区分“通”“同”异同的初衷,而且使学生始终未能真正理解这两个术语的区别,更谈不上以此来分辨字类了。
2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同”注释类型我们将对中学语文教材中“通”和“同”释字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类,分析古今字、通假字和字义假借的区别,阐明“通”与“同”不同的原因并尝试探讨“通”和“同”在注释时的规范用法。
2.1中学语文教材“通”注释类型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以“通”释字的例子相对常见,按照实质区分文字的性质,分为三类。
行文中涉及的教材分别简称为《初一册》、《高一册》,其余册数照此类推,每句后标明该句篇目和页码,以便读者检阅。
2.1.1以“通”注释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
注释:“惠”通“慧”,聪明。
(《愚公移山》,初二册,140页)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注释:“倍”通“背”。
(《鸿门宴》,高二册,97页)3)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铺位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注释:“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孔雀东南飞》,高三册,11页)从以上例证可以发现,在“A”通“B”格式中,A字和B字只是读音相同或者相近,词义上并无任何联系,如“纫”本为“缝纫”义,仅因与“韧”音同而临时借用来表示柔韧、坚韧义,离开此特定语言环境,“纫”仍为“缝纫”义。
这类字是真正的通假字,学界无争议,用“通”来注释二字之间的关系得到普遍认可。
2.1.2以“通”注释古今字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知”通“智”。
(《〈论语〉十则》,初一册,128页)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注释:“生”通“性”。
资质,禀赋。
(《劝学》,高一册,105页)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尊”通“樽”。
(《词七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三册,33页)例4)至例6),教材中也用“通”来注释二字的关系,但这几组字是古今字而非通假字。
如“尊”,本义为“酒器”,《说文解字》:“酒器也。
从酋廾以奉之”。
后用来作为祭祀享宾之礼器,引申为“尊贵”、“尊敬”、“尊称”等多个义项。
由于“尊”一字身兼数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引起混淆,后新造“樽”,专用来表示酒器之义。
从用例来看,早期文献一般用古字,新字产生以后就用今字。
例如,《礼记·乐记》:“铺宴席、陈尊俎。
”《史记·乐书》:“布宴席、陈樽俎。
”例中“尊”与“樽”均指酒器。
古今字是由于词义引申发展,文字兼职过多,表意文字记录语言颇感力不从心而产生的文字滋乳现象,是历时的。
它与“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仅在“因声托义”上有相同点。
而通假字是用字的共时现象,是不能产生新字的。
因此,教材编写者在对古今字和通假字进行注释时均采用“通”这个术语是不妥当的。
事实上,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古今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用“通”所注释的字中占了将近一半。
但教材编写者并没有将它与通假字区分开来,导致学生只知通假,不辨古今。
2.1.3以“通”注释字义交叉现象7)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注释:“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后面。
(《核舟记》,初四册,131页)8)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注释:“父”通“甫”,下文“平父”“纯父”的“父”同。
(《游褒禅山记》,高三册,87页)“父、甫”这组字,我们认为既不是通假字,也不是古今字,而是一种字义的交叉现象。
父的本义指父辈,父亲,进一步演变为对从事某种职业或劳动的男子的敬称,如“渔父”、“田父”。
“甫”的本义为男子美称,《说文解字》:“甫,男子美称也,从用父,父亦声。
”“父”和“甫”其实只在表示对男子美称的情况下相通,表示“父亲”义二者并不相通。
因此,“父”和“甫”只是在某个义项上有交叉现象,二者此时属于同义词,所以能够相通。
对于这种情况,是否用“通”这个术语来注释,目前学界存有争议,焦点集中在对“通假”和“假借”这两个术语的理解上。
一般认为,假借属于文字学范畴,通假属于词汇学范畴。
但通常我们也把假借分为两种情况:本有其字的假借和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有其字的假借其实质就是“通假”,本无其字的假借是真正的假借,《辞海》对此作了特殊说明,但也将这种假借列为了通假范畴。
因此,虽然理论上我们是将“通假”和“假借”区分开来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通假”是“假借”的下位词,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二者有时容易混淆。
例如: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注释:“有”通“又”。
(《核舟记》,初四册,130页)10)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注释:“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陈情表》,高四册,145页)11)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也。
注释:“由”通“犹”。
(《孟子见梁襄王》,高五册,158页)例9)中,古汉语在表示零数的时候,“又”、“有”均可。
例10)“零丁”,一般写作“伶仃”,还可写作“伶丁”,用来表示孤单貌。
例11)“由”、“犹”,也是用来表示“好像”、“等于”义。
这些字之间原先并无通假关系,只是用来记音,不同的使用者用字不同而已,在用来表示上述相关词时,随意采用某字均可。
此后由于某一字使用频率高,人们习惯上把它视为了“本字”,例如“又”、“犹”、“伶仃”,另一些字则似乎成了通假字,例如“有”、“由”、“零丁”。
而事实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通假字,而是属于字义假借,与我们前面论述的通假字(纫—韧)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对此进行区分。
2.2关于“同”的注释类型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用“同”注释的字比用“通”注释的数目少很多,但就统计结果看,情况也相当复杂。
2.2.1用“同”注释通假字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注释:“颁”同“斑”。
(《寡人之于国也》,高一册,103页)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注释:“拂”同“弼”,辅佐。
(《〈孟子〉二章》,初五册,151页)14)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注释:“辩”同“辨”。
(《秋水》,高一册,108页)例12)至例14)注释的其实都是通假字,“颁—斑”、“拂—弼”、“辩—辨”这三组字意义上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
按照前文的分析,应该用“通”来进行注释,而课文用“同”来注释,显然错误。
2.2.2用“同”注释古今字15)属以作文记之。
注释:“属”同“嘱”。
(《岳阳楼记》,初五册,154页)16)令壮者无取老妇。
注释:“取”同“娶”。
(《勾践灭吴》,高一册,89页)17)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注释:“免”同“娩”。
(《勾践灭吴》,高一册,89页)例15)至例17)注释的都是古今字,“属—嘱”、“取—娶”、“免—娩”这三组字产生时间有先后区别,并且后产生的字只是通过增加形符来承担古字的某一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