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必要性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管理创新、决策创新、战略创新。
简单来说,管理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变目前的状况;决策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
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可以探索,但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何企业管理模式都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直到消亡的过程。
因此,随着企业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旧的管理模式还在进行时,已经孕育了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
管理主体必须抓住时机,顺应企业发展的规律,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目前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顾全大局,锐意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这支队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管理理念上,存在追求政绩意识单一生产意识业绩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意识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管理者对国企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决策上,存在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不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由于旧有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
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因此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实践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实践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
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资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更新和共享。
以往,资产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证。
如今,借助信息化系统,资产的新增、调拨、报废等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资产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闲置资产和低效资产,为资产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某国有企业通过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资产纳入统一管理平台。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资产的详细信息和使用状态,及时做出决策,避免了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二、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责任,规范操作行为。
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某国有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定期审计和不定期抽查。
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部分企业存在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账实不符等问题,并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该集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防范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推进资产整合与优化配置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益,推进资产整合与优化配置是关键。
一方面,对同一行业或领域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集团。
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将资产投向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
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其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一直备受关注。
过去,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以集权式的行政管理为主,这种模式通常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
一、平台式管理模式平台式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平台思维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国有企业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协作的创新平台,吸引内外部优秀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
平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交流和合作环境,使得不同部门、不同团队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和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效应。
例如,中国移动凭借其M+创新平台,实现了公司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创意的快速孵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股权激励模式股权激励模式是一种通过给予员工股权或股份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内部创新。
通过股权激励,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更加主动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这种模式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中国平安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了更多创新的动力。
三、孵化器模式孵化器模式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通过设立孵化器,为创新项目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有潜力的创新项目从概念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
孵化器提供了办公场地、导师指导、资金支持等创业所需的条件,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例如,腾讯科技园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进行技术咨询、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指导,有效推动了创新项目的发展。
四、开放式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一种倡导与外部伙伴进行广泛合作的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形成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这种模式能够获得更多优质的技术和创新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电信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展5G技术研发,通过开放式创新模式,共同推动了我国通信领域的创新发展。
浅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赵 洁 ( 平顶山煤业集团天宏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 , 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 部地位不高 , 编制限制也很紧 :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 中, 需要精简不 就
新 , 包 括 管理 制度 的 创 新。成 功 的 管理 创 新 实质 上 是 管理 技 术 和 管理 制 度 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 也 加强市场管理、 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 两 方面 创 新 的综 合 体 现 和 必 然结 果 。 随 着 国有 企 业 的 发 展 ,市 场 规 模 的 扩 理机构的力量 , 引入如矩阵制、 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
面市场需求 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 的变化又 要求管理 者提高反应 1管理创新的内涵 速度。要解决这两 者问的冲突和 矛盾 , 有积极引进先进 的管理技 只 管理 创 新 是 指 对 企 业 管 理 思 想 、 理 方法 、 理 工 具 和 管 理 模 管 管 术, 尤其 是 动用 现 代 信 息技 术 来 提 高 管理 的效 率 和 质量 。管 理 信 息 式 的刨 新 , 是 企 业 面 对 技 术 和 市 场 的 变化 , 作 出的 相 应 的 改 进 它 所 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 和 调整 。 一 般地 讲 , 管理 既是 一 门科 学 , 是 一 门 艺 术 , 既有 自然 也 它 理过程。运用现代 的信息处理 技术, 对于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 的工具属性 , 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因此 , 以近似地认 为, 可 管理创 重 要 的促 进 作 用 。 如 在 我 国企 业 推 行 CI MS的 实 践 就 证 明 了这 一 新 是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而 复 杂 的过 程 , 既 包括 管理 技 术 的创 新 , 包 它 也 点。 I C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 它带来 的 括管理 制度 的创新。 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 典 型管 理模 式 包 括 : 企业 资源 计 划(R )制造 资源 计 划 ( P I、 E P、 MR I 准 ) 两 方面 创新 的综合 体 现 和 必然 结 果。 时生产模式(lj 类个别生产模式( P、 化生产技术( T、 JI、 - 按 OK )优 OP )精 2 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 良生产 方式 (P、 L )基于 并 行 工程 的 产 品开 发 与 生产 管 理模 式 等 。 其 尤 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的认识 , 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 近1 0年来 , 在我国 2 0多个省市 、0多个行业的 2 0多家企业开 展 1 0 需求和供给 两个方面来探讨 。 从需求方面看 , 先, 首 管理薄弱一直是 I 其中国有企业超过半数。 CMS应用示范工 J 我国国有企业竞争 力低下、 效益不高的重要 因素。从经济增长的国 了 CMS应用示范工程 , 程1 0多年的实践证明 , 它不仅给新产品、 新技术的开发提供 了有效 际比较来 看 ,发达 国家的经济增 长 中全 要素生 产率 的贡 献率在 而 经 促 7 % 以上 , 0 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到 4 % , 0 管理水平高低 的技 术手 段 , 且 改 变 了传 统 生产 、 营模 式 和 经 营 思 想 , 进 了企 业管理 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的共享。 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 34 要重视企业主要经 营者在管理创 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 . 数据 ,9 5年与 1 8 19 9 5年比较 , 主要能源、 原材料消耗指标中 , 上升 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 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讲 ,国有企业 的 占 5 .% 。管理 约 束 已经 成 为 制约 国 有企 业 发 展 的重要 方面 。其 09 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 主要经 营者的管理思想和 次, 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 国有企业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 管 理 能 力 直 接 关 系到 整 个 企 业 的管 理 风 格 的形 成 和 管 理 水 平 的 高 年来 , 随着 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三 资企业的发展壮大 , 对国有企业 带 低。因此 , 具有创新精神的熊彼特意义上的国企经营者 , 对于 管理创 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压力。同时 , 多年来的重复建设 已经导致 了结构 是有着积极 的促进作用的。 但反之 , 就会阻碍管理创新活 性 的 买 方市 场 的形 成 。 有企 业 承 担 的社 会职 能 和 历史 包 袱 更使 其 新的推进, 国 动 的开展。 由于 国有企业的特殊 属性 , 国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经 我 在竞争 中处境不妙。 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但缺少企业经营管理 的专 的有效途径。从供给方面看。首先, 党的十五大精神 的出台, 为国有 营者仍是通过行政任命或行政选拔 的, 也缺 少管理实践 , 因此 , 这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 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 了更 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 的发展 业训练 , 面对国有企业全面走 向 方向 。 次 , 代科 技 的进 步 既 对管 理 创新 带 来 了需 求 上 的压 力 , 其 现 如 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素质的高低不一。 竞争的新形势 , 必须逐步 改革 国企主要经营者 的选拔方式和选拔机 技术的进步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可能, 从而增加 了对管理 的需求 使 政 和依赖 , 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 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 , 电子计 制 , 得 一 大 批真 正 具 有 经 营 管 理 能 力 和 现 代 企 业 管 理 经 验 、 治 如 把 算机和信息技术 的发展 ,使得新的管理 方法成为可能 ,如 CMS 素质好的人才走上 国企的管理岗位 , 国有企业 的管理水平提升上 I 、 新的高度, 促进 国有企业 的快速发展。 E P MI B 、 S等等, 大大提高 了管理的效率和对产 出的贡献率。 35还要大力夯 实国有企业 内部基础管理 , . 为管理 技术和 方法 3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 31 积 极推 进 国有 企 业 管理 思 想 的 创 新 各 种 管理 组 织 、制 度 工具 创 新提 供 基 本 的前 提 和 保 障 基础 管理 包 括 企 业 内部 基 本 管理 . 基本流程 的规定、 基本信 息资料的储备传送 以及 管理 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 者思 想的外在表 现。据资料, 我国现阶段 制度的建立 、 理顺 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 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还不熟悉甚至还 队伍 的建立等等。只有搞好 了基础管理 , 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 的层次和效 率, 否则 , 管理创新只会 不理 解 社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体 制 。如 不 理 解 现代 企 业 制 度 , 的企 业 作关系, 有 使 就 家不 赞 成公 司 制 的法 人 治 理 结 构 , 为设 董 事 会 是使 经 理 多 了一 个 适 得其 反 , 得企 业 更 为 混乱 无 序 。比如在 实 行 信 息 化管 理 上 , 需 认 我国企业 实施企业管理 “ 婆婆” 。相 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 , 不认真调查分析市 要很高 的基础管理水平 。据一份调查显示 , 大多数企业 的基础管理 水平 还较低 , 处于国 场状况。 很多企业家不熟悉、 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不懂 软件的条件参差 不齐 ,
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创新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背景介绍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创新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并面临着创新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二、创新管理模式的必要性1.提升竞争力: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2.适应市场需求: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索1.推行内部创新文化:国有企业需要树立鼓励员工创新的文化,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观点和建议。
2.建立创新团队:国有企业可以组建跨部门的创新团队,吸纳不同领域的人才,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3.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国有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享科研成果,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4.引入市场化机制: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打破僵化的管理体制。
四、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挑战1.组织文化的转变:国有企业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创新管理模式转变,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调整和改革,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
2.体制机制的创新: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需要与现有的体制机制相适应,包括人事考核、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创新。
3.资源限制:国有企业在进行创新管理模式时可能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利用方式。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摘要(15篇)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摘要(模板15篇)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论文从概念上来讲,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枢神经,对于企业经营工作起着全局性掌控作用。
不同类型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企业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综合效应,同时能够激发企业进展活力。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许多企业因循守旧,企业管理带有很浓重的行政化颜色,带有传统方案经济时代的烙印。
基于此,探究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提高企业进展的重要方式。
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要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组织建设,推动信息化、科技化、系统化建设,这是提升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职能的明确安排,同时界定好责任范围,通过对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有效架构,形成科学化、立体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企业不断向前进展,企业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层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种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工作,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强化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运用现代技术与现代理念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向前进展的重要动力。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优化组织模式,转变管理思维,构建现代综合管理体系。
对于企业外部工作而言,开呈现代化建设,可以便于企业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系,更好进行商贸往来。
在企业内容,推动企业管理现代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构建企业内部现代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综合进展实力,进而适应现代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进展需求。
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敏捷的组织与资源配置,可以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条,不管是企业自主经营活动,还是与子公司、母公司及关联企业进行商事贸易行为,都能提升沟通联系的顺畅程度。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企业管理手段落后,往往存在着管理不善,或者是内耗过高的状况。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在过去,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体制僵化、管理陈旧、激励不足等问题。
如何创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经历改革的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挑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以官僚制度为主,缺乏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国有企业在人才选拔、晋升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选拔机制缺乏公正和透明,往往是靠关系和权力决定,导致了人才选拔的不公平性。
国有企业的晋升激励体制过于僵化,缺乏竞争机制,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往往是靠上级主观评定,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创新。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的选拔机制,采用能力和业绩来评价员工,避免以权力和关系来决定员工的晋升和提拔。
2. 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进行激励,让优秀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能力和业绩来评价员工,为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 强化员工培训和发展。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国有企业应该注重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心员工的福祉,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与治理建议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与治理建议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一行业产品日趋同质化,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国有企业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通过发挥自身的体量优势,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从国有企业创新管理的现状出发,结合创新实践,总结了国有企业在创新管理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科技与研发;创新管理一、序言近年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了竞争力,增强了活力,促进了国有经济的科学发展,然而也遇到了各种问题。
在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迈进的过程中,笔者在就职的国有企业中严格落实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改变管理策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了一批年轻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从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获得BIM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工法1项,收集企业级工法2项,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发表了专业论文3篇。
获得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获奖QC成果1个,省级获奖QC成果4个。
2022年获得BIM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工法2项,收集企业级工法1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获得了省级获奖QC成果3个。
笔者通过总结近两年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使科研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面的建议,以期改变目前大部分国企在科研与技术创新管理上评估方法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者重视度不够的现状。
二、科研创新的概念和定义科研创新的机制与原理可视为一种“错误尝试”的方式。
例如,当某个农民因为偷懒或其他原因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方法去耕种,在多数的情况下他的产出应该比原来少,但是如果这个农民在偷懒使用了其他方法之后,发现产出反而比原来多,那么第二年他就可能会按照“错误”的方法再做一次。
如果再做一次的结果还是比原来的产量更多,那么这个农民就“研发了一个新技术”。
现代技术研发的思路基本一致,比如研究超导材料,就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多种能够产生“高温超导”特性的不同的材料组合。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浅论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摘要] 管理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这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一般的讲,管理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这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
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是上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的创新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现在国有企业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企业管理创新。
因为国有企业改革转变机制应有一个加强管理、管理创新的问题。
也就是说按照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调整,全理配置生产力素实现最佳管理。
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新的趋势和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方向的要求,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
因为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从单一的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产体系中的第一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无从谈起。
再次,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
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
前不久,在美国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采取九项指标,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在整个指标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我们肆进一步地开拓思维,超前发展。
国有中小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创新论文
国有中小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创新摘要:本文对国有中小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创新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
作为国有中小型的生产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要建立并完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有效地运用企业现有各种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实现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国有中小型的生产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创新,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 重视建立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企业的管理创新,既包括企业原有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也包括思想与理念的创新、经营战略的创新、产品结构调整的创新、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生产技术与市场经营的创新等等,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适于企业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和保障机制。
从企业组织结构角度来讲,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要形成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目标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创新的合力,保障管理创新的实现;从企业生产经营结构来讲,要加强科学化管理,使管理的重心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集约型、价值型、知识型管理,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向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企业效益,为管理创新创造坚实的基础;从利益结构来讲,要在企业树立正确、和谐的利益观,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创新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实现“双赢”,充分发挥企业中坚力量作用,为管理创新注入活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 重视先进文化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先进的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体现在企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各项工作中。
提炼和倡导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实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已经在众多的国有大型规模企业实践应用,这一意识和理念在国有中小型企业同样适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来自于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管理、人文等各方面的积淀、提炼和发展,不仅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关键还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和认真实践。
刍议国有企业创新管理
付 强
( 邑供 电局 , 四川 成都 6 1 3 ) 大 0 13
摘要 :有效的管理创新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 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本
文 分 析 管理 创 新 的 内 涵和 必 要 性 , 国有 企 业 管 理 创新 的 重点 和 基本 途 径 , 开详 细 论 述 。 就 展 关键词 : 国有 企 业 ; 理 创新 ; 径探 折 管 途
低 下 、效 益 不 高 的重 要 因 素 。从 经 济 增 长 的 国 际 比较 来 看 , 达 术 , 于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和水 平 具 有 重 要 的促 进 作 用 。如 在 我 国 企 发 对 国家 的经 济 增 长 中全 要 素 生 产率 的 贡 献 率在 7% 以上 , O 而我 国全 业推 行 C MS的 实 践 就 证 明 了这 一 点 。C MS是 建 立在 现 代 管理 I I
供 给 两 个 方面 来 探 讨 。
管理 的 效 率 和 质量 。 理 信 息 是管 理 中的基 本要 素 和 中 介 。 理 管 管
从 需 求 方 面 看 。 首 先 , 理 薄 弱 一直 是 我 国 国 有 企 业竞 争 力 过 程 实 际上 也 是 对 管 理 信 息 的处 理 过 程 。 管 运用 现 代 的信 息处 理 技
企 要素 生 产 率 的 贡献 率 不 到 4 %, 0 管理 水 平 高 低 对 于 全要 素生 产 率 模 式基 础 上 的 企 业 管理 系统 。它 带 来 的典 型 管 理 模 式 包括 : 业
的高 低具 有重 要 的 影 响 。近 年 来 , 着 民 营 企 业 的崛 起 和 三 资 企 资源计划(RP 、制造资源计划( P I) 随 E ) MR f 、准时生产模式(I ) JT 、 业 的 发展 壮 大 , 国有 企 业 带来 了巨 大 的 竞争 和 压 力 。 对 同时 , 年 按类个别生产模式( KP 、优化生产技术( P ) 多 0 ) O T 、精良生产方式
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内部治理
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内部治理一、国有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国有企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承载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
然而,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生产成本高、资金周转困难等。
其次,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优秀的民营企业所替代。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具有敏捷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灵活的经营模式。
再次,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但是由于做法不当、管理不善等原因,很多国有企业在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和内部治理方面亟待改革。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也需要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1. 完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体制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效率。
2. 推行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关键。
国有企业应该推行更加灵活的激励制度,包括定期评价、差异化绩效考核、薪酬制度等,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3. 强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力保障。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ERP/CRM等管理系统,增强内部信息化管理和业务运营能力。
三、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内部治理是企业规范经营的关键,也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重点之一。
1. 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是企业决策的核心,需要具备优秀的决策能力和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董事会建设,提高董事会成员的素质和决策能力,加强人事监督,完善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
2. 推行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保障企业内部业务运营的规范和合法性。
浅谈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史包 袱 ,更 使其 在 竞 争 中处 境 不 容 乐 观 。 因此 , 只 有提 高管 理水平 ,才是 国有 企业 在激 烈市 场竞
争 中处 于不败 之地 的有 效途 径 。 ¨ 从供 给方 面看 ,首先 ,党 的十七 大 精神 的 出 台 ,为 国有企 业 的管 理制度 创 新提供 了更 为丰 富 的选 择空 间和 多样 化 的发展 方 向 。其 次 ,现代 科 技 的 进 步 既 对 管 理 创 新 带 来 了需 求 上 的 压 力
结 构性 买方 市场 及 国有企 业 承担 的社会 职 能和 历
利润 最 大化 ,发 展到对 社 会发展 、环境 责任 和用
户责 任 的经 营 目标 多元 化理 念创 新 。从 国际企业
发展 上看 ,经 营 目标多 元化 已成 为趋 势 。 3 2 战略管 理创新 . 所谓 战 略管理 创新 ,是 指通 过对 企业 的发展 目标 、经 营思 路 、资源 结构 、业 务范 围等 重大 问 题 的 系统研 究 和分析 比较 ,对 旧有 的决 策及 决策
济竞争 ,管理创新便成为国有企业寻求生存和发
展的重要 任务 。
企业 是生 产力 要素 的载体 ,尤其 是 国有 企业 与先进 的生产力 相联 系 ,拥有现 代化 的生产 技术
和信 息 网络 ,为 国民经济 提供大部 分 的现代 化装
理 体制 、管理 制 度 、分 配 制 度 进行 变 革 和 更 新 ,
2 1. o5 0 1 N .
四 川 水 利
看 ,首先 ,管 理薄 弱 一直是 我 国 国有企业 竞 争力 低下 、效 益不 高 的重 要 因素 。发达 国家 的经 济增
为 导 向 ,以 市 场 来 实 现 生 产 体 系 中 的 每 一 个 环 节 ,尤 其是 在开 发环 节 中 ,要 把市 场需求 的产业 和产 品作 为企 业 开发 和创 新 的主攻 方 向 ,否则 企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化管理创新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化管理创新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经历了多次改革。
经过改革的国有企业,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创新。
通过削减冗余人员、压缩开支,以及推行现代化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国有企业遭遇到了代价繁重的利益过剩和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在持续40年的计划经济下,大量过度投资的行业和企业正在迅速走向不可持续的道路。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有企业管理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和失控状态。
在改革的初期,国有企业遭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许多传统的行业和企业仍然维持着它们的惯性。
然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为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门。
1984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可行的工业企业改革方案,企业这以后将得到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更好的融入市场化。
同时,国有企业成立了自己的股份制公司和公司管理模式。
二、现代化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作为国有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不可避免的转换。
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
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重视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适应性。
这些管理改进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资产和利润的提高,也体现在员工生产效率和生产速度的提高。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国有企业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努力与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努力。
三、国有企业的创新作为现代化国有企业的发展实践,创新是国有企业制定的优先事项之一。
在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实践。
首先,这些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研发成果的应用。
其次,国有企业通过开展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各种夹板和技术成果转化的真正发展机制。
这样,国有企业可以实现管理与技术成果的组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顺应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革和现代化管理创新培育。
同时,为实现持续经济发展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供了创新模式和发展空间。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中国迅速崛起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在营造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空间, 顾客导向、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形势,带给我们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与试炼。
在自主创新成为推动未来持续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需要的是各种层次和深度的管理创新与改革,来适应所处的制度环境和产品市场竞争。
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的企业管理不仅要规范化, 更要重视并努力实践管理的各方面创新问题。
创新管理是什么?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
第一,管理的创新。
一般认为,管理创新就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 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 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 以满足市场要求, 同时提高自身效益并实现社会责任目标的过程。
但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 管理创新不仅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呼唤, 更是世界科技进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因此,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要作好管理创新的观念准备, 同时妥善确立管理创新的目标定位。
第二,对创新活动的管理。
在这个国内国际经济双重挑战的压力下,将地方政府的利益、政策的偏好影响、经济制度的改革、市场竞争的潜力机遇与国企创新行为的不确定性有机结合,全面创新国企的制度文化形式观念,趋利避害。
第三,创新型管理。
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
它把创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而且要求整个组织和成员是创新型的。
企业的创新要求一个理念创新的精英团体作为支点,企业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体系,以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现阶段国企创新管理需要的是由单项创新到综合全方位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的趋势。
由此可见,必须要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决策管理、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方法的创新,缺一不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不可偏废。
这是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完善,下面我们从具体的方面来阐述国企创新管理的内容。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国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近来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出台,也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但是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方法还在顽强地发生作用。
公共管理论文浅谈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公共管理论文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针对国有企业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强调了企业管理要创新。
因为国企改革就其微观来讲,转变机制,三项改革等都有一个加强管理,创新管理的问题。
也就是说按照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调整,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实现最佳管理。
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90%是70年代和70年代以前兴建起来的,50年代和50年代以前建成的企业也占一半以上。
这些企业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延续了几十年,传统管理模式很难一下子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国企改革,但国企管理还没能按市场经济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各个环节,管理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据有关部门97年对我国2585家亏损企业的抽样调查,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亏损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7%,问题非常严重的。
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创新。
那么管理创新究竟涉及哪些范畴呢?根据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新的趋势和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方向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是不同了。
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
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
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三、战略管理的创新。
战备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
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
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或国家控股的企业,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科技创新是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存在的挑战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的策略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内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承担着国家科技安全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例如,在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扮演着基础建设的主力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在科技创新中具备较强的资源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国家可以通过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形成良性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国家整体创新水平。
最后,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民生,并推动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尽管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的体制机制限制了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由于其事业单位化管理,决策机制相对僵化,创新活力不足,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其次,国有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与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预算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它们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再次,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尽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但缺乏高层次、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这对科技创新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三、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策略和建议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建议:首先,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灵活性。
打破僵化的体制,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开放和有利的环境。
《2024年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范文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旨在研究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特征及动力机制,以探索国有企业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特征1. 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在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企业高管和职能部门外,越来越多的基层员工参与到创新中来,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收集基层的智慧和意见,促进企业管理的全面优化。
2. 跨领域的创新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内容也呈现出跨领域的特征。
从传统的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现在的数字化管理、绿色管理等,这些跨领域的创新内容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3. 注重实效性的创新过程在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更加注重管理创新的实效性。
企业不再仅仅追求理论上的创新,而是更加注重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三、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1. 政策推动力政策是推动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鼓励企业进行管理创新。
同时,政府还通过改革政策、市场环境等手段,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企业内部驱动力企业内部的动力是推动管理创新的根本力量。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也是推动管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3. 技术与市场的拉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的管理创新也受到技术和市场的拉动。
新技术、新市场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必须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是中国开放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管理模式的创新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整体进步。
下面将从国有企业的背景、管理模式的创新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的效果与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进行分析。
一、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背景中国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背景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
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地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推进企业现代化、培育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推动。
二、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容与方法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国有企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能够实现股权多元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引进市场化机制:中国国有企业通过引进市场化机制,如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责任制等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这样可以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化管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3.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中国国有企业在管理模式创新中注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国有企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国有企业在管理模式创新中注重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关注环境保护、职工权益、公益事业等,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效果与问题1.效果: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集中经营与专业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国有企业逐渐形成了适应市场竞争的机制和管理体制,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提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国有企业创新管理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管理对于保持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创新战略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方向。
通过合理规划和定位,明确创新目标,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建立创新团队国有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创新团队。
该团队应该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协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3. 打破部门壁垒国有企业在推动创新时,需要打破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只有形成一个跨部门、跨领域的创新合作体系,才能够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协同创新的效果。
4.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有创新成果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二、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加强投入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大研发投入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高科研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加强技术合作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技术合作,可以快速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的进程。
3.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国有企业应该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保护,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1、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必要性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一般地讲,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
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到40%,管理水平高低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1995年与1985年比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中,上升的占50.9%。
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压力。
同时,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已经导致了结构性的买方市场的形成。
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历史包袱更使其在竞争中处境不妙。
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方面看。
首先,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出台,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其次,现代科技的进步既对管理创新带来了需求上的压力,如技术的进步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可能,从而增加了对管理的需求和依赖,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为可能,如CIMS、EBP、MIS等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对产出的贡献率。
2、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
2.1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
据资料,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不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家不赞成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认为设董事会是使经理多了一个“婆婆”。
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
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
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
2.2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
2.3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
要解决这两者问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
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
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在我国企业推行CIMS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CI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
它带来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模式(JIT)、按类个别生产模式(OKP)、优化生产技术(OPT)、精良生产方式(LP)、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模式等。
尤其近10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市、10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开展了CIMS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有企业超过半数。
CIMS应用示范工程1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不仅给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想,促进了企业管理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的共享。
2.4要重视企业主要经营者在管理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
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熊彼特意义上的国企经营者,对于管理创新的推进,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但反之,就会阻碍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我国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经营者仍是通过行政任命或行政选拔的,不但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训练,也缺少管理实践,因此,这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素质的高低不一。
面对国有企业全面走向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选拔机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的人才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上新的高度,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2.5还要大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管理技术和方法工具创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基础管理包括企业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规定、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管理队伍的建立等等。
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管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
比如在实行信息化管理上,就需要很高的基础管理水平。
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实施企业管理软件的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还较低,处于国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我国大多数企业完整实施ERP的条件并不成熟。
此外,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动态管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抓基础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中创造适应自身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