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081cefa0116c175e0e4831.png)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科室、面积与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与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得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与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与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得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得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得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得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与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与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标准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73e7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5.png)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标准
1. 病名:颈椎病
诊断依据:
- 颈部疼痛,放射至上肢
- 颈部活动受限
- 颈椎X线、CT或MRI显示异常改变
治疗目标:
- 缓解疼痛
- 恢复颈部活动度
- 改善颈椎结构
治疗原则:
- 休息与保护:避免过度使用颈部
- 药物治疗: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药
- 物理疗法:热敷、颈部按摩、牵引等
- 腔内治疗: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
- 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考虑手术
2. 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依据:
- 腰背部疼痛,放射至下肢
- 活动过度后疼痛加重
- 腰椎X线、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治疗目标:
- 缓解疼痛
- 恢复腰部活动度
- 改善腰椎结构
治疗原则:
- 休息与保护:避免过度使用腰部
- 药物治疗: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药
- 物理疗法:热敷、腰部按摩、牵引等
- 腔内治疗: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
- 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考虑手术
3. 病名:脑卒中后遗症
诊断依据:
- 脑卒中病史
- 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目标:
- 恢复运动功能
- 改善语言能力
- 提高认知能力
治疗原则:
-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
- 药物治疗:根据症状给予相应药物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以上是康复科常见病的诊疗标准,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224b8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b.png)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在康复医学科,大家知道,恢复健康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一个康复治疗方案,都是根据患者的独特情况量身定制的。
咱们先来聊聊评估。
一、评估的重要性1.1 初步评估患者到达的时候,医生会进行初步评估。
这个阶段就像是给一幅画打底,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各种指标,比如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都是必须要注意的。
1.2 心理评估身体的痛苦,常常会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
医生得考虑到患者的情绪,毕竟,精神状态对康复效果影响很大。
有人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这话一点不假。
二、治疗方案的制定2.1 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治疗方案也就得千差万别。
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当前的身体状况。
就像做菜,得调配不同的材料,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2.2 多学科协作康复医学并非一个人的战斗,团队合作是关键。
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等都得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就像一支乐队,只有各个乐器配合得当,才能奏出动听的乐曲。
2.3 设定目标制定目标时,要务实。
目标不宜过高,也不能太低,得刚刚好。
比如说,能独立行走,或是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目标越清晰,前进的动力越足。
三、实施与调整3.1 治疗过程治疗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像走钢丝,得时刻保持平衡。
每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从物理治疗到功能训练,都要确保有效。
3.2 定期评估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进展。
就像驾驶汽车,时不时得检查一下导航,确保方向正确。
医生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
四、患者的参与患者的参与是康复的关键。
自己主动配合治疗,就像在参加一场马拉松,靠的可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坚持。
互信关系的建立,能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总结康复医学科的康复诊疗规范,绝不仅仅是个框架,而是每一个患者复苏的希望。
每一次评估、每一个方案、每一份坚持,都是在为患者铺就回归健康的道路。
最终,康复不仅是身体的复苏,更是心灵的重生。
通过这样的努力,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c1841cb26fff705cc170a51.png)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2024版】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2024版】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da6c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附件一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月门诊人次;
、出院人次;
、平均住院日≤ 天;
、药品比例;
、床位使用率≥ ≤ ;
、处方合格率达 ;
、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 ;
、出人院诊断符合率 ;
、成分输血率 ,血袋回收率
、传染病报告率 ;
、甲级病案率≥ ;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
、医院感染漏报率≤ ,医院感染率≤ 。
附件二 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压疮发生率;
、跌倒发生率;
、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置管等✆;
、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 小时重返✋✞率;
、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康复科诊疗规范标准
![康复科诊疗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1f23ffec3a87c24028c488.png)
康复科诊疗规范2015年10月修订版目录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 (3)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 (8)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 (14)脊髓损伤病康复诊疗规范 (21)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 (25)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 (29)脾胃病的疗规范 (33)胃脘痛(消化不良) (33)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37)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41)胃脘痛(消化性溃疡) (46)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51)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60)脾约(慢性便秘) (67)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72)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 (82)腰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91)痹症(膝骨性关节炎) (102)口僻(面瘫) (107)常见病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4)基本原则 (114)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4)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5)髋/膝关节置换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6)手外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6)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7)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7)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118)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120)物理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21)短波、超短波的治疗常规 (121)微波治疗常规 (122)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常规 (123)紫外线治疗常规 (124)牵引疗法 (125)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28)一、针刺疗法 (128)二、灸法 (131)三、拔罐疗法 (132)四、刮痧疗法 (133)五、小儿捏脊疗法 (13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 (136)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5ee6f92cbcd126fff7050b72.png)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作为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依据,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2af6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9.png)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诊前评估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疾病、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2.进行功能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3.结合影像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二、制定康复治疗目标1.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治疗目标。
2.目标应明确、可量化,考虑到患者的个人特点和潜力。
三、康复治疗方法1.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2.康复治疗方法应综合运用,灵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3.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康复团队协作1.康复医学科应建立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2.团队成员应密切协作,定期开展康复讨论和评估,制定综合治疗计划。
3.康复团队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1.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
2.对于需要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评估和配备,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康复训练。
六、康复效果评估和记录1.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指标。
2.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以上是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的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综合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康复团队的协作工作,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定期评估和记录康复效果,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康复服务。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ee12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3.png)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f6eaae561252d380eb6ee6.png)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康复医学质控标准
![康复医学质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73e3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0.png)
(三)仪器设备、导线插头、电极板、附件等连接处 应绝缘良好,并定期检查,如发现损坏或连接松动, 应停止使用,及时检修。
(四)电源插座处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五)高压、高频电疗室内,地面、墙壁、治疗床、治疗 椅等设备均应绝缘良好,仪器附近的暖气、水管应有木板
遮挡,治疗应在木床、木椅上进行。中频电疗仪不得与高 频电疗仪放在同一房间、使用同一电源线路。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三十三分。
(3)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 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对新入院患者及时检查 填写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 (4)值班医师遇有疑难、危重问题时,应及 时请示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三十三分。
2、交接班制度 (1)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者未到
开写医嘱、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三十三分。
2、开具各类治疗医嘱必须内容完整,符合规 范要求,其中康复治疗的医嘱需以康复评 定为依据,并开出规范的康复治疗处方。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三十三分。
3、治疗师应每天核对康复医嘱,确认无误后 方可执行。 4、康复治疗医嘱开出后治疗师应在24小时内 完成首次各项康复治疗。 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 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三十三分。
5、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次,重点检 查新入院患者、疑难病例和危重患者,会同 各级医师、治疗师(士)、护师(士),对 患者的康复目标、治疗方案进行指导,根据 病情需要调整治疗计划和措施。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三十三分。
6、科主任应不定期组织疑难病例的查房和 讨论,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难点,并协调和 安排相应工作。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8d0b4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4.png)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康复医学科的康复诊疗规范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康复治疗应该尽早开展,因为越早开始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对于一般的脑梗死患者,当天就可以开始康复预防治疗。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等情况,需要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开始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来说,3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然有益处。
其次,康复住院时限应该根据病情进行调整。
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果患者已经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的康复价值或者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可以经过申请批准后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临床检查规范包括一般检查和选择性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三大常规检查、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等。
选择性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诱发电位检查、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等。
特需检查包括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最后,临床治疗规范包括基础病治疗,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包括康复训练、体位训练、肌肉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2、言语治疗:包括语言训练、发音训练、口腔肌肉训练等,以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3、认知训练: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思维训练等,以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4、吞咽训练: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吞咽姿势训练等,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5、社会心理支持:包括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以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
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be8a7df10661ed9ac51f3b5.png)
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共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康复医学诊疗达到以下指标的要求:
一、需要康复诊疗的患者能及时得到有关康复医学服务;
二、经康复治疗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疗效为有效以上;
三、患者对康复诊疗的满意率在90%以上;
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科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
五、年技术差错率≤1%;
六、康复处方合格率≥98%;
七、康复医学评估完整率≥98%
人、康复病历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九、康复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0一95%;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5天。
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1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大于90%.深入患者家庭或有关社会福利机构,上门开展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与所在社区的有关下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间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康复协作诊疗、培训等技术指导关系。
安龙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2。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5c0c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5.png)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科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获生活能力。
在康复医学领域,有一些基本标准是必须遵循的,这些标准不仅涉及到医疗技术,还包括对患者的关怀和治疗过程的管理。
本文将就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个性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康复治疗方案必须是个性化的。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全程关怀。
康复治疗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全程关怀。
这包括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同时,医生和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
另外,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专业团队的协作。
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相互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只有专业团队的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最后,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还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的进展情况,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包括个性化治疗、全程关怀、专业团队协作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这些标准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标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获健康、重返社会。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为康复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标准一、康复医治标准康复医治的时刻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那么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能够够开展康复医治。
一样的脑梗死,当天能够开展康复预防医治大面积脑梗死、较严峻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踊跃操纵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展康复预防医治,一样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场康复预防医治开展康复医治晚,康复结局差,归并症多。
一样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医治仍有利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抵达出院时刻,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显现并发症需住院医治,经申请批准后能够适当延长住院时刻。
三、临床检查标准〔一〕一样检查一、三大常规检查。
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五、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一、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形,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看颅内压力转变时。
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不是有颅内血管狭小、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给情形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显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辨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转变,有加重迹象时;③归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形需要进展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五、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辨别诊断及判定预后时。
六、心脏彩色B超、颈部彩色B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消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形,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运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珍贵检查。
四、临床医治标准〔一〕临床常规医治一、根底病医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医治。
二、延续性临床医治:调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医治等。
3、改善精神、言语、认知、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医治和相关临床技术的应用。
4、高压氧医治〔受伤时刻在一年之内者可酌情利用)五、中医中药医治。
〔二〕常见并发症的处置一、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二、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用或手术医治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医治等。
4、压疮:体位处置、换药,必要时手术医治等。
五、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六、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7、其它归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
上述并发症,依照需要请专科会诊医治,必要时转院行专科医治。
五、医疗康复标准(一)、功能评判入院后5天内进展初期评判,住院期间依照功能转变情形可进展一次或多次中期评判,出院前进展末期评判。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要紧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判工程如下:一、躯体功能评判Brunnstrom评判、Fugl-Meyer评判〔FMA〕、肌痉挛评判、关节活动度〔ROM)评判、感觉评判、平稳功能评判、和谐评判、肢体形态评判、上肢功能评判、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判、疼痛评判、肌力评判、辅助器具适配性评判,可步行者需进展步态分析。
二、精神心理评判存在相关问题者进展认知功能评判〔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判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展评判,然后针对具体情形进展定向、经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判〕、人格评判、情绪评判,存在行为障碍者进展专门行为障碍评判。
3、言语、吞咽功能评判第一进展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展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局部患者需进展吞咽障碍评判、肺活量检查。
4、社会意理及生活质量评判五、康复成效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第一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医治标准康复医治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眷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安康教育相结合。
一、物理医治〔1〕运动医治:初期要紧进展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稳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展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展患侧肢体的运动操纵训练,和各类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展站立床医治及坐、跪、站立位的平稳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增强前期医治的根底上,依照患者运动操纵能力、肌力、平稳功能等情形,循序渐进进展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医治:选用电子生物反映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医治、超声波医治、超短波短波医治、中频脉冲电医治等。
2、作业医治〔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依照认知评判结果进展定向、经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峻病例初期可进展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硕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利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医治: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展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依照知觉评判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识别、空间构造、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展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初期可在床边进展平稳、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可能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展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操纵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有效功能。
〔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利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展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
3、语言医治对有构音障碍者进展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展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局部患者需进展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展针对性训练。
4中医康复治疗〔1〕针刺医治:采取分期医治与辨证医治相结合,取穴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
〔2〕推拿医治:一样在中风后两周开场推拿医治,以益气血、通经络、调补肝肾为原那么,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医治:电针、头皮针、艾灸、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帖贴敷、穴位埋线、火罐、中药医治等。
五、辅助技术初期或严峻病例需配置一般轮椅,大局部患者需配备踝足矫形器〔AFO〕,局部患者步行时需借助四脚仗或手仗,局部患者需配置必要的生活自助具〔如修饰自助具、进食自助具等〕。
预防或医治肩关节半脱位可利用肩托,局部患者需使用手功能位矫形器或抗痉挛矫形器。
(三)、肩-手综合征(SHS)的康复医治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他指,最后手掌手背到腕上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作用,℃~℃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1次/日。
主动、被动运动应第一进展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形下进展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
交感神经阻滞。
类固醇制剂可口服或肩关节或腱鞘注射(四)肩关节半脱位GHS〕的预防及康复医治预防:一但显现半脱位多难于恢复,应初期爱惜预防。
初期患肢可安置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也可用吊带。
医治: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固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医治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得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维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映医治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形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损伤患肢,引发肩痛和半脱位,必然注意爱惜肩关节(五)康复护理标准一、康复护理评估包括皮肤状况、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意外损害危险因素、二便功能及对伤病知识把握程度的评判。
2、康复护理〔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
〔2〕膀胱与肠道功能训练,二便治理。
〔3〕康复延伸医治:依照康复医治师的意见,监视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展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吞咽、语言交流等延续性训练。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各类感染的预防护理,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护理,脑室腹腔流管阻塞的防治护理及癫痫发作的救治与护理。
3、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良肢位的摆放a.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能够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b.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躯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c.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阻碍,异样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发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需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维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避免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避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六、职业康复标准〔一〕职业康复评判常规进展功能性能力评估,轻、中度颅脑损伤需进展工伤职工职业调查、就业意愿评估、工作需求分析、主动使劲一致性评估、工作模拟评估、现场工作分析评估等。
〔二〕职业康复〔1〕职业咨询:通过测试、咨询、诊断、计划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与方式,引导工伤职工客观地熟悉自己,了解自己的开展潜能、职业爱好、个人性格,调适自己的职业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开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