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7 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生物试题
课时分层作业(七) 免疫调节(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A[结合有关免疫的知识,逐项分析解答。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
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故D项正确。
]2.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垂体⑧淋巴结⑨纤维蛋白原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⑨D.①②③④⑥⑧D[骨髓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属于第三道防线,①正确;扁桃体属于第三道防线,②正确;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③正确;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④正确;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⑤错误;吞噬细胞参与第三道防线,⑥正确;垂体不属于免疫系统,⑦错误;淋巴结属于第三道防线,⑧正确;纤维蛋白原不属于免疫系统,⑨错误。
]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D[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C.扁桃体、骨髓、淋巴、脾等都是免疫器官D.第三道防线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D[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B错误;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等均属于免疫器官,但淋巴不属于免疫器官,C错误;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D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 2.4免疫调节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是骨髓、脾等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可位于淋巴液、血浆和淋巴结中,包括B细胞、T细胞等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如溶菌酶、抗体等D.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说明机体可能有炎症发生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B细胞和T细胞均是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的C.只有树突状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D.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布于免疫器官中3.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B.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其本质都是蛋白质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液和淋巴结中4.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此免疫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式为细胞免疫B.该免疫过程可以直接杀死抗原C.该免疫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裂解靶细胞,释放出抗原实现的D.该免疫过程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发挥作用5.下列有关免疫反应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的细胞膜上可以同时存在有识别抗原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B.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C.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抗原分子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分子D.当相同抗原进行第二次侵染时,B细胞和记忆细胞均能增殖分化6.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7.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受刺激后释放细胞因子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B.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8.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的结合物D.甲细胞和乙细胞的起源相同,且二者细胞中的DNA也相同9.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10.2017年入冬以来,乙型流感爆发,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时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
高中生物第四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基础巩固]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抗体、抗原D.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抗体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答案:A2.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 )A.淋巴结、T细胞B.皮肤、黏膜C.溶菌酶、抗体D.脾、细胞因子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皮肤和黏膜不属于免疫系统。
答案:B3.T淋巴细胞起源和成熟于 ( )①骨髓②胸腺③脊髓④脾A.①④B.①②C.①①D.③②解析:各种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脾是淋巴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答案:B4.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下列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心脏B.骨髓C.胃D.肺解析:心脏与血液循环有关,不属于免疫器官,A项错误;骨髓属于免疫器官,B项正确;胃是消化器官,不属于免疫器官,C项错误;肺与呼吸有关,不属于免疫器官,D项错误。
答案:B5.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细胞因子B.疫苗C.血清D.抗原解析: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疫苗通常是病原体减毒或灭活后制成的,属于抗原;血清是血液凝固后的液态部分,其中含有抗体。
答案:A6.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是( )A.抗原B.抗体C.抗毒素D.溶菌酶解析: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答案:A7.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属于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D.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解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皮肤不属于免疫器官,A项错误;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B、C两项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D 项正确。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Ⅱ)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2.4 免疫调节(Ⅱ)【目标导航】1.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描述免疫功能的异常反应。
3.举例说明免疫学的应用。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其作用是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以上功能实现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
二、免疫功能的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1.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病症称为自身免疫病。
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
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该病毒简称HIV。
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4.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2)用人工标记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3)器官移植。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及清除功能1.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A.免疫防卫功能、免疫稳定功能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监控功能C.免疫监控功能、免疫稳定功能D.免疫稳定功能、免疫防卫功能答案 B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功能、监控功能和清除功能三个方面。
免疫防卫功能指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功能;免疫清除功能指免疫系统帮助机体清除体内代谢过程中受损伤或衰老的、死亡的组织细胞,维持机体各器官正常的功能;免疫监控功能指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变异细胞(如癌细胞)的功能。
2.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的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 A.病原体B.抗原性物质C.抗体D.自身物质答案 B解析在清除自身损伤细胞的免疫过程中,损伤细胞不属于病原体。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免疫调节(2课时)课时对点练
第4节免疫调节(2课时)课时对点练题组一细胞免疫1.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细胞数目增加答案 B解析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T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胸腺先天性缺失的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T细胞减少,B细胞无明显变化,无细胞免疫功能,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2.(2018·河南周口郸城一高高二上开学考试)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图中只有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答案 A解析A项,抗原刺激T细胞后,T细胞会加快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项,X物质是细胞膜上的抗原决定簇,其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C项,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D项,图中T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答案 D解析在细胞免疫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之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会使靶细胞裂解,而不会产生抗体。
4.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
下列有关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B.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禽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C.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特异性D.人体可以通过T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答案 B解析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项错误;被禽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靶细胞,B项正确;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项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D项错误。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基础小练]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胞吐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抗体与抗原结合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A.②⑤ B.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答案:C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将病原体阻止在皮肤、黏膜(如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之外,使其不能进入机体组织细胞中,因此①②④⑤都属于第一道防线。
2.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C.因强烈打击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D.为体弱者注射免疫球蛋白答案:C 解析:自身衰老、死亡、破损的细胞都属于抗原。
3.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答案:A 解析:吞噬细胞吞噬异物是胞吞,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4.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发生于体液免疫答案:B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答案:C 解析: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课时 免疫调节(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时免疫调节(Ⅰ)【目标导航】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比较说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描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含义: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举例: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含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举例: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其中前者又分为B细胞和T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含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举例: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
2.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
其中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4)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效应: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答案 B解析免疫系统包括三部分,即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所以A错;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而T细胞和B细胞仅指淋巴细胞,所以C错;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并非只有免疫细胞,其他细胞也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A.骨髓、T淋巴细胞B.脾脏、B淋巴细胞C.扁桃体、吞噬细胞D.胸腺、红细胞2.[2023·新疆巴音郭楞高二校联考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不同的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属于免疫细胞C.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免疫器官主要由脊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组成D.吞噬细胞、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都是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4.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下列有关树突状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仅分布于免疫器官中B.树突状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C.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D.树突状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5.[2023·甘肃庆阳高二统考模拟]自然杀伤细胞(NK)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因其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
NK分泌的穿孔素能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管状通道,导致靶细胞被破坏。
NK和穿孔素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A.免疫细胞、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C.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脾、皮肤都是人体的免疫器官B.胸腺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等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7.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B.免疫细胞均生活在内环境中C.免疫细胞指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D.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B.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C.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各种血细胞D.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有胸腺、淋巴结、垂体、扁桃体等9.根据下列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图解,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字母a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C.辅助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清除和分解体内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 实验班免疫调节自主学习 新人教版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实验班免疫调节自主学习新人教版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1)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菌酶等。
(2)来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____________作用的物质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物质。
2.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道防线:_____________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防卫功能异常①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敏反应a.概念:已__________________的机体,在___________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___________或功能紊乱。
b.特点:________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_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__的细胞。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试题
免疫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 A.体液大量流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解析】皮肤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和消灭病原体,大面积烧伤导致皮肤大面积受损伤,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B正确。
会导致体液部分流失,但不是感染病原体主要原因,A错。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特异性免疫,皮肤为非特异性免疫,C错。
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D错。
【答案】 B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效应B细胞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答案】 C3.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几乎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解析】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在离开人体后不能存活,B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HIV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无细胞结构,D错误。
【答案】 C4.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B错误;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抗体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高中生物总复习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29 新人教版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总复习免疫调节课时作业29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解析:细胞Ⅰ为B淋巴细胞,细胞Ⅱ为记忆细胞,它们都能识别抗原。
⑨所在的阶段中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免疫效应⑦比⑥要强;由于该图表示的是体液免疫,故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答案:A2.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解析:根据题图箭头方向可知M细胞是记忆细胞,E细胞是浆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的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加强免疫效应;人乳头瘤病毒在进入宿主细胞前和在靶细胞裂解后被释放到体液中,都需要抗体对其发挥作用;只有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紧密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
答案:D3.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解析: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阶段,T细胞或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出来。
然后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细胞沉淀或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所消灭,所以本题中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
答案:D4.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5.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是(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解析: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流感病毒)的抗体及记忆细胞,当流感病毒侵入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迁安一中高二生物组织培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组织培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1.某优良品种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其花药通过组织培养形成了试管苗。
下列对这一培养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花粉形成试管苗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B.试管苗有四种基因型,其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通过该过程培养出的试管苗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D.这些试管苗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2.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无性生殖B.主要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培养过程中由于人工培养基含大量营养,不需光照就能发育成完整植株D.人工培养基中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糖、维生素等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细胞工程应用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B.细胞工程属于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研究C.运用细胞工程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随意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获得人们想要的性状D.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蚕豆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全能性D.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5.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6.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过程,②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X代表的是________,③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________________过程。
【同步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7)免疫调节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7)免疫调节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是骨髓、脾等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可位于淋巴液、血浆和淋巴结中,包括B细胞、T细胞等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如溶菌酶、抗体等D.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说明机体可能有炎症发生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B细胞和T细胞均是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的C.只有树突状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D.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布于免疫器官中3.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B.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其本质都是蛋白质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液和淋巴结中4.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此免疫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式为细胞免疫B.该免疫过程可以直接杀死抗原C.该免疫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裂解靶细胞,释放出抗原实现的D.该免疫过程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发挥作用5.下列有关免疫反应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的细胞膜上可以同时存在有识别抗原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B.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C.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抗原分子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分子D.当相同抗原进行第二次侵染时,B细胞和记忆细胞均能增殖分化6.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7.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受刺激后释放细胞因子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B.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8.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的结合物D.甲细胞和乙细胞的起源相同,且二者细胞中的DNA也相同9.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10.2017年入冬以来,乙型流感爆发,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时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1.根据下面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杂种植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___倍体植株。
(4)随“神六”太空旅行的种苗中,最受关注的是柴油树试管苗。
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
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进行到________过程即可(填字母编号)。
(5)若培育抗虫棉,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棉花受精卵,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该过程相当于________(填字母编号)。
(6)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种子类似物,它是20世纪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之一。
由发育到________过程(填字母编号)的结构包裹上________可制备人工种子。
2.“白菜―甘蓝”是科学家用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由杂种细胞D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
免疫失调课时作业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时作业设计单基本信息单元名称第4章免疫调节年级高二年级学期秋季教材版本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课时题目第3节免疫失调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作业目标1.通过多种类型题目的创设全方位考查我们对免疫失调病: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概念、机制的理解,使我们初步形成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
2.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将知识点融入试题的情境中,结合数学模型分析,考查我们知识迁移、图像分析的能力,培养我们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基础巩固(必做题,建议8分钟完成)精选题目设计意图1.填空(1)抗原和过敏原的比较比较内容抗原过敏原性质不同一般是大分子________来源不同可以是外来物质,也可以是机体自身的成分________感染对象不同________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人,过敏原可能不同1.考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温故知新,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
(2)比较体液免疫与过敏反应2.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当哮喘发作时,会导致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哮喘临床症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B .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牛奶、青霉素、尘螨等 C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哮喘发作时,毛细血管周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3.屠呦呦团队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超80%。
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通过某些医疗手段治疗使患者痊愈B.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艾滋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C.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传染率高,应该远离该病的患者D.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导致自身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4.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下列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打击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倡导洁身自爱 B .消灭蚊虫,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叮咬传播 C .不吸毒,避免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 D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穿耳、文眉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________________ 反应时机机体________同种过敏原 机体_______接触抗原抗体分布 ________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________等,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形成________复合物2.考查过敏反应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1.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D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3.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抑制病菌的繁殖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C.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4.与靶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人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B.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
细胞
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 D.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5.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
)
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7.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
A.产生的细胞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C.作用的方式不同D.作用的结果不
同
8.关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用HLA表示 B.常用AIDS表示
C.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9 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错误的是( )
A.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腹泻属于过敏反应
B.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抗体也可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C.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之丧失毒性
D.艾滋病与自身免疫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1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11.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
12.(2012海南)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13.(2012江苏)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 HIV 病毒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 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14.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特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
疾病类型中的______。
15.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过程发挥
免疫作用。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二
1-5 AABBA 6-10 BDCDC 11-13BDB
14.(1)②③(2)效应T细胞抗体
(3)⑤⑦(4)②⑥(5)④⑤反应快而强
15. (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效应T 二(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3)b、c、d、e、g(有a、f的答案不给分,缺一不得分) (4)④(5)b 免疫缺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