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合集下载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统计结果显示,开展活动后, 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了 4%,为医院节约了大量成本。
综合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的 开展有效地降低了胃管的非计 划性拔管率,提高了患者的安 全性和护理质量。
效果评估总结
通过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我们成功地降低了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了护理质 量。
活动过程中,圈员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和创造力,通过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和不 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背景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拔管,包括胃管、尿管、静脉导管等。 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还可能增加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痛苦。因此,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是护 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汇报范围
汇报内容: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 计划性拔管率的实施过程、方法、成果及意义。
确定改进措施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胃管的固定 、清洁、更换等细节。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胃管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定期检查和评估
对患者的胃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 保胃管的正常使用。
效果评估方法
对比法
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 非计划性拔管率进行对比 ,以评估活动的效果。
统计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 据和图表,对活动的效果 进行定量评估。
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如患 者的年龄、病情、护理措 施等,以全面评估活动的 效果。
效果评估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开展品管圈活 动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明显降低,由原来的5%下降至 1%。
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还为医院节约了成本,取得了良好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留置胃管患者,确立”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工作程序,制定对策并实施。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1.9%下降到活动后的0.5%(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降低了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标签:品管圈;留置胃管;拔管率吞咽功能障是脑卒中以及脑外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但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能导致食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危及生命。

据统计,吞咽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0%~60%[1]。

神经外科患者主要是通过鼻胃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但是住院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性非常高。

非计划性拔管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脱落[2]。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圈员参与打分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改善与管理。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

我科于2013年5月成立品管圈,以”降低神经外科患者鼻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神经外科共有床位数40张,医生8名,护士14名,平均住院患者1125例,其中留置胃管为450例,留置率为40%,本文来源数据为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开展品管圈前后病房留置胃管患者的查检资料及统计数据。

1.2方法1.2.1品管圈成立我科于2013年5月成立了品管圈,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QCC小组,圈员共56名,其中包括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小组成员年龄为22~40岁,学历为大专及本科。

品管圈在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Q C C t e a m,t o r e d u c e t h e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d w e l l i n g n e e d l e U E X r a t e” a s t h e t h e m e ,
患者静脉 留置针 非计 划拔 管率” 为主题 , 调查现状 , 分析非计划拔 管原 因, 实施相应对策 , 比较品管 圈活动前后 的非计划拔 管率和 圈员 的各项 能力。 结果 老年 留置针非计划拔 管率由 5 0 %降低到 2 0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P<0 . 0 0 1 ) 。护士的 Q C C能力 、 团队精 神、 管理 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积极性 、 荣誉 感显著提升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 高静脉输液质量 , 降低老年 患者 留置针 非计划拔 管率 。 关键词 : 品管 圈; 老年 患者 ; 留置针 ; 拔管率
r a t e” a s t h e t h e m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u 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r e a s o n s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 c o mp a i r s o n o f p r o d u c t s b e or f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t u b e c i r c l e t h e u 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r a t e a n d t h 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c i r c l e me mb e r s . Me t h o d T h e

38页护理品管圈汇报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38页护理品管圈汇报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通过品管圈活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合 作意识得到了增强,能够更好地协同 工作。
护士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职业成就 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护理质量改进意识提高
团队成员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意识得到 了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 提出改进措施。
改进建议
持续监测并改进留置针操作流程
01
对留置针操作流程进行持续监测,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进
效果确认
效果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对比分析等方式,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评估 ,了解活动效果。
效果确认
根据评估结果,确认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和效果,总结经验教 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4
品管圈活动效果与改进
有形成果
1 2
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下降
一步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加强护士培训
02
定期对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

完善患者宣教资料
03
制定更加完善的患者宣教资料,让患者更好地了解留置针的作
用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05
总结与展望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针对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 01 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 02 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等手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和 03 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是影响留置针非计划性拔
管发生率的两个关键因素。
下一步计划
01 针对本次活动的成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措 施,并推广应用到其他科室和病区。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拔管率高,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风险。

为了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品管圈活动被提出并实施。

该活动涉及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培训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监测和反馈等。

本文旨在对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质量管理为核心,通过团队合作,不断循环改进的管理工具。

在该活动中,首先建立了由医生、护士、院感科、质控科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团队,并确定了目标: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然后通过培训、沟通、监测等手段,不断改进实施各项措施,最终达到提高患者安全质量的目的。

在培训方面,医院针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了静脉留置针操作规范化的培训,包括正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等内容。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增强了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关爱和照顾意识。

在规范操作流程方面,医院制定了详细的静脉留置针操作规范,包括留置时间、固定方式、留置部位等要求,以确保操作的统一和规范。

在加强监测和反馈方面,医院建立了相关的监测系统,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了监测和统计,为活动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医院也建立了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渠道,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和意见,促进改进。

二、品管圈活动的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非计划拔管率下降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医院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降。

这是品管圈活动最直观的效果之一。

通过与之前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清楚地看到非计划拔管率的显著降低,为老年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

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由改善前的5.4%降低至改善后的0.38%。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品管圈胃管非计划拔管【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051-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在不断更新,护理质量面临着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问题,怎样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工作,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1],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

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比。

品管圈活动在日本及美国等各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2]。

目前QCC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医院中已经广泛开展。

2012年9月-2013年3月,我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开展品管圈前后半年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对比资料(收入病人数持平)。

1.2方法1.2.1 品管圈组成由辅导员、圈长、圈员等12人组成。

其中辅导员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圈员则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深入挖掘根本原因
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根本 原因分析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挖掘根本原因, 制定更加有效的改进措施。
加强团队协作
在品管圈活动中,团队协作非常重要。需要加强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推广经验
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推广到其他科室 和医院,以便更好地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病历资料、护理记录等途径 收集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相关
数据。
数据收集内容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拔管时间、原 因分析等。
数据收集注意事项
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避免 遗漏和错误。
原因分析
03
患者因素
患者年龄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意 识状态变化,容易发生非计划性
拔管。
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及时的护理。
效果评估与总结
05
效果评估
实施前数据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之前,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30%。
实施后数据
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干预,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到10%。
数据对比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率有着显著的效果。
THANKS.
活动总结
经验总结
本次品管圈活动成功地降低了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这得益于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共 同努力。活动中,大家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脑力激荡、数据分析、制定措施等 环节,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训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措施的执行不够到位、培训不够充分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品管圈活动中更加关注并加以改进,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在医疗领域,品管圈可以应用于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等方面,如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等。
03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 性拔管率
计划阶段
问题定义
明确非计划性拔管率高的现象 ,并确定其影响范围和程度。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调查,设定具体的、 可衡量的、可达成、相关性强 和时限明确的目标。
原因分析
品管圈的组成
品管圈通常由7-10名成员组成,包括圈长、秘书和圈员等角 色。
圈长负责整个品管圈的活动策划和组织,秘书负责记录和整 理品管圈的活动成果,圈员则积极参与品管圈的活动,提出 问题和建议。
品管圈的应用范围
品管圈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通 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问题陈述
非计划性拔管率较高,需要采取措施 降低。
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来监控和预防非 计划性拔管。
02
品管圈简介
品管圈的定义
品管圈是指在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 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品管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团队协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患者满意度提高 由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降低,患 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从 原来的80%提高到了90%。
医疗质量提升 非计划性拔管率的降低,减少了 患者的再次插管次数,提高了医 疗质量。
建议与展望
01
02
03
04
持续改进
建议继续关注并改进其他潜在 的医疗安全问题,如导管滑脱
、误吸等。
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对胃管护理和预防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 划性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进行改进。

结果: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由10.7%降至2.7%。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效果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activities in reducing rate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Unplanned extubation (UE)of stroke patients.Method:Activitie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Unplanned extubation(UE)of stroke patients,and explore the main reason,made corresponding counter measure and organize the implementation.Result:The rate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Unplanned extubation(UE)of stroke patients decreased from 10.7% to 2.7% after intervention.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activiti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in reducing rate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Unplanned extubation(UE)of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Stroke;Unplanned extubation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65%[1],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减少患者因吞咽呛咳引起肺部感染的发生,部分患者通常在发病后24~72 h内插入胃管,进行鼻饲。

品管圈在降低脑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脑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脑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脑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5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留置胃管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6月-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留置胃管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脑外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QCC活动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改善护理品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图分类号] R77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82-02 脑外科危重患者常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临床上最普遍的方法是通过留置胃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但留置胃管会有口干、咽痛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经常发生自行拔管的现象:偶尔也有因医护操作不当等导致胃管意外脱落。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其中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

UEX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而且使重插率增加,加大护士工作量,增加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机会。

品管圈(QCC)作为解决关键问题的管理手段,通过一种至下而上的管理方法,能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2]。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将QCC活动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我科于2015年6月成立关爱圈,确定以”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中共有留置胃管107例,其中男62例,女45例,年龄18-79岁。

脑出血45例,重型颅脑损伤53例,动脉瘤6例,胶质瘤4例。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降低了医疗成 本。
05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1
应用品管圈方法可有效降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 管率
2
品管圈成员的团队合作和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明 显提高
3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建议
01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配合度
THANK YOU.
02
品管圈源于日本,自1960年代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
03
品管圈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
品管圈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
1
近年来,品管圈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推 广和认可。
2
在胃管管理方面,品管圈活动成功地降低了非 计划性拔管率。
3
通过引入品管圈,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分析问 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品管圈的组成与运作方式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由工作场所相近或 相同的一群人,以解决工作问题 为目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分工合作 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找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团队。
品管圈通常由7-10人组成,圈员 包括不同层级的人员,包括领导 、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 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胃管的UEX率,提高 病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并探讨其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研究方法与步骤
• 成立品管圈小组:首先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成立品管圈小组,包括圈长、秘书、圈员等成员。 • 主题选定:圈员共同讨论并选定降低胃管的UEX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 活动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包括活动时间、目标值、实施方案、监控指标等内容。 • 问题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病人及医护人员对于胃管安全的认知情况,分析导致UEX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护理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安全。

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两组共705例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为0.63%;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 2.19%,采取措施后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降。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尿管意外拔管率中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积极性。

Abstract:Objective Application of QCC reducing indwelling catheter non planned decannulation rate,improve the nursing safety.Methods To set up a “circl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me,the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a total of 705 cases of catheter were investigated,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accidental extubation,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non planneddecannulation rate was 0.63%;the observation group non planned decannulation rate was 2.19%,taken after the non plan cupping rate decreased. Conclusion QCC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in reducing indwelling catheteraccidental extubation rate in effect,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but als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ring member. [keyword]:Quality control circle,Indwelling catheter unplanned extubation,C-type catheter fixtures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Indwelling catheter the non plan cupping;C catheter fixing device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品管圈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拔管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开展相关质量改进。

结果经品管圈活动,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由12.5%降至2%。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维护了患者的安全;还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凝聚力,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

标签:品管圈;胃管非计划拔管;应用品管圈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由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1];胃管非计划拔管是指留置胃管患者胃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胃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胃管脱落。

胃管非计划拔管,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使患者住院天数、经济费用增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更好地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科于2013年5月4日成立了品管圈,确立了”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运行程序与方法1.1品管圈的成立科室6名护士积极参加品管圈活动,其中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出1名护士任圈长。

1.2主题选定由全体圈员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出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并制成图表,采用评价法,根据院方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分别打分,6个人平均分为该方面的实得分,4项之和为该问题的总分,最终确定”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为活动主题。

1.3拟定活动计划拟定活动计划绘制图表,本次品管圈活动时间共3个月。

第1个月:选定主题、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立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第2个月:效果调查;第3个月:巩固实施、总结资料、进一步改进。

1.4现状把握查阅本月2013年2月~4月的胃管非计划拔管共有8例,找出原因,制作”非计划性拔胃管”查检表,并将相关情况记录于该表中。

清新淡雅医学医疗品管圈护理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授课课件ppt

清新淡雅医学医疗品管圈护理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授课课件ppt
24
20
22
20
86
5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40
38
36
28
142
1
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30
34
30
32
126
3
降低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
38
36
34
26
134
2
降低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
36
32
26
28
122
4
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5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对策名称
规范操作流程
主要原因
冲管封管操作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规范
改善前:由于封管与冲管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留置 针非计划性拔管。原 因:1.不熟悉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防范2.留置针导管维护不规范
对策实施:负责人:实施时间:7月第5周-9月第2周实施地点:脑病科
对策处置:制定标准的冲管与封管流程。严格配制封管液浓度。集中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3
1
5
1
3
1
5
20
针头型号不匹配
1
1
1
1
1
1
3
1
10
敷贴
规格大小不匹配
3
3
3
3
3
5
3
3
26
质量差
1
1
1
3
1
1
1
3
12
环境
温度
温度过高
3
1
1
1
1
1
5
1
14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经源性膀胱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率[8-11]。

刘静、郑卫红等也报道改良膀胱冲洗技术能保证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12,13],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但至今为止,未见改良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多耐患者多重耐药变化以及泌尿系感染尿液有形成分影响的相关报道,未见其临床循证医学的支持。

3.3 本研究表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结束时(第28d)、治疗第8周结束时(第56d)、第12周结束时(第84d)的尿液多重耐药情况、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草酸钙结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观察组治疗第8周结束时(第56d)、第12周结束时(第84d)的尿液多重耐药情况、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草酸钙结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改良膀胱能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多重耐药相应情况和泌尿系感染尿液有形成分的变化,从而降低其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1] NseyoU,Santiago-LastraY.Long-TermComplicationsoftheNeurogenicBladder[J].UrolClinNorthAm,2017,44(03):355-366.[3] Vírseda-ChamorroM,Salinas-CasadoJ,Barroso-Manso,etal.Influenceofbladderlithiasisonlowerurinarytractdy namicsinpatientswithspinalcordinjury[J].SpinalCord,2017,55(08):765-768.[3] MyersJB,PatelDP,ElliottSP,etal.MendingGapsinKnowledge:CollaborationsinNeurogenicBladderResearch[J].UrolClinNorthAm,2017,44(03):507-515.[4] DrayEV,CameronAP.IdentifyingPatientswithHigh- RiskNeurogenicBladder:BeyondDetrusorLeakPointPres sure[J].UrolClinNorthAm,2017,44(03):441-452.[5] 廖利民,吴娟,鞠彦合,等.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04):301-317.[6]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67-329.[7] 蔡文智,陈思婧.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二)[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2):210-216.[8] 张建梅,蒋春燕,李娜,等.改良膀胱冲洗技术预防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08):986-989.[9] KallenAJ,HidronAI,PatelJ,etal.Multidrugresistanceamonggram-negativepathogensthatcausedhealthcare-as sociatedinfectionsreportedtotheNationalHealthcareSafetyNetwork,2006-2008[J].InfectControlHospEpidemiol,2010,31:528-531.[10]张娜,张洪涛,肖斌,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05):211-215.[11]马锐,陈建常,张春浩,等.手术部位感染主要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9):2338-2340.[12]潘红平,陈清,储从家,等.手术部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3):367-369.[13]李艳芬,赵双玉,谢粟梅,等.经尿道膀胱冲洗在男性神经源性膀胱中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7):50-51.(本文编辑:王 萍 谭哲煜)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14.015工作单位:237200 霍山 安徽省霍山县医院孙美玲: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护士长收稿日期:2019-06-19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孙美玲 杜小凤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运用品管圈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应用

运用品管圈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应用

运用品管圈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应用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SICU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对SICU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选定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开展相关质量改进。

结果:经品管圈活动,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由12.5%降到2%。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品管圈;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品管圈(quality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 。

1临床资料对2014年1-3月SICU患者的胃管进行调查,其中胃管置管累计68人次、非计划性拔管8人次、非计划性拔管率12.5%,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插管意外脫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包括(1)护理措施落实不当。

(2)病人生理反应。

(3)医生不配合。

其中护理措施不当5例,患者因素2例,医生不配合1例。

2 研究方法2.1组织品管圈组织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特点、活动原则、活动方法,使护士对应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了解。

在大家自愿的前提下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然后由小组成员选出辅导员、圈长、副圈长各一名。

2.2选定主题通过对2014年护理质量检查、患者反馈、护士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等识别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问题。

主要问题: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强宣教提高病人病情知晓率、提高优质护理减少投诉率、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加强培训降低护理缺陷率。

根据上述问题,小组成员选定活动主题为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引言静脉留置针是老年住院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常用的医疗器械。

非计划拔管对患者的健康和护理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困扰。

为了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本文通过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背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医疗操作的重要医疗器械,尤其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由于患者年龄大、认知能力下降等因素,非计划拔管率也相对较高,这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负担,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活动来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率。

二、品管圈活动简介品管圈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团队合作、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组成的品管团队,通过品管圈的方法和工具,对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进行了持续改进。

三、活动内容1. 数据收集我们对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收集过去一年的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和相关因素,我们确定了非计划拔管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问题分析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的行为因素、护理操作不规范、设备使用不当等。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确定了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3. 制定改进计划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加强患者宣教、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设备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并确定了改进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4.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制定的改进计划,我们开始了改进措施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每一项措施,并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和推广。

5. 数据分析和评价在改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继续对非计划拔管率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价了改进效果,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四、效果分析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持续改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老年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品管圈活动的推动下,针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措施,本文旨在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一、前言老年患者因病情复杂、免疫力低下等特点,通常需要长期留置静脉针以便输液、静脉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

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较高不仅会增加患者疼痛感和恢复时间,更可能导致感染等严重后果。

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式,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持续改进流程,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研究在品管圈活动的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本医院老年病房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

2. 干预措施:在品管圈活动的指导下,采取以下干预措施来降低非计划拔管率:a. 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依从性;b. 优化静脉留置针的选择和固定方式,减少异物皮肤粘贴和冷热变化造成的不良刺激;c. 定期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的评估和护理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d. 建立静脉留置针管理的质量检查制度,对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使用和病情变化进行定期检查评估;e. 增加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培训课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3. 数据收集: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及非计划拔管情况等相关数据。

4. 统计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非计划拔管率进行比较分析,并评估品管圈活动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 p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0 n f UE 1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d e c r e a s e d f r o m 1 0 . 7 % t o 2 . 7 % 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Co nc l us i o n:Th e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s a c t i v i t i e s h a v e s i g ni i f c a nt
现代 护理 X i a n d a i h u l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3 卷第2 0 ( 总 第2 8 0  ̄ [ / ] ) 2 0 1 5 年7 月
应用 品管 圈活动 降低 脑卒 中患者 留置 胃管非计划 拔管 率
闫瑞 红① 何 晓敏 ①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品管圈在降低脑卒 中患者 留置 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中的应用 。方法 :通过 开展品管圈活动 ,分析 脑卒 中患者 留置 胃管非 计划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ma i n r e a s o n,ma d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a n d o r g a n i z e t h e i mpl e me n t a t i o n . Re s ul t :Th e r a t e o f i n d we l l i n g g a s t ic r t u b e
【 Ke y w o r d s 】Q u l a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 S t r o k e ; U 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Fi r s t -a ut h o r ’ s ad d r e s s :Th e Fi st r Af fi l i a t e d Ho s pi t a l o fS hi h e z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M e di c i n e S c h o o l , Sh i he z i 8 3 2 0 0 0, Chi n a
e x t u b a t i o n ( UE ) f o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s we r e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a s o n o f I n d w e l l i n g g a s t r i c t u b e U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 U E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d i s c u s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s ’ ( Q C C )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r e d u c i n g r a t e o f i n d w e l l i n g g a s t r i c t u b e U n p l a n n e d
e f f e c t i n r e d u c i n g r a t e o f i n d w e l l i n g g a s t i r c t u b e U 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 U E )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
拔管 的原 因 ,找出主要原因 ,进行改进 。结果 : 脑卒 中患者留置 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由 1 0 7 % 降至 2 . 7 %。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脑卒 中患者留置 胃
管非计划拔管 率效果 明显。
【 关键 词 】 品管圈 ; 脑卒中 ; 非计划拔管
中图分 类号 R 7 4 3 .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5 ) 2 0 — 0 0 8 6 — 0 3
S t r o k e P a i f e n t s / YA N Ru i - h o n g ,HE X i a o - mi n . / / Ch i n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 a n d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R e s e a r c h,2 0 1 5 ,1 3 ( 2 0 ) : 8 6 - 8 8
E f e c t o f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Qu a l i t y Co n t r o l Ci r c l e s ’ s Ac t i v i t i e s i n Re d u c i n g Ra t e o f I n d we l l i n g Ga s t r i c Tu b e U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UE) o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