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3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3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c8236f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a.png)
(13)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mù dǔ( 目睹 )它再次含苞欲 放。
(14)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zìyuán qíshuō( 自圆其说 )的。 (15) 这 就 是 完 美 的 、 民 主 的 奥 林 匹 克 精 神 , 今 天 我 们 要 为 它 diàn dìng( 奠定 )基础。 (16)古老的赫尔维蒂联邦最高委员会及其尊敬的主席,深得人类zhì ài( 挚爱 )的瓦莱州派出的首席代表,这座美丽而又好客的城市的领 导们,远近闻名的歌手,以及历经千挑万选、朝气蓬勃的体操团队,齐 聚于此地。
场合重大,因而称呼正式,有仪式感;通过对上述两个句子的赏析,可 以发现③__书__面__语__言__(四__字__词__语__)_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演讲词的语 言具有④___庄__重__典__雅_____的特点。
学习教材课文的优秀表达,积累写作经验
2.小林同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了这篇演讲词打动人的原因,请从 中积累两条有益的经验。
凸显演讲的严肃与隆重。 ※拓展: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准确严密。①概念使用准确;②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③判 断推理、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 2.生动形象。①用词生动形象;②修辞方法、特殊句式运用恰当,贴 切。
1.请你按照下面的思路,探究这篇演讲词的语言风格。 第一步:单句赏析 ①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从词语运用的 角度分析) “携手并进”“相辅相成”两个书面语,简洁凝练,表现了“自 信”与“平和”的缺一不可,揭示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两个成语的 运用为演讲词增添了庄重典雅的色彩。
总(第1段):① 回顾历史,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将
庆祝奥林 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扮演崭新的角色
分(第2~7段): ② 平和与自信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34076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4.png)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侧记新华网吉隆坡7月31日电(记者林德韧汪涌高鹏) 7月31日的吉隆坡会展中心见证了北京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拥有灿烂文明的古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将在2022年迎来奥林匹克的又一次绽放。
从2001到2015,跨越14年之后,北京再度申办奥运成功,在奥林匹克历史上书写新的一页,2022年,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北京对奥林匹克的渴望和向往,不变的,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从容与担当。
聚焦北京,奥林匹克新风貌夏天的吉隆坡气候宜人,矗立在会场旁雄伟的双子塔标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北京申冬奥代表团衣着整齐,庞大的队伍瞬间成为全场焦点,大家的自信与轻松写在脸上。
望向窗外,当地华人拉起了助威横幅,举起了舞狮,壮观地挥动着手中的国旗,为代表团的陈述加油鼓劲。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国际奥委会诉说着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意义:“今天,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旅程中,将要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会,为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可持续的冬奥会,全面实践《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仅给中国带来积极改变,也让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节俭的冬奥会,不但保证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最高水平,而且把奥运遗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奥运会的积极影响更加深远。
”陈述在热烈的氛围中逐步推向高潮。
在一段视频中,姚明身着冰球服,在被小选手攻破球门后做出无奈的表情,这引得全场哈哈大笑,给紧张的会场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
事实上,无论是在会议开始之前的媒体采访还是陈述时的演讲,还是结束之后的记者访谈,姚明都是焦点之一。
作为代表团中的“第一高度”,姚明一直在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奥林匹克与北京再度结缘的神圣时刻,他也参与到了其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解读+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e99e8b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7.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解读+批注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①五年前,在巴黎,[批注]根据教材注释提供的演讲时间——1919年,可以倒推出“五年前”是1914年。
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
5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批注]指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崩离析”一词,高度概括了当时的世界局势与人们心中的苍凉。
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批注]两个词语,与“分崩离析”、“浩劫”形成鲜明对照,看出演讲者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无比自信!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②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祟。
[批注]平和与自信,不焦躁也不悲观,多么难得的人生境界!演讲者以这两个词语给予青少年希望(“渐趋”),进而视之为文明的支柱,深谙人性,深具哲理,令人回味!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
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批注]由“自信”说到天生的“恐惧”,再说到“勇气”。
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
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③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世中造就英雄。
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四单元《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四单元《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https://img.taocdn.com/s3/m/6a28cd6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b.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四单元《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 教材分析《4.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历程以及其内涵和价值。
文章以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为背景,通过讲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目标,使读者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同时,学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内涵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理解其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认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所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目标。
2.教学难点:对奥林匹克运动内涵和价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资料:收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的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什么了解?然后简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课文思路,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则和目标。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dd0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f.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基本概念。奥林匹克运动复兴是指在国际奥委会的推动下,奥林匹克运动在历经中断后重新崛起的历史过程。它是全球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体育与和平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兴趣和热情。从导入新课到总结回顾,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觉得在讲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时,可能还需要更深入地挖掘相关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此外,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更生动的阐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背景和奥林匹克精神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和奥林匹克运动现状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奥林匹克知识问答游戏。这个游戏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和表达方式,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
3.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言感染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文学描写,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美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bd2bc714791711cd791785.png)
导思3:奥林匹克具有 怎样的精神内涵?
美好憧憬
奥林匹克
导思4:作者对奥 林匹克有着怎样的 美好憧憬?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 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大意。(重点) 2. 品味文中诗意的语言,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难点) 3. 理解奥林匹克的内涵,感受作者高尚的品德和超前的
思想。
顾 拜 旦 ( 1863—1937 ) ,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创办到1912年举行第5届奥运会前夕, 暴露出了不少弊端。仅以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为例, 由于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起其他国家选手,特别是美国选 手的不满,致使美国选手弃权罢赛以示抗议。这类事情在顾拜 旦看来显然都是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思想的。这使 他深感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 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
【主要体现在第5自然段】 一是: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 误入歧途。
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 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 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一是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 二是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 三是体育能振奋人心
你追我赶健步如飞一路领先遥遥领先长跑百步穿扬射箭闻鸡起舞剑术龙腾虎跃跳高争先恐后短跑舞枪弄棒武术上下翻飞高低杠棋逢对手棋牌类剑拔弩张击剑上窜下跳体操你来我往乒乓球羽毛球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伊菲图斯iphitos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2e390c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9.png)
阅读课文,梳理结构
【课前成语解释】 骤雨(zhòu) 襁褓(qiǎnɡ bǎo) 崩溃(kuì) 携手(xié) 阐述(chǎn) 诞生(dàn) 枷锁(jiā) 祈祷(qí dǎo) 拙劣(zhuō) 湛蓝(zhàn) 萦绕(yíng) 声誉(yù) 沉甸甸(diàn)
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
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阅读课文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 雄。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 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 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 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 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 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 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第三部分:(8-10):写这次庆祝活动的意义。畅想美好前景,坚信奥林匹克 精神必如阳光普照大地,带来沉甸甸的收获。
阅读课文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 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 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二十周年。五年过 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所幸,奥林 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 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 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 新角色的意义。
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包 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
般的体育运动。
阅读课文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运动员非常
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
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111a5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9.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一篇演讲稿,选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本文主要讲述了奥林匹克的起源、意义和复兴过程,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文章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本文涉及奥运会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补充奥运会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学生对演讲稿这种文体可能不够熟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稿的特点,并学会分析演讲稿的结构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运用演讲稿的技巧,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演讲稿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奥运会相关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例分析法:以奥运会为例,分析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奥运会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d144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3.png)
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 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 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表了题 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 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字词清单
在特殊历史时期,奥林匹克主义勇敢、坚强的 精神品质在动荡的时局下依然顽强发展。
liyongqiang
品味第一部分
“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 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
总领全文。“崭新角色”指奥林匹克主义被赋 予的新任务,引出下文对新任务的叙述。
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 国能获得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中国能举办奥运会?
爱国体育人士刘长春,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 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自用震人心魄的方式完 美回答了“奥运三问”。
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在“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的总方针下,将体育排在“德育、 智育、美育”的前面,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的教育思想。
liyongqiang
品味第二部分
第⑤段中作者从哪个角度阐释了“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 的原因?
改革教育的角度。作者不满青少年为呆板复杂 的教学方法、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 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希望 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 从而促进青少年。
品味第二部分
崩溃 歧途( qí ) 沉甸甸(diàn)
姊妹( zǐ ) 阐述(chǎn) 气氛( fēn ) 湛蓝(zhàn) 含苞欲放( bāo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https://img.taocdn.com/s3/m/1f922a502b160b4e767fcfee.png)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不断超越的竞技精神,它可 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它可以让大众参 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合作探究
2.小组讨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 参与,即使“社会底层的人们”也应该能够 “享受”这种精神。正如顾拜旦的一句名言所 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刘长春(1909- 1983),中国奥运 第一人。1909年出 生于大连市,1927 年底就读于东北大 学体育系,1932年 毕业。同年7月8日, 冒着生命危险从上 海出发,冲破日本 侵略者的封锁,成 功参加了在美国洛 杉矶举行的第10届 奥运会,成为第一 位正式参加奥运会 的中国运动员。
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 们能够友好相处。
1894年,他召集了第一次国际体育大会,成立了国际
奥委会,提出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从此,现代
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
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 念会上的演讲。
检查预习
浩劫 (jié) ng) 萦绕 (yí 襁褓 (qiǎnɡ bǎo) 绚丽 (xuàn)
枷锁 (jiā)
肤浅 (fū) 奠定 (diàn)
拙劣 (zhuō)
目睹 (dǔ) 挚爱 (zhì )
自主探究
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关键词,
梳理文章的内容。并尝试划分文章的结构, 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再读课文
第一部分 ( ① ) 第二部分 ( ②-④ )
理清层次
简要回顾奥林匹克主义五年的发展历史。 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平和与 自信),并点明奥林匹克与一般运动的区别。 介绍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即重启奥林 匹克时代的原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示奥林匹克的又一特点:大众参与。 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 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e9f1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1.png)
知人论世链知
【一】
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 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传达着他的体育思想。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平和、自信
大众参与
表明对奥林匹克未来的憧憬
理清结构
1.下列加红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襁褓(qiǎng) 诞生(dàn) 浩劫(jié) 复辟(pì)B.枷锁(jiā) 崩溃(kuì) 角色(jué) 阐述(chǎn)C.挚爱(zhì) 凝聚(nínɡ) 崭新(zǎn) 拙劣(zhuō)D.萦绕(yínɡ) 绚丽(xuàn) 嵌入(qiàn) 融合(rōnɡ)
链接知识
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解释了标志的设计思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170e6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0.png)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认为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结合时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复兴意义。
-掌握课文生字词,如“盛况”、“缅怀等。-阅读理解:分析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奥林匹克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时,着重讲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过程,以及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通过分析课文第三部分,深入探讨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如“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内化奥林匹克精神,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奥林匹克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细节掌握不够牢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通过提供更多历史背景资料和案例,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1a45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1.png)
生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在邓稼先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无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赢得世 人敬佩。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 的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绸 之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还在qiǎnɡ bǎo( 襁褓 )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2)当它为灿烂阳光所yínɡ rào( 萦绕 ),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 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3)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bào fēnɡ zhòu yǔ( 暴风骤雨 )中诞生的 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计的亮点所在。
②一些体育设计,以“立象取意”的方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择取合适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北京 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会徽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冬”字,但设计理念 各有侧重:申办时,更加强调实力、文化和承诺;举办时,更侧重“以 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表达对冬奥会及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因此, 申办标识更写实,而会徽则更抽象、更有运动感和力度。由此可见,具 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设计,并不是一味拷贝、堆积传统文化意象,而是对 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图1:北京2022年 冬奥会申办标识
图2:北京2022年
图3:北京2022年
冬奥会会徽“冬梦”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fe0d55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5.png)
5.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悦乐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细节探究
尝试演讲,揣摩下面的句子,应用怎样的语气演讲呢?
【教学提示】演讲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
具体指1914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细节探究
2.第1段中所提到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体现在第5自然段】一是: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二是:青少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细节探究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尚”,应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神态。(即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语。
“包括但又超越了” 这几个关键词语需要重读。
细节探究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呢?
基础夯实
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第四单元·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2.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把握演讲的语气特点。3.深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塑造力,热爱体育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8eb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4.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过程,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事件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针对奥林匹克运动这一特定主题,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盲区,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掌握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2.难点: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运动场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知识点.doc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知识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505a3461856a561253d36f00.png)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知识点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二、故事背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创办到1912年举行第5届奥运会前夕,暴露出了不少弊端。
仅以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为例,由于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起其他国家选手,特别是美国选手的不满,致使美国选手弃权罢赛以示抗议。
这类事情在顾拜旦看来显然都是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思想的。
这使他深感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
致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精神做了更深入的思考,于是他作此演说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
三、理解词义1.萦绕:萦回。
2.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3.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4.枷锁: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5.奠定:使稳固;使安定。
6.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
指人临近死亡。
木,指棺材。
7.乌托邦: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8.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9.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10.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回顾5年前的盛会和5年间的形式,展望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景。
第二部分(②—④):写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实质的内涵是自信与平和,并将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进行对比。
第三部分(⑤—⑦):写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必要性,并阐述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对于全新世界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⑧—⑩):写这次庆祝活动的意义。
畅想美好前景,坚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如阳光普照大地,带来沉甸甸的收获。
五、问题归纳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反衬。
通过阐述1914至1919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和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94b8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8.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奥林匹克宣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它阐述了奥林匹克宗旨、格言和标志,体现了运动的精神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顾拜旦在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中的作用。这个案例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实际中的发展和它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顾拜旦和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背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意识,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格言,提升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
5.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以奥林匹克运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升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问答游戏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奥林匹克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例如在反对兴奋剂、促进性别平等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关注过奥运会?”(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奥林匹克运动的奥秘。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八年级语文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2e13c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b.png)
本文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顾拜旦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世界体育事业,他所弘扬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知识链接
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四年一届,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体育盛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1894年开幕,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知识链接
会旗和五个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规格】长3米,宽2米,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
姊妹( ) 嵌入( ) 襁褓( )歧途( ) 枷锁( ) 拙劣( )麦穗( ) 奠定( ) 沉甸甸( )塑造( ) 无可指摘( )携手并进( )
①演讲者的精神境界与自我状态格外重要。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理想,震撼着听众的心灵,知识是获取演讲成功的前提;②演讲词要做到观点鲜明,语气坚定;③语言要形象、生动、有力;④演讲者必须十分重视体态语。演讲者应站直立稳,精神饱满;目光要平直向前,统摄全场,使每一个听众都能感到“他是在向我演讲”;另外还要注意手势语。
原因是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 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
第三部分(⑥-⑧)
“更快、更高、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而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指运动成绩,它有更深的含义;“参加奥运比赛,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参与”!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理解奥林匹克精神深邃的思想内涵及时代意义。
(重点,难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中指出:“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
奥林匹克的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倾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三.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过去5年,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
好前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指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大众参与、平、公平性、教育性。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生在今天的聚会,憧憬美好的未来。
三.思考探究
1.第1自然段中提到了“回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
2.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3.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而言?
4.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他可以给人带来愉
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
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演讲稿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明确:①准确性②简洁性③通俗性④语言要生动感人⑤语言要幽默,
富有感召力。
2.请学生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是举例说明。
明确:①用词准确如第1自然段,“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崭新角色”把“奥林匹克”当作人来写,准确阐明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今的意义与以往不同。
②语言要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
如:第4自然段描述奥林匹克主义带来参与者的快乐,“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后一段,畅想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
3.尝试演讲,揣摩下面的句子,应用怎样的语气演讲呢?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应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明确: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语气。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
明确:“包括”“超越”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应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明确:平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