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1-8课历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f6eaa4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e.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会不可能创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全然区不。
1.、中国...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觉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刻:距今170万年地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可以制作工具,懂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觉1、时刻:至今70万-20万年发觉时刻:1921年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要紧古人类遗址要紧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一辈子产日子事情①工具:可以创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日子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日子,北京人过群居日子,一起猎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习惯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 课原始农耕日子一、半坡居民的日子1、时刻:距今约6000年地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日子事情: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举行渔猎,采集野果;④日子用具:彩陶;⑤日子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日子1、时刻:距今7000年左右地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日子事情: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造,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造,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觉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日子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1—8课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1—8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09251f581b6bd97f19eaff.png)
(1——4课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都城,杨坚就是。
589年,隋灭,统一南北二、隋朝大运河☆☆☆1、☆目的:。
2、时间、人物: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劳民伤财,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与秦朝相似)三、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称帝,建立唐朝,都,李渊就是。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1、继唐高祖之后,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年号。
李世民就是。
2、治国思想—开明: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以民为本、关注民生)3、☆统治措施:①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赋税劳役;同时“戒奢从简”。
②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③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他任命富有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
著名的谏臣是:。
)4、☆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1.地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措施:①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
②政治上:选拔贤才。
(姚崇、狄仁杰)3.结果:使唐朝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国立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她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武则天以后,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即位,在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才(姚崇),“励精为治”;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https://img.taocdn.com/s3/m/eed98a1d31126edb6e1a1004.png)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复习(1-8课)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复习(1-8课)](https://img.taocdn.com/s3/m/54a2a9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a.png)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复习(1-8课)新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有?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
B.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
C.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
3、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1、遗址位置: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距今时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命名: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4、北京人头盖骨发现: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6、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7、生活方式: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8、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9、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进址之一。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1—8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1—8课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b09c19a6c30c2259019ec0.png)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的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3、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4、元谋人的特征:制作工具、使用火二、北京人的发现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距今年代:约70万——20万年3、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4、北京人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5、生产生活特征: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结成群体生活、使用火保存火种6、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7、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历史上的里程碑8、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和地点:距今约6000年,在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2、生活情况:半地穴式圆形房屋3、生产情况: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骨器,角器。
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捕猎捕鱼,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4、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红底黑色纹饰)、装饰品、乐器、纺轮(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2、生活情况: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木结构水井3、生产情况: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4、生活用具: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会制作陶器和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会使用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距今时间:10000年2、兴起地点:黄河、长江、淮河流域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氏族部落联盟时期。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提分笔记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提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832accb90d6c85ed3ac695.png)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提分笔记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复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5d2283e376baf1ffc4fad20.png)
第二课
1.比较南北方农耕文化 北方 2.比较新石器和旧石器
时间 3.简答题
原始农耕文化
南方 约距今8000年前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石器 旧石器 答:1.原始农业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 地域 黄河中下游 长江下游 (1)为什么会出现“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代替 由此,人们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才 北京人时期 原始农耕时期 遗址代表 西安半坡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山洞”? 时期 会出现“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代替“山洞”出现。 (大约70万年—20万年前) (大约8000年前后) 农作物 粟、黍等旱地作物 水稻(最早栽培国家之一) (2)出现这两种不同类型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南北方所处的地域和自然环境不同。 住房样式 半地穴式的房屋 干栏式建筑 (3)从居住条件和生产活动看,与北京人相比这些原始居 打磨方式 磨制 打制 3.因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才使他们定居下来 气候环境 干燥 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炎热 民的生活相对安定,原因是什么? 做工粗糙、表面粗糙 特点 做工精细、表面光滑
第四课
从“公天下”到“家天 下”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过 部 程1.“公天下”到“家天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家天下) 落 (公天下)
2.为什么“世袭制”能够替代“禅让制”? 启时期 联 3.启能够建立夏朝的原因? 尧舜禹时期 答:贫富分化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和部落联盟首领权势的不断 盟 禅让制 增强
(疏)
第五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立国、 重大事项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朝代 国都 起止时间 亡国 政治 经济 文化 之君 目的: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2.实行宗法制的基础、核心以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由周王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 启 前21世纪至 夏朝 阳城 夏历 诸侯国(授民授疆土); 前16世纪 桀 基础:血缘关系 诸侯的义务: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和定期朝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汤 见周王述职。 前16世纪至 商朝 殷墟 甲骨文 作用:由层层等级严密编织成的宗法血缘关系网络,起 前1046年 纣 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诸侯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并可把封地内 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的土地和民众分封给卿、大夫和士。 分封制 前1046至前 武王 周朝 镐京 井田制 国人暴 作用:分封制的实行,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利起了 771年 幽王 动 重要作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a5b0d7d15abe23482f4d31.png)
七年级上册(1-8课)基础知识默写班级姓名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生活时间是,地点。
2.北京人的生活时间是,地域是,使用的石器是。
3.已经能人工取火的早期人类是,生活时间是。
地点是,并掌握了和技术。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是,生活地点是,使用石器,最早种植,住在用建造的房子。
5.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是,生活地点是,最早种植,制作的称得上是精美的技术品,建造的房子居住。
6.远古时期两个重要的部落是流域的和领导的部落。
7.汉族的祖先是,人文始祖指的是和。
8.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称为,主要经历、、。
9.采用疏导方法治水的是。
10.我国第一个王朝是,建立时间是,建立者。
11.继承禹的是,从此禅让制被所代替。
夏朝最后的一个王是。
12.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公元前年,盘庚迁都至。
13.商朝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有、、。
14.周武王灭商建周的时间是,都城在。
15.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采取的制度是。
16.西周的最后一个王是,灭亡时间是,被所灭。
17.春秋时期是至。
18.春秋五霸是、、、、。
19.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退避三舍出自于;一鸣惊人出自于。
20.战国是至。
战国七雄是、、、、、、。
21.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著名军事家有、。
22.战国纷争的主要内容是。
23.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和。
24.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内容(每段第一句)性质:。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复习题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1514f2aef8941ea76e051a.png)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2.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
(2)距今年代: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3)相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两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华夏族。
2.黄帝的传说: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禹治水有功,成为最后一个通过禅让制下的部落联盟首领。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世袭制: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商朝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
5.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纣,商朝灭亡。
6.分封制:(1)目的:巩固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商朝制作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3.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齐桓公首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
(3)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3.晋文公在城濮大战中取胜,成为中原霸主。
成语:退避三舍。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8课知识点复习大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8课知识点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5f40c3941ea76e58fa04e4.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8课知识点复习大纲历史答题技巧选择题: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再回忆课堂上讲的,缩小范围,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认真审题,如题目规定选择选择不正确或者不符合题意的。
3、排除法:注意分析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的选项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
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如:“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C )A. 推行县制B. 奖励耕织C. 奖励军功D. 编制户口锁定范围商鞅变法,根据大意可以排除AD,根据关键字“战”可以确定是C.材料题:1、先看问题问的什么,再去读材料,了解材料大意后回忆课堂讲的知识点答题。
2、要提取材料中与问题有关的有针对性的的材料部分。
对于改革一类的:结合课堂讲授答出改革的好处(和不足),再回答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规范答题格式:如:你对——的看法或评价?直接写上:评价二字即可。
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大纲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1、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发现: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代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人和元谋人遗址。
2、元谋人:①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②距今年代:约170万年③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④地位及意义: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二、北京人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黄河流域)。
3、北京人的特征:(1)、北京人遗址最早于1921年被发现,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生产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状况: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通过打猎和采集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保存火种,用火的意义: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初一历史+知识清单(1-8课)
![初一历史+知识清单(1-8课)](https://img.taocdn.com/s3/m/5df0161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7.png)
历史七上知识清单(1—8课)第1课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遗址史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5.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6.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懂得人工取火;制作骨针和装饰品,具有爱美意识。
第2课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房屋是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制作陶器和玉器、乐器骨哨;出土最早的象牙雕刻;懂得用天然漆;出土了猪纹陶钵。
8.半坡人生活于黄河流域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
最具特色的是彩陶,代表器物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9.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10.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开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开展的重要标志。
第3课1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在阪泉大战中击败炎帝部落,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1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和蚩尤在涿鹿进行战争,蚩尤战败,并入炎黄部落。
13.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14.炎帝的创造:制作陶器、教民耕作、制作乐器;黄帝的创造:制造船只、创造弓箭、建造宫室。
15.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位置以禅让的方式传递。
禹由于治水有功,史称“大禹”。
第4课16.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夏王桀在位时统治残暴,被商汤所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78f38ad1f34693daef3eb3.png)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课北京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又叫北京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特点:长得类人类猿,学会用会火,会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
生活方式:氏族。
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会制造彩陶。
第三课远古传说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战蚩尤。
黄帝其他称呼:人文始祖、轩辕、公孙。
禅让: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第四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朝:禹公元前2070年建立,公天下→家天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位皇位,禅让制→世袭制。
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最后一个皇帝桀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年。
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引起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最早出现原始社会后期,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特点:种类丰富、数量多、工艺高超。
代表:司母戊鼎(世界最大)、四羊方尊。
甲骨文:商朝时期出现。
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农耕铁制农具:春秋后期出现。
王室衰微:因为分封制瓦解。
春秋霸主:齐桓公、楚庄王(一鸣惊人)、晋文公(退避三舍)、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商鞅变法:1、确立县治、废除贵族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3、奖励军功。
都江堰:秦国人李冰主持在成都平原岷江上建造。
作用:防洪灌溉水运。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8b746eca216147916112882.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1.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已使用火、保存火种,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3。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黄河流域。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新石器时代),有骨针.氏族生活。
5。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种植粟。
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3。
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原始居民距今时间地点房屋样式农业饲养业家畜主要工具主要瓷器浙江余姚(长河姆渡人约七八千年干栏式房屋水稻猪、狗和水牛骨耜鱼纹彩陶盆江流域)陕西西安半坡箭.长矛。
石球。
半坡人六千年半地穴式房屋粟猪、狗猪纹黑陶钵村(黄河流域)渔叉。
渔钩。
渔网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蔬菜的国家;第3课远古的传说1. 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炎黄联盟在逐鹿大败蚩尤(涿鹿之战),炎黄联盟形成华夏族,炎黄被尊崇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自称“炎黄子孙”.2。
炎帝(神农氏)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等;黄帝(轩辕氏)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造船只,教人炼铜,教人挖井,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1-8课背记资料(2016年新人教版)姓名:班级: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具体地点是哪里?流域?地位如何?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体貌特征是什么?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什么?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什么?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原始人过群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4.半坡人生活在距今(年)?地点?流域?房屋样式?房屋功能?种植的农作物?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生活方式?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5.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年)?地点?流域?房屋样式?房屋功能?种植的农作物?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生活方式?6.传说中的黄帝炎帝生活的时代距今约多少年?流域?炎黄部落与蚩尤之间的战争名称是?后人尊崇黄帝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什么?签名:日期:7.相传炎帝贡献,举四例;相传黄帝的贡献,举四例;黄帝亲属的贡献,举三例。
8.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哪些人通过这种制度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9.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地位?启在禹死后继承王位说明了什么?能证实夏朝存在的证据是什么遗址的发掘?夏朝最后一个王是谁?10.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稳定后的都城?最后一个王是谁?11.西周起止时间、建立者、都城?灭商的战役是?东周建立时间,第一个王是谁?都城是?1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分封原则是?谁有资格被分封?诸侯的义务和权利各是什么?周代的贵族分为哪四个等级?签名:日期:七年级历史上册1-8课背记资料(2016年新人教版)1.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旧石器时代;学会用火;北京人遗址3.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4.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防寒保暖;粟;彩陶;定居生活;新石器时代5.距今约七八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水稻;骨耜;定居生活。
6.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涿鹿之战;人文始祖7.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制作陶器,纺织煮盐;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指南车和弓箭亲属贡献: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纺织缫丝8.禅让制;尧舜禹;治水9.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二里头遗址;桀。
10.公元前1600年,汤,殷(今河南安阳);纣王;11.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镐京;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洛邑。
12.维护西周的统治,巩固疆土;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宗亲和功臣;权利: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义务:①需要向周天子进纳贡物;②服从周天子调兵;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影响:扩大了周朝的疆域,维护了周朝的统治;但是后来导致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
13.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司母戊鼎14.甲骨文;商朝15.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16.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17.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上)魏(中)韩(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18.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鞅;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3.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哪两个?其中哪一个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14.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备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15.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最迟在什么时候已经使用牛耕?16.列举我国春秋时期的霸主,三例。
其中第一个霸主是谁?17.战国七雄和各自的方位是什么?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举三例。
18.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变法者?影响?19.商鞅变法中最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旧贵族最反对的措施是什么?秦国的农民想服徭役有什么办法?哪个措施可以增强军队战斗力?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20.都江堰修建时间、修建者、修建地点?将岷江分为哪两个部分?分别有什么功能?建成后有何意义?签名:日期:21.老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什么学派的创始人?据说谁向老子请教过问题?老子的观点有哪些?著作是?22.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什么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什么?政治上有何主张?23.孔子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什么书?24.兵家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25.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是什么学派创始人,主张?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实行什么?反对什么?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主张什么?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有何主张?26.百家争鸣的性质和意义各是什么?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27.改革的作用?签名:日期:19.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去治理;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
20.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成都;内江(灌溉)和外江(排洪);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1.春秋末年;道家学派;孔子;观点:①顺其自然;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22.春秋后期;儒家学派;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政治上①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②反对苛政,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23.教育对象:创立私学,有教无类(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要经常复习);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态度要老实)《论语》24.孙武;《孙子兵法》;孙膑25.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庄子,①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人应该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法家:韩非;①反对空谈主义,②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6.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27.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网络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长江流域) 时间:距今约7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水稻; ③使用陶器 ④住干栏式房子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黄河流域) 时间:距今约6000年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 ③制作彩陶④住半地穴式房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炎黄部落:阪泉之战,结成炎黄部落 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帝、炎帝是人文始祖。
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隶首创算盘、嫘祖缫丝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 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第4课 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都城:盘庚迁殷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国人暴动:周厉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作用:巩固了统治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著名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元谋人 早期人类北京人 原始农耕文化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远古的传说 禅让的传说 夏朝 商朝 西周夏朝和商朝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多为象形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变化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经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提高。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楚庄王: 秦穆公 战国七雄:三家分晋(韩、赵、魏),田氏代齐。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著名战役: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春秋战国影响:①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国家的局部统一。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内容: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工,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作用:国富兵强。
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于岷江中修建。
起防洪、灌溉作用,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派代表人物 时期 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 “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孟子战国 “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荀子战国 “礼治” 道家 老子春秋 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 墨子战国 “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 战国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政治 经济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