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题库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心理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心理测量学》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考试闭卷,考生可以使用计算器。

2、计算题必须列有公式和主要步骤。

一、问答题(前5题每题8分,第6、7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量是间接测量?2、投射测验的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说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用来解释测验的结果?4、为什么说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5、在选择题中什么样的选项是可以被接受的?6、请分别叙述下列四种信度估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并比较它们的应用性能: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α系数。

7、请分析心理测验受到社会批评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心理测验?二、计算题(共40分)1、一份测验施测后估得信度为0.8,求得测验分数标准差为5分,请估计此测验的测量标准误为多少?(10分)2、已知某测验的信度为0.75。

要使用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须增加多少题目?(10分)3、某考试施用于11名被试,各被试在各题得分列于下表。

(1)求第3题的难度(得分率)。

(4分)(2)求第1题的高低分组区分度(6分)(3)求全卷的α系数。

(10分)参考答案:一、问答题(前5题每题8分,第6、7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量是间接测量?答:①人的心理是内隐的,但心理会制约人的行为;行为是外显的,是可以感知的,是可以测量的。

所以可以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进而推测其心理特征。

(5分)②在心理测量中,人的行为与其心理品质间的关系只是相关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分)2、投射测验的特点是什么?答:①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确切的意义,这就为受测者提供了针对测验材料进行广阔自由联想的机会和空间;(2分)②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可以根据自己对测验材料的理解作任何想象式的解释,因此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决定于测验材料的性质,而是决定于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和当时的心理状态;(1分)③测验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受测者事先并不知道施测者对他的反应作何心理学的解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受测者的伪装和防卫,使测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受测者真实的人格特征;(2分)④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获得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是对某个或某些单个人格物质的关注;(1分)⑤投射测验的内容多为无明确意义的图片,在测验时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人格的跨文化研究;(1分)⑥相对于自陈量表,投射测验的最大局限是计分上的困难,这使得研究者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确定的定量分析。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戴海琦-第三版-重点问答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戴海琦-第三版-重点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1、心理测量的含义、特点;测量的含义;要素;以及测量的量表(1)心理测量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2)心理测量的特点–间接性:与物理的直接测量不同,从外显行为推测,以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相对性:测量的结果是与其所属团体比较而言。

–客观性:即测验的标准化,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3)什么是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S。

S。

Stevens)事物:测量对象,在心理测量中,想测量的当然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4)测量的要素:参照点:①测量工作中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②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起点,如长度/高度③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如温度[水冰点]、海拔[海平面]单位①理想的单位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不能有不同解释②其次应有相同的价值,即两个单位点之间差异相等。

(5)测量的量表:量表: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值或量的渐进系列.①命名量表:数字仅仅代表分类,无任何意义;不可比较,如男女②顺序量表:可比较,没有相同单位和零点,不能加减;如名次③等距量表:可比较,有相同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不可乘除;适用多种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等,如温度④比例量表:最理想的量表,有等距的的单位和绝对零点,有倍数关系;如年龄.2、什么是心理测验,如何理解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量的功能;(1)什么是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①行为样本:有代表性的题目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的一致性。

③难度的客观测量:测验的编制、实施等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即标准化,测验的难度水平应确定④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⑤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2)、心理测验的类型:①测验对象分: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②按测量方式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③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④按测验功能分: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心里测量学复习题

心里测量学复习题

2021年2月《心理测量学》考前辅导大纲一、单项选择1、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D )。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2、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标准分数,称之为( C )。

A.Z分数B.标准九分C.T分数D.标准十分3、心理测验所测验的是( D )。

A.智力本身B.人格本身C.情绪和情感D.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4、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的学者是( B )。

A.高尔顿B.比内C.卡特尔D.推孟5、主题统觉测验属于( C )。

A、自陈测验B、纸笔测验C、投射测验D、特质测验6、IQ=100+15Z是( D )的计算公式。

A.比率智商B.标准分数C.标准差D.离差智商7、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 A )研究。

A.本土化B.数量化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D.大量测验8、下列不属于心理测验性质的是( B )。

A.间接性B.直接性C.相对性D.客观性9、下列属于典型作为测验的是( C )。

A.成就测验B.智力测验C.人格测验D.特殊能力测验10、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用P表示,P值越( A ),难度越低。

A.大B.小C.低D.接近011、在200个学生中,答对某一选择题的人数为120人,则该项目的难度为( D )。

A.0.1B.0.2C.0.4D.0.612、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叫( C )。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3、我们经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 B )变量。

A.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14、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是( C )。

A.高尔顿B.比内C.卡特尔D.奥蒂斯15、“某分数的百分等级为33”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33%的人的分数比该分数( A )。

A.低B.相等C.高D.全不是16、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 B )测验。

A.个别B.团体C.速度D.投射17、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C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心理测量重点考试题

心理测量重点考试题

心理测量可能重点1. 测验的标准化实际上是一个控制(④)的过狸。

①测验规则 ②测量条件③测验分数 ④测量误差 既影响信度也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①)。

①随机误差 ②系统误差③抽样误差 ④ 评分误差14.( B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B.常模团体C.受测人群D.样本15.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 D )。

A. 100或200B.800 或1000C.20 或25D.30或10020. 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 D )。

A. 样本量B.总体C.哪个班D.组距16. 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B )之间。

A.1000-2000 B. D. 4000-5000C. 3000-400017.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 A )。

性B. 特殊性C.相关性D.可比18. 取样是指从( C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 19. 随机号码法是( A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77、重测信度即 ( B ) 。

(A) 等位性系数 (B) 稳定性系数(C) 相关系数 (D)X 系数59、信度只受( B )的影响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恒定效应D 、概化理论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有 ( ACD ) 。

.(A) 专家判断法 (B) 双向细目表法(C) 统计分析法 (D) 经验推测法105、发展顺序量表可以告诉人们某儿童的发育与其年龄相比(ABC ) A 、超前 B 、滞后 C 、正常 D 、以上都不是108、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 ( BCD ) 。

(A)团体分数 (B) 原始分数 (C) 导出分数 (D) 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102、效度具有相对性,因此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的 ( BC )(A ) 信度 (B )目的 (C )功能 (D )长度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B )。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与答案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与答案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戴海琦版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1.与物理测量相比拟,说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2.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承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答要点:1.〔1〕从依据的法那么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从测量的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容是复杂的,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很低。

3.〔1〕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根底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开展>>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奉献及其特点。

2.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的开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此题为思考题〕3.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开展过程中各有什么奉献?解答要点:1.在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作出了奉献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在测验实践方面的奉献。

1、在能力测量方面。

早在2500年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凭自己的经历观察,首先评定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并将人的智力分成中上之人、中人和中下之人三个等级。

董仲舒已论及到注意测验。

邵把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

6世纪中叶,中国江南出现了类似现在的婴儿开展测验的"周岁试儿"习俗。

出现于清代的益智图、九连环可以认为是最早的创造力测验。

2、在人格测量方面。

孔子把人分为狂者、狷者和中行3种。

邵根据阴阳、五行和形体的关系及其人的行为表现,把人的性格划分成12种类型。

3、在教育测量方面。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测量出现于中国西周奴隶时期。

据记载,在西周的"国学"中已经建立具有相当系统性的教育测量制度。

心理测量学题库

心理测量学题库

心理测量学题库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方法,通过测量和评估心理特征和能力来帮助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

为了帮助研究和实践心理测量学,我们准备了一套题库,包含了各种常见的心理测量题目。

以下是一些示例题目:
1. 在自我评价方面,你觉得你的幸福感如何?
- 非常不幸福
- 不太幸福
- 一般般
- 比较幸福
- 非常幸福
2. 下面哪个选项最符合你的性格?
- 内向,喜欢独处
- 外向,喜欢社交
- 平衡,既喜欢独处又喜欢社交
3. 你觉得以下哪种颜色最能代表你的个性?
- 红色
- 蓝色
- 黄色
- 绿色
- 粉色
4. 在处理困难时,你更倾向于哪种策略?- 寻求帮助
- 自我反思
- 分析问题
- 忽略问题
- 其他(请注明)
5.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激发你的动力?
- 成就感
- 支持和认可
- 自我成长
- 激发好奇心
- 归属感和团队合作
这些题目只是题库中的一部分,我们还提供了更多不同领域和不同难度的题目。

这些题目可以用于研究、测试个人特征和能力,或者仅仅作为自我反思和探索的工具。

希望这个心理测量学题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自己,深入探索心理学的世界。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

谢谢!。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常模参照测验)【圣才出品】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常模参照测验)【圣才出品】

第8章常模参照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将Z分数转换成T分数时,需要进行()。

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D.非线性转换【答案】C【解析】T分数是从Z分数经过线性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公式为T=10Z +50。

2.在各类标准分数中,标准十分的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

A.3B.1.5C.10D.15【答案】B【解析】标准十分是一种常态化的标准分数,它是以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另外还有标准九分和标准二十分等。

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标准二十分以10为平均数,以3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3.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是()。

A.常模分数B.常模C.导出分数D.分数【答案】B【解析】常模分数是指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的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即常模分数是导出分数的一种。

而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构成常模,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

4.发展常模就是()。

A.团体的分数B.百分位数C.个人的分数D.年龄量表【答案】D【解析】发展常模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然后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亦称年龄量表。

在此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5.在心理测验中,对于非典型群体需要制定()。

A.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C.一般常模D.发展常模【答案】B【解析】常模有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之分。

测验手册上所列的常模通常为一般常模,它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

特殊常模是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为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其优点是,可使被试的结果与最接近的人进行比较,但这同时也是它的缺点,不容许分数在较广的范围内作解释。

6.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作()。

A.团体B.常模团体C.样本D.受测人群【答案】B【解析】常模团体是指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B ). 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1. 测量就是心理测量A.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B. 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C. 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D. )A 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2.重点D. 终点C. 中点B. 起点A. )量表。

A 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做(2代表男,用1用3.等比D. 等距C. 顺序B. 命名A. )量B 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4. 表。

命名A. 等比D. 等距C. 顺序B. 。

)C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5.绝对零点B. 相等单位A. 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D. 等级C. 。

)A ℃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是(6.0错B. 对A. 不存在D. 不确定C. 。

)D 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运算的量表是(7.等距变量C. 顺序变量B. 命名变量A. 等比变量D. )变量上进行的。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8.等距C. 顺序B. 命名A. 等比D. 。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9.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A. 后的数量化系统;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B. 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

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综合评对心理的某方面的品质,C. 价。

通过观察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D.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的客观性。

C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10. 对反应的量化B. 测验的刺激A.对结果的推论D. 绝对的标准C. 。

)D 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11.以上D.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C. 测验无用论B.测验万能论 A. 一个也不是)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B (12.奥蒂斯D. 卡特尔C. 比内B 高尔顿A. )研究。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试题与答案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试题与答案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 )不属于心理测验该定义的三个基本特点。

A行为样本B核实假说C标准化D客观测量2.下面的( )是测量具备的基本要素。

A 单位和数字 B名称和法则C 参照点和单位 D属性和单位3.测量精确的重要指标()A参照点B单位C参照点和单位D绝对零点4当所测量的属性存在顺序关系时,该属性的值就构成()。

A.间隔量表B.比例量表C.顺序量表D.分类量表5.有真正零点的量表为?()A.间隔量表B.比例量表C.顺序量表D.分类量表6.测量的三个元素不包括()A所观测事物的属性B单位 C 数字或名称D法则7. 根据S.S.Stevens对量表的分类,下列哪种量表水平最低?( )A.命名量表B.等距量表C.顺序量表D.等比量表8.用心理量表将心理现象数量化的方法是:( )。

A.个案法B.会谈法C.观察法D.测量法9.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A.类别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0.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为工具的测量。

A.调查B.测验C.实验D.口试11.用0代表不同意,1代表同意等将某人群分组,这样的量表属于( )。

A.顺序量表 B .命名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12.学校运动会排出了全校各班级的名次,未报出各班得分,用的是( )。

A.命名量表B.等距量表C.等比量表D.顺序量表13.下列哪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测量( ).A.分类量表B.顺序量表C.间隔量表D.比例量表14.目的是测量受测者在某方面将来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就的测验叫做( )。

A.形成性测验B.总结性测验C.预测测验D.诊断性测验二、多项选择题1.测量的元素包括( )。

A.事物 B.数字 C.法则 D.描述2.参照点有两种,即( )。

A绝对零点B相对零点C绝对定点D相对定点3.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 )。

A外显性 B间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4.按测验的要求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

心理测量学知识试题

心理测量学知识试题

第一节概述一、单选题1.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2.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让心理测量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的心理学家是()。

A.比内 B.卡特尔 C.西蒙 D.韦克斯勒3.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相等单位 B.等级 C.绝对零点 D.等比4.其数值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5.关于测量的正确说法是()。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6.作1代表男,用2代表女,这样的量表通常称为什么量表()。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7.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分数高低排名,这些名次属于什么变量()。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8.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

A.刺激的客观性 B.测验的标准化 C.反应量化的客观性 D.结果推论的客观性9.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A.比内 B.卡特尔(J. M. Cattell) C.高尔顿(F. Galton) D.奥蒂斯(A. S. Otis)10.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A.比内(A. Binet) B.卡特尔(J. M. Cattell) C.高尔顿 D.奥蒂斯(A. S. Otis)二、多选题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 M 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A.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B.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C.为智力测量制定了常模 D.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2.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属于()。

A.团体测验 B.个别测验 C.非文字测验 D.文字测验3.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文字测验 B.客观测验 C.投射测验 D.非文字测验4.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下列哪些运算()。

《心理与教育测量》练习与思考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练习与思考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思考与练习第一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2.简述孔子和孟子对心理测量的重要贡献?3.简述姜太公的“知有八征”。

4.简述《吕氏春秋》中的贤主论人之道——“八观六验”。

5.简述刘劭《人物志》中分析人的才性的“八观”之法。

6.简述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7.比较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解放前后的发展,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8.简述高尔顿(F. Galton)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9.简述卡特尔(J. M. Cattell)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10.简述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1.简述比奈(A. Binet)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2.简述武德沃斯(Woodworth)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3.简述桑代克(E. L. Thorndike)对心理测量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讲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重要概念: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测验、测验标准化1.简述测量的基本内涵。

2.简述命名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等比量表)的主要区别。

3.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4.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往年考研题)5.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验有哪些主要种类,并举例说明。

6.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验有哪些功能和价值。

7.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8.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9.如何分析和评价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质量?(往年考研题)第三讲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重要概念:心理特质、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真分数1.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2.简述测量误差的基本涵义及心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3.简述经典测验理论(CTT)数学模型。

4.简述经典测验理论(CTT)的三个基本假设。

5.简述根据经典测验理论(CTT)推导出的实测分数方差、真分数方差和误差分数方差的关系式。

教育与心理测量试卷

教育与心理测量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教育与心理测量学试卷出卷人:邹英豪学号:一、单项选择题(0.5*20)1.参照点是绝对零点的量表是()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2.心理测量对象是()A外部行为 B身体状态 C心理品质 D精神状态3.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4.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的客观性。

A.测验的刺激B.对反应的量化C.绝对的标准D.对结果的推论5.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研究。

A、大量测验B、数量化C、本土化D、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6.一个儿童的实足年龄是8岁,心理年龄是10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A.80B.115C.125D.1357.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A. 稳定性B.准确性C. 可信度D.区分性8.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测验的信度。

A. 高估B.低估C. 忽略D.不清楚9、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A、11;4B、12;5C、9;2D、10;310.发展常模就是()。

A、团体的分数B、个人的分数C、年龄量表D、常模11._____指的是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A构想效度B内容效度C 预测效度D效标效度12.选择题的难度要()猜测概率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无要求13.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A、理论和专家的经验B、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C、已出版的标准测验D、临床观察和记录14.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A、0.9B、0.7C、0.8D、115.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测量信度)【圣才出品】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测量信度)【圣才出品】

第4章测量信度一、单项选择题1.某测验的信度为0.64,实得分数的标准差为5,该测验的标准误为()。

A.0.36B.1.04C.3.00D.4.36【答案】C【解析】根据标准误的公式,代入数据,得:2.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

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D.评分者【答案】B【解析】重测信度是指同一个测验先后施测于同一批被试,比较这两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其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其信度的关键因素。

如果时间太短则被试可能存在记忆;如果时间太长,则被试的流失率或者被试本身的成熟发育等会影响实验结果。

3.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答案】A【解析】不同的信度考查的内容不同。

重测信度衡量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

复本信度(连续施测)衡量测验两个平行测验内容之间的一致性,复本信度(间隔施测)衡量两个平行测验内容之间跨时间的一致性。

分半信度衡量一个测量的两半内容之间的一致性。

评分者信度衡量评分者间的一致性。

4.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

A.0.70B.0.75C.0.80D.0.85【答案】B【解析】利用分半法计算测验的信度,可能会低估原长度测验的信度,所以需要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对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修订,根据校正公式可知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0.75。

5.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测验内部()间的一致性。

A.两半测验B.题目与分测验C.所有题目D.分测验与测验【答案】C【解析】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当各个测题的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

相反,表面看起来题目都是测的是同一特质,但各个题目间相关很低或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

分半信度测的是两半测验的一致性。

6.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称为()。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解析】A项,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可用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进行评估。

心理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测量学试题及答案1、测验编排的一般原那么应排除( )A、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B、答案混合排列C、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D、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参考答案:(B)2、测验的使用者利用(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A、都不是B、分布表C、对照表D、转换表参考答案:(D)3、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 ),标准差定为( )A、100;13B、100;16C、100;14D、100;15参考答案:(D)4、其数值可以进展加、减、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

A、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等比变量参考答案:(D)5、(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A、百分等B、离差智商C、比率智商D、标准九分数参考答案:(B)6、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

A、准确性B、区分性C、可信度D、稳定性参考答案:(A)7、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拟。

A、标准分数B、平均数C、原始分数D、标准差参考答案:(D)8、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 )A、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B、测验万能论C、以上一个也不是D、测验无用论参考答案:(C)9、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A、9;2B、12;5C、10;3D、11;4参考答案:(C)10、皮亚杰发现,儿童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 )岁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 )岁时才会掌握重量守恒;( )岁时才具有容量守恒概念。

A、7;8;9B、5;6;7C、2;3;4D、4;5;6参考答案:(B)11、( )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A、比内-西蒙B、瑞文C、韦克斯勒D、斯丹福-比内参考答案:(A)12、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L.Ebel)根据长期的经历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工程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D为( ),说明该工程差,必须淘汰。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题库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题库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格1分)1. 中国古代的医书《皇帝内经》中曾把人分成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阴阳和平五种,这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下、中人以上,这实际上相当于测量学中的________量表和量表。

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按照能力和知识将人分成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三等,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种划分包含了_____________的思想。

4. 孟子曾对齐宣公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这可以说是关于心理特性的_____________的最早的表述了。

5. 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的国际博览会上设立了一个_____________,参观者只要付三个便士就可以得到13个有关自己身体素质的信息。

6. 高尔顿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的资料的分析之中,他创造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和测量》一文,首创了这个术语。

8. 1905年,________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的十年。

10. 比西量表的问世,吸引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时期内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

其中最著名的首推_________________量表。

11. 卡特尔的学生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被人称为教育测验的鼻祖。

12.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发表了,人们称之为量表。

13. 根据测验的对象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及教育测量学试题库

心理及教育测量学试题库

心理及教育测量学试题库
1. 请简要介绍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则。

2. 什么是测量误差?请列举几种类型的测量误差,并说明其特点。

3. 假设一个研究者想要测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他设计了一个智力测验。

请列举可能的测量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4. 什么是信度?请简要介绍测量信度的三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5. 请列举几种测量有效性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情况。

6. 为什么需要进行教育测量?请列举几种教育测量的应用,以及每种应用的具体目的。

7. 请简要介绍教育测验的基本原则,并解释其意义。

8. 什么是成绩判定?请列举几种成绩判定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情况及特点。

9. 请简要介绍教育测量中求人格特征的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10. 列举几种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情况及
特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习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2.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AA.起点B.中点C.终点D.重点3.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做A 量表;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4.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B 量表;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C ;A.相等单位B.绝对零点C.等级D.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是A ;A.对B.错C.不确定D.不存在7.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运算的量表是D ;A. 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等比变量8.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B 变量上进行的;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后的数量化系统;B.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C.对心理的某方面的品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综合评价;D.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10.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C 的客观性;A.测验的刺激B.对反应的量化C.绝对的标准D.对结果的推论11.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D ;A.测验万能论B.测验无用论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D. 以上一个也不是12. B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A.高尔顿 B 比内 C.卡特尔 D.奥蒂斯13.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A 研究;A.本土化B.数量化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D.大量测验14. B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A. 团体B.常模团体C.受测人群D.样本15.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D ;A. 100或200 或1000 或25 或10016.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B 之间;B. 2000-3000C. 3000-4000D. 4000-500017.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A ;A.代表性B.特殊性C.相关性D.可比性18.取样是指从C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A.总体B.群体C.目标人群D.样本19.随机号码法是A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20.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D ;A. 样本量B.总体C.哪个班D.组距21.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C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22.常模分数又叫A ;A. 导出分数B.常模C. 粗分数D.总体分数23.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B ,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A.常模分数B. 常模C. 导出分数D.分数24.发展常模就是D ;A.常模B. 个人的分数C. 团体的分数D.年龄当量25.在A 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A. 年龄B. 态度C. 智力D.人格26.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的范例是C 发展程序表;A. 贝利B.皮亚杰C. 葛塞尔D.比内27.按照葛塞尔研究的婴儿行为变化的顺序, B 周的婴儿能使头保持平衡;A. 428.皮亚节的研究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尤其是注重某些特殊概念的形成,其中最着名的工作就是对D 概念的研究;A. 同化B.顺应C.适应D.守恒29.皮亚杰发现,儿童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C 岁时才会掌握重量守恒;岁时才会具有容量守恒概念;A. 2;3;4 ;5;6;6;7 ;8;930. A 量表中最早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A. 比内-西蒙B.斯坦福-比内C.韦克斯勒D.瑞文31.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了3题,6岁组通过了2题,7岁组通过了1题,其智龄为C ;A. 4岁3个月岁6个月C. 5岁岁2个月32.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分,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得35分,该儿童的算术年级当量是B 年级水平;A. 5B. 6C. 7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A ;A. 低B. 高C. 相等D.以上都不是34.王红在30名同学中物理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C ;A. 65B. 75C. 8535.高考最高分为650,其百分等级为100,最低分为105,百分等级为1,要录取20 ℅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80的百分位数D ;A. 500B. 51236.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分,相当于百分等级的A 、和对应的三个分数分成的四段;A. 25 ℅50 ℅75 ℅℅65 ℅95 ℅C. 15 ℅55 ℅85 ℅℅65 ℅95℅37.十分位数的第一段是A ;A. 1 ℅-10 ℅℅-100 ℅℅-60 ℅℅-20 ℅38.在求标准分数Z的公式中,SD为C .A.任一原始分数B.样本平均数C. 样本标准差D.标准分数=az+b式中Z位转换后的标准分数, 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C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A. 整数B. 小数C.负值D.分值40.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B ;A.线性的B.非线性的C.直接的D.间接的41. A 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位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A. 常态化B.线性化C. 百分制D.分布均匀42.最早使用T 的是C ;A. 推孟B. 桑代克C. 麦柯尔D.西蒙43.当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是,通常叫B ;分数分数C. 标准九分数D.离差智商44.标准九分数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一个9级的分数量表;它是一为平均数,以A 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A. 5;2B. 6;3 ;5 ;745.标准十分,平均数为B ,标准差为;A. 6;2 ;;;46.标准20分,平均数为C ,标准差为;;5 B. 11;4 C. 10;3 ;247.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心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但在实践中发现,但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 D 儿童间的可比性;A.性别B.来源C.出身D.年龄48.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C 与实足年龄之间的比值;A. 实足年龄B.真实年龄C.心理年龄D.智力商数49.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A 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A. 不同步B.同步C.成反比D.成正比50.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B ,标准差定为;A. 100;16B. 100;15 ;14 ;1351. A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A.离差智商B. 比率智商C.百分等级D.标准九分数51. A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A.离差智商B. 比率智商C.百分等级D.标准九分数52. IQ=100+15 Z是D 的计算公式;A.比率智商B.标准分数C.标准差D.离差智商53.从不同的测验获得的理查智商只有当A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A. 标准差B.平均分C. 标准分数D.原始分数54.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A ,有时也叫常模表;A. 转换表B.分布表C. 对应表D.都不是55.测验的使用者利用A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得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A. 转换表B.分布表C. 对应表D.都不是56. C 使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而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数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关系;A. 条形图B.直方图C. 剖面图D.都不是57.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定BA. 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C. 一般常模D.剖面图58. A 是指同一被是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区分度59.信度只受B 的影响;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恒定效应D.概化理论60.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为C ;A. X=T+EB. S2x=S2 t +S2 e= S2 t / S2x =N/n61.公式rxx= r2xt=S2 t / S2x 和rxt=St/Sx表明信度值数的B 就是信度系数;A.一半B.平方C.倍数D.本身62.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的特点而异,一般是B 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个月;A. 1-2;4 ;6 ;8 ;1063.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D 上的等值性;A.时间B. 题目C.评分D.内容64.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D 取样的一致性程度;A. 原测验B.所有条目之间C.题目与分测验之间D.两半测验65.斯皮尔曼-布朗公式中,rhh为C 的相关系数,rxx为测验在原长度似的信度估计值;A. 全测验B.原测验C.一半分数D.全部分数66.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B 间一致性;A. 两半测验B.所有题目C.题目与分测验D.分测验公式、K-R21公式有别于克龙巴赫系数的是,他们只能用于B ;A. 多项选择题B. 是非题C.简答题D.论述题68.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C 以上时,才认为评分时客观的;69.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时,当信度值为A 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做团体比较;A.0,B. ,70.“大约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正、负个标准误的范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围之外”的描述,其值信区间为AA. ﹤Xt≤X+B. ≥XtC. X+≤XtD. ≌Xt≌X+71.甲被试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和,那么,甲被试的操作智商B 于言语智商;A.显着高B. 不显着高C. 等D.低72.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A 测验的信度;A. 高估B.低估C. 忽略D.不清楚73.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A 会影响信度系数;A.难度B.区分度C. 信度D.效度74.一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与将信度提高到,通过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的导出公式计算出至少应增加B 个题目;A. 40B. 6075.罗德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选一测题,;四选一测题,;三选一测题,;二选一,C ;76.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A ;A.大B. 低C. 小D.不变77.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B ;A. 稳定性B.准确性C. 可信度D.区分性78.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有效方差与D 方差的比率;A. 误差B. 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总79. A 指的试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效标效度D.区分效度80.专家判断法,就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做出判断,看测验得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如果专家认为测验题目恰当的代表所测内容,则测验具有内容效度,因此,内容效度又是有称D ;A.构想效度B.效标效度C.区分效度D.逻辑效度81.在编制测验时,效度是要着重考虑的特性;如果是编制最高行为测验,除了内容效度,也要求有A ;A.较高的表面效度B.较好的专家判断C.较好的外行判断D.主观性82.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其中一种测验是待研究效度的,另一种是一有效度政局的成熟测验,但这两者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假如相关高,说明新测验所测量的特质确实是原测验所反映的特质或行为;这种方法叫C ;A.构想效度B.效标效度C.相容效度D.区分效度83. B 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的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A.相关法B.区分法C.命中率法D.失误法84.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果测验的效度是,则测验的总方差中有D 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 % % %85. r2xy 代表效度系数的平方,即C , Sy为效标成绩的标准差;A.相关系数B.信度系数C.决定系数D.标准误系数86.在y=a+bx式中,y是A ;A.预测的效标系数B.纵轴的截距C.斜率D.测验分数87.预测效率指数E值的大小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少误差;如果一个测验得效度系数为,E=,这表明由于该测验的使用,使得我们在估计被试的效标分数时减小了B 的误差; % % % %88.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的就越B ;A.高B.低C.大D.接近189.样本团体的性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智力、动机、兴趣、职业和任何有关的特征;由于这些特征的影响,是的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距用不同的预测能力,故测量学上称这些特征为D ;A.测验变量B.主观影响变量C.客观影响变量D.干涉变量90.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提条件是各变量的关系是A 的分布;A.线性B.非线性C.抛物线D.正态曲线91.效标测量本身的可靠性如何使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效标测量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C ;A.区分度B.常模C.信度D.效度92.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用P 表示, P越A ,难度越低;A.大B.小C.低D.接近093.在能力测验中,通常反应难度水平的指标,在非能力测验中,类似的指标称C ;A.流畅性B.灵活性C.通俗性D.相似性94.在200个学生中,答对某一题的人数为120人,则该项目的难度为D ;在370名被试中,选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被试各为100人,其中高分组的有70人答对第一题,低分组有40人答对第一题,则第一题的难度为C ;96.下列公式中, C 是吉尔福特为了平衡基于对难度的影响,提出的难度校正公式;=R/N100% B. P=PH+PL/2=KP-1/K-1 D. P=X/Xmax100%97.数学测验的第七题满分为15分,全体考生在该题上的平均得分为分,则该题的难度为A ;98.难度值越接近0获1,就越无法区分被试之间的能力差异;相反,值越接近,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选择难度在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应在B 之间;A.,B.,C.,D.,99.项目的B 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100.鉴别指数的计算步骤为D 1确定高分组与低分组,每一组取总数的27%;2按测验总分的高低排列答卷;3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4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该项目的鉴别指数:P=PH+PL/2;年,美国测量专家伊贝尔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为A ,说明该项目质量差,必须淘汰;A. 以下B.,102. C 适用于各变量均为二分名称变量的相关计算;A.点二列相关B. 二列相关C. Φ相关D.积差相关103. B 适用于两个连续变量,其中一个被认为分为二分变量的相关计算;A.点二列相关B. 二列相关C. 相关D.积差相关104. A 适用于一类变量为二分名称变量,另一类为连续变量的成对变量的相关计算;A.点二列相关B. 二列相关C. Φ相关D.积差相关105.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C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A.中等B.一般C.高D.低106.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一D 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被试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A. 偏态B. 负偏态C. 正偏态D.常态107. D 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A.心理测验的对象B.心理测验的用途C.心理测验的动机D.心理测验的目标108.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排除A ;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C.理论与专家的经验D.临床观察和记录109.编制简答题的原则不包括A ;A.将其操作化B.宜用问句形式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0.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C ;A. 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B.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C.答案混合排列D.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111.在心理测验实施中,主试与被试之间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的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叫 A 关系;A.协调B.朋友C.帮助者与被帮助者D.教育者与被教育者112.一般说来,心理测验除C 以外,都有时限;A.最高行为测验B.速度测验C.典型行为测验D.智力测验113.下列说法中,B 不是对测验环境条件的要求;A.完全遵从测验手册对环境的要求B.安排测验材料C.记录下任何意外的测验环境因素D.在解释测验结果试也必须考虑环境因素114.受应试动机影响不太大的测验是D 测验;A.成就B.智力C.能力倾向D.投射115.B 会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A.过高的焦虑B.适度的焦虑C.一点焦虑也没有D.过度抑郁116. C 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是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分数;A.应试动机B.焦虑倾向C.反应定势D.应试技巧117.在编排是非题时,“是”、“否”题大致相等或答“否”题掠夺,是控制B 的有效方法;A.求“快”与求“精确”B.肯定定势C.喜好较长选项D.喜好特殊位置118.在测验编制过程中,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A ,就可以控制喜好特殊位置定势的影响;A.相等B.较多C.较少D.大119.测验中,有些被试者认为选项长、内容多,一般是正确答案,在无法确定何者正确时,有偏好常选项的反应定势;在编制测验时,只要我们尽量使选项的长度D ,就不难避免这类问题; A.长一些B.内容多一些C.不定D.一致120.无论哪种测验,为使评分尽可能客观应ABCD ;A.及使而清楚的记录反应情况B.准确无误的计分、合分C.要有记分键D.对照记分键,对反应进行分类121.测验分数一般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如在韦氏智力测验中,通常用测得的IQ 加减C 的方法判断IQ 值的波动范围;122.不能把分数A ,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和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A.绝对化B.神化C.固定化D.变成一个点二、多项选择题124.测量的元素包括ABC ;A.事物B.法则C.数字D.描述125.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既具有ABCD ;A.区分性B.等级性C.等距性D.可加性126.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要素是BD ;A.量表B.参照点C.等级D.单位127.参照点有两种,即AB ;A. 绝对零点B.相对零点C.绝对定点D.相对定点128.测量所用的良好单位,必须具备CD 条件;A. 确定的大小B.相同的意义C. 确定的意义D.相同的价值129.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ABCD 量表;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130.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AB 运算;A. 加B.减C.乘D.除131.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有BCD ;A.外显性B.间接性C.相对性D.客观性132.按测验的功能分类,可将测验分为ABC ;A.智力测验B.特殊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投射测验133.按测验的性质分类,可将测验分为AD ;A. 文字测验B.智力测验C.主体统觉测验D.操作测验134.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可将测验分为BCA. 文字测验B. 客观测验C. 投射测验D.非文字测验135.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可将测验分为CD ;A. 操作测验B. 文字测验C. 个别测验D.团体测验13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可将测验分为AB ;A. 最高作为测验B. 典型行为测验C. 主观测验D.客观测验137.正确的测验观包括AC ;A.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使决策的辅助工具B.做心理测验时态度要端正C.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D.”一考定终身”说明心理测验最重要138.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有BCD ;A. 适应行为评定量表B. 智力测验C. 人格测验D.心理评定量表139.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的主要贡献有ABC ;A. 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B.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C. 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D.创立了积差相关法14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对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ABD ;A.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与心理学文献中B. 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C. 为智力测量制定了常模D.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世纪以后,心理测验在ABCD 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A.操作测验B.团体智力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人格测验142.常模团体的选择一般包括BCD ;A.确定测验目标B. 确定一般总体C. 确定总体目标D.确定样本143.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ABCD ;A. 群体构成的明确界定B. 对群体具有代表性C.样本量大小要适当D.具有新近性144.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大小适当必须从ABD 等方面来考虑;A. 经济B.实用C.尽量达D.减小误差145.抽样的方法有ABCD ;A. 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误差C. 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146.系统抽样要求CD ;A. 目标总体有序可排B. 存在等级结构C.目标无须可排D.无等级结构存在147.导出分数的特性ABCD ;A. 与原始分数等值B.具有意义C.等单位D.具有参照点148.发展顺序量表可以告诉人们某儿童的发育与其年龄相比ABC ;A. 超前B.滞后C. 正常D.以上都不是149.葛塞尔发展程序表,其中按月份显示儿童在ABCD 等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A. 运动水平B.适应性C. 语言D.社会性150.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它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C ,简称D ;A.智力商数B.智商C.智力年龄D.智龄151.百分位常模包括ABCD ;A.百分等级B.百分点C.四分位数D.十分位数152.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C 或D ;A.百分等级B.四分位数C.百分点D.百分位数153.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使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最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 分数和ABCD ;分数分数C. 标准九分数D.离差智商154.标准分数可以通过A 和B 得到;A. 线性转换B.非线性转换C. 计算D.变化155.离差智商的优点是ABC ;A. 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B.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C. 表示的是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指标D.以上描述都不对156.常模表示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且最常用的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它的构成要素为BCD ;A.团体分数B.原始分数C.导出分数D.对常模团体的有关具体描述157.发展量表中的年龄量表最基本的假设是所测量的特质随年龄有系统的改变;它的构成要素是ACD ;A.一组可以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B.智商C.一个常模团体D.常模表158.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BD ;A. 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小B. 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C. 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大D.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159.估计信度的方法一般有ABCD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 内部一致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160.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施前后试测两次,求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叫B ,又叫C ;A. 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稳定性信度D.分半信度161.如果测验考虑到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且两个复本的施测间隔一段时间,则称AD;A. 重测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 复本信度D.稳定与等值信度162.复本信度的缺点有ABD ;A.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B.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 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的迁移到同类问题;C. 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D.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困难的;16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随机抽取若干分测验试卷,有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试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B. 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则测验为异质;C. 认得多说心理特征如智力、性格、兴趣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间隔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D.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信度系数,下列CD 情况属于极端情况;A. rxx= == =165.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时的作用是BC ;A. 估计误差分数的范围B. 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C. 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的可能的变化情况D.了解误差分数的大小166.一般来说,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提高信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D ;A.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B.测验越长,被试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就越小;C.测验越长,越遵循报酬递增率原则;D.测验越长,有时反而会引起被试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167.效度具有相对性,因此,在评价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的B 与C ;A.信度B.目的C.功能D.长度168.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可以表述为CD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充分条件B.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C.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D.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169.美国心理学家在1974年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几个大类:即ABC ;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格1分)1. 中国古代的医书《皇帝内经》中曾把人分成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阴阳和平五种,这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下、中人以上,这实际上相当于测量学中的________量表和量表。

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按照能力和知识将人分成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三等,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种划分包含了_____________的思想。

4. 孟子曾对齐宣公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这可以说是关于心理特性的_____________的最早的表述了。

5. 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的国际博览会上设立了一个_____________,参观者只要付三个便士就可以得到13个有关自己身体素质的信息。

6. 高尔顿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的资料的分析之中,他创造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和测量》一文,首创了这个术语。

8. 1905年,________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的十年。

10. 比西量表的问世,吸引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时期内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

其中最著名的首推_________________量表。

11. 卡特尔的学生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被人称为教育测验的鼻祖。

12.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发表了,人们称之为量表。

13. 根据测验的对象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根据测验的人数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测验结果的解释模式来分,测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测验的编制首先要明确,也就是要编制的测验是用来测量那种心理特质的。

17. 测验的编制要明确,也就是该测验要用于何种团体。

18. 编制计划,是对测验的总体设计。

包括。

19. 制订项目的过程包括写出、编辑、和修改等一系列过程。

20. 项目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1. 最好的测验项目就是只测定所需要的特征,并能对该特征加以的难度合适的项目。

22. 测验使用的标准化包括施测过程、评分记分、的标准化三个环节。

23. 测验施测时,为了使测验条件相同,必须有统一的和时间限制。

24. 项目编排的常见的两种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选择题中为平衡机遇对难度的影响,可用的矫正公式是CP= 。

26. 论述题等不用二分法记分的项目,难度的计算公式是P= 。

27. 二分法记分的项目的难度通常用通过率来表示,即用该题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

28. 所谓误差就是在测量中的因素所产生的不准确的或不一致的结果。

29. 经典测量理论的数学模型X=T+E 中的E为________________误差。

30.系统误差的变异包含在___________中。

31. 真分数的变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_________变异和___________变异。

32. 被试在应试前和测试中出现的紧张情绪体验称之为。

33. 根据一组被试在测验上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即为复本信度。

34.各种估计信度的方法都是对测验的一致性进行估计,但由于误差来源不同,它们研究的侧面各不相同,说明的是信度的不同方面。

其中,再测信度可用来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本信度可用来估计_________________,等值稳定性系数可用来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一致性系数可用来估计测验跨项目或两个分测验之间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可用来估计测验跨评分者的一致性。

35. 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对两次测验分数求相关,其相关系数就叫。

36.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37. 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的适当程度。

38. 计算被试在新旧两个同类测验上的分数之间的相关,如果相关高,则说明两个测验所测的是相同的特质,这种确定构思效度的方法称为效度。

39. 根据搜集效标的时间,可以将效标效度分为。

40. 常模参照分数是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成的有关团体作比较,根据一个人在该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

这里,用来作比较的参考团体叫。

51. 一个有效的测验不仅应与其他测同一构想的测验有关,而且还必须与测量不同构想的测验无关。

用此种方法确定的效度称。

52. 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叫做,通常是指我们所要预测的行为。

53. 一个好的效标测量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它们分别是,,,。

54. 测验的长度越长,测验的信度、效度越。

5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包括______分测验,其中____个言语测验和_____个操作测验是必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测验属于备用测验。

56._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

57.希-内学习能力测验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1938年编制的_________智力测验。

59.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是婴幼儿量表的创始人。

60. 中小学生团体智力测验(GITC)是个与个别施测的相似_____________但可团体施行的测验。

该测验由语言量表和非语言量表两大部分构成,在语言量表部分安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分测验,共172题;在非语言量表部分安排了五个分测验。

测试时两个量表的分测验_________进行。

61.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简称EPPS)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的。

它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____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______________。

6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包括8个内容量表,分别为____________、对人焦虑、___________、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______个内容量表(或因子)。

二.选择题(每题1分)1. 目的是测量受测者在某方面将来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就的测验叫做。

A.形成性测验B.总结性测验C.预测测验D.诊断性测验2. 1000人参见英语考试,其中第9道选择题和第10道选择题通过的人数分别为400人和600人,求第9题和第10题的标准难度(Z值)。

A.1.29、-0.25 B.-0.25、0.25 C.-1.29、0.25 D.0.25、-0.253. 1000人参加英语考试,其中甲题和乙题通过的人数分别为200人和300人,下面选项哪个正确?A.甲题的通过率大于乙题B.甲题的标准难度小于乙题C.甲题的难度大于乙题D.甲题的难度小于乙题4.1000人参加英语考试,其中第9道选择题和第10道选择题通过的人数分别为400人和600人,求第9题和第10题的标准难度Δ值(已知,P=0.4时,Z=1.28;P=0.1,Z=0.25)。

A.18.12、12 B.12、14 C.7.88、14 D.14、125. 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叫做。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6. 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对两次测验分数求相关,其相关系数就叫。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等值稳定性系数D.内部一致性系数7. 用两个平行(等值)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这就是。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等值稳定性系数D.内部一致性系数8.用两个平行的(等值的)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就是。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等值稳定性系数D.内部一致性系数9. 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叫做。

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校标关联效度D.表面效度10. 通过考察测验,可以对测验的难度作出直观检验。

A.分数的分布B.项目的难度C.分测验的多少D.项目的区分度《心理与教育测量》题库三11.大多数适合普通人群的测验如果要有较大的区分能力,一般应选择接近难度的项目。

A.低B.中等C.高D.无所谓12.鉴别指数D的计算公式D= 。

A.PH+PL B.PH-PL C.(PH+PL)/2 D.(PH-PL)/213.项目的区分度和难度有一定关系,一般难度越接近,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大。

A.0 B.0.2 C.0.8 D.0.514.要考查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宜用的题型是。

A.简答题B.论文题C.选择题D.填空题15.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测验。

A.个别B.团体C.速度D.投射16.项目分析时一般将总分最高和最低的的被试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A.7% B.17% C.37% D.27%17.通常所用的时限是使大约 %的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测验。

A.70 B.80 C.90 D.9518.以下四项中不是引起误差的被试内因素是。

A.应试动机B.反应倾向C.生理变化D.评分记分19.对于一个团体而言,实得分数(X)、真分数(T)和测量误差(E)之间的关系是。

A.SX2=ST2+SE2 B.ST2=SX2+SE2 C SE2=ST2+SX2 D.SV2=SX2+ST2+SE220.下面不属于影响测验信度系数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的是。

A.被试样本B.施测环境C.测验长度D.测验难度21.下列中不是真正效度的是。

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效度22.所谓效标指的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通常是指我们所要预测的。

A.行为B.言语C.学业成就D.心理23.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

A.同时效度B.预测效度C.效标测量D.因素效度24.下列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