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设计二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29张)2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解体后的苏联
苏联的解体 有双重含义:一 是国家政权性质 发生根本变化, 背离了社会主义 方向,二是同时 伴随着瓦解,分 裂为15个国家。
推进新课
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雅尔塔体系的
自 崩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 学
认识: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运动的终 结 ,苏苏联联解解体体使只美是国苏成联为模世式界的上失唯败一。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推进新课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主 学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 习 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征;
社会主义仍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习 北约为工具积极进行东扩。
苏联的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使社
会主义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
推进新课
合
作
如何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
探 系?
究
推进新课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 社论会和主实义践国发家展的不实够践成表熟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逐
课堂小结
东 欧 剧 变
本了 课解
小苏 结联
解 体 了 解
多
两 极 格 局 瓦 解
极 化 趋 势 加 强 掌
握
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 中国:走向复兴 俄罗斯: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当堂达标
1.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 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A )
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 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4.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 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5.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A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C.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存在 D.欧洲联盟的成立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
)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知识整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
世界形 势
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 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加强
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并存
名师一题 1.下面的漫画反映的是“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下列各项事例与这一政策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B. C.美国出台7000 D.
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 断图二中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俄罗斯 美国 日本 西欧 中国
有政治军事 实力 唯一
超级大国
经济大国
政治经济 地位提高 综合实力
增强
经济实力不足 企图独霸世界 国际影响力不足 不能用同一声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 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 因素?
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 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 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欧盟和美国,应该向我们保证不会插手 乌克兰内政,应该向我们保证不会把乌克兰 拉进北约,应该保证生活在乌克兰东部的居 民不会失去讲俄语的机会,不会出现一些疯 狂的‘右翼’,不会出现迫害。”
(4)俄罗斯的态度是什么? 防止北约东扩,保持俄在乌克兰的影响力,确保 大国地位。
“当前,形势高度复杂、高度敏感,牵 动地区局势和国际全局。相信俄方能同各方 协调,推动问题得到政治解决,维护地区和 世界和平稳定。”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乌克兰民族主 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急剧动荡,乌 克兰开始了其独立步伐。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
乌克兰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 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 个“10”概括了东欧六国的事态: “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 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 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 用了10个小时”。
2月20日,乌克兰示威者与警方在首都基辅再 次爆发冲突,造成严重死伤。欧盟外长20日下午紧 急召开临时会议商讨乌克兰局势,决定紧急动议制 裁乌克兰,其中包括对在基辅暴力事件中负有责任 的官员采取财产冻结、禁入欧盟等多项制裁措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精编课件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人教版】(教案2)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和多级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了解苏联解体和两级格局瓦解的标志(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两级格局瓦解和多级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局势出现的原因【知识梳理】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东)剧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独立1、苏联解体(1)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和危机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导致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政治上高度集权。
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必要的监督,社会缺乏民主。
斯大林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曾针对美国和平演变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对于对苏联的援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说:“美国的关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斯科,而是要摧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
西方的援助只是一个“诱饵”,实际上是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2)时间、标志:1991年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3)主要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东欧剧变(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钱其琛(中国前外交部部长)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问:“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精品课件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 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
依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
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
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主题
主干梳理
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
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 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 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 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欧盟
成立于1993年,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
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 答案 D
练出高分
1
2
3
4
5
3.(2014· 江苏高考)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 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 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 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 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盟
1992年,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教学课件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原因: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试图建立单边世界,有哪些政 治力量制约着美国独霸世界呢?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中国:政治上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 平;经济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欧 盟 : 1993 年 成 立 , 现 有 成 员 国 28 个 , 经 济 实 力 不 断 增 强 ,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日
本
首
相
日本: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极力争取联合国
安
倍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晋
三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穆斯林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遭炸 弹袭击引发的教派冲突已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和平与动荡并存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四:霸权主义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轰炸使他 们无家可归。
和平与动荡并存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五:恐怖主义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World Patter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在这里添加相关的文字描述,可以从您的文案中复制需要的内 容到这里。
汇报:当小图 部门:文化部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含义
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部分国家分裂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课件

族分离活动加剧
成立独联体
1991
党内斗争尖锐 “8.19”事件
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
苏联解体
因 原 本 根
2、原因: 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激化各种矛盾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积累 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外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影响
1、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冷 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C、对伊拉克的战争
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 什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中指责 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对 伊作战。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 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 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 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原因: 日 本:经济大国,但国际影响力不足
欧 盟: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但不能用 同一声音说话 中 国:综合实力增强,仍是发展中国家
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至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 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1945--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 两极格局形成。
2.从70初--80中期:多极化趋势出现,资 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开始形成。
D D. ①②③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 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 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 经济的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 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 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 很大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破碎的家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留恋的脚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反战的呼声
亲人的企盼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具体做法: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1、2小组负 责第一框题,3、4小组负责第二框题,5、6小 组负责第三框题,一组提问,另一组回答
注意:提出的问题要合理、切题,注意问题的 顺序。回答问题时要有条理。
步骤 经济困难
政局动荡
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多元化
剧变完成
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 制度质变
(1)大致历程及原因
局部战争——南联盟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1999年4月 8日,贝尔格莱 德市中心遭到 北约的再一次 轰炸。一座原 为南军队指挥 部的大楼被导 弹击中。这是 市中心的一幢 建筑物中弹后 冒起浓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PPT(21张)优质课件
表现及事件:(略) 正确态度(供参考): ①国际力量应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进 理解,通过和平的途径促使问题的解决。 ②西方大国不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 尊重各国主权和各国人民的意愿。 ③各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共同利益的 基础上求合作,以和平方式化解矛盾,推动人 类的共同发展。 ④针对人类的共同威胁,如恐怖主义,各国应 加强合作,保持一致,共同应对挑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共64张PPT)课件

剧变实质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社会制度发生变革,执政党丧失政权。
2、苏联解体
解体过程: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八一九事件” c.《阿拉木图宣言》——正式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 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根
演变”。
本
原
因
激化各种矛盾
政治改革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 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曾针对美国和平演变战略 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 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 方法思考问题。”
解体后的苏联
苏联的解体有双重含义:一 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同 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15个国 家。
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 由苏联11个共和国(波罗的海3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哈萨克 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正 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停止存在,至此联盟国家彻底解体。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
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东欧是怎样发生剧变的?
材料一: 1989年,柏林墙打开后,大批民主德国公民前往西柏林。大量公民外 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明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这时,德国统 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 定实行多党制。第二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 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07人教新版][教案2].doc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07人教新版][教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47e0c98762caaedc33d41a.png)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
2、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教学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二战后这就是美国和苏联。
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两极格局形成了。
这种对抗的方式很奇特,我们叫它“Cold War”,也就是冷战。
两大阵营间并没有爆发直接的、激烈的或者是大规模的战争冲突。
然而世界局势依旧紧张的让人透不过气来。
为了在冷战中居于优势,美、苏两国不断研制新型武器。
到1987年底,美、苏共有4.8万个核弹头,相当于TNT爆炸当量的119.66亿吨。
全世界可以人均分摊1.8吨。
整个地球好像处在一个大炸药桶上。
这种紧张的局势是两极对峙的结果。
到什么时候这种对峙结束了呢?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设问】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东欧剧变是迅速的。
粗略地计算,波、匈风云翻卷了七个月,民主德国的政局变化大约经历了70天,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变化仅经历了7个星期,而罗马尼亚的“倾覆”只发生在7天之内。
【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是哪个?---波兰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
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国家 东欧国家
朝
鲜
教
训
9
-10-
青春就是革命,就是 爱情,就是文学,也就 是苏联。
---王蒙《苏联祭》
对于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历史,有人评价:戈尔巴乔夫治 死了那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叶利钦签署了死亡证书;戈尔巴乔 夫埋葬了那个神话般强盛的帝国,叶利钦为其举行了葬礼。
10
-11-
教学环节
问题落实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 该发生的事终究要发生,而 且总是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 候发生。这句话用在柏林墙 的命运上最恰当不过。
7
-8 -
戈尔巴乔夫:“前苏联国内和苏联 共产党党内改革的延误是导致苏联 解体的根本原因。”
8
-9 -
“1991”推论:苏联解体,各方态度如何?
中 国 惋 淡 欢 惜 定 呼
中国境界——融入世界:天光云影加强 思考世界——感受中国——中国境界
10年前
10年后
20年前
当今
19
-20-
中国和日本以及亚太
20
-21-
21
-22-
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理性,各方互动, 迅速恢复六方会谈,为半岛无核化和平共同努力, 枪炮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平谈判才能为半 岛带来和平。 俄罗斯——赞成重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支持会谈有关 各方实现关系正常化。 美国——不会轻信朝鲜的口头承诺,而是将一如既往地 根据其行动做出判断。 日本——高度关注韩国军演,对朝鲜言论尚无表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立足民族,关 注世界,使学生的 认知与国家复兴相 联系,认识维护世 界和平任重道远, 树立为世界和平与 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3 -
-4 -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思考世界——感受中国——中国境界
趋势之二:中美:不可 缺的“两大轴心”
-18-
教学环节
问题落实
思考世界——从北约、“9·11”透视世界局势
这次事件沉重地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世界里,我们 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由霸权主义衍生的“恐怖主义”。
感受中国——中国的声音和理性的国际观念
北约轰炸南联盟时,中国的声音透过国际舆论的漩涡, 独立而公正;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时,中国的声音撕裂 “人权高于主权”的谎言,铿锵而理智;“9·11”事件之 后,中国的声音穿越阴霾,付诸于行动,及时而有力。 在国际形势万众欢腾时,懂得聆听,波涛汹涌时敢于发 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是中国。
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 -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 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了解苏联解体后 两极格局瓦解和 多极化趋势加强 的史实;理解多 极化趋势加强的 原因;分析多极 化趋势对世界历 史发展的影响。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 究法和情境体验 法培养学生探究 问题、解答问题 的能力,逐步掌 握论从史出,史 论结合的方法。
10年前
10年后
20年前
当今
4
-5 -
苏联和东欧
5
-6 -
1964年9月13日,受 西柏林市长邀请到访的 马丁·路德·金,站在 柏林墙前若有所思。
在其存在的28年零91天里,据 统计: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 德,3221人被逮捕,至少有239人 死亡,260人受伤。
6
-7 -
柏林墙—世界上最大的涂鸦
中国境界——立足世界:莫听穿林打叶声
11
-12-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思考世界——感受中国——中国境界
10年前
10年后
20年前
当今
12
-13-
科索沃和美国
13
-14-
一名塞族 示威者点燃 了美国国旗
14
-15-
9·11恐怖袭击事件
15
-16-
9·11之后,美国血库挤满了 想献血的人。
16
-17-
-23-
四、未来世界的两大趋势 思考世界——感受中国——中国境界
10年前
10年后
20年前
当今
23
-24-
未来10年大预测:世界格局将发生怎样改变?
中国和美国
2012年3月22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对未来10年进行了预测 24
-25-
《时代》周刊预测未来10年中美共同统领世界
趋势之一:未来10年仍 彰显“美国世纪”
思考世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直接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感受中国——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反思和发展契机
1.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2.发展加强与友好国家间的关系; 3.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击败真正的美国意志。 我们将永远铭记,我们战胜了奴隶制、内战、灾荒、 种族主义、经济萧条、城市暴动、冷战,当然还有恐 怖主义。我们将提醒自己,我们不是完美的,但是完 美的民主是持久的,而这一民主——反映出人性的瑕 疵——给予了我们不断完善国家的机会。
——奥巴马在“9·11”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当地时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美国总统奥巴马 夫妇和前总统小布什夫妇缅怀逝者。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