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病变影像解读

合集下载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病理上分为四型:① 柱状扩张;② 囊状扩张 ;③ 静脉曲张型扩张;④ 混合性扩张。
X 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 “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
继发感染时可见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边 缘模糊,囊状阴影内可见液平。
10% 病人胸片无异常,需经支气管造影或 C T 检查发现。
支气管造影可以确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并显 示其大体病理类型和分布范围。
诊断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根据异物吸入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诊 断不难。气管内金属异物有时需与食道 异物区别,要点为气管异物位于气道的 透明阴影内,而食道异物偏后。对于密 度较低异物, CT 优于 X 线。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 tis
病理与临床
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肺组织的 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和气喘为 三大主要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冬季常 见。临床诊断标准为:慢性咳嗽、咳痰 、连续 2 年,每年 2 个月以上;或一年 内有连续咳嗽,咳痰 3 个月以上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X 线表现
不透 X 线的异物可显示其形态、大小和 停留部位。
密度较低异物可通过高千伏正位、斜位 摄片或断层显示气柱的不连续。
纵隔摆动。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
不张。
CT 表现
可显示高密度异物、 X 线平片不能显示 的密度较低异物。
由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阻塞性肺炎 、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CT 表现
病例同前。 小叶中央 型肺气肿 ,左上肺 广泛 纤维 化陈旧病 灶。
CT 表现
病例同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下肺渗 出病灶。
慢支肺气肿 合并肺动脉 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 右下肺动脉 干增粗、右 心室增大。

肺部影像学征象 (4)

肺部影像学征象 (4)

空气半月征(海蚌含珠征)
• 半月形空气影将空洞壁与洞内肿块分开。 该征象通常被认为是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 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 缩的结果。但该征象也见于其他情况,包 括结核病、Wegener 肉芽肿、空洞内出血 和肺癌。真菌感染常常发生与免疫力低下 的患者,尤其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移 植或器官移植患者,非机遇性感染的原发 性肺曲霉菌感染很少见。
空泡征
• 空泡征虽然是非常熟悉的名词,但在这里 还是要重复叙述,目的有三:第一、进一 步了解该征的病理基础;第二、搞清楚空 泡征和空洞及支气管充气征的差别。病理 基础上边已经简单谈及,那么空泡征和空 洞的区别是什么?按照空泡征的定义,病 灶直径5mm以内,大于5mm考虑是空洞, 反之就是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是见于连 续多个层面,直达结节外援缘
棘状突起征(棘突征、锯齿征伪足 征)
• 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使 病灶边缘不规则。如果棘状突起密集排列就构成 了“锯齿征”;如果棘状突起粗细、长短不一时, 如螃蟹足,就是“伪足征”。上述三种征象其实 都是棘突征的不同表现,是介于分叶和毛刺之间 的的一种粗大而钝的结构。其病理基础是肿瘤发 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肿瘤因子诱发肿瘤新生血 管致使肿瘤组织生长速度不均匀,尤其肿瘤周边 部的血管丰富、密度大、数量多(主要来源于支 气管动脉,少数来自肺动脉及其他侧枝血管), 因而癌细胞增殖活跃;
空泡征
• 空泡征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了,这一征象指病 灶内1-2mm(或<5mm)的点状透亮影,单个或多 个,也主要见于早期肺癌,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尚 未被肿瘤破坏、替代的肺结构支架如肺泡、扩展 扭曲的未闭细支气管等,部分是肿瘤坏死腔、含 粘液的腺腔结构以及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间隙。 此外上包括未被肿瘤占据的含气肺组织及未闭合 的或扩张的小支气管。此征主要见于细支气管肺 泡癌和腺癌,也可见于鳞癌。肺窗下观察为小泡 状模糊低密度灶,纵隔窗为小泡状透亮影。

肺CT马赛克征及其临床意义

肺CT马赛克征及其临床意义

肺CT马赛克征及其临床意义英文:Mosaicattenuation。

是肺小气道病变时高分辨力CT或薄层CT所示的一种非特异性征象,表现为肺密度不均匀,通常是片状或呈马赛克样分布,伴有邻近正常肺组织可称为马赛克征。

马赛克征可以由气道性疾病或血管性疾病引起。

由于气道疾病导致的马赛克征也即空气潴留,通常在相对较透明的肺组织内异常扩张或管壁增厚的气道,可见于各种各样的气道疾病,包括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缩窄性细支气管炎等。

而血管性疾病引起的马赛克征可见于慢性肺栓塞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局压。

【影像表现】CT表现马赛克征表现为肺密度增高区与肺密度减低区夹杂相间呈不规则的补丁状或地图状。

吸气相上的马赛克征可能由浸润性肺疾病、空气潴留或血管阻塞引起,多数情况下它们可以区分。

呼气相上的马赛克征更加明显,则可确定由空气潴留引起。

即由细支气管腔阻塞等导致换气不良部分的肺缺氧,并引起反射性小血管收缩,气体潴留。

局部血管收缩和气体的潴留会导致受影响区域的肺组织密度减低。

而血流重分配到那些正常肺组织区的密度则增高,表现为呈实变样阴影。

这种异常的低密度和正常肺组织的相对高密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马赛克密度”和“马赛克灌注”。

见图1。

图1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在血管性疾病引起的马赛克征中,表现为肺内灌注减低区、灌注正常及过度灌注区相间,即肺内灌注的不均匀性,形成影像上的密度梯度。

从HRCT上看,病变区域是透亮度增高的区域,而不是透亮度降低的区域。

【病理机制】马赛克征形成因不同的类型的疾病而具有不同的病理机制。

马赛克征可以由气道性疾病或血管性疾病引起。

以下介绍这两种疾病引起马赛克征得病理机制。

(1)气道性疾病在气道性疾病中马赛克征的出现是由于呈补丁样分布的狭窄性毛细支气管炎和增殖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造成局部缺氧血管痉挛,使局部血流灌注减少而形成的斑片样分布的气体潴留征象,影像会表现为透亮度增高。

即需要明确的是:从HRCT 上看,病变区域是透亮度增高的区域,而不是透亮度降低的区域。

低剂量CT用于小气道病变患者图像质量的评价-精品文档

低剂量CT用于小气道病变患者图像质量的评价-精品文档

低剂量CT用于小气道病变患者图像质量的评价临床上通常将直径小于2mm的小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小气道具有气流阻力小,但易阻塞,易受胸腔压力变化影响特点。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使小气道病变的发生率持续走高。

为了探讨低剂量CT标准重建模式对小气道病变患者图像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小气道病变患者12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电流(200mA、100mA、50mA、25mA),管电压固定在100kV,行呼气相全肺螺旋CT扫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小气道病变患者120例,在CT扫描前一周内肺功能检查提示小气道功能中重度降低,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其他器质性病变、感染性疾病患者。

年龄为24-75岁,平均年龄为51.9±10.8岁,体重指数为17.6-27.9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1.8±1.3 kg/m2,其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4组,各组患者间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小气道病变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Br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在扫描前先行呼吸训练,先用力吸气,再用力呼出全部气体后屏气,有助于提高扫描准确性。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头先进扫描体位,不使用对比剂,于用力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末屏气,由肺尖至肺底进行螺旋CT容积采集,要确保肺尖及双侧肋膈角扫描完整。

扫描参数:x线管电压为100kV,管电流分别为200mA、100mA、50mA和25mA;螺距1.375:1,层厚10mm,层间隔10mm,球管转速0.8s/圈,床速27.5mm/圈,矩阵512×512。

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重建,设定重建层厚1.25mm,层间隔1.25mm,窗宽为1000HU,窗位-700HU。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1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1

结节(nodule):
指直径不超过3cm的、边缘较请的 球形局限性病灶,根据大小分为大 (2~3cm)、中(1~2cm)、小 (0.5~1cm)、微(0.3~0.5cm) 和粟粒结节(0.3cm以下);根据 分布分为间质性、气腔性、小气道 性和随机性结节。
间质性结节(interstitial nodule):
粟粒样结节影
表现为胸片上无数的小圆形结节,分布弥 漫,2~10mm内(图)。病变分布广泛但是 不一定均匀,在CT上具有三种解剖分布模 式:小叶中心性、沿淋巴管或者随机
肉芽肿样病变(granulomatous
lesion)
是由多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 组成,影像学上肉芽肿样病变 表现为类似于肿块和实变的不 规则斑块状阴影,病理学上主 要是血管结缔组织再生的肉芽 组织、机化灶、血管炎等。
8
呼吸气道(respiratory airway): 又称呼吸部(respiratory region),指呼吸性细支气管以 下的区域。
9
气血屏障(air-blood ):指肺 泡内气体与血液内的气体分子 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Ⅰ型肺 泡细胞、基膜、毛细血管内皮 基膜和内皮细胞等4层构成, 厚度约0.5µm。
有关正常解剖的术语
1
.肺实质(lung parenchyma):指肺内 各级支气管及其终端的肺泡结构,即 与肺内空气接触的腔隙和管壁。由气 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 肺泡等23级组成。
2
.肺间质(lung interstitium):指 肺泡间隔、空气腔隙周围及支气管 血管周围的间质,由结缔组织及其 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组成。
气腔性结节(air-space nodule):

肺部病变典型影像学征象解析:树芽征

肺部病变典型影像学征象解析:树芽征

在影像科医生对疾病诊断中,捕捉征象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征象往往能起到缩小鉴别诊断范围的作用,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做出明确诊断。

在肺部CT 的影像学检查中,树芽征就是这样一种影像学征象。

树芽征病变累及细支气管以下的小气道,由于小叶中心性的气道扩张和管腔内粘液、脓液等炎性物质的填充,在肺部薄层CT 或HRCT 上表现为直径2~4 mm 的小叶中心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和与之相连的分支线状影,形似春天里树枝发芽的征象。

图1 树芽征的示意图病理机制肺小叶内的细支气管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辨别的,但当细支气管阻塞扩张,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管周浸润,细支气管管腔被粘液、脓液、流体或癌栓浸润等情况下,薄层CT 或高分辨CT 即可呈现为树芽状。

小气道树形分支状结构是树芽征形成的解剖学基础。

树芽征中的「树」和「芽」分别代表着不同意义。

「树」指的是因阻塞而扩张的细支气管,「芽」指的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内充的粘液等物质。

图2 树芽征示意图图3 典型树芽征CT 图树芽征病因树芽征是由多种影响小气道的病变所引起的一种非特异征象,它的出现多提示小气道炎症病变。

树芽征最初用于描述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随后人们发现多种疾病可以伴有这种征象,其中最经典的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满肺的树芽征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表1 树芽征常见病因(注:参照李贺等人文章及2005 年Radiographics 综述)案例一基本病史:男,15 岁,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图4 胸部CT 平扫显示双肺弥漫性高密度病灶,胸膜下病变多呈树芽征改变案例二基本病史:男性,60 岁,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病史。

图5 肺部CT 平扫显示胸膜下支气管扩张梗阻,呈树芽征。

余可见支气管扩张双规征案例三基本病史:女性,66 岁,伴有慢性咳嗽病史。

图6 肺部CT 平扫发现右肺下叶多发小叶中心性结节与扩张梗阻的细支气管相连(箭头所示),呈树芽征。

该患者最终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案例四基本病史:男,17 岁,伴有慢性咳嗽病史。

小气道病变(压缩)

小气道病变(压缩)

⑵、特发性闭塞性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
胸片表现:可无异常表现或有肺气肿,合并机化性肺炎时, 可表现为为斑片状、小结节状及网状病灶。前者密度均匀, 50%有游走性。
图A
图B
女,72岁,长期使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 图A示两侧外周肺野多发斑片状模糊阴影;图B为2周后追踪复查,提示原病灶 进一步实变、致密,经右中叶支纤镜活检提示BOOP
单纯性的BO与BOOP在临床和病理上是完全不同 的疾病。
单纯性的 BO是一种小气道疾病,组织学上表现 为1-6mm的小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粘膜下和其周 围的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 通气受限,管腔内无肉芽组织息肉,肺泡管、肺 泡腔正常,对激素反应不良。
BOOP是一种肺泡疾病,可见肉芽组织长入包括 肺泡和肺泡管的小气道;故它虽含有BO,但它不 完全是小气道疾病,其肺泡改变(机化性肺炎) 更明显,其最常见的CT表现多为两侧分布的斑片 状实变影。对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好。
小气道病变
小气道是指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包括相当于第 9级分支以下的小支气管、小叶细支气管、终末细 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小气道病变就是指主 要发生在小于2mm直径以下细支气管的病变。
HRCT是目前能最详细显示正常肺解剖和病理改变 细节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目前HRCT检查可显 示到肺小叶水平,小叶正常或异常的许多特征性 改变均能被发现。
III型,有些结节与也起源自近端支气管血管束的小环状或 管状影相连接,后者代表轻度扩张的终末细支气管。当病 变进展时,环状或管状影增加,而同时结节影减少。
IV型,为疾病的晚期,可见相当于扩张的近端终末细支气 管和支气管的大囊状影,周围气道较近端气道扩张更显著, 前者连接于后者上形成果树状表现。同时,仍可见小环状 或管状影(图10~23)。

气道解剖及其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气道解剖及其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气道解剖及其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No.1气管与支气管解剖气管:上界环状软骨上缘(C6 下缘), 下界胸骨角平面(T4 下缘); 全长以胸廓上口为界,分颈部和胸部气管隆嵴(突):位于气管衩内面,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时判断气管分叉的定位标气管由气管软骨、平滑肌、结缔组织和黏膜等构成。

气管软骨为透明软骨,有 14-17 个,呈 C 形,缺口向后。

气管软骨缺口由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封闭气管(横断位) 气管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后缘扁平的卵圆形(红箭头)。

40 岁以后常可见气管软骨环钙化,且随年龄增长而更为多见成人气管管径大小主支气管及段支气管儿童左右主支气管分叉较为对称,成人右主支气管较左侧走行更笔直,气管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No.2气管及支气管断层解剖及影像No.3气管及支气管组织结构1. 二者管壁由内向外均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源自网络图片)2. 肺组织包括肺实质及肺间质,肺实质由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构成(源自网络图片)3. 肺泡上皮细胞Ⅰ型肺泡细胞:覆盖了肺泡约95% 的表面积,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Ⅱ型肺泡细胞:散在凸起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5%), 产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为主),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早产儿因Ⅱ型肺泡细胞尚未发育完善,生后易呼吸困难No.4常见气道疾病与慢性气道阻塞气管疾病:⒈外伤后气管狭窄;⒉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⒊气管原发性恶性肿瘤;⒋气管继发性恶性肿瘤;⒌气管良性肿瘤;⒍Wegener 肉芽肿;7 多发性多软骨炎;⒏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⒐结节病累及气管;10 炎症性肠病累及气管;11 气管支气管软骨病:12 剑鞘气管;13 巨气管支气管症;14 气管支气管软化;15 气管支气管瘘和气管支气管破裂;16 气道异物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结石病毛细支气管炎COPD哮喘1. 气管疾病外伤后气管狭窄,继发于气管损伤、插管或颈部外伤; 病变包括肉芽组织导致的黏膜和黏膜下纤维化及与之相关的软骨板变形;X 线: 环形或偏心狭窄伴节段性软组织增厚;CT:狭窄范围显示清,多为向心性狭窄55Y/M 气管插管;病理证实肉芽组织增生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慢性传染病(细菌性气管炎、肺结核常见) 累及气管及近端支气管,造成局灶性和弥漫性气道疾病,随后的纤维化致局限性气道狭窄气管原发性恶性肿瘤一文读懂大气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少见(<胸部恶性肿瘤的1%),多为鳞癌和腺样囊性癌;CT:软组织肿块,常无蒂偏心性生长,鳞癌表面多不光滑,腺样囊性癌表面多光滑气管继发性恶性肿瘤大气道继发性恶性肿瘤,可为恶性肿瘤的血源性转移,也可为食管、甲状腺、或肺的恶性肿瘤直接侵犯。

COPD的影像学诊断

COPD的影像学诊断

COPD的影像诊断基础——病理(小叶间隔)
• 解剖:小叶间隔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淋巴管和肺 小静脉。 呈10~20mm的条带样结构,形成小叶的 边界;在周边部位,大致与胸膜垂直。
• CT:小叶间细线状阴影,与小叶内部结构明显不 同。正常小叶间隔厚度约0.1mm,常不可见,当小 叶间隔增厚时,可显示。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1,肺密度减低区,其内血管变细,但 无扭曲。 2,斑片分布的马塞克灌注,呼气时更 明显。 3,支气管壁增厚和/或支气管扩张。 4,2-4mm小叶内分支影或模糊结节影。
小叶中央分布----树芽征
• CT:小叶中心性分支结构 呈发芽的树枝状。肺周边部 明显,常伴大气道异常。
• 本征象代表一类细支气管内 及其周围的病变,包括黏液 嵌塞、结核、炎症和/或纤 维化。
域几乎见不到正常 肺组织
•分别评估左侧、右侧肺野的血管紊乱区和低密度区(合计0~24分) •上、中、下肺野
上肺野上缘:主动脉弓上缘1cm
中肺野上缘:隆突下方1cm 下肺野上缘:横膈顶端上方3cm
COPD的影像诊断进展——肺气肿Goddard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1: 异常不超过25%, 2: 异常不超过50%, 3: 异常不超过75%, 4:几乎见不到正常肺
• 尤其常见于弥漫性全细支气 管炎症,分枝杆菌气道内播 散(图示)和囊状纤维化。
串珠征
肺气肿
40岁以上
咳嗽、咯痰三 个月,持续两 年以上
LCH
双上肺 年青男性 重度吸烟
淋巴管肌瘤病
仅见于生 育期女性
与雌激素 水平相关
小叶周围分布----串珠征
• 小叶间隔结节状、 不规则增厚,状如 串珠。
• 病变沿淋巴管分布 ,常见于癌的淋巴 扩散,也可见于结 节病、淋巴瘤。

肺小叶、实质征象、气道征象、血管征象和胸膜征象等肺部CT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小叶、实质征象、气道征象、血管征象和胸膜征象等肺部CT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小叶、实质征象、气道征象、血管征象和胸膜征象等肺部CT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胸部CT扫描是胸科医师可利⽤的重要的成像⽤式之⽤。

尽管胸部X光片可用于初始检查,但其图像分辨率低,对肺间质性病变和肺⽤管疾病等,其用途有限,胸部⽤分辨率CT扫描的应用广泛。

肺⽤叶(SPL)是肺的解剖功能基本单位,肺⽤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分辨率CT 扫描图像上的影像表现。

SPL是肺亚节段⽤平的基本单位,周围有纤维隔,称为⽤叶间隔。

SPL是不规则的多边型,⽤⽤约为1 - 1.25cm,包含约12个肺腺泡。

肺泡由呼吸性细⽤⽤管供应,构成参与⽤体交换的⽤肺单位。

“⽤叶状”细⽤⽤管(前末梢或末梢细⽤⽤管)、伴发的肺⽤动脉和⽤⽤管⽤管周围间质内的中央淋巴管构成SP的⽤叶中⽤或核⽤结构。

肺静脉和淋巴管流⽤胸膜下丛,包含在小叶间隔内。

A正常⽤叶;B癌性淋巴管炎;C结节病;D淋巴管肌瘤病图3. A癌性淋巴管炎;B结节病;C淋巴管肌瘤病HRCT扫描能够识别出SPL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叶实质、⽤叶中⽤结构和⽤叶间隔,这些结构可因不同的疾病而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模式。

⽤些模式已被描述为影像的“征象”,如树芽征,铺路征和头芝⽤头征,⽤其他已被用来描述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病理。

例如,淋巴管癌病表现为⽤叶间隔平滑或呈珠状增厚,结节病表现为不规则的淋巴管周围型分布,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表现为⽤叶囊肿形成(图2,3A-D)。

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分布特点,胸部CT征象,可⽤致分为四部分:实质征象、⽤道征象、⽤管征象和胸膜征象。

实质征象图4.空⽤新⽤征,表现为部分含⽤的新⽤状透光区并不透光实质部分空⽤新⽤征:空⽤新⽤征被描述为⽤个完整或部分含⽤的新⽤状透光区并不透光的实质部分(图4),该征象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密切相关。

曲霉菌菌丝侵⽤肺⽤管,引起动脉⽤栓形成、肺梗死和周围出⽤。

空⽤新⽤征透光区是坏死中⽤与周围不透光的出⽤组织分离的结果。

临床上,空⽤新⽤征出现标志着疾病的恢复阶段,预示着良好的预后。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2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2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
• 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 疫性疾病。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 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 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 肾脏,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鼻黏膜和肺组 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 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常表现为鼻和副鼻窦炎、肺病变和进 行性肾功能衰竭。
1 • 以正常肺为背景多发透亮区. 无 可见的壁. 均匀隔开, 小叶中心 或包绕中心动脉. 以上叶为优势
2)全小叶型肺气肿(panlobular emphysema):
• 病理学上肺气肿均匀累及次 级肺小叶全部。临床常伴有 1-α-蛋白酶抑制物的缺乏。 HRCT呈肺密度均匀减低,血 管稀少,多分布于肺下叶。 与严重的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不易鉴别。
1 • 肉芽肿样病变 1.基本概念:肉芽肿样病变是 一种形态学上介于实变和肿块 之间的阴影,似肿块非肿块、 似实变非实变的不规则斑块影。 常呈多发病灶,也可单发。
2 • .病理基础:累及多个腺泡、 肺小叶或肺段的增殖肉芽肿性 病变、慢性炎性病变、机化性 纤维母细胞灶、小血管炎或出 血坏死性病变或肿瘤性病变等。
• CT—树芽征代表小叶中心性分支结构呈发 芽的树枝状。本征象代表一类细支气管内 及其周围的病变,包括黏液嵌塞、炎症和/ 或纤维化(图)。与肺的周边部更加明显, 常伴发大气道的异常。尤其常见于弥漫性 全细支气管炎症,分枝杆菌的气道内播散 和囊状纤维化。
印戒征(signet-ring sign): • 系支气管扩张的典型征象,较 大的环状含气影(印戒的指环) 为扩张增厚的支气管,其相邻 小的软组织影(指环上镶崁的 宝石)为伴行的肺动脉影。

马赛克征表现

马赛克征表现

由于气体潴留引起的马赛克灌注 小气道引起两侧肺的马赛克灌注
由于气体潴留引起的马赛克灌注 小气道病变引起的两侧肺的气体潴留
HRCT示略高密度磨玻璃密度影和低密度马赛克灌注
★常见疾病: Ø 肺实质病变:以各种肺炎最常见; Ø 肺间质病变: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Ø 慢阻肺病变:COPD疾病的不同时期; Ø 结缔组织肺病:SLE、RA、皮肌炎、结节病等; Ø 肿瘤病变:如细支气管肺泡癌,癌性淋巴管炎; Ø 其他:如百草枯中毒、毒气吸入等。
★影像学特点:
肺实质病变:以肺实质为主的病变中, 多表现为弥漫 性分布,常伴肺内渗出和实变;
肺间质病变:多分布于肺的周边部位、胸膜下或沿 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边界多模糊;
慢阻肺病变:呈斑片状或小叶、肺亚段分布,常合并 较明显的气肿征象。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脱皮的间质性肺炎
张;呼气时气体潴留征;肺实变或肺不张;闭塞性细 支气管炎感染 后可见黏液栓;网状结节影;树芽征等。
(4)肺囊性纤维化肺囊性纤维化CT可见马赛克样实变影 外,还可见中小气道阻塞出 现肺脏过度充气,柱状和
囊状支气管扩张,多发的边界模糊的结节影。支气管 黏液栓:由于 黏液分泌物潴留在气管内形成,依据黏 液存留的支气管走向不同而形态各异,多呈圆形或椭 圆形、管状或尖端指向肺门的“V”形或“Y”形高密度 阴影,密度均勻,边缘光滑锐利。
★临床意义: ü 非特异性征象; ü 显示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征象; ü 早于肺功能改变出现,有利于小气道病变的早期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HRCT对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 管炎更有帮助,其主要 表现为。两肺呈弥漫分布小叶中心 可见的小结节影,直径2?5mm,边缘稍模糊。主要为两 下 肺叶及肺外带显著;双肺外带见树芽征表现。小支气管与 细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 肺内可见结节影、线状影、 高密度黏液栓等。

小气道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小气道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小气道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小气道功能障碍(small airway dysfunction)是指在呼吸道中直径小于2mm的支气管和肺泡管道的功能异常。

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中。

对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准确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一、临床表现。

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气急、喘息、咳嗽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肌肉参与呼吸、胸廓呼吸、喘息音等体征。

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气促、活动耐力下降、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容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混淆,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MRI等。

X线胸片可以显示肺部结构和密度的改变,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小气道的情况。

在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时,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小气道的通畅程度、炎症情况、肺泡损伤等情况。

三、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金标准。

包括呼气峰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判断小气道的通畅程度和弹性恢复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四、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是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辅助手段之一。

通过痰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痰液的性质、痰液中是否有细菌、真菌等感染情况。

痰液检查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抗生素、抗炎药物等。

五、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小气道的情况,包括黏膜炎症、狭窄、痉挛等情况。

小气道病变_图文-PPT文档资料59页

小气道病变_图文-PPT文档资料59页
发生向心性阻塞,而很少有炎症肉芽组织。 < 不多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毒气性,感染后,
伴结締组织病,器官移植合并症等,也可为特发 性。
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FEV1%<60%。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胸片 正常,过度充气,肺纹理减少,网结节 致密影,支扩。 HRCT 反映了支气管阻塞和空气贮留后的肺 通气和灌注异常。
虽然红霉素治疗有效,但远期预后不 良。
全细支气管炎
胸片 多发性1-5mm边缘模糊结节。 HRCT
1,小叶中心分布的1-3mm、边缘模糊小结 节,距小叶边缘2-3mm。
2,与结节相连的分支、线状影(树芽征)。 当小气道内容物物排出后,结节呈环状或卵圆 形结构和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相连。
3,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扩张,马塞克灌 注,空气潴留。
临床常有数月干咳,低热,不适和气短。 肺功能为限制性改变。
BOOP/COP
HRCT表现 两侧斑片状气腔实变(80%)。 磨玻璃影(60%)。 病变多分布在胸膜下或支气管血管周
围。 细支气管周围小结节(30-50%)。 支气管壁增厚或扩张。
小气道病变小结
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扩张是小气道 的非特异性炎症过程,有各种、有时是 特征性的HRCT表现。
(27%)。 磨玻璃影(20%)。 小叶内和小叶间隔增厚,肺气肿,马塞克征。
无特异性,诊断须开胸活检。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病理:为细支气管壁淋巴样滤泡过度 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致细支气管狭窄。
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 征或家族性免疫缺损者。
胸片:弥漫性小结节或网结节影。 HRCT:小叶中心3-12mm结节,斑片 状磨玻璃影,轻度支气管扩张。
为细支气管周围间质纤维化而管壁增 厚、细支气管扩张和周围肺组织密度减 低的共同结果。

小气道病变的CT表现

小气道病变的CT表现

小气道病变的CT表现
张晔;孔杰俊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34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肺小气道病变的价值.方法:45例临床可疑小气道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图像分析诊断,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小气道病变在多排螺旋CT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5种表现,包括树芽征、边缘不清的小叶中心结节、局限磨玻璃密度影,气腔样实变,或二者并存、肺密度减低和马赛克灌注和小叶性呼气相空气潴留.结论:临床上小气道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胸片正常,也可有一些非特异性表,多排螺旋CT在小气道病变的诊断上有这很大优势.
【总页数】2页(P254-255)
【作者】张晔;孔杰俊
【作者单位】210029,江苏南京市胸科医院;210029,江苏南京市胸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吸烟与小气道病变CT表现 [J], 李铁一;肖国文
2.小气道病变的CT表现 [J], 张晔;孔杰俊;
3.低剂量呼气相CT联合外周血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对肺小气道病变的临床诊断研究 [J], 冯光; 杨灵芝; 郑浩; 王新举; 刘树芳
4.小气道病变的高分辨率CT定量研究进展 [J], 李夕彤; 柴军
5.基于双气相定量CT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病变和肺气肿程度的临床研究 [J], 张细星;宋晓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外源性免疫刺激免 疫形态反应导致的 淋巴样增生; 结缔组织病(类风 关,干燥综合征), AIDS,感染。 HRCT:3mm 大小小 叶中央或支气管周 围结节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小叶中央分布磨玻璃状结节。
Thoracic Manifestations of Collagen Vascular Diseases. January-February 2012
细支气管病变HRCT征象
细支气管病变HRCT征象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细支气 管壁增 厚,细 支气管 周围炎
细支气 管扩张
管腔内粘液嵌 塞 小叶中心 结节 树芽征
马赛克样灌注,空 气潴留
小叶中央分布磨玻璃状小结节
胸膜下,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 亚急性过敏性肺炎:弥漫分布,均匀,慢性病 变可见空气潴留和纤维化
肺活检有必要吗?
不建议经纤支镜活检; 肺活检建议多叶取材,至少5个区域


过敏:如ABPA, 吸入,泛细
先天异常:囊性纤维化,青少年喉气管支 气管乳头状瘤病。
树芽征
局灶性分布树芽征
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病毒或细菌感染 慢性感染:更常见,AIDS、TB()上叶及尖段, 不典型分支杆菌(中叶和舌叶) 类风关和干燥综合征 弥漫分布的树芽征 弥漫性吸入性细支气管炎; ABPA; 泛细: 先天异常
组织病理特征
伴有小支气管上 皮坏死脱落的急 慢性炎症 支气管粘液充填, 嗜酸细胞浸润, 支气管腔内肉芽 肿 细胞性浸润
免疫异常(ABPA) 咳嗽,发热,喘 鸣,支气管阻塞 反复发作 先天异常(CF, 纤毛运动障碍综 合症) 肿瘤 反复脓痰,气道 高敏感 上呼吸道阻塞症 状体征(声音嘶 哑,喘鸣) 不典型 日韩多,亚急性 起病,咳嗽气促

缩窄性细支气管炎:吸气呼气相空气潴留
F,61y,类风关,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缩窄性细支气管炎相关疾病
感染后 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副流感) 支原体 胶原血管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嗜酸性筋膜炎 移植相关性病变 移植物抗宿主病 同种异体移植受体 骨髓移植 心肺移植 有毒气体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氨,氯气,光气 摄入毒物:减肥药 药物:金,可卡因,卡氮芥,青霉胺 隐源性

马赛克灌注的鉴别诊断

呼吸道疾病 大气道病变(支扩,囊性纤维化) 小气道病变(哮喘,过敏性肺炎,闭塞性细支 气管炎,小气道感染,粘液栓塞) 血管性病变 慢性肺栓塞 血管阻塞的其他原因(肺小静脉阻塞综合症)
呼气相空气潴留
马赛克灌注是吸气相征象,空气潴留是呼气相 征象 表现类似,而且病因相关; 呼气相空气潴留面积越大,越提示大气道病变。

缩窄性支气管炎
或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 童年感染或Swyer-James 综合症. 病因: 结缔组织病 骨髓器官移植 有毒气体吸入 肺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50%

缩窄性支气管炎 临床诊断标准
FEV 1 <60% ,没有其他阻塞性病变如慢 支或肺气肿 ; 呼气中期用力呼气流速< 30%
小气道病变影像解读
王丽华
什么是小气道?
根据气道的管径,直径小于3mm的气道称为小气 道; 细支气管为12-16级的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 支气管,管径2mm以下,解剖特点:气道壁不含 软骨和粘液腺体。 由于细支气管是小气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细支气管炎也常称小气道病变。

Figure 1. Anatomy of 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
遗传因素,多系 统侵犯 青少年喉气管支 气管乳头状瘤病 老人,卧床 鼻窦炎,HLA Bw54 抗原阳性
各异,肺泡内多 发簇状鳞状细胞 或大的空洞病变 异物巨细胞反应 淋巴,浆细胞浸 润,泡沫样巨噬 细胞浸润
弥漫性吸入性细 支气管炎 泛细
马赛克样灌注
肺密度不均匀呈地图状,其中低密度影区域为 异常区域,原因:缺氧后血管收缩致肺灌注减 低及空气潴留; 头肉冻征:肺组织呈现三种密度混合:正常肺, 马赛克样灌注和磨玻璃影; 为非特异性征象,见于任何气道和血管病变: 单独存在时提示缩窄性细支气管炎,过敏性肺 炎或肺栓塞。

小叶中央分布磨玻璃状小结节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RB和RB-ILD
上叶为主,较过敏性肺炎所见结节小; 吸烟者 胶原血管病 RB-ILD:可见肺气肿。

RB/RB-ILD
RB
小叶中央分布磨玻璃状小结节
较少见病因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煤工肺早期: 少见病毒感染 癌性实变:多发结节或叶段实变
亚急性起病,气促, 有机物或无机物吸 低热,不适 入
RB/RB-ILD 滤泡性细支 气管炎 矿工气道病 变 PLCH
吸气爆裂音,杵状 指 进行性呼吸困难, 咳嗽
吸烟
小叶中央模糊GGO, 细支气管周围着色 上叶为主 巨噬细胞和间 质炎症 弥漫分布小叶中央 结节,双侧 细支气管周围淋巴 样聚集
结缔组织病(干燥 综合征,类风 关),免疫缺 陷 无机粉尘吸入,石 棉,滑石粉, 氧化铝,硅, 煤尘 免疫介导(支原体肺炎,细菌感染,分支杆菌, 曲霉菌) 吸入性(吸入有毒气体,粉尘) 非感染性(药物反应,胶原血管病,移植后)

组织学分型
细胞性细支气管炎 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细菌、分支杆菌、真菌)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原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胶原病、免疫缺陷病等 继发性:感染 过敏性肺炎 哮喘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缩窄性细支气管炎) 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 吸入有毒气体 药物治疗 胶原血管病,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肺移植排斥反应 伴有移植物抗宿主症的骨髓移植 先天性的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有腔内息肉 OP/BOOP的同义词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
不常见,青年发病, 与吸烟相关; 早期:散在分布小叶 内边缘清晰结节,形 态怪异; 后期出现厚壁气囊

伴有小叶中央结节的细支气管病变
临床特征
过敏性肺炎
病因或致病 条件
HRCT特征
小叶中央GGO,马 赛克样灌注, 树芽征(不常 见)
组织病理特 征
细支气管周围片状 淋巴细胞浸润, 形态不良肉芽 肿
进行性呼吸困难
模糊小叶中央腺泡 结节,钙化
支气管周围载尘巨 噬细胞浸润
气短,咳嗽,胸痛
小叶中央大结节, 奇异形状气囊
间质细胞浸润,由 郎格罕细胞, 巨噬细胞,淋 巴细胞,纤维 母细胞构成
树芽征
定义: 边缘清晰簇状结节附着于小叶中央支气管分 支或管状结构,有细支气管粘液嵌塞伴或不伴邻近 肺泡受累。 原因:感染性细支气管炎(边缘清晰)
概述
细胞性细支气管炎 最常见;病因:感染,泛细,滤泡性,过敏性,哮喘,特 发 主要征象: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 需要痰培养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吸烟者常见; 倾向于上叶分布的小叶中心细小模糊结节;下叶条状瘢痕 或膨胀不全,盘状不张; 炎症程度依次递增:RB,RB-ILD,DIP 戒烟好转,激素有效,可发展为慢支或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概述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缩窄性细支气管炎) 病理:粘膜下向心性纤维化,可见合并大气道病变; 病因:感染,吸入,药物,胶原病,移植后 HRCT:马赛克灌注,中心性或外围性支扩;呼气相空气 潴留,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腔内息肉 =OP,常见于间质性肺炎 HRCT:片状、非节段性、单或双侧实变,小叶中心模糊 结节或大的不规则结节 激素有效

树芽征—泛细
局灶性分布树芽征
结核
慢性坏死性曲菌病
伴有树芽征的细支气管炎
临床特征
感染 伴呼吸道感染的 喘鸣
病因或致病条件
病毒,细菌,真 菌,寄生虫,分 支杆菌 哮喘
HRCT特征
树芽征,小叶中 心结节,致密实 变 树芽征,小叶中 央支气管扩张, 粘液嵌塞,上叶 为主 树芽征,细支气 管壁增厚,细支 气管扩张 树芽征,多发实 性和囊性结节 树芽征,小叶中 央结节 树芽征,细支气 管壁增厚,小叶 中央结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