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系统影像学胸部CT诊断

合集下载

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3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2月 第19卷 第12期 总第146期【通讯作者】张 宁Chest CT Imaging Features of Mycoplasma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DEC. 2021, Vol.19, No.12 Total No.146口服或直肠保留灌肠镇静后扫描。

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肾门平面。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12mA,扫描层厚为5mm,层距5mm,矩阵为512×512,螺距为0.9,薄层重建层厚及层间距皆为0.67mm。

图像观察:肺窗宽1000~1500HU,窗位-400HU,纵隔窗宽300~400HU,窗位50HU。

扫描完成后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儿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扫描过程中可用铅衣、铅围裙等工具遮挡患儿无需扫描的部位。

1.3 观察指标 CT扫描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组医师和1名呼吸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观察内容包括病变位置、形态、有无淋巴结增大及胸膜改变等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病灶分布情况 11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单侧肺叶病灶78例(68.42%),双侧肺叶病灶36例(31.58%),单叶段病变67例(58.77%),多叶段病变47例(41.23%)。

肺部受累情况:左肺35例(30.70%)、右肺41例(35.96%)、双肺38例(33.33%)。

2.2 114例患儿CT影像学特点分析 患儿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粗而模糊,病变范围广,常累及多个肺叶,单侧或双侧的磨玻璃影、实变影及网格结节影,以双肺下叶多见,多呈小叶性分布。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叶性肺炎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又有一定的特征,常可做出诊断。对于病变
迁延或反复发作者,CT检查可明确有无并发的支气管扩张。
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系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的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常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或流行
性感冒等急性传染病。 【临床与病理】
病理上,主要为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可沿淋巴管扩散引起淋巴管 炎及淋巴结炎。小支气管因炎症、充血及水肿常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
肺不张
大叶性肺炎
肺炎
(二)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又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多见于婴幼儿、
老年和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 【临床与病理】
病变常经上呼吸道累及小叶支气管,并以小叶为中心向邻近扩散,在小叶支气管和肺泡 内产生炎性渗出物。病变范围是小叶性的,呈两侧散在分布,可融合成大片。由于细支气管 炎性充血、水肿,可导致细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形成小叶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肺脓肿
【影像学表现】 CT:对脓肿壁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能更早显示实变影中有无早期坏死液化灶,还易于明 确脓肿位于肺内或胸膜腔内、是否伴有少量胸腔积液及脓肿处有无局部胸膜增厚;此外,还 可判断肺脓肿是否破入胸腔形成局限性脓胸或脓气胸等情况。增强CT,可见脓肿壁较明显 强化。
肺脓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脓肿空洞需与癌性空洞和肺结核空洞相鉴别: ①癌性空洞:多见于老年患者,常为厚壁偏心空洞,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 叶征及毛刺征,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②结核性空洞;多发生在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周围 常有卫星病灶。

儿童胸部影像学ppt课件

儿童胸部影像学ppt课件

CT肺窗
CT纵隔窗(增强)
儿童肺炎
病理类型:实质性肺炎:大叶性,小叶性 间质性肺炎
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
正位X线上可见大片 密度增高影,密度均 匀,在达到叶间裂处 边界清楚,在未达到 叶间裂处边界模糊, 水平叶间裂位置无改 变。
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
正位X线胸片上可 见大片密度增高 影,心脏边缘轮 廓线模糊。
特发性肺纤维化
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
肺窗图像可见左 肺叶膨胀,透亮 度增加,内可见 稀少纤细肺纹理, 纵隔心脏向右推 移。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伴感染
CT增强扫描,囊 肿与支气管相通, 囊内形成气液平 面,囊壁增厚, 增强后囊壁强化。
先天性肺囊肿
少见疾病
肺母细胞瘤胸部CT平扫肺窗,示左 下肺一囊实质性肿块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上 纵隔,柔软可变,随呼吸大小有改变。
正侧位胸片
胸腺
胸部CT
➢ 中文全称: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 CT图像上解剖关系清晰,对病变的定位
定性都较好。
➢ 可按照组织或病变对X线吸收的不同来测定CT值,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CT对比剂的应用可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 度差异,在明确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胸膜病变
胸腔中等量积液
儿童肺结核
原发性,血行播散型,浸润型,慢性纤维 空洞型和结核性胸膜炎,儿童以前两种多 见。
原发综合征,肺门淋巴结肿大
原发性肺结核伴血源播散。CT肺窗示两肺 满布边缘模糊的粟粒状小结节。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
吸气相
呼气相
支气管异物
吸气相Leabharlann 呼气相支 气 管 异 物

儿童肺部获得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儿童肺部获得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腺病毒肺炎
和肺泡间质炎。 临床特点:
1.流行病学:年龄、季节、地域; 2.起病急,发热时间长,呈稽留热; 3.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重; 4.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早,而体征出现晚; 5.胸部X线及病原学检查。 治疗:无特殊治疗,有自限性。
腺病毒肺炎 男,10月。 咳嗽伴间断发热36天,加重伴气促12天
细菌性肺炎以肺泡炎症为主 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
病理
病理生理 病原体
上呼吸道炎
中细湿啰音
肺组织充血渗出
气促、紫绀
换气障碍 低氧血症
支气管炎 肺炎
咳嗽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通气障碍 高碳酸血症
发热 毒血症
病原体
上呼吸道炎
支气管炎
病 理
肺炎


肺组织充血渗出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换气障碍
通气障碍
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
是粘膜下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造成的部分或完全的3mm以下的细支气管的狭窄或闭塞。 感染后:支原体,病毒,细菌。 慢性感染或急性肺损伤后6周以上的反复或持续气促,喘息或咳嗽,喘鸣。 对支气管扩张剂无反应。 排除其他阻塞性疾病如哮喘,先天性纤毛不良症,免疫功能缺陷症等。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薄层CT和肺功能检查诊断。 薄层CT的主要诊断征象为:
肺部体征类似支气管肺炎, 症状早,体征晚,可 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憋 咳嗽剧烈,体征
易发生胸腔并发症
有胸腔积液
重,满布哮鸣音
不明显
X线表现
治疗 病程
早期斑点,片絮,短时间出现 大小不等的片状阴
肺脓肿

耐酶半合成青霉素 3-4周
无特殊治疗 2周

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

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

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介绍:儿童肺部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

准确了解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以便医生、研究人员和相关人员参考。

一:胸部X线表现1. 纵隔淋巴结增大:可见胸部X线片中纵隔淋巴结的增大,形态不规则。

2. 肺部节段或叶段浸润阴影:在肺部X线片中可见到节段或叶段的浸润阴影,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

3. 空洞形成:少数情况下,肺组织会出现空洞,常见于成年儿童或青少年病例。

二:胸部CT表现1. 纵隔淋巴结增大:CT影像能很好地显示纵隔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分布。

结核感染时,淋巴结增大,部分呈现钙化。

2. 透明支气管影:在胸部CT影像中,可见到透明支气管影,即由于结核感染引起肺组织的破坏而形成的特殊影像。

3. 纵隔淋巴结合并干酪样坏死:某些儿童肺部结核病病例中,纵隔淋巴结可出现干酪样坏死,CT影像呈现为低密度区域。

4. 肺间质纤维化:长期未治疗的儿童肺部结核病患者,可能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即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和肺泡减少。

三:磁共振影像表现1. 肺部结核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与CT相似,但磁共振影像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特点。

2. 磁共振影像对于肺部结核感染合并纵隔淋巴结增大的诊断更准确,有助于了解淋巴结的形态和分布。

3. 儿童肺部结核病合并脑和骨骼病变时,磁共振影像可明确显示相关病变,辅助诊断和治疗。

附件:本文档未提供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核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0年发布的法规,旨在防止结核病的传播与控制。

2.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利用磁共振原理图像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清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血管和组织的结构。

3. 成年儿童:指年龄在18岁及以上但未满21岁的个体。

4. 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病变中的一种形态,指坏死组织外观类似于干酪的质地。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介绍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介绍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介绍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肺炎、哮喘、肺结核等。

在临床诊断中,为了准确诊断呼吸道疾病及评估其病情和治疗效果,医生常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方法来进行辅助诊断。

本文将介绍常用于呼吸道疾病影像学诊断的几种常见影像学方法。

一、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照射X射线束进入人体胸腔,然后通过胶卷或数字探测器接收X射线的传递与吸收情况来显示和诊断胸腔内的病变。

X线胸片主要适用于肺部结构、肺门及纵膈等的病变检测,如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然而,X线胸片对某些病变的敏感性较低,不足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二、胸部CT扫描胸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多层次的X线拍摄和计算机图像重建,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呼吸道病变信息。

胸部CT扫描可以显示肺部的解剖结构、肿块、结节、肺栓塞等病变,对于呼吸道炎症、肿瘤和结节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呼吸道内部情况的方法。

它通过将柔软的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可以观察到支气管黏膜的状况、有无异物或病变等。

支气管镜检查可用于检测呼吸道肿瘤、感染性疾病和结构异常等,并可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尽管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呼吸道疾病中的价值重大,但它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需要受训医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合作患者的配合。

四、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频率来生成高清晰度的图像,对于非辐射性的呼吸道疾病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清晰的解剖详情,帮助医生发现和评估呼吸道病变,如肺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等。

此外,MRI还可以结合功能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等,更好地评估病变的生物学特性。

五、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呼吸道疾病。

它可以检测肺部囊肿、积液、肿块等病变,并能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囊性或实质性),如囊肿性病变的壁厚度、实质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三、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非 咳嗽反射差
免 疫
气道平滑肌收缩力差

御 纤毛运动差
异物吸入
免疫球蛋白低(sIgA) 特 异 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免 疫 补体等数量、活性不足
呼吸道感染
特异免疫特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未发育成熟
四、检查方法
㈠呼吸系统体格检查时的重要体征
呼吸频率改变
呼吸系统疾病
概述
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以肺炎最多见 一般年龄愈小,病情愈重,并发症愈多,病死率愈高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 第一节 ㈠上呼吸道
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㈡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 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㈠上呼吸道
⒈鼻与鼻窦 鼻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鼻塞、呼吸困难 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结膜炎 鼻窦口大——鼻窦炎
发绀
吸气时胸廓凹陷
特殊的呼吸形式
异常呼吸音
杵状指(趾)
呼吸频率改变 呼吸困难的第一征象为呼吸频率增快,年龄越小越明显 呼吸急促是指:婴幼儿<2月龄,呼吸≥60次/分;2-12 月龄,呼吸≥50次/分;-5岁,呼吸≥40次/分 呼吸频率减慢或节律不规则也是危险征象
发绀 是血氧下降的重要表现,末梢性发绀指血流缓慢、动静 脉氧差较大部位(如肢端)的发绀 中心性发绀指血流较快、动静脉氧差较小部位(如舌、 黏膜)的发绀 中心性发绀较末梢性发绀发生晚,但更有意义
各年龄阶段小儿呼吸和脉搏频率(次/min)
年龄 新生儿 1岁以下 2-3岁 4-7岁 8-14岁
呼吸 40-50 30~40 25-30 20-25 18-20

儿童胸部X线、CT检查的应用选择

儿童胸部X线、CT检查的应用选择

19
19
支气管炎
14
16
原发性肺结核


少量胸腔积液


支气管异物


讨 论
本组 90 例患儿均有胸部 DR 平片和 CT 扫描,平片对部 分胸部病变的阳性发现虽然略低于 CT,但准确率均较高。 最重要的是平片摄片快捷、射线剂量低,对生长发育阶段的 儿童致关重要[8] ;平片对于儿童胸部检查基本可满足诊断要 求,因 儿 童 期 间 胸 部 疾 病 较 局 限, 以 炎 症 类 病 变 为 主, 所 以 DR 胸片完全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至于少数情况,如疑有 气管异物时,可先照平片,了解有否异物,是否为不透光异
90 例患儿中支气管炎 16 例、支气管肺炎 35 例、大叶性 肺炎 19 例、原发性肺结核 7 例、少量胸腔积液 7 例、支气管 异物 6 例(平片有 2 例异物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见表 1。
表 1 90 例患儿胸部检查结果( n)
原发疾病及体征
DR 平片阳性
CT 阳性
支气管肺炎
31
35
大叶性肺炎பைடு நூலகம்
DOI: 10.3877 / cma.j.issn.1674⁃6902.2018.04.023 作者单位: 400037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
新桥医院放射科 通信作者: 马琼英, Email: 2265867796@ qq.com
入口至第 12 肋骨最低点下 1 cm,管电压 120 kV,采用自动管 电流调 节 技 术 对 患 儿 进 行 检 查[7] 。 图 像 重 建: 扫 描 层 厚 5.0 mm、层间距 5.0 mm,准直宽度 16×0.6 mm,FOV 200 ~ 300 mm,矩阵 512×512,肺窗和纵隔窗重建函数分别为 / 180 s 和 B 41 s / I 41 s,窗宽和窗位分别为 WW 1 500 Hu、WL⁃600 Hu 和 WW 350 Hu、WL B 80 s 45 Hu。

呼吸系统的影像学诊断(上)

呼吸系统的影像学诊断(上)

呼吸系统的影像学诊断(上)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呼吸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呼吸系统就像是一个工厂,它负责给我们的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而这个工厂的运转情况,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小问题,需要通过影像学的手段来检查和诊断。

那么,这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说说X光检查。

X光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方法,它可以用来观察肺部的结构和病变。

想象一下,我们在拍照片的时候,是不是要站到一个又黑又亮的地方,然后让摄影师用那个巨大的机器对我们拍一张照呢?其实,X光检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只不过,这个机器比那个拍照的要大得多,而且它发出的光线也更强。

当我们站在X光机前,医生会让我们深吸一口气,然后让我们把胸部贴在那个又黑又亮的机器上。

这时候,机器会发出一股强大的光线,穿过我们的皮肤,照射到我们的身体内部。

这些光线会被肺部吸收,然后变成一道道光影,被摄像机捕捉下来。

通过这些光影,医生就可以观察到我们的肺部有没有病变,是不是很神奇呢?接下来,我们来说说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更高级的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方法,它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的结构和病变。

你们知道吗,CT检查就像是用一个超级大的计算机,把我们的身体切成了一个个小块,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些小块。

这样一来,医生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们的肺部有没有问题了。

这个过程还是有点痛苦的,因为我们需要躺在一个又硬又冷的机器上,而且还要保持一动不动。

但是,为了我们的健康,这点痛苦还是值得的!我们来说说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方法,它可以用来观察软组织的结构和病变。

你们知道吗,MRI检查就像是用一个超级大的磁铁,把我们的身体变成了一个小磁铁。

然后这个磁铁就会被放进一个大磁场里,这时候身体里的水分就会被磁力吸引过来,形成一个个小小的信号点。

通过这些信号点,医生就可以观察到我们身体内部的情况了。

(二)呼吸系统影像诊断-(1)

(二)呼吸系统影像诊断-(1)
X线能明确积液存在, 难以区分液体性质。
胸腔积液
大量
中量
少量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九)气胸及液气胸
(pneumothorax and hydropneumothorax)
(十)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pleuralthickening, 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肿块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五)空洞与空腔阴影(cavity and air containing space) 1. 空洞: 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 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1)厚壁空洞: 壁厚>3mm X线表现: 空洞形态不规则, 周围有密度高
的 实变区,内有液平(急性肺脓肿);空洞内 壁凸
肺 脓 肿
肺 脓 肿
常见疾病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 一种慢性传染病。
临床分类: 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制 定结核病分类法,分五型: ①原发型(Ⅰ 型);②血液播散型(Ⅱ型)③浸润型
(Ⅲ型)④慢性纤维空洞型(Ⅳ型); ⑤胸膜炎型(Ⅴ型)。1998年制定了新5 型,即原发型(Ⅰ型)、血型播散型
气胸
液气胸
胸膜肥厚
胸膜肥厚钙化
四、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
1 .支气管扩张
多继发于支气管和肺部炎症、肺不张、 肺纤维化,少数为先天性。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症 状是咳嗽、咳血、咯大量脓痰,反复发 热,呼吸道感染,可有杵状指。
分类: 柱状 囊状 混合型
平片X线表现 ① 肺纹理增粗, 模糊, 柱状支气管扩张可
肺门血管
气管分支

08033_儿童胸部CT影像科ppt课件

08033_儿童胸部CT影像科ppt课件
儿童胸部CT影像科ppt 课件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儿童胸部CT检查基础 • 儿童胸部正常CT表现 • 儿童胸部常见病变CT诊断 • 儿童胸部CT影像特征分析 • 儿童胸部CT检查与临床联系 • 儿童胸部CT检查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性评估
2
01
儿童胸部CT检查基础
2024/1/25
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病变的范围 、累及部位以及有无并发症等, 为临床医生提供病情严重程度的
客观依据。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CT检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 影像学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024/1/25
21
CT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与X线检查比较
CT检查较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胸部病变的细 节特征。
2024/1/25
肺野透光度良好,未见明显异 常密度影或实变影。
支气管血管束走行自然,未见 明显增粗或狭窄。
9
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结构
纵隔居中,未见明显增宽或偏移 。
心脏大血管结构清晰,形态大小 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或钙
化灶。
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走行自然, 未见明显迂曲或狭窄。
2024/1/25
10
对于接受过多次或高剂量CT检查的儿童, 建议进行长期随访,关注其生长发育和健 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2024/1/25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8
2024/1/25
6
02
儿童胸部正常CT表现
2024/1/25
7
胸部骨骼及软组织结构

儿童常见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常见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控制发烧 使用解热药物积极控制高热,以缓解症状并创造有利治疗条件。
保证充足休息 病儿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多活动,以利于机体恢复。
缓解症状治疗
药物雾化治疗
使用吸入式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肺部,快 速缓解症状,并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给予供氧治疗
及时补充氧气有助于改善缺氧状况,减 轻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对症治疗
临床表现
肺结核患儿常出现咳嗽、发烧、盗汗 、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 困难。
诊断依据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胸部X线、痰 菌检查等,需与其他肺部感染鉴别。
儿童胸部疾病的诊断要 点
诊断儿童胸部疾病需要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做出准确诊断,为后 续治疗提供依据。
胸膜炎 胸膜受到感染或炎症,常见 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 烧。可能伴有胸腔积液。
支气管肺炎 常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 难等症状。容易导致肺部感 染。
肺结核 尽管近年来发病率下降,但 仍是儿童胸部常见疾病之一 ,需要引起重视。
肺炎
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肺炎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质密 度增高、气-液界面模糊、肺纹理增粗 等,可辅助诊断。
儿童常见胸部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儿童的健康是家长和医疗从业者的首要关注点。了解常见的胸部疾病, 并掌握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
af by akjdb fals
胸部疾病在儿童中的常见类型
肺炎 最常见的儿童胸部疾病,可 因细菌、病毒或其他原因引 起。常表现为发烧、咳嗽、 痰多等症状。
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以尽快恢复患儿的健康状况。
专业医疗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指南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指南

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指南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影像学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呼吸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影像学诊断1. X光检查:X光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X光片的拍摄,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形态和结构。

在呼吸道疾病诊断中,X光检查可以帮助鉴别炎症、结构异常和肿块等病变。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呼吸道解剖信息,并可检测到更小的病变。

在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被广泛应用。

3.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成像,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MRI检查常用于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诊断。

4. 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的融合图像,对于肺癌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二、影像学治疗1. 经导管影像学治疗:这是一种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经血管或经导管的方式将药物或治疗器械送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在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治疗中,经导管影像学治疗被广泛应用。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使用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

在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可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3. 经皮经气道内镜治疗:这是一种经皮肺内镜的治疗方式,可以在正常组织未受损的情况下,通过支气管插入镜治疗呼吸道疾病。

它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气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影像学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X光检查、CT扫描、MRI检查和PET-CT检查等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在治疗方面,经导管影像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经皮经气道内镜治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呼吸系统常见病典型胸部CT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病典型胸部CT表现
HRCT表现 支扩的最佳检查方法 呈“双轨”征,“戒指环”征 呈囊状,葡萄串状,内可见液平面
二、大叶性肺炎
临床:起病急,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理:充血期 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 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多发人群与季节:青壮年,冬春季 病变部位在肺泡,支气管和间质少有改变。
急 性 肺 脓 肿
五、肺肿瘤
良性:少见; 恶性:98%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 泡上皮。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无症状,例行体检发现。 呼吸道症状:咯血、刺激性咳嗽、胸痛。间断 性痰中带血。阻塞性或压迫性症状。转移性症状。 其他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喉返神经和膈 神经麻痹,Horner综合症(肺尖癌),杵状指和肺 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鳞癌多见)等。
CT表现 充血期:磨玻璃样影,边缘模糊 实变期:大片致密影,清晰显示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散在斑片状阴影
CT:支气管气像
三、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咳嗽。 病理小支气管粘膜发生充血,水肿及渗出,并累及呼吸性支气管、肺泡及肺泡周围。 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及链球菌。 多发人群与季节:婴幼儿,老年人及极度衰弱的患者。 好发于两下肺内中带。 弥散结节影,边缘较模糊,或呈分散的小片状实变影,或融合成大片状,实变影周围可伴发肺气肿或肺不张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四、肺脓肿
感染途径 ⑴吸入性——最常见 ⑵血源性 ⑶附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 临床: 起病急剧,塞战,高热,咳嗽、 咳脓臭痰 病理: 充血—实变(坏死液化)—消散 CT表现: 早期:呈较大区域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病灶常紧 贴胸膜,呈楔形的肺段或亚肺段实变。 进展期:浓密阴影中有多个低密度灶,代表肺组织的 坏死和液化,继而出现空洞,空洞内见液平。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表现
从2001年到2020,将有1000万人新感染结核 菌,200万人将患病, 如果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 去,35万人将死于本病。 -----WHO
• 临床与病理
(1)病原: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 (2)病理: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基本 病理变化为渗出、增殖和变质。 (3)临床起病缓慢,病程长。 • 结核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 振、消瘦;或有咳嗽、胸痛;或因咳血就 诊或体检发现;急性血播者可有高热、寒 战等。 •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块。痰菌阳性。
先天性
后天性
先天性免 疫球蛋白 缺乏
肺囊性 纤维化
慢性感染 分泌物淤积 支气管壁 纤毛无运 致支气管 长期咳嗽 被牵拉 动综合征 壁破坏
• 支气管扩张一般发生在3~6级分支 • 根据形态可分为: ①柱状扩张:“轨道征”、“印戒征”。 ②曲张型扩张:念珠状。 ③囊状型扩张:葡萄串状,合并感染时见气液平面。 ④粘液栓:指状征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图)
慢性纤维空洞肺结核(图)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
• 结核菌累及胸膜
•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 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多见)
– 干性胸膜炎X线表现可能无异常。
– 渗出性胸膜炎X线表现:胸腔积液,胸膜肥厚、
粘连、钙化。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一般不超过1cm, 胸膜面光滑,以肺底部明显,纵隔胸膜增厚 的程度明显小于其他部位胸膜 ,可合并明显 胸膜粘连。
鉴别诊断:结核空洞、癌性空洞
肺脓肿
鉴别诊断---结核性空洞,肺癌性空洞
结核球厚壁空洞
肺鳞癌厚壁空洞
疾病诊断
支气管扩张 肺 炎
肺脓肿
肺结核 弥漫性肺病
肺肿瘤
纵隔原发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随着CT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多 层螺旋CT的出现,具有非常高的时间、 空间以及密度分辨率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诊断许多胸部疾 病时能获得更详细的信息,特别是传统X 检查得不到的信息,大大补充了X线检查 的不足
CT的优点
避免各种组织器官的相互重叠,明确病 变部位、来源及累及范围,如区分肺、 纵隔、胸膜及胸壁等,鉴别肺部肿块与 纵隔肿块
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 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急性支气管炎
影像表现 早期可无阳性表现或肺纹理增多,模糊 病情进展时肺门影模糊 小儿常因为支气管壁弹力组织薄弱,分
泌物的堵塞而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brochiolitis obliterans,BO
异物的最终诊断还是应该依靠MPR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
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的疾病 病原是各种病毒、细菌或混合感染。近
几年来支原体感染增多
主要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及渗出, 继而纤毛上皮脱落,粘膜下层白细胞浸 润,分泌物增多
指段支气管由气管直接发出的先天异常 分为支气管异位和额外支气管 右侧多见 临床可无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支扩、
反复感染以及肺的发育不良
气管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异物
呼吸道异物为儿科常见急诊
临床上一般都有异物吸入,呛咳史或者 同一部位的反复肺炎
气管支气管异物
透视 气管异物:无纵隔摆动
呈片状分布 “双轨”征(支气管壁增厚)或支气管扩张 肺实变或者肺不张 “树芽”征(粘液性痰栓) 呼气时气体滞留征(年龄大的小儿)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临床:长期感染有喘息、气促,除外其他阻
塞疾病,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典型影像 肺功能检查:不可逆或者部分可逆小气道或
混合性气道阻塞通气功能障碍
支气管扩张
病因和病理
是指支气管管腔内的不可逆性持久性扩张 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
–前者多为支气管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如支 气管软骨管壁平滑肌的成分的缺如或减少
–后者常为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损害管壁,使 其弹性减弱和机械性的牵引共同作用所致
支气管扩张
病理改变因病程和病变的程度而异 粘膜水肿,上皮脱落,或深浅不等的溃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是指小气道病变引 起的慢性气道阻塞的临床综合症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 四级以下的直径小于3mm的细支气管以
及肺泡管感染时,由于炎性肉芽组织以 及纤维化引起气道狭窄和闭塞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上有呼吸道感染后持续4~6周以上 的反复或者持续的气促、喘息、咳嗽史
对肿块进行定位、定性,确定肿块是囊 性、实性、脂肪性还是混合性,肿块与 血管及淋巴结的关系等
发现X线胸片上隐蔽区(肺尖、肺门区、 脊柱旁、奇静脉食管隐窝、心影后,膈 后及胸膜边缘等)的肺部病灶
通过引入对比剂进行增强,提高对胸部 疾病的定性诊断。
儿童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小儿呼吸频率快,不能屏气
小儿纵隔脂肪含量少,不能形成很好的 自然对比,不利于纵隔淋巴结的观察
CT增强扫描对纵隔病变帮助很大
正常胸片
正常胸片
正常胸部CT
正常胸部CT
正常胸部CT
正常胸部CT
正常胸部CT
一、气管及支气管疾病
气管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异物 急性支气管炎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影像学检查方法
透视及摄片 断层摄片 支气管造影 食管造影 血管造影 B超 CT检查 MR检查
胸部由于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常规胸部摄片,对一般疾病的定位、定 性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
随着数字X线摄影机(DR)的逐渐普及,投 照时间明显缩短,病人所接受的X线辐射 量也大为减少,故目前仍在儿童呼吸系 统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排除其他阻塞性疾病,包括哮喘、呼吸
道异物、功能缺陷症等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X线胸片 肺纹理增多、模糊 肺透亮度增高,不均匀性 肺段或段以下的实变 肺部X线征象与临床症状轻重不符,肺部
征象轻,临床症状重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CT表现(薄层扫描,1.5mm以下) “马赛克”征,(混合性细支气管阻塞表现)
气管支气管异物
CT CT不仅可以发现各种异物,还能鉴别各
种非异物引起的纵隔摆动假相 螺旋CT,利用其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做
出各种重建图像,有利于帮助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
常用的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组(multipli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低密 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SSD (Shaded surface display)、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以及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
疡形成 支气管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肉芽
组织形成。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软骨 组织减少,病变严重时可以完全消失 肺组织可以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
支扩分为三种
–柱状扩张 –囊状扩张 –混合型,囊、柱状扩张皆有
扩张的支气管内含有黄色、黄绿色或血 浓脓物
支气管扩张
临床表现 长期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有杵
– 胸廓外气管异物,呼气正常,为吸气性呼吸 困难
– 胸廓内气管异物,吸气正常,呼气性呼吸困 难,两肺透亮度增强,心影狭长,膈肌降低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
– 右侧稍多 – 吸气性阻塞时,吸气时纵隔移向患侧,呼气
时,纵隔还原 – 呼气性阻塞时,吸气时,纵隔基本居中,呼
气时纵隔移向健侧
气管支气管异物
状指或胸痛等 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有右位心和鼻窦
炎时称为卡他格内综合症
支气管扩张
胸部平片
7%胸片正常 肺纹理增多、粗、紊乱,纹理聚集,杵状增粗
的纹理常见于两下肺 柱状、卷毛状以及蜂窝样透亮影 肺不张常见于左下肺,其内可见扩张聚拢的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