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1)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aad2fb565ce0508763213d3.png)
1、临床心理学定义:①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人类个体的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体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
③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会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2、依特指出:临床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个体评估、治疗或其他活动都不是临床心理学所独有的,只是他们的临床态度,即不仅对行为(特别是问题行为)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行为进行干预才是临床心理学的独特性所在。
即临床心理学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程序,对智力、情绪、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和干预的————————3、临床心理学工作:评估、治疗、研究、教学、咨询、管理。
4、临床心理学出现因素:①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②对人类个体差异的兴趣的发展③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5、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
1896年,他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6、临床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描述、解释、预测、改变7、掌握理论模型的价值以及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型,应该具有的条件①简约②实证研究的支持③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人④变化和发展的能力⑤可验证性⑥逻辑的内部一致性8、临床心理学两大部分:评估和干预9、最好的理论模型的特点是:其假设性和实用性应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清楚的验证。
10、兼容并包态度的集中表现就是“方法任选”途径①即把来自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有关成分整合在一起,这样去治疗某一病人时会增加治疗的效果②在对一个或几个病人进行干预的不同时刻,都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问题选择一种与之相匹配的理论模型。
11、对从现存的技术语言中求得共同指标的想法持怀疑态度12、62%~65%倾向于“有系统的方法任选”4%~11%倾向于“非理论的方法任选”27%31%倾向于“技术的方法任选”13、APA的临床心理学分会提议临床心理学家需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和四年的实践经验,而且要实施统一监督。
这一建议也即目前一直很流行的“科学家——实践者”培训模型14、1947年9月刊发,名为《受欢迎的临床心理学毕业培训课程》,即沙科渥报告15、沙科渥报告建议:①临床新心理学家应首先作为心理学家(科学家)接受培训,其次才是作为实践者进行培训②临床心理学家应像其他学科一样接受四年的博士水平培训,其中一年是在专家指导下的临床实习③临床培训的要点包括评估,研究和治疗三个方面,因此其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动力学、评估技术、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治疗16、沙科渥科学家—实践者模型,也称布尔达模式17、“科学家—实践者”模型,主要内容①课程②实习课程③研究④实习⑤合格考试18、过度疲劳:个体心身资源的枯竭,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临床心理学家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长期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等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等](https://img.taocdn.com/s3/m/079f7fdc76a20029bd642d29.png)
一.名词解释??1.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无器质性基础?3.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意识到它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并为此苦恼而不安,自知力完好,求治心切。
?4.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
即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与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变态的。
(?临床上常将自知力作为判断病情轻重或病情好转?的重要指标)?5.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患者交替出现抑郁和狂躁症状,每一种症状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在某些患者身上可能会出现几个狂躁或抑郁时期,其间有一段“正常”时期,一些患者在一天之内既有抑郁的经历又有狂躁的经历。
?6.病理性赘述:思路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讲话罗嗦,?无意义的繁枝细节掩盖主要内容,思维速度缓慢,但不离题或离题不远,最后能达到预定的终点。
?7.躁狂掩饰:个体经历一些不幸的事件时,便会出现抑郁的情绪以及与低自尊相关的认知,或者对这些事件做出防御性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他们通过躁狂掩饰表现出正常的自尊水平。
8。
广泛性焦虑障碍:简称广泛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9.?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二、选填?1.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和性受虐狂、混合型性偏好障碍等?2.几种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度的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偏执型人格障碍:总是怀疑别人的可信度,怀疑他人,将善意的行为误解为隐含的关系或威胁,不愿或害怕向人倾诉?边缘型人格障碍:担心被抛弃,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自我认同混乱,反复自残,空虚感?强迫型人格障碍:过分重视规则和细节,事必恭亲,完美主义,吝啬,喜欢储藏东西? 3.精神障碍的成因:遗传模型,生物模型,心理模型,社会-文化模型,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包括(对精神障碍具有易感性还是适应力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生物因素:基因的构成、病毒的感染、损伤?心理因素:童年的创伤、对环境事件的不良认知反应?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困难、社会支持缺失?4.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经济地位、-精神分裂症基因型母亲、NEE家庭(高度消极情绪表达)?神经病学基础:多巴胺过量,病毒感染,妊娠分娩并发症,母亲的压力?5.认知技术包括:自我指导训练和认知挑战?6.人本主义治疗:其中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的最为杰出。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dbaa3d5727a5e9856a619c.png)
课程结构临床心理学基础、临床评估、临床干预、儿童临床心理学1.临床心理学概念与发展简史2.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临床评估4.行为评估5.临床判断6.心理干预7.心理动力学观点的心理治疗9.现象学与人本存在主义观点的心理治疗11.行为主义和认知-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治疗13.团体治疗、家庭治疗、夫妻治疗14.其他心理治疗15.心理督导16.临终关怀与居丧安抚17.儿科心理学与儿童临床心理学第一部分临床心理学基础第一章临床心理学的概念与发展简史概念:什么是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的适应不良、能力缺乏、情绪不适,并促进人们的适应、应对和个人发展。
——APA(2000)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心理障碍者纠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通过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格,以使之有效地适应环境并且更加具有创造力的一门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者相关的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咨询心理学工作者、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康复心理学工作者、健康心理学工作者、精神科护士、其他人员临床心理学者的主要活动:治疗/干预、诊断/评估、教学、临床督导、研究、咨询、管理从业要求1.美国:科学家开业者训练模式(英、加、澳、新、H、M)Ph.D.; Psy.D.(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课程、实习工作、研究、资格考试、住院医实、习2.德语国家(德、奥、瑞):(1)指定的学位:社会学、哲学、神学、心理学、医学等(2)培训:心理治疗的理论培训;精神病学诊断培训;关系的培训包括小组督导;治疗实践;自我分析或自我体验。
3.中国大陆: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学科关系: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简史:1 历史追溯希腊(神话);与变态心理学等不相区别;Pinel:临床心理学发展道路的里程碑;Tuke;Dix 2 评估领域的发展史1882 Galton建立了人类测量实验室1890 Cattell发明了心理测验术语1904 Binet开始制定他的智力量表1905 Jung开始使用词汇联想方法1913 Kraepelin在诊断方面的工作1914 Terman 的Binet量表美国版问世1921 Rorschach《心理诊断》一书出版1935 TAT出版1937投射技术项目发明1939 Wechsler-Bellevue智力量表出版1943 Halstead引入神经心理测验包1952 DSM-I出版1968 DSM-II出版1970s 行为评估出现1980 DSM-III出版1980s 评估和计算机测验解释兴趣的兴起1987 DSM-III-R出版1990s 控管卫生保健冲击心理评估1994 DSM-IV出版3 干预领域的发展史1793 Pinel 法国精神病院引入人文关怀1848 Dorothea Dix 在新泽西游说改善精神病人医疗卫生设施1895 Breuer 和Freud 发表了《癔症研究》1900 Freud 《梦的解析》出版1908 Clifford Beers 发起精神卫生运动1909 Healy 在芝加哥建立儿童指导诊所1920 Watson 和Rayner 描述了对恐惧的条件反射形成1932 Moreno 介绍了团体治疗1950 Dollard 和Miller《人格和心理治疗》出版1951 Rogers 发表《来访者中心疗法》1952Eysenck 发表了他的心理治疗评论1953 Skinner 概述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1958 Wolpe 描述了系统脱敏疗法1965 在Swampscott(MA)社区心理学的诞生1980s 健康心理学的出现1990s 管控卫生保健对心理治疗的巨大冲击1995 实验支持的心理治疗清单出现4 研究领域的发展史1879 Wundt 在德国的Leipzig 建立了第一个心理诊所1890 William James 出版了《心理学原理》1905 Binet 和Simon 发表了有关他们测验的效度资料1916 Terman对Binet 量表的研究1939 Wechsler发表了对Wechsler-bellevue的研究1943 Hathaway 和Mckinley 发表了MMPI资料1952 Eysenck 对心理治疗的抨击1954 Rogers和Dymond报告了他们对咨询过程的研究;Rotter发表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1977 Smith 和Glass 报告了对心理治疗研究的元分析1980S DSM-III出版后精神病理研究的成长1990S 行为遗传学的兴趣增加5 职业化的发展史1892 美国心理学会(APA)成立1896 WITMER 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1909 APA临床心理分会成立1930 PSI CHI 建立1935 APA训练标准委员会为该领域定义1936 LOUTTIT的第一部临床心理学课本问世1937 《咨询心理学杂志》创刊1945 康涅狄格州通过第一个执业资格法1946 VA 和NIMH 开始经济资助支持心理学1947 ABEPP/ABPP 创建临床心理工作能力资格认证制度1949 BOUDER 会议颁布科学家-开业者模式1953 APA 发表《伦理规范》1968 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博士点1981 修改《伦理规范》1988 APA 分裂,APS 成立1992 最新《伦理原则》出版1995 APA 批准研究心理工作的处方权问题临床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在校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将有较快发展2.科研工作的重点将是解决临床实践所面临的问题3.心理测量量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将发生重大变化4.诊断与治疗并重5.本土化的趋势6.普及化是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7.职业化将逐步规范思考题:1.你对临床心理工作的哪种活动最感兴趣,如何发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2.举一个临床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事件拓展阅读,并指出其对临床心理学科的发展的影响,并分析这影响的原因。
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a9904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f.png)
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言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是指为培养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1. 心理学基础课程:包括心理学概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心理学知识基础。
2. 临床心理学专业课程:包括临床评估、心理治疗、心理疾病诊断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临床心理学实践能力。
3.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如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婚姻家庭心理学等。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论:培养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了解临床心理学实践的基础知识。
2.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临床评估、心理治疗等实践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3. 伦理与责任:培养学生具备临床心理学工作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健康发展。
第四部分:教学方式1. 课堂教学: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临床心理学工作。
3. 研讨讲座:邀请临床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第五部分:评估与考核1. 期中考核: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考核:考察学生在实地实习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
3. 期末考核: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终期评定。
结语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培养具备临床心理学实践能力和良好伦理素养的专业人才。
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大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愿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acd2c2bd64783e09122bfc.png)
临床心理学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1、临床心理学的一般概念临床心理学的概念临床心理学是处理心理异常问题和心身疾病中的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的性质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以行为、情绪、认知和生物学的研究作为知识基础。
临床心理学是对心理科学基础知识的运用,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它的独特性在于强调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和心理障碍的预防。
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领域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主要包括研究、教学、评估、诊断、预防、治疗、会诊和管理等。
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学家采用标准化心理测试、结构式访谈问卷、行为观察等方法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评估和诊断。
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场所国外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环境包括: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私立诊所,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儿童和青少年治疗中心,大学和学院,中学,监狱,法庭和警察局,政府和工厂等。
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内容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内容包括对人类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改变。
2、临床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寻找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过程。
观察法可分为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日常生活观察和临床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调查法是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的研究方法。
心理测验法是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
实验法是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纵,从而研究这种变量对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
个案研究是对单一案例的研究,可以使用观察、会谈、测验和实验的方法对单一实验对象进行研究。
3、临床心理学研究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包括六个步骤:形成假设,关键变量测量方法的选择,研究设计的选择,样本的选择,假设的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发布。
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六个步骤:1、提出假设;2、测量关键变量;3、研究设计的选择;4、样本的选择;5、假设的检验;6、结果的解释和发布。
临床心理学课程
![临床心理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dce8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c.png)
临床心理学课程
临床心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临床心理学实践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
以下是临床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病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等,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心理咨询技能:包括咨询理论、咨询技巧、咨询实践等,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咨询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心理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评估理论、心理测验、心理诊断等,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评估和诊断的方法和技术。
4.心理治疗技术: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治疗技术进行心理干预的能力。
5.实践应用:包括实习、实践经验等,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心理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临床心理实践经验,胜任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c53142a0722192e4536f657.png)
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代表人格中最深和不能够到达的部分,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自我:是扔的执行者,自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需要,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超我:是扔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2.心理评估的方法包括哪四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晤谈法、个案法、测验法3.测验法:是拟定若干可引起某种心理活动并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来访者用语言,文字或动作解答的一种方法。
4.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是:智力三元理论强调问题解决过程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将智力分为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情景智力。
成分智力:指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所依赖的心理过程,其功能是将智力与个体内部环境相联系。
经验智力:指人们在面对新异或常规问题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它同时应用与内、外部环境,使得个体的智力活动更加丰富有成效。
情景智力:是有目的地适应、选择、塑造与个人生活相关的真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其功能是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环境相联系。
5.韦氏智力量表分为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
6.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是:一是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二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三是社会学习理论7.目前的神经心理测验主要依托计算机正电子扫描(PET)、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技术(fMRI)两种技术的发展。
8.叶伦认为存在主义治疗注重人类哪四个基本的考虑死亡、自由、存在疏离、无意义10.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11.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步骤: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让患者学会一项或多项特殊的放松程序。
第二步,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对其焦虑水平进行等级划分。
第三步,让来访者按照第二步评定出来的焦虑等级逐级想象出引发焦虑的情景,然后指导来访者逐步进行放松。
12.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帕特森将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心理诊断阶段,1、该阶段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
临床心理学重点
![临床心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099a0703d8ce2f00662383.png)
第四章心理应激、应对与健康第一节心理应激的一般概念1、应激现象的特点:1)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
2)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的范围广泛,既有物质性的刺激物(如生物学和理化),又有象征性或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和文化性刺激物)。
3)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应激一旦产生,便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在多数情况下,生理反应同心理反应是并存的。
4)在对应激的反应性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
5)在多数情况下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同刺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应激——是由人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环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
3、心理应激指应激现象的心理方面。
在心理应激中,心理方面起主导作用。
在心理应激的发生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心理应激(概念)——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5、应激原——向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各种环境刺激物。
6、一种刺激物能否成为应激原,除了同该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外,还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认识评价和适应应对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特点等。
7、应激原分为两大类:躯体性的和心理社会性的。
前者可称作物质性的;后者则属于“精神性的”或称作“符号”刺激物。
◆躯体性应激原——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心理社会性应激原分为社会性应激原、生活应激原、工作(学习)应激原、文化性应源原和心理性应激原。
1)社会性应激原——指那些造成人生活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情境和事件。
2)生活应激原——包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故或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小事。
临床心理学名词解释
![临床心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939af4027284b73f242504b.png)
临床心理学名词解释1、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被看作是既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
2、心身医学:它以人类疾病中的心身关系问题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躯体疾病中的心理因素及其致病的机制和条件。
3、行为医学:行为医学是涉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精神病学—精神病学—用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支学科。
4、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强调强调身体疾病的预防,主张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或矫正人们的有碍身体健康的生活方法、行为和习惯。
5、心理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重点研究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和不同环境中的人的特点,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6、归因风格:个体惯常使用的归因方式,体现了个体的人格质.7、防御机制: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
8、合理化机制:给自我行为或处境寻找可接受的理由.9、调节因素:是指影响两个相关事物之间联系的方向和大小的因素。
10、中介因素:是指介于两个相关事物之间、能够说明这两个事物相互联系的机制的因素。
11、应激原:向集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各种环境刺激物称作应激原。
12、灾难化:反复思考消极事件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13、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临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14、全身适应综合症(GAS):机体对各种应激原的生理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即各种应激原都可以引起个体同样的生理反应15、固着:在心理,性发展过程中由于遭受挫折或创伤而停止于某一阶段。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e31988cc22bcd126ff0c15.png)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课程简介临床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的范畴.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
其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心理学的原则和工作范围;获取临床心理学资料的方法;心理诊断技术;心理治疗技术;医疗心理学等。
Clinical psychology is included in the applied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is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and principle to intervene the disorder of the mental and behavior for the patient. Clinical psychology also can help normal people to adjust the environment and to have more creativity. The contents includes a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and the field of clinical psychology; the method to get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the techniques of psychological diagnosis, the techniques of psychotherapy and th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during medical procedure.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临床心理学二、总学时数及学分:18学时,1学分理论课16学时实习课2学时三、授课对象:临床医学及心理学专业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预修知识要求:应当学习过普通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847f8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4.png)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有心理(不健康、不适应,有障碍)问题的个人
婴幼儿期(自闭症、天才白痴症候群等等) 学龄儿童期(弱智、学习困难、多动症、感统失调等等) 青少年期(青春期危机症候群、网络成瘾、考试焦虑、
神经症或精神病等等)
成人期(职业压力、婚姻不适应、酒精中毒、性欲异常
等等)
老年期(心理保健、身心内部的衰退、疾病、自杀等等)
1.描述 (description)
2.解释 (explanation)
3.预测 (prediction)
4.改变(change)
临床心理学家的任务
“SCA”理论:
1. Setting 场所 2. Client 来访者 3. Activity 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
心理咨询师的五项任务:
1. 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 2. 心理评估 3. 社区干预 4. 行为医学 5. 研究与教学
Sundberg ND (美):“临床心理学诞生前的历
史漫长,诞生后的发展短暂而迅速。”
促使临床心理学出现的主要社会和历史因素包括 以下三个方面:
在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 对人类个体差异的兴趣的发展 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
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创立期 确立期 发展期
创立期(两次世界大战之前)
潘芳主编《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是处理心理异常问题和心身疾病中心理 问题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它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 术协助病人了解自己、增进适应,解除心理困扰、改善 行为方式,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的潜能。
张理义主编《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是 临床医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发 展及转归与心理学的关系,并对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 咨询提供帮助的一门新兴学科。
临床心理学心理诊断
![临床心理学心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0af32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a.png)
临床心理学心理诊断心理诊断是临床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为心理干预和治疗提供基础。
临床心理学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步骤,而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需要结合各种方法和工具,以求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
在临床心理诊断中,首先需要进行初步评估。
这一评估主要通过与个体的面谈和观察来进行。
通过面谈,心理专家可以获取个体的背景资料、现状以及主要问题等信息,从而初步了解其心理状况。
同时,观察个体的言语、动作和非语言行为也可以为心理专家提供一些线索,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
然后,心理专家通常会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来深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
这些心理测量工具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记录和心理测试等。
问卷调查通常要求个体回答一系列有关心理问题的问题,有助于了解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特点。
个案记录则是通过对个体在特定时间内的行为和情绪状态进行记录,以便将其与其他个体进行比较和分析。
而心理测试则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项目,评估个体的思维、情绪、人格和认知能力等方面。
除了上述方法外,临床心理学心理诊断还可以结合其他一些方法,以精确地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
其中,观察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通过观察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可以了解其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情况。
此外,心理专家还可以运用生物心理学的知识,通过检测个体的生理指标(如脑电图、脑神经成像等),了解其神经活动与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完成初步评估和深入评估后,心理专家需要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准确的心理诊断。
这一过程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和因素。
通过分析个体的心理特点、现状和与其他人的比较等,心理专家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心理诊断。
心理诊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心理干预和治疗。
根据个体的心理诊断结果,心理专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帮助个体改善其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常常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临床心理学全部整理
![临床心理学全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67d154ddccda38376baf7c.png)
临床心理学名词解释:1、临床心理学:狭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病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对心理病理进行解释并探明解决的途径。
广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的发生原因、性质诊断,挖掘潜在的心理病理现象,针对心理问题、障碍及其疾病采取综合性预防与矫治措施。
2、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又名性变态、性倒错、性歪曲、性精神障碍。
它是指性对象或性行为方面的异常,不是以正常异性恋的关系获得性满足,而是以特殊方式获得性心理或性活动的满足,它属于变态心理现象。
3、三级预防制:一级预防重点在于从生理方面维护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二级预防尽量缩短已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病程;三级预防是以减少心理疾病所致的缺陷为目标,防止各类因疾病引起的能力丧失。
4、多动症:又称为运动过度综合症,多动综合症。
是指与儿童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涣散;与处境不相宜的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并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学习困难和攻击行为的一组症状群。
5、反社会型人格:又称无情性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障碍。
其特点是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道德规范与法纪的倾向。
特征:⑴肤浅的乐趣与良好的智力;⑵无妄想或不合理思维;⑶无神经症表现;⑷不可信赖;⑸不真诚、不坦率;⑹缺乏羞耻与真正的后悔;⑺虽有行为动机存在,但并不充分,有明显的反社会性行为;⑻不吸取教训,由于缺乏道德标准而不辨善恶是非;⑼极端自私自利;⑽冷酷无情;⑾缺乏自知之明;⑿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不负责任;⒀爱不切实际地幻想;⒁罕有自杀;⒂性生活反常或紊乱;⒃不按计划办事。
6、生理始基:生理始基是指心理生理障碍者病前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生理始基使个体具有不同的相应的心理生理障碍的易感性。
7、心理生理障碍: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心身障碍或心身疾病,是一组综合征或躯体疾病,通常限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器官发生生理功能紊乱以及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8、A型人格特征:突出特征有二点:一是试图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成就;二是经常地持有经过掩饰和文饰的泛化性敌意。
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06d571964bcf84b9d57bb1.png)
•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第五章智力障碍•第六章人格障碍•第七章神经症、癔症、抑郁症•第八章行为障碍•第九章心身疾病•第十章临床常见的病人心理问题•第十一章心理咨询•第十二章临床心理咨询•第十三章危机干预第一章概论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目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一、临床心理学的定义•193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给临床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心理测评、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并通过对个体的身心诊断、生活史了解以及对个体生活状况的观察、分析,以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
•199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等,以及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0世纪60年代,日本心理学会(JPA)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下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特殊的个体(心理不适应的人或心理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苦恼的本质的理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一门学问。
•因此,他们把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称为“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1988年,日本学者田中富士夫下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概括地说是对心理不健康或有行为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引导,这种引导需要运用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整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心理适应为中心,并以心理援助为特征;通过缓解适应不良,提高能力水平和缓解情绪不安,以促进人类的社会适应、心理调节和个体发展。
•①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7857bdb50e2524de5187e98.png)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选修)第一讲心理应激的理论Psychological Stress主要内容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应激的中介机制心理应激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一、心理应激的概念※观点一: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观点二: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一般适应综合征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一般适应综合征的分期警戒期(动员期)阻抗期(抵抗期)衰竭期※观点三: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应激的交互作用模式需求认知评价能力察知的需求察知的能力不平衡应激反应•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应激------个体察知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均衡时所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
※概念的含义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的或不适应的;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心理、行为的;应激过程受个体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应激概念的理解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自变量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因变量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插入变量应激的心理模式病原——机体——疾病压力——承受力——心身反应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结果二、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生活事件---应激源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
※生活事件分类躯体性应激源—生物性应激源按事件属性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心理社会因素文化性应激源不同年代死亡谱(美国)1866 1916 1974腹泻性疾病心脏病心脏病腹泻(5岁内)肺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肺结核脑血管病肺结核肾病事故肺炎暴力流感、肺炎事故杀人自杀肿瘤婴儿疾病猩红热腹泻(5岁内)糖尿病心脏病肺外结核动脉硬化症气管炎白喉喉炎肝硬化伤寒气管炎气管炎哮喘我国前10位死因与主要因素的比例死因% 生活方式生物环境保健服务心脏病26.68 45.70 29.00 19.15 6.15脑血管病22.17 43.26 36.60 15.09 5.05恶性肿瘤18.74 43.64 45.92 6.65 3.78意外死亡8.56 18.34 2.34 67.34 11.98呼吸系统5.36 41.09 27.76 18.20 12.95消化系统5.31 25.95 27.62 19.00 27.42传染病 4.98 16.41 6.70 18.74 58.16泌尿系统1.64 13.74 43.13 23.96 19.17神经精神1.12 2.53 35.86 43.94 17.68内分泌病0.70 14.81 58.52 20.00 6.67平均34.73 31.48 20.04 10.80按事件影响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按主客观性客观事件---主观事件※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霍姆斯和雷赫(Holmes Rahe)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事件LCU配偶死亡100离婚73退休45迁居20微小违规11应激的情绪反应焦虑预期将要发生危险和不良后果时的心境恐惧面对伤害和威胁时的激情状态愤怒有目的的动机行为受阻时的激情状态抑郁伴随丧失感的悲哀、孤独心境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escape and avoidance)退化与依赖(regression and dependence)敌对与攻击(hostility and attack)无助与自怜(helplessness and self-pity)行为反应与情绪反应的关系逃避与回避焦虑退化与依赖恐惧敌对与攻击愤怒无助与自怜抑郁应激反应的行为指征工作能力下降失误增加,判断力下降健忘,思维突然停顿难以注意细小事物白日梦或“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工作和学习创造性缺乏饮酒量增加或药物成瘾吸烟量急增旷工、迟到、经常生病缺乏生气兴趣减退容易发生事故应激反应的躯体指征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脉搏、呼吸加快手心出汗手足发冷萎靡不振紧张性头痛胃痛低热食欲下降尿频休息欠佳难入睡或易醒应激反应的情绪特征急躁不安紧张感激惹恐惧和焦虑倾诉哭泣抑郁敌意和冲动自残或毁物怨天尤人内疚和自责无价值感多疑三、应激的中介机制1、应激的生理中介机制应激刺激------(感觉通路)------中枢神经-----(加工整合)------下丘脑------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活动免疫系统大脑前额区------认知脑大脑边缘系统---情绪脑----心理活动※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激活网状结构—-----警觉性敏感性骨骼肌系统—--躯体张力中枢神经兴奋性交感神经—- ---内脏生理副交感神经-----内脏生理※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激活(CRH)(ACTH)(皮质激素)※心理—神经—免疫机制神经---免疫系统短暂而不太强烈---不影响或略增强中等程度------------增强强烈------------------显著抑制细胞免疫长期较强烈---------损害下丘脑,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巨噬细胞活力下降等,免疫功能抑制。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8da0dbaaea998fcd220e4f.png)
一、名词解释1、临床心理学:是探讨人类疾病的心理病理原因、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以及增进人类心身健康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应激反应:个体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和生理中介机制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3、精神疾病: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4、常模:是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分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5、焦虑:是一种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
6、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
7、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治疗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问题。
8、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主要表现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9、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用同一测验(或者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中测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0心理评估: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和方法。
11、高峰体验:指自我实现者在人生历程中曾有过体验到欣喜感、完美感及幸福感的经验。
12、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
1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14、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更大,导致不满意后果的行为不大可能再被重复15、共病:同一体可以同时出现不同障碍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诊断性共病.16、协同:在定量的方法中,不同问题共患的现象被称为症状协同或纬度协同17、非结构会谈:临床心理师根据来访者对问题做出的言语反应,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等信息,来确定会谈的问题。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04c6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4.png)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临床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领域,涵盖了心理评估、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临床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心理评估、精神疾病分类、心理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等。
一、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临床心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收集和评估个体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所在。
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临床面试等。
智力测验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著名的智力测验有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内第四版智力量表。
通过智力测验,临床心理学家可以了解个体的智商水平以及可能存在的智力障碍。
人格测验是评估个体人格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工具。
其中,常用的人格测验包括MMPI(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和16PF(16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e)等。
通过人格测验,临床心理学家可以了解个体的人格类型和潜在的心理问题。
临床面试是临床心理学家与个体直接交流、询问的过程。
通过面试,心理学家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困扰、症状表现和心理历程等。
临床面试可以采用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形式,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二、精神疾病分类精神疾病分类是临床心理学中对心理障碍进行分类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是 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和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Edition)。
DSM-5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一套精神疾病分类系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该分类系统依据临床症状、功能障碍和病因等因素,对多种精神疾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与归属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的原则 人与环境的协调原则 身心统一的原则 个体和群体结合的原则 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增进心理健康的三大基本途径
生理方面的主要途径 心理方面的途径 社会方面的途径
第三节 儿童及少年期心理健康
孕期及新生儿
孕妇营养要全面合理 孕妇的情绪要乐观稳定 孕妇应避免烟、酒等各种有害物质 孕妇应注重保健,减少疾病 母爱一母乳喂养 适宜的信息刺激 促进动作及言语的发展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的理论根据是:人的劳作产品是人的精 神世界物质化的结果,劳作过程是精神的物化过程。 能够分析的产品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1)自觉投射精神含义的产品,如诗歌、日记、礼 品、漫画等。 (2)无意识投射的产品,如书写、绘画、雕塑等。
调查法
晤谈法或访问法 问卷法
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的常用概念
什么是心理健康
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适 应环境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最佳功能状态及行为特性。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传统观念 1、智力是否正常。 2、情绪是否稳定。 3、心理机能是否平衡。 4、行为规范是否与社会相适应。 心理健康概念的新发展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第二节 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
临床心理学不是以测定和诊断为最后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使心理学的理论在某个体身上发挥实效。
第三节 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围 儿童问题(各年龄段的心理问题) 心身问题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凡是涉及到人的精神健康问题的领域,都有临床心 理学家在工作。 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是帮助人们把异常心理或行 为矫正到正常范围。
缺陷:
1、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 2、弗氏的泛性论观点,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3、弗氏把人的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看成是一对不可调 和的矛盾,并成为一切心理变化和异常的根源。 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动力的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的原因就是 外界刺激。
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经典的条件学习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性条件学习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观察学习
心理咨询室
Hale Waihona Puke 团体治疗室--宣泄设备图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种类
会谈法
1、听比说重要 2、非评判态度 3、控制 4、谈话过程中了解患者心理与行为的要点
外表与行为 交谈中的语言特点 思维内容 情绪 灵感与判断
一名在分析师那儿治疗了3年的病人结束治疗时送给 治疗师一幅画,一个带着墨镜的兔子,竖着老高 的耳朵,她说,这就是你!永远看不清你在想什么, 永远竖着耳朵在听。
5、怎样提问题
尽量少提问题 采用开放性提问 不恰当的问题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不恰当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种类
观察法
观察法 是通过患者的外貌、姿态、言谈举止和其它外 在行为特点去推断他们的个性特点(如兴趣、爱好、意 志品质)、文化修养、自我控制能力等等。 观察目的:1.通过观察推断患者的内心体验。 1. 2.通过观察来确定患者对咨询和治疗的态度。 观察形式:1.自然观察。 2.控制观察。
青春期
青春期主要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2、引导性意识健康发展 3、消除心理代沟
第四节
青年期
成年期心理健康
青年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生理发育成熟 2、认知语言能力成熟 3、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 4、意志发展迅速 5、人格逐渐成熟 青年心理健康问题 1、社会适应问题 2、情绪情感问题 3、性的困惑问题 a、对性的好奇与敏感 b、性欲冲动的困扰 c、异性交往的问题
格式塔学派的观点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状态和当时环境的函 数。当出现方向不同而力量相近的条件时, 人必须做出选择时就会发生冲突。双趋、双 避、趋避冲突。
人性主义心理学观点
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精神结构由三个 要素构成: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经验系统。
第五节 我国临床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职业化阶段 工作重点
Freud将心理活动分 为意识、前意识 和潜意识
Freud 意识层次图
释梦理论(theory of dream interpretation)
梦的内容表现形式: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与生理刺激有关的梦 潜意识内容的反映,荒诞、离奇、反复作
对梦的解释
梦是情绪的延续 梦是愿望的满足 梦是潜意识内容的表达,梦中的意象和象征
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婚姻家庭问题
需求与能力的差距 临床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
获取临床资料的方法
第一节 获取临床资料的注意事项 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中立态度 主观与客观结合 选择适宜时机收集资料 治疗起作用的因素
1.来访者的求治愿望 2.促使来访者行为改变的环境 3.双方的期望与实际相符合 4.来访者为咨询付费
Skinner.B F(1904-1990)和他的“斯金纳”箱
强调的相关概念是强化和惩罚 强化和惩罚
如果要使某种行为增多,则在该行为出现的时 候,给予奖励;如果要使某种行为减少,则在 该行为出现的时候,给予惩罚 由此产生的治疗方法有正强化法、行为塑造法、 代币制法和厌恶疗法
人本主义关于心理动力的看法
第三节 儿童及少年期心理健康
幼儿期
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幼儿的心理健康 1、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 2、玩耍与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3、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和过失 4、父母言谈举止的表率作用
学龄期
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儿童的心理健康 1、小学生入学适应 2、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 3、注意开拓创造性思维 4、注意“情商”的培养
既要注意到人类的内在的精神——生物学因素,如神经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生理过程与精神活动的交互影响等;又 要注意到人的一切功能所赖以实现的外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
临床心理学与宗教活动无关
临床心理学在具体的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方面与宗教活动 的根本区别,已包含在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对立之中。
诊断与治疗并重
真正患有精神病的人只占人群的极少数(约7‰~ 1%),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也只有少数。 绝大部分的人正处在从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到精神病这 一过渡带中。
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
纠正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及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 健全的人,以便有效的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
学习临床心理学的意义
第四节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动力是“力必多”(Libido)
心理的发展阶段是由不同时期“Libido”附着于身体的不 同部位划分的。 口唇期(0~1) 肛门期(2~3) 性蕾期(3~6) 潜伏期(6~12) 生殖期(12、13~ )
新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环境。
中年期
中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1、生理功能逐步衰弱 2、心理能力继续发展 中年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压力超负荷 2、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3、家庭与婚姻矛盾 更年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1、更年期生理心理特点与问题 2、更年期心理保健 a、正确认识更年期的心身反应 b、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c、家庭与社会的关心
老年期
老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1、生理功能衰弱 2、心理变化 a、记忆能力下降 b、智力改变 c、情绪变化 d、性格改变 老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孤独心理 2、权威心理 3、恐惧心理
医学模式的转变的要求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疾病死亡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日益重要的致病因素 有效的心理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的症状 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增加
改善医患关系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据调查统计,在综合性医院住院和门诊人中三分之一的人有 心理障碍
第二节 临床心理学的一般原则
临床心理学总的指导思想是:
心理测验法的使用
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 1、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2、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3、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5、注意测验的保密。 一是对测验内容的保密 二是对测验结果及个人隐私的保密
第三章
健康的概念
心 理 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 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简明临床心理学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
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临床心理学的概念
临床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 临床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 应用心理学的范畴 部分,包括工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四大领域 临床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临床心理学的正式出现是在1896年,促使它出现的社会和历史因素很多, 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在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对人类个体差 异的兴趣的发展,以及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等。 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 韦特默 赖特纳·韦特默 临床心理学之父 赖特纳 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1867-1956)是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 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 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马斯洛的需要的层次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模式
认知理论认为: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来源于个体 对情境所作出的评价。因此,认知的不良会导 致情感和行为的不良。 代表人物是美国贝克、艾利斯 贝克、艾利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