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土壤侵蚀原理试题习题.

土壤侵蚀原理试题习题.

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分)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2、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容许土壤侵蚀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的土壤侵蚀速率,或与岩石的化学风化成土率保持平衡的侵蚀速度。

4、雨滴中数粒径(D50)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

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粒径,用D50表示。

5、沙漠化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于原生植被的破坏,风蚀使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出现斑状、片状流沙,使原来非沙漠景观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原来固定的沙丘活化,沙漠向周围地区的扩展过程。

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常态侵蚀:正常侵蚀指的是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土壤侵蚀速率小于或等于土壤形成速率的那部分土壤侵蚀。

这种侵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实际上也不至于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

(3)泥沙沉速:当泥沙在水中的重力与水流阻力相等时,泥沙以等速下沉,这个速度称为泥沙沉速。

(4)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

(5)水力坡度:径流开始具有冲刷作用的最小坡度。

土壤侵蚀: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2、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也称土壤侵蚀速率,量纲是T/KM2a3、容许土壤流失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前提下,土壤的最大侵蚀速率,即与岩石的化学分化成土率相平衡的土壤侵蚀速率。

容许流失量是维持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之,可件称为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最大侵蚀速率4、分力侵蚀:指在风的影响下,地表土壤物质物质脱离地表被搬运的现象及气流中颗粒对地表的磨蚀作用。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土壤侵蚀是指地表的土壤被水流、风力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带走的过程。

它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田、森林和水资源等带来了重大的经济和生态问题。

土壤侵蚀的原理涉及地表径流、坡面侵蚀、沟壑侵蚀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土壤侵蚀原理的概要。

1.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降雨水在地面流动时带走土壤的过程。

当降雨发生时,降雨水会通过地面流动,随着流动的过程,地表水会带走土壤颗粒。

地表径流主要取决于降雨的强度、土壤的渗透性和土地的坡度等因素。

2.坡面侵蚀:坡面侵蚀是指水流或风力在坡面上带走土壤的过程。

坡面侵蚀主要受降雨的影响,当降雨发生时,降雨水会在坡面上形成水流,水流会带走坡面上的土壤颗粒。

坡面侵蚀还与土壤的质地、坡度和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

3.沟壑侵蚀:沟壑侵蚀是指水流在沟壑中带走土壤的过程。

当地表径流过程中,地面上形成的水流会聚集到较低处形成沟壑,沟壑会加强地表径流的速度和能量,进而带走更多的土壤。

沟壑侵蚀主要取决于沟壑的形状、长度和坡度等因素。

4.风蚀:风力也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风力会将土壤颗粒吹到空中,并随风沉积到其他地方。

风蚀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缺或土壤暴露的地区,也与风速和土壤的质地等因素密切相关。

5.人类活动:人类的农业和建设活动也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过度耕作、不合理的农田排水和烧荒等农业活动,以及城市化和土地开发等建设活动,都会破坏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总的来说,土壤侵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降雨、水流、风力、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I.名词解释2•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携运泥沙的数量。

3•雨滴的中数直径: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用D50表示。

4•溅蚀量:击溅侵蚀引起土粒下移的数量。

5•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由切实引起的溯源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疑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6.起沙风:一切大于使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最小临界风速的风。

7•风沙流:风与其所搬运的固体颗粒共同组成复杂的二相流,称为风沙流。

8•风蚀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

9•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现象。

10.风沙流的饱和度:在一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称为容量,实际搬运的沙量称为强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II.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

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

12.错落:是指陡崖、陡坎、陡坡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13.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14.崩岗:指的是发育于红土丘陵地区冲沟沟头因不断地崩塌和陷落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

15.陷穴: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

16.冻土:是指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土层。

17.石海:在平坦而排水较好的山顶或山坡上,经冰冻风化形成的大小石块,直接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形。

18•石川:在不太陡的山坡或凹地中,大量的风化产物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下伏的湿润细粒土层表面整体地或部分地向下滑动的石块群体。

19.热融作用: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

土壤侵蚀原理期末考试

土壤侵蚀原理期末考试

土壤侵蚀原理期末考试土壤侵蚀是指土壤结构在外界恶劣条件下的破坏、演变和流失过程,是影响我们生活环境中水资源、土壤质量及土地利用状况等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可是,由于人们缺乏对土壤侵蚀原理的认识,无法用有效的手段去预防土壤侵蚀,防治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此,认识土壤侵蚀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来促进我们对它的防治和管理。

一、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1.水量和雨水的时间分布:土壤侵蚀的发生受到雨水量和时间分布的影响,一般来说,雨水量越大,土壤侵蚀历时越短,也就是更易发生土壤侵蚀。

2.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这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影响着土壤侵蚀的发生,比如一些较细小的壤土类型易受雨水冲刷,易产生土壤侵蚀。

3.地表覆盖:地表覆盖是指土壤的表面覆盖有哪些物体,比如有植物覆盖的时候,雨水就没有直接碰到地面,而是被植物叶子吸收;又比如地面有时会被人的建筑和其他物质所覆盖,它们能把雨水压到地表,从而减缓了碎片的冲刷,减少了土壤侵蚀。

4.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也会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比如一些坡度较陡的地形,雨水会很容易沿着坡面走,冲刷掉土壤,形成土壤侵蚀。

5.土壤质量:土壤质量也会影响土壤的侵蚀,特别是一些沙性或粘性土壤结构较不稳定,受到风、雨影响较大,容易形成土壤侵蚀。

二、土壤侵蚀的处理和防治土壤侵蚀除了要考虑环境影响因素,也要考虑人为干预的技术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一般来说,土壤侵蚀的防治有以下几种:1.增加地表覆盖:可以通过盖上保护性层,比如稻草、植物、石头等,减少被雨水冲刷的可能性。

2.改善水土状况:可通过调剂土壤的粒径结构,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增加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3.降低降水量:可以建设灌溉和雨洪排水的水利工程,以减少雨水的流量,减缓降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4.增加植被:可以植林兴荒,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保护土壤,减缓洪水冲刷土壤,降低土壤侵蚀。

5.工程防护:在较陡的斜坡上可以采取挡土工程,比如垄沟、坎沟,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减缓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学考试复习重点

土壤侵蚀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三节 土壤侵蚀的表现
土壤侵蚀的形式:在一定种类土壤侵蚀外营力作用下,由于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和土壤侵蚀发生的条件不同,是地表形态产生变化而导致地表形态的差异。
一 ,水力侵蚀 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㈠ 雨滴击溅侵蚀 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产生位移的现象
㈤ 山剥皮 土石山区陡峭坡面在雨后或土体解冻后,山体的部分土壤层及部分母质层发生剥落,露出岩基的现象。
四 混合侵蚀 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侵蚀类型。具体而言指固体径流处于超饱和状态时的一种急流,生产上称为泥石流。
根据含固体物质种类分类 1.泥流 黄土区和土质山区,以细粒,粘粒,
第四节 土壤侵蚀各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各种侵蚀的形式都是根本性侵蚀
⑴溅蚀,面蚀,化学侵蚀;经常发生,面积大,侵蚀数量不大,容易被忽视,侵蚀是土壤中的细粒,粉粒,养分,导致土壤肥力差,土壤能力下降,是根本性侵蚀。处于土壤侵蚀第一类,也称先期侵蚀
⑵沟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发生在带状,片状,块状地带,一旦发生,在量上,质上,都是对土壤的彻底破坏,应当引起重视。这种侵蚀是先期侵蚀发展的结果,讲这类侵蚀归为第二类侵蚀,也成为中期侵蚀
西汉即有梯田 我国被称为梯田之父
早期水保工程主要治理大江大河;黄河 长江 淮河 松花江 嫩江等
1991年6月27日 第七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㈣,水土保持发展阶段
1. 启蒙探索阶段 上世纪20—40年代 建立水土保持实验区 进行水土保持初步探索
2. 示范推广发展阶段50—70年代 1957 邓子恢大力支持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害原理1.名词解说2.挟沙力:在必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携运泥沙的数目。

3.雨滴的中数直径:一次降雨的雨滴散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此中累积体积为 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用D50 表示。

4.溅蚀量:击溅侵害惹起土粒下移的数目。

5.侵害沟:是在水流不停下切、侧蚀,包含由确实惹起的溯源侵害,以及侵害物质随水流悬疑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6.起沙风:全部大于使沙粒离开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最小临界风速的风。

7.风沙流:风与其所搬运的固体颗粒共同构成复杂的二相流,称为风沙流。

8.风蚀作用:风微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

9.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转过程中,因为风力减缓地面阻碍等原由,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聚积现象。

10.风沙流的饱和度:在必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称为容量,本质搬运的沙量称为强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11.重力侵害:重力侵害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

因为坡地重力所挪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

12.参差 : 是指悬崖、陡坎、斜坡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碎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13.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迟缓的挪动现象。

14.崩岗:指的是发育于红土丘陵地区冲沟沟头因不停地倒塌和塌陷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害。

15.陷穴: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害,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以致下面掏空,当上面的土体失去顶托时,惹起黄土的塌陷。

16.冻土:是指温度在 0 摄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土层。

17.石海:在平展而排水较好的山顶或山坡上,经冰冻风化形成的大小石块,直接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形。

18.石川:在不太陡的山坡或凹地中,大批的风化产物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下伏的润湿细粒土层表面整体地或部分地向下滑动的石块集体。

19.热融作用: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消融后土体发生缩短、沉陷的过程。

土壤侵蚀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土壤侵蚀原理考研复习资料土壤侵蚀是指地表土壤被水、风等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所破坏和剥蚀的过程。

它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考研复习中,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土壤侵蚀的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土壤侵蚀的原理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人为侵蚀三个方面。

首先,水力侵蚀是指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剥蚀作用。

水流的强度和速度决定了水力侵蚀的程度。

当水流速度增加时,土壤颗粒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被冲刷走,形成沟壑和河道。

此外,水流还会将土壤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泥沙,进一步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其次,风力侵蚀是指风对土壤的冲击和剥蚀作用。

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燥地区和裸露的土地上。

当风速增大时,风对土壤的冲击力也会增加,导致土壤颗粒被风吹走。

风力侵蚀的程度取决于土壤的风蚀性和风速的大小。

沙尘暴是风力侵蚀的典型表现,它不仅造成了土壤的流失,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最后,人为侵蚀是指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和剥蚀作用。

人类的农耕、建设和开采等活动都会导致土壤侵蚀的加剧。

农耕活动中,长期的耕作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质量,使土壤更容易受到水力和风力的侵蚀。

建设活动中,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和建筑物的修建会破坏土壤的完整性,加速土壤的侵蚀。

开采活动中,采矿和采石等活动会导致大量的土壤流失和破坏,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了解土壤侵蚀的原理对于制定有效的土壤保护和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在农田中,采取适当的耕作方式和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水力侵蚀的发生。

例如,合理利用梯田、沟壑和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流速度,减轻水力侵蚀的程度。

在干旱地区,采取覆盖措施可以减少风力侵蚀的发生。

例如,种植抗风沙植物和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被风吹走。

此外,人类还应该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的意识。

通过加强土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加有效的土壤保护和治理技术,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概要

土壤侵蚀原理1.名词解释2.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携运泥沙的数量。

3.雨滴的中数直径: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用D50表示。

4.溅蚀量:击溅侵蚀引起土粒下移的数量。

5.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由切实引起的溯源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疑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6.起沙风:一切大于使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最小临界风速的风。

7.风沙流:风与其所搬运的固体颗粒共同组成复杂的二相流,称为风沙流。

8.风蚀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

9.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现象。

10.风沙流的饱和度:在一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称为容量,实际搬运的沙量称为强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11.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

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

12.错落:是指陡崖、陡坎、陡坡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13.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14.崩岗:指的是发育于红土丘陵地区冲沟沟头因不断地崩塌和陷落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

15.陷穴: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

16.冻土:是指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土层。

17.石海:在平坦而排水较好的山顶或山坡上,经冰冻风化形成的大小石块,直接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形。

18.石川:在不太陡的山坡或凹地中,大量的风化产物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下伏的湿润细粒土层表面整体地或部分地向下滑动的石块群体。

19.热融作用: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

2012林学硕士入学考试土壤侵蚀原理十五套试题(最终五篇)

2012林学硕士入学考试土壤侵蚀原理十五套试题(最终五篇)

2012林学硕士入学考试土壤侵蚀原理十五套试题(最终五篇)第一篇:2012林学硕士入学考试土壤侵蚀原理十五套试题土壤侵蚀原理考研试题十五套此复习题系水保资深教师合力打造!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分)1、土壤侵蚀2、水土保持3、容许土壤侵蚀量4、雨滴中数粒径(D50)5、沙漠化二、填空(30分)1、全球的土壤侵蚀可划分为、和。

2、水力侵蚀强度可分为、、、、、和六级。

3、坡面径流的形成可划分为、和三个过程。

4、面蚀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5、风力侵蚀强度可分为、、和四级。

三、问答题(40分)1、什么是击溅侵蚀?它有何作用?2、简述降雨在面蚀中的作用。

3、简述水力侵蚀的防治原则。

三、沟谷发育的阶段及特征是什么?(20分)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20分)五、写出通用流失方程式,物理意义及用途。

(15分)试题二一、土壤侵蚀包括了那些形式?他们在地表有何分布特征?(20分)二、简述面蚀的影响因素。

(20分)三、侵蚀沟是如何形成的?它被分为那几种类型?(20分)2、侵蚀分类: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坳沟。

四、简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基本特征。

(20分)五、简述农田防沙的研究现状及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设想。

(20分)试题三一、名词解释(25分)(1)水土保持(2)常态侵蚀(3)泥沙沉速(4)起动流速(5)水力坡度二、水流作用的侵蚀、搬运与堆运作用三者的关系。

(20分)三、影响雨滴溅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分)四、坡面土壤侵蚀率及影响因子是什么?(20分)五、简述黄土区侵蚀沟谷形态类型和特征。

(15分)试题四一、名词解释(25分)(1)允许土壤流失量(2)雨涉终点速度(3)洪流(4)坡面流(5)加速侵蚀二、坡面土壤侵蚀速率及影响因素是什么?(20分)三、植被影响侵蚀的机理是什么?(20分)四、洪流侵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0分)五、坡面发育规律是什么?(15分)试题五一、名词解释(25分)(1)降雨侵蚀力(2)侵蚀性降雨(3)股流(4)沟蚀临界距离(5)侵蚀基准面二、雨涉溅蚀的基本特征及因素(20分)三、洪流侵蚀及制约因素是什么?(20分)四、滑坡体的鉴别特征是什么?(20分)五、简答侵蚀营力的分类(15分)试题六一、名词解释(25分)(1)滑动面(2)张裂隙(3)休止角(4)抗蚀性(5)现代侵蚀二、边坡破坏的几个阶段及特征是什么?(20分)三、什么是赤平投影响分析法?(20分)四、写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应用及评价(20分)五、写出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15分)试题七一、名词解释(25分)(1)土壤流失量(2)瞬时雨强(3)侵蚀形式(4)侵蚀强度(5)土壤侵蚀模数二、滑坡的力学分类及特征(20分)三、简答侧蚀产生的原理(20分)四、黄土高原的小流域输水特征是什么?(20分)五、坡面流的流速通式及物理意义?(15分)试题八一、名词解释(25分)(1)稳定雨滴(2)泥石流(3)沟谷密度(4)地面割裂度(5)降雨侵蚀力二、简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的侵蚀特征(20分)三、坡耕地侵蚀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0分)四、黄土高原沟谷发育的类型及特征(20分)五、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15分)试题九一、名词解释(25分)(1)土壤流失量(2)水土保持(3)侵蚀强度(4)起动流速(5)终点速度二、坡面侵蚀过程及分类(20分)三、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及侵蚀特征(25分)四、沟谷洪流侵蚀特征及制约因素(20分)五、写出黄土区小流域侵蚀输沙计算式(10分)试题十一、名词解释(30分)(1)加速侵蚀(2)水力坡度(3)结构面(4)蠕动(5)雨滴分布(6)雨涉终点速度(7)分散(8)输沙率(9)降雨强度(10)汇流二、土壤允许流失量及量值(10分)三、防治水力坡面侵蚀措施的原理(10分)四、沟蚀防治的原理(10分)五、不稳定坡的防治措施是什么?(10分)六、黄土高原小流域输沙特征(10分)七、分析下图的边坡稳定程度(20分)试题十一一、名词解释(25分)(1)土壤流失量(2)降雨侵蚀力(3)土壤抗冲性(4)均衡剖面(5)水流挟沙能力二、植被影响土壤侵蚀的机理是什么?(20分)三、简述黄土区侵蚀沟谷发育阶段?(20分)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20分)五、选答题:(15分)(1)写出通用流失方程式及其意义?(2)黄土区侵蚀沟谷的形态类型有哪些?试题十二水土保持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0分)(1)土壤流失量(2)降雨侵蚀力(3)土壤抗冲性(4)均衡剖面(5)水流挟沙能力二、简述植被影响土壤侵蚀的原理(10分)三、沟谷发育的阶段及特征是什么?(10分)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10分)五、写出通用流失方程式,物理意义及用途。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

《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是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两门专业课制定的。

主要测试考生土壤侵蚀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土资源管理及土壤侵蚀监测、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技能,以及分析解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参照大学本科《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教学大纲和硕士研究生工作要求编制而成,主要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土壤侵蚀概论了解土壤侵蚀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土壤侵蚀学科的形式与发展过程,我国土壤侵蚀的概况,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掌握基本知识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概念。

土壤侵蚀发生的内、外营力,土壤侵蚀的基本形式,土壤侵蚀的地带性规律,土壤侵蚀强度及分级。

重点与难点:土壤侵蚀的基本形式第二章水力侵蚀掌握基本知识点:水流的特征、速度、作用。

雨滴的特征、溅蚀过程、影响因素。

面蚀的作用动力、过程及分类。

侵蚀的形成、发育特征、分类;沟谷洪流与泥沙输移。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预测模型;水力侵蚀防治原则及措施布设。

重点与难点:溅蚀、面蚀、沟蚀的过程。

第三章重力侵蚀掌握基本知识点:边坡破坏的应力分析、变形破坏、发展演化。

蠕动、崩塌、撒落、滑坡的特征及过程。

重力侵蚀预测评判及防治措施;黄土高原重力侵蚀分区。

重点与难点:重力侵蚀的特征及过程;边坡破坏的应力分析。

第四章风力侵蚀掌握基本知识点:风及风沙流特征;风蚀及沙漠化;风蚀防治及预报。

重点与难点:风及风沙流特征。

第五章混合侵蚀掌握基本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发生特点及分布、分类。

泥石流的动力特征、组成与输移;泥石流预测预报及防治。

重点与难点:泥石流的形成、发生及分布、分类;泥石流的动力特征。

第六章其它侵蚀掌握基本知识点:冰川、冻融作用、危害及防治。

溶蚀作用,石灰岩及黄土1。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包括这些名词的英文名称,要会翻译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化学侵蚀: (chemical erosion)土壤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在下渗水分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和溶解损失,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的过程称为化学侵蚀侵蚀沟:(erosion gully)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作侵蚀沟土壤侵蚀模数:(soil erosion modulus)土壤、母质及地表散松物质在外营力的破坏、剥蚀作用下产生分离和位移的物质量土壤侵蚀程度: (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常用单位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土壤及土壤母质被侵蚀的重量来表示。

土壤侵蚀强度:(soil erosion intensity)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水力侵蚀:(water erosion)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沟壑密度: (Gully density)是指每平方公里内侵蚀沟(或水文网)的总长度,以km/km2表示,或称切割裂度开析度:开析度指单位面积(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水文网的长度允许土壤流失量:(tolerance of soil loss)是指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沙尘暴:(sandstorm)大风扬起地面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

在气象学中规定,凡水平方向有效能见度小于1000m 的风沙现象,称为沙尘暴。

甘肃农业大学722土壤侵蚀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722土壤侵蚀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一) 土壤侵蚀概论 1.土壤侵蚀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土壤侵蚀学科的形式与发展过程,
我国土壤侵蚀的概况。 2.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相关概念。 3.土壤侵蚀发生的内、外营力,土壤侵蚀的基本形式,土壤侵蚀强度及
分级。 (二)水力侵蚀 1.水流的特征、速度、作用。 2.雨滴的特征、溅蚀过程、影响因素。 3.面蚀的作用动力、过程及分类。 4.侵蚀的形成、发育特征、分类;沟谷洪流与泥沙输移。 5.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预测模型;水力侵蚀防治原则及措施布设。 (三)风力侵蚀 1.风沙运动,近地层风的性质,沙粒的运动,风沙流及其结构特征。 2. 风蚀与风积作用,风蚀与风积作用的概念,风沙地貌与沙丘的运动。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土壤侵蚀原理》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1
附件 3: 科目类型 考查目标 考试要求 试题类型 相关书目
考试范围
《土壤侵蚀原理》科目大纲
课程类别
学术型
科代码
722
科目三

科目四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土壤侵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 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可以作为我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3.淋溶侵蚀与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透水性,水分垂直运动对土壤 可溶性物质的影响,土壤钙积层及其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土地次生盐渍 化
(七)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1.区划的目的、任务、原则;分区的依据、指标和命名。 2.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以水力、风力、冻融为主的类型区的 特征。
3.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分区。
8.岩溶侵蚀,淋溶侵蚀,土壤次生盐渍化调查。
(九) 土壤侵蚀监测预报 1. 土壤侵蚀监测预报的原则,监测预报分类,监测预报的指标体系。 2.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经验模型,数理模型,随机模型,混合模型,专 家打分模型,逻辑判断模型。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提纲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包括这些名词的英文名称,要会翻译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化学侵蚀 :土壤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在下渗水分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和溶解损失,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的过程称为化学侵蚀侵蚀沟:)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作侵蚀沟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母质及地表散松物质在外营力的破坏、剥蚀作用下产生分离和位移的物质量土壤侵蚀程度: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常用单位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土壤及土壤母质被侵蚀的重量来表示。

土壤侵蚀强度: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水力侵蚀: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沟壑密度: (Gully density)是指每平方公里内侵蚀沟(或水文网)的总长度,以km/km2表示,或称切割裂度开析度开析度指单位面积(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水文网的长度允许土壤流失量(tolerance of soil loss)是指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沙尘暴大风扬起地面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

在气象学中规定,凡水平方向有效能见度小于1000m的风沙现象,称为沙尘暴。

风力侵蚀系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动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

风力侵蚀简称为风蚀。

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

他是坡面表层土石物质及中浅层基岩,由于本身所受的重力作用(很多情况还受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影响),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

土壤侵蚀原理资料整理

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分)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2、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容许土壤侵蚀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的土壤侵蚀速率,或与岩石的化学风化成土率保持平衡的侵蚀速度。

4、雨滴中数粒径(D50)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

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粒径,用D50表示。

5、沙漠化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于原生植被的破坏,风蚀使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出现斑状、片状流沙,使原来非沙漠景观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原来固定的沙丘活化,沙漠向周围地区的扩展过程。

二、填空(30分)1、全球的土壤侵蚀可划分为冰雪气候侵蚀带、湿润气候侵蚀带和干旱气候侵蚀带。

2、水力侵蚀强度可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六级。

3、坡面径流的形成可划分为降水、蓄渗和坡面漫流三个过程。

4、面蚀可划分为层状侵蚀、细沟侵蚀、鳞片状侵蚀和砂砾化面蚀四种类型。

5、风力侵蚀强度可分为轻度风蚀、中度风蚀、重度风蚀和非常严重风蚀四级。

三、问答题(40分)1、什么是击溅侵蚀?它有何作用?要点:降雨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土壤而作功,产生土粒分散、飞溅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或击溅侵蚀。

它有3方面作用:(1)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成土粒,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引起土壤渗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径流形成和流动。

(2)直接打击地面,产生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

(3)雨滴打击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的紊动强度,导致了侵蚀和输沙能力增大。

2、简述降雨在面蚀中的作用。

要点:降雨是侵蚀发生的动力,它除直接打击土壤,形成击溅侵蚀,还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体,并参与形成了土壤内在的一些特征,以一种综合效应来影响侵蚀。

《土壤侵蚀原理》教学大纲

《土壤侵蚀原理》教学大纲

《土壤侵蚀原理》Principle of Soil Erosion课程代码:T1023-1024学时数:32(理论:24 实验:8 实习:0.5周)学分数:2.5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学期:5主讲教师:程金花张洪江编写日期:2007年10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土壤侵蚀原理》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绪论(讲课2学时)(1)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2)土壤侵蚀及其危害(3)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历史与现状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壤侵蚀与其他课程关系、我国土壤侵蚀状况、世界土壤侵蚀状况、土壤侵蚀及其危害等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中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土壤侵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土壤侵蚀类型(讲课10学时)(1)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2)土壤侵蚀形式,水力侵蚀形式,雨滴击溅侵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海岸浪蚀及库岸浪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化学侵蚀。

(3)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强度,允许土壤流失量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基本概念;理解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关系;掌握土壤侵蚀应力、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形式(水力侵蚀形式、风力侵蚀形式、重力侵蚀形式等)、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以及允许土壤流失量及其计算方法。

3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讲课8学时)(1)水流作用机理。

(2)溅蚀,雨滴特性,溅蚀过程及溅蚀量,影响溅蚀因素。

(3)面蚀,坡面径流形成,坡面径流能量分析,坡面侵蚀过程,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原理考试重点

土壤侵蚀原理考试重点

土壤侵蚀原理考试重点
“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讲讲土壤侵蚀原理考试的重点啊。

”我看着教室里的学生们说道。

那首先呢,就是水力侵蚀。

这可是土壤侵蚀中很常见的一种。

你们想想,下雨的时候,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就会带着土壤一起流动,这就是水力侵蚀。

比如说在一些山区,下雨后经常能看到山坡上有一道道的水沟,这就是水力侵蚀造成的。

就像黄土高原地区,那里的土壤疏松,降雨集中,水力侵蚀就特别严重。

然后是风力侵蚀。

在一些干旱、多风的地区,风会把土壤吹起来带走。

比如在沙漠边缘,常常能看到沙尘暴,那里面就有大量被风卷起来的土壤颗粒。

像内蒙古的一些地方,就深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再来说说重力侵蚀。

当山坡上的土壤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就会滑落、崩塌。

大家可能都见过山体滑坡吧,这就是重力侵蚀的一种表现。

比如说四川的一些山区,在暴雨后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重力侵蚀现象。

还有冻融侵蚀。

在一些寒冷地区,土壤会因为反复的冻结和融化而发生破坏和移动。

比如在东北地区的冬天,土壤冻结后体积会膨胀,等融化时就可能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

另外,人为活动也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建设等都会破坏地表植被,让土壤更容易受到侵蚀。

就像有些地方为了种庄稼,把山坡上的树都砍了,结果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同学们,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啊,一定要好好理解和掌握。

只有明白了土壤侵蚀的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保护我们的土壤资源,让我们的土地更加肥沃,更加可持续利用。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考题

土壤侵蚀原理复习考题

土壤侵蚀原理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现代侵蚀、加速侵蚀、正常侵蚀、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滑坡、混合侵蚀、冻融侵蚀、化学侵蚀、流域输沙量、允许土壤流失量、风沙流、风沙流容量、风沙流强度、荒漠化、沙漠化、沙尘暴
二、简述题
1、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2、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

3、土壤侵蚀程度和土壤侵蚀强度。

4、雨滴击溅侵蚀过程。

5、坡面径流形成过程。

6、坡面侵蚀过程。

7、山洪侵蚀特征。

8、风沙流结构中0-10cm高度内沙粒分布特点。

9、0-10cm气流层内风沙流结构的基本特征。

10、沙尘暴天气能见度的划分。

1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及主要治理措施。

12、泥石流的发生特征。

13、泥石流的流态特征。

14、水分垂直运动对土壤可溶性物质的影响。

三、论述题
1、水土保持林的作用及其小流域林业措施配置。

2、华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主要治理措施。

3、分析面蚀的四种类型。

4、侵蚀沟发育的四个阶段。

5、沙粒运动形式。

6、滑坡形成的条件。

7、滑坡发展的四个阶段。

8、影响土壤透水性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土壤侵蚀原理》考试大纲是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两门专业课制定的。

主要测试考生土壤侵蚀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土资源管理及土壤侵蚀监测、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技能,以及分析解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参照大学本科《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教学大纲和硕士研究生工作要求编制而成,主要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土壤侵蚀概论
了解土壤侵蚀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土壤侵蚀学科的形式与发展过程,我国土壤侵蚀的概况,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掌握基本知识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概念。

土壤侵蚀发生的内、外营力,土壤侵蚀的基本形式,土壤侵蚀的地带性规律,土壤侵蚀强度及分级。

重点与难点:土壤侵蚀的基本形式
第二章水力侵蚀
掌握基本知识点:水流的特征、速度、作用。

雨滴的特征、溅蚀过程、影响因素。

面蚀的作用动力、过程及分类。

侵蚀的形成、发育特征、分类;沟谷洪流与泥沙输移。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预测模型;水力侵蚀防治原则及措施布设。

重点与难点:溅蚀、面蚀、沟蚀的过程。

第三章重力侵蚀
掌握基本知识点:边坡破坏的应力分析、变形破坏、发展演化。

蠕动、崩塌、撒落、滑坡的特征及过程。

重力侵蚀预测评判及防治措施;黄土高原重力侵蚀分区。

重点与难点:重力侵蚀的特征及过程;边坡破坏的应力分析。

第四章风力侵蚀
掌握基本知识点:风及风沙流特征;风蚀及沙漠化;风蚀防治及预报。

重点与难点:风及风沙流特征。

第五章混合侵蚀
掌握基本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发生特点及分布、分类。

泥石流的动力特征、组成与输移;泥石流预测预报及防治。

重点与难点:泥石流的形成、发生及分布、分类;泥石流的动力特征。

第六章其它侵蚀
掌握基本知识点:冰川、冻融作用、危害及防治。

溶蚀作用,石灰岩及黄土区溶蚀,溶蚀防治。

重点与难点:溶蚀作用(石漠化地区);冻融作用(青藏高原)。

第七章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掌握基本知识点:区划的目的、任务、原则;分区的依据、指标和命名。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以水力、风力、冻融为主的类型区的特征。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分区。

重点与难点: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及各区特征。

第八章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
掌握基本知识点:土壤侵蚀调查的目的、手段、步骤。

水力、风力、重力、混合、冻融、化学侵蚀调查。

土壤侵蚀的综合分析、评价(调查报告、图面资料等);GIS制图。

第九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
掌握基本知识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了解三种措施的综合应用实例。

第十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监测与效益分析
掌握基本知识点:土壤侵蚀监测与模拟、“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分析与计算、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与计算、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分析与计算。

三、考试要求
应全面掌握两门专业课有关部分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占20%)
2.问答题(占8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笔试,180分钟
六、主要参考书
1、《土壤侵蚀原理》(第2版),张洪江,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水土保持学》(第2版),王礼先、朱金兆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