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2)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二、背景材料:安徒生和童话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八、布置作业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内涵。
一、图片导入(出示幻灯片图片“指鹿为马”)同学们,想欣赏一个成语吗?看到这幅图片,能想到哪个成语?(指鹿为马)你能给大家分享这个典故吗?(秦朝一位丞相,名叫赵高,自恃位高权重,想检验朝中大臣是否听命于他,便在朝会上献鹿一只,并指着鹿说是马。
秦二世胡亥笑着说:“丞相错了,指鹿为马。
”又问左右群臣,有的官员害怕赵高,所以附和说是马,有的沉默不语,有胆大忠心的官员据实言鹿,事后,赵高阴谋杀害了那些回答是鹿的人。
从此,人人自危,没有再敢说赵高有错。
)为什么明明是鹿,会被说成是马?因为一个怕字,他们怕权威,不惜说假话(虚假),骗人骗己(欺骗)。
像这样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荒唐闹剧不止咱们中国有,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
二、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图片“皇帝的新装”)瞧,一位没穿衣服的皇帝正傲慢地走来,相信大家对他也非常熟悉,大声喊出今天要上的课题——皇帝的新装(板书)再读这篇童话,我们要带着目标来读,一是能概述故事情节,二、分析人物形象,三、把握作品内涵。
三、默读理情节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复述故事情节。
生答:……师:复述得很不错,语言流畅,情节很具体。
依次说出了皇帝爱新装,落入骗子骗局——→大臣们说假话——→皇帝在街上裸游——→小孩揭示骗局。
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情节的?事情发展(时间)顺序现在老师再加大难度,我们呀,再把这篇长长的文章呢读短,甚至可以只用一句话来概括!2、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你的故事太丰满了,哪个同学能给这个故事瘦瘦身?(浓缩是精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三部曲:人物+情节+结果)本文讲了一个愚蠢的皇帝为追求新装而上当受骗的故事。
竟让一个皇帝为了一件新装就在街上裸奔,这件新装到底有怎样的魔力?“新”在哪里?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骗子真会吹,骗子说,这件新装是有神奇特性的,如果皇帝看不见,你就是个愚蠢的皇帝,大臣看不见,你就成了不称职的大臣,如果你们说看不见,你们成什么人了?---愚蠢——那你还会选择说实话吗?(不会,说会的因为你是个旁观者(*^__^*) )骗子的骗术的确很高明,像一把钳子把人们的嘴牢牢地封住了,也就使离奇夸张的情节发展得合情合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四、演读知人物看来这件新装真是不容小觑!课文中哪些人跟老师一样对新装也赞不绝口呢?他们都是怎么赞美的?我们都知道新装是不存在,那他们赞美新装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初 一 年级 语文 科 自学探究 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 时间: 2013 年 12 月 18 日最刻毒的谎言往往以沉默的方式说出来。
——英国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 涅 诺言快似骏马,但事实可以追上它。
——西班牙谚语学习内容:第27课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重难点:掌握文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理清作者的行文脉络。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熟悉课文是我们研读的前提哦!)1.童话(1)定义: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特点: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具、玩具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夸张(见课本P173) (二)自学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皇帝的新装》体裁是 ,作者 ,是 (国家)著名的 作家。
我们还知道他的童话《 》《 》《 》等。
2.字词积累与辨析滑稽.( ) 赏赐.( ) 钦.差( ) 妥.当( ) 御p ìn ( ) b ì( )下 x ūn ( )章 chéng( )报 称.职( ) 头xi án ( ) 3.不含贬义词的一项是( )A.骗子 大典 贵重 后裙B.愚蠢 高贵 奢侈 富力C.蜘蛛 华盖 精致 轻柔D.勋章 奉承 巴结 传播 (三)自学小结:1.本文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作者围绕“ ”这个中心,展开故事情节: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2.文中各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骗子( )骗,皇帝( )骗,大臣( )骗,百姓( )骗,孩子( )骗。
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教案

学生:请三个小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思考探究一题。
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汇报,引导及评价。
能写出童话的题目或内容,并写出自己的印象,小组交流每人都要发言。
明晰目标中的关键词,明确童话、夸张、想象的概念及。
能专注地默读课文。
二、课标分解:
学什么:默读课文,读中思考。
学到什么程度:了解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情节。
怎么学:提前预习、检测预习、默读交流、梳理内容、了解线索等。
教
材
分
析
本文是19世纪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四、合作交流,互助学习(8分钟)。
五、课堂检测,目标达成(5分钟)。
预习作业:认真阅读预习提示一(你读过哪些童话?这些童话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课前完成于作业本上,从小学课本中搜寻,也可以上网搜寻,书面表达完成。不宜多,两到三个即可。上课后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各小组,发现典型,全班汇报(一组即可)。
学
情
分
析
年级整体:前测性问题(调研)
1.你喜欢童话吗?
2.童话有什么特点?
授课班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主要内容。
2.梳理文章的情节。
评估
任务
1.理解主要内容。(目标1)
2.梳理文章的情节。(目标2)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一、预习作业汇报交流题(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课件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测试答案
1.童话 安徒生 丹麦 儿童文学
课件PPT
学习目标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游记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多角度写景,来突显各拉丹冬雪 山的特征的方法。 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 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 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字词积累
líng
菱角
xiè dài
懈怠
qián
虔诚
wān yán
蜿蜒
rú
蠕动
dūn
敦实
huò
豁然
jīng
腈纶
【黧黑】形容黑。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 到来。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皱褶】皱纹,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整体感知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 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教学提示: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 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 空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 作“地震”,“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 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 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 件的严酷。
课件PPT
21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课件PPT
同学们,“游行”大家听得多了吧?近段时间 既有香港学生游行反对赌球合法化,也有纽约举行 波多黎各日庆祝游行。而现在却有这样一场奇特的 游行,主角是一个皇帝,他不穿上衣,光着身子在 老百姓面前游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 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故事的始末。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篇一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二、童话的朗读难点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
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
(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
)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2、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3、选定角色,起立朗读。
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概括故事情节。
(略,参见教材分析)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部编七上语文19 皇帝的新装(完美版)公开课PPT课件

整体感知
3.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加上一个动词来概括文章情节,给 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
爱 新装
引子
第二部分(2—4) 做 新装
开端
第三部分(5—23) 看 新装
发展
第四部分(24—33) 穿 新装
高潮
第五部分(34—37) 揭 新装
结局
精读细研
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 的性格、语气。思考骗子为什么能 够成功,反映了各个人物怎样的性 格特点。
预习检查
读一读
chèn
称职
chǔn
愚蠢
qīn
钦差
jī
滑稽
bì
陛下
hài
xián
骇人听闻 头衔
jué
爵士
hè
随声附和
xūn
勋章
cì
赏赐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piào )漂亮 漂 ( piāo )漂流
( piǎo )漂白
( jì )系鞋带 系
( xì )维系
( quān)圈定 圈 ( juān)圈起来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相关画面,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中心人物是谁?
人物:皇帝 侍从
骗子 百姓
老大臣 小孩子
官员
中心人物:皇帝
整体感知
2.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
从前有一位皇帝最爱穿新衣服。一天,王国里来了两位自称能做 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的织工,而且任何不称职或者是太愚蠢的人都 看不见这衣服。过了一阵子,皇帝接连派大臣去看衣服的进展,可是 无论他们怎么瞪大双眼都看不见这衣服,于是便向皇帝撒了谎。当皇 帝自己去看的时候,也看不见衣服,他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愚蠢,便 在镜子面前,假装欣赏着这件“美丽的衣服”。在游行那天,被小孩 子揭穿真相,他颜面尽失,却还是坚持走完了游行。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皇帝让御pìn织师织一件极精美的新装,以便他在华盖下向臣民眩耀。
几天后,新装做好,皇帝得到呈报就去视察。
当他刚穿上新装时,身体就发抖、疼痛,这可真是(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皇帝想脱下新装时竟脱不下来,这时,耳边响起一个声音:“快点儿自我反省,做个好皇帝。
”皇帝赶紧自我批评,身体立刻不发抖了。
皇帝说要在新装帮助下做个好皇帝,大臣们随声附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御pìn()随声附和.()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3.结合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此时正值冬季,野外的一切景致都成了简笔画。
,除了保暖的装束,都在删繁就简。
树木曾经落光繁茂的叶子,并且剩下灵魂的线条;绿草已经萎靡枯黄,碎草很快会闻风起舞,随之而去()湖边石头没有藤蔓缠绕,也没有长枝短叶簇拥,此时落魄地袒露着,大大小小,高高矮矮,沿着湖堤散乱排列。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落光曾经繁茂的叶子,也剩下灵魂的线条B.树木曾经落光繁茂的叶子,也剩下线条的灵魂C.树木曾经落光繁茂的叶子,只剩下线条的灵魂D.树木落光曾经繁茂的叶子,只剩下灵魂的线条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
C.、D.;6.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凡是被这个季节抚摸过B.这个季节凡是被抚摸过C.被这个季节凡是抚摸过D.凡是被抚摸过这个季节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当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
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神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课堂练 3.文章习为什么要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可否只写其中
一次?
不可以。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4.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 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 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
讽刺
课堂总 结
皇 帝 的 新 装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 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 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 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 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课堂练 1.两习个骗子为什么能够欺骗皇帝?
把皇帝的新装和游行大典结合起来,把这出喜剧、闹剧、丑剧推向高潮,
让皇帝的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5.最后为什么皇帝仍然装模作样的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样写是皇帝前面虚伪的深化,如果“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 白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 自己的权威。作者这样写更充分地暴露出皇帝的怯弱、虚伪。
探究新 六知、点拨。
1、快速默读注意事项:
默读时,应尽量增加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 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力争每分钟不少于 400字。 对于生字词先标注出来,然后继续读下去,全部读 完后,回头再解决。
探究新 2、订知正字音
chèn 称职
六、点拨。
bì 陛下
xūn 勋章
xián 头衔
探究新 知
一、走近作者
安徒生,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童年生活穷 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 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 等。
《皇帝的新装》教案范文

《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能够分析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形象。
(3)能够欣赏安徒生童话的独特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角色形象。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童话故事。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批评的精神。
(3)教育学生诚实善良,不要虚荣炫耀。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角色性格的分析。
3. 童话寓意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童话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作品《皇帝的新装》。
(2)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童话的经历和感受。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皇帝的新装》。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创作一个续篇。
(2)教师批改作文,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童话故事的寓意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文《皇帝的新装》的续篇。
3. 孩子自主选择一本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下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皇帝、骗子、大臣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写作练习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利用课后作业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宽阅读领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案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理解:使学生了解《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2. 主题思想的探讨: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讽刺和批判意味,探讨故事对人性的反思和社会批判。
3. 文学手法的分析:使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夸张等文学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故事,使学生了解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使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写作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能力,以及创新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安徒生和《皇帝的新装》,学生自主阅读故事。
2. 第二课时:讨论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3. 第三课时:探讨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
4. 第四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
5. 第五课时: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短文。
六、教学资源:1. 《皇帝的新装》原文文本。
2. 与故事相关的插图或视频资料。
3. 童话故事分析参考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作品《皇帝的新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皇帝的新装》。
4. 文学手法分析:分析故事中的象征、夸张等文学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
皇帝的新装说课教案

《皇帝的新装》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及童话的特点;(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寓意;(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童话世界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童话的情感;(2)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3)领悟诚实、勇敢、无私等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 分析人物形象,体验童话世界的美好;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解读文本,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 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童话世界的美好;3.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魅力;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解读寓意;3. 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童话世界;4. 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徒生及童话特点,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解读寓意;4. 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童话世界;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寓意及美好品质;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的理解程度;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景模拟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正确认识自己和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写作背景:
18世纪末代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 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 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思议展评·梳理文章脉络,并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一个字。找出各个部分
①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愚蠢。
②愚蠢的皇帝肯定愿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分辨 是非,以巩固统治。
故事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所有人都不想别人说 自己不称职或愚蠢,都不想因此受到害处。
探究荒诞的故事顺利发生的因素(通过语言本 身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探究故事的逻辑)
(抽生有感情的朗读。)
“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 等,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
• 试题 • 虚荣 • 私心 • 面具 • 功利 • 世故 • 人性黑洞 • 心装泛滥—— • 世俗世这件新衣,我们看到了虚荣,也看到了私心,看到了社 会的复杂,看到了功利事故,甚至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人性黑洞。这里与其说是皇帝的新装,不 如说是大人的心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世俗世界奇怪的传统。因此感受他们的内心活动就变得非常 的重要。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
2.明确题目与内容、结构的关系,理解中心人物及主题。
3.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想象和夸张。
4.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
教师先让学生讲讲自己读过哪些安徒生童话,谈一个童话的主要情节,或者谈谈自己对这些童话的整体印象,或者谈谈自己为什么喜爱童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看课文注解1,画出要点。
(作者的名字,国籍,所处的时期,人们对他的评论及其他作品)2.快速阅读全文。
(1)勾画出生字、生词。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故事梗概,对照多媒体显示图片,说说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件事。
(3)分角色朗读学生认为最有趣的情节。
(如诚实的老大臣、另外一个诚实的官员及皇帝去看新装的不同心理,穿新装的片段等。
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4)讨论: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二研读与赏析1.谁在行骗?学生很容易回答:“自称是织工的两个外来的骗子。
”2.怎么骗?从课文找出一句话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你认为两个骗子的骗术高明吗?允许有不同意见,但要有理有据。
4.现在我们都能一眼识破骗子的骗术,但为什么皇帝、大臣甚至举国的老百姓都被骗了?文中仅仅是两个骗子在骗吗?文章最后以孩子天真的话来揭示真相,作者的用意何在?分析皇帝、大臣及百姓的不称职、不理智、随声附和的特点。
孩子没有考虑自己,没有虚荣心,根本不存在称职不称职的问题,他诚实,没有顾虑,什么也不怕,因此说出了真话。
5.那么,从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呢?由于大家都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怕这怕那,所以才上当受骗,说了假话。
那个孩子没有私心,没有顾虑,什么也不怕,因此说出了真话。
看来自私自利是罪恶霸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6.这位皇帝被骗得如此凄惨,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皇帝吗?我们很难找出一模一样的皇帝来,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1课时)_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1课时)_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编辑短评《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1课时)_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能成功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
可供作文教学参考。
前言下载提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Download tips:Instructional design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objects, the orderly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eleme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teaching plans and plans. Generally, it includes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eps and time allocation.本课主要采用快速阅读法、提要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皇帝的新装》教学课件(第1课时).ppt一、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
2.能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快速阅读法、提要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填空
•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想象、 幻想 夸张 ───── 和 ─────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 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安徒生 • 2.《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 ,他是 丹麦 (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 ─────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诸如 ───────────── ─────────────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七年级语文组
何艳制
2015年11月26
学习目标
• 1.掌握童话以及安徒生的文学常识; 识记并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 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 方法,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指 出 图 片 的 出 处
作 者 安 徒 生
体 裁 童 话
共 同 之 处 ?
研习参考 • 1.第20段中,皇帝还未评价骗子织 的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就抢 先介绍,其原因是什么?
他俩相信别人一定能看见布料。 为了表明他俩能看见布料,是 聪明的、称职的。
研习参考 • 2.第21段中“这可骇人听闻了”中 的“这”指代什么?
“这”指代皇帝看不见织布机 上的布料这件事。
研习参考
关于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 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艺术手 法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 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 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 的方法, 凡举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 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 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丑小鸭》 ─────────────等优秀的童话作家。
高效预习
• 《基础训练》P89“预习反 馈”一、二、三、四题。
理清课文结构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线索) 结局 皇帝酷爱新装 骗子“做”新装 君臣看新装 游行穿新装 揭穿假新装
(1) (2-4)
(5-22)
(23-)
小组研习
• 分角色朗读课文20─23段,并回答问题: • 1.第20段中,皇帝还未评价骗子织的布, 那“两位诚实的官员”就抢先介绍,其原 因是什么? • 2.第21段中“这可骇人听闻了”中的“这” 指代什么? • 3.选段中哪一句话把文章的情节迅速推向 高潮? • 4.选段对皇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选 段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 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 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 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 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 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 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 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 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 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 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 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 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 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 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 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 3.选段中哪一句话把文章的情节迅 速推向高潮?
“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 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 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 典。”
研习参考
• 4.选段对皇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由选段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 格特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其性格特点:爱慕虚荣、昏庸荒 唐、愚蠢可笑、自欺欺人。
反馈练习 • 《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 “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 你从《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及《海的女儿》中 任选一篇,并以此为例,选取 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
组组评比
• 评出和最佳冠军组:
童话的特点
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 人入胜 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 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 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安
徒
生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 全名是:汉斯 〃 克利斯 〃 安徒 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生于贫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匠家 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 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 小鸭》、《海的女儿》、《卖火 柴的小女孩》、《夜莺》、《皇 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篇童 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 种文字,从丹麦传向全世界。
作者作品简介
•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 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一生创作了160余篇 童话作品。安徒生的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 想、乐观的精神,代表作有《海的女儿》《野 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 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之 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代表作有 《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 《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 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 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代表作有 《她是一个废物》《幸运的贝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