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48例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48例疗效观察

监 测 2 、 4h 白天 ( :0— 2:0 、 间 ( 2 0 60 2 0 ) 夜 2 :0—6 0 ) 每 小 时 :0 和
平均收缩压 ( B ) 舒 张压( B ) SP 、 DP。
14 谷峰 比值 .
根据 2 4h动态血压测量数据 , 以用药后 2—6
h间最低的血压平均值与用药 前相应时间血压平均值 的差值为 峰值 ( ) 以用药后 2 2 P, 1— 4h间血 压平均值 与用药前相应时 间 血压平均值为谷值 ( ) 计 算谷峰 比值 ( / ) T, TP 。
受体 拮抗剂 ( R 替米 沙坦 4周后 , A B I) 血压 及脉 压 以及 2 2 结 果 4h 血压节律的变化。 2 1 治疗效果 .
l 对 象 和 方 法
1 1 对象 . 选择在我院住院 的高血压患者 4 8例 , 中男 性 3 其 0 例, 女性 1 。年龄 6 8 8例 0— 0岁 , 平均 ( 14±1 . ) , 断标 7. 04 岁 诊
午 80 9:0安静休 息 2 n 取坐位 , : 0— 0 0mi, 用标准水 银血 压计 ,
测右上臂肱动 脉血压 , 测取 3次取其平均值 , 于用药前及用药 4
周后测定 的血压 为最后 血压 并计 算 P 。动 态血 压 : P 病人 于用
. 、 所有入选 病例均 停用 两周 其他 降压 药物后 , 给替 2 2 降压作用的各谷 峰比值 治疗 14周 的收缩 压的谷峰 比 .5± . 30 6 0 1 , - .4 米沙坦 片 ( 品名 : 商 邦坦 江 苏万 邦生 化 医药 股份 有 限公 司生 值 分别 为 0 6 0 1 、.84 .2 舒张 压的谷峰 比值 为 0 6 4 .2 0 6 -0 1 降压谷峰 比值 较稳定 , - 1 、.5- .4, 0 4 - 治疗期间变化 差异 产 )0m / , 大 剂 量 为 8 g a 血 压 均 降 至 10 9 m g 4 ga 最 0m / , 4/0m H 12 方法 .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无亲和力 。
参考 文献 1 翁琦璋 .替 米 沙坦联 合 氢氯 噻嗪治 疗原 发 性 高 血压 的临床 观察
2 杨巧敏
显 效 :舒 张 压 I降 1 m H ,并 将 至 正 F 0 m g 常 或 虽 没 有 将 至 正 常 但 下 降 2 m H ;有 效 : D P下 降 达 到 0m g B
替 米 沙 坦 为 新 一 类 抗
者 (5 mH ≤平 均 坐位 舒 张压 <10 m g 9m g 1 m H ,平 均 坐位 收 缩 压 <10 m g 分 为 两组 ,分 别给 予 替 米 沙 坦 与 依 那 普 利 8m H ) 治 疗 。 治疗 4周 后 , 比较 两组 疗效 。 结 果 两 组 疗 效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结 论 P> .5 。
( 稿 日期 :2 1 0 收 0 0— 6—1 ) 0
而对 照 组 的 意 志 缺乏 在 8周 时 治疗 前 后 比较 有 显 著 差 异 ,而 兴 致缺乏注意障碍无差异 ,观察组的注意障碍在 8 时治疗前后 周 比较 有 极 显 著 差 异 。
1 m H ,降至正常或虽 没将 至正常但 下降 l 0m g 0~1mm g 9 H ;无 效 :治疗 后 没达 到 上 述 标 准 。 以 显效 +有 效 计 为 总 有效 。 14 统 计 学 方 法 计 量 资 料 采 用 ( 4s 表 示 ,计 数 资 料 采 . - ) 用X 检验 ,以 P<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00
音为准 。 13 疗效判定标 准 .
( 2 m g 84 )m H ,两组 患者 收缩 压和舒 张压 下降 比较差异 无统 - 计学意义 ( 0 0 ) P> . 5 。替米 沙坦组 与依那普利 组总有效 率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0 ,见表 1 。 P> . 5 )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短期12周观察动脉血压、24h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动脉血压和24h尿蛋白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保持稳定,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肾脏损害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有研究报道,28%的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因此,对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干预,是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关键[1]。

我们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II (Ang II)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以观察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1对象及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8年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均属1〜2级高血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无肝肾疾病。

其中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 士5.5)岁,平均病程(6.7 士6.4)年。

1.2标本的收集和检测1.2.1尿标本: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收集受试者24h尿液,混匀,记量,留取8ml,检测24h尿蛋白。

1.2.2血标本: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取空腹静脉血2ml 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

1.3动脉血压测定测平卧位右上肢肱动脉血压2〜3次。

1.4治疗方案应用替米沙坦80mg 1次/d,共治疗12周。

要求患者低盐饮食,未限制蛋白摄入量。

1.5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BUN Cr及动脉血压。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1 , 例 恶心 1例 , 良反应 发生率 为 32 (/2 )不 良反应 症 状轻 微 , 减 还具有增加尿量及尿钠 、 不 .% 4 16 , 经 钾排泄、 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球损伤、 减轻左心 量服用 或暂停 服用后 以上症状 均消失 , 不影 响继续治 疗 。 室肥厚等作用。依那普利为一种特异性高, 作用时间长, 不含巯基的血管紧 3 讨论 . 张 素转换酶 抑制 剂 。该 药能 抑制生 理性升 压物 质—— 血 管紧 张素 Ⅱ的 生成 原 发性 高血压病 是临床 上常 见 的一 种 心 血管 疾 病 , 发 病 机 制 至今 不 其 明 , 般多认 为该 病的发生 与遗传 、 境 因素 较密 切 。国 际上 已经 研 究确 认 一 环 并 在我 国人群 巾验 证 的危 险 因素 包 括 : 体重 超 重 、 食 高盐 和 中度 以上 饮 膳 酒 。高龄 、 性 、 、 男 吸烟 血脂 异常 、 缺乏 体 力 活 动、 尿 病 、 区 因 素 、 神 紧 糖 地 精 张 、 期接触 噪声 、 化碳暴露 等也 是高 血压 的危险 因素 。 因此 这些 危 长 一氧 而 产生降 压作用 , 亦能抑 制外 源 性血 管 紧张 素 I产 生 的升 压反 应 。对 肾性 I 高 血压 的降压作 用约 为 甲巯 丙 脯 酸的 3—5倍 。两 种 药物 联 合使 用 可拮 抗 血 管紧张素 Ⅱ受 体 , 并有助 于 改善心脏 搏动速 率 。从 本 文 治疗情 况来 看 , 两 种药 物联合 使用 治疗轻 、 中度高 血压 , 有稳 定降 压 、 具 减缓 心 率的效 果 , 降压 效果 尤以 6周后最 为理 想 , 且服用 过程 中不 良反 应 轻微 , 以作 为长 期控 制 可
医学 信 息

3 2 ・ 76

替米沙坦用于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替米沙坦用于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者不 收入本文研 究 中。① 急性 或陈旧型心肌梗 死 ; 不稳定 ② 型心绞痛 ; 中、 ③ 重度 心力衰竭 ; ④严重心 律失常 , 房颤动 ; 心 ⑤严重是肝 肾功能不全 ; 收缩压 ≥10m / g 1m g= ⑥ 8 m H ( m H 0 13k a 或舒张压 ≥10m g⑦血清 K 5m o ; .3 P ) 2 m H ; > m  ̄L ⑧ 继发性高血 压。按 照双 盲对 照方法 , 患者 随机 分为 两组 。 将 观察组 2 8例 , 2 男 0例 , 8例 , 程 ( 34±97 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龄 女 病 1. .) 年 ( 37± . ) , 中轻 度高 血 压 1 6. 53 岁 其 2例 , 中度高 血压 1 6例 。
美卡素 、 施慧达治疗前后血压 比较 :4h降低收缩期高血 2
压( B ) S P 服用药物 2h3 n后血 压 比较 。美卡 素降低收缩 0mi
期 高血压更有效( 00 ) P< . 5 。因此 , 对于老年单 纯收缩期 高血
压(S 有 明显效果 。两组血压情况 比较 , IH) 见表 2 。
拮抗剂 的不 良反应 , 主要 有头痛 、 头晕 、 面红等不 良反应 。左
旋氨氯地平服药 的 中止率令 人担 忧。两组治疗 前 、 均未 发 后 现肝 、 肾功能 损害和其他严重的不 良反应 。因此 , 可判断替米 沙坦 比左旋氨氯地平 有更好 的耐受性 。
8 ( 0 o 。每次随访测量 2次 , :0~1 :O ) 取平均值 。在测 量血压后 的 1mn内测心率 。用 药前 , i 用药期 间每周测 血压 , l 24 以 、 、
则》 。显效 : 舒张压下 降 1 m H 0m g以上 , 达到正常范围。舒张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由 同 一 人 测 定 , 一 水 银 柱 血 压 计 , 一袖 带 测 量 右 上 臂 血 同 同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 病多发病 , 是心 脑血管病 的第一 危险
因素 , 降压达标可使冠 心病 发病率 和死 亡率显著下 降 2 %左 0 右, 脑卒中下降 3% 以上 。近年来大量循证 医学 实验证实 0 j
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 , 对其降压效果 、 耐受程度及不 良反应 进行评估 、 观察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 ①P< .5 O0
1 1 研究 对象 :6例患者均为 2 0 3月 一 0 8年 1 . 7 0 6年 20 2月间
我校 就 诊 的教 职 工 , 中 男 5 其 2例 , 2 女 4例 。按 2 0 0 5年 《 国 中
总有 效 率 为 8. % , 良反 应 轻微 。结 论 : 82 不 替米 沙 坦 治疗 轻 、 中度 原 发性 高 血 压 疗 效确 切 , 全 , 安 可靠 , 良反 应 少 。 不
[ 关键 词] 替米沙坦 ; 高血压 ; 疗效
替米沙坦是一 种口服起效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
室 传 导 阻 滞 、 房 结 功 能 不 全及 肝 肾功 能不 全 。 窦
22 不 良反应 : . 治疗中出现头晕 2例 , . % , 占2 6 无干咳 、 血管
性 水 肿 等不 良反 应 。
1 2 方法 : . 于每 日7 0 9 0 :0— :0服用替米沙坦 4 gd 治疗 1 0m / , 周末降压不满意 , 替米 沙坦改为 8 / , 级 高血压 服用 将 0mgd 1
检查 。
效应持续 2 , 4h 不受食物来自响 , 给药后 3h降压效应逐渐明显 , 半衰期 大于 2 , 0h 每天服药 1次应 用 , 血压满意控制∞ 。尤其 J 是在夜间及清晨低血 药浓度时 降压效果 仍能维持 , 从而 减少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疗效观察
治疗或 已经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 4 6例 , 所有病例近 2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给予替米沙坦 8 r , 日一 0 g每 a 次, 服用 4周。每周测 血压 3次 。血压测量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 , 测诊室坐位右臂血压 3次 , 3次读数 的平均值 。结果 : 取 降压疗效 : 4周 的治疗后 , 经 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了( 7 3± . ) Hg (4 2± . )mdg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 2 . 7 7 mm 及 1 . 2 5 n t. 治疗前有显著变化 , 经统计学分 析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 。其 中其 中显效 2 P< .5 3例 ( 0 O ) 有效 2 例 ( 5 7 ) 无效 5.% , 1 4.% , 2例( .0 , 4 3 %) 总有效率为 9 .5 4 / 6 。结论 : 5 7 (4 4 )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 , 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2 0 2 ( ) 4 1—1 2 0 9.3 5 : 8 8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 治疗 前 相 比 , P< .5 与 } 0 0
3 讨 论
高血压是心 、 脑血管病 的独立危 险因素之一 , 因此控制高
血压是预防心 、 脑血 管疾病 的重要措 施 。血管 紧张素 Ⅱ受体 ( T 拮抗剂 ( R ) 目前治疗 高血 压病 中 占有重要 的地 A 1) A B在 位 。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 Ⅱ与其 A 1亚 型受体结合 , T 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起到降压作用 J n 受体 阻滞 剂正是 。A gI I 通过阻滞其最终效应 因子 A T l而达到降 压和改善 预后 的作 用 H 。替米沙坦是特异性血 管紧张素 I受 体拮抗剂 , 】 I 其血 浆有效半衰期达 2 h 故可 每天 只服 1次。替米 沙坦降 压作 4,

替米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黄建生;胡勇光;吴锡炜【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替米沙坦与清脑降压颗粒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每组90例,对照组接受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130.83±13.02)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8.09±12.35) mmHg,舒张压(82.61±6.09)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94.52±7.33) 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5.26±0.58)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03±0.53) mmol/L,甘油三酯(1.48±0.52)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82±0.65) m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一般,加用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在改善血压与血脂指标上优势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3页(P278-280)【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清脑降压颗粒;疗效【作者】黄建生;胡勇光;吴锡炜【作者单位】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907;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907;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9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1高血压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约有95%以上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1]。

替米沙坦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 关键 词 】替 米 沙坦 ;老年 ;原 发性 ;高血 压 ; 临床 治疗 效 果 ;常规 治疗中图分 类号 :R 5 4 4 . 1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7 - 0 2 2 6 - 0 2
o n u l t r a s o u n d [ J ] . Ur o l o g y , 2 0 1 0 , 7 5 ( 5 ) : 1 1 7 8 — 1 1 7 9 .
替米 沙坦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 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郭德 彬
( 新疆克拉玛依市天 山路街道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新疆 克拉玛依 8 3 4 0 0 0 )
2 2 6 ・临床研 究 ・
管 进行扫描检 查下 ,可对结石 影的声像 进行 良好 显现 ,主要 表现为 输 尿管 扩 张 ,在扩 张 的输 尿管 内可见 强 回声团 ,或是 点状 的光斑 、 或 是光 带等 声像 ,远 端输 尿管 的 内径 明显 低于近 端输 尿管 ,发 生结 石 性梗 阻 后 ,梗 阻 以上的 输尿管 可 发生不 同程 度的扩 张或 是 肾盂积 水 的声像 ,但在 进行 有效 的治 疗和 干预措 施后 ,患者 的临床症 状和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 1 3 数
【 3 ] 邓 茂莲 , 廖群 香 , 陈红梅. 彩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查 输 尿管 中段结 石 的 应用 [ J ] . 中国现 代 医生, 2 0 0 7 , 4 5 ( 3 2 ) : 1 0 5 — 1 0 6 . [ 4 】 董 雁, 柳 莉 莎, 热西 达・ 加 帕尔 . 输尿 管疾 病 的彩 色 多普勒 超 声 诊
【 摘 要】 目的 对 替 米沙 坦 用于老 年 原 发性 高血 压 治疗 效 果进行 分析 。方 法 选取 我 中心 收 治的老 年原 发性 高血 压 患者 6 0 0 例 ,随机 分 为 两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探讨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探讨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a组)和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组(b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

结果:第2周末,a组和b组的降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耐受性好。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氢氯噻嗪非洛地平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70【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56-01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者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其患病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目前,我国有近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积极地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两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降压效果,同时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以合适的剂量进行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或抵消长期单独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

观察了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压标准。

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55~76岁。

排除已知或可疑的继发性高血压;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既往在acei或arb治疗中出现血管性水肿症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高钾血症。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应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a组加用氢氯噻嗪,b组加用非洛地平。

两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重指数、踝臂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

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分析

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分析

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药理机制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该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

临床试验设计将涵盖研究设计、对象和方法等内容。

治疗效果分析将对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而安全性评价将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结论部分将总结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拉西地平、替米沙坦、原发性高血压、联合治疗、药理机制、临床试验、治疗效果、安全性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最常见形式,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也相对较高。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是两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分别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拉西地平对血管平滑肌有良好的扩血管作用,替米沙坦则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作用来扩血管和降压。

近年来,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评估。

本研究旨在对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通过药理机制、临床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和方法、治疗效果分析以及安全性评价的全面分析,来评估这种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潜在优势。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 探讨拉西地平和替米沙坦在治疗高血压中的药理机制,探讨其联合应用的合理性和可能的协同效应;2. 分析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势;3. 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评估研究的可信度和临床实用性;4. 通过治疗效果分析,评估拉西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5. 对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替米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脂肪酶和脂联素水平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脂肪酶和脂联素水平的效果观察
防治指南 2 0 1 0 ) …中关 于原发性 高血压 的诊断标准 ,排除 3级 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用药禁忌等患者 ,采 用随机数字 表法将其 分为贝那 普利 组 和替米 沙坦 组。贝那 普利组 4 7例 , 其 中男 2 5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 7 3岁 ,平均 ( 5 5 . 6± 8 . 6 )
岁 ;收 缩 压 1 4 0 ~1 7 8 m mH g (1 m m H g=0 . 1 3 3 k P a) , 平 均
死率和病残 率为 主…。作为 临床 常用 的 降压 类药 物 ,替米 沙
坦与贝那普利对心血管脂类活性调节因子的影响报道极少。笔 者观察替米沙坦改善原发性高 血压患者血清内皮 脂肪酶 ( E L ) 和脂联 素 ( A P N )水平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2 0 1 2年 9月收治的 9 5例原发性高血压 住院患者 ,经 病史采
困内外多数学者 对原发 性高血 压 的确 切病 因 尚不 完全 明
确,认为可能与心血管脂类活性调节凶子异常诱发心脏和血管 功能、结构改变关系密切 ,临床治疗以最大 限度降低心血管病

集以及多 次非 同 日血压测 量等 检查 确诊 ,符 合 《 中国高 血压
观察替米沙坦改善原发性 高血压 患者血 清 内皮脂肪酶 ( E L ) 和脂联 素 ( A P N ) 水平 的临床 效
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将 9 5例 原发性 高血压 患者分为两组 ,贝那普 利组给予 贝那普利治疗 ,替米 沙坦组给予替
米 沙坦 治 疗 ,均 治疗 2个 月后 对 比 改善 E L和 A P N 水 平 的 效 果 。 结果 治疗 前 两组 E L 、A P N 水 平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论文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论文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人,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疗程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的降压效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取坐位,休息10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茶,排空膀胱,测量患者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3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基础血压。

1.3治疗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停用其他降压药。

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替米沙坦40mg,每日一次,口服。

对照组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

观察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疗程8周。

1.4疗效判断: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是降低幅度≥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良反应:观察组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2例头痛,1例踝部水肿,对照组中2例不良反应,均为头痛,患者均能够耐受。

3 讨论高血压作为目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在我国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4]。

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降压的好处得到确认,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可以减少卒中风险及心脏病风险,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5]。

治疗上不仅是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联合使用降压药,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及延缓器官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替米沙坦是一种强力高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作用,使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作用受抑制降低血压,抑制半衰期长达24小时,降压作用持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替米沙坦具有独特的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r受体(peroxidase prol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r)部分激动剂的功能,能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ppar-r,促进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6]。

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筝临床研究筝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刘樟寿(福建省政和县医院,福建政和353600)【摘要】目的研究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随机抽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依据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6例予以拉西地平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

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心率变异性、血管内皮功能、脂联素水平、颈动脉IMT、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比对。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DNN、SDANN、RMSSD以及NO、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T-1水平、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获得了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拉西地平;替米沙坦;安全性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以及检查手段未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病症,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严重损害患者的重要靶器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1,2]。

另外神经功能损害会促进病情进展,诱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增加致残率、死亡率,因此积极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拉西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具有降压效果且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单一用药治疗的效果一般,故本文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更多的选择,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研究对象为从本院随机抽取的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按照抽签分组法进行分组。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例, 中度高血压 3 , 0例 重度 高血压 1 8例。将该组 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 8 0例和对照组 4 , 0例 两组患者在年 龄 、 别 、 性
病 程 、 血 压 分级 方 面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有 可 比性 , > . 。 高 具 P O0 5 1 治 疗 方 法 . 2
张压(B ) P P下降 1 ~2 H ; 0 0mm g 如为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B ) S P下降 > 0 H 。() 2 mm g 3 无效 : 未达上述标准。 1 . 统 计 学 处 理 4 记数资料采用结果 以( ±s ) 表示 , S S 1. 用 P S3 0统计软 件 。t 检验做组 间 比较 , 卡方检验 做计数 资料 比较 , P< 以
21年 2 01 月下 第 3 第 6 卷 期
Fe r a y b u r 2 Vo. 01 1 1 3 No6 .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 un l f iaTrdt n l ieeMe iieIfr t n o r a n a io a n s dcn omai o Ch i Ch n o ・l 35 ・
替 米 沙 坦 治 疗 原 发 性 高血 压 的 临床 疗 效
李晓妹 杨 波
( . 阳 市第 一 人 民 医 院 , 北 1 襄 湖 医院 , 北 湖 武 汉 ,30 0 406 )
襄 阳 ,4 0 0 1 汉 大 学 湖 北 省 人 民医 院 , 北 4 10 ;. 武 湖
武 汉 ,30 0 2湖 北 省人 民 4 0 6 ;.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比较 . 观察 组显效 2 8例 , 有效 9例 , 效 3例 , 无 总有效 率为 9 .%(7 0; 照 组 显 效 1 例 , 效 4例 , 效 4例 , 有 25 3 / )对 4 2 有 无 总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张小伟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9(016)009
【摘要】循证医学的证据证实,有效控制高血压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因此,24h平稳降压,减少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危险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替米沙坦是继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之后又一个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观察了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9,11)
【作者】张小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J], 王安琪;
2.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J], 李进峰;段慧莲;朱娜;冯丽云
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J], 张新战
4.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J], 郭周府
5.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谢义民;赵凤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林桂荣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1(23)6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疗程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SBF和DBP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差值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林桂荣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温西中心卫生院大内科,温岭,3175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替米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史永学;王冰;
2.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周川;李玉堃;陈斌
3.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J], 殷敏
4.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丁晓艳;袁松
5.替米沙坦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J], 历凤;历建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米沙坦组)39例,替米沙坦40~80 mg/d;对照组(非洛地平组)39例,非洛地平2.5~7.5 mg/d,治疗12周。

结果替米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89.74%,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0.87,舒张压(dbp)0.88;非洛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87.17%,t/p 比值:sbp t/p比值为0.84,dbp t/p比值为0.85。

动态血压(abpm)监测中的24 h sbp和24 h dbp治疗后降压值,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lt;0.05)。

结论替米沙坦能安全、平稳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 非洛地平;谷/峰比值
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倡每日1次的长效药物,其优点在于:方便患者服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血压波动,更好减少心血管危险及靶器官损害[1]。

因此24 h平稳降压,减少高血压所至的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危险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替米沙坦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at1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结合at1受体后的生物学作用,且半衰期长,口服1次能有效平稳降压[2]。

本文观察了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37例,女41例,平均(71±13.5)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高血压诊断标准[2]。

随机分为治疗组(替米沙坦组)39例,男12例,女27例;对照组(非洛地平组)39例,男25例,女14例。

2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测量坐位血压,测血压3次,取平均值,随机开放对照实验。

动态血压按常规测定左上臂血压,并计算两种药物的降压谷/峰(t/p)比值。

1周导入期,停用所有影响血压的药物1周。

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40~80 mg/d,对照组非洛地平
2.5~7.5 mg/d。

观察期间随访2次/周并监测血压和调查不良反应。

导入期及第12周末分别检验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脂及心电图。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按文献 [3]评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

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

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lt;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2组患者服药12周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的变化 2组治疗后24 h sbp、dbp均较其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t/p比值的变化根据文献[4]方法,测定2种药物t/p比值:替米沙坦组sbp的t/p比值为0.87,dbp的t/p比值为0.88,非洛地平组则分别为0.84和0.85,2组间比较,sbp和dbp的t/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