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员工离职的34种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
辞退员工补偿金表格
以下是一份辞退员工补偿金表格模板,仅供参考:
备注:
1.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员工月工资
×本单位工作年限×1。
2.代通知金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代通知金的计算基数为一个月工资。
3.未休年假工资计算方法:根据公司规定,未休年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员工月工资。
4.应发工资差额计算方法:根据公司规定,应发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为上月工资。
5.社会保险个人部分和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社会保险
个人部分和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的计算基数为员工月工资。
6.其他福利待遇计算方法:根据公司规定,其他福利待遇的计算基数为离职前一个月的福
利待遇。
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一览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一览表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是指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向劳动者支付的权益补偿费用。
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方法和金额标准是依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实际状况而定,下面是一份简化版的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一览表,用于说明各种状况下的赔偿金额。
该表仅供参考,具体的赔偿金额还需要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计算。
一、经济补偿金1. 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金。
2. 个人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个人月工资的50%作为补偿金。
二、未休年休假工资依据劳动者未休年休假天数和工资计算,赔偿金为劳动者日工资乘以未休年休假天数。
三、未使用带薪年假工资依据劳动者未使用带薪年假天数和工资计算,赔偿金为劳动者日工资乘以未使用带薪年假天数。
四、加班工资依据劳动者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计算,赔偿金为加班时间乘以加班工资。
五、工伤医疗费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依据劳动者工伤医疗费实际支出金额进行赔偿,需供应相关医疗费用凭证。
六、其他费用包括劳动者未领取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其他经济补偿,具体金额需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计算。
需要留意的是,以上的赔偿金仅是一份简化版的表格,具体涉及的条款、计算方法和金额标准还需要参考劳动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规定。
同时,劳动者在进行赔偿金结算时,也有权利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询问和申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员工福利离职补偿计算表
员工福利离职补偿计算表
员工福利离职补偿计算表
离职补偿是员工在离职时根据公司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所享受的一项权益。
离职补偿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员工的工龄、薪资水平以及离职原因等因素。
以下是一份员工福利离职补偿计算表,用于帮助人力资源行政专家进行补偿计算:1. 员工基本信息
- 姓名:
- 职位:
- 入职日期:
- 离职日期:
- 离职原因:
2. 工龄补偿
- 工龄补偿标准:根据公司政策或相关法律规定确定。
- 工龄补偿计算公式:每年工龄× 工龄补偿标准。
3. 薪资补偿
- 薪资补偿标准:根据公司政策或相关法律规定确定。
- 薪资补偿计算公式:月薪× 离职前工作月数。
4. 福利补偿
- 福利补偿标准:根据公司政策或相关法律规定确定。
- 福利补偿计算公式:离职前享受福利的月数× 福利补偿标准。
5. 总计离职补偿
- 总计离职补偿计算公式:工龄补偿 + 薪资补偿 + 福利补偿。
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公司政策,人力资源行政专家可以根据以上计算表对员工的离职补偿进行准确计算。
离职补偿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公司对员工辞职的一种回报和激励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离职补偿的具体计算标准可能因公司政策、劳动法规定以及员工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离职补偿计算时,人力资源行政专家需要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本计算表仅供参考,具体的离职补偿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司政策进行。
员工离职经济补偿对照表
违法解除
试用期辞职
提前30天辞职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员工提出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员工单方面解除
未依法缴纳社保
以暴力、欺骗、威胁手段签订合同
企业规章制度违法违纪
劳动者原因 享受养老保险
死亡失踪
经济补偿对照表
赔偿金 无 有
赔偿金 无
从约定
无
无
计算方法 -
-
依据 劳动合同第37条
劳动合同第39条
有
代通知金+经济补偿 1个月工资+月平均工资*司龄
劳动合同第40条、46 条
有
经济补偿
有
双倍
无
无
月平均工资*司龄
月平均工资*司龄*2 -
劳动合同第46条 劳动合同第87条
有
有
月平均工资*司龄
劳动合同第38条
无
无
-
劳动合同法第44条
员工离职经济补偿对照表
大类
中类
小类
协商解除
劳动者提出 公司提出
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纪
造成重大损失 过错性解除
多重劳动关系,拒不改正
欺诈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医疗期满无法胜任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企业单方面解除
无过错性解雇 二次不胜任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依破产法重整
经营严重困难 经济性裁员
(完整版)员工离职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
关闭、撤销、解散
有
不分段
司龄*月工资
事实劳动
关系终止
企业单方终止
一个月内员工拒签
无
0元
一个月后员工拒签
有
月平均工资*司龄
无理由终止
有
不分段
月平均工资*司龄
计算无合同期间补偿
无合同期间司龄*月工资
员工单方终止
员工单方终止
无
0元
分段计算适用于
条件
1、08年前后算法不一致
条件
2、合法的解除形式
注1:以上所列34种关于分段计算规则仅适用于补偿基数无封顶,补偿年限无封顶的情形。
注2:关于应发与实发是否适用分段计算,大部分法院仍以实发合并计算为准。
注3:关于不足一年是否分段计算问题,《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不满6个月的无经济补偿,劳动部《经济补偿办法》规定不满一年按一年的标准计算,此种情形是否适用分段,有待司法实践确认。
0元
提前30天辞职
因企业违法行为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不足
有
*分段
其余不分段
月平均工资*司龄
未足额及时支付报酬
*规章违法损害权益
*合同无效
强迫劳动
*未依法缴纳社保
*单位违反强制性规定[条例]
劳动合同
终止
劳动者原因
享受养老保险
无
0
死亡失踪
1月1日后司龄*月工资
破产
有
不分段
4、违法解除,补偿年限不封顶,三倍封顶有追溯力。
员工离职的34种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
离职形式
经济补偿
计算规则
补偿成本核算
大类
中类
小类
协商一致
2022版: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一览表
2022版: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一览表来源:法务之家导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对员工的离职补偿金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汇总如下表:《员工离职补偿汇总计算表》模式提出方经济补偿适用范围协商解除企业N不论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可以协商解除。
即时通知解除企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兼职对本职工作有严重影响或经提出拒不改正的;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
预告通知解除(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企业N+1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裁员解除企业N+1破产;经营困难;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履行法定程序后可裁员。
主动辞职员工不论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正式员工都可以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即可。
随时通知解除员工N未提供约定的劳动保护和条件;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利益;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劳动合同期满企业需要支付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的;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员工0 合同到期员工不愿意续订的。
企业破产企业N单位被宣告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退休或死亡企业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或者劳动者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的。
【补充备注】▌经济补偿金中的N代表了什么?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形式和经济补偿计算
需支付无合同期 无合同期间 月 间补偿 工资*工龄 无需支付 0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
员工离职形式与经济补偿对照表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协商 企业提出 解除 员工提出 即时通知解除劳 动合同(过失性 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 单方 解除 预告通知解除 的情 (非过失性解除 形 劳动合同) 条件 期限 不论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可 无要求 以协商解除 无要求 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 随时 严重违纪 随时 造成重大损害 随时 兼职,对本职工作有严重影响或经提出拒不改正的 随时 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 随时 被追究刑事责任 随时 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 提前30天或支付 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 一个月工资 提前30天或支付 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的 一个月工资 提前30天或支付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协议的 一个月工资 破产;经营困难;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 履行法定程序后 调整;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可以裁员 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 提前3天通知 随时通知 随时通知 随时通知 随时通知 随时通知 随时通知 立即解除,无需 通知 立即解除,无需 通知
经济补偿金 需支付 从约定(有或 无) 无需支付 无需支付 无需支付 无需支付 无需支付 无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双倍支付 无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经济补偿计算 月工资*工龄
0
月工资*工龄ຫໍສະໝຸດ 月工资*工龄 月工资*工龄*2 0
月工资*工龄
月工资*工龄 需支付 无需支付 无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需支付 无需支付 需支付 0 2008年1月1日 后 月工资*工 龄 月工资*工龄 月工资*工龄 0 月工资*工龄
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一览表,超详细!
员⼯离职经济补偿⾦⼀览表,超详细!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中华⼈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对员⼯的离职补偿⾦进⾏了相关的规定,汇总如下表:《员⼯离职补偿汇总计算表》经济补偿⾦中的N代表了什么?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些叫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作的年限,每满⼀年⽀付⼀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付。
六个⽉以上不满⼀年的,按⼀年计算;不满六个⽉的,向劳动者⽀付半个⽉⼯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资⾼于⽤⼈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平均⼯资三倍的,向其⽀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平均⼯资三倍的数额⽀付,向其⽀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不超过⼗⼆年。
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是⼯作年限,⽤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
N的适⽤范围有哪些?正常情况下,经济补偿就是N。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情形,主要有4种——▶⽤⼈单位提出的协商⼀致解除▶⽤⼈单位存在过错的劳动者辞职▶劳动者不存在过错的⽤⼈单位解雇▶经济性裁员终⽌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情形,主要有2种——▶除⽤⼈单位维持或者提⾼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到期终⽌的;▶⽤⼈单位主体灭失(如⽤⼈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等)。
N+1指的是什么?只有出现这3种情形——▶医疗期满、▶⼯作不胜任、▶客观情况发⽣重⼤变化,也就是上⾯提到的“劳动者不存在过错的⽤⼈单位解雇”,并且⽤⼈单位没有提前⼀个⽉通知,才需要⽀付N+1。
这⾥的1,其实就是代通知⾦。
2N指的是什么?2N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付赔偿⾦。
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有以下选择——▶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单位⽀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2N。
劳动法作为HR⼯作的基础,哪怕法条千千万,HR也要⼀⼀掌握,并懂得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
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
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
根据公司政策和相关劳动法规定,员工离职时应获得相应的离职工资。
离职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员工的工龄、薪资水平以及公司的离职补偿政策等。
以下是员工离职工资的计算表,供人力资源行政专家参考和使用。
1. 员工基本信息:
- 姓名:
- 职位:
- 入职日期:
- 离职日期:
2. 工龄计算:
- 入职年份:
- 离职年份:
- 工龄计算公式:离职年份 - 入职年份
3. 薪资信息: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加班费:
- 其他津贴:
4. 离职补偿政策:
- 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工龄× 基本工资× 离职补偿比例
- 离职补偿比例根据公司政策确定,可根据员工工龄不同而有所调整。
5. 离职工资计算:
- 应发工资总额: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加班费 + 其他津贴
- 离职补偿金:
- 应发离职工资总额:应发工资总额 + 离职补偿金
6. 扣除项:
- 个人所得税:
- 社会保险费:
- 公积金:
- 其他扣款项:
7. 实发离职工资总额:应发离职工资总额 - 扣除项
请根据以上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结合公司政策和劳动法规定,计算员工离职时应获得的离职工资,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同时,为了保护员工权益和维护公司形象,建议在员工离职过程中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双方满意的离职协议。
员工离职的种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官方版
员工离职的34种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如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及赔偿金支付(一)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需提前三天通知劳动者,但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条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随后还应当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条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随后还应当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离职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结算表
离职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结算表一、离职工资结算离职工资是指员工在离职时应获得的工资,包括尚未支付的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
离职工资的计算方式与正常工资相同,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天数和工资标准进行计算。
1. 未支付工资:离职前尚未支付的工资应当全部结清。
这包括月薪、加班工资、津贴等项目。
2. 加班工资:如果员工存在加班情况,加班工资应按照公司的相关政策进行计算,并在离职时一并支付。
3. 绩效工资: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已经完成的绩效周期内的工作,应当按照绩效考核结果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
4. 年终奖金:如果员工在离职前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工作,根据公司的年终奖金制度,应当支付相应的年终奖金。
二、经济补偿金结算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员工离职时,根据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或公司内部规定,为员工提供的一定金额的补偿金。
1. 劳动合同约定:根据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离职经济补偿金的约定,支付相应的金额。
劳动合同约定的离职经济补偿金一般是按照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职位等因素来确定的。
2. 劳动法规定: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员工在离职时满足一定条件,公司应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一般是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和最后一次工资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
3. 公司内部规定:一些公司会根据内部规定为员工提供额外的离职经济补偿金。
这些规定可能与劳动合同或劳动法的规定不同,但一般会更加优厚。
员工在离职时可以根据公司内部规定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三、离职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结算表为了保证离职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准确无误,公司通常会提供离职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结算表。
该表格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员工姓名、工号、部门等基本信息,以便核对身份。
2. 离职日期:填写员工的实际离职日期,以确定离职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周期。
3. 离职工资明细:列出员工在离职前尚未支付的工资明细,包括月薪、加班工资、津贴等项目。
员工离职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员工离职的补偿金计算方法根据中国劳动法,员工离职的补偿金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法定经济补偿和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
1.法定经济补偿:根据中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员工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享受法定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因雇主原因无法继续履行而解除等。
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如下:-1至10年工龄的,月工资×1个月工资的标准;-10年以上但不满20年的,月工资×1.5个月工资的标准;-20年以上的,月工资×2个月工资的标准。
2.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除了法定经济补偿外,劳动合同还可以约定其他离职补偿标准。
一般情况下,离职补偿标准是根据员工工资、服务年限等因素进行计算。
离职补偿标准可以高于法定经济补偿标准,但不能低于法定经济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不得超过员工当年工资的12个月份。
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员工的月工资、工作年限,然后根据上述标准进行计算。
以一个月工资为5000元,工作年限为8年为例,计算法定经济补偿可得:5000×1个月工资=5000元。
除了经济补偿外,员工在离职时还可能享受其他福利,如未用完的年假、带薪休假的结算等。
这些福利的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规定和劳动法进行具体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员工离职补偿金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一项规定,目的是为了归还员工在工作期间所作出的辛勤付出。
企业在进行员工离职补偿金计算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确保离职补偿金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总结起来,员工离职的补偿金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法定经济补偿和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
计算方法涉及员工月工资、工作年限等因素,具体标准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劳动法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计算,确保离职补偿金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注意还有其他福利的结算,如年假、带薪休假等。
2022版: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一览表
2022版: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一览表来源:法务之家导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对员工的离职补偿金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汇总如下表:《员工离职补偿汇总计算表》模式提出方经济补偿适用范围协商解除企业N不论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可以协商解除。
即时通知解除企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兼职对本职工作有严重影响或经提出拒不改正的;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
预告通知解除(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企业N+1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裁员解除企业N+1破产;经营困难;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履行法定程序后可裁员。
主动辞职员工不论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正式员工都可以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即可。
随时通知解除员工N未提供约定的劳动保护和条件;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利益;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劳动合同期满企业需要支付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的;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员工0 合同到期员工不愿意续订的。
企业破产企业N单位被宣告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退休或死亡企业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或者劳动者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的。
【补充备注】▌经济补偿金中的N代表了什么?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的劳动合同法补偿金一览表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员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
他情形。
严格,仅适用于特定场合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同终止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44
条第一项,合同期满,劳动者不续签=不补偿;企业不续签或续签条件低于原合同=补偿;44条第四、五项=补偿; 44条第二、三、六项=不补偿
44条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45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
员工离职补偿计算表
员工离职补偿计算表员工离职补偿计算表员工离职补偿是指在员工离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向员工支付的一定金额或提供的福利待遇。
以下是员工离职补偿计算表的内容:1. 基本信息:- 员工姓名:- 员工工号:- 所在部门:- 入职日期:- 离职日期:2.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员工在离职前的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通常是员工离职前一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公司政策,计算员工的基本工资。
3. 工龄补偿:工龄补偿是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来计算的补偿金额。
通常,员工在离职后每工作满一年,都有一定的工龄补偿金。
根据公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计算员工的工龄补偿。
4. 假期结算:员工在离职时,还有未休的年假、调休假等可以结算的假期。
根据公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计算员工的假期结算金额。
5.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员工在离职时,可以领取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一部分。
根据员工的个人缴纳情况和公司政策,计算员工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结算金额。
6. 其他福利待遇:根据公司政策和员工离职协议,可能还存在其他福利待遇,如年终奖、股权激励等。
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员工的其他福利待遇金额。
7. 总计:将以上各项计算结果相加,得出员工离职补偿的总金额。
员工离职补偿计算表是根据公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因公司而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人力资源行政专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解释计算结果,并完成相应的离职补偿支付或待遇提供。
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
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员工离职工资计算表根据公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员工离职时有权获得相应的离职工资。
离职工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在离职前的最后一个工资周期内应获得的工资。
它通常是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工作时间来确定的。
在计算离职工资时,应将该工资周期内的基本工资作为离职工资的一部分。
2. 未休假工资如果员工在离职前还有未休的年假、病假或其他类型的休假,公司通常会将这些未休假期转换为未休假工资,并在离职时一并支付给员工。
未休假工资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资和剩余休假天数来确定的。
3. 加班工资如果员工在离职前有加班工时但未得到相应的加班工资,公司应在离职时将这部分加班工资计入离职工资中。
加班工资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资和加班工时来确定的。
4. 奖金和津贴员工在离职前有可能获得年终奖金、项目奖金或其他类型的津贴。
这些奖金和津贴通常也应计入离职工资中。
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获得金额来确定。
5. 补偿金在某些情况下,员工离职时可能有权获得一定的补偿金。
补偿金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龄、职位和公司政策来确定的。
6. 其他福利员工在离职时还有可能享受其他福利,如医疗保险、退休金等。
这些福利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实际权益和公司政策来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离职工资的计算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和扣除项的影响,如税款、债务等。
因此,在具体计算离职工资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员工离职工资是员工在离职时应获得的各项福利和补偿的总和。
公司应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公司政策,合理计算并支付离职工资,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离职的34种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
如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及赔偿金支付
(一)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需提前三天通知劳动者,但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取得相关证据后,可立即通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条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随后还应当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条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随后还应当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条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员,但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这种情况下,和本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优先留用。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员,但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这种情况下,和本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优先留用。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可以裁员,但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这种情况下,和本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优先留用。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可以裁员,但应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这种情况下,和本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优先留用。
很多用人单位由于缺乏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正确认识,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解除,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看成了“终身包袱”,想方设法逃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义务。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既不是劳动者打不破的“铁饭碗”,也不是用人单位甩不掉的“包袱”,符合一定条件一样可以解除或者终止。
正确选择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资双方还可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劳动者可以更安心在一个企业工作,保证了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对于用人单位中一些需要长期稳定人员的岗位,适用此类劳动合同有利于保障此类工作岗位的的稳定性,有利于用人单位减少用工成本。
员工长期休病假,不上班该怎么处理?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引言——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管理者认为,对于刚入职的新员工,只要企业认为其不符合要求就可以随时解雇,且无需支付任何补偿或赔偿。
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案例——2011年9月1日,小王入职大陆A公司,任销售顾问岗位。
当天,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五年;试用期三个月,到11月30日止;试用期间小王的销售任务为二十万元……” 2011年11月29日,公司向小王发出《试用期解雇通知》:“王XX,因你试用期间无法完成销售任务,现公司决定与你终止试用,请你今天内交接完毕并离开公司。
” 小王拒绝签收该通知与交接工作。
11月30日,小王没有上班。
12月1日,小王回到公司,签收该通知及移交工作。
数日后,小王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公司非法解雇。
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只有该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的情形(共八点理由,因篇幅有限,请读者自行查阅法条),才能解雇员工。
操作中,企业必须举证证明:1、把《解雇通知》送达给员工;2、该员工符合上述八点理由中的任何一点。
而上述理由中,企业最常用的理由为“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结合劳动部《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的规定,此理由要求:1、双方对“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事先有确认;2、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3、企业的《解雇通知》必须在试用期满前送达给劳动者。
本案处理期间,小王可能作以下(虚假)陈述:1、11月29
日公司口头解雇了本人,但拒绝出具书面通知,所以本人拒绝工作交接;2、在本人的争取下,12月1日公司出具了书面通知,但已违反了劳动部的有关规定;3、双方约定“本人试用期间的任务为二十万”,意味着对本人考核的截止时间应该为11月30日的下班时间(即试用期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秒钟);4、11月29日,公司单方断定本人无法完成销售任务,曲解了“试用期间”的意思,公司的观点显然不成立;5、11月29日公司口头解雇本人后,本人就停止了跟进那些有合作意向的客户,虽然本人无法证明自己必然能够完成销售任务,但是可以断定,公司的口头解雇行为必然导致本人无法完成销售任务,因为不排除在试用期的最后一两天内,本人能够完成销售任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如解除理由、是企业还是个人提出解除、解除的时间等),原则上由企业提供证据,否则企业将承担举证不能而被推定败诉的后果。
本案中,11月29日,是企业拒发通知还是员工拒签通知?企业陷入两难的状态:1、如果查实是员工拒签通知,那么企业在11月29日就断定员工不能完成销售任务,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不排除员工在最后的一两天能够完成任务;2、如果推定是企业拒发通知或者查实是企业在12月1日才发通知,那么企业都属于违法。
企业败诉的风险比较大!
建议——从预防法律风险的角度出发,本案中,企业应该做到
以下几点:1、把“试用期间的销售任务为二十万元”改为“2011年11月28日前必须完成二十万元的销售任务,否则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
”2、保留证据证明员工确实未完成任务;3、在试用期最后一天下班前,企业必须有效送达解雇通知给员工,同时双方完成工作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