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七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七篇【篇一】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只是一门普通课程,并没有纳入高考考试的范围,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并未受到学校、学生的重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三种较为主流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将这三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即理性看待、多样采用、创新应用。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被列入高考考试的范围,所以学生和教师都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另外,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枯燥,导致学生更加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
在2004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确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复杂,与其他的课程教学方法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独特性。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繁多复杂,分类也很复杂,本文主要讨论比较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流方法即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和主题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方法在主流的三种教学方法中,讲练结合法是最常见的,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具体是指教师讲授或者演示一个操作后,再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这种方法的侧重点在于培养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其特点有:简明、快捷、操作性强。
讲练结合法也有一些缺点:过于机械化、课堂气氛不活跃,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操作技能,导致学生只能进行技术的练习,缺乏必要的综合应用,长此以往,学生只知道进行技能的操作,盲目重视技能的掌握,却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过程性评价[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摘要: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本文重点拟对过程性评价方式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评价原则;参考方案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97-01课堂评价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或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为完善而进行的监控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如课堂练习中的作品评价等。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对其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如期末考试、学业水平测试等。
一、过程性评价实施的背景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往往还是比较注重以考试结果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
特别是多个省份已经把信息技术学科作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考试成绩与高中毕业证甚至高考录取相关联,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信息技术学科曾被冷落、被边缘的窘况。
针对上述种种弊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即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等方式的结合使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师评环节中则主要纠正偏差、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自信心。
二、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目前我市高中学生来源广泛,城乡兼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性很大,起点及能力水平也不一样。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7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7篇)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核心内容,确立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标准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和目标,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创造有利的信息环境和学习的平台,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加强交流与协作,最终营造出高中信息课堂文化氛围。
新课改大力推行后,新教材教学内容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
教材核心内容由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选修课程数不受限制,但至少选修一门。
必选课程主要是针对初中信息知识的回顾和升华,进而引出更深刻的命题,要求学生对各个阶段的信息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的能力。
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自我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我兴趣和特长自由发展,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观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构成比较多元,老教师占据一定比例。
相较而言,老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和年轻教师相比,很难迅速转变教学理念,因此,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在中学课堂根深蒂固,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破除应试教育的桎梏难度颇大。
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合作,教师作为一线施教者,应自觉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
要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教师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杜绝单一的教学思维,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融合,多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三、创设全新的教学情境,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1、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们通过自我克服,进一步培养坚韧品质和可贵智慧,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实践论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摘要】本文以电子表格应用能力的评价设计为实例,描述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具体的部分如何应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
提出评价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促进学生多种智能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
【关键词】评价方法信息技术电子表格信息素养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说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很多人都要摇头,仰天长叹:烦、烦、烦;难、难、难。
但是教育是离不开评价的,有教育就一定有评价。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也应本着该目的进行。
评价是不变的,可变的是教师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制订符合本内容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规,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文尝试通过电子表格的应用能力的评价设计来探讨在实际的、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面前如何开展评价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的实施措施(一)制订总的学习目标和分解学习目标1、电子表格部分学习目标分解。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将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部分,每部分都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
(二)评价的设计。
前测调查:进入该模块教学时要先进行前测,了解学生该部分知识、能力水平。
前测的方法很多,比如问卷、实际操作等,通常,我们采用问卷形式进行,通过问卷反馈获知每个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水平进行分组,利用分组,进行因材施教,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2.总的学习目标和分解学习目标的自评。
通过对学生的前测问卷调查得知,83%的同学表示在初中时学习过电子表格相关的使用仅仅停留在了解、知道的层面。
针对具体情况我制定了学习目标分解、细化,每节课、每个同学都自我评价、及时反馈的教学和评价策略,开发了excel练习评价系统。
在每节课教学内容讲解完毕后,同学们利用这个学习评价系统都能及时的进行本节课内容的练习,并且能够实时得到一个评价反馈。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1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
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
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范文(五篇)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范文1、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课我们明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过去强调就教材而备教材,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
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异常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本事。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在上每次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⑴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总共有6大模块。
高一上学期我们上必修课资料。
根据新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培养解决问题的本事,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所以,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研究。
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
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经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资料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⑵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资料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留出必须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学习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时,在学习了常见的信息技术外,结合日常生活,补充说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也日益猖獗,由此引出信息安全问题。
从网络犯罪,安全漏洞难以堵塞,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3方面加以说明,拓展学生知识。
⑶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一样学生的学习需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一、引言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1. 软硬件设施不足当前,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许多学校没有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和软件工具,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缺乏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化。
3.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还存在着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一些教材和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紧密结合。
三、解决方案为了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更新硬件设施学校管理者应优先考虑更新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
购买先进的计算机、投影仪和软件工具,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教学需求。
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提高教师职业发展水平学校应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来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还应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升教学质量。
3. 调整教学内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和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保持与时俱进。
4.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10篇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第二篇:数字化基础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三篇:虚拟技术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研究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第六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研究第七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第八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微课探究第九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十篇:任务驱动法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十一篇浅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一、加大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提高辅助教学的效率我们知道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是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有机统一。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确实是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
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使抽象理论内容形象有趣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利于接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改变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1.使用课件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使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声音等在多个方面给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有效理解。
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
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难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步骤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论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论文现在中小学逐步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广东省在xx年开始进展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再也不是传授普通的计算机知识。
过去的教学评价方法令学生只停留在技术学习的层面上,对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没有明确的认识,这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安康开展。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探索评价方法。
对信息技术教学进展有效的评价,让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必要的作用。
xx年公布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需要的信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在信息的获取、、传播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遵循以下的标准:1.表达主动性和实践性。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表达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评价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综合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与团队协作精神。
2.表达创造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与质疑,在纷纭复杂的信息中,学生要懂得通过区分、加工、处理,提取有效信息,并在总结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3.表达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能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集体的相互评价。
学生在自我评价和集体相互评价中更充分地交流各自的经历与教训,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自我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表达个人见解的品质。
4.表达个性。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全面开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5.表达开展性。
学生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更应实现自我调控、自我完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传统教学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过分强调了选拔与鉴定作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学科,从来没有强制的考试压力,但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更容易实行丰富灵活的教学评价。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5篇)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5篇)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5篇)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针对高职同学的身心进展特点,遵循计算机教学规律,转变传统的讲授法,引入项目教学法论文,以同学为本,以力量为基,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老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然后让同学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争论、协作学习,最终以共同完成项目的状况来评价同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生素养普遍不高的状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同学把握最基础的学问并架构起学习新学问的支点,然后运用学问迁移、协作争论来完成对学问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转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同学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阅历为中心。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老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同学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学问技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进展同学的思维力量、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力量,促使同学把学到的学问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同学自学。
2.项目设计的层次性同学是学问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同学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猎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
因此,老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同学的学问、认知力量等,依据同学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同学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
3.项目的设计要让同学乐观参加细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同学共同参加,既能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又能更好地发觉问题,使项目的设计更符合同学的实际状况,最终通过使同学的共同参加顺当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同学乐观参加,以此来提高同学上课时的留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共)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共)第一篇: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一、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过后,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不同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教师们来说是陌生的,很多的老师虽然操作能力强,但是综合能力很弱,没有及时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觉悟,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不能准确的理解新课改,对学生的教导不能紧密的联系实际,学生和老师之间也缺乏互动和交流,忽视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有固定的模板,给予学生五个选择的模块,学生们对这些模块的了解都不充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盲目跟风。
对学生们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制作量规,这些都只是走过场,严重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得到的结果也没有很大的价值。
二、解决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一)采用分组合作和隐性教学在老师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注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不同个性,采用隐性的分层教学及分组学习方式。
在教室准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要检测学生们具体的能力基础和知识水平,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特征,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层次,作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在心里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群组,给他们分配不同的课堂任务,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或者也可以将能力较强和能力般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一般的学生,共同提高,增进同学感情。
(二)努力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和奇妙特别的电脑技术会让学生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们对电脑技术的好奇让他们很难自主的进行学习,电脑技术教学一般在机房教学环境很开放,学生们精神处J几放松状态。
因此,教学过程中有趣的教学问题很有必要,老师们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给学生们发放任务,并在学生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输知识。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7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7篇)提纲:1.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2.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趋势3.信息技术在建筑专业中的应用4.信息技术在建筑师培训中的重要性5.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是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
它具有以下特点:(1)互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通过电子交互、网络通讯、虚拟现实等手段,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之间的互动,从而带来更丰富的教学效果。
(2)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采用云计算、网络教学等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共享,并提供更为开放、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机会。
(3)个性化。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强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能动性。
(4)实时性。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数据更新等手段,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提高教学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趋势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往往代表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其中,以下趋势值得特别注意:(1)虚拟现实技术将逐渐高度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智能化的问答机器人、智能化教学辅导系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个性化、高效的学习辅助服务。
(3)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模式将逐渐得到推广,教育机构和教师们会更多地采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教学,同时应用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多样化、灵活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在建筑专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建筑专业中应用已逐渐深入各个领域。
它为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提供了更为先进和便捷的工具,极大地改进了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环节。
(1)建筑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可以通过CAD、BIM等设计软件,提高建筑设计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虚拟实景漫游效果,以实现更为直观、真实的设计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范文(2篇)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范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教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
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
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活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
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梦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样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提高(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时刻注意自我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提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期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我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
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当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资料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尝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
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能够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能够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我的教学中。
所以我们应当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我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范文(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情况,从而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应用的研究【研究背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期,教育部曾在多个省(市)的学生、校长和教师中对普通高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被简单、机械、错误的使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不妨来看两个作品:作品一作品二无论从布局、色彩、内容还是技巧等角度评价均是作品一胜出。
然而从学习结果的角度评价,却不能反映出作品二的作者从零起点到现在水平的巨大进步和作品一的作者这位学校兴趣小组成员的毫无改变,也不能反映作品一作者对作品二作者的友情帮助。
只关注结果的评价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要求:“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纪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纪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国家的这些文件中均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评价首要功能和目标的理念。
过程性评价这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构成了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体系。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与评价方法初探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与评价方法初探论文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与评价方法初探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面对全国普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我省信息技术课纳八高考的严峻形势,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并建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学生起激励作用的教学评价体系,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一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它除了涉及计算机技术外,还与众多边缘和基础学科有关联,因而涵盖的知识面与领域很广,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仅依靠教材是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再者,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知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充分、有效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好课程、管理好学生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
二、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因此,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问题一一探究”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
该教学法的应用,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任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六点原则:趣味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对象,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评价对象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狭义的评价对象即为学生,它涉及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学习兴趣、课堂常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作为教学活动最终目标实现与否的体现者,当然在教学评价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因此,一般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对象主要放在学生身上,即以狭义的对象为主。
关键词:评价;主体;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24-01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教学活动及其成果更为理想,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究竟由谁来担当评价的主体呢?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以及现代教学评价的特点,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应能实现下列任务:1\能亲自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对其目标的完成与否直接起作用的.。
2、能对教学活动的结果直接承担责任的。
3、能根据评价结果,就教学活动的改善及时采取某些对策的。
当然,还应拥有办学的决策权,能为办学创造各种条件的。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看出,能够直接成为评价主体的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机构。
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多元化评价及其原则
多元教学评价90年代以来已成为美国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并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学科领域,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重要策略。
美国教育界希望通过多元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强调多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情景,即致力于整体性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从中得到启发并参照杭州市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标准,制定的评价原则为: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因为学生是被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的主体、自主评价的主体。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增强其自主评价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对他们的评价也应是全方位的。
教师应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努力程度和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
4、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
教师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以指引
学生发挥优势、克服弱点,为达到发展目标而作不懈的努力。
5、激发学生内在评价的需求。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变贬损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
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
二、评价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
而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
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我们尝试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
在新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接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评价学
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试行)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项内容组成。
(1)情感态度(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
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基准分上加分或扣分的方法。
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5%左右。
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在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2)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3)技能技巧:采用作品式评价。
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平时作业)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期末综合作业)。
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
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
三、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
它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