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种口诀大总结-太全啦!
中医汤头歌诀速记大全
中医汤头歌诀速记大全
1. 四逆汤头,葛根黄芩麻黄汤,热病无汗四逆方。
2. 十全大补汤头,人参白术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炙甘草。
3. 小柴胡汤头,柴胡半夏人参枳壳,黄芩生姜大枣加。
4. 四物汤头,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血养血四物方。
5. 四君子汤头,人参白术茯苓党参,健脾益气四君子。
6. 桂枝加葛根汤头,桂枝芍药白芍生姜,葛根连翘加防风。
7. 半夏厚朴汤头,半夏厚朴茯苓甘草,痰饮咳喘半夏方。
8. 四逆散汤头,人参黄芪炙甘草,干姜大枣四逆散。
这些口诀涵盖了一些常用的中医汤头方剂,每个口诀中的药物组合都有特定的功效和适应症。
通过口诀的记忆,学习者可以更方便地掌握这些方剂的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口诀只是简单的速记方式,实际运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不能仅凭口诀而忽略了方剂的详细内容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中药药性400味口诀大全
中药药性400味口诀大全
中药药性口诀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中医药学习的基础,也是中
医药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
中药药性口诀是指用来记忆中药性味归经的一种工具,通过口诀的形式将中药的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简洁明了的概括,方便学习者记忆和应用。
下面将介绍中药药性400味口诀大全,希望对学习中医药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于中药性味的口诀:
1.药性五味,辛甘苦涩咸,温热寒凉五性存。
2.药性归经,归肝泻肺宣肺肾,清热解毒补虚补。
3.寒热性味,寒药凉血热药消,苦味下气辛味行。
4.味归经脏腑,辛味归肺苦归心,甘味归脾咸肾经,苦寒归肝咸寒脾。
5.寒药伤脾胃,寒药伤脾胃,热药伤阴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关于中药归经的口诀:
1.归肝药,疏肝理气药,风湿痹痛宜加用。
2.归心药,苦味入心经,清热利水痰喘宁。
3.归脾药,健脾和胃药,补中止泻气滞通。
4.归肺药,辛味入肺经,辛温宣通止咳喘。
5.归肾药,咸味归肾经,温补肾阳助阳痿。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关于中药性味归经的口诀:
1.寒药归经,寒药归肺经,清热润肺止咳喘。
2.热药归经,热药归心经,清热利水痰喘宁。
3.辛药归经,辛药归肺经,辛温宣通止咳喘。
4.苦药归经,苦药归心经,清热利水痰喘宁。
5.甘药归经,甘药归脾经,健脾和胃气滞通。
通过以上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等信息,为中医药学习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其中,一些简洁明了、易于记忆的口诀顺口溜,更是中医知识的精华所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领略中医的独特魅力。
口诀一:“出汗不忘补心阳,止汗固表调营卫”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异常出汗,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出汗与心阳密切相关。
心阳不足,汗液就容易失去固摄而外泄。
因此,在治疗出汗过多的病症时,不仅要止汗,还要注重补心阳。
同时,通过调理营卫之气,使气血调和,也能有效地控制出汗。
比如,桂枝汤就是一个经典的调理营卫的方剂。
口诀二:“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半加防风”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多样。
川芎被誉为“头痛之要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对于大多数头痛,使用川芎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如果头痛症状持续不愈,可以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加入防风,以增强祛风止痛的作用。
口诀三:“腰痛杜仲补骨脂,独活寄生汤最宜”腰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多由肾虚、寒湿、血瘀等因素引起。
杜仲和补骨脂具有补肾壮腰的作用,是治疗腰痛的常用药材。
而独活寄生汤则是一个综合调理腰痛的方剂,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补肝肾、益气血。
口诀四:“胃痛良姜配香附,寒重吴萸与干姜”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寒等。
良姜和香附相配,能够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如果是寒性胃痛较为严重,还可以加上吴茱萸和干姜,增强温中散寒的力量。
口诀五:“失眠酸枣柏仁宜,远志茯神共调理”失眠困扰着许多人,中医认为多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酸枣仁、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远志和茯神则能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将这些药材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
口诀六:“咳嗽桑菊与杏苏,初起寒热要分清”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桑菊饮适用于咳嗽初起,伴有发热、咽痛等风热表证;杏苏散则适用于咳嗽初起,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风寒表证。
中医十诊口诀顺口溜
中医十诊口诀顺口溜1. 中医十诊真奇妙,望诊就像雷达扫。
一眼看穿人面貌,气色好坏先知晓。
2. 闻诊好似狗鼻灵,气味异常能辨清。
口气汗味和痰鸣,病的线索它来拎。
3. 问诊如同查户口,吃喝拉撒全问透。
祖宗三代病史搜,病情底细全到手。
4. 切诊像是摸密码,寸关尺上玄机大。
脉象起伏有说法,气血盛衰全靠它。
5. 神诊神乎又其神,精神状态定乾坤。
好比看那信号灯,神乱病就来敲门。
6. 色诊恰似看彩虹,面色唇色各不同。
青红皂白有隐情,颜色里面藏病踪。
7. 形诊就像看雕塑,高矮胖瘦有讲究。
身体形态有暗示,疾病种类可猜透。
8. 态诊如同看演员,动静姿态露病源。
走路姿势一查看,病在何处能看穿。
9. 舌诊好像看地图,舌尖舌根各区域。
舌苔舌质有秘密,脏腑状况它报出。
10. 耳诊如同探宝库,耳朵上面藏小路。
各个穴位有对应,身体毛病能预警。
11. 鼻诊像是查烟囱,鼻的通气嗅味中。
一旦发现不对劲,体内毛病在其中。
12. 目诊简直像透视,眼睛里面找故事。
血丝白翳藏暗示,病邪深浅可探知。
13. 甲诊仿佛看指甲盖儿,半月痕和纹理怪。
小小指甲有百态,身体状况它来晒。
14. 腹诊好似摸地洞,腹部软硬知病凶。
按压弹拨有反应,脏腑气血能弄懂。
15. 脉诊仿若解谜题,浮沉迟数有意义。
脉象就像交响乐,奏响身体的消息。
16. 络诊像是寻蛛丝,经络穴位看血丝。
蛛丝马迹不放过,病的走向能预测。
17. 肛诊就像探深谷,肛门状况有讲究。
痔疮肛瘘和肿物,一探便知有没有。
18. 骨诊如同查房梁,骨骼形态看端详。
歪了斜了有情况,身体平衡受影响。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
1. 中药调理有妙招,酸甜苦辣要记牢!就像吃菜一样,各种味道都得尝,你说是不是?比如喝黄连水,那苦味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
2. 经脉气血要通畅,通则不痛精神爽!这就好比道路通顺了,车子才能跑得欢呀,你想想看对不对?像按摩疏通经脉后,整个人都轻松多啦!
3. 阴阳平衡不能忘,身体才能有保障!就像天平一样,两边平衡才稳当呢,可不是吗?比如熬夜会打破阴阳平衡,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呀!
4. 四季养生有诀窍,顺应天时不会错!这不就像跟着季节穿衣服一样嘛,冬天穿厚的,夏天穿薄的,多自然呀!像夏天吃点绿豆解暑,多合适呀!
5. 情志调节很重要,开开心心没烦恼!这就跟心情好做事都顺一样,难道不是吗?比如生气会伤身体,那可就得不偿失啦!
6. 食疗养生效果好,美味又把健康保!就像吃好吃的还能养生,多棒呀!像喝鸡汤补身子,多享受呀!
7. 适度运动不能少,活力满满身体好!就像汽车要跑起来才灵活,是不是呀?比如每天散散步,对身体就很好呀!
8. 辩证论治要仔细,对症下药才得力!这就跟找对钥匙开锁一样,得精准呀!像感冒了,分清寒热才能用对药嘛!
9. 未病先防要上心,提前预防少生病!就像提前准备雨伞免得淋雨一
样,多明智呀!像提前注意保暖,就不容易感冒啦!
10. 中医养生传千年,好处多多要体验!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能不好吗?比如艾灸一下,那感觉真不错呢!
我的观点结论:中医八大口诀顺口溜真的很实用,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用中医的智慧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呀!。
中医药文化顺口溜大全
中医药文化顺口溜大全
以下是一些中医药文化的顺口溜:
1.“红黄蓝三原色,红静脉蓝静脉记清楚”。
2.“红静脉蓝静脉记清楚,红动脉蓝动脉记清楚”。
3.“心肝脾肺肾,心肝肺脾肾,大小肠膀胱,舌鼻耳咽肿”。
4.“心肝脾肺肾,肝心脾肺肾,大小肠膀胱,筋骨肾眼球”。
5.“红黄蓝三原色,红静脉蓝静脉记清楚,红动脉蓝动脉记清楚”。
6.“红静脉蓝静脉记清楚,红动脉蓝动脉记清楚,心肝脾肺肾记清楚”。
7.“心肝脾肺肾,心肝肺脾肾,大小肠膀胱,筋骨肾眼球”。
8.“红黄蓝三原色,红静脉蓝静脉记清楚,红动脉蓝动脉记清楚,心肝脾肺肾记清楚”。
这些顺口溜都是用来帮助记忆中医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记住这些顺口溜可以更方便地学习和应用中医药知识。
中医歌诀大全
中医歌诀大全
中医歌诀是一种将中医理论、治法和药物等内容编成歌谣或口诀的形式,以便于学习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中医歌诀的示例:
1.寒邪致病歌诀:寒邪伤人最易见。
头痛身热阳难伸。
无汗肢冷必恶寒。
脘满便溏溲清长。
痰涕清稀为意象,温中散寒药为先。
2.温病歌诀:温病初起恶风寒,邪在卫分舌淡红,脉象浮缓为中风,脉象浮数为风温。
口渴苔黄阳明病,苔黄脉数为热瘟,舌绛神昏是内闭,凉开三宝有奇功。
3.辨舌歌诀:若问舌诊有何诀,舌体应与脏腑联。
总之,中医歌诀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歌诀的学习和学握,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同时,中医歌诀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可以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中医口诀一览表
中医口诀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些简短易记的概括性语言,主要用于总结和传授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口诀:
1. "四气调神机,五味入药方":指中医治疗应当从调节人体四气(营、卫、气、血)入手,同时根据五味性味归纳出不同的中药药性。
2. "上工出奇,下工入微":指中医医生应当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钻研,做到出奇制胜;同时也需要注重细节,深入分析病情,才能真正做到入微。
3. "以病为本,因人施治":指中医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病人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配伍。
4. "治未病,防未病":指中医理论强调预防保健,应当在疾病未发生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5. "寒热虚实皆须辨,阴阳盛衰各有宜":指中医辨证论治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其是属于虚还是实、属于寒还是热等具体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6. "平肝泄火须清热,点穴调理耳为灵":指中医治疗肝火旺盛时需要清热解毒,同时针灸调理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总之,中医口诀简洁易懂,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顺口溜
中医学顺口溜
-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这些顺口溜简单易记,涵盖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多个方面,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和应用中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顺口溜只是中医知识的一部分,不能代替专业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如果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中医口诀大全
中医口诀大全中医口诀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中医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医理论的精华所在。
中医口诀既有助于帮助医生记忆和理解中医理论,也有助于患者理解和记忆中医治疗原则。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中医口诀。
一、《黄帝内经》口诀。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理论。
以下是《黄帝内经》的口诀:《素问》三部,《灵枢》四经,。
《阴阳》五行,《六经》辨证。
《气血津液》、《经络》脉络,。
《五脏六腑》、《经络》与络。
二、《伤寒论》口诀。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以病名为篇名,论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内容。
以下是《伤寒论》的口诀:《伤寒》六经,三阴三阳。
《六经》表里,热病外感。
《伤寒》四逆,热深伤寒。
《伤寒》脏腑,病机辨证。
三、《金匮要略》口诀。
《金匮要略》是一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医学著作,它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金匮要略》的口诀:《金匮》寒热,辨证要略。
《金匮》脉证,病机治法。
《金匮》脏腑,病机辨证。
《金匮》食饮,调摄养生。
四、《医学四书》口诀。
《医学四书》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它们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著作。
以下是《医学四书》的口诀:《医学四书》,经典之宝。
《黄帝内经》,理论精华。
《伤寒论》,外感热病。
《金匮要略》,疾病要略。
《神农本草》,药物分类。
五、《针灸经典》口诀。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
以下是《针灸经典》的口诀:《针灸》经典,经络穴位。
《经络》循行,气血调和。
《经络》疏通,病痛消除。
《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口诀,通过口诀的学习和记忆,有助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学习中医口诀,提高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1.九大属性,归类一览:寒、凉、平、温、热、草、木、果、实。
2.十种性味,记心间:酸、甘、苦、辛、咸,寒、凉、平、温、热。
3.上下同源找谁来,草本上行木下栽:上草下木,同一脏象。
4.1-2-3,四物归元阳:首冠首尾一阳列,四时二薯补元阳,八校三焦化脾胃。
5.五味补五脏,说个归类法:酸补肝,苦补心,甘补脾,辛补肺,咸补肾。
6.五脏三焦先记清,心肝脾补为元气,肺肾为津液频,大肠小肠为排泄。
7.草木父子人共知,草香木瘴为致痒,脉象常见脏腑志,脉停木瘀病不详。
8.俞穴重要记,行气除九方:上巨中街下游边,五滴风池膻中讲,中间五关为肠胃。
9.疏肝解郁按手摸,太冲之半是心肺,大椎风池真头痛,脾胃三阳足下摸。
10.少阳三焦尽心思,阳陵泉地尽心头,五营经络风府位,耳地都是逛得忙。
11.生肌发胎听口诀,体轻理气放权宜,阴阳技倒中心地,四支两关起动机。
12.乾什么嘛至阴阳,手三阴六散香神,兰愈瘴党激发力,夜明亮山
开冲门。
13.数状况与形虚实,辨肾泡非易识,花灵草下是肾阳,半幅土当分
虚实。
14.五汗路痰涎滑,气道萎缩得难受,热证从来皮肤烂,风户饮食散
寒湿。
15.风湿寒湿各有区,太阳病恶心无味,阳明脉络有损纤,少阳见此
便吓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学记忆口诀,通过口诀的形式可以帮助记忆中
药学的知识点。
当然,掌握中药学还需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执业中药师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
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湿,凉血解毒肿痛止。
夏枯草清肝散结,高压消瘿珠痛解。
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
决明益肾又清肝,明目润肠通大便。
4、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
苦参燥湿又杀虫,疮疹癣麻痢尿淋。
5、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
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凉血活血有紫草,解毒消斑水牛角6、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双黄连,蚤休败酱青板蓝,二白地丁垂盆菊,马勃红藤马齿苋。
山豆土苓鸦胆子,秦皮射干穿心莲,鱼熊牛蛇青半边。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利尿淋。
公英解毒消乳痈,利湿通淋咽喉痛。
板蓝根凉血解毒,利咽消肿大头瘟。
牛黄解毒热心包,息风止痉化痰窍。
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
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
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
老中医的顺口溜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是老中医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既有一定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娱乐性。
下面是一些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供大家参考。
1. 肝火旺,头痛痛;肝气郁,胸口闷;肝血虚,眼睛花;肝阳上,面红红。
2. 脾虚湿,腹泻多;脾虚燥,口干燥;脾虚寒,手脚冷;脾虚热,口苦恶。
3. 肺气虚,气短短;肺阴虚,咳嗽嗽;肺热盛,咳嗽嗽;肺寒盛,咳嗽嗽。
4. 肾阳虚,腰酸痛;肾阴虚,耳鸣响;肾气虚,小便多;肾精亏,阳痿痛。
5. 心火旺,口干燥;心气虚,气短短;心阳虚,手脚冷;心阴虚,心悸悸。
6. 胃气虚,食欲减;胃火旺,口臭臭;胃阴虚,口干燥;胃寒盛,腹痛痛。
7. 头痛痛,风寒袭;头痛痛,风热袭;头痛痛,湿邪袭;头痛痛,燥邪袭。
8. 身痛痛,风寒袭;身痛痛,风热袭;身痛痛,湿邪袭;身痛痛,燥邪袭。
9. 舌苔白,胃寒盛;舌苔黄,胃火旺;舌苔薄,胃气虚;舌苔厚,胃湿邪。
10. 脉细弱,气血虚;脉滑润,气血旺;脉沉紧,气血寒;脉浮缓,气血热。
以上是一些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这些顺口溜虽然简单,但是却蕴含着老中医们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
通过这些顺口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中医学都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老中医的顺口溜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文化,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顺口溜,我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
41种中医中药顺口溜大全
41种中医中药顺口溜大全 41种中医中药顺口溜大全1. 当归炖鸡,养血又滋补。
2. 陈皮白果,理气又安神。
3. 大黄芒硝,通便又泻火。
4. 当归川芎,补血又活血。
5. 何首乌葛根,益肾又壮阳。
6. 金银花连翘,清热又解毒。
7. 骨碎补菊花,明目又降压。
8. 黄连黄芩,泻火又清热。
9. 红枣白芍,补脾又活血。
10. 金丝桃银柴,消肿又祛痰。
11. 蜂蜜石斛,滋阴又润肺。
12. 杞子菊花,明目又养肝。
13. 茯苓白术,健脾又利水。
14. 陈皮枳壳,理气又消食。
15. 当归羊肉,补气又补血。
16. 枸杞杏仁,滋阴又补肺。
17. 何首乌鹿角,滋肾又壮阳。
18. 川贝枇杷,润肺又止咳。
19. 石斛鱼肚,养阴又滋肺。
20. 白芍白术,补血又健脾。
21. 丹参麦冬,清热又养阴。
22. 黄连黄芪,清热又益气。
23. 枸杞菊花,明目又养肝。
24. 海带海蜇,软坚又降压。
25. 地黄菊花,滋阴又明目。
26. 黄芪党参,益气又补脾。
27. 泽泻车前,利水又消肿。
28. 金银花银花,清热又解毒。
29. 灵芝银耳,养心又润肺。
30. 当归川芎,补血又活血。
31. 蔓越莓红枣,滋阴又养血。
32. 桑葚白芍,滋补又活血。
33. 牡蛎鹿茸,补肾又壮阳。
34. 甘草白术,补脾又利水。
35. 灵芝茯苓,养心又健脾。
36. 桑叶薄荷,清热又凉血。
37. 三七白芍,活血又止痛。
38. 甘草生姜,调和又祛寒。
39. 红花三七,活血又消炎。
40. 山楂薄荷,消食又降脂。
41. 三七当归,活血又补气。
这是41种中医中药顺口溜大全,每一句都以中药或中医的药材为主,让人更加轻松、有趣地了解中医药的特点和功效。
这些顺口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中医药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
中医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治疗和保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顺口溜这种形式的表达,通过押韵、语言感染力等方式,让人们更容易记忆和传播相关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顺口溜可以帮助人们记忆中药和中医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在使用中药时,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中医基础口诀
中医基础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医基础口诀:1. 《认识中药口诀》一味中药作用单,两味中药协同干。
三味中药配合妙,四味五味功效全。
草药根茎叶花果,矿物金石与壳甲。
动物虫类与兽骨,分辨清晰不眼花。
好比花草能清热,矿石重镇能安神。
动物入药多滋补,了解特性把病拿。
2. 《中医脉象口诀》一脉轻取要知晓,二脉重按仔细瞧。
三脉快慢需分辨,四脉力度把握好。
浮脉如同水上漂,沉脉好似石沉礁。
迟脉缓慢数脉急,弦脉紧绷像弓弦。
滑脉流利如珠走,涩脉艰涩似刀刮。
脉象变化藏秘密,学会诊断身体佳。
3. 《穴位记忆口诀》一处穴位一份功,二处穴位气血通。
三处穴位精神爽,四处穴位病痛松。
合谷穴在虎口边,缓解疼痛它领先。
足三里在小腿外,调理脾胃笑颜开。
涌泉穴在足底中,养肾保健有奇功。
找准穴位轻轻按,健康常伴乐无穷。
4. 《中医养生口诀》一日三餐要均衡,二季穿衣随气温。
三时作息要规律,四季锻炼常健身。
早睡早起精神足,晚睡熬夜伤身体。
吃饭细嚼又慢咽,暴饮暴食胃遭罪。
心情舒畅少烦恼,压力过大易生病。
养生之道心中记,茁壮成长最开心。
5. 《中药炮制口诀》一选药材要新鲜,二净杂质除根源。
三切形状按需要,四炮方法各有招。
炒黄炒焦火候控,煅制煨制别烧焦。
酒炙醋炙增疗效,蜜炙润肺味道好。
炮制虽繁不能省,药效提升病赶跑。
6. 《中医诊断口诀》一望神色看精神,二观面色分阴晴。
三察舌苔和舌质,四闻声音与气息。
五问症状和病史,六切脉象定详情。
头疼发热别慌张,咳嗽腹泻细查明。
中医诊断有妙法,找准病因身安宁。
7. 《经络运行口诀》一经经络一线牵,二经交接循环连。
三经气血不停流,四经沟通脏腑间。
手太阴经走肺旁,手阳明经到大肠。
足阳明经胃经忙,足太阴经脾护航。
经络运行有规律,熟知身体更健康。
8. 《中药性味口诀》一味中药一性味,二种口感要体会。
三寒四热分清楚,五温六凉不混淆。
苦寒能把火来清,辛温发散外邪驱。
甘补缓和酸收敛,咸软下走淡渗利。
了解性味用对药,治病救人效果奇。
中医必背歌诀大全
中医必背歌诀一、中医基础理论歌诀1.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基础,脏腑经络要牢记。
阴阳五行是哲学,中医基础从此得。
2.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要熟知,生理特点各不同。
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胆腑腑,经络系统要记清。
3.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诊断,辨证施治是关键。
望闻问切四诊合,八纲辨证重在变。
阳虚阴虚要分清,实证虚证有区别。
寒热虚实要辨明,施治才能有成效。
二、中药方剂歌诀1.中药基本知识中药种类繁多难,性能功效各不同。
寒凉性热有分别,四气五味要分清。
归经作用有规律,君臣佐使需搭配。
煎服方法要得当,药效才能发挥好。
2.方剂组成原则方剂组成有原则,君臣佐使要得当。
针对病因病机,相辅相成疗效好。
药物用量有轻重,比例适当疗效高。
根据病情和体质,安全有效是目标。
三、针灸推拿歌诀1.针灸基本知识针灸疗法历史长,疗效显著口碑好。
经络腧穴要熟悉,安全操作是关键。
针刺灸法有区别,适应症候要分清。
手法轻重有分别,操作技巧需掌握。
2.推拿基本知识推拿按摩舒筋骨,缓解疼痛效果好。
手法轻重有区别,操作技巧需掌握。
适应症候要分清,安全有效是目标。
四、中医临床歌诀1.内科临床歌诀内科临床多常见,病种繁多难掌握。
辨证施治是关键,方药针灸需合理。
感冒咳嗽哮喘喘,心悸失眠眩晕看。
胃痛泄泻肝病郁,肾虚腰痛关节病。
慢性病证需耐心,调理体质是根本。
2.外科临床歌诀外科临床多手术,掌握技巧是关键。
疮疡脓肿丹毒痈,烧烫伤蛇咬伤虫。
乳腺病肛肠病疝,阑尾炎胆囊炎痈。
中医各种口诀大总结
中医各种口诀大总结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倍受世界各地人民高度关注的一种神奇的医学体系。
在中医的治疗中,口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辅助工具,它们的出现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快速有效的辅助诊断,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调节身体的健康状态。
以下是中医各种口诀大总结。
一、四诊法口诀四诊法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和诊断手段之一,是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确定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下是四诊法的相关口诀:1. 望:望色、望形、望舌望色:面色、眼色、舌色望形:身形、表情、步态等望舌:舌色、舌形、舌苔2. 闻:气味、声音气味:呼出气味,体臭,口臭等。
声音:嗓音,咳嗽声,呼吸声等。
3. 问:四句话,八个要点四句话: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
八个要点:发病部位、病程、症状、伴随症状、疼痛特征、舌质、大便、小便。
4. 切:切脉、切舌切脉:取右手腕横抬,取脉要轻柔,精确定位;切舌:取舌尖稍微向外伸,舌身要充分伸出,精细观察舌质、舌苔、舌体等。
二、针灸口诀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穴位刺激调节整个人体的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以下是针灸的相关口诀:1. 针扎不到:定位不准。
2. 针扎不进:技法不娴熟。
3. 针插不稳:不用力,不顺手。
4. 针插不对:选穴不当,不合理。
5. 针扎不灵:不顺应病情,不恰当。
6. 针扎不出:不顺利,没有良好的手法掌握。
三、中药口诀中药是中医的另一种经典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中药配方来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有效控制和治疗多种疾病。
以下是中药的相关口诀:1. 同类相宜,异类相斥中药应该考虑到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味道相反,功效相近中药的不同味道之间也有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闻之则味,可彼此激活或拮抗。
3. 毒草药慎用中药中也存在着一些毒性很强的植物,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发挥其最大的治疗效果。
四、养生口诀中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也在强调“以治未病”思想的同时,注重养生保健。
122条中医口诀大集锦,总结的太棒了!
122条中医口诀大集锦,总结的太棒了!1. 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 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 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 痢无补法。
6. 通陽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 养陰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 疹是太陰风热。
9. 癍是陽明火毒。
10.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 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 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 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 亢则害,承乃制。
19. 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 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陽之会。
25. 陽虚则外寒,陰盛则内寒。
26.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7. 通邪三法汗、吐、下。
28. 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9. 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30.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1. 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2.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3. 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4. 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5. 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6.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7.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8.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40.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1. 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2.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3. 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44.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5.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6. 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7. 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8.陽络伤则吐血,陰络伤则便血。
49. 五脏之伤,穷必及腎。
50.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各种口诀大总结,太全啦!(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
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
润多正常,湿厚属湿。
润而多津,滑苔之色。
涩又浮粗。
燥则津劫。
(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
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
枯无血色。
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
心火上炎,舌尖色赤。
红在舌边,肝胆有热。
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
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
舌心干红,阴液被劫。
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
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
纯绛鲜泽,包络热盛。
干枯而萎。
涸竭肾阴;兼见嗌干。
大命将倾。
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
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
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
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
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
舌见青紫,浮苔滑润。
伤寒初,直中三阴。
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
酒客成积,舌多紫斑。
中心白滑,醉后伤寒。
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
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
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
血已败坏。
古称死证。
辨准早救,或可得胜。
(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
娇嫩齿印。
虚弱之识。
(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
剥如剥落,一块光洁,阴伤现象,每难填没。
病情更重,整舌剥脱。
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
舌体胀大,痰饮热湿。
舌体瘦瘪,诸虚证急。
(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
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
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
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
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强语蹇。
燥干寒消失。
黄而滑腻,痰湿热结。
以上黄苔,均属热实。
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
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
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
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
(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
黑而燥裂,津伤热盛。
苔根黑燥,下焦热甚。
均属实热,急下存阴。
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
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黑,舌面滑润。
证无险恶,切勿惊心。
(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
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中气不足,留心辨识。
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
(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
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
结合苔色,病情自明。
若因饮食,混冲当侦。
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
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十八、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有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十九、五脏平脉歌: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二十、针灸歌诀一、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诸焦,阳池支沟天井找,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十二原穴歌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膀腕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三、十五络穴歌肺络列缺偏大肠,脾络公孙胃丰隆,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三焦外,肝络蠢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四、十二募穴歌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膻中穴是包络募,从阴引阳是妙诀。
五、下合穴歌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属委阳。
六、八会穴歌脏会章门腑中脘,髓筋绝骨阳陵泉,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七、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税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炔,面口合谷收后人更增: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病取阿是,急救刺水沟。
九、十二经营气流注顺序歌: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手阴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
十、十二经背腧穴歌胸三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寻。
十一、难经五腧穴主治歌难经详论五腧穴,井穴专主心下满,荥穴泻火主身热,俞治体重与节痛,经主喘咳并寒热,合当逆气而下泄。
经穴歌手太阴(肺)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拇指白肉际,少商甲角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迎香列。
足阳明(胃)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呈,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走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下巨虚上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穴在二趾缝,次趾甲角厉兑停。
足太阴(脾)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投,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候,胸乡周容大包上,从足经腹向胸走。
手少阴(心)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穴,少府少冲小指接。
手太阳(小肠)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足太阳(膀胱)六十七穴足太阳,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下玉枕,天柱发际大筋上,大杼风门肺厥阴,心俞督俞膈俞当,肝胆脾胃具挨次,三焦肾俞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寸半量,上次中下四髎穴,一空一空骶孔藏,会阳尾骨外边取,附分脊背第二行,魄户膏肓神堂寓,譩譆膈关魂门详,阳纲意舍胃仓随,肓门志室至胞肓,二十一椎秩边是,承扶臀股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至,委中合阳承筋量,承山飞扬跗阳继,昆仑仆参申脉堂,金门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阴小趾旁。
足少阴(肾)少阴经穴二十七,涌泉然谷与太溪,大钟水泉与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派,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至膝求,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商曲石关阴都密, 通谷幽门一寸取,步廊神封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手厥阴(心包)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手少阳(三焦)三焦经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间,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瘛脉青,颅息角孙耳门当,和髎耳前发际边,丝竹空在眉外藏。
足少阳(胆)足少阳起瞳子髎,四十四穴君记牢,听会上关頷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分,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交,阳白临泣目窗开,正营承灵脑空怀,风池肩井与渊腋,辄筋日月京门结,带脉五枢维道连,居髎环跳风市间,中渎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宜,阳辅悬钟丘墟外,临泣地五会侠溪四趾外端足窍阴,胆经经穴仔细扪。
足厥阴(肝)一十四穴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寻,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五里阴廉急脉寻,章门仰望见期门。
督脉督脉行于背中央,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内完。
任脉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二阴间,曲骨之上中极在,关门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连,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十七、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八.12个急证的针灸处方歌诀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
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
(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
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