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 引言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会计核算和信息管理的一种方法。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指导会计电算化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流程。
2. 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运行,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
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防范会计风险,维护企业的财务稳定。
3. 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包括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以及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其他员工。
所有涉及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都应该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4. 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确保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审核原则: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数据进行审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保密原则:加强对会计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独立性原则: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独立性,避免与其他部门的利益冲突。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制度的主要内容5.1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5.1.1 系统建设和维护•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系统权限管理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限范围和权限审批流程。
•定期备份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5.1.2 会计软件管理•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软件,并进行合法购买和授权。
•确保会计软件的版本管理和更新,及时应对软件漏洞和安全风险。
•建立软件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非法使用软件。
5.1.3 数据管理和维护•建立数据库管理机制,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存储。
•制定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的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设定数据访问权限,限制非授权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计算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手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计算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手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和流程计算机与手工会计处理的比较介绍会计业务处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选择手工处理或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
本文将比较计算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手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手工会计业务处理手工会计处理是指在没有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利用纸质或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包括: - 业务凭证的填制:根据企业的实际交易情况填写凭证,包括借方和贷方金额、摘要等信息。
- 凭证的审核:凭证需要经过会计人员的审核,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 分类账簿的登记:将凭证上的借贷方金额按科目分类,分别登记到相应的分类账簿中。
- 总账的编制:根据分类账簿的数据,将各科目的借贷方金额汇总到总账中。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根据总账的数据,编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的优点: - 灵活性高,适应各种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
- 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成本较低。
- 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的缺点: - 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较多时间和人力。
- 容易出现错误,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
- 需要手动计算、记录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容易出现遗漏和不准确。
计算机会计业务处理计算机会计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计算机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包括: - 数据录入:将企业的交易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可以通过人工键盘输入或导入外部数据。
-数据处理:计算机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和公式,自动计算各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并实时更新账务数据。
- 报表生成:计算机根据账务数据,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如分类账、总账、流水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 分析和审查: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审查,发现异常情况和错误,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1.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计算机学,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与一体的边缘学科。
它的基本含义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财务分析,参与经营管理。
1981年8月,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狭义会计电算化: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题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只会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条件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广义的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养与发展。
概念区别:会计电算化与电算化会计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按照跨级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划分(1)会计核算电算(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跨级核算业务(2)会计管理电算化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信息,借助财会人员合理的规划和运用资金,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用开支,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主要任务: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财务分析。
(3)会计决策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在会计管理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
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员进行决策的人机会话系统,不是代替人决策二:会计信息化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的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
定制开发 购买通用会计软件 自行开发 委托外部单位 开发 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
优点
(1)投入少,见效快, 过程简单; (2)性能稳定,质量可 靠,运行效率高,能够 满足企业的大部分需求; (3)维护和升级由软件 公司负责; (4)安全保密性强,用 户不能访问和修改源程 序。
(1)最有针对性和适 用性; (2)企业能够及时高 效地纠错和调整,保 证系统使用的流畅性。
二、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 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 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
1.会计电算化解决的仅仅是会计核算问题,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 无法集成共享,其目标仅仅是替代手工做账。而会计信息化下财务业 务信息一体化、实时化,其目标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 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2.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 作。 三、会计信息系统 1.AIS是会计信息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 (1)信息技术的影响程度: 手工、传统自动化、现代 (2)功能和管理层次的高低: 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
4.我国XBRL发展历程: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 20号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一、会计软件和服务的规范
1.客户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使用
会计软件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归客户所有。
2.记忆“应当”“鼓励”、“不得”、
“可以”等字眼,注意判断题的识别。
应当
不得
鼓励
可以
1.软件界面中文文
字 2.不可逆的记账功 能 3.国家统一标准的 数据接口 4.用户操作日志 5.提供专门教程和 相关资料 1.违背会计准则制度的功 1.集成XBRL 能设计 功能 提供外国或者少数 2.采用呼叫中 民族文字界面对照 2.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 和处理支持 入功能,以及日期、金额、 心、在线客 服等方式 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4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内部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定的一套规范和要求,包括各项政策、程序、操作规范和管理措施等,旨在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高效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制定流程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运行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如数据安全性、合规性等。
因此,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必要性。
1. 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会计电算化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录入、存储和处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加强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和权限设置,加强内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违规行为,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障数据安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篡改。
4. 促进业务流程优化: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会计业务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和手工操作,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业务流程:制度应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各个环节,明确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会计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2.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应规定会计电算化的权限设置、操作审计、内部监控等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止违规操作和风险发生。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0.04.10•【文号】银发[2000]112号•【施行日期】2000.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的通知(2000年4月10日银发[2000]112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中心支行,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确保国家预算资金的安全,加强对国库各项会计核算业务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及深圳市、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中心支行要及时转发本《规定》,并组织国库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业务人员认真学习掌握,以确保本《规定》的顺利实施。
执行中如遇有重要问题,请及时报告总行。
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库会计核算管理第一节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与职责第二节内部控制制度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印章、密押与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第五节计算机核算管理第六节人员培训与奖惩第三章国库会计核算办法第一节会计科目第二节会计凭证第三节会计账簿第四节会计报表第四章预算收入收纳、划分、报解的核算第一节国库经收处第二节乡(镇)国库第三节支库第四节中心支库第五节分库第六节总库第五章预算收入退付第六章预算收入更正第七章库款的支拨第八章对账与年终决算第一节对账范围和原则第二节国库与征收机关对账第三节国库与财政部门对账第四节国库与其他部门对账第九章国家债券的核算与管理第一节发行的核算与管理第二节兑付的核算与管理第十章国库会计档案管理第一节凭证、账簿、报表的装订与保管第二节档案管理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国库会计核算工作,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内控机制,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及有关国债发行、兑付的制度,特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会计信息系统的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概论 习题及其参考答案1.论述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原则,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合理的划分方法是将其划分为:系统管理、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十个子系统。
如图所示。
系统管理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成本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报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狭义)业务管理系统把系统管理、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报表管理五个子系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而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五个子系统称为业务管理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下:(1)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软件的核心,它们体现了会计软件的本质特征,是会计软件区别于其他软件的根本标志。
而其他业务管理系统是否需要,则取决于各单位的业务特点。
如行政事业单位就不需要成本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等系统;(2)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任何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所无法替代的,而各业务管理系统将逐渐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融合,融入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计划管理等系统中。
目前各企业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些还包括上述这些业务管理系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还没有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或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尚未实现数据共享。
不难预计,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不断普及,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各业务管理系统的将逐步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相融合,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将变成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3)会计信息系统是上层系统,反映的总括信息,具有一定滞后性,可控性差;而各业务管理系统则是底层系统,反映的是翔实数据,实时性和可控性强。
两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传递与数据共享关系。
如财务预算与计划数据经逐层分解后将落实到各业务管理系统中;各业务管理系统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包括工资数据、折旧数据、成本数据、费用数据、资产变动数据等)将以机制凭证的形式上传到会计信息系统中。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1章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工作对保护企业财产、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1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数据的处理速度、传输速度和文件共享能力方面的不断突破与提高,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通信技术、电子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1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及内涵会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为适应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通过对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所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来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为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支持。
会计信息是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过程中所需信息的关键部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会计在各个经济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
而后的半个多世纪,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促使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它不仅使得会计数据处理手段发生很大变革,而且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对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
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
其次,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
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
再次,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
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管理
二、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形式上,可划分为以下四种: (一)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电算化培训。
培训的对象是在职会计人员,无论本单位是否使用会计软件都 可以接受培训。初级培训主要学习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 础知识,掌握文字、账务、报表处理的一般方法,以及通用会 计核算软件的使用方法。中级、高级培训目前还没有开展。
(四)单位根据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自行组织会计 电算化培训。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常常采用这种培训形式,通
过统一组织培训来解决会计软件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解 决实施过程中比较复杂和多部门之间协作等问题。这种培训 可以弥补前几种培训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结合会计电算 化岗位职责进行。
第8页,共99页。
第11页,共99页。
3、凭证审核员。负责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审核, 以保证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凭证审核员由 具有会计师以上职称的财会人员或主管会计担任较好。
4、系统维护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 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 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 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 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维护员一般不对实际会计数据进 行操作。
7、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负责存档数据软盘、 程序软盘、输出的账表、凭证和各种会计档案 资料的保管工作,以及软盘、数据及资料的安 全保密工作。
8、系统软件开发员。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 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主要负责 本单位会计软件的开发和软件维护工作。
第13页,共99页。
基本会计岗位和会计电算化岗位,可在保证会 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 保持相对稳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指出, “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 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 岗位相结合。”“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 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中小单位实行 会计电算化后的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应该注 意满足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如输入操作与审 核记账不应是同一个人,可由会计主管兼任电 算主管、审核记账、电算审查岗位,可以聘任 兼职电算维护人员
会计信息系统(第9版)其他业务核算与管理
一体化策略
一体化策略-定义凭证模板
一体化策略-定义凭证模板
一体化策略-定义凭证模板
一体化策略-定义凭证模板
• 其他模板(略) • 新增固定资产 • 处置固定资产 • 计提减值准备
一体化策略—生成记账凭证
转账 规则
折旧 清单
确认成本、 费用和累 计折旧的 记账凭证
一体化策略—生成记账凭证
一体化策略—生成记账凭证
总体结构设计
基础设置
固定资产 子系统
日常处理
一体化策略
管理分析
管理分析
管理分析
管理分析
管理分析
借款与报销
借款与报销业务流程
经手人线 上填单
• 费用申请单 • 借款单 • 报销单 • 还款单
领导审批
财务审核
资金收付
生成记账 凭证
• 报销冲借款 • 报销单 • 收付款(银 • 借款单
行接口) • 还款单
日常处理
日常处理
• 固定资产的变动 • 固定资产增加 • 固定资产处置 • 固定资产内部调动 • 固定资产其他变动
• 计提减值准备 • 期初减值准备
日常处理
• 计提减值准备 • 计提减值准备
日常处理
总体结构设计
基础设置
固定资产 子系统
日常处理
一体化策略
管理分析
• 定义凭证模板 • 生成记账凭证
一体化策略-定义凭证模板
一体化策略
• 除“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需要设置凭证模板外 • 还需要针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其他二级科目(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设 置凭证模板 • 原理与“工资”类似
一体化策略-定义凭证模板
一体化策略—生成记账凭证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 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数据保密 性、安全性差。
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 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 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 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 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会计电算化
(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健全与此相适应的科学的 内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1) 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2)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3) 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4)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基础会计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选择与本单位 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 软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开展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经 过财政部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以后逐渐过 渡为定点开发或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软件开发,使会计软件更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会计电算化
三、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三、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为了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指导和规范基 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 展,财政部于1994年6月和1996年6月制 定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 规范》,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这两个文件 的规定,推动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
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基础 工作。
1.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并确定编码 2.规范各类凭证、账簿、各种表格的格式和内容 3.规范有关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 4.整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
(三)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会计电算 化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可先进行工作量大、重复劳动 多、见效快的项目,如工资核算、往来款项核算,然后 逐步向其他项目发展。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单机运行, 然后逐步向局域网或广域网发展。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 发展的方向,但一定要统筹规划,全面安排,要适应企 业全面发展、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会计电算化,是指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
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三条会计电算化实行岗位责任制。
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岗位交叉设置,目前实行一人多岗。
第四条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稽核、数据分析。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电算主管由财务部经理兼任。
2、软件操作:负责录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
软件操作由出纳兼任。
3、审核记帐: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帐簿;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对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进行审核确认;负责会计凭证的装订和会计档案的管理。
审核记帐由总账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维护,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电算维护由总账会计兼任。
5、电算稽核:负责稽核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对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进行复核确认,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电算稽核由财务部经理兼任。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由总账会计兼任。
第三章替代手工记帐第五条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和报表。
第六条公司会计核算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电算核算的有关规定,会计人员按会计核算制度要求,操作会计软件。
第七条公司财务会计实行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其中基本核算全部实现电算化,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实行手工记帐,做到日清结。
第八条记帐凭证采用单一记帐凭证的形式,按月打印输出记帐凭证,会计账簿按年打印。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保障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真实、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分为:电算化主管、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审核记帐员、会计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化主管: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协调各岗位的工作关系,负责电算化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和设置操作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电算化主管不能兼任系统管理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按照分管的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要求做好凭证等有关资料的预处理工作,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按权限进行会计数据处理、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
负责输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验核,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此岗位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
3、审核记帐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凭证以及填制的不符合要求的凭证、金额错误的凭证、会计科目和分录错误的凭证,要求操作人员查明原因并进行修改;对正确的会计凭证,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审核记账同时登记计算机内的有关会计帐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但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也不得审核自己输入的凭证(软件有控制)。
4、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的建立,组织协调各工作站对软件的运行工作,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负责掌管增加、删除帐套和增加、删除操作员的密钥,管理计算机会计数据,负责计算机数据的日常备份,发现软件或硬件问题应及时解决,发生不可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向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联系尽快解决。
此岗位要求熟练掌握硬件及软件操作技能,可由会计人员兼任,也可配备专职人员担任。
30448名词解释
第1章信息时代的变迁与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名词解释1.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结构和特征的符号,并能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
2.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它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式、结构和特征等方面进行反映,帮助人们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
3.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信息系统: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信息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人机结合的系统,即基于计算机的系统。
5.会计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使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
6.系统维护:系统数据备份、恢复、整理等。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从广义上讲,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2.开发方法:是对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的经验所进行的总结。
3.软件开发工具:是帮助人们开发软件的工具,能使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自动或至少是半自动的完成,是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帮助开发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类新型软件。
4.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辅之以数据字典、处理逻辑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
5.原型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适用于用户需求难以预先确定的情况,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一个可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
针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缺乏弹性的缺陷,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风险。
6.面向对象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组合可重复使用的模块组,自底向上建立信息系统。
它是基于所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识别其中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建立问题空间的信息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的实体和关系的软件模块构造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部修改、批量修改、个别修改
• 审核数据
– 二次输入法、数值控制法、输出审核法等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工资处理模块设计
• 工资计算
– 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 和实发工资,例计算病事假扣款
• 工资汇总
– 财务要求和工资管理设立,对各级组织(班组或 小组、车间或科室、全厂)逐级进行工资汇总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三、数据编码和数据文件设计
xxx
xxxx
固定资产序号 固定资产类别码
1、固定资产卡片文件 2、固定资产增加文件 3、固定资产减少文件 4、固定资产内部调动文件 5、折旧计算文件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四、固定资产系统
部门类别设置
功能设计
折旧费用标准
初
始
折旧公式设置
– 工资系统(Payro个子系统。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事资料
通用的相关职工资料
工资资料
人事管理 子系统
工资管理 子系统
人事管理使用
工资处理使用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手工工资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 计算机工资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 工资系统原始数据的分类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输出模块设计
•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 • 折旧费用分配表 • 部门折旧统计表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过程及目标
•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过程
– 是一个组织取得、保证与发展该组织所需的人力和专 门知识的过程。
• 主要目标
– 保证向组织提供的人力能够高效地完成被指派的任务。
• 组成
– 人事管理系统(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被视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一个子系统,
目标:
在计算机数据处理 环境下,除了要为固定资 产核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 息外,还要根据固定资产 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反馈 信息。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固定资产的增加(如购置) • 固定资产的减少(如报废清理) • 固定资产的内部调动 •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业务处理流程图见教材
四、工资系统功能设计
• 初始化模块设计 • 人事变动模块设计 • 数据录入模块设计 • 工资处理模块设计 • 查询工资模块设计 • 打印输出模块设计
➢ 功能结构图见教材P327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初始化模块设计
• 工资库文件结构设置 • 部门设置 • 工资费用分配项目设置 • 基本不变数据输入 • ……
中小型组织应用的系统处理流程 大中型组织应用的系统处理流程
流程图见教材P321、P322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三、数据编码及数据文件设计
xx 车间或科室
xx 班组或小组
xx 个人序号
1、工资计算文件 2、工资汇总文件 3、工资费用分配文件 4、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库文件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化
功能结构图见教材
初始卡片输入
固定资产系统 基本工作过程
固定资产增减
内部调动等
日
常
更新卡片
处
理
计算汇总
查询与打印输出
期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自务动核转算账
末
与管理
初始化模块设计
• 卡片结构设置 • 部门设置 • 资产类别设置 • 折旧统计标准设置 • 原始卡片输入 • ……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 基本不变数据 – 变动数据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手
工
相关部门
提供
工
原始单据
资
车间、科室
计算、审核
人事部门
系
统
财会部门
业
汇总
务
工资结算单 分配
代扣个人 所得税
处 理
工资汇 总表
工资费用 分配表
个人所得 税申报表
流
程
提现、发放工资
填制
记账凭证
职工
计算机会计其他账业簿务核算 与管理
登记
计算机工资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人事变动模块设计
• 人员变动
– 职工调入、职工调出和职工在本企业内部的岗 位调动
• 基本工资变动
– 零星修改数据
• 固定津贴统一调整
– 成批替换修改数据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数据录入模块设计
• 输入变动数据
– 每月处理工资数据前需要输入、编辑变动数据
• 指定需要输入的某些工资项目 • 成批替换某工资项目内容 • 按指定条件快速查找
• 工资分配
– 将企业每月发生的全部工资费用按工资费用的 用途进行分配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查询模块设计
• 应具有灵活的查询功能
– – – 按工作类别查询 – 按工资项目查询 – 按自由方式查询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打印输出模块设计
• 数据输出
– 打印工资结算单和工资条等 – 生成工资数据的磁盘数据文件(银行代发工资) – 工资系统记账凭证的传输必须在账务处理系统
结账前进行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第二节 资产核算与管理
一.资产管理业务过程及目标 二.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三.数据编码及数据文件设计 四.固定资产系统功能设计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一、资产管理业务过程及目标
固定资产与存货 同属实物资产,但在 核算与管理上存在其 特殊性。
固定资产与存货相 比:价值高,变动不 频繁,分散使用,管 理难度较大。
计算机会计学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第七章 其他业务核算与管理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力资源核算与管理 •第二节 资产核算与管理 •第三节 生产业务核算与管理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核算与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过程及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三.数据编码及数据文件设计 四.工资系统功能设计
数据输入模块设计
• 固定资产增加 • 固定资产减少 • 固定资产内部调动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更新固定资产卡片模块设计
• 以固定资产增加文件更新 • 以固定资产减少文件更新工资分配 • 以固定资产内部调动文件更新
计算机会计其他业务核算 与管理
计提折旧模块设计
• 根据月初固定资产卡片文件数据,按固定 资产卡片文件中定义的折旧方法(直线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自动 计算出应计提的折旧额,并按部门汇总, 将计算结果保存在折旧计算文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