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理气动静说探析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张志强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
他在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相应地,他本人也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家,后人为纪念朱熹在思想上的贡献,谥其为“朱子”;又因朱熹生于福建尤溪,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被称为“闽学”。
朱熹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文学等文化典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著述颇丰。
主要著作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太极图谱解》、《西铭解》、《通书解》等。
朱熹思想是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内核,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且成为了那个时代思想的范型。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朱熹思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维高度。
可见,首先应对朱熹的思想做一种全面、多角度的审视,以理解其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意义。
一、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在前期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儒家着重于伦理实践而缺乏哲学论证,佛学、玄学精于思辨,可流于空无。
在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下,唯心主义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就是把出世的神学变为入世的哲学,着重于本体思辨和现实的纲常内容。
随着二程的理一元论与张载的气一元论的辩论,理气关系问题的争论很大。
二程认为,“虚皆是理”;张载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虚空皆气”。
可见,哲学把理气关系的思辨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仅对理气孰为先后作出承诺,而且要让理气有一个更好的结合度。
这个任务朱熹完成了。
朱熹认为,哲学在论证精神本体时,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有”或某种特殊的“物事”。
由此精神本体异化为“一物”而不能成为万物的本体;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无”或“空”,使得精神本体的存在虚无化。
朱熹认为,要重新解释“理”,以摆脱精神本体存在的困惑。
在朱熹看来,“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
显然,经过朱熹的再解释,理既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简单的无,而是有无的统一。
《朱子语类》三则解析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 ,迁善改正。
处事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 不得,反求诸己
哈佛大学校训: Veritas——真理 牛津大学校训: ——上主是我的亮光 ( The Lord is my light) 斯坦福大学校训: ——自由之风永久吹〔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之一的契诃夫曾说: “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 气方刚,要永不疲乏地做好事情”。培根曾 说:“读书使人充实,争论使人机灵,笔记 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 重,规律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 事实证明,宏大的功业的背后是 破万卷书,行才智路。没有熟读精思的刻苦 钻研,就没有才智的源泉。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朱子语类》三则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 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 两兄弟。
南宋是理学的进展顶峰,消失了朱熹、张栻、 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 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渐渐走向 僵化,理学进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 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进展以 后,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求人生的典范,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今日我 们探究一下朱熹对读书目的的看法。
第三则重点字词:
说话:说教 向外:只求外表 剖判:区分 要求:只要求得 自为己:自己为自己 喻:懂得 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为人:为了(做给)别人(看)
朱熹的动静观
朱熹的动静观
朱熹是宋朝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和文化人物,他的动静观是其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
朱熹的动静观主要指的是他对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变化的理解。
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动和静两个方面构成的。
动即变化,静即不变。
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中,都有动和静的相互关系。
朱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终极的静止状态,他将其称为“理”或“道”。
在这种状态下,一切事物都保持不变,是完美和和谐的。
然而,在这个静止的基础上,万物开始发生变化,这就是动。
动是世界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朱熹强调动与静的相互作用和互为条件。
动在静中产生,静在动中存在。
他认为静是动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在静的基础上,事物才能产生和发展,而动又是静的体现和表现。
只有通过静与动的交替运行,世界才能保持稳定和有序。
朱熹的动静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思想也被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如政治、教育和人际关系等。
他认为个人应该以静心和从容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的变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世界的和谐。
他也主张人们应该坚持道德的静止和修身养性的实践,通过调整自身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的境界。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孝据、典章乐律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朱熹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1、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由理气论引申到理事论,朱熹进一步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事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认为一切事物中都有理,理虽无形迹,但却包含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朱熹又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一分殊”的思想,他把“理”之全体称为“太极”,这个太极就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就每一事物来看,它们都完整地禀受了这个理(太极)人微言轻自己的本性,就像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却完整地映现在每条江河之上。
2、心性论:朱熹曾认真地研究了《中庸》关于“已发”、“未发”的思想,以及二程以来诸儒对此问题的讨论,其观点在四十岁前后有所不同,前期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这个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响;后期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已发”、“未发”提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或状态,并以“未女”为性,“已发”为情。
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提出了重要的“心统性情”的理论,这是他对张载思想的发展,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
对“性”的概念,朱熹又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人禀理而生、专以理而言、纯粹至善的性;后者指人禀气而有形的、有清浊偏正善恶的性,这是他对程颐思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3、认识论:朱熹发挥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对“格物”的'解释,朱熹认为,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即扩展、充广知识,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摘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代表了儒学极大成就。
通过了解朱熹的生平,掌握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发展阶段,把握朱熹关于“理”与“气”,“理”与“生生”等理学内容,从而更好的理解其理学思想。
关键词:朱熹理学儒学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他创立的儒学理论体系在以儒学为基础的同时,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优秀思想。
其四十年呕心沥血的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列为法定教科书,直到现在仍是我们学习《四书》的注疏重要经典来源,其理学思想更是代表了儒学极大成就,要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朱熹本人及其深刻的理学思想。
一、朱熹的生平介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祖籍江西婺源。
他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逐渐奠定了其理学思想基础并开始独立探索哲学,逐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朱熹在总结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其独立而宏大的理学体系,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其撰写的《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其河洛先天思想。
其文学代表作有《菩萨蛮》、《南乡子》《忆秦娥》等。
其中《菩萨蛮》最具特色,该词以回文展现,构思精巧别具一格,表现形式新颖,内容巧妙融合又独具意蕴,足见其夯实的语言功底。
古人称“周东迁而夫子出,床南渡而文公生”。
朱熹作为我国封建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理学思想对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现象作出了合理阐释,自宋朝晚期至清朝末期始终被认定为官方哲学,颇具影响力,且拥有不可撼動地位,达到顶峰。
朱熹之所以能够取得赞誉极高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除了他个人的勤学苦练及天份相关外,也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朱熹自幼发奋学习,立下鸿鹄之志,要做圣人。
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
谈谈宋代朱熹理学的哲学思想主要著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谈谈宋代朱熹理学的哲学思想主要著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谈谈宋代朱熹理学的哲学思想主要著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囗林三桥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一、大理学家朱熹的生平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生于尤溪县。
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
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
荣登进士榜。
他一生为官九年,先后担任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湖南潭州知州、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焕章阁待制、侍讲(皇帝的老师和顾问)、知福建漳州等职。
庆元六年(1200年)十一月初九,逝世于考亭,归葬于建阳唐石里(今黄坑镇)大林谷。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
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
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
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
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朱熹之“太极”与理问题探析
朱熹之“太极”与理问题探析作者:李广骁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5期摘要:在儒家的脉络中,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首先将太极提到本原地位,朱熹对周子的太极图说做了注解阐发,并继承二程之学问进一步走向了一套完整的理气理论,成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对“太极”与理的讨论涉及到太极、理气关系、理气之动静、理一分殊等重要问题。
本文从这些问题着手,对朱熹的太极和理气观念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太极;理;朱熹“太极”一说源于《易》,儒家首先将太极提到本原地位的是周敦颐。
其所作《太极图说》将太极图解为天地万物生成的宇宙图景:无形无象的太极生阴阳,阴阳生无形,进而创生天地万物。
以此开启了宋明儒学宇宙论的理论源头。
冯友兰说“周濂溪取道士所用以将修炼之太极图,而与之以新解释,新意义。
其解释此图之《太极图说》为宋明道学家中有系统著作之一。
宋明道学家讲宇宙发生论者,多就其说推衍。
”[1]而后朱熹对周子的太极图说做了注解阐发,并继承二程之学问进一步走向了一套完整的理气理论,成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在这一理论发展脉络中有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太极一是“太极”之义的嬗变。
如果说在周敦颐那里,给出了一个以太极为本原的宇宙生成图式,然而这个图式中的诸多细节包括对于太极之义的具体理解等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个工作便由朱熹在其《太极图解》与《太极图说解》中加以完成。
“朱熹以《太极图说》首句为‘无极而太极’,又以‘理’来解释太极,这就明确地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纳入‘理’学的体系里来”[2]。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3]在朱熹那里,道即理,因此太极即理,“动静阴阳之理”[4]。
这是朱熹以理来解太极的开始。
二是太极与无极的关系。
在周敦颐那里,只言“无极而太极”,却并未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说明。
而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明确指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故曰:‘无极而太极。
’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论朱熹理学中气的“散尽”问题
-思想文化-论朱熹理学中气的"散尽#问题□李思远在宋明理学中,气论涉及到宇宙生成与变化,本体与现象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受到各派理学家的重视。
在气论中,朱熹提出的气“散尽”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话题$朱熹认为人死则其气散尽,最终归于无。
这一说法起于对佛家轮回说的反对,体现在朱熹对张载人气聚散论的讨论中:“横渠辟释氏轮回之说。
然其说聚散屈伸处,其弊却是大轮回。
盖释氏是个个各自轮回,横渠是一发和了,依旧一大轮回$”(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7页)张载的气化论认为,人的气散而复归于太虚,复归于太虚的气又能凝聚生物。
在朱熹看来,佛家轮回说是特定人物的灵魂不断轮回往生,天地间来来去去,只还是这些人、物。
张载的观点则较佛家轮回说有了进步,是构成人物的本源性的气聚散变化,造成不同的人,这就走出了佛教原本的特定个体灵魂循环说。
但朱熹对此仍不满意,他认为张载的说法本质上仍是轮回:“橫渠说1形溃反原’,以为人生得此个物事,既死,此个物事却复归大原去,又別从里面抽出束生人$如一块黄泥,既把来做个弹子了,却依前归一块里面去,又做个弹子出來。
”(《朱子语类》,第3032页)气作为一种本源存在自身不生灭增减,从中产生出人、物,人与物又返回到气中,就如同一块黄,从出个,又回去$张载家回说的反是内容上的反对,而朱熹则连轮回的形式也要废弃,所以朱熹提出造作事物之气的散尽说,认为“死便是都散无了”(《朱子语类》,第1012页)$由于朱熹没有对散尽说进行集中解释,这种说法又比较非直观,所以散尽说在后世引起了学者的质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夫之提出的两个疑问。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倘如散尽无余之说,则此太极浑沦之内,何处为其翕受消归之府乎?又云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则此太虚之内,亦何从得此无尽之储,以终古趋于灭而不匮邪?”(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篇》,《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岳麓书社,1992年,第22页)王夫之质疑道:如果按照朱熹的气散尽无余之说来看,那么在太极天地范围内,所散尽之气究竟去了哪里?如果“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那么用以造化人物,能够维持天地化育,亘古亘今而无穷匮的气又从何而来?气无所从来而无所从去,现实世界空无凭据,仿佛佛家所说的缘起而乍现,既生而灭尽,所以王夫之说:“朱子以其言既聚而散,散而复聚,讥其为大轮回。
朱熹关于理气关系的六种说法
朱熹关于理气关系的六种说法朱熹是个不简单的人,谈到理气关系,嘿,那可真是有一套。
他的六种说法就像是五花八门的小吃,各有各的味道。
咱们就来聊聊,别小看这理气,听起来高深,其实很接地气。
朱熹提到的“理”就像是万物的规矩,讲究的是一个“道理”。
说白了,就是这世界怎么运转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避开的。
大家都知道,这个理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总会有一些变化。
然后说到“气”,这东西就有点像风,时而柔和,时而狂暴。
它代表了物质,代表了活生生的生命力。
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有气,没气的东西就像死水一般,没啥生机。
朱熹说理和气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他用个比喻,说理就像是一棵大树,而气就是树上的叶子。
没了树,叶子就无处生根;没有叶子,树也显得干巴巴的,根本没啥生气。
想象一下,若是只讲理,不管气,那生活就成了教科书,干巴巴的没一点乐趣。
而只讲气,不重视理,那就是乱了套,什么事都得不到真解决。
你说这两者不合一,真是没法子。
朱熹提到“理气合一”,这可真是个大招。
把理和气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
就像炒菜,光有材料没调料,那味道肯定差得远;光有调料,没材料,还是无法下锅。
咱们平常生活中,不就是在寻找这个平衡吗?朱熹的另一个观点,理是静态的,气是动态的。
这个比喻太形象了,理就像是一块稳定的岩石,而气则是流水,时而汹涌,时而平缓。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能一帆风顺,但这流水的变化让我们明白了,事物总有起伏,静静的理得和流动的气结合,才能让我们找到那条最顺畅的路。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想要安静地完成一件事,却总有意外情况冒出来,搞得一团糟。
这时候,不妨想想朱熹的智慧,调整心态,找到理与气的和谐点。
再说说理气的不同侧面,朱熹还特别提到理和气的作用。
他认为,理是用来规范行为的,就像家规,得讲道理,不能胡来。
而气则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少了气,理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打个比方,古代的士大夫,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中的“修身”就是在讲理,得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平天下”就是用气,得有实际的行动去推动改变。
朱熹理气架构下人性论的双向展开-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朱熹理气架构下人性论的双向展开-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问题的提出朱熹的弟子黄商伯曾就性理问题向其去信请教,书云:《中庸章句》谓:人物之生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
《或问》亦言:人物虽有气禀之异,而理则未尝不同。
《孟子集注》谓: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以理言之是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二说似不同,岂气既不齐,则所赋之理亦随以异与?朱熹答书云: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
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
黄商伯以为,理气是一体的,理气不离,理随气具。
气有异而气禀之理也应该不同。
朱熹的回答从两个角度批驳了黄商伯的错误理解。
这就是所谓的理同气异与气近理异之说。
朱熹《太极图说解》曰: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
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
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无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
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
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
万物禀天理而生,便有此性。
天下无性外之物,天所生之物千差万别,是因其气禀这不同而形成。
万物皆同出一原,虽各一性,但万物之性并非是对太极的分有,而是浑然太极之全体。
朱熹总是强调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人和物之中的太极就是浑然太极之全体,太极即理。
朱熹虽有理一分殊之说,但事物之殊不是对理一的分割,而是理一的全体,万物分别完整地体现太极的全体。
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太极,太极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宇宙万物中的太极都是太极的显现。
理一分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因为万物之太极和宇宙之太极是同一个太极,不能说万物中的太极是宇宙太极中的一个部分,也不能说万物中的太极是特殊的,而宇宙中的太极是普遍的。
宇宙中只有一个太极,是事物存在的最终根据,每一事物中都含有太极。
朱子理气动静思想再探讨
生之理 ’ , 自然 不 息 也 。 ” [ ] ( P 2 A 3 7 )
‘ 生
界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是 无 始 无 终 的 。 在 这 没 有 开
端和终 结 的世 界 里 ,具 体 的 、有 限 的 万 物 有始
其气 质性倾 向,而此种气质性倾 向就 落入到气质层面 ,从而也就有 了动静 。
中图分类号 :B 2 4 4 .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7 5 1 1( 2 0 1 5 )0 1 — 0 0 5 3— 0 4
关 于 理 气 问 题 的 讨 论 ,始 终 是 朱 子 哲 学 的
不 穷 ,更 何 复 资 于 既 蹩 之 形 , 既 返 之 气 , 以 为
各 种 问 题 的 种 子 。 当 然 , 这 些 问 题 是 到 了 朱 子 那里 才真 正得 到充 分 展开 的 。
在 与 此 相 关 的 诸 多 问 题 当 中 ,理 气 动 静 问 题 最 难 索 解 。 虽 然 此 前 的 研 究 对 此 也 提 出 了 一 些 看 起 来 颇 具 说 服 力 的 观 点 ,但 其 中 仍 有 难 以
这 几 段 论 述 都 是 在 批 评 张 载 的 虚 气 循 环 的
气 化 宇 宙 论 。 在 张 载 那 里 ,太 虚 聚 而 为 气 ,气 聚 而 为 万 物 ,万 物 散 而 为 太 虚 。 这 样 一 来 ,太 虚 之气 也 就成 了 由万 物 消 散 而 来 的 气 的某 种 形
通 贯 的地 方 , 有 待 进 一 步 梳 解 。 本 文 将 “ 理 生 气”与 “ 理 气 动 静 ” 结 合 起 来 加 以考 察 , 以 期
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 (1)
07·中国哲学·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乔清举(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12)07-0070-11一问题的提出太极或理的动静问题,是朱子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界历来争议较大甚至观点截然相反的一个问题。
冯友兰先生是在哲学范式下进行朱子哲学研究的首创者,他认为在朱子哲学中,有动之理,亦有静之理,但理不动亦不静。
他说:“太极亦无动静。
”[1]又说: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故气得本此理以有动静之实例。
其动者便为阳,其静者便为阴。
阴阳亦形而下者。
至于形而上之动静之理,则无动无静,所谓“不可以动静言”也。
[2]冯先生晚年仍然坚持此观点,并批评“理可以动、可以生气”之说。
他说:一般是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的,有情意,有计度,有造作的是特殊。
情意之理并没有情意,计度之理并没有计度,造作之理也不会造作。
举一个例说,动之理并不动,静之理也并不静。
只有具体的动的东西才动,只有具体的静的东西才静。
[3]理“不动说”的又一著名代表是牟宗三先生,其为学界所耳熟能详的观点是朱子之理“是但理,只存有而不活动”。
[4]他说:(伊川朱子系)此系是以《中庸》《易傅》与《大学》合,而以《大学》为主。
于《中庸》、《易傅》所讲之道体性体只收缩提练而为一本体论的存有,即“只存有而不活动”之理,于孔子之仁亦只视为理,于孟子之本心则转为实然的心气之心,因此,于工夫特重后天之涵养(“涵养须用敬”)以及格物致知之认知的横摄“进学则在致知”,总之是“心静理明”,工夫的落实处全在格物致知,此大体是“顺取之路”。
[5]冯友兰言朱子之理不动亦不静,是为了强调朱子之理的先验性与形上性,以揭示中国哲学概念的抽象性质,或曰“哲学”性质,以与西方哲学颉颃媲美,从而使中国哲学研究同时亦成为引进与建立“哲学”的思维方式之渠道。
此实为冯友兰那一代学者的中国哲学研究的目的之一。
朱熹理气动静说探析
收稿日期 2010-04-02作者简介 李世凯,男,1971年生,甘肃玉门人,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第8卷第4期2010年11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8N o 4N ov ,2010朱熹理气动静说探析李世凯(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2)摘 要 朱熹吸收二程、张载和周敦颐的思想资源,在将本体论意义的 理 、 道 与含具宇宙生成论意义的 太极 融合而纳入自己的体系时,对太极之理究竟能否活动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曲折。
从理本论思想的演变和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考虑,朱熹在理气动静问题上的 曲折 是不可避免的。
牟宗三对朱熹太极之理 只存有不活动 的批评揭示了朱熹理气关系解释的思想特点,但同时这种批评也偏于一隅,与朱熹思想的实际是不相符的。
关键词 太极;理;气;动静中图分类号 B22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16(2010)04-0056-05理、气 是理学的两个基本范畴。
在理学的开创者那里,理、气作为一对范畴其各自的确切意义是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对理、气关系的精密、系统的阐述则是由朱熹完成的。
在朱熹的庞大而严密的理气心性系统中,理气动静问题既构成理气关系的一个方面,又是与理气的先后、本末、体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某种程度上动静问题是通过先后、体用、本末问题获得规定的,而从生成论的角度看,理气动静问题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一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天理说和张载的气论思想,并与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结合起来,借助 太极图说 的宇宙图式探讨解决理气关系的路径。
张载以气为世界本原。
万物只是气,气之聚散变化形成了万事万物,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浅析朱子理气观的矛盾
一、理就在气中............................................................................................ 14 二、理不在气中............................................................................................ 17 三、理不在气中也在气中............................................................................ 19 第三节 理在时间上先于物...........................................................................20 第四节 理会不会生理....................................................................................... 22 第三章 朱子理气观的困境 .....................................................................................24 第一节 一元的理本论与二元论的哲学倾向给理气关系造成的冲突.........24 第二节 形上与形下的矛盾给理气关系带来的麻烦.......................................25 第三节 格物说给理气关系造成的困难...........................................................26 第四节 从佛家种子识来解释理气关系上的内在逻辑.................................30 结 语 ..................................................................................................................... 34 参 考 书 目 ...............................................................................................................36 后 记 ......................................................................................................................... 37
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
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二程”的理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那你知道朱熹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吗?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朱熹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朱熹的哲学思想表现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人性论”等。
其中“理气论”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论,南宋“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后来在二程的基础上又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借鉴了佛家、道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朱熹所谓的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即太极生万物,每一个人和物体都具有完整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又一个范畴,它是有形状、有迹可循的,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理和气之间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气在后,理为主,气为客。
朱熹的“动静观”是把运动和静止看成一个无限连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无限的,动静之间不可分离,互相联系。
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辩证法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论述了运动具有相对稳定和显著运动这两种形态,他称其为“变”与“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
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认识的来源上看,知在先;从社会效果看,行要重于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响,知道的越多,行动起来就会更便利,实践了、亲自动手去做了,就会知道的更明白。
关于“人性论”,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承认人们有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绝对的倡导“无欲”,但是万事万物都要根据理才可以。
对朱熹的评价如何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很多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总结古人的理学思想,将理学发展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其思想被称为官学。
他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成为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的精神支柱。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拿着圣人标准要求百姓的伪君子,也有人认为他博学多才,促进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是可以和孔子同提的人物。
朱熹论理气关系
朱熹论理气关系这个理气关系的本质是理气合一、不分先后。
若是必欲推究其所来,则须说先有是理,但理在气中。
这样又显然强调了理气不分先后的本质论。
他有的论述是在另一个层次范围内讨论理气关系,所以说“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但“理与气合”是毫无疑问的,还是归结为理气不分先后的本质结论。
他的“理”是适用于宽广无边的一切宇宙间事物的。
“性”是各具体事物的特性,如人性是人的特性。
理和气无法分开,“才有此理,便有此气。
”朱熹说:“自上推而上去”,“自上推而下来”,证明他的确是把理气作为一体来看待的。
理是朱子的哲学本体,气则是他的现象存在。
朱熹谈论宇宙本原的时候,理气具有一种因果关系 , 分离并且有先后;当谈到现象世界的时候,则认为理气是一体而不可分的。
首先,由于朱熹赋予理以本体地位,所以在谈理气的关系时,他自然会将理视为第一性的,而且在他看来,理气决然为二物,因与果在本性上具有区别,不可混同。
在朱熹看来,先有抽象的道,然后才由具体的质料构成事物;先有事物的形式,然后才有事物的内容。
然而,当他摆脱理本体的束缚,深入探讨具体事物时,或面对现象世界时,他又说;“先有理,后有气邪;后有理,先有气邪?皆不可得而推究。
然以意度之,则疑此气是依傍这理行。
及此气之聚,则理亦在焉。
……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
”根据朱熹的这段话,可以理解为二者互为因果。
因为理的存在,气才得以积聚;但要有了气在,才能认识到理。
其次,当他进一步展开理气之辩时,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理气统一的观点,这并非修正了他的理本体论,而是因为他是谈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此时的理的涵义更多的是具体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宇宙的本体。
宇宙的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关系是既统一又分离;本体是源泉,现象是由本体开展而来,但要认识本体,必须要通过现象才能完成。
因为现象可以反射出本体,评价: 在朱熹的理气关系说中有两个相悖的命题,即“理气无先后”和“理在气先”。
对于朱子理气思想中的这两个相悖的命题,学术界的观点莫衷一是:或认为理气二元论(其中包含有精神本体要素和物质本体要素的二律背反;或认为唯物论(所讲的“理”是现实世界之理,并非现实世界的创造主;或认为理一元论(精神本体“理”是世界的本原)。
简述朱熹的理气观
简述朱熹的理气观
摘要:
一、朱熹的理气观概述
二、朱熹理气观的来源及影响
三、朱熹理气观的核心内容
四、朱熹理气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他的理气观是对我国古代哲学家理学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朱熹的理气观概述
朱熹的理气观主要建立在“理”和“气”这两个概念之上。
他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理”与“气”相结合而成。
其中,“理”是万事万物的秩序和规律,是一种无形、永恒的存在;而“气”则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种有形、流变的存在。
二、朱熹理气观的来源及影响
朱熹的理气观来源于对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的理学体系被誉为“程朱理学”,成为我国古代哲学的高峰。
朱熹的理气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三、朱熹理气观的核心内容
朱熹理气观的核心观点有两方面:一是“理气相融”,认为“理”和“气”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二是“理一分殊”,强调“理”作为
宇宙秩序的统一性,同时在具体事物中又呈现出差异性。
这一观点体现了朱熹对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深刻理解。
四、朱熹理气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朱熹的理气观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他主张,人们应当遵循“理”,即宇宙秩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他强调道德修养,提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求得“理”的真谛。
这使得朱熹的理气观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对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朱熹的理气观是对我国古代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朱熹的理气关系说
朱熹的理气关系说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
其著作很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
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
建阳也由此被誉为“南闽阙里”。
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朱熹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二年到任。
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
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朱熹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如何理解朱熹提出的“理”、“气”关系与“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
如何理解朱熹提出的“理”、“气”关系与“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朱熹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提出了一套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他的祖籍是微州婺源人,父亲在福建做官。
1130年(建炎四年),他出生于福建。
朱熹在少年时代,学术上就有所成就,十九岁登进士第,开始踏上仕途,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管理一个县的文书簿籍。
他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担任过地方官。
曾在中央任职40天,但因党争被指为“伪学逆党”而革职。
朱熹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并曾和理学另一派的哲学家陆九渊在鹅湖寺辩论,轰动一时,史称“鹅湖之会”。
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主要有《周易本义》、《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文集》、《朱子语类》等。
01“理”、“气”二元理论从学术渊源上看,朱熹继承了二程和佛教、道教的思想,提出了“理”和“气”的关系的二元理论。
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
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气。
理是产生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
“理”究竟是指什么呢?朱熹说:理就是原理、原因、秩序、法则等,只要有一个事物,便有该事物的“理”,“理”是永恒且先于物而存在的。
理是“超然于万有之上,广大无边”;理充塞于宇宙,无处不在。
宇宙全体的“理”称为“太极”,而“太极”也内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万物包含的“理”是相通的,因为万物的性质就来自于“理”。
他把“理”和封建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认为理就是“仁、义、礼、智”。
“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三纲五常是先天就有的。
朱熹认为理是永恒不变的,“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竞理却是在这里。
”所以他说:“纲常万年,磨灭不得”。
可见朱熹讲的“理”,就是指绝对精神,就是“道”。
这套关于“理”的理论,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也就是维护正在走向衰败的南宋王朝。
话说回来,“理”终究是形而上且抽象的,如何能构成具体的事物呢?朱熹继承了张载“气”的看法,认为事物的形体是由“气”所构成的。
“气”又是指什么呢?朱熹说:“气则为金、木、水、火”,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五行阴阳七者滚合,便是生物底材料”,也就是“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0-04-02作者简介 李世凯,男,1971年生,甘肃玉门人,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第8卷第4期2010年11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8N o 4N ov ,2010朱熹理气动静说探析李世凯(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2)摘 要 朱熹吸收二程、张载和周敦颐的思想资源,在将本体论意义的 理 、 道 与含具宇宙生成论意义的 太极 融合而纳入自己的体系时,对太极之理究竟能否活动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曲折。
从理本论思想的演变和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考虑,朱熹在理气动静问题上的 曲折 是不可避免的。
牟宗三对朱熹太极之理 只存有不活动 的批评揭示了朱熹理气关系解释的思想特点,但同时这种批评也偏于一隅,与朱熹思想的实际是不相符的。
关键词 太极;理;气;动静中图分类号 B22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16(2010)04-0056-05理、气 是理学的两个基本范畴。
在理学的开创者那里,理、气作为一对范畴其各自的确切意义是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对理、气关系的精密、系统的阐述则是由朱熹完成的。
在朱熹的庞大而严密的理气心性系统中,理气动静问题既构成理气关系的一个方面,又是与理气的先后、本末、体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某种程度上动静问题是通过先后、体用、本末问题获得规定的,而从生成论的角度看,理气动静问题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一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天理说和张载的气论思想,并与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结合起来,借助 太极图说 的宇宙图式探讨解决理气关系的路径。
张载以气为世界本原。
万物只是气,气之聚散变化形成了万事万物,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1]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气之本然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太虚,太虚并非绝对虚无,而是气之散发状态,万物则是气之凝聚状态。
太虚之气的聚散就是指气的动静变化。
同时,张载要反对佛老的以虚无为本,必须清楚界定 气 与 虚 、 无 之间的关系。
张载认为 无 只是无形,并不表明事物的不存在,不能因无形而认为有脱离了事物的绝对虚无; 虚 是气的本然状况,物之有形无形只是就气的聚散而言,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
[3]可见,聚散问题是沟通气与有形、无形,气与虚的关键环节,所以,气的动静在张载是不言自明的。
二程建立理本论,反对张载以太虚为世界本原。
程颐说: 亦无太虚。
遂指虚曰: 皆是理,安得谓之虚?天下无实于理者。
[4]程颢说: 理者,实也,本也。
[5]这是以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世界的本原。
在说到动静时,二程以 生 为天道的实质内容。
程颢说: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
天只是以生为道, [6]二程非常重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因而并不以有具体规定性者为天道。
程颢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
[7]清虚一大 即张载视为宇宙本体的气。
程颢认为气是形而下者,不是道。
程颐也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闢谓之变。
[8]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阴阳,气也。
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密也。
[9]二程之所以注重于形上形下的区分,以 所以阴阳者 为道,是为了表明道对于具体存在的超越性,和其作为宇宙本原的不可移易性、普遍性。
程颐又说: 道者,一阴一阳也。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10]显然程颐并不在意对 道 和 阴阳 作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区分,动静、阴阳只是对天道内在的对立势力及其变易的现象陈述,关键是要对这种现象做出形上与形下的区分, 阴阳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
[11] 截得上下 即是在 道 与 阴阳 中区分出形上与形下,在这种区分中,体会道的恒常不易。
元来只此是道 即是以阴阳之变易之所以然为道,即形而上之道就寓于形而下的阴阳之变易中,这也就是道不离器的思想,这可说是朱熹理气不离不杂思想的前奏。
周敦颐的 太极图说 提出: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太极内涵动静两种性能,因为动,太极显现出阳的一面;因为静,太极显现出阴的一面,这说明阴阳本就是太极所含有的两种势力,太极就是阴阳未分的浑然一气,因动静而分化出了阴阳。
这比较明显地是以太极为宇宙生成论意义上的物质实体 气。
朱熹便说: 周子康节说太极,和阴阳滚说。
[12]以太极为气,则其动静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朱熹认为 无极而太极 是指无形而有理,非太极之外又有一个无极,这就将太极解释为理,理是与气相对的形而上者,则理的动静就是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了。
对前引周敦颐 太极图说 一段,朱熹注解曰: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
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 太极图说解 )朱熹的注解是明确地以形上形下区分太极与阴阳,但对太极与阴阳的动静问题说的不明确。
以天命之流行解太极之动静其实恰是 合阴阳滚说 太极,因为天命之流行是兼理与气言,从整体的宇宙生化过程看,理气是浑然一体的,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就指明了 天命流行 是 道 、 太极 与 阴阳 共同参与的进程。
但是若必须要问作为宇宙本原的太极能否动静,在解 太极图说 时,朱熹的解释还是不明确。
从 著者 是 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微者 是 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 的说法看,朱熹是认为动静是 著者 ,是属于现象界的,亦即动静是阴阳二气的动静。
这与周敦颐、张载的看法似乎一致,但细究起来差别其实很大。
在周敦颐那里,动静是太极本来具有的性能,太极是未分阴阳的浑然一气,阴阳是由太极之动静而分化、显现出的两种势力。
而张载则是明确地以动静为太虚之气的属性,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 [13]显然周张二人都是把动静直接归属于宇宙生成的本体。
朱熹将阴阳从太极中分出归属于形而下者,就把动静又划分为了具体形器的可感的动静和形上界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的动静,后一种动静其实是动静之理,是 微者 ,包含在太极之理中,具体事物的动静都是在遵循动静之理而动静,太极所含的动静之理本身是没有动静的。
为了说明理本身的静止不动,朱熹将太极之理与动静的关系比喻为人与其骑乘的马的关系,认为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
气行则理亦行。
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
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
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
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
[14]马有动静,人骑乘在马上虽然也有动静,但却是因马的动静而动静,人本身是不动的。
人马之喻是对 太极者,本然之妙;动静者,所乘之机 的形象化说明。
朱熹还说: 理搭于气而行。
太极者本然之妙,动静者所乘之机。
太极只是理,理不可以动静言,惟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理寓于气,不能无动静。
所乘之机,乘,如乘载之 乘 ,其动静者乃乘载在气上,不觉动了静,静了又动。
[15]这就是说,动静是理所乘之气机的动静,理本身是不能动静的,但理不离气,理寓于气,所以 气行则理亦行 。
二动静问题是理气关系的一个方面,要全面理解朱熹对动静问题的看法,还需了解朱熹对理气关系的认识。
朱熹在理气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理与气不离不杂。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16]理气是浑然一体的,但是在此浑然一体中,理气又是分际甚明的。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
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大凡看此等处,须认得分明,又兼始终,方是不错。
[17]所谓 在物上看 是就具体的存在说,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是由作为生物之本的理和作为生物之具的气共同构成的,理气 浑沦 ,不可分先后; 在理上看 ,理在物先,但这不能理解为时间序列上的在先,而是说逻辑上理为气本,具体事物有成毁,而理是恒在的。
朱熹要求于 此等处,须认得分明, 是继承了二程对 道 与 阴阳 做形而上下之区分的思想。
程颢说: 惟此语(笔者注:即 一阴一阳之谓道。
)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
可见,程朱都是强调就道器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的。
朱熹要求对理气 须认得分明 ,但 又兼始终 ,如此 方是不错 。
认得形而上下 分明 是承二程而来, 兼始终 则是朱熹自己的创造,但恰是在 兼始终 中,朱熹遇到了理论困难。
周敦颐 太极图说 自 无极而太极 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一段是在讲宇宙论。
朱熹认为 无极而太极 是说无形而有理,以太极为理,就在太极 阴阳 五行的宇宙生成序列中加进了形上之理,理与阴阳五行的生成关系又成为极费分疏的问题。
易传 中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按孔颖达 周易正义 说: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
这是认为太极是创生宇宙万物的物质实体 气,由气的动静分化出天地万物。
朱熹以理释太极,就在太极与其创生的万物之间又加上了阴阳之气,太极生两仪就成了理生气,气再生出两仪,[18]从而在太极 阴阳 五行的 始终 中加进了 理 。
朱熹这一理解显然与 易 系辞 不同。
前曾分析到程颐对阴阳动静等现象只是作了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的事实性陈述,朱熹继承了程颐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的思想,在注解 太极图说 时又有所发挥: 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这就否认了阴阳动静有一个开端,而是直接就形下界的动静出发分出具体的动静与动静之理。
具体的动静是指气(阴阳)的动静,气(阴阳)的动静从动静之理所产生,是以太极所含的动静之理为依据,太极(理)本身则是不动不静的。
朱熹对动静的分析还是与对理气的分析一样,注重于形而上下的区分。
但是因为要 兼始终 方是不错 ,所以 理 又借助 太极 这一已有的处在宇宙生成序列中最先的范畴而参与到了宇宙生化的过程中,理这一形而上者也就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位置。
其实二程对道器的形上形下的区分,是以突出天理作为宇宙本原的恒常不易与普遍存在为目的的,他们对于形上与形下的先后、终始问题并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