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中庸章句》的天道观

合集下载

“天命之谓性”: 《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天命之谓性”: 《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27 13:32:21 点击:1摘要:“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

“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回答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教育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即教育活动的展开在起点上基于生命(“天命之谓性”);在过程中循于生命(“率性之谓道”);在目的上又归于生命(“尽性”、“成己”、“成物”)。

在今天看来,《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思想仍有宝贵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天;命;性;生命;《中庸》“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

“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

一、“天”、“命”与“性”的本质内涵1. 天: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本源存在《中庸》中的“天”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①一样,具有多重含义:其一,自然之天。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中庸》第二十六章)这里所言的天是对地而言,自然之天的色彩非常浓厚。

其二,人格意义上的天。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第二十章)朱子注解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中庸章句集注》)“诚”即是真实无妄。

“天”的本性真实无妄,其运行也真实无妄。

由“诚”到“诚之”,由“天之道”下贯成“人之道”,让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中庸》之“天”具有的某种人格上的意义。

其三,主宰之天。

《中庸》还说:“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名作赏与评(三)【中庸】·朱熹《中庸章句》序

名作赏与评(三)【中庸】·朱熹《中庸章句》序

名作赏与评(三)【中庸】·朱熹《中庸章句》序【大学】『战国』子思等撰马银华译文『译文』《中庸》一书的创作目的是什么?是子思先生担忧道学因时间久远而失传创作的。

大概从上古时代的圣人神人继承天命、创立皇极开始,道统的传授就有了。

“中庸”在经书中的最早出现,是《论语·尧曰篇》引《尚书》,“允执厥中”这句话,是尧传授给舜的。

舜又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四句传授给禹。

尧的一句话,己经将中庸概括得很精粹、很全面了,可是舜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句话,为什么?是用来说明尧的那一句话,必须经过这三句话所说的境界,才差不多可以实现。

我曾经对此有过论述,认为人心的虚灵和知觉,是相同的,有人认为人心和道心是不同的,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人心生于形和气,属于“私”,而道心则源于本性和天命,属于“正”,因此这二者表现在“知”和“觉”上是不相同的,所以或危险而不安全,或者微妙而不可见。

但是人都是有形体的,所以即使是上等的智者,也不能没有人心,也无不有人性;即使是下等的愚者,也下能无道心。

人心和道心混杂在心灵的方寸之间,却不知道如何驾驭统治它们,那么危险的愈加危险,细微的愈加细微,而属于“公”的天理,最终也无法战胜那属于“私”的人欲。

所谓“精”,就是审察人心、道心二者之间的区别而不相混杂,所谓“一”,就是保持自己的本心端正而不偏离。

长期这样坚持而无片刻间断,一定会使道心长期成为一身的主宰,而人心却每每听从道心的命令,那么危险的便安全了,细微的便显著了,动和静适当恰切,自然没有“过”或者“不及”的差别。

尧、舜、禹,是天下的大圣人。

他们将天下相禅让,是天下的大事情。

凭天下的大圣人,去履行天下的大事情,可是在他们接受交接之际,还反复叮咛告诫,不外乎是“允执厥中”的中庸之道,那么天下的道理,难道还有能超越中庸的吗?从尧、舜、禹以来,圣人就与圣人承接,比如成汤、周文王、周武王的作为君主,皋陶、伊尹、傅说、周公、召公的作为人臣,都能用中庸之道承接道统的流传。

语文中包含中华思想的核心词语

语文中包含中华思想的核心词语

语文中包含中华思想的核心词语语文学习必备:包含中华思想文的核心词语诚 chng“诚”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基本含义是真实无妄。

儒家认为,“诚”是“天道”或“天理”的本质,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

同时,“诚”也是道德的本原和基础,一切道德的行为必须建立在内心真实无妄之上,否则便是虚妄,《中庸》称之为“不诚无物”。

圣人以“诚”为本性,其言行自然与“天道”“天理”相合;君子则以“诚”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以及达于“天道”“天理”的途径。

例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中庸》)(“诚”,是天的法则;达到“诚”,是人的修养路径。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朱熹《中庸章句》)(“诚”就是真实不伪诈,是天理本来的状态。

)道 do本义指人所行之路,引申而有三重含义:其一,指不同领域的事物所遵循的法则,如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称为天道,人事活动所遵循的规律称为人道;其二,指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超越于有形的具体事物,是万物生成的基始,又是万物存在和人类行为的根据。

儒家、道家、佛教等都谈论道,其内涵差异甚大。

儒家之道以仁义礼乐为基本内容,佛教和道家之道偏重“空”“无”方面的意义。

◎天道远,人道迩。

(《左传昭公十八年》)(天之道遥远,人事之道切近。

)◎形而上者谓之道。

(《周易系辞上》)(有形之上者称为道。

)德 d“德”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指个人的良好品格或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良好品行。

“德”原初的意义与行为有关,主要指外在的道德行为,后兼指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内在的情感、意识,“德”被认为是外在的道德行为与内在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的结合。

其二,指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性,是幽隐无形的“道”的具体显现,也是事物产生和存在的内在依据。

例句:◎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烝民》)(上天降生众民,有事物就有法则,民众遵守普遍的法则,崇好这样的美德。

朱熹《中庸章句》对“赞天地之化育”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朱熹《中庸章句》对“赞天地之化育”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朱熹《中庸章句》对“赞天地之化育”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

“赞天地之化育”——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赞
天地之化育”,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朱熹的《中庸章句》,也是朱熹论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核心思想。

它肯定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把人与自然关系置于核心位置,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彼此依存,共同创造一种美好的和谐环境。

朱熹认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化育,它是一种智慧和恩典,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自身修养,激发人们的智慧,使人们受天地之恩而充分发展。

人们需要以感恩的心态来感激自然,欣赏自然的美,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然的恩泽,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和谐之上。

朱熹还指出,人与自然应当建立和谐的关系,他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的平衡,不损害自然的美,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自然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朱熹的观点来看,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是一个以自然为核心的观念,它强调自然的仁慈赐予,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主要目标。

它提倡人们以感恩的心态来欣赏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恩
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维护自然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朱熹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教会了人们尊重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恩泽,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谐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人们积极参与自然保护。

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以朱熹所提倡的“赞天地之化育”的思想,一起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虽然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但事实上却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构架为“道<仁礼>知一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

儒学史上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并非空穴来风,撇开其神秘色彩,从思想精髓意义上追溯,则可看得更清楚些:《论语》中有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朱熹则把问题点得更透,在《中庸章句序》中,他写道:“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可庶几也。

”(见《四书章句集注》)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作卦辞爻辞,周公制礼作乐,则标志着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立。

马王堆帛书载:孔子称《周易》“见文王之德”。

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

就孔子思想学说的形成史看,孔学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黑格尔所讲的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9页),是因为史料和考古学的证据不足产生的片面的理解。

世界观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又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见《述而》)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道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也。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作者:乐爱国来源:《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01期[摘要]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作了合理而深入的诠释。

他将“中”与“和”推到极致,并据此体会人的先天本性,以及与此具有共同性的天地万物之理及其变化规律,进而实现“天地位”、“万物育”。

这些观念蕴含着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朱熹;《中庸章句》;致中和;生态思想[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1-0039-07[作者简介]乐爱国(1955—),男,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传统文化与科技关系的研究。

(福建厦门 361005)Title: Note to “with zhong he” in The Textual Study of Zhongyong by Zhu Xi and the Implied Ecological Thought-Also a Comparison with Liji Zhengyi·ZhongyongAuthor: Yue AiguoAbstract: Rational and in-depth interpretation is given to “with zhong he (the mean and harmony), the earth moves orderly, and everything thereon flourishes” in The Textual Study of Zhongyong by Zhu Xi. He pushes “zhong” and “he” to an extreme, and accordingly realizes the inborn nature of man and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and its rules of changes, which may lead to the state that “the earth moves orderly, and everything thereon flourishes”. Ecolo gical thought of modern significance is implied in these concepts.Key words: Zhu Xi; The Textual Study of Zhongyong; with zhong he; ecological thought“致中和”一句出于《中庸》,但由于“中”与“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广泛而普遍的概念,因而对“致中和”的解释也可谓众说纷纭,对于《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诠释则更是五花八门。

朱熹《中庸章句》对“诚者,天之道也”的诠释——兼与《札记正义·中庸》的比较

朱熹《中庸章句》对“诚者,天之道也”的诠释——兼与《札记正义·中庸》的比较

少学者采用朱熹 《 中庸章旬》 的观 点。 实上 , 中 事 《 庸 章句》的注释与汉唐儒家 的注 释有着很大 的差
异 。将它与作为汉唐儒家诠释 《 中庸》 的代表 作
— —
汉郑玄注 、 唐孔颖达疏 的 《 礼记正义 ・中庸》
作一 比较, 分析二者对于“ 诚者 , 天之道也 ” 的不 同 注释, 对于研 究《 中庸章句》 无疑 是有意义 的。 ,
德 。在稍 后于 《 中庸章 句》 《 的 中庸或 问》 , 中 朱熹
指 出: 盖 以 自然之 理 言之 , 则天 地 之 间 , 天 理 为至 惟
命, 但人感 自然而生, 有贤愚吉 凶, 若天之付命遣 使之然 , 故云 天命 ’ 。……人 自然感生 , 刚柔好 有 恶, 或仁、 或义 、 或礼、 或知 、 或信 , 是天性 自然 , 故
收 稿 日期 : 0 00 . 1 2 1.32
作 者简介 : 乐 ̄m(9 5 )男, 15 一 , 浙江宁波人, 门大学哲学 系教授 、 士生导 师。 厦 博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中2 1 年第 5 0 1 期
浙东学派与中国哲学
欲 之 私 , 其 为 德 不 能 皆 实 。故 未 能 不 思 而得 , 而 则

者, 天之道也 ; 诚之者 , 之道也 。 人 诚者 , 不勉而 中, 不思而得 , 从容 中道 , 圣人也 。诚之者 , 择善而 固
执之者 也” : 日 诚者 , 真实无妄之谓 , 天理之 本然也。 诚之者 ,
未能真实无妄 , 而欲 其 真 实无 妄 之 谓 , 事 之 当然 人 也 。 圣人 之 德 , 然 天 理 , 实 无 妄 , 浑 真 不待 思 勉 而
固有 的意 味。
“ 择善而 固执” 到“ 达 诚身” 。 需要指 出的是 ,《 中庸章句》不仅 以 “ 真实无 妄” 诚” 而且还 以天道与人道 的统一对“ 作 释“ , 诚” 了进 一步 说明, 以为“ ” 诚 既是天之道 , 也是圣人之

朱熹和王阳明的天理观

朱熹和王阳明的天理观

朱熹和王阳明的天理观朱熹和王阳明都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天理观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 都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朱熹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皆禀受天理而生,包括人类。

王阳明也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皆禀受天理,人类也不例外。

2. 都认为天理是道德规范的来源。

朱熹认为,天理是道德规范的来源,人类应该遵循天理,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王阳明也认为,天理是道德规范的来源,人类应该遵循天理,追求内心的良知和道德境界。

3. 都认为天理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朱熹认为,天理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人类通过学习和思考可以认识天理,掌握宇宙万物的规律。

王阳明也认为,天理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人类通过内心的良知可以认识天理,实现内心的良知和道德境界。

不同点:1. 朱熹认为,天理是外在的客观存在,人类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认识天理。

而王阳明则认为,天理是内在的良知,人类只需要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就能认识天理。

2. 朱熹认为,人类需要遵循天理,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而王阳明则认为,人类应该追求内心的良知和道德境界,实现内在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3. 朱熹认为,人类的认识和行为都应该符合天理。

而王阳明则认为,人类的内心良知是自由的,人类的意识和行为都应该听从内心的良知,实现内在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朱熹和王阳明的天理观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他们都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德规范的来源和人类智慧的源泉。

但是朱熹强调外在的客观存在和遵循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而王阳明则强调内在的良知和追求内在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的重要性。

《中庸》之“诚”思想含义与其现实关照

《中庸》之“诚”思想含义与其现实关照

《中庸》之“诚”思想含义与其现实关照作者:陶然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4期内容摘要:朱子认为四书是儒学的精华,他继承二程的理学思想,为《中庸》学开了新的方向,即《中庸》诠释中的心性之学和以"道心惟微"为核心的道统论。

本文内容以朱熹对于儒家经典《中庸》思想进行的诠释为主体,探析《中庸》一书“诚”的思想含义与其在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中庸》理论框架诚天人合一一.引言《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人性修养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原是《小戴礼记》的一篇儒学论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朱熹又从《礼记》书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明晰“诚”的含义,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诚”尤为重要。

而这一过程将提高个人修养,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成。

二.浅析《中庸》“诚”思想含义《中庸》一书的内在脉络体系,以其独有的特点呈现在大众视野面前。

法国学者于连曾提出:“《中庸》用很少的篇幅就让读者进入中国思想的核心。

因为这篇古代的短论被当作文人传统的基础经典。

同时,《中庸》让我们达到一种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理解和吸收,显示为能够成为最普遍的、最易于赞同的:因为《中庸》并不思考一个特殊的对象,而是思想的“中”,即通过世界和我们自己的不断适应得到的平衡,即“调节”。

以南宋大儒朱熹之说为:“(此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

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

历选前圣之书,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其明且尽者也。

”全书仅数千言,以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孔子对中庸的解读,二是子思对于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发展,其重点就是“诚”论。

《中庸》一书包含着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天人之道、诚论、君子论。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毫不夸张地说,《中庸》仅用3 544 个汉字就直抵中国思想的核心①。

《中庸》首章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提纲挈领,环环相扣,“从生命自然观的角度回答了教育何以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教育发生的基础等问题”。

其中,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的“率性之谓道”清晰地回应了人究竟该如何“教”的问题,蕴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古典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意蕴,至今仍有宝贵的启迪与借鉴价值。

《中庸》虽旧,其命维新!一、“性”与“道”“性”与“道”是“率性之谓道”的关键词,也是《中庸》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

言“性”主要是讲天命的下贯,天是宇宙万物本源性的存在;言“道”主要是讲天命的完成,是对天命的积极接受与回应,两者实际上是在讲“人”与“天”的关系。

“‘性’与‘道’乃是‘教’之发生的通‘道’”。

“不知性则不知中庸所自来,不知道则不知中庸之所由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性”“道”?关于“性”,《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指出,“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本性等涵义”。

许慎《说文解字》解“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从心,生声。

”(《说文解字》卷十)另外,人们还分别从天、理、五行说、心、生等多重视角解读“性”:一是从天的视角而言:性被看作是天命下贯而成的产物。

如荀子言:“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王夫之言:“性者天道。

”二是理学的视角:性是天理的秉受,即“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性,即理也。

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

”(《朱字语类》卷五)。

三是用汉代五行说解释性:“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

”(东汉郑玄)四是心学的视角:“性即心”;“心之体,性也”;“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传习录》上)。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
众所周知,朱熹的著作《中庸章句》被称为一部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

它的内容实际上涵盖了中国封建时代许多儒家思想的核心论点,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引导未来一代的学习与发展。

类比说来,《中庸章句》可以作为学前教育的里程碑,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
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以及善于认知和学习,培养一种开放、自由、安全的协作精神。

根据朱熹的“致良知》,孩子们应该坚持自身的正义感和公正感,倡导诚信,行道德,而不要“乐于墨守成规,而不顾礼义”。

从而为儒家的做人之道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孩子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此外,朱熹的“缓近法”则可用于指导学前教育,然后给孩子更好地创造一个
宽容而温情的学习环境,令孩子们具有足够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追求自我的发展,而不要仅仅追求分数。

朱熹的“定意法”也可用于成长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开启自己的心灵,查看不同的目标,避免一味的专注于学业上的成绩。

总的来说,朱熹的《中庸章句》具有理性的思维方法和实践的见解,在学前教
育中起着古老而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以指导和建立孩童应有的价值观,引导学习者进入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开放的学习,从而促进他们能够有效地施展自我,帮助建立一个更好的未来。

正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正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正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作者:暮初原文链接 /s/blog_51a53bc90100jyp3.html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古代治国十六字心传,最早记载于《书经·大禹谟》。

即使放在现代,这十六字真言也不失其作为治国方略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十六字直译的意思是,“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也就是要依据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但是,也不能将其片面地理解为防民之术。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于近代的思想变革有着较大的影响,他曾说,“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突于先进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这十六个字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产生歧义。

这是因为古代智者思维高深,但用词却十分简洁惜墨,体现了较高的文字修养,同时古代的语法与今天有所不同,许多的表达方式从今天看来是从“反论”的方法来叙述事情的。

而且最要命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当时的语境,因此用任何现代语言解释只会挂一漏万。

尽管如此,这十六字仍大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

一方面由于人心易变难测,又难以教化,容易失控,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

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另一方面,不仅要“知其危”,而要“知其所以危”,通过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

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

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

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是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发展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

新儒学理论的系统建构和展示——论朱熹在《中庸章句》对“天人合一”的哲学诠释

新儒学理论的系统建构和展示——论朱熹在《中庸章句》对“天人合一”的哲学诠释
顺五 常 之德 , 谓性 也 。人 物各循 其 性 之 自然 , 所 则 其 日用 事物之 间 , 不 各 有 当行 之 路 , 莫 是则 所 谓 道 也。 【1 ”l。 l在这 里 , 熹 继 承 二 程 “ 即理 ” 朱 性 的观 点 。 他认 为 , 与物 的性 都 是 相 同 的 , 是 禀受 的 气不 人 只
学 习圣人 , 须从 本性 中善 的萌芽人 手 ,推而极 之” “ ,
” 的思想 , 即合 一 于 至诚 、 善 , 到 “ 中和 , 至 达 致 天 地位 焉 , 物育焉 ”“ 天地参 ” 万 、与 的境界 。 …

就能成圣人了。首章最后 言明提升修养后 的最高
境 界 , 致 中和 , 即“ 天地 位焉 , 万物育 焉 ” …培 就 是 , 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和 ’ 发挥 到极 致 , 能 有 助 于宇 宙 万物 的化育 。 就
因 为天地万 物 与人 是 一体相通 的 , 心正则 天地之 人 心亦 正 , 的气顺 , 天地之气 亦顺 。 人 则 ”
的道德 准则 , 修行 的 目的便 是去 除外界 欲望 的蒙 人 蔽 , 存 天理 , 即“ 灭人 欲”2 【卷十 三 。 朱 熹还在 《 中庸章 句》 里提 出了“ 这一观点 , 诚” 试 图架起 沟通天 人 、 接 物我 的桥梁 , 终 实 现 天 连 最 人 合一 的理想境 界 。
同而形成人 和物 的差别 ; 即理 , 性 都是 完全 的善 , 而
收 稿 日期 :0 0 1 2 1 —1 一
作者简介: 胡健(96一) 男 , 18 ,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第 2 卷第 1 1 期
21 年 1 01 月
安 徽 冶 金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宋代《中庸》学研究

宋代《中庸》学研究

宋代《中庸》学研究一、本文概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学术活跃的时期,其中,《中庸》学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宋代《中庸》学的演变与发展,分析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学术地位及影响。

通过对宋代《中庸》学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的学术风气和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还能对现代儒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对《中庸》进行解读和阐释。

这些研究不仅涉及《中庸》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政治理念等方面,还涉及到其与其他儒家经典的关系、与佛道思想的交融等议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宋代《中庸》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

通过对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分析,揭示《中庸》学在当时的学术氛围和社会需求。

通过对宋代《中庸》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的深入剖析,展现其学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结合现代学术视角,对宋代《中庸》学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评价,以期为推动当代儒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二、《中庸》的基本内容与思想特点《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宋代学者深入研究的重要对象。

该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特点,是宋代《中庸》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中庸》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即追求事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都应该保持在一个适中的状态,避免过度或不足。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也体现在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上。

宋代学者在研究中,对“中庸之道”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发,认为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庸》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它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都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的实现需要通过人的修养和实践来实现。

宋代学者在研究中,对“天人合一”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它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庸之道之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之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大家好!我是上智文化公司下属的滨河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孔相鑫,今天早上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阅读《中庸》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我这几十分钟的分享能给你对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讲为什么要这样重视中庸的学习,在古代《中庸》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因为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内圣外王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由孔子提倡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

中庸之道是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

所以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通过《中庸》来完美的诠释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其实《中庸》不是一本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力去理解说他到底说什么。

他来源于我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

圣贤在于千古之前,他们用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通过精炼的语言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我们说《中庸》的内圣外王就不难理解,我们看这“圣”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1见图)上面一个口一个耳字,底下一个人一个王字。

这个口和耳在繁体字里面就是听的意思,也就是说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的人,既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使别人听从自己。

这个人就能由人而王,成为圣人。

这就是《中庸》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状态,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

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中庸》主要观点

《中庸》主要观点

《中庸》主要观点
中庸的观点是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

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

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

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

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

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貌似为“性、道、教”先下了定义,而实质是为《中庸》一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

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

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

《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解读:崇尚中庸的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不及而平常的道理是天命所定精妙至极。

中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边,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行事而已。

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颢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实事求是,并见机行事。

中庸思想强调要认清环境,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

中庸是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凡需要忍耐,只有忍耐才能有大成;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给《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中就是要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度,把握好分寸。

在当今社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

所以为人出世要低调也要中庸,做人要低调,也要能方能圆,做事要中庸,也要能进能退。

2、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解读: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

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

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诚之者,人之道也。

人道之诚表明一种人性之善,没有诚,人们既无法认识和体察天之道,也无法认识和把握人之道。

而这种“诚”,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为人处世的“善”上,从诚意出发,得到一个善意的结果,这就是最简单的中庸。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

”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

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

中庸章句作者:朱熹

中庸章句作者:朱熹

中庸章句作者:朱熹中庸章句作者:朱熹《中庸章句》出自《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章节列表中庸章句序中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

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

从事于斯,无少闲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着,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

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

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

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

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

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

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

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

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

理学天道观

理学天道观

理学天道观摘要:1.理学天道观的概念2.理学天道观的主要内容3.理学天道观的历史发展4.理学天道观的影响和价值正文:一、理学天道观的概念理学天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先秦诸子百家,成熟于宋明理学。

它是一种探讨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道理的哲学体系,以“天道”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皆遵循一定的道理和规律。

二、理学天道观的主要内容理学天道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道观念:认为宇宙间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即天道。

天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宿,主宰着宇宙的生成、发展和变化。

2.理气论:理学天道观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

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气是事物的表现和形态。

理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

3.道德伦理:理学天道观强调道德伦理,认为人应遵循天道,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

道德伦理是理学天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4.知行合一:理学天道观主张知行合一,认为认识和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天道,实现自身价值。

三、理学天道观的历史发展理学天道观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尤其是在道家、儒家和墨家等学派中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汉代以后,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唐代达到鼎盛。

宋明时期,理学经历了由内外因素驱动的第二次大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使得理学天道观更加成熟和完善。

四、理学天道观的影响和价值理学天道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 a Xio—f n, a ZHOU Ke—h o a
( eam n oPis h , i e n e i , i e 605 Ci ) Dpr etf ho py Xa nU i rt Xa n 10 ,h a t lo m v sy m 3 n
Ab t a t T ecnet f ae f H isZ og ogh nj ni pr n a fh e —C nui i n sr c :h ocp vno U X ’ h nynza g i a ot t r o eN o ofc ns a di o He Z us m a pt t a t t
天道本身 的状 态 , 也就是 “ , 诚” 它大致有 三个表 现 : 至诚如 神 , 恒 久不息 , 、 一、 二、 三 精纯 守一 ; 第二 , 天人 关系 的 维度 , 可以从 两个 层面展开讨论 : 其一 , 天道 与圣人之道 , 在朱熹看来 , 天道等 同于圣人之道 ; 其二 , 天道与人道 , 朱
Ke r s Z U X ;hnynza g ;ocp f evn y wo d : H iZ ogo ghnj cnet ae u oH
指 天 朱熹 ( 10 2 0年) 13 —10 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 范 畴 , 的是 天 的本 原 、 的 运 动 变化 规 律 。本 文 以 生著述丰富 , 其对《 四书章句集注》 用力甚多。而 《 中庸章句》 为主要文本 , 阅《 参 中庸或 问》 《 、 朱子语 类》 等相关 内容 , 从天道状态及天人关系两个维度来 在《 四书》 朱熹又在《 中, 中庸》 上大下功夫。

他 说 :熹 自早岁 即尝 受读 而窃 疑 之 , 潜 反 复 , 分 析 朱熹 的天 道观 。 “ 沉 盖亦 有年 。 L 朱 熹 反复 阅读 研究 《 ”I 中庸 》 认 为此 书 1 天 道 的 状 态— — 诚 , 继 承 了 儒 家 “ 法 ” “ 统 ” “ 夫 千 载 不 传 之 心 、道 ,续 “ 天道 ” 就是 “ ” 抑或 是 “ ” 道 , 道 的一 种 。那 什 么 绪 ”19功勋卓 著 。在 《 【2, ] 中庸章 句》 , 熹 系 统而 凝 中 朱 是“ ” 道 或者 “ 道 ” ?老 子 说 : 道 可 道 , 常 道 ” 天 呢 “ 非 , 练地阐发 了他 的理学思想 。陈来先 生说 : 在《 “ 中庸 并非 “ ” 可说 , 说 出 的 “ ” 是永 恒 的“ ” 道 不 是 道 不 道 本 章句》 理学的理气论 、 中, 天理论 、 心性论 、 功夫论都 身。“ ” 道 是什 么, 的确不 能直说 , 即不能用命 题 表 得到了全面的贯彻 , 成功地借助对于经典的系统解释 达, 但人 们可 以用语 言描 述 “ ” 道 的状 态 。那 么 “ ” 道 展示 了新儒学的理论建构 , 对理学思想 的传播起 了关 之状态是什 么样 的呢?《 中庸》 : 诚 者 , 之道 说 “ 天 键性 的作 用。 《 ” 中庸章 句》 如此 重要 , 近些 年 但 也 。 朱熹 解 读 : 诚 者 , 实 无 妄 之 谓 , 理 之 本 然 ” “ 真 天 来, 学界对 之研究却较少。而对 《 中庸章句》 中的天 也 ” …卯;诚是 实理 自然 , “ 不假 修 为也 ” “ 言天理 至 ,此 道观 , 更是 鲜 有 人 研 究 。 “ 道 ” 中 国哲 学 的重 要 天 是
第2卷 第1 2 期 21 0 2年 3月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n l fXiy n r utrlC l g o r a n a gAgi l a ol e o c u e
Vo . 2 No 1 12 .
Ma . 01 r2 2
政 治 ・ 律 法
朱 熹《 中庸章 句》 的天道观
熹认 为 天 道 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 人 道 。
关键 词 : 朱熹 ; 中庸章句 ; 天道观 中图分 类 号 :247 文 献标 识码 : B4 . A 文 章编 号 :0 84 1 ( 0 2 O 4 0 45 10 -9 6 2 1 ) 1) 1 ) 0
T e ocp f evno H iS hnynzagu h net ae f U X ’ Z ogoghn] c oH Z
傅 小凡 , 周克 浩
( 门大学 哲学系 , 厦 福建 厦门 3 10 ) 60 5
摘 要 : 朱熹《 中庸章句》 中的天道观是其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领会其天道观的内涵, 对于我们理解
其理气论 、 心性论和工夫论 等大有 裨益。朱 熹《 中庸章 句》 中的天 道观 , 我们 大致可 以从 两个维 度来解 读 : 第一 ,
cp f evnf m todm nin.Fr l,ts h evnSa s h evnSa s f HUX ’ hn ynza g et ae o i es s it iiteH ae tt .T e ae tt iS ogoghn ] oH r w o sy u H u oZ Z u
t e r l t n h p b t e n He v n n n Z h e ai s i e e a e sa d Ma . HU Xi u n t a n sa d mo t s o w t p Ma i o s i t n ra .Of an s h h u h a a e n l it , et o g t tHe v n i s h t s s / e a an s a “ i c rt ” an s s i t s s e y .Ofmo tl ,He v n h sihee t e u r me t o e n i r s a a e a n r n q i r e n s n t m. h
cnt eg a bnf n es n iQ er , n ho , dSl—chvt nT er.Wecnaa z ecn a a r t ee tou dra dhs i o MidT er a e k e it t T y h y n f u i i ho ao y a nl et o - y h
i sn e i s“ i c r y”,a d s o h e p cf t i ue :sn e t sa g d, n u n n ls ,b u e a n .S c n l ti t n h wst r e s e i c a t b t s ic r y a o e d r g e d e s ep r so e e o dy,i s i r i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