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著作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
教育心理学是一个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类心理现象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学生认知、情感和动机的发展,教师角色的特点,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等。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其代表著作和理论。
1.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美国第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1890年)为心理学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也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8.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艾宾浩斯是德国心理学家,他的著作《记忆》(1885年)系统地阐述了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上这些教育心理学家及其著作和理论,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他们的贡献不仅限于心理学领域,更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进步。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也为深入理解和改进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4.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动机与人格》(1954年)提出了人性取向的教育理论。他强调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个人成长,提倡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
5.布鲁纳(Jerome S. Bruner):布鲁纳是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的著作《教育过程》(1960年)提出了“发现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倡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来学习。
6.皮亚杰(Jean Piaget):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儿童认知发展的科学》(1952年)系统地阐述了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7.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思维与语言》(1934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名的教育改革家和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学校与社会》(1915年)和《我们如何思维》(1910年)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以及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书籍
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书籍1.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Robert S. Feldman2.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Anita E. Woolfolk3. 《儿童心理学》 (Child Psychology) - Laura E. Berk4. 《成年人心理学》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 John C. Cavanaugh, Fredda Blanchard-Fields5. 《学习的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 Robert Borich6. 《教育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Charles D. Spielberger, Duane P. Schultz7. 《普通心理学》 (General Psychology) - Robert S. Feldman8. 《教育心理学教学案例解析》 (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William Brown, Donald D. Deshler, Jean B. Schumaker, Richard C. Freer9. 《孩子的心灵世界》 (The Child's Mind) - Susan L. Klinzing, Valerie M. Aschenbrenner10. 《情绪智力:教育心理学中的情绪及应用》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 Marc A. Brackett, Peter Salovey这只是一小部分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推荐,针对不同的适用人群和主题,还有很多其他书籍可供选择。
《教育心理学》代表性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代表性人物及著作归纳总结: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小练习: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家庭教育心理学经典读物
家庭教育心理学经典读物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然而,教育孩子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需要我们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策略。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家庭教育心理学读物。
1. 《家庭心理学》这本书是家庭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斯撰写。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家庭中各个成员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作者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有效的帮助。
2. 《父母爱心教育》《父母爱心教育》是国内家庭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由著名心理学家李永乐撰写。
这本书以父母角色为出发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关爱、理解和引导来进行教育。
作者提倡父母要以爱心为基础,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温暖的爱。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本书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父母。
3. 《孩子的情商养成》情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包括情绪认知、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
这本书由丹尼尔·戈尔曼撰写,他是情商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戈尔曼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情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培养孩子情商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4. 《家庭教育与性格培养》性格是一个人的重要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本书由心理学家尽显华撰写,介绍了家庭教育对于性格培养的影响。
书中详细讲述了性格的形成过程,以及家庭教育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通过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性格优势,改善性格缺陷。
教育心理学经典书目
教育心理学经典书目“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1.行为主义,约翰·布鲁德斯·华生,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06月2.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全二册),库尔特·考夫卡,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09月3.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巴特莱特,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4.人类的学习,(美)爱德华·L·桑代克,李月甫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06月5.人猿的智慧,(美)苛勒,陈汝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07月6.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美)托尔曼,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7.思维与语言,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1997年09月8.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维纳,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丛书1.高峰强,秦金亮.行为奥秘透视——华生的行为主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乐国安.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张爱卿.放射智慧之光——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李其维.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译丛1.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06月2.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安德森等编著,皮连生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修订版3.系统化教学设计(第六版),W·迪克等著,庞维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第三版),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01月5.教学设计(第三版),P·L·史密斯、T·J·雷根,庞维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07月6.学习与教学,梅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1.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下册),(美)班杜拉,缪小春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美)科尔伯格,郭本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3.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册),(美)班杜拉著,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十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教育心理学类书籍推荐
十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教育心理学类书籍推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教育过程和学习行为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
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既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也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十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教育心理学类书籍推荐:1.《高效学习法》这本书由教育心理学家编写,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成长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对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
3.《自我激励心理学》该书介绍了自我激励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中学生理解自我激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自我激励策略。
4.《教育心理学导论》这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内容通俗易懂,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全面的基础知识。
5.《关于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本书主要针对家长,介绍了一些关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对于中学生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6.《有效沟通与人际关系》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方法,帮助中学生改善和增强与同学、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7.《思维导图与记忆法》该书介绍了一些思维导图和记忆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案例和练习,帮助中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8.《乐观心态与心理健康》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乐观心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中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有很大帮助。
9.《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该书结合了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帮助中学生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10.《动机与学习》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学习动机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增强学习动机,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
教育心理学概论(爱德华 李 桑代克编著的教育学著作)
爱德华·李·桑代克编著的教育学著作
01 内容简介
03 作品思想 05 出版信息
目录
02 创作背景 04 作品影响 06 作者简介
《教育心理学概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爱德华·李·桑代克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14年。
《教育心理学概论》是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缩写本,全书共三卷,即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以 及个性的分别及其原因。该书是桑代克联结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 的系统著作。
作品影响
《教育心理学概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的正式问世。虽然早在1877年卡普杰列 夫就曾出版过一本《教育心理学》,但心理学家们依然喜欢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视为最早的教育心理 学专著,并把桑代克作为教育心理学的鼻祖。
出版信息
《教育心理学概论》初版于1913年,中译本由陆志韦翻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共494页。
作者简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创立者,教育 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心理学纲要》(1905)、《动物智力》(1911)、《智力 测量》(1926)、《人类的学习》(1931)、《学习的基本原理》(1932)、《人性和社会秩序》(1940)、 《联结主义心理学论文选》(1949)等。
作品思想
人类的本性
桑代克认为,精子与卵子结合就预定了一个人将来的行为。人的生就的组织决定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人的 智慧品性取决于神经元的结构、位置反应与生活境况相联,二者的结合导致智慧、品性、技能的形成和变化。因 此,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原始的结合或则永久保存(通过练习使之得到满足),或则消除(控制刺激使之 得不到满足),或则改而利道(刺激、结合反应,形成新的反应)。并且,他提出了教育的第一原理:即利用一 个人的本性作为改恶迁善的工具,使他能产生所需要的学问、习惯、能力、兴趣和理想。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教 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给人以这样的知识,使人们能在智慧、品性、技能上发现人类的本性,以及他们所以改造, 所以学习的公律。
中学教师必备的本教育心理学经典著作推荐
中学教师必备的本教育心理学经典著作推荐在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育心理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运用相关理论和工具来指导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向中学教师推荐几本经典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助您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1.《儿童发展心理学》- 约翰·桑托克斯著《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对于中学教师了解儿童的成长和学习过程至关重要。
该书详细介绍了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探讨了儿童认知、社会和情绪发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通过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2.《学习心理学》- 理查德·E·梅耶尔著《学习心理学》是一本经典的学习理论著作,介绍了学习的心理过程和相关理论。
作者详细讲解了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并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学教师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堂管理与教育心理学》- 祁庆文著《课堂管理与教育心理学》是一本针对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管理班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书中还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体差异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4.《儿童行为与发展心理学》- 大卫·帕普拉波斯著《儿童行为与发展心理学》是一本讲述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的经典著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点,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中学教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干预。
5.《智力与知觉心理学》- E·布鲁斯·戴维斯著《智力与知觉心理学》是一本关于智力和感知过程的心理学著作。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值得推荐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书籍:
1.《婴儿心理学》:这本书从两条路径建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学
的架构,呈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系、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等。
2.《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
德·阿德勒的著作,主要讲述了如何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帮助其适应社会,发展潜能,以及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3.《亲昵》: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幼⼉时期的⼉童是⼉常喜欢温馨
的亲昵举动的,亲⼉下妈妈,和⼉伙伴们拍拍⼉,抱着⼉⼉喜欢的玩具等都是亲昵举动的表现。
4.《宝宝的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宝宝可能经常会好奇⼉⼉
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么就⼉这本书读给他,关于⼉⼉降⼉的那个美丽故事。
5.《家庭与社会》: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6.《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儿童的社会性
发展及其培养方式。
7.《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这本书是作者主编的《多元视
野下的学前教育》丛书中的一本,汇集的是中国学前教育界迄今在职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述。
8.《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类从怀孕到死
亡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变化和特征。
9.《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的心理规律和特点。
希望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儿童。
教育心理学家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吉尔福特吉尔福特( , 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发现教学——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5、先行组织者;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同化说——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论坛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考试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人名、著作、理论
教育心理学人名、著作、理论心理学人名、理论、专著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1、1903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教育心理学鼻祖。
2、1913-1914年,《教育心理大纲》P93、教育心理学三部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4、“尝试—错误说” (小猫“迷箱”试验) 基本规律: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强调“做中学” P345、共同要素说: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才能产生迁移。
迁移是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要素。
P7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1、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
P102、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有些信息不想记起,或太可怕,太痛苦)。
P101布鲁纳(美国 ):1、60年代初的课改运动。
P102、1994年总结教育心理学成果:表现在四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3、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学习观:1实质2三过程;教学观:1教学目的2教学四原则 P45廖世承:1、从西方引进《教育心理学》P122、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1、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 P162、2岁,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皮亚杰 (瑞士瑞士心理学家):,1、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的依据。
P16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 和形式运算(11-15)3、维果斯基(前苏联):1、两种水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2、最近发展区(两种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P19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P19鲍母宁: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最不成熟)、民主型(最成熟)P22威特金(美国): 场独立与场依存 . P25吉尔福德(美国): 辐合型和发散型的认知方式,P25 比纳和西蒙(法国人):1905年,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P26 。
现代教育心理学名著
现代教育心理学名著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名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代表作品:1.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罗伯特·希格尔(Robert Siegler)该书讲述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
2. 《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 策尔维·索尔·斯图尔特(Sylvia Rimm)该书涵盖了儿童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性格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罗伯特·E·斯拉维奇(Robert E. Slavin)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策略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4. 《学习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earning)- 约翰·布鲁内尔(John Bransford)、安·布朗(Ann Brown)和罗德尼·考弗(Rodney Cocking)该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了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对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5. 《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该书探讨了情感智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培养情感智力的方法与策略。
6. 《教育的心理学基础》(The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该书介绍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探讨了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进行教育。
7. 《教育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约翰·奥狄尔(John O. Adey)和彼得·霍普金斯(Peter J. O. Hopkins)该书提供了教育心理学的综合概述,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必读心理学书籍
教师必读心理学书籍
教师必读心理学书籍有:
1.《教师情绪管理》:该书介绍了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有助于教师改善自己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2.《教育心理学》:该书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互动以及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心理学原理和知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3.《问与答》:该书是一本情景式问题解答书,让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该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并了解应对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积极心理学》:该书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理念来更好地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经典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有哪些
经典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有哪些教育心理学书籍大都是系统的论述了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范围,及在教育中怎样运用心理学。
很好的推动教育的发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教育心理学书籍。
经典教育心理学书籍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3、陈之主编。
《认知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12月。
4、丁家永编著:《现代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XX。
5、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黄德祥著:《青少年发展与辅导》,(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8、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3、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5、万云英:《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译著教育心理学书籍:1、阿.尼.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2、奥苏伯尔等著,余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菲斯克、泰勒:《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加涅著,傅统先等译:《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教育心理学家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吉尔福特吉尔福特(J.P.Guilford , 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1. 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 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 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 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
5. 昆体良(古罗马)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6. 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7. 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
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8.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
著作《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作用不过是使血液冷却。
他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 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10. 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一切知识都应以“感觉为开端”。
11. 洛克(英1632—1704)著作《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主张绅士教育。
文化传递主义。
12. 卢梭(法1712~1778)著作《爱弥儿》,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环境和教育破坏了,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
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13. 康德(德1724—1804)深受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14. 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深受卢梭和康德思想影响,教育应该做到德育、智育和体育的一体化。
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形式教育之父”他在《论。
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15. 赫尔巴特(德1776-1841)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育观点: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上。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普通教育学》中首次明确提。
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该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16. 福禄贝尔(德1782)著作《人的教育》幼儿教育之父。
17. 斯宾塞(英1820—1903)著作《教育论》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的书中。
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
18. 乌申斯基(俄1824—1871)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最早在教育中尝试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他明确提出“心理学就其对教育学的作用和对教育学者的必要性方面来说,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19. 卡列杰夫,1877 年,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 杜威(美1859—1952)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机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教育无目的论。
著作《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提倡教育应从儿童兴趣出发,进步主义教育学。
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儿童中心论”“以活动为中心”和“从做中学”、。
21. 克伯屈(美1871—1965)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作《设计教学法》。
22. 克鲁普斯卡娅(苏联1869—1939)《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23. 加里宁(苏联)《论共产主义教育》24. 马卡连柯(苏联)指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与德育的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相一致。
著作《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25. 凯洛夫(苏联)《教育学》,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其基本结构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相一致,都是“目的—方法论”式的,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重视智育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在1951 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他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单一课和综合课。
26. 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7. 科尔伯格(美)道德发生论。
柯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
28. 皮亚杰(瑞士1896—1980)发生认识论,分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至成年)。
提出道德认知发展论,把品德的第一阶段称为“他律阶段”,第二阶段称知为“自律阶段”。
29. 维果斯基(苏联)心理发展理论,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提出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于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30. 布隆斯基(苏联)强调儿童的个性统一性和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综合研究。
31. 鲁宾斯坦(苏联)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
32. 赞科夫(苏联1901-1977)“教育与发展”理论倡导者。
“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持续了15 年之久,其成果直接推动了本国的学制和课程改革,并且还编写了几本《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改革传统的小学教学体制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三条教学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33. 加里培林(苏联),提出“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该过程包换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称注意为“智力监督动作”。
34. 达维多夫(苏联)“教学中的概括类型”理论。
,35. 批判教育学,20 世纪70 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法国的布迪厄等,代表作有鲍尔斯和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
36.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教育学,出现在19 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主要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问题》、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
37.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君子。